出版時間:2012-10 出版社:東方出版社 作者:陳禹安 頁數(shù):316 字數(shù):260000
Tag標簽:無
前言
老調重彈說歷史 以今人的身份再說歷史,本身就是件老調重彈的事情?,F(xiàn)今坊間有關歷史的書又再熱興,其間魚龍混雜,不乏精心編纂之作,也不乏粗制濫造之作。有些書言之鑿鑿地說自己絕非戲說,而是取材于史實,百分百地還原了真實的歷史。令我疑惑的是,歷史有可能百分百真實嗎? 即以治史者最可依賴的正史而言,后世的專家學者也有不同意見。比如,史學大家呂思勉在談到三國時代的官渡之戰(zhàn)時,就幾乎把《三國志》的說法全部推翻。他甚至說:“《三國志》上所說的兵謀,大都是靠不住的?!? 為什么連史書都靠不住呢? 第一個原因是顯而易見的。歷代的統(tǒng)治者出于為自己粉飾美化的需要,不可避免地會利用自己的權力對史書的編撰施加影響,甚至明一目張膽地加以篡改。這樣的例子不可勝數(shù),對歷史稍有了解者均知曉一二,故而不再贅舉實例。 第二個原因則是修史者個人的價值取向及情感偏好的影響。人總是不能做到百分百客觀的,修史者又焉能置身事外、獨善其身? 比如,史家鼻祖司馬遷在修撰《史記》時,就將項羽列入本紀,且次序排在漢高祖劉邦之前。而本紀是專為帝王而設。項羽并未一統(tǒng)天下而稱帝,嚴格來說,是不能列入本紀的。這是因為司馬遷彼時正對漢武帝劉徹心懷不滿,卻又無處宣泄,只好借此澆心中塊壘。司馬遷還把孔子列入專為諸侯所設的世家之中,而孔子又何嘗身列諸侯?只不過是司馬遷個人對其推行禮義十分景仰罷了。 又比如,司馬光在主持編撰《資治通鑒》時也有其明顯的個人傾向。他抑曹揚劉,一些有利于曹操,或不利于劉備的史料,就被刪去??梢娦奘氛叩膫€人好惡對于史實的可信度也頗有影響。 其他諸如年月遷延、資料散失,也可能影響史書的真實性。 所以,我們處在千年之后,遙究先人往事,實在是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真實的。這是我的第一點看法。 當然,這一個看法卻不等于說,我們盡可在歷史的真實性上放松要求,甚至是應需而取,隨意詮釋。 但盡管我們堅持認真負責的高標準嚴要求,也還是會在詮釋歷史上犯以上兩個錯誤,從而不自覺地更加偏離歷史真實。這普遍存在于在坊間諸多談古說史的書中。 首先,是忽略了歷史人物本身在歷史進程及其生命歷程中的發(fā)展變化,總是以一個標簽式的定義來涵蓋、推理其整個一生的言行舉止。 比如,易中天在《品三國》中論及孫權的心理時就犯了這樣的錯誤。魯肅投奔孫權后,為他分析天下形勢時說,“漢室不可復興,曹操不可卒除”,將軍應該“鼎足江東,以觀天下之釁”,伺機“建號帝王以圖天下”。但孫權反應冷淡,說,我只能“盡力一方”,你講的那些話“非所及也”。二十二年后,孫權稱帝,又再提起這個話頭說,當初魯子敬就想到了今天,真可謂是“明于事勢”了。 易先生由此評論道:“可見‘非所及也’是言不由衷,‘明于事勢’才是心里話?!蔽艺J為不是這樣的。二十二年前,孫權初立,曹操勢大,能否保住父兄基業(yè)尚是未知之數(shù)。孫權何敢覬覦天下?所以,“非所及也”應該是心里話。而二十二年后,時移世易,孫權本人也在多年的斗爭生涯中走向成熟,而天下的形勢時機也已經(jīng)發(fā)生變化,孫權也就有底氣和雄心來稱帝了。但這并不等于說他早在二十二年前就想稱帝了。 我們亦可再來看看曹操的心路演變過程。就算曹操真的是一個逆篡之人,他也不是從一開始就有逆篡之心的。我在《心理曹操》(“心理三國三部曲”之三)中專門分析過這一段。曹操最初的夢想不過是死的時候能夠在墓碑上刻著“漢故征西大將軍曹侯之墓”。他何嘗想過有一天風云際會,他能夠官至大漢丞相,成為漢朝的實際掌控者,并最終在兒子曹丕手中實現(xiàn)代漢而立呢? 其次,是忽略了歷史人物所處的歷史大背景,而全部以今日之道德標準、社會規(guī)范來加以理解。殊不知,即便某一概念在年月流轉后依然存在,但其內涵卻早已隨著時代的推演而流變。這樣的理解,只能是誤解。 比如,《說春秋》一書中說到伍子胥逃亡途中幸得一位漁丈人相救。伍子胥提醒他不要泄露自己的行藏,漁丈人立即覆舟自殺,以杜子胥之疑。作者以為這絕不可信。故而在其筆下,漁丈人不過是假裝自殺,待伍子胥走后,又再現(xiàn)身。作者還評論道:“……于情于理,老漁夫都沒有為一個陌生人自殺的理由。從技術角度來說,一個老漁夫投水自盡恐怕不是一件容易完成的事情。所以,老漁夫只是擔心伍子胥殺人滅口,因此做了一個自殺現(xiàn)場保護自己而已?!边@樣的觀點實在是因為沒有真正理解春秋時代的大背景以及這個大背景下的人們的社會認知束縛(或局限)所導致的。 我們暫且先不就此展開詳細論述,而是轉而看一下新渡戶稻造所著的《武士道》這本書?!段涫康馈防飳懙溃骸拔涫恐刂Z,這諾并不寫在紙上,而是口頭承諾。倘若寫了契約來保證諾的實行,那么不啻對武士身份的侮辱?!睂嶋H上,日本武士道的這種精神,不過是我們的春秋遺風罷了。伍子胥之所以要囑托漁丈人,多少是對他有些不放心。而漁丈人覺察到了這微妙的懷疑,覺得不被信任真是一種巨大的侮辱。與這種侮辱相比,性命又值得什么呢?所以,漁丈人要自殺以明自己之高潔,亦以堅子胥之信任。這才是符合時代背景的歷史真相。至于漁丈人對待生命的態(tài)度,也正好反映了春秋時代人們的生死觀。這也正是“心理吳越”全書所要重點鋪敘分析的,在這里就不贅言了。 總之,上述文字可要之如下: 1.立足今天,回望歷史,我們不能苛求歷史是百分百真實的。 2.詮釋歷史,必須考慮到歷史人物本身的成長演變過程。 3.詮釋歷史,必須考慮歷史人物所處的歷史背景以及當時社會曲主流準則。 以上三點,和歷史本身一樣,其實也早已是眾人耳熟能詳?shù)摹袄险{”了。之所以我要在這里“重彈”一下,就是因為,盡管此乃“老調”,但后來的說史者還是會不可避免地忘乎所以,連名家巨子也難以幸免(例子前已詳述)。為了避免自己也重蹈覆轍,特在此一一列明,以作為我寫作這套“心理吳越三部曲”(《鞭楚》、《辱越》、《吞吳》)時的警示。 后兩點將作為全書正文的基本標尺。而第一點,在這里要再多噦唆幾句。 既然是以心理學為工具來說史,大家的第一個疑問就是我們此前說過.的歷史是不是足夠真實(因為確實是不可能百分百真實的)? 我所依據(jù)的主要藍本是明馮夢龍編輯,余圖、常功校點的《新列國志》(此書后由清乾隆年間南京文人蔡元放略加潤色,訂正某些錯誤,并添加大量評語后,易名《東周列國志》刊行于世)。 《新列國志》顯然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正史。以這樣的一個底本來進行心理說史,是否可靠?這是一個不能回避的問題。 馮夢龍的《新列國志》是在明余邵魚《春秋列國志傳》的基礎上重訂和改編的。余邵魚原著在篇章架構、敘事詳略先后、人名地名等方面頗多疏漏。而馮夢龍以《左傳》、《國語》、《史記》為主,旁參《孔子家語》、《公羊傳》、《谷梁傳》、晉史《乘》、楚史《禱杌》、《管子》、《晏子》、《韓非子》、《孫武子》、《燕丹子》、《越絕書》、《吳越春秋》、《呂氏春秋》、《韓詩外傳》、劉向《說苑》等經(jīng)、史、子、集著作(這其中很多部都是唯正史論者言必稱的正史),對原書進行了重大修整,并對舊時地名、名物制度等,依《一統(tǒng)志》一一查明??梢婑T夢龍的創(chuàng)作態(tài)度(或者說是治學態(tài)度)是嚴謹?shù)?,從而,《新列國志》是基本符合史實的,也是可以用作心理說史的基礎藍本的。當然,在以馮夢龍的作品為敘述脈絡的同時,我也參考了他所參考過的主要書目,并佐以呂思勉的《中國通史》、《秦漢史》,錢穆的《國史大綱》、《秦漢史》以及柏楊的《中國歷史年表》等著述,以力求準確。少數(shù)莫衷一是的地方,則依符合基本心理規(guī)律為標準予以取舍。 行文至此,應該告一段落了。但又想起另一個和歷史似乎相關的話題,即《新列國志》和《三國演義》一樣,是應該列入演義范疇的。這樣的歷史演義還有很多部。那么,為什么中國歷史上會出現(xiàn)如此之多以戲曲、評書、小說等面目出現(xiàn)的歷史演義呢? 事實上,演義正是老百姓所寫的史書。 因為,正史的話語權始終是掌握在統(tǒng)治者手中的,民間的草根一族并不能在正史上參與自己的意見。但他們同樣會將自己的道德偏好、價值判斷投注于歷史事件及歷史人物上,這就形成了為數(shù)眾多的歷史演義。而忠奸善惡、抑揚褒貶,正好反映了老百姓的心理認知與抉擇。我們的這一部心理說史,以基本符合史實的演義為藍本,正可以說是共百姓歡與悲,為百姓鼓與呼,又何必去苦苦追尋遙不可及的“百分百真實”呢?
內容概要
《鞭楚》敘述了在佞臣費無忌的“慫恿”下,楚平王詐娶兒媳孟嬴,殘害忠良伍奢一家,伍奢次子伍員(伍子胥)逃到吳國后借助公子光(吳王闔閭)的力量堅忍十六年對整個楚國展開報復的故事。費無忌因“過度自信”不斷蠱惑楚平王以滿足一已私利;楚平王因“男人好色的本性”搶奪兒媳,因“情感距離”而日漸疏遠太子建并最終決定殺他;太子建因遭父親背叛、驅逐產生“反事實思維”而轉變心性,由君子變成了一個不折不扣的小人;伍子胥因著相貌奇?zhèn)ィā鞍吞?辛普森效應”)而得以在出逃途中得到眾人相助,并在漫長的等待中硬起心腸借助吳王闔閭的力量最終使父親臨終前的“自我實現(xiàn)預言”得以實現(xiàn)……各色人等在春秋末期這一獨特的文化情境中本色“出演”,他們用生命經(jīng)歷的心靈抉擇與命運煎熬,值得我們感同身受,更值得我們引以為鏡。
作者簡介
心理說史首創(chuàng)者,心理經(jīng)管專家,寧波大學兼職教授,曾游歷美國、日本、中國香港、中國臺灣等國家及地區(qū)考察講學。代表作品有“心理三國三部曲“(《心理關羽》、《心理諸葛》、《心理曹操》)、《心理喬布斯》、、《巧辯不如攻心——三國的說服智慧》、史上最偉大的說服系列之一《向子貢學說服》等二十余部,其中多部作品已被引入港澳臺地區(qū)出版。
在他看來:“所謂歷史,其實是一間巨大的心理實驗室,一打開門,看到的卻是正在發(fā)生的現(xiàn)實……”
書籍目錄
平王詐媳
01 小人才是大導演
02 “色”字的巨大威力
03 膽子是練出來的
04 好色背后的大秘密
05 偷天換日也尋常
06 一個可怕的“園丁”
07 一道要命的選擇題
08 君子并不是傻子
09 甘心當個男“護士”
10 父親寄來的“迷信”
11 看著陷阱往里跳
子胥出奔
12 給兒子添點麻煩
13 兩個“空對空”導彈
14 君子變成白眼狼
15 不求回報的回報
16 頭發(fā)白了好出關
17 就不告訴你名字
18 名聲比生命更重要
19 帥哥迷倒老處女
20 叫聲兄弟跟我走
21 梅里三弄斷人腸
姬光奪位
22 衣裝一件勝千言
23 上了賊車下不來
24 厚顏才是真無敵
25 心病也會害死人
26 比死了爹還難過
27 兄弟不過是件工具
28 愛好是最危險的東西
29 真仁義還是真自私
30 天上掉個“大餡餅”
31 一首歌謠的威力
32 投入是個大陷阱
33 “病人”喜歡幫“病人”
要離刺忌
34 要傍就傍正義之神
35 膽大原來是種病
36 長得丑等于沒本事
37 傷害自己等于傷害對手
38 死了也不責怪你
39 死亡才是最好的獎賞
40 來歷決定你的忠誠
孫武出山
41 撒了兩個彌天大謊
42 一個不夠自信的天才
43 只聽到自己想聽的
44 拿宮女做個試驗
45 錯把王宮當戰(zhàn)場
46 一個剽竊來的創(chuàng)意
47 初生牛犢敢殺人
48 又一個剽竊來的創(chuàng)意
子胥復仇
49 最親密的人傷你最深
50 一把寶劍的顛沛流離
51 自由與財寶誰為重
52 小人大玩接力賽
53 三個小人演大戲
54 今夜你會不會來
55 烏鴉不見自身黑
56 就怕豬一樣的隊友
57 大難臨頭我先逃
58 把郢都變成淫都
59 一生中最大的敗筆
60 仇恨是個無底洞
心理學精要索引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 要知道,這樣褻玩掌控楚國的第一人,風險也是很大的。如果楚平王不為所動,費無忌的腦袋就要搬家。 到底是什么樣的心理能量推動費無忌去這樣冒險一搏呢? 說白了,費無忌曾經(jīng)有過一次成功忽悠楚平王的重大經(jīng)歷。 原來,在楚國邊上,有兩個小諸侯國陳國和蔡國。楚國在前一任國君楚靈王當政時,吞并了這兩個小國(楚靈王偏愛細腰美女,“楚王好細腰,一國皆餓死”,說的就是他)。楚靈王隨后封大將穿封成為陳公、弟弟公子棄疾為蔡公(所謂的三楚,說法之一就是指楚國本土加上陳蔡二地)。原蔡國大夫歸生之子朝吳因此侍奉公子棄疾。朝吳心懷故國,朝思暮想要復國。他趁楚靈王遠征徐國,滯留不歸之際,挑動蔡公棄疾叛亂。棄疾遂繼位為王,這就是楚平王。楚平王得位之后,應朝吳之請,尋訪陳蔡兩國國君后裔,恢復了兩家的封國,分別為陳惠公和蔡平公。當然,這兩個小國,仍然是楚國的屬國。這件事為楚平王贏得了很好的名聲。 后來,蔡平公立嫡子朱為世子,但其庶子東國覬覦繼承權,想要取而代之。東國知道費無忌正是楚平王跟前的大紅人,于是私下里用厚禮賄賂費無忌。等到蔡平公死后,費無忌就假傳楚平王的命令,讓蔡國人將世子朱驅逐出境,改立東國為君。 費無忌插手這件事,真可以說是利令智昏。他不過是一個佞臣,竟敢假傳楚平王之命,干涉屬國國君的廢立之事,一旦泄露,必然是死無葬身之地! 當楚平王后來得知蔡國人將原世子朱驅逐出境之事,并就此詢問費無忌時,費無忌一開始以為大禍臨頭了,慌亂中捏造了一個并不太充分的理由,說:“朱將要背叛楚國,所以蔡國人對其不滿,這才將其驅逐?!?/pre>編輯推薦
《鞭楚》編輯推薦:在陳禹安先生的“心理說史”系列中,由《鞭楚》、《辱越》、《吞吳》組成的“心理吳越三部曲”是其傾注心力最多、解說歷史最細致、心理分析最深刻的新作?!侗蕹芬源呵锬┢诘臍v史為藍本,以社會心理學為主要工具,對吳越爭霸的故事進行深入剖析。春秋戰(zhàn)國這段時期,是中國人的價值體系、道德觀念得以成型的一個重要基底期。而吳越爭霸又是其中最為波瀾壯闊、驚心動魄,且極具樣本意義的一段歷史。縱使歷史無情流逝,但人心千古未變,終歸有跡可循。作者之所以要創(chuàng)作這個心理說史系列,也無非是想以古鑒今,借歷史之名,為世人心中燃一盞燈,使之利用古人的智慧應對現(xiàn)世的生活。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