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最易寫錯的字

出版時間:2008-1  出版社:中國書籍  作者:楊加深  頁數:248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本書針對中國人習焉不察或者流行媒體所錯用的字,細細遴選和分析,集學術性、趣味性和通俗性于一體。對于普通學生、文化工作者以及大眾群體都有一定的參考作用。

作者簡介

  楊加深,男,1969年生,山東利津人?,F為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書法文化研究所副所長。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古文字學,中國書法文化史,文化產業(yè)等。先后獲英國語言文學學士學位(1993),漢語史碩士學位(1998),歷史學博士學位(2004),目前在山東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博士后流動站從事中國古錢文書法研究。

書籍目錄

A
艾滋?。翰蝗恰皭邸比堑牡?br />莫道“暗”然銷魂
B
“拜下風”尚可,“‘敗’下風”不必
“搬”門弄斧是做甚?
不明由來的“宮爆雞丁”
永葆青春
備受矚目的“備”與“倍”
“背景離鄉(xiāng)”似組裝,偷天換日至荒唐
畢竟不是“必竟”,用錯原形畢露
一字定生死——“毖”與“斃”
令人費解的“一言以‘敝’之”
“針砭”非“貶低”,用錯義轉移
辨“辯”
“泊來品”是“國產”錯誤
不盡如人意的“不盡人意”
“三部曲”與“三步走”
C
差之毫厘,謬以千里——“雎”和“睢”
“昌魚”還是“鯧魚”?
吃出來的“志氣”?——吃一塹長一智
弓勁矢穿石,弓“弛”箭不“馳”
變形豆“鼓”
“一‘愁’莫展”可哀憐,破解癡心須用“籌”
“戳穿”與“殺戮”的誤會
不可湊合的“湊和”
莫沉湎于錯誤的“沉緬”
碗中生“蟲”多有毒——“蠱”與“盅”
相形見絀不見“拙”
D
可以“代”罪立功嗎?
“皮旦”唱哪出?
“荒涎”不經
一人做事一人“擋”,兩人到底誰負責?
用“心”惦記,用“手”掂量
真假“貂蟬”/“貂嬋”
度假無須涉重洋
四體不勤,時空不分——“疊”、“迭”混用析
F
理發(fā)確能發(fā)財,理“發(fā)”卻是別字
不同凡響的“不同反響”
“妨礙”與“‘防’礙”
纏綿悱惻由“心”起
并非緋聞的“誹聞”
“費話”說“廢話”
“蜂擁而至”的錯誤
覆滅之事,豈能重復?
一幅畫和一副對聯
G
“言簡意賅”不“該”錯
感慨“概括”也出錯
“公諸于眾”的錯誤
古“茶”曾為“荼”,今“荼”混作“茶”
“剮”、“刮”皆用鋒,后果大不同
“鬼祟”不“崇高”
污垢不是“說”出來的
“一股作氣”非本義,“懸梁刺骨”似酷刑
“裹”腹御寒,肚空依然
H
人獸不同,“號”、“嗥”分清
捍衛(wèi)要落實到行動上
“憾”、“撼”均為動,內外卻有別
“花甲”做菜如何吃?
“劃”和“畫”,有時須劃清界限
“恭侯”封幾戶?
“皇榜”其實是贗品
“恢”、“灰”的誤解
“混”、“渾”易混
J
“激”、“急”雖有相通處,“急流勇退”不用“激”
“級”、“屆”之間,相隔數年
可望而不可“急”
迫不“急”待,奈何還在?
窮極無聊,“急”有何用?
“己”矛攻“巳”盾,城破獨留“已”
“嫉醫(yī)”無大妨,“忌醫(yī)”一命亡
計?季?際
此“記錄”非彼“紀錄”
一如既往“繼”什么?
男人也會“矯揉造作”
草怎“管”得了人命?
好沉重的話——一諾千“斤”
戰(zhàn)戰(zhàn)兢兢不必“驚”
精兵簡政?精簡?精減
以“人”作則,方顯“警戒”
無“腿”寸步難行
有志者事“競”成,無“橫心”天必負
笑容瞬時去,難掬更難鞠
“萬事俱備”還是“萬事具備”?
家具店口見家“俱”
K
“不落窠臼”卻入“巢”
磕了一跤,與世長辭?——溘然長逝
“克敵制勝”無二“致”
“恪守”要用“忄(心)”
L
“臘”、“蠟”異同
“死皮賴臉”不是病
蘭花無藍色,藍天無蘭香
“爛芋/魚”充數,奸商之舉——濫竽充數
濫竽充數的“寧缺毋爛”
偷玉換月——瑯瑯上口
“老‘聲’‘長’談”惹人嫌
“里脊”雖是肉,卻不作“里肌”
再接再厲?礪?勵?
站著不動,如何助人?——鼎“立”相助
流連忘返“戀”不得
一夢醒來米飯香,只是頭不枕“黃梁”
“倆”就是“兩個”
“寥寥無幾”非“了了”
窮困卻不“繚倒”
“瞭望”還是“了望”?
水火有時也相容——“溜”和“熘”
孿生手足亦可辨——“孿”與 “攣”淺析
“蘿卜”種種
別扭的“批發(fā)另售”
“啰唆”用嘴
攻城略地不“掠”地
面目全非的“美‘侖’美渙”
M
蛛絲可覓,“螞跡”難尋
“蔓”、“曼”、“漫”、“慢”莫漫用
漫不經心才會“漫步經心”
莫為“迷團”迷眼界,須求真理定心王
秘而不宣VS泄密
“哈密瓜”是冒牌貨
有則改之,無則加“冕” ——沒錯就能當皇帝嗎?
“名片”與“明信片”
死不瞑目偶有之,“死不‘冥’目”未曾聞
“磨”肩接踵為哪般?
“拇指”和“保姆”
令人費解的“木須肉”
歪曲歷史的“‘默’守成(陳) 規(guī)”
N
忸怩作態(tài)已羞澀,寫成“扭怩”更別扭
O
令人費解的“漚”心瀝血
“藕斷絲連”的“連”和“聯”
“偶爾”也會寫錯
P
開天辟地不用“刀”
“蹁蹁起舞”并不美
品味“品位”
平添的“憑添”
長陵黃土,焉用“杯”量?
Q
出奇的“出‘奇’不意”
如此“修‘茸’”害處多
莊稼歉收“欠”在哪?
“親睞”是“親自青睞”嗎?
“曲”指怎么數?
偽造的“入場‘卷’”
鵲巢鳩占,與雀無干
R
車輪滾滾,始于發(fā)軔
S
沒有“手”藝,如何擅長?
三軍統(tǒng)帥統(tǒng)率三軍——“帥”與“率”
《三味書屋》與“個中三昧”
誰人談笑若“風聲”? ——談笑風生
過目成誦,豈皆贊頌之言?
令人撓頭的“手”和“首”
授受不親
“駟”與非“駟”之間——“一言出口,駟馬難追”的錯用
并非有“持”就無恐
人情也能釀“事故”?
學而優(yōu)則仕,“士”也不是
一樣讀音,兩種“形式”/“形勢”
冰晶霧凇,滔滔淞水
如此“抒難”枉“毀家”
精神矍“爍”老出錯
無“水”不成“溯”
T
真假“蒜薹”/“蒜苔”
徒步過河應“趟水”
人間沒有仙境,世外哪有“桃園”?
金榜“提名”有何用?
同中有異的“帖”和“貼”
鋌而走險“挺”無奈
“走投無路”易出錯
W
“挖墻角”太累,還是“挖墻腳”吧!
不倫不類的“名門‘旺’族”
惟妙惟肖的“維”和“惟”
冒天下之大不韙?為?違?
“萎靡不振”與“靡靡之音”
好高騖遠和趨之若鶩
X
“浣溪沙”還是“浣西沙”?
“嘻笑”如何成文章?——嬉笑怒罵
“遷徙”的并不都是“叛徒”
“暇”時心靈亦無“瑕”
旋律皆自“弦”上來?
“安詳”和“慈祥”,“詳”、“祥”易混用
“銷聲匿跡” 暫時隱,一旦“消聲”難再出
相似的“宵”、“霄”
“笑咪咪”和“笑瞇瞇”
宣泄不應帶“水分”
星火難傳尚須“薪” ——薪火相傳
想當然的“心喜若狂”
不“醒”人事?
如影隨“行”——偵察兵還是戀人?
虛假的“氣喘‘噓噓’”
“喧賓”不可奪“寒暄”的主
頭暈眼發(fā)花,“目旋”定是假
Y
“集思廣益”好處多,望文生“義”有差別
“言不及義”與“辭不達意”
“飲鴆”害人能止渴,飲“鳩”止渴類望梅
“膺品”也是贗品
“贏”、“嬴”、“羸”酷似,卻非同母生
爬上熒屏的螢火蟲
“優(yōu)柔寡斷”并無“憂”
并非油然而生的“由然”
“性命攸關”,豈容悠閑?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雷池豈能“一躍而過”——不敢越雷池一步
Z
贓款不“臟”
急躁頓“足”,干燥冒“火”
嶄露頭角的“‘展’露頭角”
不應被“蜇”的“蟄伏”
旁“證”怎能博引?
“坐鎮(zhèn)”勿入迷魂“陣”
“增殖”不一定“增值”
“至”、“致”并非無二致,頻頻用錯為哪般?
針扎烤肉不治病
情有獨“鐘”不由“衷”
能小能大的“洲”
“真知灼見”與“卓見”
錙銖與珍珠,相差何其大
只能“坐月子”,不能“做月子”
“座談會”中的分歧
“做”、“作”的尷尬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各國都有很多性別歧視的詞語,大多數是女性歧視,比如英語中的“歷史”一詞-history,為什么歷史必須是“他(his)”的故事,而不可以是“她(she)”的故事?在漢字中也有很多,比如“妨礙”。不過已經使用了幾千年,都已經約定俗成了,人們也感覺不到其中女性歧視的味道了,不過關于這些字的錯寫錯用現象并沒有減少。在2005年4月20日搜狐網上的新聞,題為《奧尼爾腿傷放棄常規(guī)賽,熱隊坦言不會防礙季后賽》;如新華網2006年7月3日也有一則新聞《香港今起實施五天工作,不會防礙香港經濟發(fā)展》,其中的“防礙”都寫鍺了?!胺痢钡谋玖x是傷害,又表示“阻礙”的意思,如“妨礙”、“無妨”?!胺馈钡谋玖x是堤壩,引申為防備、防衛(wèi)等,如“防旱”、“防守”等。從中我們可以發(fā)現,“妨”只是表示不好的意思,而“防”則多指對不好的事情的發(fā)生提早做準備,沒有貶義。那為什么表示阻礙的意思時要用“女”字旁呢?這就牽涉到古代男尊女卑的傳統(tǒng)了?!澳小?、“女”字形的差異,反映了男女社會分工和社會地位的不同?!澳小庇伞疤铩薄ⅰ傲Α苯M成,本義就是在田地里勞動的男子?!芭痹诩坠俏闹惺莻€象形字,像側面跪著(實為坐著)的一個女人,上身直立,兩臂交叉于胸前。這個字一方面惟妙惟肖地勾勒出女子婀娜的身姿;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中國婦女在家庭和社會中的地位。古代男尊女卑的思想十分嚴重,所以很多女字旁的字都含有一定的輕蔑、不好、負面之義,比如“嫌”、“嫉妒”、“妖”、“奸”、“妄”、“婪”、偷(蝓)、懶(嫩)等,“妨”字也是如此。盡管如此,我們也不能因對傳統(tǒng)不滿而改變已經為大家所認可的“妨礙”的寫法,這種做法只能妨礙現代漢語的規(guī)范。

編輯推薦

《中國人最易寫錯的字》針對我們日常文章、書信往來以及公函中容易出現的錯別字予以糾正,并從辭源學角度進行講解。表達的前提:不出錯誤,表達的功力:辭必達意,表達的結果:讓人明白,打鐵要靠本身硬,學問全在自用心。為了升級自身的“軟件”,我們一定要隨時更,新自身的“硬件”——最易誤解的東西方文史常識、文化典故,最應該知道的東西方禮俗、禮儀,最易讀錯寫錯用錯的字、詞和成語,最易說錯的話,最常見的語病。牽手文化糾錯化解人生尷尬,檢點文化通識提升文化形象。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中國人最易寫錯的字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9條)

 
 

  •   識字的多少、能否正確地書寫,是衡量一個中國人文化水平的不成文標準。本書所選最常用錯和寫錯的字,集學術性、趣味性和通俗性于一體。對于普通學生、文化工作者以及大眾群體都有一定的參考作用
  •   幾年前買過中國人最易讀錯的字,覺得很好,這次又買了最易用錯的成語和最易寫錯的字,這個系列確實不錯,很有價值。
  •   文化糾錯類叢書太好了,我知道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東西
  •   很好,服務好,值得讀,贊一個!
  •   當中國教育拿著鞭子拼命抽打著孩子們苦學英語的時候,千萬別忘了我們的母語!
  •   喜歡這本書!長知識了啊!
  •   自從電腦進入千家萬戶,不少人都丟掉了漢字,很多人根本不會寫字了。這本書是一本很好的學習工具書,為孩子打造自身的“硬件”。
  •   書是好書,書很實用,值得買
  •   老師推薦的 給朋友孩子帶的 據說是很好 很實用
  •   我覺得如果有能夠買到了兩個分倉的圖書,可不可以發(fā)兩個包裹,這樣到貨快。**是這樣做的,雖然接兩個包裹也挺麻煩
  •   書很實用,尤其適合高中生。
  •   很值得一讀!
  •   實用,好書,對人幫助很大。
  •   給孩子買一本適合,大人應該都會了。這些易錯的字。
  •   書的封面有一些酒,內容不錯
  •   好多白頁缺頁,當當也賣水貨書嗎?
  •   多看這樣的書,少犯錯
  •   很好, 一直有用.給小孩子看不太合適.
  •   好極了,我很滿意,下次還會買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