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越春秋故事

出版時間:2004-1  出版社:華夏出版社  作者:劉淑珍  頁數(shù):332  
Tag標(biāo)簽:無  

內(nèi)容概要

  《隋書·經(jīng)籍志》說它“備遺亡”,《史記》三家注也多引其文來疏證史遷,《四庫提要》更是贊其“詞頗豐蔚”?!秴窃酱呵铩匪浭妨希嗫膳c《左傳》、《國語》等典籍相印證,在吳越之事上則明顯勝出一籌。  《吳越春秋》將《左傳》的編年體、《國語》的國別體、《史記》的紀傳體融為一爐,其體例構(gòu)思的縝密性、系統(tǒng)的完整性,更使它在我國史學(xué)、文學(xué)上熠熠生輝,是一部研習(xí)中國古代文化不可不讀的重要典籍。  著名畫家為故事配上了精美的插圖,直觀形象地高場出原著的精髓與神韻。

書籍目錄

一、吳太伯傳  后稷與古公  太伯主吳  吳國十九代二、吳王壽夢傳  壽夢興吳  季札避讓  莊封亂吳三、王僚使公子光傳  伍舉諫楚王  兄弟異途  漁翁與溧女  公子光謀僚  專諸投主  魚腸劍四、闔閭內(nèi)傳  子胥筑城  寶劍與金鉤  同病相憐  要離辱壯士  要離刺慶忌  孫子練女兵  謀殺費無忌  湛盧寶劍  柏舉大捷  掘墓鞭尸  申包胥搬兵  子胥歸吳  夫差爭位五、夫差內(nèi)傳六、越王無余外傳七、勾踐人臣外傳八、勾踐歸國外傳九、勾踐陰謀外傳十、勾踐伐吳外傳附:越絕書故事  ……

章節(jié)摘錄

書摘  公元前485年,越王對大夫文種說:“我聽說吳王縱欲放蕩而喜愛女色,糊涂昏亂而沉溺于美酒,不治理政務(wù)。憑借這一點去謀取吳國,可以嗎?”    文種說:“可以利用它去攻破吳國。那吳王縱欲放蕩而喜愛女色,太宰伯嚭巧言諂媚而控制了吳王的思慮,所以,進獻美女,他們一定會接受的。希望大王挑選兩個美女去獻給他們?!?   越王就派相面的人到國內(nèi)尋覓,得到了苧蘿山上的賣柴女,名叫西施、鄭旦。    越王指令用綾羅縐紗打扮她們,教給她們美容的方法與走路的姿勢,讓她們在土城練習(xí),到國都的里巷去觀摹學(xué)習(xí)。三年學(xué)下來她們已經(jīng)能適應(yīng)了。于是,越王就派相國范蠡前去進獻給吳王夫差。    范蠡到了吳國,畢恭畢敬地對吳王說:“越王勾踐私下有兩個上天恩賜的女子。越國地勢低下、君臣困厄,不敢讓她們居留。所以慎重地派下臣范蠡把她們獻給大王。如果大王不覺得她們長得丑陋難看,請大王收留下來給您作妻妾吧?!?   吳王見了西施和鄭旦這兩個美人,十分高興,說:“越國進獻兩個女子,這就是勾踐盡忠于吳國的明證啊。”    伍子胥勸諫說:“不行,大王別接受。我聽說:‘各種色彩會使人眼瞎,各種音樂會使人耳聾?!瘡那跋蔫钶p視了商湯便滅亡了,商紂王輕視了周文王也就滅亡了。大王如果接受這兩個美女,以后一定會有禍殃!”    子胥見吳王無動于衷,不得不進一步把話說明白:“我聽說越王白天忙于國務(wù)不知疲倦,夜晚誦讀典籍常常通宵,而且還聚集了不怕死的勇士幾萬名,這個人如果不死,就一定能實現(xiàn)他的愿望。越王奉行誠信、實施仁政,聽從勸告、進用賢人,這個人如果不死,就一定能成就他的名聲。越王夏天披著毛皮大衣,冬天穿著葛布衣,越王如果不死,一定會成為我們的仇敵。我聽說:‘賢士,是國家的寶物;美女,是國家的災(zāi)禍?!蔫钜驗槊孟捕鴾缤隽耍碳q王因為妲己而滅亡了,周幽王因為褒姒而滅亡了。”    吳王不聽子胥的話,樂不可支地接受了越國的美女。    越王說:“這第三種辦法真好啊!”    子胥到了吳國,便披著頭發(fā)假裝發(fā)瘋,光著腳,用爛泥涂在臉上,在街市中乞討。市場上的人都去看,但沒有認識他的人。    第二天,吳國那個善于相面的管理市場的官吏看見了他,說:“我相過很多人的面,但從來沒有見到過這種人。這不是別國的亡命之臣么?”于是就報告了吳王僚,詳細陳說了他的情況,并勸諫說:“大王應(yīng)該召見他?!?   吳王僚說:“你去把他找來吧?!?   公子光也聽說了這件事,暗自高興地說:“我聽說楚國殺掉了忠臣伍奢,他的兒子子胥勇敢而且足智多謀。他一定是為了報父親的仇而來投奔吳國的?!本桶抵邢胧震B(yǎng)他。    那管理市場的官吏和子胥一起進宮拜見吳王。    吳王僚驚奇子胥的身材高大——他身高一丈,腰粗十圍,眉間闊大。吳王僚和他談了三天,他的話沒有一句重復(fù)的,吳王僚說:“是個賢能的人啊?!?   子胥知道吳王喜歡自己,所以每次進宮交談,一談起來就有英勇豪壯的氣概,言及自己的仇恨,便顯現(xiàn)出咬牙切齒的神色。吳王僚知道他想要吳國為他起兵報仇。    公子光要謀殺王僚,他怕子胥和吳王僚親近而妨害了自己的計謀,就有意詆毀伍子胥,常對吳王僚說:“子胥要攻打楚國,并不是為了吳國啊,不過是想自己報私仇罷了。大王別采用他的計謀。”    子胥知道公子光想殺害吳王僚,就思忖道:“那公子光心中另有主意,還不能說服他去對外作戰(zhàn)?!本瓦M見吳王僚,說:“我聽說諸侯不為平民百姓興師動眾與鄰國作戰(zhàn)”    吳王僚疑惑地說:“為什么你說這種話?”    子胥說:“諸侯都是獨自處理政事,并不是只憑愿望來辦事,而是為了援救危急的情況,然后才起兵?,F(xiàn)在大王處在君位上而控制了權(quán)勢,為平民百姓起兵,那道理說不過去。我也就不敢順從大王的命令?!眳峭跻簿土T休了。    子胥離開朝廷到田野中耕種,并尋覓勇士,準(zhǔn)備把他推薦給公子光,想靠這種辦法來討好公子光。最給他找到了勇士專諸。    子胥勸諫吳王說:“我聽說:‘用兵打仗,是不吉祥的事,不可以毫無結(jié)果地來試驗它。’所以,用兵打仗的人,如果預(yù)備攻襲的事情不準(zhǔn)備付諸實施,那么用兵之道就不應(yīng)暴露出來?,F(xiàn)在大王恭敬虔誠地思慕賢士,想發(fā)動戰(zhàn)爭去懲罰暴虐的楚國,從而稱霸天下而威服諸侯,如果不派孫武當(dāng)將軍,那還有誰能跨過淮河、越過泅水、馳聘千里去作戰(zhàn)呢?”    吳王十分高興,就敲響戰(zhàn)鼓會合軍隊,集中起來去攻打楚國。    孫子被任命為將軍,攻克了舒地,殺掉了吳國逃亡在外的將軍——即兩個公子蓋馀、燭傭。    吳王又和大臣謀劃,想打進郢都,孫武說:“民眾已經(jīng)勞苦了,現(xiàn)在還不可以去攻打郢都,等以后再說吧?!?   楚國聽說吳國派孫子、伍子胥、白喜為將軍,都為此叫苦不迭,群臣都怨恨萬分,都說是費無忌說壞話而殺害了伍奢、白州犁,引來吳國侵犯楚國邊境,不斷地來騷擾,楚國才有這場禍患。    司馬成便對令尹囊瓦說:“太傅伍奢、左尹白州犁,國民都不知道他們有什么罪,您和國君謀劃殺害了他們,使得國內(nèi)議論紛紛,直到今天,人們的意見仍然不斷。我對此實在感到疑惑不解。我聽說講究仁愛的人殺了人以后想堵住人們的非議,也是徒勞?,F(xiàn)在,您卻殺了人后還要在國內(nèi)挑起人們的非議,不也是太奇怪了么?那費無忌,是楚國的讒佞,民眾無不知道他的罪過。現(xiàn)在楚國三個賢德之士無罪遭殺,對外和吳國結(jié)下了怨仇,對內(nèi)傷害了忠臣的心,被鄰國所恥笑:而且郄宛、伍奢的家族,出境逃到了吳國,使吳國新添了伍員、白喜這些掌握了威勢而又專心和楚國作對的人,所以,這強大的敵人發(fā)動起戰(zhàn)爭就一天比一天可怕。楚國如果發(fā)生戰(zhàn)事,您就危險了。聰明的人除掉中傷賢良者來使自己安全無恙,愚蠢的人收留巧言諂媚者以致使自己滅亡?,F(xiàn)在您收攬了中傷賢良的人,國家就危險了?!?   囊瓦說:“這是我囊瓦的罪過啊。只好除掉他了!”    九月,囊瓦和楚昭王一起殺掉了費無忌,全部誅滅了他的家族,國內(nèi)民眾的非議才算止息了。    公元前482年,夫差殺了子胥后,莊稼連年歉收,民眾大都怨恨他。吳王又準(zhǔn)備攻打齊國,在宋國、魯國之間挖成運河闌溝,向北連接沂水,向西連接濟水,想和魯國、晉國在黃池附近會戰(zhàn)。他怕大臣們再來勸阻,便道:“我要去攻打齊國,有誰敢來勸阻,就處死!”    太子友知道子胥忠心耿耿卻不被重用,太宰伯嚭能說會道而專權(quán)獨斷,他原想直言勸阻這件事,又怕遭罪,于是就用委婉含蓄的勸告以期打動吳王。    清晨,他帶了彈丸、手握彈弓,從后花園而來,衣服沾濕了、鞋子弄潮了,吳王奇怪地問他說:“你干了什么而把衣服鞋子搞得濕淋淋的,身上弄成了這個樣子?”    太子友說:“剛才在后花園游玩,聽見秋蟬的嗚叫聲,就去觀望它。那秋蟬,登上了高高的樹梢,喝著清澈的露水,隨著風(fēng)兒舞動,拖長了聲音啼鳴,凄切地叫著,自以為很安全,卻不知道螳螂越過樹枝沿著枝條,拖著細腰、高舉腳爪,要抓住它的身體。那螳螂,聚精會神地向前爬,心思只放在取得利益上,不知道黃雀憑借著茂密的樹林,徘徊在樹蔭中,輕輕地提腳挪腿,暗暗地向前邁進,想啄螳螂。那黃雀,只知道窺視那美味的螳螂,不知道我手握彈弓要向高處發(fā)射彈丸射中它的背脊。而我,只是排除心中一切雜念,把心思都放在黃雀身上,卻不知道坑穴就在那旁邊,在陰暗中忽然掉進了深深的陷阱中,所以我弄得身上都濕了、鞋子都潮了,差一點被大王取笑?!?   吳王說:“天下的愚蠢沒有比這更厲害的了。只貪圖眼前的利益,看不到后面的禍患。”    太子說:“天下的愚蠢,還有比這更厲害的。魯國,繼承了周公旦的余緒,又有孔子的教化,恪守仁義,堅持德教,對鄰國沒有貪欲,但齊國卻起兵攻打它,不愛惜民眾的性命,只希望有所獲得。那齊國,只顧起兵攻打魯國,不知道吳國動用了國內(nèi)全數(shù)的將士,用盡了府庫中的資財,要出師千里之外去攻打它。而吳國,只知道越過國境去攻打不屬于自己的國家,不知道越王正在挑選拼死作戰(zhàn)的勇士從三江口出來,進入太湖之中,屠殺我們吳國的民眾,滅掉我們吳國的王宮。天下的危亡,沒有什么能超過這個了。”    吳王沒有聽從太子的勸告,就向北攻打齊國去了。    越王勾踐聽說吳王去攻打齊國,就派范蠡、曳庸率領(lǐng)軍隊駐扎在東海邊,打通長江沿線,截斷了吳軍的退路。    后來,越王在姑熊夷打敗吳國太子友,打通了松江,轉(zhuǎn)而襲擊吳國,攻進了吳國國都,焚燒了姑胥臺,奪走了吳國的大船。    ……

媒體關(guān)注與評論

前言當(dāng)今世上,只有少數(shù)幾個民族有著天賜的輝煌與驕傲--那悠遠的民族史讓他至今仍活力勃勃,昂立天下。中華民族是其中之一。    先人的勇氣、智慧、艱辛與奮爭,締造了我們民族的精髓骨血,五千年文化的傳承與延續(xù)、積淀與揚棄,使我們的民族愈發(fā)雄健偉岸,鐵骨錚錚。我們受益于五千年深厚的文化滋養(yǎng),徜徉在廣袤豐盈的原野,呼吸著亙古常新的空氣,這種"采天地之靈氣,吸日月之精華"的自豪感與優(yōu)越感,成為我們民族在幾千年的千回百轉(zhuǎn)中奮力拼搏、慨然前行的最原初的動力之一。    景仰先賢,并非中華民族獨有的心理一精神現(xiàn)象,而五千年的信史也確足以讓我傲視天下,惟其如此,中華民族對先賢一古代文化的景仰,也就更煥發(fā)出一種鮮明的不同凡俗的光焰,這光焰,洞透歷史,照徹未來。這種景仰絕非出于狹隘的民族主義。中華民族無數(shù)先賢鑄造的文化偉績,在世界的時空坐標(biāo)系中的位置是不言自明的。燦爛的古代文化孕育了現(xiàn)當(dāng)代中國文化的品格和風(fēng)貌。在知識爆炸的信息時代,中西通匯,八面來風(fēng),各種品調(diào)各種風(fēng)范的文化蓬勃興旺,四面開花,這種大碰撞、大交融掀起的文化波濤,定會合力托起明天的太陽。    必須正視的是,一個民族有別于其他民族的最本質(zhì)的東西就是他的文化。我們有幸保有負載著浩闊逶迤達五千年歷史的文化之根,民族之脈,我們沒有理由在"亂花漸欲迷人眼"之際,如浮萍或蓬草那般飄泊;我們有理由以先"讀懂自己"作為與外界溝通的先決條件,認真反芻我們五千年的文化遺存,使我們得以站在巨人的肩頭極目遠眺,迎接新世紀新文化的曙光。    當(dāng)我們把目光投向那蒼茫的華夏文明史的源頭,在那些龜甲獸骨的碎片、殘竹斷簡、鐘鼎銘文之外,《詩經(jīng)》、《尚書》、《禮經(jīng)》、《易經(jīng)》是不可逾越的,此外還有諸子百家以及《左傳》、《國語》、《戰(zhàn)國策》……華夏出版社組織推出的"華夏文史名著正點文庫",便是以經(jīng)典史籍為藍本,選出其中具有較強故事性的段落,以通俗曉暢的白話故事形式娓娓道來,并配以精美插圖,讓艱澀的古書,具有了溫暖的親和力,從生動有趣的故事入手,貫通五千年文明史,進而體察文化的久遠幽深,引領(lǐng)讀者感受那已經(jīng)遠去了的文明留給今人的無盡的財富、自豪與尊嚴。這大概可說是一種普及華夏文史的"掃盲"之舉,這對今世的人們是大有裨益的。    "華夏文史名著正點文庫"第一輯推出的是《國語》、《左傳》、《戰(zhàn)國策》和《吳越春秋》(含《越絕書》),這是華夏文化中最早的文字遺存中的一部分。    《國語》,記載了西周穆王征討犬戎直至三家分晉終結(jié)春秋,長達500年左右的歷史,淋漓盡致地反映了那個時代各國之間、各國內(nèi)部的沖突和斗爭。古人把《左傳》稱為《春秋內(nèi)傳》,把《國語》稱為《春秋外傳》,更昭示著它在史學(xué)與文學(xué)上的地位。    《左傳》,是春秋時魯國史官左丘明為《春秋經(jīng)》(相傳為孔子所作)作的傳(解說),它既是編年體史書的鼻祖,又是古代記事散文的典范,對后世的史學(xué)和文學(xué)產(chǎn)生了相當(dāng)深遠的影響。它記錄的許多史事已構(gòu)成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史學(xué)泰斗顧頡剛先生曾言:"古史書傳至今日,《左傳》價值第一!"。    《戰(zhàn)國策》,漢人劉向根據(jù)戰(zhàn)國時期縱橫家著作編輯而成的一部獨特的國別史著作,記載了戰(zhàn)國時期縱橫家的智言睿語,他們旁征博引,機鋒敏睿,從某種程度上影響了一個時代諸侯國的盛衰和歷史的走向,充分展現(xiàn)了古代先賢在語言和計謀方面達到的高精境界,洋溢著令今人嘆為觀止的人生智慧,具有獨特的藝術(shù)魅力。    《吳越春秋》,漢人趙曄原著,極翔實而系統(tǒng)地展現(xiàn)了春秋末期吳越兩國爭霸的歷史軌跡,將《左傳》的編年體、《國語》的國別體、《史記》的紀傳體融為一爐,其體例構(gòu)思的縝密性、系統(tǒng)的完整性,更使它在我國史學(xué)、文學(xué)上熠熠生輝。    讓我們一起聆聽一百年前梁啟超那擲地有聲的文辭:"天載其蒼,地履其黃;縱有千古,橫有八方;前途似海,來日方長。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少年中國,與國無疆!"                                                    高  蘇                                                2004.4.30

編輯推薦

  漢人趙曄原著,極翔實而系統(tǒng)地展現(xiàn)了春秋未期吳越兩國爭霸的歷史軌跡,記載了從太伯創(chuàng)吳到專諸刺王僚、要離刺慶忌、孫武伐楚、伍子胥掘墓鞭尸、早包胥一人復(fù)楚,直至勾踐臥薪嘗膽、西施惑吳、范蠡隱遁等等一系列膾灸人口的精彩史實。

圖書封面

圖書標(biāo)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吳越春秋故事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