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7 出版社:中國社會出版社 作者:魏得勝 頁數:196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公元五世紀,法顯去西天取經之前,他的印度老師鳩摩羅什就告訴他,不要把全部時間都用在尋求宗教知識上,而應該詳細地研究印度人民的生活習慣,這樣才能夠了解整個的印度人民和他們的國家。鳩摩羅什的意思是,一國文化,盡在一國人民的生活習慣中。 但本書不在于探討各種群間的生活習慣,或者說生活方式,因為這種不同是顯而易見的。本書探討的是,自人類有電以來,文化是如何在不同種群間相互浸染的。 在文化浸染的過程中,人類歷史上的二十余種文明,有的現在已經絕跡,而有的至今依然興盛,并形成獨有的文化帝國現象。這是為什么呢?本書選取了人類歷史上六個文化帝國予以解讀,目的在于找出這樣一個答案:人類是如何走到今天的?為什么是這樣走而不是那樣走?
作者簡介
魏得勝,山東人,現居云南,專事雜文、隨筆、散文的寫作,其作品多見于《隨筆》、《書屋》、《南方周末》、《湘聲報》等報刊雜志。2002年被《雜文選刊》讀者評為“我最喜歡的5位雜文作家”之一。2003年,成為《讀者》首批簽約作家。長江文藝出版社2005年出版其文化散文《歷史的點與線》,榮登當年散文類圖書的暢銷榜。近期圖書著作有《另類人生》、《歷史深處話名著》。
書籍目錄
希臘風 風到哪里,我到哪里 浮云一別,流水十年 一把石子,幾多國王 斷鴻聲里,雕欄猶立 千秋落指,獨步乾坤 梭倫邁進,中庸之道 世人不賞,歸臥山秋 一己之福,托于自由 毒酒一杯,壯行千年羅馬風 希臘走了,羅馬來了 我很野蠻,但不無知 保民的官,自由民選 我來我見,我必征服 羅馬帝國,各奔東西 誰將皇帝,吊上屋頂 看盡落花,醉了由他歐洲風 異端突起,基督救世 叩門聲聲,皇帝開門 喪鐘亂鳴,春之悄臨 人一思考,上帝就笑 世紀行動,海上長征 上衣兜里,裝著真理 寧要自由,不要年金 斷頭臺上,只爭朝夕 國王敗訴,磨坊留世 小小島國,大大氣魄 帝國之主,無權問案 上帝之下,人民為大 文化帝國,裙擺搖曳 彼得木匠,彼得大帝 牙齒沒了,舌頭還在 不必犧牲,你們走吧 英國使臣,單腿下跪美國風 五月花號,契約立本 一旦自由,首棄刀劍 弗農山莊,等你歸來 古道西風,風鳴兩岸 白屋淘盡,風流人物 哪有自由,哪是祖國 雙塔倒地,誰來獲益 總統寶座,形如箭垛 一片陽光,一片陰影 海洋巨人,江戶敲門 板門一嘆,牛仔褲啊 爬上樹丫,臨風習舞 玉門二度,再接西風 留待青春,嫁于總統 養(yǎng)虎為患,心甘情愿 要我能走,我也要走 美國后院,楓葉飄飄 我愛軍演,我愛美元 關人之美,美美與共中國風 儒家文化,干花一枝 裙褶效漢,船炮仿西 漫天紙屑,黑雪紛紛印度風 佛心若水,凡心若塵 菩提樹下,塵埃一把 念佛拈豆,和尚多情
章節(jié)摘錄
希臘風風到哪里,我到哪里先講個和禪有關的故事。有兩派禪院比鄰而居,各有一個小和尚,他倆每天早晨總能碰面,而且常常暗中叫勁,互試機鋒。一天,甲問乙:“你到哪里去?”乙說:“腳到哪里,我就到哪里?!奔渍Z塞,回去請教師傅,師傅教他說:“如果沒腳,你到哪里去?”次日,甲又問乙:“你到哪里去?”乙說:“風到哪里,我到哪里?!蔽幕谋举|,亦如小和尚所言,也是隨風而至的。惟其如此,在這個世界上,才成全了幾個文化帝國。文化而稱帝國,你會不會感到很新鮮呢?不過是觀點之一種罷了。實際上,在我們提出“文化帝國”這一概念前,它已經實際存在了兩千多年??v覽世界古老文明,就會發(fā)現,文化確會隨風飄送。舉個簡單的例子,比方說古埃及人在地中海南岸撐船捕魚,沒留神,一陣兒東南風,興許就能把他們的船吹到地中海北側的克里特島上去(當年的葡萄牙艦隊,就是被大西洋的風暴刮到南非口岸的,白人文化也隨之登陸南非)。大家都知道,古代的航海技術十分落后,被風送到異地他鄉(xiāng)的人,通常就回不來了。怎么辦呢?活人不能被尿憋死,也就是中國人常說的,既來之,則安之,于是就留在那兒了。這就是最初的殖民,是被動產生的。東方文化,也由此傳人西方。留下來的人,給異鄉(xiāng)帶去了他們的宗教和生活習慣。宗教是文化的一部分,生活習慣也是文化的一部分。假如外來移民和當地土著能夠和平共處,就避免不了交流,一交流,埃及人會發(fā)現,咦——好玩好玩,克里特人用帶坑的石頭當碗??死锾厝艘灿兴l(fā)現,噫——古怪古怪,埃及人用瓢吃飯。假如雙方不能和平共處,就會發(fā)生戰(zhàn)爭,于是就有了武器交鋒。武器帶有深深的文化烙印,這種文化交流雖然很被動,也很殘酷,但雙方仍有所發(fā)現:咦——克里特人用雞毛當令箭;噫——埃及人用古怪的文字下達戰(zhàn)令。歷史當然不是我假設的這個樣子,但就文化的相互傳播、相互影響而言,是大致不錯的。起初東西方的文化交流和傳播,不是人為的,差不多都是東南風惹的禍——偶發(fā)使然??烧l也沒想到的是,那陣兒東南風把埃及人送上克里特島的時候,同時也把東方文化送上了這個西方小島。這大概就是中國人常講的,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了。上面所說,乃自然風對文化傳播的作用力。而更多的情況,文化是靠人為因素來傳播的。說起來很美,也很動聽,文化傳播嘛,好事呀,但這些人為因素形成的風,在古代來講,多是夾裹在血腥風雨的戰(zhàn)爭風暴中進在人類文明史上,有兩次文化大轉移,第一次是神話時代的東風西進,第二次是人文時代的西風東進。宙斯為東方美女歐羅巴(出自今黎巴嫩)所迷倒,他變成一頭公牛,把歐羅巴劫到克里特島,二人在那里結合,生下一個兒子,就是后來的國王米諾斯。這段富有詩意的神話傳說,表達了一種文化演變,即從東向西的文明轉移。這一時期,中東文明及文字已非常發(fā)達,而希臘仍處在荒蠻和粗野之中。公元前八世紀,當歐羅巴的神奇?zhèn)髡f通過克里特島來到希臘后,文化上的東風西進也就開始了。李約瑟著:《中國古代科學思想史》,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84頁。AntoinedeRivarol這句話的后半句,用在伽利略與羅馬宗教裁判所之間的沖突,同樣合適。詳見一節(jié)。行傳播的。我們看到,二十世紀初之前長達兩千多年的文化傳播,靠的幾乎就是戰(zhàn)爭和殖民。斧刃上的文化風,兇殘而不可理喻。同是文化,有的被一陣風刮到某個地方,去了就生根發(fā)芽,與土著文化碰撞出新文化;有的則隨風飄散,沒了。蒙古人就屬于后者,十三世紀,他們打打殺殺,差不多半個地球都是它的了,臨了一滅,什么文化也沒留下。這里所要探討的,重點鎖定在沉淀下來的那一部分,不然,也就沒有文化帝國一說了。總體來說,文化風有兩種,一是自然而和風細雨的,一是戰(zhàn)爭而至為酷烈的。十六至十八世紀,歐洲人將南北美洲上的土著民族或消滅,或攆走,然后把各自的文化整個地遷移到美洲大陸,這就是酷烈的。當代美國以好萊塢、可口可樂、麥當勞為登陸形式,影響全球文化,這就是和風細雨的。比較下來,當然是和風細雨的文化傳播,勝于戰(zhàn)車帶動下的文化傳播了。舉個古老的例子吧,在野蠻的條頓人入侵羅馬,使該帝國無招架之力時,堅強不屈的基督教傳教士勇敢地站了出來,他們前往條頓人的營地,去傳播基督教的和平福音。令東方人無法想像的是,條頓人竟然深深地被基督教義打動了,紛紛放下了武器。這大概就如AntoinedeRivarol所說的,“每逢宗教與野蠻混淆時,總是宗教占優(yōu)勢;而每逢野蠻與哲學思想混淆之際,總是野蠻占上風”。歷史的評價是,說那時的六七個傳教士,比得上一個軍團的戰(zhàn)斗力。這一切所顯示的,就是文化的力量。而文化作為帝國所傳播的.就是一種信念和理念。為了這個信念和理念,現代東西方國家,不知打了多少口水仗。然而,沒有人能夠抵擋得住風中的文化帝國的入侵。在世界每一個角落,還沒有一個地方是可以幸免這種文化入侵的。我所力圖探討的,正是這一背景下的文化帝國,它是如何形成的,又是如何隨風飄散、傳播并以此主導世界的。那些答案,想來有助于人類的自我認知和發(fā)展。倘要打開問題的缺口,就必須回到文化風的源頭,去看看,風起何處。世界的文化之風,有幾個值得探討的源頭,有獨立存在的,也有上下承繼的。文化的獨立存在具有東方特點,如中國的儒教與印度的佛教;文化的上下承繼具有西方特點,如希臘→羅馬→英國→美國的基督教。這就出現一個有趣的現象,看似博大精深的東方文化,因為獨立存在而勢必進入一個嚴重的老齡階段,以致根枯葉凋;看似質樸淺易的西方文化,因為上下承繼而不斷新生,也就根壯葉茂。六個文化風勢圖(參見本書)中的文化帝國,也充分顯現了我的這一判斷。盡管東方的埃及文明接近尾聲的時候,西方的古希臘文明才剛剛從神話時代醒來,但這并不妨礙我將古希臘選為人類文化的第一源頭,畢竟“歷史也是一種討論”嘛。這里把古希臘文化當作本書的切人點,僅僅是〔文化帝國風勢圖說明〕:(一)本書中的六幅文化風勢圖,東西方各占三幅。圖中各地區(qū)(國)的位置,只能作為文化風勢方面的參考,非嚴格意義上的地理圖。這里僅以突出文化風向為要,只要讀者一看就明白——哦,這文化帝國之風刮到這些地方去了,那么我也就達到目的了。(二)通過文化風勢圖之間的對比,我們大致可以看出,有六個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帝國出現在我們面前,分別是西方的希臘、英國、美國,東方的埃及、中國、印度。各圖中的箭頭,即代表文化的風向。但不是所有的圖都可以細指,比如美國,只有它的文化是指向全球的,也就是當代學界的那個共識:全球化就是美國化。在這種情況下,由美國而發(fā)出的文化風向箭標,只能籠統地標注個中亞、東亞、南亞之類;再比如它影響下的歐洲,也只能列舉幾個主要的國家。凡此種種,倘若細化;就黑壓壓一片,讀者也就逮不住要點了。反過來說,比如埃及或印度,其影響有限,那么也就盡量在圖中細化,以求制圖效果。(三)從六個文化風勢圖中,已明白無誤地看出各文化帝國在世界上的影響力和滲透力。這只是數千年世界文化的一個演變圖,當然也是一己之見,這里提出來,僅供讀者參考。美國著名學者列奧?施特勞斯就認為,西方文明或西方文化傳統的始源,應該從雅典和耶路撒冷兩個城市中去尋找。西方文明就是在這兩個歷史中心長期以來相互交匯、摩擦、碰撞和溝通的過程中架構起來的。我自己的一個判斷,并不代表它就是唯一。只是覺得,從古希臘開始,有助于梳理人類文化的走向,也就這么做了,不存在厚此薄彼的問題。同時也不否認,寫作的過程,我遵循了愛默生“歷史的用處就是要對當前有所幫助”的實用理論。既然世界文化之風一開始就把我們刮到了古希臘,自然,我們的故事也就從這里開始。好了,閑言少敘,下面就讓我們走進第一個風中的文化帝國古希臘,去看看,在那里都發(fā)生了些什么;或者說,古希臘的文化,給今天的世界格局,給今天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哪些方面的深遠影響。浮云一別,流水十年當下進入一個美女文化時代,走在大街上,或到商場購物,不時聽到“美女”的直呼聲。順著叫聲看去,卻發(fā)現不少被叫做“美女”的人,非但不美,甚至有幾分的簡陋。但呼者自然,被呼者也不以為譏,正說明美女文化的日隆。偏巧,這里開篇也要講到一位美女,將就著搭個順風船,引三千多年前的美女海倫到筆下,讓她幫我們推開古希臘那扇嘎吱吱作響的大門,也不枉我趨奉時尚一回。
媒體關注與評論
《風中的文化帝國》,用通俗的文字傳播西方現代觀念,讓人們在歷史的黑暗的索道中找到啟明的光芒,這是很有意義的事。 ——林賢治(著名學者、作家)每見他的文章,必讀,他較我激進,時有新見。我不一定同意他每個具體論斷,但我相信,因他博覽,多思,又直言無隱,好文章必然會從這樣的筆下寫出來。 ——邵燕祥(著名雜文家、詩人)魏得勝的作品書卷氣濃厚,在歷史與現實間涉流穿隧,見解精到,如有神會。 ——劉洪波(著名雜文家)對魏得勝這個名字,我是從2000年初開始注意的,此前,他已經發(fā)表過一些相當不錯的雜文,他的雜文給人的印象十分有見地,且有深度。這位作家很有潛力。 ——劉成信(《雜文選刊》主編)我都喜歡魏得勝的文字,無論雜文還是隨筆,我都喜歡。立意新穎,視角獨特,語言明快,思想尖銳,是其最大特點,而這沒有思想、勇氣和才情是不行的,想做也做不到。 ——周實(原《書屋》主編)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