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公益發(fā)展報告

出版時間:2012-5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作者:朱健剛  頁數:293  字數:335000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2011年中國公益進入了媒體稱為“狂飆突進”的時代,全民公益的理念被越來越多的公眾所接受,同時也成為推動中國社會轉型的重要力量。全民公益又稱人人公益、微公益,是指普通人的捐款、捐物以及志愿服務行動。朱健剛主編的《中國公益發(fā)展報告(2012版2011)》指出,當代全民公益的核心是“公民公益”,并提出“公民公益理論框架”
。報告按照社區(qū)、社會、政府、文化這四個層面對2011年公益領域發(fā)生的事件進行總結與分析,發(fā)布了民間公益組織公信力報告、基金會調查報告、國際資助方評估報告以及公益法規(guī)政策研究報告等。本書特別回顧了2011年“微公益”的發(fā)展,介紹公益教育的發(fā)展狀況和民間實踐,并對過去十年的公益研究進行全面的綜述。
《中國公益發(fā)展報告(2012版2011)》一方面希望能夠為政策制定者提供參考資料,另一方面也力圖向實務界提供一個理論視野。同時,本書也可以作為對公益感興趣者學習現代公益理念、培養(yǎng)公民意識的一般讀本。

書籍目錄

序一 迎接全面建設現代慈善的時代 王振耀
序二 李萍
Ⅰ 總報告
1 公益事業(yè)的公信力、創(chuàng)新與轉型 朱健剛
一 走向普通人的公益
二 公信力:危機與重建
三 創(chuàng)新激發(fā)活力
四 公益轉型帶動社會轉型
Ⅱ 公益組織
2 問責,讓行動更有力量
——民間公益組織問責狀況研究報告 胡小軍
3 2011年中國基金會發(fā)展報告 梁玉成
4 國際資助方評估報告
——中國非政府組織如何看待與國外資助機構的合作
邁克爾·博盟(Michael Büsgen)朱健剛 張峻瑋
Ⅲ 公益行為
5 普通人的公益與政策改變——馬驊
Ⅳ 公益政策
6 公益慈善領域立法的現狀、問題與展望
——中山大學公益慈善研究中心政策研究課題組
7 中國的慈善法律與公益組織的法律實踐 梁楓
8 從廣東公益政策法律改革看地方政府創(chuàng)新路徑選擇 唐昊
Ⅴ 公益文化
9 2011年中國微公益?zhèn)鞑蟾?br />張寧 吳嘉穎 袁丹 林麗婷
10 NGO公益?zhèn)鞑ブ械臄底著櫆犀F象研究
鐘智錦 李艷紅
11 當前我國公益教育的基本格局及其發(fā)展戰(zhàn)略——賴偉軍
12 中國公益研究十年:知識生產的停滯與轉型——朱健剛
13 附錄1 2011年全民公益思想峰會會議綜述——吳波
14 附錄2 中國公益組織互聯網使用情況分析
麻省理工學院新媒體行動實驗室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知識管理研究所中山大學公益慈善研究中心
15 附錄3 2011年十大公益事件
16 代跋中國期待社會轉型——陳健民

章節(jié)摘錄

  (4)研究的對象也逐漸形成,公益組織、公益募捐、公益行為、公益法規(guī)、公益志愿服務、公益歷史與文化以及公益?zhèn)鞑ヒ呀浶纬删唧w的研究對象?! ∫虼?,目前的研究大有一種對公益學的呼喚氣勢,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當前的公益研究雖然豐富,也存在著嚴重的停滯現象,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這些研究仍然難以提供可以指導公益實踐的有效知識,許多研究屬于圍觀性質。由于缺乏對公益實踐內部的理解,很多研究常常隔靴搔癢,不能產生指導實踐的力量。 ?。?)-些研究雖然采用了個案研究的方式,但是面對組織復雜的轉型邏輯,由于研究者缺乏參與,研究結果常常流于膚淺的分析,這就很難真正能夠指導公益組織實踐?! 。?)整個公益研究都缺乏可信度高的數據基礎。沒有可信的數據,甚至連一個權威的樣本庫都沒有,這就使得整個公益研究缺乏實證的基礎?! 。?)理論整體上仍然還處于舶來狀態(tài)。舶來的理論還沒有很好地與中國本土的政治經濟環(huán)境相匹配。這樣,公益領域仍然缺乏有效指導行動的理論,也很難用于公益教育。 ?。?)最致命的是,很多研究并沒有觸及社會轉型的根本問題,甚至連社會轉型本身也不觸及,這就使得人們似乎是在一個真空的情境中就慈善談慈善。這就使得慈善研究領域缺乏討論,缺乏對現實問題的有效回應。  因為以上問題,當前公益研究急需知識生產的轉型,公益研究者更需要參與到公益實踐中去,同時能夠保持觀察和分析的狀態(tài),邊干邊學,這就是行動研究。只有通過行動研究,才能真正完成公益研究的知識生產轉型?! ∵@種知識生產的轉型是與實務界的需求緊密結合在一起的,就當前的現實來看,實務界對公益大體有如下的需求。  政府的慈善部門需要公益研究提供有創(chuàng)新的可行的政策建議。推動公益慈善已經是政府和民間的共識,但是怎樣催生民間公益的活力,同時又能夠保持社會秩序的安定,這是政府比較關心的問題。公益研究應該在社會轉型的背景下綜合考慮這些問題,進而能夠提出可行性比較高的創(chuàng)新政策?!  ?/pre>

媒體關注與評論

  能否快速實現慈善事業(yè)的現代轉型,在一定意義上也決定著中國社會總體轉型的節(jié)奏與趨向。2011年,整個社會接受了現代慈善的理念,而這種理念所引發(fā)的中國社會的巨大轉型,也為中山大學公益慈善研究中心所特別關注。中國南方,如同當年經濟改革引領全國經濟開放一樣,正在社會領域推動扎實的社會改革與開放。  ——北京師范大學中國公益研究院院長 王振耀    中國的公益事業(yè)正處于轉型的十字路口,民間在推動“人人公益”和“微公益”,政府在討論官辦慈善事業(yè)是否要“去行政化”和“去壟斷化”。此藍皮書既科學亦具批判性,有助于我們掌握問題的核心,是一份有重大參考價值的報告?!  愀壑形拇髮W公民社會研究中心主任 陳健民    在對中國“慈善亂象”的持續(xù)追問和質疑中,人們越來越意識到,公益慈善的本質應該是自下而上的民間行為,是自主、自律、依法監(jiān)管的公民行動。中山大學的這本《公益藍皮書》展示出對這一方面的努力探索,其中通過公民公益改變社會政策的研究值得關注?!  鞑筷柟廪r村發(fā)展基金會秘書長 梁曉燕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中國公益發(fā)展報告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條)

 
 

  •   這本書是最新最前沿的公益發(fā)展狀況和理論觀點
  •   書的質量要是能再好點就更好了。發(fā)送速度也快。這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