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11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作者:夏茗悠 頁數(shù):233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不是十全十美,在我的世界,卻是唯一的珍寶。
不管我心里翻涌起多少憤世嫉俗的怨念,無處排遣。只要看見你,就像看見了光。你讓我心中所有微小的聲音都在外部世界找到確切的落點。
如此真實,如此篤定。
這本文集,起名《篤定》是因為,其中的每個短篇都在討論人物內(nèi)心世界與外部世界產(chǎn)生沖突后的出路,這個集子中所展示的正確的選擇多為一種對自我的可貴堅持。
我們每個人都渴望成為睿智有擔當?shù)某扇耍谏鐣险业阶约旱暮线m位置卻又往往困難。在寫作中,我在努力嘗試著尋求社會與個人、理性與感性、主觀與客觀之間的平衡,如果大家也能從主人公們身上找到自己,從他們的生活經(jīng)歷中悟出對自己實現(xiàn)社會認知與自我認知、建立個人身份與人生價值有所幫助的一點東西,對寫作者而言,這便是最幸福的事。
——夏茗悠
作者簡介
夏茗悠,天蝎座。生于光棍節(jié)。上海丫頭,綽號豬妞,迷糊、愛笑、重感情,沉迷于光影與文字。業(yè)余寫作&編輯,北京大學本科畢業(yè),復旦大學研一在讀。
書籍目錄
愛殤
鐵線蓮
綠光
空
奇跡的碎片
世上的這一半與另一半
翡翠森林
歧道
日暮里
篤定
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版權(quán)頁: 活動順利進行到第三天,夏諾還是不負眾望出了狀況。 全校進行為期十天的學農(nóng)旅行,說得動聽叫“社會實踐”,其實和春游并無區(qū)別。原則上是自愿參加,但夏諾卻是屬于那種被全班期待“千萬別參加”的人。想來也頗為可憐,連最好的朋友艾曉沫也在班主任的反復暗示下做起說客:“像你這種‘弱質(zhì)女流’就不要硬和‘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套近乎啦,免得大家這十天全忙著照顧你了。” 本來并沒有強烈參加意愿的夏諾卻反被這話惹惱了,妄想十天后能作為閃亮的驕傲的反例重新崛起于二年二班,現(xiàn)在看來似乎是徒勞的掙扎。 而眼下這種狀況,是該用“結(jié)果卻”還是“果然還是”來開頭呢? 女生像沒頭蒼蠅一樣在樹林里轉(zhuǎn)了半天,找不到通往自己住宿地的正確路線。兩步后傳來男生略帶嘲諷的懶散聲音:“該不會又迷路了吧?”直到女生哭喪著臉攤開手轉(zhuǎn)頭看向男生點頭承認時,對方才真正跟上了她崩潰的步調(diào):“哈???真的迷路了?可是你說你做了記號,我也就完全沒打聽過路線呢。” 蒼郁的樹木間彌漫著終年不化的水汽,如同手心里蒙著淡薄的霧。清冷的月光切著銳角斜進來,照透樹葉細密的脈絡(luò)。女生帶著委屈仰起鼓鼓的小臉:“記號不見了?!?男女生們分宿樹林兩邊的寨子,傍晚時夏諾被艾曉沫硬拽著來男生這邊玩,天色晚了也沒覺察,等到困得眼皮打架了才發(fā)現(xiàn)樹林黑漆漆一片,三更半夜要回去并不是件易事。 艾曉沫是極隨便的女生,胡亂在外屋打了個地鋪就睡下。但夏諾不行,性格內(nèi)向,一貫謹慎小心,別別扭扭地說什么也要回去,不肯和男生住一起。 月光下夏諾信誓旦旦說來時做了記號,一副絕不肯給人添麻煩的樣子。高安對她太了解,不放心,堅持要送她回去。眼下,結(jié)果卻、果然還是、迷了路。 平時就是那么在意的人,現(xiàn)在換成彼此不到半米的距離,清晰得可以輕易捕捉的呼吸聲在靜謐黑暗的樹林里被緩慢放大。并行在一起,卻需要加快腳步。畢竟腿的長度不同,跨出的每一步距離也有些差距,只能雙腿不停運行,好讓自己趕上他。每一步踩到的草都發(fā)出清脆的折斷聲。冥冥中,感知他一直在自己身邊,沒有走快。 手指緊張地搭在隨身的挎包上,每一步都走得很小心,生十白發(fā)生摔跤之類出糗的事。心思全部落定在這些細枝末節(jié)上,記號什么的早就飛到九霄云外。 夏諾懊惱得想揪自己的頭發(fā)。樹林里沒信號,手機不通。但,高安似乎并沒有動怒,只顧著尋正途。 女生由于走神,腳下一個不注意,趔趄下去。 “哎,沒事吧你?”男生的聲音像弦被繃緊。 女生支吾著:“唔,還好。” 片刻后視界被微弱的淡藍色燈光打亮,男生把手機蓋翻開察看女生傷勢,方才腿順著鋒利的石塊急速滑出一段距離,腳踝處拉開了一道口子:“你自己感覺筋骨有沒有受傷?” “應(yīng)該沒有吧,只是外傷,沒事的?!迸约喊粗鴤趬浩戎寡?男生松了口氣,僅僅一瞬間又重新皺起眉:“你這種神經(jīng)大條的家伙感覺多半不準。十有八九是扭傷了?!?“什么神經(jīng)大條啊,你才是咧,連路都沒問還自告奮勇說什么送我回去!”于是,又掀起了與以往無數(shù)次如出一轍的拌嘴場面,未免有點不合時宜。 “還不是因為你聲稱記了路?神經(jīng)大條么,你敢說上次學校體檢時醫(yī)生沒有把你領(lǐng)去神經(jīng)內(nèi)科?”男生直起身擺出即將甩手不管的姿態(tài)。 “那是因為……喂,你這個人有沒有同情心???”女生的聲調(diào)也拔高了不少,一字一頓地強調(diào),“我、現(xiàn)、在、受、傷、了、??!你還這種態(tài)度。” 手機的熒光滅下去,一瞬間的視覺空白里,男生用鞋輕輕踢了踢女生的鞋:“你這樣到底還能不能走了?” “不能走又怎樣?難道你會背我么?”女生沒好氣地硬撐著站起來。 緩慢恢復過來的視線中,夏諾看見對方轉(zhuǎn)過身背對自己,以奇怪的姿勢一句話不說地撐著膝蓋。 “你在干嗎?”女生不辭辛苦一瘸一拐繞到他的面前質(zhì)疑,卻得到男生盛怒的一張臉和分貝超標的一句:“笨蛋!上來啊,背你嘛!” 頭側(cè)靠在對方后腦柔軟的頭發(fā)上,仿佛每一寸都沾滿甘霖。身體跟著男生走路的幅度而輕微晃動,雙手不敢大膽地繞著對方的脖子,只能膽怯地放在肩上。白色襯衣,單薄的質(zhì)感混淆在女生緩慢的呼吸間。微垂眼簾,體溫顫顫巍巍地上升了幾個刻度,不穩(wěn)定地停在了某個溫熱且愜意的臨界。 感到背上的她很安靜,高安壓著下巴斜過眼睛向后看了看。視線剛觸及女生的側(cè)臉便迅速轉(zhuǎn)回了頭。 寂靜柔軟的月光里,女生猶豫的聲線漸漸洇開:“吶,有件事想告訴你?!?“嗯,說。” 不知為什么,氣氛突然變得不同,難道只是因為兩人在一起少有地停了戰(zhàn)? “……聽清楚哦,我只說一遍?!?“嗯?!?“……是認真的哦,不騙你?!?“嗯?!?原本就深植于心澗的聲音,像藤蔓一樣破土而出迅速生長,攀附上心室壁的每一個角落,最終溫柔又沉靜地覆蓋了整幢心房。 ——吶,我喜歡你。
后記
文/夏茗悠 大家好,我是豬妞(^ - ^) Y。 這是我的第11本單行本,就短篇精選集而言是第二本。漫長的文字之旅中,感謝大家一路的陪伴。 最近才產(chǎn)生的困惑是,由于人氣日益高漲,讀者群擴大,其中的“誤讀群體”也自然增多。對以“你是我最喜歡的言情作家”為開場白寫來郵件的讀者,我常常又惱火又無奈,會在博客里執(zhí)拗地反復糾正。其實也并非不感激他們的關(guān)注,只不過我從出道開始寫的就一直是成長小說,所謂“成長小說”,在《大英百科全書》中有著比“言情小說”更加明確清晰的定義,不知何故卻反而鮮為人知。 “成長小說”起源于德國,不僅僅是關(guān)于個人在性格發(fā)展時期的經(jīng)歷和冒險故事,更有著重描寫人物道德和心理發(fā)展過程。其主題包括學生時代的日常素描、初涉社會的困惑迷茫、旅行、友誼、情感……簡言之,關(guān)乎尋找自我和融入社會。 前不久,一位讀者在微博上問我:“豬妞啊,媽媽拒絕我看青春文學,你說我是看還是不看啊?”青春文學是一個廣闊又含糊的范疇,我不敢保證沒有些“天使”和“麻雀”也同屬其中,也許家長們排斥的正是那一類多讀無益的“傻傻談戀愛白皮書”。所以我回復她: 1、 如果看后你對世界和生活的認知更為清晰,你變得更堅強、寬厚、聰敏、執(zhí)著、惜福,那你應(yīng)該看。 2、 如果只對戀愛情節(jié)感興趣,那么, ① 中學生你就別看了,中學生戀愛成功率低于4%,看再多也無使用價值,而且會影響將來的戀情,因為男主角不是人類所能遇見的。 ② 大學生和社會人偶爾看看無妨,聊以緬懷。 話題回歸大家手中這本文集,起名《篤定》是因為,其中的每個短篇都在討論人物內(nèi)心世界與外部世界產(chǎn)生沖突后的出路,這個集子中所展示的正確的選擇多為一種對自我的可貴堅持。 我們每個人都渴望成為睿智有擔當?shù)某扇?,但在社會上找到自己的合適位置卻又往往困難。在寫作中,我在努力嘗試著尋求社會與個人、理性與感性、主觀與客觀之間的平衡,如果大家也能從主人公們身上找到自己,從他們的生活經(jīng)歷中悟出對自己實現(xiàn)社會認知與自我認知、建立個人身份與人生價值有所幫助的一點東西,對寫作者而言,這便是最幸福的事。 愛殤&鐵線蓮 《愛殤》是我高一時寫的文,年代比較久遠,充滿了少女情懷。“殤”的原意是“未成年而死”,那么“愛殤”其實是愛情尚未形成便已終結(jié)。 夏諾是非常典型的文藝少女,愛看小說,愛對號入座,幻想現(xiàn)實中有白馬王子,心事全在肚子里,真正遇上關(guān)鍵問題又拿不出行動力,只會自己跟自己糾結(jié),也只有搞搞暗戀的本事,暗戀到最后連對“我愛他”的堅持也沒了,演變成在茫茫人海中遇見知己的一刻驚喜。能量這樣弱的小女生在現(xiàn)實中要多少有多少,不可能指望獲得轟轟烈烈的愛情,可是那樣一段懵懂忐忑的日子卻也是美好的青春。 七海就不一樣了,她敢愛敢恨,敢于付出,傾其所有地付出,不怕失去什么,做花要做更艷麗的花,做葉要做更鮮亮的葉。比起夏諾,我更喜歡這樣的女孩子。她和阿虛(也即是夏諾幻想中的“高安”)且不談愛不愛,起碼是磕磕絆絆一路相伴著長大,也一起艱辛地生活過,懂得了寬容與珍惜,這才是最溫暖溫馨的狀態(tài)。 許多讀者先讀《愛殤》后讀《鐵線蓮》,不能接受阿虛的移情別戀,不能接受七海對夏諾的心計與中傷,其實他們都有點誤解,《愛殤》中沒有愛情,也無人受傷,只有一個女生完成了自我成長。 還有讀者提問,為什么阿虛和高安在兩篇文章中判若兩人? 因為我們每個人對自己暗戀的對象都會盡全力去美化,有時美化過度就成了和自己的想象力談戀愛。不久前我的閨蜜結(jié)婚,我在陪她購物的時候和她聊起當年我們都迷戀過的一個(曾認為十全十美的)男生,我說“他脾氣其實挺差的”,而閨蜜回憶了一下說“而且特別古怪”。 綠光 “軍旅”的字眼一出現(xiàn),往往就和勇敢英武沾上了邊,但偏偏寫了這么一個因膽怯而錯失的故事。 女主角是有點內(nèi)向發(fā)展的個性,有夜盲癥,不太擅長與陌生人交際,好不容易遇上個覺得很喜歡的人,眼看要發(fā)生點什么故事卻錯過了,這還不要緊,關(guān)鍵是事后一年竟然還在難過后悔。 “一直以來都是最受照顧的那一個,人群中最溫柔又本分的女孩,即使稍顯膽怯也可以忽略不計,像只晃晃然的慢船。安靜的心思中沉眠了太多‘明知道’的航道,一切都可以憑借別人的幫助找到經(jīng)驗的范本,只需沿著那些方向行駛,無需有任何改變。 所以,才會失去。” 也許這就是所謂的性格悲劇吧,雖然這“悲劇”并沒有什么驚天地泣鬼神之處,只是略微有點遺憾。 這篇小說寫于大學軍訓之后,一次乘坐列車的旅行中,所以對氛圍的把握是我非常得意的。另外的花絮是,其中人物的姓名全取自當時生活中的朋友以及當時正在寫的其他小說,可以算得上是同人文啦。 空 這篇文章源于大學時一次針對社會新聞的課堂討論。 原本的新聞好像是說在一輛公交車上,兩個男人毆打一個女人的視頻被傳播到網(wǎng)絡(luò)上,引起了人們的憤懣。我們的課堂討論進行得脫離了正軌,大家的主要攻擊對象變成了那位袖手旁觀的拍攝者,大談道德問題,幾乎沒有人關(guān)心這場慘劇究竟是因何而起的,打架事件的本身所反映的問題反而被無視了。 當時的課堂上我就在想,是大家都沒有把握問題關(guān)鍵的能力嗎?難道作為正常人,會連起碼的追究事件起因與根源的好奇心都缺乏嗎?一定不是的,每個人都狡猾地選擇了一種使自己看起來道德水準更高、思想水平更深的姿態(tài),于是連討論的話題也不重要了,這變成了一場公眾表演,主角看似是事件中的“冷漠者”,其實更是許許多多只顧表現(xiàn)自己而漠視事件重點的話題外的冷漠者。 時下有許多網(wǎng)絡(luò)熱議的事件,其實質(zhì)也是如此。 拍攝者真的那么重要嗎?當初的公交車毆打事件,后來我回家百度了它的原委,視頻原來是公交車上配備的攝像頭自動拍攝的,大家花了一節(jié)課時間批判的人似乎成了自己。 奇跡的碎片 準確來說,其實是長篇《三年K班》的番外篇《七日殤》的番外。 卑微的女生文櫻在沒有得到幸福的情況下選擇了輕生,在此之后就徹底解脫了嗎?在《奇跡的碎片》中,我們看見了她的不甘與遺憾。 死亡并不能作為解決任何問題的方式,它只是個差勁的轉(zhuǎn)折點。如果懷著任何一丁點對奇跡的期盼,都不該放棄生的希望,只要活著,就一切都有可能。這便是我在文櫻的故事想要表達的觀點。 另外,男主角和女主角意外的很登對,相信讀者也會有和文櫻一樣的遺憾,所以我想把這對人與鬼的組合沿用下去,借助男主角特殊的能力,完成更多感人故事的續(xù)寫,相信大家很快就能陸續(xù)在雜志上看見這一系列的短篇。 世上的這一半與另一半 這是非常早期的一個短篇,還沒有形成個人文字風格,有點模仿當時流行的行文語調(diào),所以最近再看連自己都覺得有點別扭,想推翻重寫卻又無從下筆,似乎這樣一個偏成熟的故事只能用這樣偏成熟的語句來冷靜地敘述。 雖然創(chuàng)作時間非常早,但我也不知道自己為什么有這樣未卜先知的能力,在這篇文章寫成之后很多年,我遇見了一個像梁好那樣“愛無能”的人,被初戀女友傷得極深,又無法控制自己不把她掛在嘴邊,戀著舊物,懷著舊人,卻不懂珍惜眼前的好。每個人的初戀,大都十分純情,跨過初戀,愛情就生出很多姿態(tài),有人變得風流,見一個愛一個;有人冷漠,再不會拿出真心愛第二個人。他屬于后者。 但沉溺于過去是否是睿智的呢?我不這么認為。 張愛玲說:“現(xiàn)代的東西縱有千般不是,它到底是我們的,與我們親?!毖矍暗娜艘彩侨绱?。 一個人失去愛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愛的能力。 翡翠森林 我從小就讀的學??偸侵乩磔p文,文科再好的學生,只要理科差強人意,立刻就被公認為差生。當這種莫名其妙的好壞之分事實上存在后,更多莫名其妙的規(guī)則就隨之而來。其中比較無理又普遍的一條是“好學生不能跟差學生玩”,學生之間分得倒不那么清楚,反而家長們是這條規(guī)則的死忠擁躉,如果自己孩子周圍碰巧有所謂的“差生”,家長們便會無比擔心,有時甚至會找老師把座位調(diào)開。 我不明白這是為什么。 究竟該選擇怎樣的人做朋友,我認為絕對不是依據(jù)成績好壞或者偏重學科去判斷的。就我的經(jīng)驗而言,那些所謂的“差生”反而更直率單純、講義氣和重感情。我也真的聽過(本來我也被招收,但是英明的媽媽沒讓我去的)高智商班里一個女生說他們班沒有朋友,只有競爭,課間教室里鴉雀無聲沒有交談,每個人都覺得非常壓抑,我想在那樣的環(huán)境中長大的孩子怎么可能擁有健全的人格呢? 所以,是不是就應(yīng)該“狼”與“羊”搭配著,各種性格各種特點的人都玩在一起,互相學習對方的長處才是正理? 小說里出現(xiàn)過一個與兩人都有點交集的女孩,但這個故事其實是與愛情無關(guān)的。 我有一個閨蜜,她本身是性格靦腆的人,喜歡男生的表現(xiàn)十分做作十分明顯,作為她最好朋友的我當然每次是最先發(fā)現(xiàn)的,但每次我不僅不會祝福她,反而會搶先和那個男生交往,并不是因為也喜歡那個男生,而是因為怕閨蜜談戀愛之后丟下我一個人。接著,我會不斷在她耳邊抱怨“交往”過程中發(fā)現(xiàn)的那個男生的種種缺點,直到最后在她的首肯下自然地分手。她好像還總是慶幸,還好當初自己沒有和他交往。 我覺得我這點小心機,閨蜜其實是心知肚明的,她又不傻。就連我們共同的朋友都看得清晰,并感慨唏噓“她怎么還能跟你做朋友啊”,其實我也一直不明白,只是一直得過且過地繼續(xù)做一個任性自私的朋友。 不管出于怎樣的好意—— “這樣的你,永遠以陪襯者的身份出現(xiàn)在我的身邊,給了我想要的整個世界。這樣的我,永遠以佼佼者的身份出現(xiàn)在你的身邊,享受著整個世界的目光?!? ——都謝謝她沒有離開。 日暮里 關(guān)于這篇文章的結(jié)局,我和薛濤的原型討論了很久,此前故事漫長,至此故事也未竟,但最后是我自作主張讓時間在此戛然而止。 從《塵埃眠于光年》延續(xù)而來的感情線,在這個番外篇中被細化放大,也讓人看到堅強能干的薛濤不為人知的一面,積蓄了近萬言去描述一種情感,但誰也沒想到結(jié)局會是這樣。 薛濤為什么會拒絕楊sir?身為原型的這位朋友一直想找出一個確切理由,我們總需要一個理由來說服自己和他人,可有時候也許只是自然作出的選擇,我不想把一切心理追根究底。 楊sir好也罷,體貼也罷,狡猾也罷,都無關(guān)緊要。 他主動還是被動,也無關(guān)緊要。 重要的是薛濤自己的判斷。如果她拿準了主意,認定楊sir不該出現(xiàn)在自己的成長軌跡上,無論這判斷是對是錯,她就已是比從前更為成熟的人——我是這么認為的。 篤定 炎淵的原型是我的表哥。媽媽的家族到我這一輩一共三個孩子,一個表哥和我從小便是被大人們冠以“才貌雙全”和“品學兼優(yōu)”寵大的,后來表哥考上清華,我考上北大,畢業(yè)后又都在各自的領(lǐng)域小有名氣。另外一個表哥,自小就不是所謂的“好孩子”,總是被外婆視作反面典型呼來喝去,就像小說里展現(xiàn)的那樣。可是,在我見過的所有同齡人中,我一直覺得他是本質(zhì)最棒的。 直到最近,哥哥受到了不公的待遇,與繼續(xù)深造的機會失之交臂,我對媽媽說:“你知道他為什么總是受害嗎?因為他太好了,更襯出其他人的丑惡,讓別人無處遁形惱羞成怒。” 他如此善良和正直,時常讓我自慚形穢,也許眼下備受挫折,但我覺得絕不會沒有意義。正如加爾各答兒童之家希舒巴滿墻上的小詩—— …… 你所做的善事明天就被遺忘, 不管怎樣,總是要做善事; 誠實與坦率使你易受攻擊, 不管怎樣,總是要誠實與坦率; 你耗費數(shù)年所建設(shè)的可能毀于一旦, 不管怎樣,總是要建設(shè); 人們確實需要幫助,然而如果你幫助他們,卻可能遭到攻擊, 不管怎樣,總是要幫助; 將你所擁有最好的東西獻給世界, 你可能會被踢掉牙齒。不管怎樣, 總是要將你所擁有最好的東西獻給世界。 我想這個每天都在電視和網(wǎng)絡(luò)上瘋狂討論“社會道德底線在哪里”的急功近利的世界,也許真的非常需要每個人拋開隔岸觀火的憤世嫉俗,去發(fā)現(xiàn)身邊被忽視已久的良善者,更重要的是給予他們一點信心,告訴他們,他們才是正確的。 ——不是十全十美的,在我的世界,卻是唯一的珍寶。 ——如果你被世俗傷害,對未來迷茫,甚至不敢確定自己是否走在正確的路上,那么我會為你畫一面笑臉,清晰地停留在你的前方。 我們是彼此需要的,如此方能篤定。
編輯推薦
《篤定》中作品均為作者精心挑選,主題一致,在我們成長的道路上,難免會被世俗所傷,難免會感到迷茫,但只要內(nèi)心堅強,就能擁有一種篤定向前的姿態(tài)、及堅定的信仰。作者的文字優(yōu)美,思想練達,書中句子多在讀者中流傳,成為他們記憶中的經(jīng)典語錄。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