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5 出版社:光明日報出版社 作者:譚泰乾 頁數(shù):234 字數(shù):270000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公共稅收建設是公共財政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國公共稅收建設中,我國學者對國家稅收理論做了諸多有益的探索,對傳統(tǒng)的國家稅收理論提出了許多新的問題,并圍繞這些問題展開了激烈的爭論;我國稅收制度也在公共稅收建設實踐中不斷地進行改革和調整,稅收制度不斷地趨于優(yōu)化完善。
《國家稅收理論與實踐》以“國家稅收基本理論(包括國家稅收的特征和本質、職能和原則),國家稅收對經濟的影響,國家稅收制度設計理論”為國家稅收理論框架體系,在闡述國家稅收理論的一般認識和西方主要觀點的基礎上,針對我國存在的普遍爭議問題,提出并論述了作者自己的觀點和認識。《國家稅收理論與實踐》在稅收實踐研究中,針對我國經濟發(fā)展的實際情況,對我國現(xiàn)行稅收制度的運行情況和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了分析,提出了進一步完善我國現(xiàn)行稅收制度的若干對策建議。
作者簡介
譚泰乾,男,1963年8月出生于四川省遂寧市,經濟學碩士,現(xiàn)任重慶工商職業(yè)學院、重慶廣播電視大學教授,兼任重慶市財政學會常務理事,重慶市財政學學術技術帶頭人,重慶市政府采購招投標評審委員,重慶市高級審計師評審委員,入選重慶市首批社會科學專家?guī)欤ń洕鷮W),重慶市首屆中青年骨干教師資助計劃獲得者。曾任教于重慶工商大學。主要研究和教學領域是財政學、稅收學、會計學。出版專著兩部,發(fā)表學術論文50余篇,完成各類科研課題20余項。多項科研成果獲得各種獎勵。
書籍目錄
序言
第一篇 國家稅收理論研究
第一章 國家稅收的特征和本質
第一節(jié) 國家稅收的歷史淵源探析
一、國家稅收的起源
二、國家稅收的發(fā)展
第二節(jié) 國家稅收的內涵及其層次劃分
一、對國家稅收內涵及其本質特征的一般認識
二、對現(xiàn)代國家稅收內涵及其本質特征的爭議
三、國家稅收的層次劃分
第三節(jié) 國家稅收的形式特征
一、對國家稅收形式特征的一般認識
二、對國家稅收“三性”特征的爭議
三、地方稅收的特征
第二章 國家稅收的職能和原則
第一節(jié) 國家稅收的課稅依據(jù)理論
一、西方國家的課稅依據(jù)理論
二、我國課稅依據(jù)理論
第二節(jié) 國家稅收的職能
一、對國家稅收職能的一般認識
二、對國家稅收職能的爭議
三、對國家稅收收入職能的再認識
第三節(jié) 國家稅收的原則
一、西方國家對稅收原則的研究
二、我國對國家稅收原則的研究
三、國家稅收在中央與地方之間的劃分原則
第三章 國家稅收對經濟的影響
第一節(jié) 國家稅收對資源配置的影響
一、國家稅收對資源配置效率的影響
二、促進資源有效配置的國家稅收選擇
第二節(jié) 國家稅收對收入分配的影響
一、不同收入公平分配標準下的稅收公平原則
二、國家稅收對個人收入分配的影響
三、促進收入公平分配的國家稅收選擇
第三節(jié) 國家稅收對經濟穩(wěn)定與增長的影響
一、國家稅收對經濟穩(wěn)定與增長的影響
二、促進經濟穩(wěn)定與增長的國家稅收選擇
第四章 國家稅收制度設計理論
第一節(jié) 國家稅收負擔與稅負轉嫁
一、國家稅收負擔
二、稅負轉嫁理論
第二節(jié) 稅制結構設計
一、稅制結構的內涵
二、選擇稅制結構的基本原則
三、主體稅種的選擇
四、捕助稅種的配置
……
第二篇 我國稅收實踐研究
參考文獻
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納貢是稅收的原始形式,但它并不能完全稱為賦稅。首先,納貢是在奴隸制國家與奴隸主莊園之間形成的分配關系,而稅收是在國家與居民之間形成的分配關系。奴隸主國家與奴隸主莊園之間的納貢關系,固然具有強制性特征,但畢竟是在同一階級之間進行的。其次,從性質上說,貢是國家憑借政治權力和所有權合一的權力形式所獲得的,兼有國家權力的收入(稅收)和財產報酬性質的特征。最后,納貢的基礎是奴隸主莊園制度。在奴隸主莊園中,奴隸主既是人口的統(tǒng)治者,因而是地方行政長官,又是莊園的財產所有者和管理者。奴隸主的這一特殊地位,使得納貢既具有稅收性質,又具有向上一級所有者繳納剩余價值的性質。事實上,在人類社會進入第一個階級社會時,尚處于野蠻狀態(tài),這種權利與義務關系不清的現(xiàn)象是難以避免的。只有在人類進入封建社會,行政權力與所有者權力明確區(qū)分之后,稅收才有可能擺脫原始狀態(tài),真正成為國家權力的經濟體現(xiàn)?! ≡谥袊糯墓镏葡拢{貢以外,還有“助”的納稅原始形式。所謂助是指在實行井田制下,中間的一塊是公田,其余八塊田分給八家。公田由八家合力耕種,先耕種公田,然后再耕種私田,公田的收獲物歸國家。這是對奴隸制社會自由民采用的納稅措施,到奴隸制社會的后期與封建社會前期的周朝,在奴隸制解體過程中,這一制度也擴大到了奴隸主莊園的內部。因此,孟子有“夏后氏五十而貢,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畝而徹,其實皆十一也”(《孟子·滕文公上》)。這里所說的五十、七十、百畝等,并非現(xiàn)代的畝的概念,十一是指繳稅額相當于收入的十分之一。這里所說的“徹”法,是指貢和助的混合,即針對不同的人口、耕地和地區(qū),可以采用貢或助的納稅方法。除貢、助、徹以外,奴隸主社會還普遍采用力役的形式。中國古代的役可以分為兵役和工役兩類,前一類用于戰(zhàn)爭或防衛(wèi),后一類用于修建皇宮、墳墓、地方軍事防御設施和水利等公共工程,以及制造各種器具等。工役也稱徭役、力役,它們有些為國家增加了財政收入,有些則為國家節(jié)省了財政支出,因此,是納稅以外的另一種義務形式。即使在現(xiàn)代社會納稅和服兵役仍屬于公民的兩個基本的義務,這是一種變相的賦稅?! ?hellip;…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