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10 出版社:中國石化出版社有限公司 作者:圣才學習網(wǎng) 編 頁數(shù):334 字數(shù):511000
Tag標簽:無
前言
國內外經(jīng)典教材輔導系列是一套全面解析當前國內外各大院校權威教科書的輔導資料。我國各大院校一般都把國內外通用的權威教科書作為本科生和研究生學習專業(yè)課程的參考教材,這些教材甚至被很多考試(特別是碩士和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和培訓項目作為指定參考書。這些國內外優(yōu)秀教材的內容一般都有一定的廣度和深度,但其課(章)后習題一般沒有答案或者答案簡單,這給廣大讀者學習專業(yè)教材帶來了一定的困難。為了幫助讀者更好地學習專業(yè)課,我們有針對性地編著了一套適用于國內外教材的復習資料,整理了各章的筆記和課(章)后習題,精選了部分名校近年的考研真題,并提供了詳細的參考答案。張文顯主編的《法理學》是我國高校采用較多的法理學權威教材之一。作為該教材的輔導書,本書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1.整理名校筆記,濃縮內容精華。本書每章的復習筆記均對該章的重難點進行了整理,并參考了國內名校名師講授該教材的課堂筆記。因此,本書的內容幾乎濃縮了該教材的所有知識精華。2.解析課后習題,提供詳盡答案。本書參考大量法理學相關資料對該教材的課(章)后習題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和解答,并對相關重要知識點進行了延伸和歸納。3.精選考研真題,補充典型題。為了強化對重要知識點的理解,本書精選了部分名校近年的法理學考研真題,這些學校均以該教材作為考研參考教材。所選考研真題基本涵蓋了每章的考點和難點,特別注重理論聯(lián)系實際,凸顯當前熱點。與本書相配套,圣才考研網(wǎng)提供張文顯《法理學》網(wǎng)授精講班【教材精講+考研真題串講】、經(jīng)典教材與考研真題解析視頻課程(圖書)、配套題庫(詳細介紹參見本書書前彩頁)。要深深牢記:考研不同一般考試,概念題(名詞解釋)要當作簡答題來回答,簡答題要當作論述題來解答,而論述題的答案要像是論文,多答不扣分。有的論述題的答案簡直就是一份優(yōu)秀的論文(其實很多考研真題就是選自一篇專題論文,完全需要當作論文來回答)!圣才考研網(wǎng)是圣才學習網(wǎng)旗下的考研考博專業(yè)網(wǎng)站,提供全國所有院校各個專業(yè)的考研考博輔導班【保過班、一對一輔導、網(wǎng)授班、題庫、光盤、視頻課程(圖書)等】、張文顯《法理學》等國內外經(jīng)典教材名師講堂、考研題庫(免費下載、免費升級)、全套資料(歷年真題及答案、筆記講義等)、考研教輔圖書等。購書享受大禮包增值服務【100元網(wǎng)授班+20元真題??迹?0元圣才學習卡】。
內容概要
《圣才教育·法學類:張文顯(第4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遵循教材第4版的章目編排,共分為26章,每章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為復習筆記,總結本章的重難點內容;第二部分是課(章)后習題詳解,對該教材的所有習題都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和解答;第三部分為考研真題詳解,精選詳析了部分名校近年的考研真題。
《圣才教育·法學類:張文顯(第4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適用于各大院校學習《法理學》的師生,以及在高校碩士和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中參加法理學考試科目的考生使用。
書籍目錄
第一編 法學導論
第一章 法學
1.1 復習筆記
1.2 課后習題詳解
1.3 考研真題詳解
第二章 法理學概述
2.1 復習筆記
2.2 課后習題詳解
2.3 考研真題詳解
第三章 馬克思主義法學的產(chǎn)生與發(fā)展
3.1 復習筆記
3.2 課后習題詳解
3.3 考研真題詳解
第二編 法的本體
第四章 法的概念
4.1 復習筆記
4.2 課后習題詳解
4.3 考研真題詳解
第五章 法的淵源、分類和效力
5.1 復習筆記
5.2 課后習題詳解
5.3 考研真題詳解
第六章 法的要素
6.1 復習筆記
6.2 課后習題詳解
6.3 考研真題詳解
第七章 法律體系
7.1 復習筆記
7.2 課后習題詳解
7.3 考研真題詳解
第八章 權利和義務
8.1 復習筆記
8.2 課后習題詳解
8.3 考研真題詳解
第九章 法律行為
9.1 復習筆記
9.2 課后習題詳解
9.3 考研真題詳解
第十章 法律關系
10.1 復習筆記
10.2 課后習題詳解
10.3 考研真題詳解
第十一章 法律責任
11.1 復習筆記
11.2 課后習題詳解
11.3 考研真題詳解
第十二章 法律程序
12.1 復習筆記
12.2 課后習題詳解
12.3 考研真題詳解
第三編 法的起源與發(fā)展
第十三章 法的歷史
13.1 復習筆記
13.2 課后習題詳解
13.3 考研真題詳解
第十四章 法律演進
14.1 復習筆記
14.2 課后習題詳解
14.3 考研真題詳解
第十五章 全球化與法律發(fā)展
15.1 復習筆記
15.2 課后習題詳解
15.3 考研真題詳解
第四編 法的運行
第十六章 法的制定
16.1 復習筆記
16.2 課后習題詳解
16.3 考研真題詳解
第十七章 法的實施
17.1 復習筆記
17.2 課后習題詳解
17.3 考研真題詳解
……
第五編 法的價值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 d.一般性,即法不是針對某一個人,而是對所有公民均適用;不是適用一次,而是可以反復適用。 ②非規(guī)范性法律文件,是各種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法律文件的總稱,其特點有: a.其是針對特殊主體、特殊事件并在特定時間而制定的法律文件,即不針對一般事物。 b.多數(shù)沒有規(guī)范性,一般不重復適用。 c.有一部分不屬于一國的法律淵源,即具有復雜性。 ③國際法。廣義的國際法包括國際公法、國際私法和國際經(jīng)濟法,狹義的國際法單指國際公法。凡是一國締結或加入的國際條約或協(xié)定,都屬于該國的法的淵源。 (2)不成文法(非制定法) ①習慣法,指那些被國家機關認可的并具有法律效力的習慣規(guī)范的總稱。 ②判例法,泛指可作為先例據(jù)以裁決的法院判決。判例法的根本原則是“遵循先例”,其含義是指某一判決所依據(jù)的法律原則,不僅適用于該案,而且作為一種先例適用于該法院及其所屬下級法院所管轄的案情基本相同或近似的案件。 ③慣例,又稱“通例”,是指法律上沒有明文規(guī)定,但過去曾經(jīng)施行,可以仿照辦理的做法。 5.當代中國法的淵源 (1)當代中國法的淵源是以憲法為核心、以制定法為主的表現(xiàn)形式 當代中國法的淵源是以憲法為核心、以制定法為主的表現(xiàn)形式。這是由中國國情、文化和傳統(tǒng)決定的。 ①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全國人大是我國最高權力機關,其他國家機關,都由它產(chǎn)生,必須對它負責并報告工作。立法權屬于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因此,法的淵源必須以憲法為核心,以制定法為主。 ②這與中國的文化傳統(tǒng)和公民心理因素有關。 ③社會主義是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yè),在立法等各方面都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和不斷總結。 ④實踐證明:制定法公布于世,有利于發(fā)揮法的引導、教育、規(guī)范和獎懲的功能。 (2)當代中國法的正式淵源 ①憲法。憲法是我國治國安邦的總章程,不僅是中國革命和建設經(jīng)驗的科學總結和勝利成果,而且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綱領。維護憲法權威,保障憲法的實施,是全國人民共同的神圣職責。 ②法律,指由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規(guī)范性法律文件。根據(jù)我國憲法規(guī)定,法律又分兩種情況: a.基本法律?;痉墒怯扇珖嗣翊泶髸贫ê托薷牡囊?guī)范性法律文件,在中國法的淵源體系中,其地位僅次于憲法。 b.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其地位僅次于憲法和基本法律。這種法律是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的,數(shù)量較多,其內容涉及的范圍較基本法律要窄。 ③行政法規(guī),專指我國最高行政機關即國務院依照憲法規(guī)定的權限和法定程序制定和修改的規(guī)范性法律文件的總稱。行政法規(guī)調整行政管理和管理行政兩方面的社會關系,其法律地位僅次于憲法和法律。
編輯推薦
《圣才?國內外經(jīng)典教材輔導系列?法學類:張文顯筆記和課后習題詳解(第4版)》及張文顯《法理學》網(wǎng)授精講班、經(jīng)典教材與考研真題解析視頻課程(圖書)特別適用于各大院校學習張文顯《法理學》的師生,以及在高校碩士和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中參加法理學考試科目的考生使用。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