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國租界與近代天津

出版時間:2008年9月  出版社:天津教育出版社  作者:尚克強  
Tag標簽:無  

前言

近代天津是一座飽受列強侵略和掠奪的城市,從1860年天津開埠到20世紀初的四十余年里,先后有英、法、美、德、日、俄、意、奧、比九國租界的建立,這在全國設有租界的城市中是獨一無二的。歷史是一種時空文化。由于租界的存在幾乎伴隨了近代天津城市成長的全部,而且在時間的流淌中留下了無法磨滅的屐痕,因此我們若想研究或了解近代天津的歷史,租界便成了一個不可能回避的問題。租界,厚厚地覆蓋了天津的昨天。租界,是國家罹難之時,列強憑借不平等條約而設立的,無疑是一種政治的強加和文化的強加;可是對于天津這座幾百年來一直被傳統(tǒng)農耕社會和鄉(xiāng)村時代包圍的港口城市來說,租界還為她打開了通往近代的時間隧道,架起了走向世界的無形橋梁。近代天津的一切,似乎都曾處在租界的影子里。人人都生活在歷史的流變中,而歷史流變中的韻律總是復雜而又詭譎。如何在一座城市的傳統(tǒng)與近代互動中,表達出我們應有的價值理念?如何在歷史概念與類型模式的交錯中,理清我們的觀點與思路?租界,僅僅是這座城市中的灰色變奏嗎?尚克強先生的新著《九國租界與近代天津》,就是一部力圖通過豐富的多元史料,細密的解說剖析,清楚的條理架構,為我們解釋和解答上述問題的?!毒艊饨缗c近代天津》所涉及的內容,大都是租界研究中的前沿性課題,其中不少問題雖為大家津津樂道,卻常常為研究者所忽略。比如說,怎樣為租界定性?附屬于租界的“準租界”地區(qū)在天津的哪些地方?租界里的行政體制和各種制度是怎樣的?租界里的各國僑民以及僑民的職業(yè)與生活情況如何?作為租界居民主體的華人,華人社會的不同群體,華人社會的底層狀況又如何?中西兼容、雅俗共賞的華人社會文化是什么樣子?近代天津城市建設與外來文化的傳播的關系是甚么?多國色彩的歷史文化街區(qū)是怎樣形成的?等等,等等。歷史原本是沉寂的,可是有了作者深入細致的研究和生動脫俗觀的描述,卻使這部書成為了觀察天津租界世間百態(tài)的窗口;在許多方面復活了那個時代的天津城市性格;讓我們明白了大量的租界建筑,為什么在今天還能成為豐富文化含量的天津城市景觀……撥開歷史的煙靄,那些在久遠年代發(fā)生的諸多歷史瞬間,仿佛都變得近在咫尺。雖說歷史是昨天的記憶,但對每個人都不可或缺。當前,我們正處在解放思想,干事創(chuàng)業(yè),科學發(fā)展的現代化進程中;充分享受已經擁有的,努力創(chuàng)造希望擁有的,是我們的優(yōu)長所在。在這樣的進程里,我以為,一旦丟棄歷史的記憶力,將無從探索城市發(fā)展的科學化與個性化道路;也無法以面對未來的氣勢,承接現實的挑戰(zhàn)。我與克強先生相識有年,知道他是一位虛心好學、豁達樂觀、精力充沛的學者。尤其對天津租界的研究,一直是他的長項??藦娤壬m已年近古稀,給人的感覺,是他始終有一顆奔跑的心。為了這部書,他花費了整整兩年的時間。這說明,所有鍥而不舍的努力,遲早都會得到報償。人的能力有大小,但治學無他,只有持之以恒,才能為一切聰明才智打好基礎。讀罷《九國租界與近代天津》也給了我一個深刻的啟示。那就是,科學研究的成果,不應是水銀燈下閃爍一時的泡沫,而應是使之長久存在于學科領域,長久存在于讀者心中的知識寶庫。人生苦短,逝者如斯。留住時間的最佳方式,也許就是像克強先生那樣,把時間變成真正具有價值的東西。

內容概要

本書涉及的內容大都是租界研究中的前沿性課題,比如說,怎樣為租界定性?租界里的行政體制和各種制度是怎樣的?租界里各國僑民的職業(yè)與生活情況如何?中西兼容,雅俗共賞的華人社會文化是什么樣子?多國色彩的歷史文化街區(qū)是怎樣形成的?等等。作者對比深入細致的研究和生動脫俗的描述,為讀者打開了觀察天津租界世間百態(tài)的窗口,復活了天津城市性格,說明了租界建筑至今作為豐富文化含量的天津城市景觀的緣由。撥開歷史的煙靄,那些久遠年代的歷史瞬間,仿佛都變得近在咫尺。

書籍目錄

序前言第一章 九國租界的劃定 一、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和英、法、美租界的劃定 二、中日甲午戰(zhàn)爭以后,日、德租界的劃定和英租界的擴張 三、八國聯(lián)軍攻占天津和多國租界林立局面的形成 四、附屬于租界的準租界地區(qū) 第二章 租界的行政體制和各種制度 一、天津租界的行政體制 二、天津租界的法律制度 三、天津租界的司法問題 四、中國當局課稅權的喪失 五、世界罕見的駐軍制度 第三章 多國僑民匯集天津租界 一、多國僑民大量涌進天津租界 二、以商人為主體的英、美等國僑民 三、日本僑民的急劇增加 四、白俄和白俄社會 五、建構完整社區(qū)的猶太人 第四章 日益壯大的華人社會 一、華人是各租界居民的主體 二、買辦的形成及其向近代工商業(yè)者的轉化 三、北洋寓公的入住 四、新型銀行家、實業(yè)家群體 五、容易被忽略的社會底層 第五章 天津租界是列強侵略我國的重要基地 一、壟斷和控制天津的對外貿易 二、把持天津海關 三、操縱金融市場 四、投資房地產獲取暴利 五、鴉片貿易、走私貿易和販賣華工 六、列強歷次發(fā)動侵華戰(zhàn)爭的前哨基地 第六章 近代城市建設和外來文化的傳播 一、近代城市建設的開展 二、“萬國建筑博覽會”的形成 三、近代教育制度的輸入 四、近代科學和文化藝術的傳播 五、近代體育項目的引進 第七章 中西兼容、雅俗共賞的華人社會文化 一、摩登的天津 二、華人興辦新式學校成績斐然 三、收藏大家的涌現和京劇藝術在天津的發(fā)展 四、以曲藝為代表的大眾文化的繁榮 第八章 多國色彩的歷史文化街區(qū)的形成 一、我國北方最大的金融、外資中心——現解放北路 二、洋味十足的自由商業(yè)區(qū)——“小白樓” 三、馬可•波羅廣場的建設與意式建筑群的形成 四、新型的城市商業(yè)、娛樂業(yè)中心——勸業(yè)場地區(qū) 五、天津“五大道”歷史文化街區(qū)的形成 第九章 天津租界的收回 一、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德、奧、俄租界的收回 二、經過談判收回的比利時租界 三、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勝利和天津日、意、英、法租界的收回引用書目后記

章節(jié)摘錄

從1860到1903年的43年中,天津外國租界的形成經歷了三個階段。列強每一次掀起強占租界的狂潮,無不是借助于侵華戰(zhàn)爭的余威,逼迫清政府節(jié)節(jié)退讓,以致使天津出現了九國租界,成為全國租界最多的城市。除了劃定租界,列強還用各種方法劃定“預備租界”,并且越界搶占土地、占領界外“飛地”、越界筑路等,進而擴張租界。一、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和英、法、美租界的劃定天津地處河海要沖,因駐兵而置衛(wèi),因漕運而興商,到清代中葉商業(yè)已經相當發(fā)達,成為我國北方重要的商品集散中心。自西方列強自海上東進,天津更成為首都北京的門戶。早在1840年英國發(fā)動鴉片戰(zhàn)爭之前,就擬定了先打到天津以要挾北京的戰(zhàn)略。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當中,英、法更看準了天津的重要地位,1858、1859、1860年三次集重兵于大沽口,都是以占領天津,進而攻打北京為目的。1860年10月,清政府被迫與英、法兩國分別簽訂了《北京條約》,這個條約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增開天津為通商口岸。同年11月,英國駐華公使卜魯斯(F.w.Bruce)就急忙派遣參贊巴夏禮(H.s.Parkes)等人到天津擇定英租界的界址。此時,英法聯(lián)軍尚有7000余人駐扎在海河兩岸,現天津中心城區(qū)完全在英法聯(lián)軍控制之下。11月24日,巴夏禮“在津城東南相距五六里之紫竹林起至下園上,勘丈空地”,“預備明年來津蓋造房屋之用”。①對于此事,當時在天津辦理交涉的崇厚竟沒有看出其中的玄機,認為既然條約允許外國人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現在英國人的行動,當無大礙。他甚至認為,現在外國軍隊占據著許多城區(qū)的衙署、民房,倘若他們自己另外租地建房,“即可令其將民房讓出,民無滋擾,庶得兩無妨礙”。①12月4日,卜魯斯向恭親王遞交了照會,其中提出:“本大臣意將津地一區(qū)代國永租,為造天津領事官署并各英商來津起蓋住屋、棧房等所用?!雹谕瑫r提出,對于界內民田、民居以每畝30兩銀為租地正價,外加銀10兩為賠補遷移費,對于原有房屋及基址另議明賠項。并請轉咨直隸總督,飭地方官辦理??偫硌瞄T在奏報咸豐皇帝時還說明,據天津地方官調查,在這塊地界內只有零星土房,并無墳墓窒礙之處,建議與英國人“妥為商辦”以期地方相安。他們認為,英國人“系照條約辦理,自未便拂其所請”。③事實上,在有關的條約中,根本沒有“永租”的規(guī)定,更沒有日后劃定租界的條文。所以,天津英租界的開辟,只憑一紙照會,并沒有任何條款協(xié)議和手續(xù)。不久,英國首任駐津領事孟甘(J.Mongon)又將所劃定的土地重新丈量一遍,最后確定了英租界的四至是:自紫竹林起至大井莊長31.5丈;自紫竹林沿河起至海大道寬115丈;又自大井莊河沿起至海大道寬71丈,面積共計489.025畝。④對照現在的市區(qū)街道,即東至海河,西至大沽路,北至營口道與法租界交界,南至彰德道與美租界交界。他們在四至地邊各釘一根石柱,上書“大英看定地基”六個漢字。當時,這一帶只有一些零星的工房,多是菜地和坑洼地。租界劃定后,英方即由參與劃分的皇家工兵上尉戈登(c.G.Cordon)做了初步規(guī)劃。戈登初步規(guī)劃了主要道路的走向,把不同街區(qū)、地段標號,以備“出租”。當英國人為劃分租界而奔走時,法國還沒有派駐領事,不過,法國人也一直在關注著租界的劃分。戈登在測量規(guī)劃的時候,一名法國工兵軍官也在參與。據天津知府石贊清稟報總理衙門,英國所劃定的地界“自用地七成,分給法國地三成”。隨后,法國駐華公使哥士耆(M.A.。KleczKowsKi)來到天津,親自對法租界進行勘定,并取得了清政府的認可。1861年6月2日,哥士耆與三口通商大臣崇厚簽訂了《天津紫竹林法國租地條款》。當時劃定的法租界四至是:南界為今營口道與英租界接壤,西至今大沽路以東,東、北面傍海河,占地面積439畝。1860-1861年劃定的英、法租界正處于天津城外的一座寺廟——紫竹林一帶,因此這里被稱為“紫竹林租界”。天津租界后來幾經擴張,但是這里始終是天津租界的核心地帶,大多數外國銀行、洋行全集中在這一地區(qū),不僅英、法的領事館、工部局、公議局設在這一帶,連美國、加拿大、比利時、日本(早期)領事館也設在這里。

后記

1995年,我和劉海巖共同完成了《天津租界社會研究》一書的寫作之后,總感到意猶未盡,還有話要說。原因就在于那只是我們對于天津租界研究的一個起點。在這個課題里,還有太多的問題需要進一步研究。近年來,隨著天津城市建設的長足進展,人們對租界與天津城市的關系這一話題頗感興趣,這的確也是一個無法回避的課題。本書只能是力圖對這一課題作一個初步的探討。在本書寫作過程中,得到了天津地方史學界前輩楊大辛先生、天津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羅澍偉先生、《天津日報》文藝部主任宋安娜女士、天津市歷史風貌建筑保護辦公室研究室主任金彭玉先生、天津歷史博物館周利成先生、我的同事龐玉潔博士的大力支持。天津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劉海巖更是無私地為我提供了許多珍貴資料,書中的有些看法,也是在我們的切蹉中共同形成的。羅澍偉先生更是撥冗為我賜序。我的老同學戴虎賢為我提供了珍藏多年的老照片。對此一并致以深深的謝意!

編輯推薦

《九國租界與近代天津》由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九國租界與近代天津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1條)

 
 

  •   相對中國近代天津的租界有所了解 這本書不錯
  •   近代九國租界
  •   天津地方史的經典版本,通俗易懂。
  •   好書,不錯,挺長見識的
  •   剛收到書,說是天津人該了解一下
  •   書的紙張為彩紙,印刷精美,是正版書。
  •   編寫還是比較嚴謹的,學者寫的。對了解天津市的形成發(fā)展有很大幫助,“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不看,還真不知道。
  •   有點兒像教科書
  •   粗略翻了一下,內容很豐富,不過行距太小了,感覺讀起來比較費勁,眼睛容易疲勞。
  •   字太??;書頁圖影影響閱讀。讀起來對眼睛不好!
  •   本書資料詳實,值得珍藏,盡管有一些錯誤需要訂正。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