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塑之神手也

出版時間:2003-11  出版社:上海文藝出版社  作者:陳耀王  頁數(shù):189  
Tag標簽:無  

前言

  張充仁是中國20世紀的藝術(shù)巨匠之一。張充仁又是被中國20世紀藝術(shù)史遺忘的,甚至可以說幾乎沒有被記起過的一位藝術(shù)巨匠。這景象的出現(xiàn),可能是兩個原因。一個是張充仁是西洋雕塑的巨匠。20世紀的中國藝術(shù)巨匠的藝術(shù)特征是創(chuàng)造性地傳承中國藝術(shù)傳統(tǒng),并因海禁大開,而擁有中西蹈厲、兼容并蓄的博大胸懷。而張充仁,是一個以純粹的西洋雕塑為主要成就的藝術(shù)巨匠,他是被西方世界公認的羅丹的再傳弟子和真正的繼承者。在他二十多歲求學(xué)比利時皇家美院的時候,便以一個異國人的身份,史無前例地為布魯塞爾百年宮頂?shù)窨塘巳梭w杰作,百年宮頂共有四個人體雕塑,張充仁雕刻了其中之一。這是西方世界給予中國人的非凡榮譽。之后當他垂暮之年,重返歐洲的時候,歐洲的雕塑早已走過了羅丹,張充仁似乎是以一個過時的雕塑家重新到達歐洲的,可就是這個似乎過時了的雕塑家,讓西方世界重新見到了自己光榮的過去,重新明白了藝術(shù)從來就不會過時,真正的藝術(shù)超越時空。然而張充仁是中國人,他的西洋雕塑在他年輕時代雕塑了齊白石、馮玉祥、于右任、馬相伯和司徒雷登的時候,曾經(jīng)震驚了中國,然而屬于中國的時間,很快洗滌了這種震驚。張充仁曾有過機會繼續(xù)他帶來的震驚,就像劉開渠雕塑人民英雄紀念碑那樣,他的《無產(chǎn)階級革命創(chuàng)造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大型青銅  人體群雕,受到當時的陳毅市長的激賞,被確認將水遠守望在黃浦江畔??上М敃r百廢待興,哪來那么多的青銅呵,黃浦江終于流走了有關(guān)張充仁的記憶。數(shù)十年后張充仁雖然在上海街頭留下了聶耳這位共和國國歌的作曲者的雕像,可張充仁到底沒有被屬于中國的時間記住。還有的原因就是,張充仁僅是個西洋雕塑家,他除了雕塑,幾乎什么也不是。雖然這個個頭矮小的中國人,在西方世界看來是個巨人;雖然他的內(nèi)心感覺著自己是個可以驕傲的中國人,可惜,中國人并不知道,特別在中國人遠離西洋雕塑的時段里,張九仁怎么能讓人記起呢?  我在二十余年前,認識了張充仁。而且張充仁是我認識的第一個中國20世紀的藝術(shù)巨匠。最初見他是20世紀80年代在他上海的流寓,黃昏的天光,射進他二樓的房間,一個老人在逆光中,低頭改他的稿件。我在我編的《解放日報》“朝花”版上,刊他的藝術(shù)評論,還有介紹他雕塑的齊白石、于右任、馬相伯、司徒雷登的一組圖文,這讓當時《解放日報》的幾位總編又驚又喜。應(yīng)該說明的是這幾位總編是真正的文化人和學(xué)者,而就是他們甚至也不知道張充仁。那時正好是張充仁畫室五十周年,有個紀念會,幾位總編都應(yīng)邀出席了。之后,就是張充仁接到了埃爾熱的信,要他重返歐洲。一些年后,上海要重建上海解放紀念碑,我曾上書講到了當年陳毅市長審定的張充仁的青銅群雕方案,未果。之后我在《解放日報》一篇署名文章《上海城雕需要杰作》中提到了張充仁的《聶耳》,我認為在上海不留一件張充仁的雕塑從何說起?當時的上海城雕委員會主任丁錫滿,注意到了這篇文章,以后在他的主持下,這事終成正果。要說明的還有丁錫滿,原先《解放日報》文藝部的負責人,當年是帶教我的老師。  無意之間,張充仁過去一些年了。我的朋友、上海文藝出版社的俞雷慶對我說,有個作者叫陳耀王,寫了一部有關(guān)張充仁的傳記,并說他們兩人都希望我能寫序。這讓我生出了感動。因為名利洶洶的時分,誰還把香燒在了冷廟里呢?陳耀王,一個書生呵,原全國畜牧扶貧專家顧問組的副組長,一個搞生化食品的科學(xué)家,他是把張充仁作為一個課題在研究,在寫了。他說他文筆不好,可他在寫的時候,不時流淚了,我看了他的大作,我也不時流淚了。我對他說,天下有什么文字最好呢?就是讓自己讓別人流淚的文字。一個讓人流淚的有關(guān)人的故事,還需要形容詞、需要所謂的描寫、潤色嗎?我甚至慶幸張充仁的傳記是由一個所謂的文學(xué)檻外人寫的,因為一個美好的人不需要化妝,讓他站出來就行了。也許,西洋雕塑,在中國人心中不長久。也許過時了的西洋雕塑,換不來現(xiàn)代的掌聲和感動。然而,當你看了這部書,當你了解了張充仁雕塑的他自己的手,在法國國家藝術(shù)收藏館,和羅丹、畢加索的手放在一起的時候,你一定會明白,其實,張充仁已經(jīng)在世界的心中開始了永遠,張充仁的中國之手,其實已經(jīng)  在全世界拍響了中國的掌聲。  20世紀,中國誕生了張充仁。  21世紀,乃至永遠,中國沒有理由不記住張充仁?! ?003年5月3日于上海

內(nèi)容概要

所謂藝術(shù),就是外表美而動人的,內(nèi)容真實的,同時稗益于人群的。作品底美不美,以技巧成熟與否為條件,要內(nèi)容真實,必須作者本人具有高潔的人格,真誠的心地,光明磊落,毫無成見,不為逸欲所蔽,以冷靜的眼光,作忠實的描寫,天才的潤澤,這樣底藝術(shù)品,方足為時代底先導(dǎo),文化底光芒,歷史底佐證。

作者簡介

陳耀王,高級畜牧師。1935年生于上海,九三學(xué)社社員,現(xiàn)任上海佑生生化技術(shù)研究所所長。曾任全國畜牧扶貧專家顧問,組副組長,中國畜牧獸醫(yī)學(xué)會理事。
上世紀八十年代起,先后由國家派赴埃及、匈牙利、法國和美國執(zhí)行科技合作項目和考察訪問。
曾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等。

書籍目錄

序/陳鵬舉引言一 童年時代二 學(xué)徒生涯三 涉足社會四 茫茫旅途五 皇家美院六 見陸征祥七 和埃爾熱八 充仁畫室九 文革期間十 重返歐洲十一 再度輝煌十二 情歸祖國附錄藝術(shù)的使命/張充仁張充仁年譜充仁畫室同學(xué)名錄上海美專雕塑系本科班同學(xué)錄后記參考文獻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泥塑之神手也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