爾雅注疏

出版時間:2010-11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作者:[晉]郭璞 注,[宋]邢昺疏  頁數(shù):644  譯者:王世偉 整理  
Tag標簽:無  

前言

爾雅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詞典,具有同義詞典和百科詞典的性質(zhì)。從漢書藝文志到四庫全書總目,爾雅一直被列在經(jīng)部,或依于孝經(jīng),或附于論語,或列于小學訓詁之屬,被作為古代教育的文獻和學習的工具。郭璞爾雅序?qū)栄沤夤沤裰x、五經(jīng)訓詁的性質(zhì)作了明確的闡述:「天爾雅者,所以通訓詁之指歸,敘詩人之興詠,總絕代之離詞,辯同實而殊號者也。誠九流之津涉,六藝之鈐鍵,學覽者之潭奧,摘翰者之華苑也。若乃可以博物不惑、多識鳥獸草木之名者,莫近于爾雅。」關(guān)于爾雅的作者與成書年代,歷來眾說紛紜,或謂孔子門人所作,或謂周公所作,或謂秦漢學者纂集。

內(nèi)容概要

  爾雅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詞典,具有同義詞典和百科詞典的性質(zhì)。從漢書藝文志到四庫全書總目,爾雅一直被列在經(jīng)部,或依于孝經(jīng),或附于論語,或列于小學訓詁之屬,被作為古代教育的文獻和學習的工具。郭璞爾雅序?qū)栄沤夤沤裰x、五經(jīng)訓詁的性質(zhì)作了明確的闡述:「天爾雅者,所以通訓詁之指歸,敘詩人之興詠,總絕代之離詞,辯同實而殊號者也。誠九流之津涉,六藝之鈐鍵,學覽者之潭奧,摘翰者之華苑也。若乃可以博物不惑、多識鳥獸草木之名者,莫近于爾雅?!龟P(guān)于爾雅的作者與成書年代,歷來眾說紛紜,或謂孔子門人所作,或謂周公所作,或謂秦漢學者纂集。

作者簡介

注譯:(晉代)郭璞 合著者:(宋代)邢昺疏

書籍目錄

校點前言爾雅疏敘爾雅疏卷第一爾雅序爾雅卷上釋詁第一爾雅疏卷第二釋詁下爾雅疏卷第三釋言第二爾雅疏卷第四釋訓第三釋親第四爾雅音釋卷上爾雅疏卷第五爾雅卷中釋宮第五釋器第六釋樂第七爾雅疏卷第六釋天第八爾雅疏卷第七釋地第九釋丘第十釋山第十一釋水第十一下爾雅釋音卷中爾雅疏卷第八一爾雅卷下釋草第十三爾雅疏卷第九釋木第十四釋蟲第十五釋魚第十六爾雅疏卷第十釋鳥第十七釋獸第十八釋畜第十九爾雅音釋卷下附錄。經(jīng)典釋文爾雅序錄(陸德明)郡齋讀書志爾雅三卷提要(晁公武)直齋書錄解題爾雅三卷解題(陳振孫)??癄栄判颍▍窃В栄抛⑹栊S浶颍ǖ蟠鞲撸栄耪x序(邵晉涵)爾雅注疏??庇浶颍ㄈ钤栄帕x疏序(宋翔鳳)思適齋書跋爾雅三卷(宋刻本)提要(顧千里)爾雅漢學證義敘(陶方琦)經(jīng)籍訪古志覆宋大字本爾雅三卷提要(森立之)影宋蜀大字本爾雅三卷提要(楊守敬)鐵琴銅劍樓藏書目錄宋刊本爾雅三卷提要(瞿銹)藏園群書經(jīng)眼錄爾雅疏十卷提要(傅增湘)四庫提要辨證爾雅注疏十一卷提要辨證(余嘉錫)著硯樓讀書記校元刊巾箱本爾雅單注提要(潘景鄭)著硯樓讀書記明景泰本爾雅單注提要(潘景鄭)爾雅校箋序(周祖謨)

章節(jié)摘錄

插圖:

編輯推薦

《十三經(jīng)注疏:爾雅注疏(繁體豎排版)》為古文版。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爾雅注疏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1條)

 
 

  •   上海古籍出重排的工具書確實沒那個能力,可是連這基本的經(jīng)書也搞不定就讓我很納悶,錯字也太多了點吧?連已巳都不分?這樣的錯誤太多了,簡體字形代替繁體字的更是不計其數(shù)!準備退貨了,等待商務(wù)出或者買本其他社的影印本郭注。
  •   上海古籍出版社,是一家資格很老的古籍方面的出版社,所出版的書籍一般質(zhì)量都很上乘,但是,這本《爾雅注疏》,是我見到的最爛的一本十三經(jīng),里面錯別字一大堆,基本上每一頁都有很多錯字,我很無語啊,我猜,編排者是不是五筆練得很好啊,總是出現(xiàn)字形相似但卻不是正確的漢字,哥要寫畢業(yè)論文呢,這不是誤導我嘛,還能投訴不?
  •   在書店看過,郭注邢疏,專業(yè)性強,學術(shù)價值高。繁體豎排,注疏分列,正文字體較大,注疏文字雙行排列。就是紙張泛白,有些刺眼,稍顯不足。
  •   《尓雅》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詞典,具有同義詞典和百科詞典的性質(zhì)。作者不詳,大約成書于戰(zhàn)國至西漢之間。為《尓雅》作注者代不乏人,最著名的為晉代郭璞,流傳至今。此后唐代陸德明《尓雅音義》,宋代邢昺《尓雅疏》,亦是閱讀研究《尓雅》的重要文獻,后被列為十三經(jīng)注疏之一。《尓雅》流傳年代久遠,版本繁多,錯訛亦很多。后世學者研究考訂很有成果,尤以清代學者為著。此次整理出版以宋刊單注本、單疏本、宋刊《尓雅音義》三本合一,作為底本,校以他本,并吸收了歷代學者的研究成果。斷句標點亦在前人的基礎(chǔ)上亦有所改進。本書整理者王世偉長期從事《尓雅》研究,有多部論文專著。此書是他多年研究的結(jié)晶。
  •   也不注重點質(zhì)量,上古砸自己的牌子?。。。?!建議不要買,買了后悔!
  •   質(zhì)量很好,書的紙張很扎實。而且有上小學的時候那種教科書的書香。只是價格比較高,內(nèi)容大致看了下,因為全部都是繁體字,有的還是異體字,并且沒有任何的白話文,比較吃力,文字功底不深的人最好不要買。
  •   校點前言第一頁,“漢代鄭玄駁五經(jīng)疑義”錯了,是“駁五經(jīng)異義”;第二頁,“巿阝郡”被錯寫為“市阝郡”,徐巿的“巿”,跟市長的“市”,完全兩個字居然都寫錯。前兩頁就一頁一個錯別字,期待之后發(fā)現(xiàn)更多錯誤啊。
  •   優(yōu)點: 紙張?zhí)貏e厚;文中正文字體較大,注疏部分字體較小,但字跡特別清晰,因此不影響閱讀,書上下左右邊留出空白較大適合做旁白及批注。缺點:全書共831頁,用厚紙裝訂成一冊,書本太厚了,最好分成兩冊;書脊是膠裝的而非線裝的,厚厚的一本書只能捧在手里看,一不注意書脊就會裂為兩半;另外,書太厚了就沒有辦法在上面做些批注啊什么的;選用的紙張?zhí)琢?,繁體豎排的書籍,如果正文大部分字體小的話,閱讀時間稍長對眼睛不利??傊?,和中華書局版的相比,上古版的確有其長,只是不注意裝訂和排版的一些問題罷了,但是,能46元的價格買下此書我已經(jīng)很知足了。另注:買回來后,將書拿到印刷部里,工作人員扯掉書皮,而后用電鉆在書脊上鉆了3孔,用線裝訂,再封上膠,粘上書皮,這樣我就可以放心閱讀而不必擔心書脊會裂開。不過我給打印部支付了10元錢,這都是上古將800多頁的紙張裝訂成一冊厚書給我?guī)淼牟槐?,在此強烈譴責。
  •   好書!一定要好好學習!
  •   期望如果再版的話,能更清晰地介紹查字查詞的方法,方便初學者應(yīng)用。
  •   買家慎重!這個版本字和斷句以及原文和註疏都有問題,最好找其它版本的。
  •   尚可,尚可到手是第3次印本字大清晰或許是最大優(yōu)點,字體處理是有點問題尚未細讀,但那些繁體字看上去并不十分得體不知問題出在哪里
  •   字典類的羅,很重很厚實的一本書,紙質(zhì)很好,攜帶也很累
  •   紙質(zhì)非常好,繁體豎排,最近研究國學,從訓詁開始吧
  •   很好!紙厚太重,躺著看拿在手上會酸。古人用紙輕薄是有道理的。
  •   這么大的書,硬皮的好啊就怕散架?。?/li>
  •   還算完整,繁體豎排的,值得推薦
  •   學習古文的必備書
  •   好書夠厚!
  •   可惜不是精裝本
  •   十三經(jīng)注疏:尓雅注疏(繁體豎排版)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