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7-9  出版社:明天  作者:熊亮|繪畫:熊亮  
Tag標簽:無  

前言

該來的終究會來,夢想出現(xiàn)的肯定能出現(xiàn)。本土圖畫書,這個在圖畫書引進狂潮中的“稀有品種”,這次終于一套七本、滿帶自信地呈現(xiàn)在您的面前?!袄L本中國”,我喜歡這個大氣的名字!它可以衍生出很多種意義:用繪本構(gòu)筑的中國、用繪本展示的中國,關(guān)于中國印象的繪本、關(guān)于中國文化的繪本,中國人制作的繪本、中國人欣賞的繪本……在這篇序言中,我不想討論關(guān)于“中國一國際”、“本土化一全球化”、“傳統(tǒng)一現(xiàn)代”這樣些宏大的議題,我想聊聊對這套叢書的主力畫家熊亮的印象。他蓄著長長的胡須,看上去很老很深沉的樣子,可是交談就能知道,他其實很年輕,也是一個童心未泯的人,這個“童心”并非是童稚之心,而是李贄所謂的“絕假存真”的童心。他偏居北京一隅,不喜歡在鬧市中穿行,每年大部分時、司都往最偏僻、最遙遠的西部跑,攝影、畫畫、寫詩,因為他認為只有這些地方才有真正的中國精神和中國文化。他有一組畫,名字叫做“我贊成不明智的生活”。.他的知識結(jié)構(gòu)其實是偏重于現(xiàn)代西方的,他的詩、散文和畫,抽象味道很濃,可是他骨子里卻很迷戀中國文化,所以他在創(chuàng)作時,時常要平衡這兩種“氣”。不知道為什么,他喜歡創(chuàng)作圖畫書,非但“耽誤”了自己賣“大畫”掙錢,還經(jīng)常墊付稿費,熱誠地邀請其他畫家和他一起創(chuàng)作。他2005年在臺灣出版了圖畫書《小石獅》,引起轟動,得到了當年的好書“開卷獎”,售出了國外版權(quán)??墒?,他卻不愿把同一系列中的其他書放到臺灣先出,因為他覺得這些書應(yīng)該先讓中國大陸的孩子看到。

內(nèi)容概要

“年”這個傳說中的怪物,在中國流傳久遠,大家對他似乎耳熟能詳,卻又十分陌生,因為沒有一個人能確切地描繪他的長相,也正因為如此,越是增添他的神秘性,也就越發(fā)引人好奇,于是“年”成為大家心目中一個神秘的可怕怪物。     由于“年”在中國人的眼中是那么的獨一而奇特,有關(guān)他的故事不勝枚舉,但內(nèi)容卻大同小異,大多敘述他如何出來欺負人,大家如何用鞭炮驅(qū)趕他,接著又如何慶祝。大家都輕忽“年”到底是誰,為什么想欺負人,除了年終歲末出來,其他日子里他都做些什么,說到底,大家對“年”的了解有多少?    然而,我們卻可以在由熊亮與耳火共同創(chuàng)作繪制的繪本——《年》中,一窺“年”的真面貌。在故事中,“年”是一個住在高山上的可怕怪物,每當歲末之際,會出來嚇唬人,不過令人驚訝的是,它竟然是由孤獨所聚積起來的一只怪物,因為沒有人和他玩,內(nèi)心空虛,情緒全都轉(zhuǎn)成怒氣,才會有傷人的舉動。咦,這不是跟人很相似嗎?其實,“年”不是山野中的怪物,而是人心靈深處的孤獨怪物,平時躲在人的心中,時而出來啃噬他的主人,每到歲末,所有人都齊聚一堂,共享親情、愛情及友情之樂時,“年”這個孤獨的怪物的情緒會產(chǎn)生一連串的變化:由孤獨→嫉妒→憤怒→想傷人,于是脫離主人的內(nèi)心,表現(xiàn)于外,到處嚇唬人。這就是讓人聞之喪膽的“年”的實際由來啊!     作者不忍大家對“年”束手無策,任由“年”霸住眾人的心靈。造成自傷傷人的凄慘結(jié)局,于是提供了戰(zhàn)勝“年”的成功絕招——打電話,只要打個電話給親人、愛人或朋友,將孤獨情緒自內(nèi)心深處釋放出來,就無法凝聚成“年”這個怪物,或許很多人會覺得錯愕,作者竟然提供“打電話”這么簡單的方式,未免太孩子氣了,沒錯,越是簡單的方法,越是致勝的關(guān)鍵,而這也是兒童解決問題的思維與作法,大人往往將問題復(fù)雜化而不知所措。     作者是以兒童的觀點來敘述故事,他在最前面就開宗明義的說明“年是由孤獨慢慢聚積而成的”,接著直指孤獨是會傷人的,而破除孤獨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打電話找人聊天,吐露心事。這個故事簡潔有力的詮釋一個抽象的名詞——孤獨,而且也解開了千年之謎——“年”獸的由來。     作者之所以以兒童觀點為敘述手法,是體察了不是只有大人才會孤獨,兒童也會覺得寂寞。尤其是現(xiàn)代家庭,父母親工作忙碌,兒童又是獨生子女,沒有一個童伴,因此我們要鼓勵孩子自己找出方法去克服。教會孩子以自己的智慧、自己的方法,去解決事情,才是教育最大的目的。這本繪本故事,將大家熟悉的“年”,化身成孤獨的怪物,讓兒童籍由簡單可行的方法驅(qū)趕寂寞,我覺得它達成了某種奇特的目的,因此,這是一本讓兒童有力量的繪本。     在圖畫的繪制方面,同樣也可體察畫者的用心,尤其是在造型的設(shè)計上,畫者承續(xù)了作者的精神,將“年”畫得圓滾滾,沒有尖銳的線條,而且整個臉部看起來憨憨的,倒有點像圓圓胖胖的小孩。無形中,拉近了兒童與“年”的距離,忍不住想貼近他,了解兇惡行為的背后所隱藏的真實情緒?!砷喿x的認同→移情→頓悟→啟蒙→成長的歷程,也逐漸學會了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     此外,繪者大量用“紅色”傳達了中國年的特色,讓整本繪本喜氣洋洋,充滿了年味再加上繪出過年的各種活動,包括放鞭炮、掛年畫、提燈籠等,也讓讀者體會了過年的熱鬧氣氛。     在許多出版社紛紛引進國外各式各樣繪本的當兒,由國內(nèi)畫者創(chuàng)作具有傳統(tǒng)文化、本土味的繪本故事,讓我們看見中國繪本也正以它的風格(不管是傳統(tǒng)或新式)慢慢興起,創(chuàng)造出屬于自己風格的繪本。

書籍目錄

序言策劃人親子如何閱讀這套書名家導讀“繪本中國”,帶我們回家逐漸復(fù)蘇的中國繪本古老的種子小石獅,故鄉(xiāng)的守望與眷戀傳統(tǒng)文化與現(xiàn)代意識的結(jié)晶心中的眼睛守住自己的“根”與文化回到傳統(tǒng)思考傳統(tǒng)家樹,一個象征家族興盛的掠影簡單的故事豐富的畫面

章節(jié)摘錄

插圖:

編輯推薦

《繪本中國:年》是由明天出版社出版的。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年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15條)

 
 

  •   “年”這個傳說中的怪物,在中國流傳久遠,大家對他似乎耳熟能詳,卻又十分陌生,因為沒有一個人能確切地描繪他的長相,也正因為如此,越是增添他的神秘性,也就越發(fā)引人好奇,于是“年”成為大家心目中一個神秘的可怕怪物?! ∮捎凇澳辍痹谥袊说难壑惺悄敲吹莫氁欢嫣?,有關(guān)他的故事不勝枚舉,但內(nèi)容卻大同小異,大多敘述他如何出來欺負人,大家如何用鞭炮驅(qū)趕他,接著又如何慶祝。大家都輕忽“年”到底是誰,為什么想欺負人,除了年終歲末出來,其他日子里他都做些什么,說到底,大家對“年”的了解有多少?  然而,我們卻可以在由熊亮與耳火共同創(chuàng)作繪制的繪本——《年》中,一窺“年”的真面貌。在故事中,“年”是一個住在高山上的可怕怪物,每當歲末之際,會出來嚇唬人,不過令人驚訝的是,它竟然是由孤獨所聚積起來的一只怪物,因為沒有人和他玩,內(nèi)心空虛,情緒全都轉(zhuǎn)成怒氣,才會有傷人的舉動。咦,這不是跟人很相似嗎?其實,“年”不是山野中的怪物,而是人心靈深處的孤獨怪物,平時躲在人的心中,時而出來啃噬他的主人,每到歲末,所有人都齊聚一堂,共享親情、愛情及友情之樂時,“年”這個孤獨的怪物的情緒會產(chǎn)生一連串的變化:由孤獨→嫉妒→憤怒→想傷人,于是脫離主人的內(nèi)心,表現(xiàn)于外,到處嚇唬人。這就是讓人聞之喪膽的“年”的實際由來??!  作者不忍大家對“年”束手無策,任由“年”霸住眾人的心靈。造成自傷傷人的凄慘結(jié)局,于是提供了戰(zhàn)勝“年”的成功絕招——打電話,只要打個電話給親人、愛人或朋友,將孤獨情緒自內(nèi)心深處釋放出來,就無法凝聚成“年”這個怪物,或許很多人會覺得錯愕,作者竟然提供“打電話”這么簡單的方式,未免太孩子氣了,沒錯,越是簡單的方法,越是致勝的關(guān)鍵,而這也是兒童解決問題的思維與作法,大人往往將問題復(fù)雜化而不知所措。
  •   在元旦期間,女兒經(jīng)常問我“人為什么要過年,年是什么”。我真的是說不上來,女兒就叫我給她買一本有關(guān)“年”的書,小家伙現(xiàn)在很厲害了,很會講理,而且知道書可以解答她所有的疑惑,前段時間她還要求我買一本有關(guān)“老鼠為什么喜歡吃垃圾桶里的食物”,可能她覺得我的解釋不足以解答她內(nèi)心的一切疑慮。

    當我在當當網(wǎng)盲目尋找時,看到一位好友給我推薦的國產(chǎn)繪本《年》,拿到手上的感覺很好,沉甸甸的,看過之后覺得這本繪本無論是色彩還是內(nèi)容畫風都太具有中國特色。

    說來很慚愧,三十多歲的我一直都不知道原來年竟然是一只怪物。 讓我們在由熊亮創(chuàng)作的繪本《年》中一窺“年”的真面貌。故事中,年是一個住在高山上的可怕怪物,每當歲末之際,他就會出來嚇唬人,不過令人驚訝的是,他竟然是由寒冬里的孤獨感慢慢聚積而成的一個怪物,因為沒有人和他玩,內(nèi)心空虛,心中的孤獨全都轉(zhuǎn)為怒氣,才會有傷人的舉動。這就是讓人聞之喪膽的年的實際由來啊。作者 不忍大家對“年”的束手無策,于是提供了戰(zhàn)勝年的措施:1.要有許許多多過年的顏色-紅色;2.要打電話給所有你認識的人祝他們新年好;3.即使和誰鬧翻也要說聲“對不起”;4,別忘了對年說新年好,最后年也變成了一個可愛的新年。

    我在臨睡前給女兒讀一遍,她又要求我讀了三遍,可見孩子的喜歡程度。她理解力不錯,很有悟性,還給我們唱了兩首新年歌,還知道要很多人一起玩一起快樂就不會孤獨年就不會來。第二天早上她就對所有認識的人說新年好,甚至包括樓梯里遇見的陌生人,在電話里祝姐姐生日快樂的同時還加了一句“新年快樂,因為馬上要過年了”。

    盡管有點貴,但它的作用是無窮的,解答了我們幾代人對年的疑惑,還給我們和我們身邊的人帶來快樂!
  •   我同時買了四本國產(chǎn)的繪本,拿到手上的感覺很好,沉甸甸的,不象到處都可以買到的那種畫得不咋樣字也比較多的國產(chǎn)書。這四本書看上去都很中國,也很國際。



    說來很慚愧,我過了近四十年的年,不知道原來年竟然是一只怪獸??磥恚_實該給孩子讀一讀這類書,勿忘我們的傳統(tǒng)啊。



    我買這四本書是因為暫時沒有教材的我們園將一月份的主題定為“年”,當然,是我定的。買來后一直分配在兩個班里,我自己都沒有機會看。上周五終于從園里借出來讀給三月。大概是封面不吸引三月吧,她本不喜歡的,這幾本她起初都不愿意聽我講的,后來手頭書都講幾遍了才讓我講這本年的。其實這本書找起來挺困難的,剛才在當當上又看了下,確實,是2007年就出版的,已經(jīng)兩年半了。我印象中有這一書,這次為園買與年有半的書時找這本書相當困難,很難搜到。



    我反反復(fù)復(fù)地帶著三月讀了幾遍,客觀地說,這本書還是不錯的,無論文字還是畫功,在內(nèi)容上也非常不錯,至少能達到作者的目的。總體來說,我還是覺得稍差一點點,我反反復(fù)復(fù)問自己,我是如此地挑剔,到底哪兒差那么一點兒呢?我只是感覺差,不知道哪兒差。今晚再讀,或許是在畫畫上,感覺比較粗,這個大概有點兒象中國的雕塑,都是胖胖的感覺,而歐洲的很多雕塑,上面的筋和血管都看得出,我想大概是差在這兒吧,但如果讓我說如何地細線條,我也說不出。



    當當網(wǎng)上有位媽媽評價得很客觀,我引用上來:書是比較貴的硬皮大開本那種,買的時候有些猶豫.買回來后,覺得很值得.原因可能有這幾點;一是故事情節(jié)很符合孩子的心理特點,溫馨而不失曲折,成功擺脫了傳統(tǒng)故事的套路;二是畫面漂亮,水平不亞于任何外版獲獎書籍,自己的特點很突出;三是故事很中國,是守住我們的"根"與文化的最佳兒童讀本.



    對啦,這本書我最喜歡的一句話是:要從“年”的手中逃脫,其實很容易。首先,你要有過年的顏色,要有許多許多的紅色。此時的畫面紅了起來。我對文字很追求完美,這本書做為國產(chǎn)繪本,起步比較晚,能達到此水平已經(jīng)非常不錯了。



    如果是引過的繪本,我會將其評為心中的四星半,但因為是國產(chǎn)的,我覺得值得評其為五星。



    年關(guān)將近,讓每個小朋友都了解一下年的來歷吧。三月讀罷此書,見到她爸爸就問:“爸爸,你知道過去年是什么嗎?”三月爸爸有些蒙,三月告訴她:“是個大怪物。”
  •   這本書是兩歲半的女兒自己選的,在收到書之前,我已經(jīng)應(yīng)她的要求把網(wǎng)頁上的那幾幅圖畫給她講了好多遍了,所以收到書那天,她一下子在好幾本書中抽出了這本書,并興奮地大叫:“年!”的確是一本好看的書。圖畫好看,紅紅火火,充滿了喜慶,有中國味兒,又有童趣。故事也好看,簡單的情節(jié)卻也有一波三折。整本書最可愛的要數(shù)“年”漸漸紅了臉那一大頁,看著原本孤獨的小怪物——“年”的臉越來越紅,變成一個可愛的新“年”,真是讓人忍俊不禁啊。女兒已經(jīng)會跟著我一起講這個故事了,常常我剛講了一兩個字,她就要搶過去給我講,看小丫頭一本正經(jīng)念書的模樣,真逗人喜歡。再說說作為一個成年人,我的讀后感:兇惡往往是孤獨者罩上的一件自我保護的外衣,這個世界上有各種各樣的人,但我想,沒有一個人的內(nèi)心會拒絕愛的善意的表達。放下武器,帶上笑容,又有誰的心不是柔軟的,不是渴望著愛與關(guān)懷的呢?
  •   《灶王爺》和《年》兩本, 非常喜歡的兩本中國繪本。雖然同山東地區(qū)的傳統(tǒng)灶王爺?shù)男蜗蟛惶嗨疲蛇@本對于灶王爺?shù)墓适玛U述非常好,很親切。

    《年》這本,情節(jié)是我從來沒接觸過的故事,也不知道別人是否聽說過這種傳說。不過仍然很喜歡。

    一直我都不知道怎么給寶寶講“年”是什么,也一直怕她問,“為什么咱們要過年”。呵呵,今年我找到了救星了哈。

    書最后傳達了一種溫暖的觀點,“當年不再感到孤獨的時候,他就變成了新年。”


    《小石獅》
    石獅子的故事,似乎是江南水鄉(xiāng)的傳說。跟我想要的不一樣。以為會講講酒店門口擺放石獅子是什么典故呢。不過此書故事很溫情。石獅子就好像一個老朋友,一直一直等待再那里。慰籍所有人的心靈。

    《兔兒爺》
    汗一下,我小時候怎么從來沒聽說過仲秋要有兔兒爺呢。是地區(qū)差異,還是破四舊滴什么時候,傳統(tǒng)都消逝了?

  •   收到這本書的時候 正好快要過年了 我想借此書 告訴孩子過年是什么 剛接觸這本書的時候 我家寶寶(2歲半) 好像有點怕 這里面的年 我一說讀給他聽 他就搖頭:“不讀這本 不讀這本?!钡?漸漸的就開始喜歡這本書了 我不給他讀的時候 自己也能翻著書來看 現(xiàn)在也不怕年這個小怪物了 前幾天還跟我說:“我是年 媽媽是孤獨的人”
  •   我是教繪本課的老師,看到這套繪本中國后,感覺真的很欣喜。終于看到了反映中國傳統(tǒng)文 化的繪本,馬上買了一套回來。
    特別是“年”這本書,除了把“年”的來歷---“孤獨的累積”進行詮釋外,還利用了峰回路轉(zhuǎn)的情節(jié),“不行,重來。。?!钡恼Z句讓人忍俊不禁。
    給力給力??!
  •   雖然身為進口童書編輯,但當我打算送給遠方的ABC表侄一本啟蒙讀物時,我還是堅定不移地選擇了這一中國原創(chuàng)繪本。初衷,談不上什么激昂高調(diào)的民族主義情結(jié),只是源于一個“年”字,希望他打小就能把這個字和它于天地間的生命內(nèi)涵融在心里。書很快到貨了,一如我想象中精美。當當做得很細心,外面還包了一層抗壓泡泡。我有模有樣地在扉頁上寫了豎排贈言,是王安石的《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此詩多少合了書中童話的情節(jié),尤其是最后“年”變成了一個紅通通的“新年”。寫罷端詳,欣欣然得意。只是身邊侄子的祖母猛然爆出一句:“從左讀還是從右讀?”我啞然。表侄的祖母是中國頂尖學府的高材生。不過也罷,她是學理工出身,又趕上不同于今的年代。只是我心中有些難過,今日世界求的是“全才”,我倒覺得不如求“全心”。而中國人要求“全心”,就不能忘了自己的根。光說民族責任感,功利的人可能不屑一顧。但我要說,學好自己的文化,了解它并熱愛它,對個人而言絕對是受益匪淺、享用終身的事情??蛇@妙處,又不是一兩段文字能夠說清的。“道可道,非常道”,我道行不夠,說不清,我只知道國學大師林語堂晚年研究出了一種漢字輸入法(具體記不清了,總之貢獻不?。?,數(shù)學家蘇步青的中文底子相當不賴。莫非……這就是“無心插柳柳成蔭”的說?漢字與漢文化對一個國民的影響,是思維模式上的,是在“心”上在“血”中的。能見到《年》及其系列繪本,是我的福氣,是我侄子的福氣,也是未來中國的福氣。
  •   2歲多的女兒,開始對很多事情好奇。比如,為什么過年的時候,會有那么多人放煙花?為什么現(xiàn)在平時就沒有人放了?……為什么過年大家都不去上班,家里都有很多好吃的?這本漂亮的繪本,就很好的幫小朋友們解釋了個中緣由。而且,還帶上了傳統(tǒng)中國人的“過年團圓,大家在一起”的信息。我相信,明年過年的時候,寶貝就可以給我們講過年的故事了:)
  •   兔年新年了,買繪本時特地挑了本應(yīng)季的,讓孩子感受傳統(tǒng),如同中秋賞月、端午點龍睛一樣。節(jié)日有其獨特的文化氣息,過年并非只是收紅包,這家那家吃吃喝喝。但過年找不出獨特的紀念方式,就來本關(guān)乎“年”的繪本吧。
    跟4歲女兒一起閱讀,我詫異于如此有吸引力的語言和跌宕的情節(jié),更不用說水墨效果的畫面。我讀得很慢,讀完也不急于翻頁而是欣賞畫面,女兒全神貫注盯著畫面,我不翻,她也就那么看著,一點點轉(zhuǎn)移著視線,很久,我們翻一頁。讀完了,立即要求我再讀一遍。于是白天讀,睡前讀,過年幾日每晚臨睡前拿出來讀的第一本書幾乎都是這本。She was absorbed by this book.
    過年在女兒的好朋友家小住兩晚,我給兩個4歲的女孩讀,兩人都是那樣專注。白天一起去爬山,車上兩孩子有點坐不住,我于是憑回憶又講這本,但記得不真切,總落了一字或一句,女兒糾正我,越糾正講得越結(jié)巴,她不耐煩了,自己開始講,記得清清楚楚。
    比較武斷地說一句,如果幾年如一日地一直跟孩子閱讀繪本,自然而然,就有了自己的喜好,也許《年》挺對我們胃口的。我已經(jīng)說了——文字、情節(jié)、排版還有手繪效果和印刷。沒給誰作廣告,乘此機會說一句:孩子閱讀,提供她好的繪本,跟她一起讀,讓她自己看,不打擾不提問,提供她吸收、內(nèi)化的條件,這些,跟認知無關(guān)。認知,是成人控制孩子最為軟弱無知的借口。
  •   書是上午收到的,女兒放假在家吃過午飯就嚷著讀這本。讀完以后,女兒知道了過年的時候要掛火紅的燈籠、放鞭炮、穿漂亮的紅紅的衣服、掛年畫,最重要的是要給所有的朋友打電話道:新年快樂!合上書本,就和女兒忙開了,掛“福”字,掛燈籠,把家里好好的布置了一番。讓小小的女兒對過年有了更深的體會。
    書是硬皮的,送朋友也是不錯的!里面的畫風也很適合孩子。
  •   偶也已經(jīng)度過了很多“年”了~從小的時候新鮮感十足,到現(xiàn)在甚至有點厭惡過年。。小的時候,也只有過年可以吃大餐,穿新的衣服,拿壓歲錢~但是現(xiàn)在,無論什么時候都能吃大餐,穿新衣服,而且也拿不到壓歲錢了。。甚至過年期間由于大家都回家過年,連早飯也買不到了。??吹秸姹緯蝗挥X得,“年”不再是小時候的那個印象了,在“年”到來的時候,放開工作學習,守著家人,互相問候,這,才是“年”吧不得不說這本繪本里“年”這個怪獸的形象很可愛,一開始是灰灰的,但是當你認真滴對待它滴時候,它就會變成無比可愛的紅~~
  •   當“年”不再孤獨的時候,不再出來嚇人的時候,他變成什么了呢?紅色的,嶄新的,他變成了一個“新年”?。‘斖碌谝淮瓮扑]這本書的時候,我也對這個答案充滿了習慣性的臆測,沒想到居然是這樣美妙、童真的回答!果然不是中國大陸的原創(chuàng)。(還真不是我鄙視內(nèi)地原創(chuàng)?。?。
  •   書是比較貴的硬皮大開本那種,買的時候有些猶豫.買回來后,覺得很值得.原因可能有這幾點;一是故事情節(jié)很符合孩子的心理特點,溫馨而不失曲折,成功擺脫了傳統(tǒng)故事的套路;二是畫面漂亮,水平不亞于任何外版獲獎書籍,自己的特點很突出;三是故事很中國,是守住我們的"根"與文化的最佳兒童讀本.
  •   過年了,想給寶寶看看過年的來源及過年風俗之類的書,于是買了這本中國風的繪本。相比于日本繪本,寶寶對這種形象不鮮明、較為抽象的畫風不是很喜歡,可能是寶寶太小的緣故吧。
  •   在過年的意義逐漸淡去的時候,千萬要把我們的傳統(tǒng)告訴孩子雖然故事和原版的傳說有出入,但是這又何嘗不是一種讓孩子重新認識自己民族的方式呢?,F(xiàn)在的孩子有太多機會了解國外的傳統(tǒng)故事和傳統(tǒng)節(jié)日,但在真正屬于我們自己日子來臨的時候除了買點新衣服,找親戚串個門,他們還了解什么呢。真的建議所有的孩子都看看這本書。
  •   一直在想我們的孩子能看看中國的繪本真好,它符合我們的思維,我們的文化,這套書一口氣買回家,7歲的兒子愛不釋手,這個非常適合大一點的孩子看,
  •   年后買的這本書,是用"繪本"風格講述了"年"的由來和風俗.孩子還比較喜歡,感覺也能理解其中的道理.就是價格真不便宜阿!
  •   這么多年,還是喜歡的一本書,每次送朋友的孩子就想送熊亮的繪本。
  •   非常喜歡,很有中國味,兒子已經(jīng)記住內(nèi)容了,一個很可愛的年,希望中國的繪本作家能多出一些經(jīng)典的作品,讓我們國家的文化得以傳承.
  •   買《年》之前,從沒聽說過關(guān)于年有這樣的故事,自己讀了幾遍之后才有點理解。奇怪,怎么兒子每次都這么喜歡聽呢?去年過年前買的書,那會他還不到四歲,今年年前還非常喜歡,不時拿出讓給他講。正好下載了一個跟這本圖畫書風格很相似的動畫短片,兒子還是非常著迷,看了不知多少遍,還要看。
    中國元素非常突出。
  •   中國傳統(tǒng)的繪本故事,很形象,女兒很喜歡
  •   非常好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繪本,非常適合孩子閱讀.對于開展國學教育很有幫助.
  •   超好看的兒童繪本,寶貝很喜歡!
  •   傳統(tǒng)故事的繪本,自己很喜歡,女兒還小留以后看。
  •   看了眾多評價后買的一套中國繪本,文字簡練精美,把古老的傳說敘述的很細致,這些文化應(yīng)該傳承下去。。。。
  •   妞看得比較多的是國外的繪本,這次購得基本本土的繪本,給我很大的驚喜!非常棒,濃濃的中國風,超級喜歡的。
  •   關(guān)于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的繪本太少了
  •   精典繪本,年前各大電商都賣斷貨了,這次覺得價格合適就堅決收了
  •   傳統(tǒng)中國文化色彩,非常喜歡,這才是中國繪本
  •   沒想到有這么好的中國傳統(tǒng)內(nèi)容的繪本
  •   這本身是一個孩子實在應(yīng)該知道的故事,圖畫和語言又都很吸引人,所以買的非常值得。
  •   寶寶很喜歡,每次都聽得很認真,有中國味兒的繪本還是很值得讓孩子看的。
  •   一次性買了《好餓的毛毛蟲》、《灶王爺》、《年》三本書,說實話,還是覺得后面兩本更好,內(nèi)容豐富,有故事性,最主要還包含了傳統(tǒng)的文化在里面?!赌辍愤@本更賦予了年更多的含義,讓人禁不住反思,很有意思,很好的書。
  •   年味不那么濃了,對于大人來說。但是中國人過年,總是還要回家,而對于孩子,還是期待著過新年的,期待著長大,期待著春天。讀這本書,能知道好多關(guān)于過年的來歷,知道過年要做哪些事。
  •   值得收藏,繪本控,這個系列化的很好,其實更適合大人看。
  •   很棒的一本繪本,孩子很喜歡看,是在滿100元6本之中選的,價格很優(yōu)惠,都挺滿意的,全五分,會一直來的。。。。。。
  •   準備過年的時候給孩子看,比較適合低幼兒童
  •   很喜歡這個故事,孩子也很喜歡,我倒是覺得年跳起來鉆到孩子的心里去的這種描述有點恐怖,奇怪的是孩子倒沒覺得什么(寶寶20個月大)。。。
  •   年的情節(jié)其實非常簡單,但不知道為什么,7歲的女兒非常喜歡年,尤其是在孩子們祝年快樂時,年的臉蛋慢慢變成紅色時,女兒看了好喜歡。和《灶王爺》相比,她更喜歡年。如果兩本書要借給其它孩子時,她會留下年。
  •   不一樣的視角講述年的傳統(tǒng)故事,小朋友很有興趣~畫風不是所有人都喜歡的,但是仔細看完還是覺得畫面別具一格、很有意思~
  •   支持國畫繪本
  •   正讓人對國產(chǎn)書要重新認識了,畫面好,濃濃的年味,好讀的文字,作為欣賞,大人都會喜歡。
  •   最初想買這個是想讓孩子了解一些關(guān)于傳統(tǒng)節(jié)日的知識,結(jié)果故事很有趣也很溫馨。大愛啊。
  •   快過年了,讓孩子知道有關(guān)年的故事。
  •   很簡單的一本書,質(zhì)量不錯,女兒很愛看,但我覺得不適合上學孩子看,因為太簡單了,適合幼兒園的孩子們看.
  •   適合過年送人 好書
  •   本來買給女兒看,不過字數(shù)太少,圖畫比較多,不適合7歲的小朋友了,送給了朋友的小孩覺得3歲前比較適合看
  •   孩子很喜歡看,覺得年很可愛,很有創(chuàng)意,又有中國傳統(tǒng)文化在里面。
  •   5歲的寶貝很喜歡,說故事內(nèi)容跟《熊出沒》里講了一樣,興趣那個高啊,覺得書跟電視內(nèi)容一樣。
  •   書挺好,很好滴解釋了過年的一些習俗。爸爸和孩子一起看的,兩個人看的很熱鬧。
  •   這是一本非常有中國特色的書,作為中國人我們一定要支持“中國繪”,而且這本書小孩子也非常喜歡看。只是精裝本有點貴,如果是簡裝那就太完美了。
  •   支持傳統(tǒng)故事,希望有更多的這類書出版讓小朋友能夠更多的了解我們自己的文化
  •   雖然故事是老早就有的,但是現(xiàn)在的創(chuàng)新很適合現(xiàn)在的孩子讀,更能理解,與時具進!很不錯,圖畫也很有意境,很漂亮!
  •   還可以,不是講的傳統(tǒng)的故事,不過小孩子接受起來似乎比較容易。
  •   孩子三歲,不知道過年是什么意思.這本書,讓孩子明白"年"為何物.大大滿足了他的好奇心.這本書挺好!
  •   但是感覺是給外國人看的,內(nèi)容soso.也許可以把故事情節(jié)再作的扎實一些。個人觀點。
  •   再過兩個半月就過年啦,提前給我家的小娃娃補一補年的來歷。
  •   常說年,但年到底是怎么來的?這本書可以讓孩子們了解這個中國人的傳統(tǒng)
  •   很早就看到這本書了,孩子的大班教材中也有,一直到女兒非常小心的說,“媽媽,年會出來吃我們嗎?”這時我才意識到孩子大班的教材中的年是一個丑惡的,兇狠的形象,孩子被嚇到了,趕緊給她買了這本年,終于及時消除了孩子的恐懼,孩子接著愛上了這個可愛的,臉紅紅的,害羞的年了
  •   一本很溫馨的書,讓人了解到不少
  •   崽說年抓人最精彩哈。
  •   孩子沒看呢,我覺得不錯
  •   孩子居然記得了"年"還給小同學講了"年"的故事
  •   生動有趣的繪圖, 給孩子們講述年的故事.
  •   快過年了給寶寶買一本關(guān)于年的書
  •   女兒很喜歡!過年期間纏著我講了好幾次。
  •   顏色把握的很好,歡樂中告訴了大家年的由來~個人很喜歡,哈哈
  •   讓孩子了解我們的傳統(tǒng),好書,值得。
  •   年-很有年味,咱中國自己的年
  •   圖畫,印刷,裝訂都相當好,小孩子很是喜歡,第二天就帶到學校與朋友共享。
  •   很不錯的繪畫故事啊。不過兒子現(xiàn)在看不懂,留著備用啊
  •   看過泥將軍后,兒子念念不忘,只好買齊這系列的圖書,沒想到兒子相當喜歡,里面的故事講過之后就完全記住了。還說他喜歡“年”。
  •   還不錯,書的質(zhì)量好,故事也不錯。
  •   不一樣的年故事 有些思考 有些幽默
  •   把一個名詞變成畫畫, 通過感覺表達出來
  •   年的由來
  •   了解年,以趣味的方式了解抽象的年
  •   很經(jīng)典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元素在里面
  •   尤其送給那幾個外國小朋友,肯定把她們樂壞了。
  •   還好,雖然知道年是一只年獸,但是還是不知道年的來歷
  •   中國民俗文化的體現(xiàn),喜歡。親子閱讀的好書。推薦
  •   幫朋友買的,非常好看,就是送貨太慢
  •   喜歡的圖文風格
  •   內(nèi)容和繪畫都是不錯的書,孩子愛聽,也是普及了風俗知識
  •   圖畫和紙質(zhì)都挺好,內(nèi)容兒子很喜歡,吵著要訂
  •   小孩看的,還是很有幫助。
  •   傳統(tǒng)的書籍 要看的 紅紅火火的年怪獸
  •   還沒看過,看著還不錯,快遞還是有點慢
  •   老師推薦的書,我沒看,聽孩子說很好看
  •   孩子很喜歡,物流的速度超快??!贊
  •   一般吧,讀讀也好,讓孩子知道“年”是怎么一回事。
  •   還沒給孩子看,自己先翻了一下,挺好的
  •   就價格而言,太貴了。內(nèi)容和畫面一般般吧,兒子 不太感興趣
  •   中國原創(chuàng)圖畫書越來越好了,真心支持
  •   畫面很美,很有中國味道,喜歡!
  •   發(fā)現(xiàn)有簡裝可以買。
    價格是一方面,太占地方了。拿著也不順手。
  •   圖文相生,比作者早期畫民俗的作品更成熟,畫面舒朗,文字典雅
  •   叫年的小怪獸也畫的很可愛。
  •   好書,寶寶三歲,對于書中所表達的都能理解。此書可以說沒有年齡限制,適宜收藏。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