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6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作者:杜磊,田敬英 編著 頁數(shù):170 字數(shù):157000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在音樂這個奇妙的世界里,有太多有趣的問題:何謂八音?何謂板眼?音樂能看到嗎?音樂有顏色嗎?……《音樂之趣》一書,收集了大量音樂愛好者們十分關心而又妙趣橫生的音樂知識和音樂史料。
《音樂之趣》一書,由46篇文稿組成,每篇文稿長短不一。《音樂之趣》之中蘊涵了許多情趣盎然的音樂知識和意味深長的音樂史料,力求比較系統(tǒng)、簡潔、準確地介紹這些音樂知識和音樂史料,并突出知識性、通俗性、趣味性的特點。從而,開拓我們的視野,啟迪我們的智慧。
本書在撰寫過程中,得到了省內(nèi)外一些著名音樂家和音樂教育工作者的大力支持與幫助,同時也參考了有關書籍和報刊提供的資料,力求吸取學術研究的最新成果,以期盡可能地使知識翔實、準確。
書籍目錄
音樂藝術篇
1.音名序列為何從C開始
2.何謂八音
3.何謂板眼
4.音樂術語中顛倒詞的含義
5.我國重大宴會中演奏的樂曲
6.我國八十四調(diào)理論及其創(chuàng)造者
7.姓氏與音律
8.音樂家忌諱的數(shù)字
9.音樂家的榮譽稱號
10.我國的京劇流派及其創(chuàng)始人
11.《田園交響曲》知多少
12.施特勞斯何其多
13.一張能保存十億年的唱片
14.用玻璃杯奏樂
15.《馬賽曲》的誕生(附歌曲)
16.《國際歌》的誕生(附歌曲)
17.《國際歌》何時傳入我國
18.《國際歌》的版權屬于誰
19.中國國歌史話(附歌曲)
20.《義勇軍進行曲》的誕生(附歌曲)
21.《義勇軍進行曲》的四個第
22.國歌拾趣
23.印度國歌的來歷
24.世界國歌歌名知多少
25.電影中誕生的國歌
26.我國的四大回音建筑
27.音樂能看到嗎
28.音樂有顏色嗎
29.植物懂音樂嗎
30.五花八門的音樂用品
31.五光十色的大自然音樂
32.我國古代四大名琴
33.我國十大經(jīng)典古曲
34.我國現(xiàn)代十大著名新歌劇
35.世界十大著名歌劇
36.世界十大著名歌劇院
37.世界三大著名輕音樂團
38.世界流行的十大舞曲
39.當代世界十大男高音
40.當代世界十大女高音
41.當代世界十大鋼琴家
42.當代世界十大小提琴家
43.當代世界十大管樂家
44.當代世界十大管樂團
45.當代世界十大指揮家
46.當代世界十大交響樂團
章節(jié)摘錄
在我國,每逢重大宴會,席間均有樂隊演奏。演奏的樂曲一般分為儀式樂曲和席間演奏樂曲兩大類。譬如,在我國舉行的慶祝國慶三十五周年的招待會上,演奏的儀式樂曲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團結友誼進行曲》。在歡迎來賓步人宴會廳時,演奏《歡迎進行曲》;在歡送賓主退席時,演奏《歡送進行曲》;席間演奏樂曲采用《花好月圓》、《祝酒歌》、《步步高》、《友誼中的歡樂》、《在希望的田野上》、《歌唱社會主義祖國》等等?!? 在為外國政府首腦訪華舉行的宴會上,儀式樂曲中還應演奏客方國歌;席間樂曲則交替演奏賓主兩國樂曲。宴會上演奏的樂曲熱情、優(yōu)美、歡快、抒情,而且音量適中,賓主既能聽到樂曲又不影響交談?!? 外國軍隊最高指揮官,如國防部長、總參謀長等訪華時,樂隊演奏只用于室外儀式,因宴會樂隊只使用于副總理以上的政府首腦貴賓?!? 我國古代“八十四調(diào)”理論的創(chuàng)造者,是隋代杰出的音樂家萬寶常(約公元556一約公元595)?!? 萬寶常生于今浙江會稽一帶。幼年時,曾從善彈琵琶的北齊中書侍郎祖□(孝征)學音樂,后因其父獲罪被殺而配為樂戶。他精通聲律理論,擅長多種樂器,有許多獨特的、卓越的見解?!? 公元589—590年間,開皇初,沛國公鄭譯等定樂,曾召他參議。后奉詔造諸樂器,以自制的水尺為律尺;并撰《樂譜》64卷,論述“八音旋相為宮之法,改弦移柱之變”,提出了“八十四調(diào)”的理論?!? 什么是“八十四調(diào)”?簡單地說,便是“宮、商、角、徵、羽”五個音,在“黃鐘、大呂、太簇、夾鐘、姑洗、仲呂、蕤賓、林鐘、夷則、南呂、無射、應鐘”等“十二律”的每一“律”上首起(停留)一次,便各有十二調(diào)。例如,“宮”在“黃鐘”起始,是為“黃鐘宮調(diào)”,從“大呂”起始,叫“大呂宮調(diào)”……其余類推,便得出“十二官調(diào)”;其他各音也用此法,這樣共有六十調(diào)。而再按一個完整的自然七聲音階計算,則為“12×7”,便產(chǎn)生了“八十四調(diào)”。 萬寶常創(chuàng)造的“八十四調(diào)”理論,由于遭當時宮廷樂師及權貴的排斥,其著作未得以傳世。他自己也因此而終身潦倒,貧病餓死。 傳說,中國百家姓中的張、王、李、陳、孫、趙、錢、黃,產(chǎn)生于遠古的樂律。后由宮、商、角、徵、羽相雜轉(zhuǎn)生而定出了中國的百家姓氏。我們雖沒有科學的依據(jù)來證實,但歷史也有記載。我國史料中,東漢的《白虎通》就載有“古者圣人吹律以定姓”之說,書中還有進一步的解釋:“正聲.有五,宮、商、角、徵、羽,轉(zhuǎn)而相雜,五五二十五,轉(zhuǎn)生四時,異氣殊音悉備,故姓有百也。”但,書中并沒有說明是如何產(chǎn)生的、什么音律產(chǎn)生什么姓氏?!? 但西歐的一些音樂家們,將音名當作他們姓氏的,卻大有其人,有的還將他們的姓氏作為音樂的“動機”(或“主題”),寫入音樂作品中。如,巴赫,就包括了BACH四個字母,如果按德國音樂體系的音名,這B就是降B(□B),H則為本位B,用簡譜標明就是:□;再如,丹麥作曲家加德(1817—1890),他的姓是用音名GADE組成的,簡譜就是:5623;又如,德國作曲家舒曼青年時有個女友,名叫梅塔·阿貝格,是個貴族少女,她的姓是用ABEGG字母組成的,簡譜就是:67355,舒曼曾用她的這個姓,作為“動機”,譜寫了一首樂曲——《阿貝格鋼琴變奏曲》。舒曼還寫過一首向作曲家加德問好的樂曲《北方之歌》,在樂曲中,先后五次出現(xiàn)了加德(GADE)的主題。而巴赫,在他的最后一首作品——《賦格的藝術》中最后一首的三個主題,也都是用自己的姓——BACH寫成的?!? 姓氏的形成,究竟是否出自音律這一問題,似乎還有待于人們?nèi)プ鬟M一步的研究。 在歐洲,很多人忌諱“13”,認為它是不祥的數(shù)字。在眾多篤信“13”為不祥數(shù)字的人中,也不乏音樂家,其中又以德國作曲家瓦格納最為典型。瓦格納生于1813年,他的名字又恰好是13個字母組成。他生下僅幾個月,父親就去世了,跟著后父生活并不稱心如意。13歲起,瓦格納開始脫離家庭獨立生活。他的前半生一直處于動蕩不定的生活之中。瓦格納畢生致力于歌劇創(chuàng)作,他的歌劇每逢13日上演都會使他提心吊膽,特別是他的那部重要歌劇《湯豪賽》于1861年3月13日在巴黎大歌劇院上演,慘遭失敗,更加深了他的這一觀念。說來也巧,代表瓦格納歌劇改革的最高成就,分四個晚上連續(xù)上演的大型樂劇《尼伯龍根的指環(huán)》,又恰恰被選在1876年8月13日起在拜壘特節(jié)日劇院首演。更巧的是,1883年2月13日,這位杰出的作曲家終于因心臟病死在他的寫字臺旁?!? 在交響曲創(chuàng)作中,使音樂家們忌諱的數(shù)字要數(shù)“9”了。貝多芬創(chuàng)作了舉世聞名的9大交響曲后逝世。以后,舒伯特、德沃夏克、施波爾、格拉祖諾夫、優(yōu)昂·威廉斯、阿特堡等作曲家們又都是在寫了9首交響曲后去世的。于是,“9”被一些作曲家們視為交響曲創(chuàng)作的忌數(shù)。最有趣的是,著名的奧地利作曲家瑪勒寫了8部交響曲后,注意到前輩多人結束在交響曲創(chuàng)作“9”字上,而同代作曲家勃魯克納在寫完第九交響曲后也去世了,于是他有意地避開了交響曲的編號,創(chuàng)作了一首無編號的、根據(jù)中國唐代詩人李白、王維、孟浩然等人的詩譜寫的交響曲《大地之歌》。這部作品發(fā)表后,瑪勒安然無恙。接著,他又創(chuàng)作了編號為第九的《D大調(diào)交響曲》??墒?,這部作品完成后,他還是死了?!? 其實,“13”與“9”引出的故事也許純粹是一種巧合。拿交響曲創(chuàng)作來說吧,由于其難度較高,因此作曲家們一般都是在積累了一定的知識后才開始交響曲創(chuàng)作的。創(chuàng)作一部交響曲,常常得花費一兩年,有的要七八年甚至更多的時間,于是,九部交響曲完成后,作曲家往往也到了壽終正寢的年齡了。而這些巧合,只不過給人們增添了一點趣談的材料而已。 ……
編輯推薦
人類歷史長河從遠古而來,一路鋪展的文化長卷異彩紛呈、蔚為壯觀。其中,最能表達人類靈魂訴求的,非音樂莫屬。音樂,超越有形或無形的各類藩籬,已然積淀成人類文化遺產(chǎn)的瑰寶。奇妙的是,在這一過程中,人類由音樂而萌生的情感,使自身的生命烙印也愈發(fā)深刻。人類甚至突發(fā)奇想,渴望借助音樂這一藝術形式,與地球上包括植物在內(nèi)的其他生命溝通感情、與外太空可能存在的所有生命建立聯(lián)系——同為造化的杰作,對于精妙如斯的音樂,人類怎能專美?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