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7-11 出版社:浙江教育 作者:王德勝 頁數:254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化學方法論》是由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化學化工專業(yè)委員會組織全國一些化學哲學和化學科學工作者,并與國外學者合作完成的我國第一部《化學方法論》,可以說是依照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探索這一重要課題的可貴嘗試,因此,這是一項開拓性的工作,它對于化學、化學哲學和化學教育工作的深入開展都有所裨益。此外,與國外學者共同從事化學方法論的研究,也是我國化學哲學工作者進行國際學術交流的良好開端,這是值得提倡的?! 痘瘜W方法論》是學習方法論的一個重要分支領域?;瘜W學習貴在得法。當代著名的科學家和科學史學者貝爾納曾經指出:“良好方法能使我們更好地發(fā)揮運用天賦的才能,拙劣的方法則可能阻礙才能發(fā)揮”?;瘜W研究如此,化學學習也如此?!痘瘜W方法論》從化學研究方法、一般學習方法中分化出來后,也開始了它的內部分化過程。這種內部分化導致多種多樣的化學方法及其分類系統(tǒng)的出現,對化學學科的方法分類可以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進行。
作者簡介
王德勝,男,1942年12月12日生,南開大學化學系畢業(yè),北京師范大學研究生畢業(yè),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博士導師,專業(yè)方向:化學、化學史、化學哲學、科技哲學,現任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副理事長、著作較多,所著圖書以簡潔明快、思維深邃為主要風格,特別富有中國傳統(tǒng)文化風范。
書籍目錄
序化學研究的藝術第1章 化學方法簡史第一節(jié) 思辨方法階段第二節(jié) 準實驗方法階段第三節(jié) 經驗方法階段第四節(jié) 理論方法階段第五節(jié) 綜合方法階段第2章 化學研究課題的確定第一節(jié) 化學研究中的問題第二節(jié) 化學研究課題的某些特征第三節(jié) 尋找化學研究課題的途徑第四節(jié) 確定化學研究課題的原則第3章 化學中的觀察和實驗方法第一節(jié) 化學研究中的觀察方法第二節(jié) 化學研究中的實驗方法第三節(jié) 儀器和理性思維在化學實驗中的作用第4章 化學分析方法第一節(jié) 分析方法的演進第二節(jié) 現代分析方法第三節(jié) 分析方法的發(fā)展趨向第5章 化學中的比較和分類第一節(jié) 比較方法第二節(jié) 分類方法第三節(jié) 比較和分類方法在化學研究中的重要意義第6章 化學符號系統(tǒng)第一節(jié) 化學符號系統(tǒng)的形成和演變第二節(jié) 化學符號語言的特點和功能第7章 化學中的推理方法第一節(jié) 歸納方法第二節(jié) 演繹方法第三節(jié) 類比方法第四節(jié) 公理化方法第8章 化學中的邏輯分析與綜合第一節(jié) 化學研究中的邏輯分析第二節(jié) 化學研究中的綜合方法第三節(jié) 分析與綜合的統(tǒng)一第9章 化學中的科學抽象第一節(jié) 科學抽象的客觀依據第二節(jié) 科學抽象的一般進程和實現方式第三節(jié) 化學中的理想化方法第四節(jié) 形成化學概念的思維方法第10章 化學中的模型方法第一節(jié) 模型方法和化學模型第二節(jié) 結構化學中的模型第三節(jié) 化學熱力學中的模型第四節(jié) 化學動力學中的模型第11章 化學家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第一節(jié) 化學家的直覺第二節(jié) 想象力和機遇第三節(jié) 化學家的創(chuàng)造力第12章 化學研究中的假說方法第一節(jié) 假說在化學研究中的作用第二節(jié) 化學假說的形成第三節(jié) 化學假說的驗證和發(fā)展第13章 化學研究中的移植方法第一節(jié) 物理方法向化學的移植第二節(jié) 化學和生物學方法的相互移植第三節(jié) 移植方法的特點和化學邊緣學科的開拓第14章 化學研究中的數學方法第一節(jié) 數學方法概述第二節(jié) 經典數學方法與化學研究第三節(jié) 現代數學方法與化學研究第15章 化學研究中的系統(tǒng)方法第一節(jié) “三論”與三論方法第二節(jié) 布魯塞爾學派研究化學中自組織現象的方法第三節(jié) 三論方法與化學工程第16章 化學前沿中的方法論問題第一節(jié) 探測化學結構的間接性方法第二節(jié) 量子化學、計算化學和分子設計中的方法論問題第三節(jié) 生命化學方法論問題附錄Ⅰ 諾貝爾化學獎獲獎年表Ⅱ 國學大師啟功先生和《化學方法論》王德勝Ⅲ 唐敖慶、盧嘉錫、徐光憲:《化學哲學》序Ⅳ 化學前沿文獻簡篇宋潔后記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