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干嗎在乎別人怎么想

出版時間:2005-5  出版社:湖南科學(xué)技術(shù)出版社  作者:R·P·費曼  頁數(shù):238  字數(shù):165000  譯者:李紹明,李超  
Tag標(biāo)簽:無  

內(nèi)容概要

因為已經(jīng)有《“別逗了,費曼先生!”》問世在先,所以這里要解釋幾句。    首先,雖然本書的主旨一仍舊貫,說的仍然是“一個怪人的種種冒險”,可是,這里所述的冒險經(jīng)歷與前書不同:有的輕松,有的悲情,可是,大多數(shù)時間里,費曼先生無意玩鬧——雖然往往也很難說。    其次,這本書里所講的故事,比起“別逗了”講的那些,彼此的聯(lián)系更其松散。那本書里的故事系以年月,排成一部流水帳,貌似有些條理。(結(jié)果有的讀者把“別逗了”當(dāng)成是費曼的自傳。)我的動機很簡單:自從聽到最初的費曼故事,我就有了強大的欲望要跟別人分享。    最后,這里的故事大多數(shù)不像從前那樣,羅里羅嗦湊滿差不多長的篇幅。關(guān)于這一方面,我要簡單地說明如下。    第一編,“怪人”,開頭寫的是那些對費曼影響最大,終于造成了費曼個性的人們:他的父親摩爾,還有他的第一位愛妻阿蓮。第一個故事是根據(jù)BBC的一個節(jié)目改寫的,那篇故事叫做“發(fā)現(xiàn)的樂趣”,制作人是克利斯多佛·薩克斯。阿蓮的故事——本書的書名即來自這個故事——要費曼講述那是痛苦的。有過六個不同的故事。這次的故事是歷時十年把那六個故事拼裝起來的。終于拼裝完成的時候,費曼特別喜歡它,很愿意跟別人分享。    第一編里的其他故事,雖然總的來說調(diào)子輕松,可我還是認真的把它們收進本書,因為不可能再出一本“別逗了”。費曼特別引為自豪的是那篇“就像數(shù)一、二、三……那么簡單”。有時候他曾打算把它寫成一篇心理學(xué)論文。此編最后一章收入的通信,是蒙了格溫妮絲·費曼,弗里曼·代森和亨利·貝蒂所惠,在此要表示感謝的。    第二編,“費曼先生在華盛頓”,不幸成了費曼的最后一次冒險。這個故事特別長,因為故事的內(nèi)容還沒有過時。(較短的版本已見《工程與科學(xué)》和《今日物理學(xué)》兩雜志。)這篇故事沒有發(fā)表的更早,是因為費曼在羅杰斯委員會服務(wù)以來又作了第三次和第四次大手術(shù),外加放療、過高熱療和別的治療。    費曼與癌癥長達十年的戰(zhàn)斗于1988年2月15日結(jié)束了。那是他在加州理工學(xué)院講完課之后兩星期的事。我決定收入他一篇最雄辯、最引人入勝的講演作為本書的尾聲,演講的題目是“科學(xué)的價值”。

書籍目錄

序言第一編 怪  人  科學(xué)家是怎樣做成的  “你干嗎在乎別人怎么想?”  就像數(shù)一、二、三……那么簡單  上進  旅館城  赫爾曼到底是誰?  費曼,歧視女性的豬!  信不信? 我剛跟他握過手!  通信  照片與素描第二編 費曼先生在華盛頓:調(diào)查“挑戰(zhàn)者”號失事原因  引子  自殺  冷的事實  注意六點!  探子  神奇的數(shù)字  附件之爭  第十條建議  會見媒體  事后的思索  附錄F:航天飛機可靠性之我見尾聲小序科學(xué)的價值索引譯后記

章節(jié)摘錄

書摘科學(xué)家是怎樣做成的    我有個朋友是個畫家。他有時候持一種觀點我不能同意。他會拿起一朵花,說:“看,這花兒多美,”這我同意??墒撬又f,“我,一個畫家,能看到一朵花兒有多美,可是你,一個科學(xué)家,什么都來分析一番,就把它弄得索然無味了?!蔽乙詾樗悬c頭腦不清。    首先,他所看到的美別人也看得見,我相信我也一樣。盡管我的審美眼光可能沒有他那么精致,一朵花兒的美我還是能夠欣賞的??墒?,與此同時,我從一朵花兒所看到的,要比他多得多。我能想象到其中的細胞,那些細胞也有一種美。不光在厘米的尺度上有美;在更小的尺度上也有美。    細胞中有復(fù)雜的作用和過程。花兒的顏色是進化而來,吸引昆蟲為其傳播花粉的:這件事很有意思;這意味著昆蟲能看到那些顏色。這又引出另一個問題:我們的美感,也存在于較為低等的生命形式嗎?許許多多有興味的問題來自科學(xué)知識,而這些興味只會增加一朵花所引起的興奮、神秘感和敬畏之心??茖W(xué)知識只會增加點什么。我不明白何以會減少什么。    對于科學(xué),我一向是很專一的。年輕的時候,幾乎傾了全部心力在它上面。那些年月里,我沒有時間,也沒有耐心,去學(xué)習(xí)所謂的人文學(xué)科。大學(xué)里開的文科必修課,我也是能逃就逃。只是到了后來,年事漸長,也有了一些余閑,我的興趣才擴展了些。我學(xué)了繪畫,也讀了點書,可我仍然是個相當(dāng)專門的人,所知不多。心力是有限的,只能把它用在某一特定的方面。    沒等我出生,父親就跟母親說:“生個兒子,將來就是個科學(xué)家?!薄疫€是個小男生的時候,放在高腳童椅里只有一點點,父親拿來許多鋪浴室用的小瓷磚,各種顏色的都有。我兩個一塊兒玩。父親把小瓷磚在我的高腳椅上一塊塊豎起來,擺成多米諾骨牌的樣子,我推動一頭,它們就全倒下。    玩了一會兒,我就下手和父親一塊兒排。很快,我們就玩起了更加復(fù)雜的花樣:兩白一藍,兩白一藍,如此這般。母親看見了說:“才多大的孩子呀,別難為他了。他要擺塊藍的,就讓他擺塊藍的好了?!?   可我父親說:“不。我要叫他看到什么是排列,排列是多么有趣。我在教他基礎(chǔ)數(shù)學(xué)呢。”就這樣,他很早就開始告訴我這個世界如何如何,多么有趣。    我家有一部大英百科全書。我小時候,他常常把我放在他膝上,給我讀里邊的條目。我們讀到比如說有關(guān)恐龍的條目。條目里談到霸王龍,會說:“這種恐龍高25英尺,頭寬6英尺?!?   這時父親會停下來,說:“那,咱來看看這什么意思。這就是說,假如它站在咱們院子里,它的頭能夠到咱家的窗戶,到這兒?!?我們那時在二樓。)“可是,它鉆不到屋里來:它的大腦袋比窗戶還寬哪?!辈还茏x什么,他都要給我翻譯一通,盡量讓那東西有點現(xiàn)實感。    想想竟有這么大個頭兒的龐然大物,真的是很興奮,很好玩——而且它們?nèi)紲缃^了,還沒人知道為什么。我倒不是害怕,于是有一天會出來那么一匹,從我家的窗戶扎進頭來。但我跟父親學(xué)會了翻譯:不管讀到什么,我都盡力弄明白那是什么意思,實際上說的啥,有什么意義。    我和父親常去凱茨基爾山區(qū),那是紐約的城里人消夏的地方。做父親的都到城里上班,周末才返回山中。周末,父親帶我到樹林里散步,那時候,他會給我講一些樹林里正在發(fā)生的有趣的事情。別人家的媽媽見了,以為那樣很好,以為父親們都應(yīng)該帶著孩子散步。于是她們就去做丈夫的工作,可是沒有什么效果。她們便央求我父親帶上所有的孩子。我父親沒答應(yīng),因為他和我有種特別的關(guān)系。結(jié)果是,別人家的父親們只好各自帶自己的孩子去散步了。    周末過去了,父親們都回城里做事去。孩子們聚在一起在地里玩。一個小朋友問我:“看見那只鳥了嗎?那是什么鳥?”    我說:“我一點都不知道它叫什么?!?   他說:“那是只紅頷鶇。你爸爸啥也沒教你!”    正好相反。我爸爸教了。他教過我:“看見那只鳥了嗎?”他說,“那是只斯氏鳴禽。”(我知道,到底叫什么,他也不知道。)“好罷,意大利語叫做查圖拉皮梯達。葡萄牙語叫彭塔皮達。中國人叫它成龍達,而日本語里,它叫做卡塔諾特柯達。你可以用世界上所有的語言叫出那鳥的名字,可是到頭來,關(guān)于那只鳥你還是一無所知。你僅僅是知道世界上不同的人怎樣稱呼那只鳥罷了。所以,咱們來仔細看看那只鳥在做什么吧——這才是重要的?!?于是,我很早就學(xué)會了,什么是知道一件事情的名稱,什么叫懂得那件事。)    他說:“比如,你瞧:這只鳥一直在啄弄它的羽毛??匆娏藛?它一邊遛來遛去,一邊還在啄弄羽毛?!?   “看見了?!?   他說:“依你看,為什么鳥類要梳理羽毛呢?"    我說:“唔,大概它們飛行時弄亂了羽毛,所以要理理整齊?”    “好嘞,”他說,“那樣的話,剛飛完時,它們就要很勤快地梳理,而過一會兒以后,就該緩下來了。知道我的意思了?”    “知道?!?   他說:“那么,咱來看看,是不是剛降落的時候啄弄得多些。”    這不難看出:那些落地以后遛了一會兒的鳥,跟那些剛剛降落的鳥,梳理羽毛的行為差不很多。于是我說:“得,我想不出來。那您說,鳥兒為什么要梳理羽毛?”    “因為虱子在困擾它們,”父親說?!傍B的羽毛上會掉下一些蛋白質(zhì)片片兒。虱子就吃這些片片兒?!?   他繼續(xù)說道:“虱子腿上沾有蠟質(zhì),而有些螨類就以此為生。螨類不能完全消化那些蠟質(zhì),就從后竅排出糖一樣的物質(zhì),而有些細菌又以此為生?!?   最后他說:“所以你瞧,哪兒有食物,哪兒就會有某種生物以之為生?!?   現(xiàn)在我知道,不一定非得有虱子,虱子腿上也未必有螨。父親的故事或許在細節(jié)上是錯的,但原則上卻是正    又有一回,是我長大一些的時候。他采下一片樹葉。葉子上有塊壞死的疵,通常我們是不大在意這些東西的。那是一條C形的弧線,從葉子的中線開始,彎向邊緣。    “瞧這條枯黃的線,”他說,“起頭兒細細的,越往邊上越粗了。這是什么呢?這是一頭蠅,一頭黃眼睛、綠翅膀的青蠅,飛來產(chǎn)下一枚卵。卵孵化,成了毛毛蟲一樣的小蛆,蛆吃樹葉——就在這兒吃一輩子,哪也不去。它一路吃,一路便留下壞死的組織。小蛆邊吃邊長大,這條線也就越來越寬,吃到葉邊,它也長夠個頭了,就又變成一頭蠅,黃眼睛,綠翅膀,嗡的一聲飛走,飛到另一片葉子上,再產(chǎn)卵?!?   這次也是,我知道,這些細節(jié)未必都對,說不定還是只甲蟲呢,可是父親想要說明的那個意思卻是生命現(xiàn)象中頂有趣的部分:整件事情就是繁殖。不管過程多么復(fù)雜,要點卻只是:再來一遍!    生來只有這一個父親,所以當(dāng)時我并沒以為他多了不起。他是怎么學(xué)到的那些深刻的科學(xué)原理,怎么愛上的科學(xué),科學(xué)背后是些什么,為什么科學(xué)值得做?我從沒有當(dāng)真問過他,因為我想當(dāng)然地以為,那些事做父親的都該知道。    父親培養(yǎng)了我留意觀察的習(xí)慣。一天,我在玩馬車玩具。車斗里有個球。拉車時,我注意到球的運動方式。我找到父親,說:“嘿,爸爸,我注意到一件事。我一拉車,球滾到車后邊。走一會兒突然停下,球又滾到車前邊。這是為什么?”    “那個嘛,沒人知道,”他說,“總的原理是,運動的物體趨于運動,靜止的物體趨于靜止,除非你用力推它。這種趨向叫做慣性,可是沒有人知道為什么會這樣?!蹦憧矗@便是很深入的理解。他不只是告訴我那叫什么。    他接著說道:“從邊上看,開始拉動的時候,車動了,而球往后滾,位置好像沒動。實際上,球在滾動的時候,是車板摩擦著球。由于這個摩擦,球相對于地面還是往前走了一點。它并沒有往后走。”    我跑回去,把球放到小車上,從邊上觀察。父親說的沒錯。開始拉車的時候,相對于人行道,球果然是往前挪了一點。    我父親就是這樣教我的,用那樣的一些例子和討論。沒有壓力,只有興味盎然的討論。這種教育成了我一生的動機,使我對所有的科學(xué)感到興趣。我只不過碰巧在物理學(xué)上做得更好些而已。    人小時候,你給他一個極好的東西,他就會永遠向往那個東西。我就是這樣迷上了科學(xué)。我像個小孩子一樣,永遠期待著要去發(fā)現(xiàn)的奇妙,盡管不是每次都能得到。    說話間,我的表哥,他比我大三歲,上中學(xué)了。他學(xué)代數(shù)很困難,要給他請補習(xí)教師。我得到允許,老師教他代數(shù)的時候,我可以坐在角落里看。我聽表哥在念叨z,就問他:“在費什么勁呢?”    “我在求x的解,比如在2x+7=15里面?!?   我說:“你是說4嗎?”    “對,可那是用算術(shù)得出來的。你得用代數(shù)。”    幸好我學(xué)過代數(shù),不是上學(xué)學(xué)來的,而是從閣樓上找到姑媽的一本舊課本,明白了整個事情就是求出彤是多少,怎么得到的甭管它。對我來說,無所謂用算術(shù)法還是用代數(shù)法。代數(shù)法就是運用一系列規(guī)則,只要閉著眼睛瞎套,總會得出答案:“兩邊同時減7;兩邊除以z的因數(shù)”,如此等等——是一連串步驟,不用問為什么,只要一步步做來,就能得出答案。發(fā)明這些規(guī)則,就是為了叫那些小孩子都能學(xué)會,考及格??墒俏冶砀缫恢睕]能領(lǐng)會代數(shù)的訣竅。    本地圖書館有套數(shù)學(xué)書,第一本是《實用算術(shù)學(xué)》,然后是《實用代數(shù)學(xué)》,還有《實用三角學(xué)》。我從這些書里學(xué)了三角學(xué),可是很快又忘了,因為沒怎么學(xué)透???3歲的時候,館里又要進《實用微積分》了。這時候,我已經(jīng)從百科全書里知道,微積分是一門重要而有趣的學(xué)問,我想我應(yīng)該學(xué)學(xué)它。    終于在圖書館看到那本微積分的時候,我非常興奮。我跟管理員說我要辦借閱手續(xù),她看了看我,說:“你這小家伙,借這本書干嗎?”    我一生沒有幾次這么尷尬過,就撒了謊,說是我父親要借。    我把書帶回家,學(xué)開了微積分。我覺得這東西還算是簡單明了。我父親也湊著看那書,可是越看越糊涂。他總不能明白微積分,于是我就給他講。我從來沒想到父親的能力也有限,所以還相當(dāng)難過了一陣子。我第一次意識到,在某些方面,我已經(jīng)學(xué)得比他多了。P12-18

媒體關(guān)注與評論

書評他是20世紀(jì)最偉大的物理學(xué)家之一,有著永不饜足的冒險渴望,他講故事的能力罕見其匹?!赌愀蓡嵩诤鮿e人怎么想》是續(xù)出的費曼傳奇,筆錄者L·萊頓是他的好友,也是和他一塊打鼓的伙伴。書里的故事有的輕松幽默,有的凄婉動人。在這些故事里,我們見到了費曼的第一位妻子阿蓮,看到她身在垂死的病榻上,如何讓身在洛斯阿拉莫斯做著原子彈的費曼領(lǐng)教了愛之永恒的秘密。我們也看到1986年挑戰(zhàn)者號航天飛機失事后費曼如何參與事故調(diào)查。故事講得引人入勝,讓我們?nèi)缤砼R其境,似乎親眼見到,費曼用一個小小的試驗,就讓事故真相大白:把一個橡皮圈扔到冰水杯子里,再拿出來的時候,橡皮圈變形了。                    從頭到尾,回蕩著費曼野性、直率的聲音?!材匪埂じ窭卓?,《紐約時報·書評》

編輯推薦

《你干嗎在乎別人怎么想》里的故事有的輕松幽默,有的凄婉動人。在這些故事里,我們見到了費曼的第一位妻子阿蓮,看到她身在垂死的病榻上,如何讓身在洛斯阿拉莫斯做著原子彈的費曼領(lǐng)教了愛之永恒秘密。我們也看到1986年“挑戰(zhàn)者”號航天飛機失事后費曼如何參與事故調(diào)查。我們似乎親眼見到,費曼用一個小小的試驗,就讓事故真相大白:把—個橡皮圈扔至冰水杯子里,再拿出來的時候,橡皮圈變形了。故事講得引人入勝,讓我們?nèi)缤砼R其境。

圖書封面

圖書標(biāo)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你干嗎在乎別人怎么想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01條)

 
 

  •   對人生的態(tài)度很有趣 他和妻子阿蓮的故事很感人 很想看別逗了 費曼先生
  •   之前買了一直沒有寫評論,關(guān)于費曼的傳說很多。
    但不變的是不管是看他的物理學(xué)講義還是這本看似樸實無華的書,都能收到很大的啟迪。
  •   費曼的書都喜歡
  •   費曼我的偶像,很喜歡他
  •   偉人的小故事,大科學(xué)家的行動。
  •   展示了一個科學(xué)家真正的生活和思考方式,輕松而深刻。
  •   思想強大的人,書也很強大
  •   偉大的科學(xué)家總有它與眾不同的地方!給孩子攢書,希望他將來能讀到。
  •   當(dāng)今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對每個人的成長非常大,所以我們很難去改變環(huán)境,所以很多人選擇改變了自己,放棄了自己原來的道路,所以不在乎別人的想法,不在乎環(huán)境的影響非常重要。非常值得看的一本書。
  •   書質(zhì)量,內(nèi)容都好,到貨也快!
  •   本書質(zhì)量好,有指導(dǎo)意義
  •   很幽默風(fēng)趣,值得一讀
  •   是我喜歡的科學(xué)家。
  •   難得的吸引孩子的書
  •   價格很便宜,是正品
  •   非常好的一片文章~
  •   另外一本“別鬧了,費曼先生"不知道什么時候還出
  •   費恩曼是個傳奇!
  •   我就是太在意 他人的眼光
  •   譯文生動形象,有的語言雖然通俗,但于通俗中方見大家風(fēng)范。瀟灑飄逸,放蕩不羈的科學(xué)家形象呼之欲出。
  •   推薦《發(fā)現(xiàn)的樂趣》,同樣是走近費曼系列。另外覺得當(dāng)當(dāng)?shù)姆?wù)不錯。
  •   書和原來想的根本不是一回事,主要是寫作者的一些經(jīng)歷。不具有代表性,我認為一本好書之所以好是因為書教會讀者一些正確的思維與知識的應(yīng)用。而本書更多的是經(jīng)歷的敘述,作用不是很大。
  •   什么書啊這是
  •   讀過臺灣版的《別鬧了 ,費曼先生》,精彩極了。很期待這本《你干嗎在乎別人怎么想》,不過可能是由于翻譯的原因,我感覺后者比前者有所遜色。
  •   生活中,總會在乎別人的眼光,做事前會想別人怎么想。而看過費曼的這本書,才明白干嘛在乎呢,我就是我,活出真我,燦爛人生,肆意生活!
  •   第一是翻譯的問題。很多物理和數(shù)學(xué)有關(guān)的內(nèi)容沒有翻譯得很到位,既沒體現(xiàn)專業(yè)性,也沒體現(xiàn)笑點。叫人看了摸不著頭腦。對比一下《別鬧了費曼先生》就很明顯。《生活大爆炸》的字幕組也比這好啊。這個翻譯只能打7分吧。第二是書籍印刷的問題。紙張摸起來并不薄,但不少頁面的字仍會透到背面。書中有很多注釋,有些是原注,有些是譯注,但加注的內(nèi)容和注釋的符號沒有對應(yīng)起來,有些地方有星號而頁腳沒有解釋,有些地方頁腳有解釋卻不知道說的是正文哪里。明顯是編輯加工過程中的失誤。在調(diào)查航天飛機事故一節(jié),甚至前后放了兩幅一模一樣的圖。。。對比書中所描寫的費曼先生在專業(yè)上的嚴謹求實,簡直就是一個諷刺。盡管如此,費曼先生其人其事,都值得人們?nèi)チ私?。但是,這么好的內(nèi)容,出版形式也應(yīng)該對得起它?。。?!
  •   這本書還是很好看的,雖然沒《別鬧了,費曼先生》那么有趣。喜歡費曼的必讀之書
  •   挺好的,比起另外一本費曼傳更具有可讀性
  •   書本身就不評論了包裝挺好的,之前在某東,某當(dāng)買書的時候,經(jīng)常就給我包個塑料袋寄過來了,讓人很窩火,亞馬遜還是一直都是紙箱,挺好的價格也比他們便宜一些,會一直在這里買下去
  •   不錯,挺有趣的。是接《費曼先生,別鬧的》之后的。
  •   想買別鬧了費曼先生但沒有艾。。。
  •   本書基本以敘述為主,講述主人公的生平一些經(jīng)歷和看法
  •   老師推薦看的書,不好看,買了虧大了
  •   書是看推薦里買的,挺不錯的,貨到的也快,很滿意
  •   喜歡費曼,說以見了費曼的書就想買,這本書有助于了解真實的費曼!
  •   第一次買費曼的書 作為一個文科生感覺物理的世界很奇妙 這本書趣味性很強 不乏味 值得一讀
  •   在豆瓣上看到評價蠻高就買了其實看得話 真的4個小時就能看完說實話真的沒有書名值得看的部分 反正很失望就對了
  •   感覺沒有《別逗了,費曼先生》那么有趣,總體還不錯
  •   這本書評價一直很高
  •   很好玩的一個人
  •   你干嗎在乎別人怎么想
  •     縱觀全書,多個地方體現(xiàn)了費曼獨特的一面:
      1,“就像數(shù)一、二、三。。。那么簡單”:
      從這里費曼對于言論中的觀點,都有芝芝不倦的追求和探索欲,對于不確定的想法會相當(dāng)執(zhí)著而且天真的去探索,這與他父親從小對他的培養(yǎng)和指導(dǎo)關(guān)系很大,很多問題都是給他闡明緣由而不只是結(jié)論。
      
      2,“費曼,歧視女性的豬”:
      從這篇文章中費曼與抗議者的對話可以看出,費曼不僅有相當(dāng)強的邏輯能力,而且兼具幽默:
      
      “很抱歉我短短的回信讓諸位無謂的跑到這兒來。按照諸位的說法,我們之間有過言差語錯。那么,為這些雞毛蒜皮的言語差錯,何必大動干戈呢?如果當(dāng)真有意關(guān)注女性在物理學(xué)上的地位,有的是更加嚴肅的場合,比如,可以寫一本教科書嘛。但是,諸位此來也許是好事,因為婦女在物理學(xué)方面的確收到一些偏見和歧視,今天諸位到來,正好提醒了我們大家,確實存在困難,需要救助”
      
      這里可以看到,費曼的邏輯,先描述問題,然后說明看法“何必大動干戈?”,之后再表達他們此來也并非壞事。既表明自己立場,又讓他們有臺階下,表明自己也對女性的困難有關(guān)注。
      
      此外,這一段又顯得費曼頗具幽默:
      
      發(fā)言結(jié)束后,幾個抗議者湊過來,非要我說道說道那個女車手的故事?!盀槭裁捶堑檬桥囀??你就是要暗示,我們女性開車都不行?!?br />   “但是,哪位女士可是叫警察出了丑啊,”我說?!澳銈兏陕锊魂P(guān)心關(guān)心那位警察呢?”
      “你指望警察們?nèi)リP(guān)心吧!”有個抗議者說,“他們都是蠢豬!”
      “可是你們應(yīng)該關(guān)心,”我說。“我還忘了說了,故事中的警察是個女的?!?br />   
      估計那幫抗議者更灰溜溜的跑了。
      
      3,第二篇 費曼先生在華盛頓:調(diào)查“挑戰(zhàn)者”號失事原因
      這一篇是個人覺得這本書最亮的地方,去JPL實驗室快速吸收航天飛機的技術(shù)細節(jié),與技術(shù)人員進行技術(shù)交流、大量提問獲取信息和整理思路;看《可行性分析報告》發(fā)現(xiàn)邏輯不嚴謹,從而查出O型環(huán)在低溫下失效;與庫提娜將軍交流知道“注意六點鐘方向”;與技術(shù)人員以及管理人員交流發(fā)現(xiàn)管理問題;與調(diào)查委員會人員周旋,堅持原則;天真的與新聞界人士交流以及調(diào)查后的思索,發(fā)現(xiàn)調(diào)查中的各種復(fù)雜人際關(guān)系以及圈子不一導(dǎo)致的交流不暢。
      
      從這看到費曼對生活的獨特體會方式、對行政作風(fēng)的不解、對待新聞界人士的坦誠、以及作為學(xué)者對技術(shù)、科學(xué)嚴謹?shù)淖非蠛蜕钪刑煺娴淖黠L(fēng)。
  •     之前看了《別鬧了,費曼先生》,覺得這真是一個有意思的人,生活里是這么的活潑鬧騰,連跟女孩兒搭訕的過程都記得清清楚楚,還有那些騙人的小伎倆,這一切的行為,好笑又實在佩服,覺得這個人即正常又不正常,他沒有那些刻板的生活習(xí)慣,對生活的熱情讓你也受到感染。接著再看《你干嘛在乎別人怎么想》,雖然其中有些事件跟前本書有些交叉,但是總的說來,前本書大概重點體現(xiàn)生活中的費曼,那么后面這本書就是體現(xiàn)工作中的費曼。他對物理學(xué)的熱情,對科學(xué)態(tài)度的堅持,對客觀事實的追求,都能淋漓盡致的體現(xiàn)出來。尤其是在書的最后他所說的那些對科學(xué)的正直品格的堅持和宣揚,讓正在研究路上摸索的自己有很大觸動。為了讓文章漂亮一點,就修改試驗數(shù)據(jù)的例子在四周頻頻發(fā)生,各種偽造讓人心生氣餒,無論是名利驅(qū)使抑或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對科學(xué)信念的毀壞觸目驚心。不能要求所有人都像費曼一樣,但是至少在心中堅持這份信念,也許能讓這條道路更干凈通達。
  •      在初看到書名與作者名的時候,大大的思忖了下:作者是我知道的費曼物理學(xué)講義的那個人?所以,特地百度百科了下,果不其然,他就是他。
      
       作為當(dāng)年必修物理學(xué)的學(xué)生,費曼的名號早已是如雷貫耳。但我還是在上班的間隙里,細細的閱讀了有關(guān)他的物理學(xué)外的介紹,在看到別人說“他是用近荒誕的語言,掩飾他失去艾麗安的心痛”“他在抑郁的時候,也看上去比別人興高采烈”時,我的眼淚都忍不住要往下流,我能深深的體會那種失去親人卻呆滯下來的情愫,也能理解他在櫥窗前看到很適合艾麗安的那件女士連衣裙時那種淚如泉涌。
      
       通過這本書,我看到他的傲視世俗,也看到他好奇又勇敢自信的追求答案的模樣。我喜歡這樣的男孩子,聰明,懂得東西多,還很好玩。讓我不禁想起我高中最后一年那幫人來,朦朦朧朧中,我遇到了目前生命中最有意思的人們。
      
       我雖然有時候也很不顧別人的看法,但我沒有他的自信和聰慧,我永遠也無法正兒八經(jīng)的說出“他們想象不到我在XX方面腦袋轉(zhuǎn)的有多快”之類的句子。所以,我像他,又不像他。哈哈。
  •     Page 203
      還有件事——關(guān)于溫度對O-環(huán)密封圈性能的影響,我也到后來才明白過來。當(dāng)時,庫提那打電話告訴我,“早上我修理汽車噴油器,想起個問題,溫度會不會影響密封圈的性能?” 現(xiàn)在我知道,NASA 的一個宇航員向他提起密封圈有問題,在低溫下會失去彈性。但庫提那為難的是用什么辦法既能把這重要情況揭露出來,又不提及那位宇航員的名字,因為他還要繼續(xù)在NASA 工作很久,這才是他修車時真正在想的問題!庫提那巧妙地讓我這書呆子注意到密封圈,而且追蹤下去。他的計劃如愿以償。
     ?。∟ote 在做很多決策和選擇的時候,不僅僅想到問題是什么,問題怎么解決,更不能忽略做每一個決策對他人的影響。如何站在他人位置上,探求他人的需求,體悟他人的想法,權(quán)衡微妙的平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卻是一件非常重要的需要多學(xué)習(xí)的事情。當(dāng)然,聰明的人會知道怎么“利用”其他人來巧妙的解決問題。)
  •     你是高高在上赫赫有名的諾貝爾物理學(xué)獎獲得者,你是巴西桑巴樂團熱情似火的鼓手,你是沉迷于色彩素面朝天的畫家??墒亲钭钪匾?,你是一個快樂的天才。
      
      都說痛苦的是人,快樂的是豬,可是你卻把這兩者,那么完美的結(jié)合了起來:做了一個快的人。你快樂,卻并不是白癡般一無所知,沒心沒肺鴕鳥式的快樂。你明白有得必有失,所以你那么決然的拒絕了芝加哥大學(xué)的高新誘惑;你在兵役體檢時跟心理醫(yī)生玩笑般的鬧情緒之后,聰明的用一封信得到了緩役的結(jié)果;你在巴西演講時公然批評教科書,挑戰(zhàn)權(quán)威,就像你說的,你看到了自以為是的外交部人看不到的“真相”,你也是懂得人情世故的吧,只不過你更加明白難得糊涂的真諦,所以即使在酒吧無數(shù)次的被騙買單,知道真相之后也只是淡然一笑。你像個逍遙天際的快樂神仙,一切了然于心。
      
      你說你喜歡“弄明白這個世界到底怎么回事”,那么你一定也看到了這個世界丑陋荒唐,不公正的一面吧。可是即使這樣,你依然選擇快樂的活著,直面那些陰霾灰暗,承認瑕疵接受瑕疵并和它們和睦的相處下去,因為那些壞的不好的東西,也是世界的一部分,正如七種不同的顏色組合成了明媚的陽光。
      
      你什么都明白,但是不說,像大海般將一切美的丑的東西融入懷中,偷偷的混勻降解掉,然后依舊自顧自的蔚藍。這是多么高明深刻的處事哲學(xué),費曼先生,有沒有人告訴過你,你有成為一名哲學(xué)家的潛質(zhì)?
      
      我從來沒有見過一個像你這么淘氣的科學(xué)家。能不能告訴我,你是如何能夠,如此纖塵不染的呵護一顆童心?
      
      你在麻省理工偷了舍友的門又假裝承認,其實你早就料到他們是不會把你的話當(dāng)真的吧,你這個聰明的騙子,根本沒有人能夠猜測得到,你的腦袋瓜子里,究竟在預(yù)謀著些什么。
      
      你看到獵狗能夠分辨氣味,于是不服氣的要跟獵狗一決高下,結(jié)果竟然讓你摸索出吸附于物體上的,人的特殊氣味。這真是個有趣的發(fā)現(xiàn),不過也只有像你這般童心未泯的孩子,才會執(zhí)著于這種在別人看來毫無意義的事情上面吧。
      
      你參加曼哈頓計劃,在羅莎拉莫斯跟妻子大玩密碼游戲,真是害苦了那些審查員們,你又沉迷于開鎖,并樂此不疲的利用這小小的技能捉弄你可憐的上司和同事。
      
      噢,費曼先生,只要你愿意,你可以在一切事情上都游刃有余吧??刹豢筛嬖V我,這個世界上,有沒有什么事情,是不學(xué)不會的?
      
      你賣掉你本來不在乎的專利,卻固執(zhí)的要拿到只是說說而已的,形式上的的一塊錢。你給高校演講,訂好只簽名13次的離譜規(guī)定,于是在知道了要第14次之后才能拿到錢時,你寧愿不要錢,也不要再簽字了。費曼先生,你真像個孩子,這些小事情上,執(zhí)著得很可愛。
      
      費曼先生,你知道嗎?你有多,難能可貴。如果你快樂,那么請一直下去吧。
      
  •      論書的內(nèi)容的話,我覺得還是《別鬧了》會更精彩和有收獲些,但是這本書的題目確實很給人啟示。
      
       你干嗎在乎別人怎么想。
      
       可是我們在生活中總是會不免地在乎別人的想法和對自己的看法。我想還是因為人是社會動物,需要獲得他人的認可吧,這樣會更靠近大眾,心里會更踏實,更有安全感。
      
       但是很多時候,過于在乎別人的想法會給我們自己造成很大的困擾,也會影響我們的行動和心情。
      
       同樣,我們也不能矯枉過正,我們也要警惕另一個極端,完全不在乎別人的想法也是不行的,我們在生活中也要學(xué)會換位思考,要有憐憫之心之類。
      
       那么,我們怎樣區(qū)分中間的界限?什么情況不在乎別人的想法,什么時候又要去考慮?
       這中間其實是個權(quán)衡的過程,也是我們做人的智慧,或者是我們不斷的生活經(jīng)驗所積累的。
      
       我認為,可以參考的界限之一就是我們的做法是否會傷害別人的利益(廣義的利益),是否會對別人造成傷害。 如果不會,那么我們完全不用在乎別人的看法。
      
       然后,如果會對別人造成傷害,那么我們要分清事情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就不多展開了。
      
       還是借用喬布斯的演講里的一句話,“Don't be trapped by dogma-which is living with the results of other's thinking. Don't let the noise of other's opinions drown out your own inner voice”
  •     說是好書,是因為在作者以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去記敘發(fā)現(xiàn)問題的整個流程,翔實而有用,沒有空話套話。
      
      前半部分講了他和他的妻子,他學(xué)習(xí)很厲害,他妻子很漂亮,看來自古都是才子配佳人。印象最深的就是他妻子去世后他一直沒有苦,但是在他經(jīng)過櫥窗里看到妻子曾經(jīng)穿過的衣服,忍不住痛哭起來,我能體會到當(dāng)時的場景。
      
      后半部分講調(diào)查航空飛機的時候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所在。
      
      1.NASA過于自信,密封圈出現(xiàn)過問題,但是因為飛行美味難題,就忽略掉了。
      
      2.NASA的公文解決不了什么問題,要自己去做實驗。
      
      3.會讓作者去調(diào)查,但是會用無窮的細節(jié)給埋起來,最后有時間再動手腳。
      
      4.四個工程師里,兩個最權(quán)威的投了反對票,不能簡單的說成是一半一半。
      
      5.技術(shù)人員談具體的事情才會話多。
      
      6.上級的批評往下傳的時候,但傳到某一級的時候不再往下傳,是因為他們認為是正確的,而且也不會和上級說,這事就不了了之了。
      
      7.自下而上的設(shè)計:以已有的,經(jīng)過驗證的部件為基礎(chǔ)。
      
      8.nasa在登月以后變成了一個龐大的組織,如何處理有功之臣?所以要讓世界知道,他們還有更大的任務(wù)。
      
      9.如果管理者對下級冷冰冰的態(tài)度,有可能是因為他不想讓下級給他匯報他不想知道的事情,因為他知道了,再說謊話就不對了。
  •      比如10^(-7),原書都是數(shù)字,中文非要譯成『十的負七次方』這種拗口又複雜的話,是怕讀者看不懂?dāng)?shù)字,還是要湊字數(shù)賺翻譯費呢。
       再比如P175『韋布,是一個數(shù)學(xué)上用來作圖的東西』,可是原書明明是說可以在圖表上形成一定形狀的數(shù)學(xué)分佈。
       還有『附錄:航天飛機安全性之我見』更是大段大段根本不翻譯。是認為普通讀者對科學(xué)報告不感興趣,還是沒有能力翻譯啊。
  •     看開篇《科學(xué)家是怎樣做成的》本來是想給5星的,結(jié)果后半部分的關(guān)于“挑戰(zhàn)者”號部分內(nèi)容有點拖沓,盡管從中也感受到費曼的嚴謹挑戰(zhàn)權(quán)勢的態(tài)度,總體來說不如第一部分《怪人》的篇章,最喜歡《科學(xué)家是怎樣做成的》,讓我看到了一個科學(xué)家的父親是如何教育子女的,令人豁然開朗,任何一個為人父母都應(yīng)該看看這篇,了解如何學(xué)習(xí)科學(xué)知識,接觸大自然;《你干嗎在乎別人怎么想》更像是一個寫給妻子的情書和回憶錄,令人唏噓;《赫爾曼到底是誰》很有趣,科學(xué)家如費曼也可以如此幽默,想看他的《別鬧了,費曼先生》,另外書中費曼的幾幅素描也很好看,愛好永遠是人生的調(diào)色板,盡管不是主流但是散發(fā)著光芒。挑戰(zhàn)者號調(diào)查《事后的思索》中一段話描寫了他的觀念:“誠實自有誠實的好處。我永遠不會欺騙客戶??蛻艏偃缈蟿觿幽X筋,就會想到跟別的推銷員打交道感覺很不好,而跟你打交道就沒有那種感覺。最終,總會有那么幾個客戶愿意跟你長期合作”,這就是作為科學(xué)家的費曼最真實的一面,讓人心生敬意。關(guān)于科學(xué)的價值,文中引用了一句佛經(jīng)上的箴言“每人都有一把打開天國之門的鑰匙;同一把鑰匙也能打開地獄之門”,任何事物或東西都有兩面性,關(guān)鍵是你看到或使用的是哪一面。
  •      看完這本書,腦海里蹦出的頭兩個詞就是“嚴肅、浪漫”。作為一名很有成就的物理學(xué)家,費曼的書顯得嚴肅是正常的,就像很多科學(xué)作品那樣。但是當(dāng)中又透著一點點的小浪漫,就變得十分吸引人了,嚴肅中不乏浪漫,就是我心目中費曼的小魅力,是一種science man的魅力。
      
      ——我一向認為一個人要有“你干嗎在乎別人怎么想”的態(tài)度,我們要聽取別人的意見,加以考慮。但如果我們覺得他們的看法是錯的,那就沒什么好顧前怕后的。
       What do you care what other people think?聽起來有一點點的叛逆,但其中蘊含的是巨大的勇氣和自信,當(dāng)然這樣自信是來自于對自己能力的肯定,也來自于不畏懼失敗的豁達。生活中的聲音各式各樣,有時候聽著聽著會讓人莫名其妙地?zé)┰晗爰饨?。太過在乎別人的眼光和看法,想說的話不敢說,想做的事不敢做,總害怕會說錯了或做錯了,后來發(fā)現(xiàn)其實nobody cares,錯了就承認錯了,總比連錯的機會都沒有要人生豐富吧……有時總是覺得要謙虛謹慎,后來發(fā)現(xiàn)強大的人謙虛會變得很實在,弱小的人謙虛會變得很虛偽;當(dāng)自己不確定在哪個位置的時候,費曼的方法無疑是最合理的,“聽”別人的意見,但至于最后“取不取”,就由自己來判斷了。
      
       整本書雖然有很多物理學(xué)知識,但是有些很好理解,比如說在涉及到美國挑戰(zhàn)者號航天飛機失事調(diào)查時提到的液氧、液氫,還有三條相同直徑不一定構(gòu)成一個圓,都很好理解,但至于飛機的構(gòu)造圖和0-環(huán)等等,對于我一個文科生來說就有點難懂了。但可以一直感受到的,是費曼雖然是一個很厲害的物理學(xué)家,但他一直沒有停止過繼續(xù)學(xué)習(xí)的腳步。
       ——比如在簽報告時感受到的,“這時,我明白每個細節(jié)都要定義得十分清楚”;
       ——在調(diào)查NASA溝通問題中學(xué)習(xí)到的,“問題的關(guān)鍵不在于條文規(guī)定上寫的什么,而在于當(dāng)一個人向他的上級反映問題時,得到的是贊許鼓勵還是冷冰冰的面孔”;
       ——還有事件調(diào)查結(jié)束時的感慨,“一個工程要成功,尊重現(xiàn)實是第一位的,贏得公眾好印象是第二位的,因為自然規(guī)律是不會作假的?!?br />    可能是因為科學(xué)家身上已經(jīng)有了那種堅持真實和探索求是的精神,所以總覺得他們比一般人要淡定、正直和積極,希望有一天自己也能有這些氣質(zhì)。更神奇的是,善于思考和觀察的人,在管理上、溝通上常常因為能抓到關(guān)鍵而具有一些優(yōu)勢。所以關(guān)鍵可能不在于我們學(xué)習(xí)什么專業(yè),而在于我們有怎樣的才能。
      
       ——每個人都掌握著一把開啟天堂之門的鑰匙,這把鑰匙也同樣能打開地獄之門?!姓J自己的無知,留下質(zhì)疑的余地,這兩者對于任何發(fā)展都是必不可少?!祟惖臐撃苤?,成就之小,令人想起來未免神傷,總覺得人類可以更好。先人在惡魘中夢想未來;我們(正是他們的未來)則看到他們的夢想有些已經(jīng)成真,大多卻仍然是夢想,一如往日。……對各種可能性持開明態(tài)度便帶來機會;質(zhì)疑和討論是探索未知的關(guān)鍵。如果我們想解決以前未能解決的問題,那我們就必須這樣地把通向未知的門開啟?!鳛榭茖W(xué)家,我們知道偉大的進展都源于承認無知,源于思想的自由。那么這是我們的責(zé)任——宣揚思想自由的價值,教育人們不要懼怕質(zhì)疑而應(yīng)該歡迎它、討論它,而且毫不動搖地堅持擁有這種自由——這是我們對未來千秋萬代所負有的責(zé)任。
       不知道是翻譯者翻譯的好,還是書本來就寫得好,這一小段一小段的話,讀起來總有一種詩意的感覺。難怪初中美術(shù)老師說“科學(xué)與藝術(shù)在最高境界的時候是相通的,就像從南北兩個方向攀登珠峰,中途經(jīng)歷的過程不同,但最后到達巔峰的人,能找到兩者的融合?!彼韵褓M曼這樣在物理學(xué)達到高峰的人,其實頗有些哲學(xué)家的氣質(zhì)呢……說起思想自由,自然而然地想到很多人抱怨說現(xiàn)在中國社會思想不自由、言論不自由,但是我就覺得自由這個東西很不好評判,丘吉爾說:“在我人生的前二十年,我崇尚自由;后面二十年,我崇尚責(zé)任;后來我發(fā)現(xiàn),責(zé)任即自由?!币苍S是我自己太迂腐了,但是我真不覺得現(xiàn)在自己言論不自由,有什么好說的呢,一個一窮二白的大學(xué)生,每天忙著看書、學(xué)習(xí)、健身、社工、寫東西、參加活動、上網(wǎng)、刷人人、找實習(xí)、聽講座、看時事,事情有條理就謝天謝地了,實在不知道怎么樣要求更多的言論自由……至少對于我自已來說,想要的資源大部分都可以找到,想說的話都可以和周圍人說一說,這樣就知足了?;蛟S是自己太世俗了,所以自由不自由實在不好說。
      ps,在這里要感謝一下微博的出現(xiàn),讓我們能聽到更多的大眾聲音。
      
       最后的最后,費曼的愛情是最最不能缺少的,當(dāng)未婚妻艾蓮因病去世之后,費曼寫道
      ——“那時,我準(zhǔn)是在心理上扭曲了自己,我一顆眼淚也沒掉。直到一個多月后,我在橡樹城的一家商店里看到了一件漂亮的連衣裙,我想,“艾蓮一定會喜歡的,”頓時不能自已,潸然淚下。”
       讀到這里的時候,我想每個人心里都會有點漣漪的吧。愛的太深,所以大腦自動忽略非常不想接受的信息,然后當(dāng)晃神回來的時候,那種悲傷,會深到心的最最最底層。但是這一個悲傷的故事結(jié)束了,費曼的生活還在繼續(xù),所以我們看到了后來的費曼結(jié)了婚有了孩子,而且他非常愛自己的妻子和家庭。人生不是電視劇,傳記也不是小說,雖然會覺得艾蓮很可憐,但對于活著的人來說,真理就是,tomorrow is another day……離開的人在天上看著我們的笑容時,也會露出微笑的……
  •     連標(biāo)題都這么張揚, 不愧是擁有彪悍人生的科學(xué)家。
      
      喜歡費曼的一條筋精神: 歡迎來到理性時代。
      
      你可以用世界上所有的語言叫出納鳥的名字,可是到頭來, 關(guān)于那只鳥你還是一無所知, 所以,咱們來仔細看看那只鳥在做什么吧-這才是重要的。
      
      這也是知道一件事情的名稱和懂的那件事的本質(zhì)區(qū)別。
      
      看來圣經(jīng)里的命名即創(chuàng)造再次被推翻??茖W(xué)和宗教勢不兩立啊。
      
      坦白自己的無知,也許是尋求人生意義的鑰匙, 承認,然后去解決, 求知。
      
      我們應(yīng)當(dāng)設(shè)立一個能讓新想法順利產(chǎn)生并試驗的“試-錯”制度, 必要的話淘汰,然后引進更多新的想法。
      
      虛心面對各種可能性就會帶來機會;懷疑和討論是探索未知的關(guān)鍵。 如果我們要解決從前從未解決的問題,我們就必須先打開無知之門。
      
      人類尚且年輕,一切才剛剛開始,問題成堆也無足于怪。但未來還有千千萬年,我們有責(zé)任盡力做,盡力學(xué),尋求更好的解決方法,并傳給后人。我們有責(zé)任留給后人一雙自由的手和自由的思想。
      
      不要害怕懷疑而要歡迎懷疑,討論懷疑; 有責(zé)任堅持擁有這一自由。這就是我們對于天下后世應(yīng)盡的責(zé)任。
      
      他盡到了他對于后代的的責(zé)任。
      
      XF
  •     正常情況我應(yīng)該學(xué)數(shù)理化什么專業(yè),盡管十九成不了科學(xué)家。但是我很少關(guān)心科學(xué)家的故事。給我這代人科學(xué)啟蒙的是徐遲寫的陳景潤,只記得說他兩只腳穿不一樣的襪子;以后看過愛因斯坦傳,印象更深的是他的音樂才能和積極參加社會活動。現(xiàn)在看費曼的書,才覺得這才是純粹的科學(xué)家,也不是說他具有怎樣的天性,多半還是他成長的環(huán)境使然。所以這本書的“后記”是費曼一篇題名“科學(xué)的價值”的演講稿,稿子結(jié)尾處他講的是教育:“宣揚思想自由的價值,教育人們不要懼怕質(zhì)疑而應(yīng)該歡迎他……”
  •     科學(xué)家不是全都嚴肅呆板的。這個幽默,活力十足的家伙,不能不讓人喜歡吶。下面隨便提幾個點來談?wù)勝M曼的故事。
      一. 父親對費曼的影響很大。比如,不能迷信權(quán)威,甭管誰的言論,先看起點,再看結(jié)論,然后問自己“有沒有道理?”
      二. 艾蓮對其影響也挺大。“假如有長生不老的火星人來到地球,看到我們這些叫做人類的動物,明知死亡不可避免,卻在死亡預(yù)期之前活七八十年,大概火星人會覺得是一個天大的心理問題——明知生命易逝的情況下活著。可是我們?nèi)祟惥褪沁@么活著,在明知生命預(yù)期的情況下歡笑,玩樂,生活?!边@是艾蓮離世后他的想法。挺不錯的念頭。
      三. NASA的“挑戰(zhàn)者”號飛機失事的調(diào)查反應(yīng)出來的不僅僅是科學(xué)技術(shù)上面的問題,也有機構(gòu)管理的問題。技術(shù)上:細節(jié)決定成敗。(越細微的點,越不能忽略);管理上:各種厲害關(guān)系,各種人心揣測,各種行業(yè)規(guī)則,注定不是一般人能HOLD住的。(又出現(xiàn)了一二三規(guī)則。即凡事從簡單的一二三原則去直接尋求解決之道)
      
      
  •     1.
       我從父親那兒學(xué)會了“翻譯”——學(xué)到的任何東西,我都要琢磨出它們究竟在講什么,實際意義是什么
      p.13
      
      -1.
       你可以知道所有語言是怎么叫這種鳥的,可是終了還是一點也不懂它。你僅僅是知道了世界不同地區(qū)的人怎么稱呼這只鳥罷了。我們還是來仔細瞧瞧它在做什么吧——那才是真正重要的。(我于是很早就學(xué)會了“知道一個東西的名字”和“真正懂得一個東西”的區(qū)別)
      p.14
      
      2.
       我試著解釋說,“我這些年聽到的這么多故事,現(xiàn)在我不知道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讓我拿著這些學(xué)到的東西怎么辦?”換句話說,我不再信任那些數(shù)據(jù),因此對那整個一套產(chǎn)生了根本的不信任。在那之前的那些年,我一直想方設(shè)法來理解《圣經(jīng)》里奇跡的故事,現(xiàn)在倒好,哼,所有的奇跡都可以解釋了,因為它們大概全是編造出來的,見鬼!我悶悶不樂。
      p.27
      
      3.
       我一向認為一個人要有“你干嘛在乎別人怎么想”的態(tài)度,我們要聽取別人的一件,加以考慮,但如果我們覺得它們的看法是錯的,那就沒什么好顧前怕后的。
      p.32
      
      
      4.
       第二天,我就收到艾蓮的信,上邊寫著,“把鉛筆上的字刮掉算個什么事兒呢?”接著說,“難道你不為我愛你而自豪嗎?”隨后又是,“你干嘛在乎別人怎么想?”
       下邊還有打油詩,“你若以我為羞,噠,噠,噠,你是個核桃!”后邊一段也差不多,知識最后一句變成了“你是個杏子仁!”每一個都是“果仁(傻瓜)”的不同說法。
       我還有什么選擇呢?只好乖乖地用那些燙了金字的鉛筆。
      p.43
  •     Richard Feynman is a legendary figure in the history of physics, but this book is not about physics. The main part of this book talks about Feynman's investigation of the Space Shuttle Challenger disaster.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the author tells us how Feynman use his curiosity to find the ultimate answers. Compared with the author's descriptions, I think we can learn at least several aspects of Curiosity.
      
      First, the object of curiosity should be the reasons or rationale behind things, rather than conventions or notations. In Feynman's childhood, Feynman was taught to learn why animals behaved this way or that, while others were taught the names of animals. This distinct teaching from his father fostered his interest in science. Or, he had learnt to view science as a way of interpreting lives.
      
      Second, the fact that one thing has worked does not mean it will work. As in the investigation, there were already a lot of discovered problems with the O-rings. But because the Challenger had ever been successfully launched, people ignored those problems thereafter. Eventually, when the shuttle exploded, people came back to talk about those problems. Feynman's understanding of this event was explained with probability theory. Ignorance of conditional probability is well connected with such behavior. The O-rings' failure is associated with certain probability. When there are successful launches of the shuttle, this does not mean the probability will be changed. Put it another way, people's concern about the O-rings should not be changed by any successful launches.
  •      還記得那時在圖書館讀《費曼講物理入門》的那個下午,天!我已經(jīng)“魂不附體”了,看那一排排書架、層層疊疊的書、流動的各色讀者···他們仿佛都變了,到處全都是跳躍的原子“本質(zhì)”。
      
       空氣、生命體、紙張、印刷圖畫,每件東西往細微處想想不都是那一個個小小粒子的組合嗎?但是,我們怎么去理解呢,我們只是“知道”,然而這原子世界的奧秘真讓人難以捉摸呀。
      
       “總是說原子核帶正電,核外電子帶負電,那是它們力的表現(xiàn)嗎?電荷只不過是起了一個名字吧,電磁場不就是一種相互作用的力的表現(xiàn),可是電荷之間的吸引力到底是從哪里來的呢?為什么絕對零度不能達到?為什么那些基礎(chǔ)粒子在完全沒有動能的情況下還要有一種自旋的運動,是因為宇宙大爆炸產(chǎn)生的能量嗎?燃燒是怎么一回事,所謂的化學(xué)能轉(zhuǎn)化為熱能,分子大量熱運動,那火焰是因為光子的躍遷嗎?我們能看到的不同顏色是不同頻率的光,那怎么從原子運動的角度理解物質(zhì)表現(xiàn)出來的色彩呢,是光子和物質(zhì)中運動著的粒子產(chǎn)生作用以后,光子的頻率發(fā)生變化,從而在人眼這特定的識別結(jié)構(gòu)中反映出來不同色彩的嗎···”回去的一路上我都在胡思亂想這些問題,周圍鬧市中鼎沸的人聲好像都被一種深遠的沉靜所自動淹沒,只剩下那些不著邊際的思考。
      
       這就是費曼先生的力量!讓一個物理白癡學(xué)會了思考,盡管可能是完全不正確的亂想,可是對我而言卻像是打開了另一扇看世界的窗戶。每個科學(xué)天才仿佛都有小時候拆收音機的經(jīng)歷。我沒有干過,連遙控器都沒有拆過,中學(xué)只是做題,大學(xué)的實驗課又總覺得那么難,我什么時候開始對這樣有意思的科學(xué)越來越望而生畏了呢,好像這才是第一次走進它的世界。我們的教育怎門就那么擅于把一切的聯(lián)系性統(tǒng)統(tǒng)切斷、把一切的神秘性統(tǒng)統(tǒng)藏到魔境之中呢?仿佛科學(xué)是一回事,科學(xué)精神卻是另一回事??纯促M曼先生站在沙灘所作的“神奇的跳躍之歌”吧:我們就是“具有認知力的原子,具有好奇心的物質(zhì)”。正是在這種永無休止的“鬧騰”之中,科學(xué)才能渡過那沉默無歌的年代,才會有散發(fā)出詩歌般的美感。
      
       神奇些,再神奇些!天才費曼的一生怎么就那么像一部奇遇記??此栽煲惶住昂每础钡娜欠枺此毁M勁的切菜方式,看他認認真真地研究人脫離鐘表時的時間感,看他整天沒事了就用顯微鏡觀看螞蟻怎么在他的“誘惑”下上設(shè)定好的渡船,看他怎樣一步步靠近“夢”去考量人的意識,典型的充滿好奇心的大男孩呀!
      
       不過,可不要以為他就是《the big bang》中謝爾頓那樣只適合有絲分裂的超級可愛“社交”小呆瓜,看他和妻子艾蓮怎樣的情投意合,在妻子在疾病之時又不離不棄、長相廝守;看他在戀人去世之后對夢中糾纏的對話,看他那次睹物思人潸然淚下,你又覺得他是那樣可親可敬了。
      
       但這還不是一個完整的費曼,他的“不在乎”則是另一件法寶??纯此鯓诱J真一本本讀完全部備選教材而提出嚴厲批評吧;再看他一邊欣賞著脫衣舞表演、一邊研究研究物理,再順手畫幾幅素描,又在舞廳老板落難之時欣然出庭作證。所謂的名流、公眾形象,權(quán)勢、宗教偏見,費曼先生一點都不在意,看看他在的諾貝爾獎時是怎樣調(diào)侃瑞典王室的那些“規(guī)矩”吧。因為“爸爸是個制衣師,他說人與人脫下那層皮都一樣。”
      
       關(guān)于費曼先生的趣事估計三天三夜都講不完,我也學(xué)不會他“溜門撬鎖”的傳奇絕技,就讓這屋子里的鎖隨時壞下去、電也隨時壞下去,全部都交給鎖匠、電工師傅門把。不過不要太悲觀,還是可以考量一下聆聽音樂之時到底是情感先入呢,還是會不自覺去在意音樂的結(jié)構(gòu)與細節(jié),到底是會大腦一年空白呢,還是充滿畫面感、浮想聯(lián)翩?還可以隨時隨地觀察天象、物象、自然像,學(xué)學(xué)當(dāng)一只先知春江水暖的“鴨子”。
  •     理查德·費曼有兩本自傳,《別鬧了,費曼先生》和《你干嗎在乎別人怎么想?》。那天下午,我看了《你干嗎在乎別人怎么想?》,然后我把這句話寫在辦公桌的白板上,提醒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要更主動、簡單、熱情、勇敢。
      
      書中談到:
      
      費曼的妻子艾琳送來一盒鉛筆給費曼,每支鉛筆上都有燙金寫著,“親愛的理查德,我愛你,波斯貓”,費曼怕這鉛筆丟了的話,被同事看到會很不好意思,就把字都刮掉了。艾琳第二天寫信給費曼“把鉛筆上的字刮掉算是什么事兒呢?難道你不為我愛你而自豪嗎?你干嗎在乎別人怎么想?”費曼只好乖乖地用那些燙金的鉛筆。
      
      還有一次是關(guān)于圣誕卡。費曼剛換了工作,艾琳要寄圣誕賀卡給他的同事,費米和貝特,那些大物理學(xué)家。費曼覺得不要寄,因為都不熟悉他們呢。可是艾琳說:“你干嗎在乎別人怎么想?”一年后,費曼“和費米、貝特都熟了,還去過他們家,和他們的孩子玩,關(guān)系很友好”。
      
      我們總把自己的視角局限在眼前,如果把自己想象成一架直升機,升在一個沒有人的更高的地方,我們就會看這我們所生活的星球,望著這個星球里渺小的自己,身邊忙碌的人們,過去的狀態(tài)和可能的未來的模樣。
      
      每個人的念頭、情緒能銘記在心的并不多,你還記得上個月你這個時候在干嘛嗎?你當(dāng)時是開心的還是失落的嗎?他們也是一樣:有的人今天大罵你一頓,有些人對你嗤之以鼻,這是他們的問題,過兩天他們就會完全忘記。有的人當(dāng)面奉承你,說那些順耳服貼的話,回頭,他甚至可能都不會記得你叫什么。這就是我們的世界,有的人逢場作戲、裝瘋賣傻,有的人自恃清高、裝聾作啞。我們所處的社會沒有那么精致,大多數(shù)時候,人們都在遺忘,忘記自己,忘記別人。他們大多數(shù)的想法都局限在他們自己的世界里,局限在這個社會風(fēng)氣里,局限在這個時代里。
      
      再說,你干嗎在乎別人怎么想?怎么想是他們的事情,你控制得了嗎?他們的想法是錯的,你能讓他承認甚至改正嗎?你做的他們可能當(dāng)時不會理解,但是難道因為他們不理解你就不做嗎?而且,他們想的恐怕他們自己也會很快忘掉,他們也不想影響你,你又何必跟著他們的想法走呢。所以,大膽做你認為應(yīng)該做的事情,把自己的計劃付諸實施,努力而不恐懼,別管他們怎么想。
      
      害怕做錯了嗎?那什么是對錯呢?對錯只有相對的意義,有三個標(biāo)準(zhǔn):公認的標(biāo)準(zhǔn)、自己的標(biāo)準(zhǔn)和旁人的標(biāo)準(zhǔn)。在做出決定時,如果沒有公認的標(biāo)準(zhǔn),那只能在余下兩個里選擇。自己的標(biāo)準(zhǔn)可能比較主觀、片面,但至少是自己的決定,不會在將來悔恨不已。別人的標(biāo)準(zhǔn)固然全面、符合利益,可是,如果他們錯了,你就這么沒有主見地跟著做錯了,那你會多么恨自己。而且生命對每個人只有一次,若軌跡都由別人決定,那么這還是你的人生嗎?
      
      所以,你干嗎在乎別人怎么想?
      
  •     昨天晚上看了弗曼給他妻子的幾封信。
      
      其中他在出差路上想念妻子兒子還有那只狗狗的描述,讓我很是感動,這樣的人,應(yīng)該是很感性的吧。
      
      但是你看他分析他遇到的不太文化的東西不太熟悉的事情,你又可以看到弗曼是很理性的人。
      
      他分析一個研討會,用了6點描述,簡直就是經(jīng)典之中的經(jīng)典。我們需要更多說真話的人。
      
      
  •     之所以對費曼如此著迷,不是羨慕他那天才的頭腦和出色的學(xué)術(shù)成就,也不是因為他出的那一套無比經(jīng)典的物理學(xué)講義,我喜歡他,是因為他讓我看到了一個從骨子里熱愛科學(xué)熱愛思考熱愛生命的人所應(yīng)有的樣子。
      我常聽到有人說,我不是個適合搞科研的人,我靜不下心來。我曾經(jīng)也是這么認為的,只有那些靜下心來鉆研的人才是適合搞科研的人。其實后來想想,什么靜不靜下心來的,都是借口。要看是不適合搞科研,就看你有沒有對你所研究的東西發(fā)自內(nèi)心的熱愛就夠了??赡墚?dāng)你強迫自己鉆研在自己并不怎么感冒的領(lǐng)域時,才需要所謂的“靜下心來”。
      這是一個對一切人類智慧的結(jié)晶都無比著迷的人眼中的世界,他總是揣著一股興奮嘗試著各種新鮮東西,拒絕成為常識與思維定勢的俘虜。
      哦對了,還有讓人久久不能釋懷的,是他那段刻骨銘心的愛情。
  •      理查德?費曼(Richard P. Feynman)被《紐約時報》稱贊為:“二戰(zhàn)以后理論物理學(xué)家中最智力超群,反傳統(tǒng)習(xí)俗,最具有影響力的?!痹?jīng)參與著名的“曼哈頓計劃”,在量子力學(xué)領(lǐng)域有突出貢獻,1965年獲諾貝爾物理獎,和愛因斯坦一樣,他也是猶太人。以前讀過關(guān)于他的另外一本書《別鬧了費曼先生》,最近讀的這本《你干嗎在乎別人怎么想》更充分的體現(xiàn)了他對于科學(xué)研究的理解。
      
       令費曼為人熟知的恐怕不是他頭頂諾貝爾物理學(xué)獎獲得者的光環(huán),許許多多諾貝爾獎獲得者的名字在外行人眼里也稀松平常。費曼對于物理學(xué)界的最巨大貢獻應(yīng)該是他的《費曼物理學(xué)講義》,這套生動而又深刻的教材開啟了無數(shù)青年學(xué)生的物理學(xué)之夢。最近看的美劇《生活大爆炸》中,那幾個天才物理學(xué)家令人捧腹的日常談話中兩次提到了這本書。一次是Howard贈送了一套《講義》給Leonerd作為圣誕禮物,另一次是Sheldon談及幼年時父母吵架的情形,他說自己只能靠在房間里大聲閱讀《講義》來逃避現(xiàn)實。
      
       除了費曼先生在學(xué)術(shù)上的驚人成就以外,他對待生活的態(tài)度更加值得我們學(xué)習(xí)。放在今天他大概就是我們眼中的GEEK,然而他能夠堅持自己的個性,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在現(xiàn)在這個浮躁的社會里,無疑是難能可貴的。一次物理學(xué)家的聚會,舉辦地點在一個奢華的網(wǎng)球俱樂部里,那兒本來是富翁們的游樂場所,費曼無法忍受奢華的氛圍,于是一個人抱著被子睡到樹林里去了。
      
       在書的最后一節(jié),附錄了費曼的一篇演講稿《科學(xué)的價值》,科學(xué)改變了世界,創(chuàng)造了無數(shù)新奇的產(chǎn)品,提高了人們的生活水平??茖W(xué)可以提供思辨的享受。更重要的是,科學(xué)改變了人們對于世界的概念,一個小學(xué)生與一個博士看待世界的角度絕對不一樣,至少你可以明白什么想法是更加趨近于客觀事實的。
      
       在物理學(xué)領(lǐng)域,費曼可以稱得上一位大師,正是因為有了這樣才華卓越的人物投身講臺,枯燥無味的科學(xué)研究才顯得趣味盎然。正是因為這個緣故,我更趨向于把他看作一位物理教師,而不是物理學(xué)家。
      
  •     第一章講了很多他成長的過程,他和第一任妻子的愛情和相互的影響,非常溫馨、非常感人,他的語言很不煽情,一點瓊瑤酸味兒都沒有,但是透出的感情很真。結(jié)束的時候(這里先不劇透啦)聽得我鼻子都酸了,一貫給我感覺是調(diào)皮老頑童的費曼原來還有這么深情的一面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中間還夾雜著很多他對各種人事物的見解
      之后就比較像他以前的歡快風(fēng)格了。講他對很多現(xiàn)象的觀察和試驗,比如對內(nèi)部生物鐘how to count time的實驗,方法很簡單,他把他思考的過程都說出來,看著既有意思、又能學(xué)習(xí)學(xué)習(xí)天才的思維方式,有點像freakonomics里面的那些怎么設(shè)置 control group怎么設(shè)置試驗之類的東西。而且看著這么個充滿好奇心和探索欲的人,讓人覺得心中很有活力
      
  •     太真切可愛了。
      10多年前讀過一次英文原版的,當(dāng)時還讀的磕磕巴巴的,很喜歡里面表達的意思,所以非常努力的讀了。
      
      “真性情”是唯一可以想到的描述了。
      
      這次是聽的audiobook,very nicely done,讀audiobook的人甚至連某議員的southern drool 都學(xué)了,太可愛了。
      
      This is such a genuinely interesting book, recommend for all ages.
  •      這本書凱爾(Kyle)同學(xué)的推薦。除了大家所知道的這樣的一個灑脫直爽的加州理工教授,他原來還是那樣一個感謝父親給予他最富有想象力的教育的兒子,一個愛著自己逝去了的前任妻子的丈夫,也給了子女最寬容的愛的父親。誰說作為物理學(xué)家的他會有什么不同,誰說獲得了諾貝爾獎的他會有什么區(qū)別,他沒什么不同的,看見一張照片,在加州理工的演講上,他張開了雙臂,好像要擁抱了生活去享受人生的。
       這本書是另一本書(Surely you're joking, Mr. Feyman)的小弟弟,作者把另一本書叫做SYJ,帶了風(fēng)趣的。在轉(zhuǎn)述費曼先生的口錄的時候,我覺得費曼先生只是想告訴我們,生活里拿來那么多裝模作樣的嚴肅,科學(xué)里多一點輕松,但是不能少了一點專注。在這本書的最后附上了一篇他對科學(xué)意義的思考,最吸引我的是他對于科學(xué)的魅力的著迷。他說他想不通,為什么在這個世界上有這么多詩人,藝術(shù)家,卻少了很多為了科學(xué)的美麗而潑灑筆墨和顏料的詩人和藝術(shù)家。他覺得科學(xué)之美像是沒有在這樣的時代普及,而他看到了科學(xué)的無窮美麗。我希望我也能像他一樣能欣賞知識的美的,當(dāng)海洋里的無數(shù)的水分子跳著他們獨特舞蹈向我撲面而來的時候——不要笑,也不要覺得這樣的美好像變得沒了趣味,如果你真這樣覺得,去讀讀這本書吧!
  •     如果你是個有心教子并望子成龍的人,這本書是個不錯的選擇;如果你是個成長經(jīng)歷很平淡,感覺童年不完整的人,這本書是個很好的選擇;如果你是個人生閱歷很豐富,對科學(xué)思維的形成不報客觀上的可能性的觀念的,這書卻是極好的選擇。
       跟著費曼的成長足跡,我們看到了一個父親如何以有限的知識來啟迪出無窮的智慧——一個科學(xué)的思維模式。如果說父母是每個人第一人老師,那么這個老師怎么才能在一個人成長的初期,就嘗試以輕松愉快而自然的方式來灌輸給你一輩子最重要的東西,才是這個人人生成功開始最需要關(guān)注的了。
       一個人的興趣的出現(xiàn)時沒有征兆的,從這本書中你會相信,看似愚蠢的想法深入探索下去,很有可能成為一個人新流派的創(chuàng)立之初源。而兒時之樂往往受壓制,次誡也。
       書名之來,源于阿蓮之故事。二人雖情短卻回味深遠。若此生遇到此樣知己,真真知足矣。能成大器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但知己難遇,能如此心心相映,彼此了解至此的,著實令人羨慕。心有靈犀者常有,但能如此相知的又有幾個呢?方知能影響人一生的,乃至深之情也。
      
  •   你好,費曼先生。
    再見,費曼先生。
  •   永遠的費曼先生!
  •   費曼先生,永不休止的鼓聲。
  •   我們的教育怎門就那么擅于把一切的聯(lián)系性統(tǒng)統(tǒng)切斷、把一切的神秘性統(tǒng)統(tǒng)藏到魔境之中呢?
  •   (⊙o⊙)哦,這可能是我小時候?qū)W習(xí)不好、想得不多的偏見,不過我現(xiàn)在還是喜歡按自己的想法去學(xué)習(xí)。哈哈
  •   我覺得我看了費曼的文字之后就想學(xué)物理了!盡管我已經(jīng)是個大四的人了!
  •   看了幾篇熱門評論,你這一篇才是我要找的!謝謝!
  •   :)~~~
  •   我就是太在乎別人怎么想了。。。
  •   道理很明了,做起來就沒有那么簡單哇
  •   這評論寫的太好了~~~
  •   喜歡……我也需要看看這本書……
  •   說得好,自己要有點主見
  •   次奧,我就是沒主見???/li>
  •   而且生命對每個人只有一次,若軌跡都由別人決定,那么這還是你的人生嗎?
  •   嘖嘖,樓主推薦的這個中國社科出版社版本的當(dāng)當(dāng)居然缺貨,有湖南科技出版社出版的,不知道會不會差別很大
  •   我們總把自己的視角局限在眼前,如果把自己想象成一架直升機,升在一個沒有人的更高的地方,我們就會看這我們所生活的星球,望著這個星球里渺小的自己,身邊忙碌的人們,過去的狀態(tài)和可能的未來的模樣。 這句直接戳中~
  •   蕩氣回腸!
  •   To 林:我是看電子版的,如果需要可以隨時與我聯(lián)系。
    To Others:thank all of you.
  •   我也想看。。電子版的。共享下挖。thank you!
  •   寫的真好,不在乎別人的想法,專注自己的目標(biāo),自己的人生自己做主
  •   主動、簡單、熱情、勇敢。若是身邊朋友個個似這樣,生活多么美好。
  •   我干嗎在乎你怎么想
  •   嗯,老為小事糾纏,浪費生命,何必呢;
    老為別人的看法糾纏,浪費生命何必呢?
    你們怎么想,我為什么要在乎,這是我僅有的一次生命。
    處來則處,處不來則擇新友,真是太傻瓜了,原來。
  •   事實上 我們總是 活在別人的眼光下 要擺脫 擺脫 擺脫~~~
  •   男人改變世界,女人改變男人的世界觀。
  •    每個人的念頭、情緒能銘記在心的并不多,你還記得上個月你這個時候在干嘛嗎?你當(dāng)時是開心的還是失落的嗎?————說的太對了~除了激動深刻的,其他都忘光了~
  •   電子版的 能傳份我么???。。? 謝謝撻
  •   我暈。。艾琳就不是別人了?? 費曼干嘛在乎艾琳怎么想啊。 那是因為他關(guān)心艾琳的想法啊。。 樓主真扯淡。
  •   看了您的書評,我想看了。。
  •   我就是太在乎別人怎么想,所以連自己怎么做自己都不知道了!
  •   這就是我們的世界,有的人逢場作戲、裝瘋賣傻,有的人自恃清高、裝聾作啞。我們所處的社會沒有那么精致,大多數(shù)時候,人們都在遺忘,忘記自己,忘記別人。他們大多數(shù)的想法都局限在他們自己的世界里,局限在這個社會風(fēng)氣里,局限在這個時代里。
  •   最近正苦惱這個問題,突然看見這本書,簡直就是費曼大神對我的神啟啊。
  •   禪宗說:你的性格、觀念,所有的思維模式,都不是一定你自己的“自由意志”,而是環(huán)境(如輿論、教育等)對你的“強迫”,也就是馬克思說的異化,你完全可以換一個角度看問題,只要你愿意。 這就是所謂的頓悟。
    心理學(xué)說:導(dǎo)致人不開心根本不是事實,而是人對事實的看法,環(huán)境可以左右與你相關(guān)的各種事實,但是永遠無法左右你的心理(態(tài)度和看法)。只要你想快樂,你就可以快樂。這就是所謂的積極性理學(xué)。
    推薦古龍的《歡樂英雄》。
  •   真性情用的好!我昨天今天剛出來一句話:最真即最好,至真則無敵
    共勉亞共勉~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