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7-7-1 出版社: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作者:馬科斯,Marcus du Sautoy 頁數:356 譯者:孫維昆
Tag標簽:無
前言
歡迎你來數學圈,那是我們熟悉而陌生的園地。 我們熟悉它,因為幾乎每個人都走過多年的數學路,從123走到6月6( 或7月7),從課堂走進考場。然后,我們把它留給最后一張考卷,解放的頭 腦,不再為它留一點兒空間。我們也陌生,模糊的記憶里,是殘缺的公式 和零亂的圖形,是課堂的催眠曲,是考場的蒙汗藥……去吧,那些被課本 和考卷異化和扭曲了的數學;忘記那一朵朵惡之花,我們會迎來新的百花 園。 “數學圈叢書”請大家走進數學圈,也走近數學圈子里的人。這是一 套新視角下的數學讀物,它不為專門傳達任何具體的數學知識和解題技巧 ,而以“非數學的形式來普及數學”,著重宣揚數學和數學家的思想和精 神。它的目的不是教人學數學,而是改變人們對數學和數學家的看法,讓 數學融入大眾文化,回到人們的生活。讀這些書不需要智力競賽的緊張, 而是要一點兒文藝欣賞的平和。你可以懷著360樣心情來享受數學,經歷它 的趣味和生命,感悟符號背后的情感和人生。 沒有人懷疑數學是文化的一部分,但諾大的“文化”。卻往往將數學 排除在外。當然,從人數來看,數學家在文化人中頂多占一個測度為零的 空間。但是,數學的每一點進步都影響著整個文明的根基。借一個歷史學 家的話說,“有誰知道,在微積分和路易十四時期的政治的朝代原則之間 ,在古典的城邦和歐幾里得幾何之間,在西方油畫的空間透視和以鐵路、 電話、遠距離武器制勝空間之間,在對位音樂和信用經濟之間,原有深刻 的一致關系呢?”(斯賓格勒《西方的沒落·導言》)所以,數學不在象牙 塔,就在身邊。上帝用混亂的語言摧毀了石頭的巴比塔,而人類用同一種 語言建造了精神的巴比塔,那就是數學。它是藝術,也是生活;是態(tài)度, 也是信仰;是最復雜的簡單,也是最單純的完美。 數學是生活。當然,我們的意思不是說生活離不開算術,技術離不開 微積分;而是說數學本身也能成為大眾的生活態(tài)度和生活方式。很多人感 覺數學枯燥無味,是因為他把數學從生活中趕走了。當你發(fā)現一個小公式 也像一首小詩那么多情的時候,還忍心把它忘記嗎?大家能享受“詩意的 生活”,從這點說,數學是一樣的。 數學的生活很簡單。如今流行著很多深藏“大道理”的小故事,那些 道理多半取決于講道理的人的態(tài)度和立場。它們是多變的,因為多變而被 隨意扭曲,因為扭曲而成為多樣選擇的理由。在所謂“后現代”的今天, 似乎一切東西都成為多樣的,人們像浮萍一樣漂蕩在多樣選擇的迷霧里, 起碼的追求也失落在“和諧”的“中庸”里。數學能告訴我們,多樣的背 后存在統一,極端才是和諧的源泉和基礎。從某種意義說,數學的精神就 是追求極端,它永遠選擇最簡的、最美的,當然也是最好的。數學決沒有 圓滑的道理,也不為模糊的借口留下一點兒空間。 數學生活也浪漫。很多人怕數學抽象,卻喜歡抽象的繪畫和怪誕的文 學。可見抽象不是數學的罪過。藝術家的想象力令人羨慕,而數學家的想 象力更多。希爾伯特說過,如果哪個數學家一旦改行做了小說家(真的有) ,我們不要驚奇——因為那人缺乏足夠的想象力做數學家,卻足夠做一個 小說家。懂一點兒數學的伏爾泰也感覺,阿基米德頭腦的想象力比荷馬的 多。我們認為藝術家最有想象力,那是因為我們自己太缺乏想象力。 數學是明澈的思維。生活里的許多巧合——那些常被有心或無心地異 化為玄妙或騙術法寶的巧合,也許只是自然而簡單的數學結果。以數學的 眼光來看生活,不會有那么多的模糊。有數學精神的人多了,騙子(特別是 那些穿戴科學衣冠的騙子)的空間就小了。無限的虛幻能在數學找到最踏實 的歸宿,它們“如龍涎香和麝香,如安息香和乳香,對精神和感觀的激動 都——頌揚。”(波德萊爾《惡之花·感應》) 數學是奇異的旅行。數學在某個屬于它們自身的永恒而朦朧的地方, 在那片朦朧的土地上,我們已經看到了三角形的三個內角和等于180度,三 條中線總是交于一點而且三分每一條中線;在那片朦朧的土地上,還存在 著無數更令人驚奇的幾何圖形和數字的奇妙,等著我們去和它們相遇。 數學是純美的藝術。數學家像畫家和詩人,都創(chuàng)造“模式”,不過是 用思想來創(chuàng)造,用符號來表達。數學的思想,就像畫家的色彩和詩人的文 字,以和諧的方式組織起來。數學的世界里沒有丑陋的位置。在數學家的 眼里,自己筆下的公式和符號就像希臘神話里的那位塞浦路斯國王,從自 己的雕像看到了愛人的生命。在數學里,在那比石頭還堅硬的邏輯里,真 的藏著數學家們的美的追求,藏著他們的性情和生命。 數學是精神的自由。惟獨在數學中,人們可以通過完全自由的思想達 到自我的滿足。不論王摩詰的“雪地芭蕉”還是皮格馬利翁(Pygmalion)的 加拉提亞(Galatea),都能在數學中找到。數學沒有任何外在的約束,約束 數學的還是數學。 數學是永不停歇的人生。學數學的感覺就像在爬山,為了尋找新的山 峰不停地去攀爬。當我們對尋找新的山峰不再感興趣,生命也就結束了。 不論你是不是知道一點兒(或很多)數學,都可以走進數學圈,孔夫子 說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敝灰熬訕分?, 就走進了一種高遠的境界。王國維先生講人生境界,是從“望極天涯”到 “驀然回首”,換一種眼光看,就是從無窮回到眼前,從無限回歸有限。 而真正圓滿了這個過程的,就是數學。來數學圈走走,我們也許能喚回正 在失去的靈魂,找回一個圓滿的人生。 1939年12月,懷特海在哈佛大學演講《數學與善》中說,“因為有無 限的主題和內容,數學甚至現代數學,也還是處在嬰兒時期的學問。如果 文明繼續(xù)發(fā)展,那么在今后兩千年,人類思想的新特點就是數學理解占統 治地位。”這個想法也許浪漫,但他期許的年代似乎太過久遠——他自己 曾估計,一個新的思想模式滲透進一個文化的核心,需要1000年——我們 的希望是,這個過程會快一點兒,更快一點兒。 最后,我們借從數學家成為最有想象力的作家的卡洛爾筆下的愛麗思 和那只著名的“柴郡貓”的一段充滿數學趣味的對話。來總結我們的數學 圈旅行: “你能告訴我,我從這兒該走哪條路嗎?” “那多半兒要看你想去哪兒?!必堈f。 “我不在乎去哪兒——”愛麗思說。 “那么你走哪條路都沒關系,”貓說。 “——只要能到個地方就行,”愛麗思解釋。 “噢,當然,你總能到個地方的,”貓說,“只要你走得夠遠?!?我們的數學圈沒有起點,也沒有終點,不論怎么走,只要走得夠遠, 你總能到某個地方的。 李泳 2006年8月
內容概要
《素數的音樂》講述了天才人物在搜尋“有什么公式可生成素數”等答案時發(fā)生的故事,以及這個謎題的答案將在電子商務、量子力學和計算機科學等廣泛領域產生革命性的影響。
作者簡介
作者:(英)索托伊
書籍目錄
歡迎你來數學圈第一章 誰想成為百萬富翁第二章 算術的原子第三章 黎曼的數學照虛鏡第四章 黎曼假設:從隨機素數到規(guī)則零點第五章 數學接力賽:黎曼革命的實現第六章 拉馬努揚,謎一般的數學家第七章 數學的遷徙:從哥廷根到普林斯頓第八章 思想的機器第九章 計算機時代:從頭腦到臺式計算機第十章 破解數字和密碼第十一章 從規(guī)則零點到量子混沌第十二章 拼圖玩具中消失的一片致謝進一步的閱讀材料網站索引
章節(jié)摘錄
圖靈對機器的熱愛來源于一本書。1922年,在圖靈10歲的時候,他得 到的禮物是棒球,在一起的還有一本書——埃德溫·坦尼·布魯斯特 (Edwin Tenney Brewster)所著的《每個兒童應該知道的自然奇觀》,正是 這本書激發(fā)了童年圖靈的想象力。這本書出版于1912年,書中給出了自然 現象的解釋,但是并不僅僅是讓小讀者們被動地接受這些知識。布魯斯特 關于生命的描述特別地具有啟發(fā)性,為將來圖靈對人工智能的興趣打下了 基礎: 當然,生命就是一臺機器,是極其復雜的機器。雖然比任何手工制作 的機器都要復雜千萬倍,但仍然是一臺機器。曾有人將生命比作一臺蒸汽 機,但那是在我們對生命工作原理了解之前的事,現在我們認為它是一臺 內燃機,就像是汽車、輪船和飛機的發(fā)動機一樣。在學校里,圖靈熱衷于 發(fā)明和制作一些新東西:可以重新加墨的鋼筆,甚至是打字機。直到他在 1931年進入劍橋大學國王學院成為一名數學本科生,這些愛好仍然伴隨著 他。盡管圖靈比較內向和孤獨,和很多前輩一樣,他在數學提供的絕對確 定性之下找到了安全感。同時他對于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熱情并沒有減退,他一直 關注著那些能揭示抽象問題結構的物理機器。作為一名本科生,圖靈研究的首個結果是試圖理解抽象數學與奇異自 然界交匯處的問題。他的出發(fā)點是拋硬幣這個實際問題,而結果則是對任 何隨機實驗所產生結果的復雜理論分析。像厄多斯和塞爾伯格那樣,在完 成自己的證明之后,圖靈失望地發(fā)現這個結果已經在10多年前由芬蘭數學 家林德博格(J.w.Linderberg)得到,并被稱為中心極限定理。后來數論學家發(fā)現中心極限定理為估計素數個數提供了全新的思想。黎曼假設曾斷言,真實素數個數與高斯估計值之間的誤差應該是與拋一枚 公平硬幣得到的誤差相同;但是中心極限定理則揭示了素數的分布不可能 用拋硬幣模型來模擬。素數并不遵循中心極限定理對隨機測量做出的修正 。由于統計學從不同的角度來分析給定數據,因此從圖靈和林德博格的中 心極限定理的觀點來看,雖然素數與拋硬幣有很多共同點,但他們并不是 一回事。圖靈關于中心極限定理的證明雖然不是最早的,但已經足夠證明他的 才能,他也因此被選為國王學院的成員,那時他才22歲。不過在劍橋的數 學圈子中,圖靈仍然是孤獨的。當哈代和利特伍德為數論中的經典問題奮 戰(zhàn)時,圖靈寧愿在數學教條之外進行探索,與其閱讀同時代人的文章,他 更愿意做出自己的結果。和塞爾伯格一樣,他將自己排除在傳統的學術圈 子之外。除了這種自加的孤獨,圖靈也注意到了正漸漸逼向數學的一場危機。劍橋的數學家紛紛討論著一位年輕奧地利數學家的工作。數學曾經給予圖 靈安全感,但是現在某種不確定性卻被放置到了數學的中心。哥德爾和數 學方法的局限性 在自己的第二個問題中,希爾伯特希望數學界能給出一個證明,證明 數學中沒有矛盾存在。古希臘人創(chuàng)造數學時,是將它作為由定理和證明構 成的一門學科,而出發(fā)點則是那些看上去不證自明的關于數的真理。這些 真理被稱作是數學中的公理,是數學花園得以盛開的種子。自從歐幾里得 給出關于素數的第一個證明以來,正是在這些公理的基礎之上數學家利用 邏輯推理擴展了我們對于數的認識。但是希爾伯特對多種幾何學的研究,使我們不禁產生了這樣一個問題 ,我們是否能肯定地說,我們永遠都不會碰到一個既正確又錯誤的命題。我們究竟能多么肯定地認為不存在兩條從公理出發(fā)的推理步驟,其中一條 能證明黎曼假設正確,另一條同時能證明黎曼假設錯誤。希爾伯特肯定地 認為利用數學邏輯可以證明,在數學中不存在這樣的矛盾。在希爾伯特的 觀點中,23個問題中的第二道只不過是保證數學大廈的整齊有序而已。在 包括羅素——哈代和利特伍德的哲學朋友——在內的一些人發(fā)現某些數學 中的矛盾之后,這個問題開始得到了重視。雖然羅素的不朽巨著《數學原 理》找到了解決這些矛盾的一個方法,但卻激發(fā)了更多人對希爾伯特第二 問題的關注。在1930年9月7日,希爾伯特被授予柯尼斯堡榮譽市民的稱號。這是他 熱愛的故鄉(xiāng)。這一年也是希爾伯特從哥廷根退休的一年。他在演講的最后 號召所有的數學家:“Wir mussen wissen.Wir werden wissen.”(“我們 必須知道,我們也將會知道!”)在演講之后,他被邀請去錄音棚將最后一 段錄下,以供廣播播放?,F在你可以在錄音中“我們必須知道”后面聽到 希爾伯特的笑聲。但是希爾伯特不知道的是,在他發(fā)出笑聲的前一天,有 一場會議在附近的柯尼斯堡大學召開,25歲的奧地利邏輯學家科特·哥德 爾(Kurt Godel)作了一場報告,這次報告徹底地摧毀了希爾伯特的世界觀 。在童年時期,哥德爾被稱為“Herr Warum”——問題先生——因為他 總有著無窮的問題。兒時的風濕熱給他的心臟帶來了影響,并留下永久的 抑郁癥。到他晚年的時候,抑郁癥變成了完全的偏執(zhí)狂。他總是認為有人 試圖毒害他,于是他絕食直至死亡。但是在他25歲時,哥德爾摧毀了希爾 伯特的夢想,并導致了數學世界中的一場風暴。在自己的論文中,哥德爾將自己的好奇心轉向希爾伯特那些涉及數學 核心的問題。哥德爾證明了,數學家永遠不可能證明擁有希爾伯特所渴求 的堅實的基礎,利用那些數學公理永遠也不可能證明這些公理不會導致矛 盾。那通過修改某些公理或者加上一些公理,能不能改變這個狀況呢?答 案也是否定的。哥德爾告訴我們,不管為數學選擇什么樣的公理,它們都 不能被用來證明其中不存在著矛盾。數學家稱一組公理是相容的,如果它們不會導致矛盾。我們可以在選 擇公理的時候,保證它們不會產生矛盾;但是在使用這些公理的時候,會 不會得到矛盾就無人知曉。也許從某組公理出發(fā)可以證明相容性,但這只 是一部分的成功,因為對于這組公理的選擇的相容性仍然是一個問題。這 就像希爾伯特希望通過將幾何轉化為數來證明幾何的相容性,但是這導致 的問題就是算術的相容性。(P175-179)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