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8 出版社: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 作者:多湖輝 頁數:191 字數:120000 譯者:陳娟
Tag標簽:無
前言
抓住“批評之道”的要領批評孩子是有“智慧”的。關于這一點我的想法從未改變過,至今仍然如此認為。而要掌握批評之道也確屬不易,必須具備相應的技巧。心理學上有一個廣為人知的理論叫做“Frustration Aggression theory”(挫折攻擊理論,由美國心理學家提出)。在日本,它一般被稱為“欲求不滿—攻擊理論”,但說實話我并不喜歡這個譯詞。將這里的“Frustration”翻譯成“欲求不滿”,讓人多少感覺有些不妥?!癋rustration”的本意是指“阻礙”、“抑制”、“阻止”,常用于阻止毒品等違法物品的進入、將其阻擋在邊境外之類的場合。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的話,“Frustration Aggression”就可以解釋為,當欲望受到阻礙時會讓人產生攻擊性的情緒。當然,“Aggression”也有“憤怒”的含義,沖著他人發(fā)怒本身就是一種攻擊行為。受到批評的時候誰都無法保持心平氣和,對此,想必讀者朋友們也曾深有體會。這就好比當你產生某種想法想要干什么,換句話說,就是有某種欲求的時候,卻被告知不可以這么做;欲望被阻止,那油然而生的反抗之心和憤怒情緒也就不難理解了。所以,在批評別人的時候,如何來處理這種反抗和憤怒就變得尤為重要。“批評”的目的在于讓對方按照自己的要求來改正其態(tài)度和言行舉止,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如果批評的最后只落得一個讓對方排斥、抗拒的結果,那也就從根本上失去了批評的意義。正因為如此,才彰顯出這個過程中運用竅門和智慧的必要性。如何批評才不會讓對方產生反抗心理,讓對方能夠誠心地接受?如何提高批評的效果?怎樣才是“好聽的批評”?當不得不批評時又該如何安撫對方的情緒?本書將通過眾多實例和心理專家或育兒專家們長期研究的成果來向大家介紹這其中的“智慧”。在此,衷心祝愿各位父母能從本書中獲得靈感,發(fā)現更多更好的“批評的規(guī)則”。多湖輝
內容概要
當孩子犯錯誤的時候,父母總是希望通過批評幫助孩子及時糾正錯誤。但是,如果批評的方法不夠得體,就會適得其反。如果招致孩子的反感或者嘴上道歉內心卻并不反省,批評也就失去了它應有的價值。
批評究竟蘊涵著怎樣的技巧?怎樣才能讓孩子心悅誠服地接受“批評”?《父母的習慣:讓批評更“好聽”的100個好點子》為您介紹了父母在教育孩子時應該注意的100個技巧。
作者簡介
多湖輝,1926年生于蘇門答臘島。畢業(yè)于東京大學文學部心理學專業(yè)。千葉大學名譽教授。東京未來大學名譽校長。研究范圍覆蓋面廣,從幼兒教育到高齡問題均有學術著作發(fā)表,受到各年齡層人群的支持。至今仍非?;钴S,負責NDS游戲《雷頓教授》系列的謎題開發(fā),并參與電視節(jié)目《世界第一授業(yè)》。著有《父母的習慣讓孩子變聰明的80個好點子》(日本中經文庫)、《教養(yǎng)與智慧》(日本PHP研究所)、《頭腦體操BEST》(日本光文社)、《會話技巧的秘訣》(日本GOMA書房新社)、《了解“長女”的有趣心理學》(日本新講社)等。
書籍目錄
前言 抓住“批評之道”的要領
第一章 培養(yǎng)孩子思考能力的批評規(guī)則
1 發(fā)號施令只會收到反效果
2 用“第一人稱主語”來傳達
3 用不同的態(tài)度來表示父母的心情
4 有效利用“截止效應”
5 不僅僅只是說“對不起”
6 坦率認錯要從父母開始做起
7 試試“開放式系統(tǒng)”教育法
8 放低聲音慢慢地說
9 不要整天批評孩子
10 防止孩子的“心理慢性化”
11 他人的批評比父母更管用
12 對別人家的孩子也一視同仁
13 不要搬出“爸爸”來嚇唬孩子
14 張弛有度的批評方法
15 讓孩子不再使壞的最好方法
16 不區(qū)別對待男孩和女孩
17 不把“好、壞”的判斷強加給孩子
18 讓孩子不再說謊的竅門
19 注意“溢美”的負面作用
20 巧妙對待不想上學的孩子
第二章 鍛煉孩子忍耐力的批評規(guī)則
21 讓孩子遵守約定
22 用“宣言效果”讓孩子實行計劃
23 讓孩子積累小小的成功
24 不輕易滿足孩子的需求
25 教孩子懂得守時的重要性
26 跟孩子講一講成功人士的故事
27 絕對不能體罰孩子
28 制造與父親交流的機會
29 父母雙方可以持有不同意見
30 偶爾的“大發(fā)雷霆”也很有必要
31 表現出“憤怒”的感情也未嘗不可
32 有條件地接受孩子的要求
33 看清“要求”背后的“欲求”
34 用導泄方式來應付哭泣的孩子
35 如何與孩子交涉看電視的時間
36 給孩子一個可以任性的“解禁日”
37 靈活運用“糖和鞭子”
38 告訴孩子“我相信你”
39 使用“間接的批評”
40 從孩子的失敗中思考自己的錯誤
第三章 培養(yǎng)孩子干勁的批評的規(guī)則
41 當孩子輸給對手時,這樣告訴孩子
42 不要罵孩子“沒用”、“笨蛋”
43 與其批評孩子的“短處”,不如贊揚其“長處”
44 和孩子聊聊“共同話題”
45 “努力”比成績更重要
46 讓孩子學會“尋找答案的方法”
47 縮小與孩子之間的“心理距離”
48 讓孩子明白學習是為了他自己
49 支持孩子自己決定的夢想
50 教孩子活用“散漫力”的學習方法
51 斥責過后不要忘記安撫孩子的情緒
52 批評之余也要表揚孩子好的一面
53 看準批評的時機很重要
54 如何引導孩子克服“畏縮不前”
55 曲線球比直線球更管用
56 絕對不要談及孩子過去的失敗
57 不勉強孩子學習他不想學的東西
58 不要嚴厲斥責孩子的閑逛,要寬容地看待
59 對孩子的努力給予夸獎,讓孩子提起干勁
60 斥責孩子的時候一定要看著他的眼睛
第四章 增強孩子行動力的批評規(guī)則
61 掌握讓孩子幫忙干家務的竅門
62 引導孩子干脆利落地采取行動
63 改變首先要從父母做起
64 列舉從學習中受益的事例
65 用正面的暗示讓孩子建立起自信
66 對孩子的行動給予肯定的評價
67 對不得要領的孩子所采取的教育方式
68 “別磨磨蹭蹭的”是扼殺孩子行動力的語言
69 身體力行給孩子做出榜樣
70 不干涉孩子的決斷
71 揣測孩子心情進而對其錯誤予以糾正
72 對“外向型和內向型”的孩子采取不同的批評方法
73 關注孩子的能力而不是失敗
74 小心對孩子的“過保護”
75 對使用暴力的孩子也絕不放棄
76 培養(yǎng)孩子的同情心,讓孩子學會關心他人
77 要讓孩子克服“不擅長與人交往”的缺點
78 夸獎迷路的孩子
79 將孩子的反抗心引導至好的方向
80 讓孩子了解事情的嚴重性
第五章 提高孩子自立能力的批評規(guī)則
81 絕對不要在兄弟間進行對比批評
82 不干涉兄弟之間的吵架
83 充分發(fā)揮哥哥或姐姐的作用
84 對孩子間的爭吵采取旁觀的態(tài)度
85 不在人前指責孩子
86 試著對孩子說“別學習了”
87 不要指導孩子的學習
88 父母也要有屬于自己的時間
89 父母不要介入孩子的“傷心之地”
90 試著故意挑釁孩子
91 提前堵住孩子的借口
92 給予孩子“冷卻的時間”
93 暫且接受孩子的借口
94 對孩子的淘氣行為采取相應的措施
95 “臭老太婆”的真正意義
96 有時候也需要“假裝視而不見”
97 鼓勵孩子有自己的見解
98 試著讓孩子去糾正他人的錯誤
99 以入學、升級為契機培養(yǎng)孩子的自覺性
100 不要替孩子將一切都打點好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 插圖: 不要搬出“爸爸”來嚇唬孩子 不少媽媽經常利用孩子害怕爸爸責罵的心理來告誡孩子:“這樣做會被爸爸批評的哦。”如果孩子不想受到爸爸的批評,也許當時就會乖乖地聽話。 但是,如果不告訴孩子問題的所在,就等于用蠻力扭住孩子的胳膊將孩子按倒一樣,批評就變成了純粹的威脅。 最近,家庭里父親的存在感越發(fā)微弱,甚至到了“權威一落千丈”的地步。話雖如此,不過比起整天在耳邊念叨的母親,孩子更加害怕平時少言寡語的父親的批評,這一點到現在也沒有改變。 此外,還有一些類似的說法也應該避免,比如“等爸爸回來了讓他教訓你”。 這種說法是媽媽放棄教育主導者地位的表現,媽媽很可能因此會損害自己的權威。孩子會覺得媽媽不再可怕,最后變得輕視媽媽。甚至對媽媽的話充耳不聞。 更進一步來說,“讓爸爸教訓你”這句話,會讓孩子覺得媽媽是在“向爸爸告狀”,從而對媽媽產生不信任感,讓母子關系變得緊張。 所謂教育就是教導孩子對待某種行為的正確判斷基準。因此,如果孩子犯下不得不批評的錯誤,父母們用自己的語言來予以指正才是英明的做法。 毫無疑問,孩子的教育需要父母雙方的合作。但是,與其過分地拘泥,媽媽們不如發(fā)揮自己的主導性,來糾正孩子的錯誤,這樣也會讓孩子更加容易接受,了解批評的意義。 張弛有度的批評方法 我認為必須教導孩子的事情大致上可以分為兩類。也就是說,根據教育內容的不同,需要采取兩種批評方法。 一類是讓孩子學會打理自己的日常生活。比方說從外面回來要洗手、飯后要刷牙、洗澡保持身體干凈等衛(wèi)生習慣。 有些媽媽即使不斷地重復“快點洗手”“快去刷牙”,說得口干舌燥,孩子也仍舊沒有積極性,覺得“做什么都好麻煩”。這個時候,用溫柔一點的批評方法會更好。 日常生活中必須養(yǎng)成的習慣,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漸漸明白并自行掌握。比如說不刷牙的孩子被朋友笑話后,就會主動地每天刷牙。這種通過自我判斷就能明白的事情,不需要過分批評,孩子也會逐漸懂得該如何做。 另一類不能忽視的,就是教育孩子不給別人添麻煩。這種情況下嚴厲的批評非常重要。
編輯推薦
《父母的習慣:讓批評更"好聽"的100個好點子》編輯推薦:日本著名教育家多湖輝著作 開拓父母的教育思路 新一代的父母比以往更懂得夸獎孩子??洫劷o孩子帶來的激勵效果不言而喻,但孩子也不可避免地會犯錯、懈怠,這時,恰當的批評也是必不可少的。許多人對批評存在誤解,往往將批評與責怪、怒斥畫上等號。其實,批評≠指責,批評是為了讓孩子改正錯誤、吸取教訓,成長為更好的人。 話雖如此,孩子面對批評時有負面情緒也是很正常的。畢竟,受到批評的時候誰都無法保持心平氣和,所以,在批評孩子的時候,如何處理這種反抗和憤怒變得尤為重要。 如何批評才不會讓孩子產生抵觸情緒,讓孩子能夠誠心地接受; 如何提高批評的效果;怎樣才是“好聽的批評”; 當不得不批評時又該如何安撫孩子的情緒。 本書將通過眾多實例和研究的成果來向大家介紹這其中的“智慧”。 謹記以下的“批評”規(guī)則: 發(fā)號施令只會帶來反效果; 不在人前指責孩子; 放低音量慢慢說; 做孩子的好榜樣 不要總是翻舊賬 不干涉孩子間的爭吵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