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與荒涼

出版時間:2013-2  出版社:江蘇文藝出版社  作者:王魯湘,鳳凰書品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知識分子總是一個時代最敏感、最直接的親歷者和見證人,所以,沒有知識分子說話的時代無疑是一個悲哀的時代。以此觀之,20世紀的中國是何其幸運,抑或何其不幸?從時局危脆、民懸于線的晚清,到思潮迭起、風云激蕩的民國,再至天下一統(tǒng)、吐故納新的新中國,無數(shù)知識分子在其中歷經(jīng)淘洗,或 被揀選而成為旗手,或被遺棄而抱憾終生,或為保命而委曲求全,或為尊嚴而寧愿赴死……
大變局之下,沒有一個知識分子能置身事外。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被誤讀的歷史深處,追隨蔡元培、陳獨秀、胡適、魯迅、林語堂、陳寅恪等幾代知識分子的足跡,重讀百年中國知識分子在時代巨變中的艱難抉擇,還原其不為人知的個人記憶和家國情懷。

作者簡介

《文化大觀園》
鳳凰衛(wèi)視中文臺文化欄目,由著名學者王魯湘主持。欄目本著“雅文化俗,俗文化雅”的宗旨,以專訪和實地采訪的方式,關(guān)注中華文化的大歷史、大人物、大事件和新發(fā)現(xiàn),并以最雅俗共賞的方式探究文化底蘊和精髓,帶領(lǐng)讀者進入博大精深、異彩紛呈的文化之旅。
王魯湘
王魯湘,1 956年生于湖南,1978年入讀湘潭大學中文系,1987年獲北京大學哲學碩士學位。2000年受聘于清華大學美術(shù)學院任教授、博導。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李可染藝術(shù)基金會副理事長。2001年至今,任香港鳳凰衛(wèi)視高級策劃、主持人。歷任鳳凰衛(wèi)視《縱橫中國》總策劃、《世紀大講堂》主持人、《文化大觀園》總策劃、主持人。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自由與荒涼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條)

 
 

  •     15.劉備
      一直心懷天下,前半生卻奔波勞苦,本來英姿颯爽,到赤壁熬得白發(fā)滿頭,那句“墳頭再小,我占住了也是一座山”真得挺震撼我的,為爭天下,兩個女兒和糜夫人皆死于戰(zhàn)亂,后來的夫人還跑了。到最后,兩兄弟相繼歸神,自己大敗,悲痛而終。
      不過劉備實現(xiàn)了從商人底層到九五之尊的飛躍,磨難之際又總有一干忠義的兄弟、朋友追隨,總的來說不算最慘的。
      
      14.陳登
      身負杰出超凡之才與匡靖天下之志,能打敗孫策,卻無以施展,因為才能與劉備的交情,就被曹操懷疑。
      不過陳登畢竟留下了一世清名,得到伏波將軍之名號,不是最悲哀的。
      
      13.婁圭
      也是聰明絕頂?shù)娜?,可惜幾句話把他害死了,一身抱負從來無以施展,當了將軍連兵都沒有,曹操還說什么“愚兄從不因言語生怨”,最后就因他的口頭禪弄死婁圭。婁圭在這亂世與朋友間都無法互相信任,也有夠慘的。
      
      12.秦宜祿
      很好理解,一個亂世中的小人物,昔日有點風骨,后來在亂世中滾打摸爬,夾在大人物間那個也得罪不得,為了活下去不惜以妻子取媚上司。
      不過,“腳下的泡都是自己走的”,他的死他本身也有原因。
      
      11.董卓
      想做霍光,卻做了王莽,留下千古少有的罵名,跟人推心置腹,結(jié)果曹操、呂布、王允、周毖全反了他,不過他也是自己屠殺人民不會理政,有自身原因。
      
      10.徐佗
      可以說是曹營資歷最老者,要說跟曹操認識的時間,可比元讓、妙才,頭腦精明,針砭曹操之政有理有據(jù),可惜曹操不用又有什么辦法?受屈被打后,在官渡之戰(zhàn)中妄圖刺殺曹操,只是為保命,又何異于許攸?他的品行勝過許攸,惜乎保命不成,反而死于許褚之手。
      和秦宜祿一樣,是亂世中的小人物,品行卻遠勝秦宜祿,刺殺曹操,是利益使然,他卻不似秦宜祿沒皮沒臉,還頗有能力,卻永遠是公門小吏,固然能力遜荀彧郭嘉太多,但即使只看資歷,也當是一掾?qū)佟?br />   
      9.郗慮
      在禰衡那一章其實也算出彩,那么多名士鴻儒,卻只有他能接住第一句,但道義有虧只能敗下陣來。與孔融僅是意氣之爭,卻被曹操利用,不得不屈于權(quán)勢,滿腹經(jīng)綸不得施展,最后自己看不起自己,在歷史甚至演義上留下罵名。
      無心為惡,惡不當罰啊。
      
      8.孔融
      真正為了漢室的人,一直相信曹操,對曹操熱情卻總被感到厭煩,但他仍然為曹操招攬名士,寫詩以稱贊曹操,兒子死去,卻被一個“不孝”治罪,,這真是莫須有之罪,現(xiàn)在三歲小孩皆知孔融讓梨。
      兒子一死,自己不久也被殺,臨死前坦然慷慨作詩,震撼了曹操,無愧大丈夫!
      
      7.郭嘉
      有絕世之智,破袁家有不世之功,因為品行不端,永遠只是個祭酒,三十多年沒有一點美好的回憶,如同生活在不見天日的黑夜之中,美好永遠只在明天。為了曹操,一生只為曹操而施展才華。
      
      6.曹嵩
      其實,他心腸并不惡,他只有一個目標,就是證明自己,養(yǎng)活家人,為此貪污,花錢買太尉,說來他只是一個有奸計、要面子的父親,他想過平凡的生活,想避亂南方,應當享福之時卻喪命刀下,亂世之中,他只想做個平凡的父親,都難。
      
      5.張繡(王先生肯定讀過三國志平話)
      壯烈的涼州漢子,勇武非凡,可他開始不過是為叔父而戰(zhàn),叔父死了,他只得茫然,與當年項羽何等相似!不同的是他雖無項羽之威,但他卻能盡人之才,因此賈詡的才能大展,遠勝項羽對待范增。就是賈詡擅自做主、私交外臣他也毫無怨言,又豈非一位君子?然而畢竟主公需要的是智謀政治,他當不了雄才之主,曹操私納其嬸豈是他之過?到頭來所有人倒把曹操子侄之死算到他頭上。他便一心立戰(zhàn)功,死不卸甲,叫曹操知道,叫亂世知道他張繡不欠誰的。一生不該還的債還清,他撒手人寰。
      三國的世道,就是弱肉強食,造就張繡一生壯烈、一生無奈。
      
      4.荀彧&荀攸(就當玩了回三國殺,這對小叔大侄難分上下,這樣題目就打錯了)
      王佐之才,奇謀之主,一心以為輔佐了一位匡漢室之主,卻陷入曹營不得脫身。禰衡罵曹操便連他們一起罵,他們兩人何辜?而且禰衡無資格罵他們因為他無論治國之道還是用兵之才都差他們千里。嗚呼二人生不逢時,若在盛世大唐豈不為蕭何張良之亞匹?正若王先生所說他們反對曹操就是反對自己,而最為殘忍的是曹操并不殺他們,而是讓他們眼睜睜地看著他們所欲振興的大漢王朝被自己看重的“明主”親手撕裂。騎虎難下,其實正是他們的情況。
      
      3.丁氏
      一個女人,能日夜操勞做針織女工不容易,能看著丈夫一門門娶而不吃醋也不容易,能照料他人子女如同己出更不容易。她與曹操共過患難,曹操卻只知迎娶美女。卞氏、環(huán)氏、尹氏、秦氏。。。最終到了王、周二人她才忍受不住,自己有何錯,曹昂有何錯?但她對抗權(quán)勢,換來的只有地位低賤、財產(chǎn)幾無、枉費青春。。。曹操對不起她,可封建社會哪有給女子做主?
      
      2.曹沖
      古之神童,試問讀者諸君何人在六歲時知曉政事?他不像郭嘉,郭嘉有奇才,卻有錢有官有女人。他的日后本不會遜于郭嘉,留著丞相、三萬戶人口都是他的,老天偏偏給他個玩笑,天命不可違。陳登有御孫策之功,樓圭有筑冰城之策,雖未盡其才,卻也給了后人智士的形象。曹沖呢?給人印象不過是個聰明孩子,卻不像郭嘉、陳登有定天下之謀,這能怪誰呢?
      
      
      
      1.曹操
      說起來可笑,他本有匡國之志,最終走向了篡國之路,魏王之爵、丞相之職、冀州之強又給了他什么?錢用在篡國之路上了,一切親人朋友先后離他而去,先是鮑信戰(zhàn)死,再是父弟被害,然后陳宮反叛、張邈背信、典韋盡忠、丁氏翻臉、任峻壽終、袁紹離世、郭嘉病逝、永別王儁、醉殺許攸、誤害樓圭、荀彧服毒、荀攸憂死、于禁降敵、妙才橫死、王必殉難。。。兒子爭斗不顧父,皇帝陰謀何憐臣?他得到了什么?最終情場、戰(zhàn)場(漢中之失)、官場(稱帝之夢)盡皆失意,他的奮斗得到了什么?無限榮譽?死后千古遭人罵。無盡財富?一生勤儉財何用。
      據(jù)說曹**的那天,曹丕就把大批美女弄進府氣得卞夫人再不理他,連兒子都不顧爹死活,曹操,這一生也是悲劇。
      
  •      關(guān)于曹操的評價,其實是個很難回答的問題,也爭議很久了。從古代的陳壽、裴松之到近代的盧弼、黎東方、呂思勉、田余慶、張作耀乃至柏楊與易中天,似乎沒人能給予曹操一個準確客觀的四字評語。早期對于曹操的評價褒大于貶,魏晉乃至唐初都是很仰慕的,宋以后的評價越來越低。倒曹的那一派,自司馬光、蘇軾開始就高喊著“篡國竊賊”的口號,漸漸占據(jù)主流地位,自毛澤東起也漸漸翻案了。
      在下固然不肯茍同哪一派的觀點,但也自認無才以四個字去定義曹操。不過讓我說說的話,曹操給我的印象是——人性化、人民化、人文化!
       先說人性化。
       政治這玩意兒是泯滅人性的,而曹操卻在這個大染缸里充分發(fā)揮著自己的性格,并使其不斷突出,卻也自相矛盾。很少有政治人物像他這樣,優(yōu)點和缺點都非常明顯。提及曹操最大的優(yōu)點,那就是務實,他留下一句名言“不可慕虛名而處實禍”,他明白“神馬都是浮云”,力求在有限的一生中爭取實際利益。這點不僅表現(xiàn)在他讓名分與袁紹、不當皇帝等大問題上,甚至可以探索到個人生活方面。他提倡節(jié)儉,即使成為異姓諸侯王,所用的器具依舊不假雕飾的;漢末流行服武冠,插雉雞尾,即便袁紹、崔鈞一流的“憤青”也不免跟這個時髦,而曹操卻覺得這種裝飾華而不實、行動礙事,不帶這種帽子。中國人從來不缺乏坐而論道的精神,所以務實就成了高貴的品格。
       但這么務實的曹操,卻也搞虛假做作的那一套。比如他每次想提高自己地位,總是要暗示朝廷去做什么,然后自己喬模喬樣謙讓一番,美其名曰“三讓而后受之”,所以有人說他“不但竊國,連圣人之禮法都一并竊了”,也是有道理的。若是讀過曹操的詩詞,就會明白他從不缺乏浪漫與夢想,可是他追求的政治目標(所謂寒族地主階級領(lǐng)導的社會)卻是逆歷史潮流的,當時不可能實現(xiàn)的東西,所以歸根結(jié)底得出結(jié)論,曹操又不是一個不切實際的人!
       其實,我們每發(fā)現(xiàn)曹操一個優(yōu)點,反之還能找到這方面的缺點。比如剛才說曹操提倡節(jié)儉,可是需知不少材料證明曹操飲食講究,甚至自己寫了一大堆各地美味魚類的單子,他尤其愛吃鮑魚。再比如說曹操平生以善于用兵自詡,甚至有理論著作《兵法節(jié)要》,但是他既有官渡之得又有赤壁之失。曹操寬宏,原諒過敵人張繡、張魯,重用過叛徒魏種、畢諶;而他又殘暴苛刻,逼死風雨同舟的荀彧、崔琰,處死了昔日朋友許攸、樓圭。曹操坦誠,與鮑信留下千載稱道的友誼,甚至試圖與劉備推心置腹;但他又狡詐,不惜以朝廷的名義去打擊幾度幫助過他的袁紹,借刀殺人害死了孔融、禰衡。曹操公正,棒殺宦官至親,提拔執(zhí)法公正的滿寵;但他又袒護斂財無度的曹洪、作風不正的郭嘉。曹操敬君子,尊崇何夔那樣的道德權(quán)威、重用毛玠那樣的耿介之人;但他也愛小人,寵愛阿諛拍馬的孔桂、信賴趙達那種專打小報告的校事……總之我們大可以“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人性的矛盾化在他身上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我們搞不清哪個是真哪個是假,至于我個人認為,時代造就英雄、性格決定命運,我力求塑造一個不斷自我進化的曹操,從一個人一輩子不斷發(fā)展的角度去闡述我的文章。任何人都不可能從小到大一成不變。
       因為人性化,所以人民化。
       中國的歷史總愛把人塑造得平面化,特別是帝王將相。而曹操是立體的,他的性格多樣化使人們耳目一新。因為他跟普通老百姓一樣,有人情味,有小家子氣,有小聰明,有小毛病。比如曹操有強烈的自卑感,他出身宦官家庭,所以總想擺脫污點,常搞自我炒作的事情。還有他因為搞女人(特別是屢次搞寡婦)弄得夫妻關(guān)系很僵,逐走了原配夫人,然后又跑到娘家拍著人家后背請老婆回去,這完全不像帝王所為。再有曹操這人總是護短,赤壁打輸了他卻說是自己放的火。
       這些小毛病其實挺可愛,使人們覺得他沒有什么特別之處,更像是普通人。這在千古帝王中是極其少見的。
      
       最后更重要的,曹操是人文化的一個符號!
       曹操在他的詩《度關(guān)山》中開頭就寫到“天地間,人為貴”。這可是人文主義呀!而且比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更立意深遠、更寬宏博愛。他把“天地君親師”的封建道德拋到一邊,先把人性樹立在第一位。他倡導“唯才是舉”是氏族社會發(fā)展過程中,寒族勢力的一個大反彈,比唐高宗與武則天的社會變革早得多。
       曹操是一個偉大的人物,而大多數(shù)人都只是看到技術(shù)層面,說他的心機深重與膽大妄為。其實論心機他遠不及孫權(quán)的老奸巨猾,論膽子他更不如劉備瀟灑給力。他的偉大在于他創(chuàng)造了一個逆歷史潮流的奇跡,營造一個寒族地主階級治理國家的短暫春天(插一句話,應該說是他與諸葛亮在兩個小國家里分別營造的。從某種意義上說,曹操與諸葛亮殊途同歸;而只有孫權(quán)是主動順應歷史發(fā)展的大趨勢)。這是一個非主流性的短暫勝利!
       大多數(shù)歷史學家人物曹丕頒布九品中正制度,標志一切回到封建正軌,其實如果讀《三國志?何夔傳》就會感到,曹操在晚年已經(jīng)開始像氏族勢力妥協(xié)了。所以從人性的角度來看,曹操雖然高唱“老驥伏櫪,志在千里”但最終還是像社會潮流妥協(xié)了……
       我之所以要寫曹操,也是看中這一點。曹操的一生與我們大多數(shù)人一樣,自小樹立夢想,去追逐夢想,在一定程度上達成夢想,最后又被時代所淹沒,進而“知天命”,只得“耳順”。曹操的一生是我們真實寫照。沒有現(xiàn)實社會意義的東西我個人是沒興趣的,曹操的一生也是我們個人的一生。塑造超人的時代已經(jīng)過去了,我們每個人可以在自己的夢想和生活中充當超人。
       從人性化到人民化,再升華至人文化,這就是我眼中的曹操。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