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斯特羅姆詩歌全集

出版時間:2012-3  出版社:四川文藝出版社  作者:[瑞典] 托馬斯·特朗斯特羅姆  譯者:李笠  
Tag標(biāo)簽:無  

前言

譯者序,授獎詞,作者自傳,答謝詞

內(nèi)容概要

《特朗斯特羅姆詩歌全集》,是2011年諾貝爾文學(xué)獎獲得者、瑞典著名詩人托馬斯?特朗斯特羅姆的詩歌全集,收錄了詩人從1954年至今創(chuàng)作的《17首詩》《途中的秘密》《完成一半的天空》《音色和足跡》等13部詩集近200首詩歌,囊括了特朗斯特朗姆迄今為止的所有作品,還收錄了諾貝爾文學(xué)獎授獎詞、譯者序言和作者創(chuàng)作于1993年的回憶文章。譯者李笠是旅居瑞典的中國詩人,曾于2001年在國內(nèi)翻譯出版過《特朗斯特羅姆詩全集》,該書收錄了1999年前詩人的作品。本次出版的全新版本增錄了新作60余首,此外,李笠還對一些舊作的中文譯文內(nèi)容進行了修訂,以前有些誤譯的地方,這次已經(jīng)修改過來,譯文打磨上也更為精致。
本書為我社2012年重點出版項目,作為諾貝爾文學(xué)獎獲得者的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學(xué)價值。特朗斯特羅姆的詩歌對中國新時期詩人有著重大影響,本書的翻譯出版也是當(dāng)代中國詩壇的一件大事。

作者簡介

特朗斯特羅姆(Tomas
Transtromer,1931-)瑞典著名詩人。2011年諾貝爾文學(xué)獎得主。1954年發(fā)表詩集《17首詩》,轟動詩壇。至今共發(fā)表兩百余首詩。1990年患腦溢血導(dǎo)致右半身癱瘓后,仍堅持純詩寫作。
15年來,唯一一個獲諾貝爾文學(xué)獎的詩人
20年來,偏癱的身體,僅靠一只手寫作
30年來,他的詩歌影響了整整一代中國實力派詩人
80年來,他堅持用只用詩歌一種文體進行創(chuàng)作
譯者介紹李笠,旅居瑞典的中國詩人、學(xué)者、翻譯家。

書籍目錄

《特朗斯特羅姆詩歌全集》目錄
授獎詞
譯者序!未定義書簽。
17首詩(1954)
第一部分
序曲
第二部分
風(fēng)暴
夜——晨
復(fù)調(diào)
第三部分
致梭羅的五首詩
果戈理
水手長的故事
節(jié)與對節(jié)
激奮的打坐
石頭
聯(lián)系
早晨與入口
靜息是濺起浪花的船頭
晝變
第四部分
悲歌
尾聲
途中的秘密(1958)
第一部分
孤零零的瑞典房屋
他醒于飄過房頂?shù)母杪?br />天氣圖
四種性格
隨想曲
第二部分
午睡
三點鐘,伊茲密爾
第三部分
途中的秘密
足跡
主啊,憐憫我們!
第四部分
一個貝寧男人
巴拉基列夫巴拉基列夫的夢(1905)
第五部分
劫后
旅行程式
完成一半的天空(1962)
第一部分
夫婦
樹和天空
臉對著臉
音響
穿越森林
獸皮繽紛的十一月
第二部分
旅行
C大調(diào)
冰雪消融
當(dāng)我們重見島嶼
從山上
第三部分
濃縮咖啡
第四部分
宮殿
錫羅斯
在尼羅河三角洲
第五部分
游動的黑影
挽歌
活潑的快板
半完成的天空
夜曲
冬夜
音色和足跡(1966)
帶解釋的肖像
里斯本
選自非洲日記(1963)
坡頂
禮贊
冬天的程式
晨鳥
論歷史
孤獨
在勞動的邊緣
某人死后
俄克拉何馬
夏天的原野
內(nèi)陸暴雨
在壓力下
打開和關(guān)閉的屋子
一個北方藝術(shù)家
在野外
緩慢的音樂
看見黑暗(1970)
名字
幾分鐘
七月,喘息空間
順著江河
邊緣地帶
交通
夜值
敞開的窗戶
序曲
直立
書柜
小路(1973)
給防線背后的朋友
1966年——寫于冰雪消融中
十月即景
深入
站崗
沿著半徑
地面透視
七二年十二月晚
解散的集會
五月暮
悲歌
波羅的海(1974)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第五部分
第六部分
真理的障礙(1978)
第一部分
公民
交界處
林間空地
暮秋之夜的小說開頭
給馬茲和萊拉
自1947年冬
第二部分
舒伯特
第三部分
畫廊
第四部分
攝氏零度以下
船——村莊
黑色的山
回家
久旱后
局部森林
豐沙爾
野蠻的廣場(1983)
第一部分
管風(fēng)琴音樂會上的短暫休息
自1979年3月
記憶看見我
冬天的目光
車站
第二部分
對一封信的回答
冰島颶風(fēng)
藍銀蓮花
藍房子
第三部分
人造衛(wèi)星的眼睛
一九八0年
黑色明信片
火的涂寫
許多腳步
尾聲
第四部分
夢的講座
手跡
卡麗隆
莫洛卡夷
為生者和死者(1989)1989
被遺忘的船長
六個冬天
巴特隆達的夜鶯
四行體
兒歌
上海的街
歐洲深處
傳單
室內(nèi)無邊
維梅爾
羅曼式穹頂
女人肖像——十九世紀(jì)
中世紀(jì)主題
航空信
牧歌
金翅目
憂傷的貢多拉船(1996)
四月與沉寂
危險的王國
夜晚的書頁
悲哀貢多拉(之二)
有太陽的風(fēng)景
東德的十一月
自1990年7月
杜鵑
短詩三首
兩座城市
光芒涌入
夜間旅行
俳句
來自1860的島嶼
沉寂
仲冬
一幅1844年的速寫
監(jiān)獄(2001)
巨大的謎(2004)
鷹崖
表層
十一月
雪飄落
簽名
俳句
記憶看見我(1993)
記憶
博物館
人民小學(xué)
戰(zhàn)爭
圖書館
初中
驅(qū)魔
拉丁語

章節(jié)摘錄

版權(quán)頁:   記憶 “我的一生”。想到這幾個字,我眼前就出現(xiàn)一道光。細看,是一顆彗星。最亮的一端,頭,是童年和成長時代。核心,最密的部分,是童年早期,我們生活最主要的特征在那里已被決定。我試圖回憶,試圖穿越那里。但在這密集的領(lǐng)域里移動很難,很危險,感覺我在接近死亡。彗星越往后越稀疏——那是那較長的部分,尾巴。它變得越來越稀疏,而且越來越寬。我現(xiàn)在處于彗星尾巴靠后的部分,寫這些字的時候我已到了六十歲。 最早的經(jīng)驗是最難接近的部分。復(fù)述,關(guān)于記憶的記憶,重建突然燃起的氣氛。 我可追溯的最早記憶是一種感覺。一種驕傲的感覺。我剛滿三歲,人說意義重大,即我已經(jīng)長大了。我躺在一個明亮房間的床上,然后爬到地上,清醒地意識到我已長大成人。我有個娃娃,我給它起了個我能想到的最美的名字:古琳·斯賓娜。我沒把她當(dāng)做女兒對待,而是當(dāng)做朋友或情人。 我們住在斯德哥爾摩南城,斯維登堡大街33號(現(xiàn)在的格林德大街)。父親仍是家庭成員,但很快就要離開。我們的方式很“現(xiàn)代”,一開始我就對父母直呼其名。外公外婆住得很近,就在街角,在布萊金大街。 我外公,卡爾·海爾默·維斯特貝里,生于1860年。他當(dāng)過領(lǐng)航員,是我的親密朋友,比我大七十一歲。奇怪的是,他跟自己外公的年齡也差這么多,他外公生于1789年:巴士底獄被攻占,安杰拉兵變,莫扎特完成他的單簧管五重奏。好像在時間里退了兩個相等的步子,兩大步,其實沒那么大。我們能觸摸歷史。外公講著19世紀(jì)的語言。 他的很多表達顯得驚人的老舊。但在他嘴中,對于我,卻顯得十分自然。他個子很矮,長著小白胡子,彎鉤型的大鼻子——按他的話說“像土耳其人”。他不缺脾氣,會突然發(fā)火。但他的火從不被當(dāng)一回事,它很快就會過去。他缺少持久的攻擊性。說穿了,他是一個很隨和的人,幾乎可扣上軟弱的帽子。他也總護著那些不在場卻遭受非議的人。 ——但爸爸,你必須承認(rèn)X是個混蛋! ——聽著,我不認(rèn)為如此。 離婚后,母親和我搬到南城一個中下等階層居住的公寓。那里各色各樣的人彼此擠在一起。來自那里的記憶如三四十年代的電影里的人物被安排得有條不紊。可愛的門房太太,我崇拜她那沉默寡言的丈夫,傳說他由于勇敢地接近危險的機器而煤氣中毒。 樓里時不時會出現(xiàn)不屬于那兒的客人。醉鬼會坐在樓梯上。乞丐每周會來按一次門鈴。他們站在門廳嘟噥。母親給他們做三明治——她不給錢,她給面包。 我們住在五樓。最高一層。樓里有四扇門,外加一個通風(fēng)口。其中的一扇門上掛著“歐兒克”的名字,一個報紙記者。和報紙記者做鄰居讓人感到莫大的榮幸。 隔壁鄰居——經(jīng)常能聽見他的動靜——是個皮膚微黃的中年單身。他在家里上班,用電話作房產(chǎn)交易。打電話時,他常常發(fā)出穿墻而至的感人笑聲。另一種聲音是瓶塞的聲音。當(dāng)時啤酒瓶還沒有瓶塞。這些酒神式的聲音,笑聲和瓶塞的騰飛聲,同我常常碰到的那個鬼一樣蒼白的大叔毫無關(guān)系。隨著歲月的流逝,他開始疑神疑鬼,笑聲也越來越少。

媒體關(guān)注與評論

特朗斯特羅姆的天地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得愈加寬廣。瑞典版圖擴展成閃耀的螺旋狀銀河、紐約以及“奔醒我們寧寂地球”的上海人群。他的詩常常閃現(xiàn)世界的政治風(fēng)云,同時,它們的淡定姿態(tài)也變得更為明晰。    特朗斯特羅姆正是以這種輕松的權(quán)威性語氣,替我們很多人道出了心聲。每個人,詩人在早期寫道,“每個人都是一扇半開的門通往一間共有的房間”。我們最后置身在那里——那間容納所有瞬間的屋子,此刻容納了我們所有的人。    不言而喻,一首用三年寫的短詩,一定比一部用三禮拜寫的長篇要好。這便是特朗斯特羅姆的寫作信條:寫得少,但寫得好,讓每首詩都通過詞語的煉金術(shù)成為一流產(chǎn)品。也正是這信條,最終讓諾貝爾文學(xué)獎給他帶上“用凝練、透徹的意象,為我們打開了一條通往真實的新徑”的桂冠。    他的詩如精心打造的一只首飾盒,那里鑲嵌著黃金、瑪瑙、珍珠和寶石,有高貴的整體平衡,也有極致的細節(jié)的精美。但每一首詩同時都具有廣闊的時間和空間。讀者時時刻刻都能看到詩人的心臟,那“被鎖住的捶擊的拳頭”,感受它的迫切性,好像每一節(jié)詩歌都圍繞著心臟,每一行都在捕捉焦灼,每個詞都在諦聽將發(fā)生的奇跡……

編輯推薦

《特朗斯特羅姆詩歌全集》編輯推薦:2011年諾貝爾文學(xué)獎獲得者作品全集特朗斯特羅姆詩歌全集中文首版對中國當(dāng)代詩壇產(chǎn)生重大影響的瑞典詩人首次加入作者自傳

圖書封面

圖書標(biāo)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特朗斯特羅姆詩歌全集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11條)

 
 

  •   書很大方。紙張很好。字體設(shè)置也很喜歡?!短乩仕固亓_姆詩歌全集》,是2011年諾貝爾文學(xué)獎獲得者、瑞典著名詩人托馬斯?特朗斯特羅姆的詩歌全集,收錄了詩人從1954年至今創(chuàng)作的《17首詩》《途中的秘密》《完成一半的天空》《音色和足跡》等13部詩集近200首詩歌,囊括了特朗斯特朗姆迄今為止的所有作品,還收錄了諾貝爾文學(xué)獎授獎詞、譯者序言和作者創(chuàng)作于1993年的回憶文章。譯者李笠是旅居瑞典的中國詩人,曾于2001年在國內(nèi)翻譯出版過《特朗斯特羅姆詩全集》,該書收錄了1999年前詩人的作品。本次出版的全新版本增錄了新作60余首,此外,李笠還對一些舊作的中文譯文內(nèi)容進行了修訂,以前有些誤譯的地方,這次已經(jīng)修改過來,譯文打磨上也更為精致。
    推薦。
  •   2011年的諾貝爾文學(xué)獎的獲得者,瑞典詩人托馬斯?特朗斯特羅姆,是一位詩歌上的禁欲主義者。從實際意義上來說,這是因為特朗斯特羅姆從上個世紀(jì)九零年代中風(fēng)后,詩歌寫作已經(jīng)變成了一種更具象征意味的沉默的言辭;從隱喻意義上來說,詩人的失語可以看作整個時代的寫作語境中,詩歌寫作已經(jīng)逐漸被逼迫到了狹路相逢岌岌可危的境遇?!√乩仕固亓_姆獲獎之前,諾貝爾獎上一次對詩人拋出橄欖枝還是在1996年,頒給了波蘭女詩人辛波斯卡。這十幾年中,諾獎評委更青睞的還是小說家,因為小說這種形式的寫作似乎更能反映我們時代瞬息萬變的全貌。譯者李笠1987年第一次拜訪這位詩人時,提到了這樣一個小插曲。他問到了一位瑞典的知名小說家。特朗斯特羅姆回答說:“他去中國三個禮拜,回來寫了一部長篇,假如我去中國三年,我會寫一首短詩!”這個段子的含義當(dāng)然是說明詩人是語言的煉金術(shù)師,他為了錘煉詩歌的意象可以濃縮所有的時間:“我站在一間容納所有瞬間的屋里。”(《途中的秘密》)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審視,我們會用實用主義的眼光說,詩歌的重量顯然不及小說的影響。小說的作用不但可以是文學(xué)的審美的,還可以是政治的國際的,這些年的諾貝爾獎總有爭議之處,究其原因,很多人總覺得它已經(jīng)脫離了一個文學(xué)獎項的存在意義,仿佛一個政治風(fēng)向標(biāo)?!∥覀兊臅r代變化太快,這種迅疾的速度需要一種更為貼近現(xiàn)實的表述方式,那種不假思索,信手拈來,洋洋灑灑,就能下筆千言的情緒性書寫更為符合這個時代的精神質(zhì)地。詩人注定會落后于時代的步伐——當(dāng)然,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其實是超越時代更為合適。詩人在他的詩歌寫作中發(fā)出的聲音,雖然單調(diào)、刺耳,甚至伴隨咆哮般的吶喊,但往往更更穿透人的心靈。那些簡短的言辭所具有的力量,直指人心,拷問人的靈魂,走到了時代的前沿:“風(fēng)暴推著風(fēng)車瘋狂旋轉(zhuǎn)/在夜的黑暗里碾磨虛無——你/因同樣的法則失眠。”(《激憤的冥思》) 我們生活中不需要詩人,他不合時宜的聲響,總會讓人覺得是個異類存在。在我們的國度中,當(dāng)各種文化的虛假繁榮蒸蒸日上的時候,詩歌寫作反而走向了地下,變成了一種單純的自我呢喃。帕斯所言的詩歌是介于宗教與革命之間的另一種聲音,在我們耳邊響起的時候仿佛是一個遙遠的神話。詩歌的作用僅存于小圈子,小團體,成了一種專業(yè)化寫作方式。但在瑞典,特朗斯特羅姆的詩歌家喻戶曉,足球運動員、工程師、家庭婦女、走在街上的普通人都能復(fù)述他的詩歌。特朗斯特羅姆全部的詩歌只有二百多首,但如果每首都能被人吟誦,這才是對一個詩人最大的榮耀吧。特朗斯特羅姆的詩歌永遠大于諾貝爾獎。 “我聽見我們?nèi)映龅氖^/跌落,玻璃般透明地穿過歲月。山谷里/瞬息迷惘的舉動/叫喊著從樹梢飛向樹梢”。(《石頭》)這樣的石頭,是言辭的石頭,它的重量需要的是時間的秤砣。小說家穆齊爾在他的詩人札記中,把詩人定義為“最強烈地意識到自我在世界上以及在人與人之間是個無可救藥的孤獨者”。這種存在的孤獨感如此強烈,以至于“他在友誼和愛情中都能感覺到厭惡的氣息,這一氣息使每一個生物與其他生物疏離,構(gòu)成了個體的那種痛苦虛無的秘密”。詩人與這個浮躁的時代格格不入的原因就在于,他沒法與人們交流和溝通,失語似乎是詩人的常態(tài),而特朗斯特羅姆的病癥只不過湊巧迎合了這種時代失語的精神隱喻?!≡娙丝倳杏X到孤獨:“我長時間在/冰凍的東哥特原野上行走/半天不見人影/而在世界其他地方/人在擁擠中/出生,活著死去?!彼栽娙酥荒苌钤诰竦幕脑校骸拔冶仨毠陋?早晨十分鐘/晚上十分鐘/——無所作為?!保ā豆陋殹罚┪覀兯坪跄軓淖詈蟮木渥又胁煊X到一種自我嘲諷,當(dāng)孤獨成為了一種姿態(tài),而不是必須,它的存在也就失去了意義。特朗斯特羅姆似乎有一種特質(zhì),總能從自我中觀照自我,像照一面有些變形的鏡子。換句話說,他似乎有種抽身而退的“特異功能”,當(dāng)自我感覺到孤獨時,又能從這種精神中抽離出來一個自我觀看那個孤獨的身影。當(dāng)孤獨與對孤獨的審視合為一體時,對這種孤獨進行的詩歌寫作才不會凝練成一種抒情性的表達,反而具有了一種冰冷的意味。正如他在《自1947年冬》中寫的:“我讀玻璃之書,看到的卻是別的/穿過墻紙的污點/那是活著的死人/他們想要自己的肖像!” 特朗斯特羅姆在他的自傳性文本中提到過一次自我的迷失,記憶中中的精神創(chuàng)傷。小時候的很多記憶都消散了,但是那次在斯德哥爾摩不小心與母親的走散,成了他難以忘懷的記憶。一個四五歲的孩子在參加學(xué)校的音樂會過程中,與母親走散了。因為太小沒有被發(fā)現(xiàn),直到黑暗降臨。他站在音樂廳外的草垛廣場,失去了所有安全感,“我周圍有人,但是都在忙自己的事。我無依無靠,那是我第一次的死亡經(jīng)驗”?!∷凳咀约?,走回家是可能,絕對可能。他上了公共汽車,像往常一樣貴在座位上看窗外的風(fēng)景,一條條街道從眼前飄過。他說他要做的事情很簡單,順著原路一站一站走回去。我們能從中察覺到孩子的心理,他要像往常一樣,就像自己沒有跟媽媽走失一樣,他需要這種秩序的安全感指引他尋找到原有的秩序。他的生活沒有破裂,沒有出軌,沒有迷失,一切都像原來一樣。他走回了家,一切都那樣安全自然?!∶允c孤獨,秩序與安全,黑暗與太陽,死亡與囚徒構(gòu)成了特朗斯特羅姆寫作中特有的詩歌意象。瑞典的文學(xué)批評家愛莎?貝克曼曾列舉了閱讀特朗斯特羅姆作品的十大理由,主要有大自然、太陽、夢境、世界、死亡、音樂等等。其中的太陽常常出現(xiàn)在特朗斯特羅姆的作品中,黑暗和夜晚可能看似更常見,但如果你細細品味,那金色的太陽正照耀著人們的生活。他的太陽是溫暖而仁慈的,但有時也令人恐懼,它發(fā)熱、發(fā)光、發(fā)亮。“我不寫上帝,而寫太陽。”特朗斯特羅姆曾這樣說道。在他的筆端,有“一只非鳥在星星的空虛里叫喊/患白化病的太陽站在翻滾的黑暗湖上”;有“一道立正的閃電看見散發(fā)獸味的太陽”;有“冰像天一樣藍,在陽光下破裂/而陽光也在冰被下的一只麥克風(fēng)里低語”;還有“陽光里的鹿/蒼蠅不停地縫著/地上的影子”…… 在中譯本《特朗斯特羅姆詩歌全集》中,按照年份收錄他的詩集與散文的一個好處,我們能從中窺探出一種悄然的變化。比如他早期的作品,尤其是他在1954年,23歲出版的第一部詩集《十七首》中,夢境是一種強烈的意象:“醒,是夢中往外跳傘/擺脫令人窒息的漩渦/漫游者向早晨綠色的地帶降落”。(《序曲》)我們中的大多數(shù)人都會宣稱自己最難忘的經(jīng)歷是在清醒時發(fā)生的。特朗斯特羅姆則不然。對他而言,夢境是同樣豐富而重要的。他打破常規(guī),使得我們從夢中跳下,跌落到醒來的生活中,我們的生活似乎是顛倒過來!年復(fù)一年,他把夢境融入到所有詩集中。而隨著年齡見長,他詩歌中的黑暗與死亡的意象似乎愈來愈多,正如愛莎所言,在特朗斯特羅姆的作品中,死亡常常是鬼鬼祟祟、令人不快的。我們?nèi)祟愒谏?,而死亡卻在吞噬生命的時間。就像在詩作《黑色明信片》中,他所寫的句子:“生活中,死亡有時會登門/丈量人體。拜訪被遺忘/生活依然在繼續(xù)。但尸衣在無聲中做成。”《音響》中開篇的詩句,十分驚艷:“烏鶇用自己的歌聲吹奏私人的骨頭/我們站在樹下,感到時間在下沉,下沉?!薄∵€有《自1990年7月》:“這是一次葬禮/我感到死者/比我更好地/在讀我的思想?!蔽覀儠⒁獾竭@個特殊的日期,特朗斯特羅姆正是在這一年因為中風(fēng)而半身不遂,從此陷入了失語癥,寫作停滯,他積聚著沉默的言辭
  •   前后買過四種漢譯特朗斯特羅姆詩集,除了董繼平譯本外,其余三種均是李笠的譯本。在詩歌翻譯上,詩人有著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其對于母語的敏感和獨到把握,不是其他譯者可比的;而李笠本人長居瑞典、出版多種瑞典語詩集并與特氏有較深交往的事實則告訴我們,他的翻譯同時有著另一方面的優(yōu)勢——對原作的高度熟稔和理解,而這是一般詩人翻譯家不具備的,因此他的譯文就具備某種相對的“權(quán)威性”。而他對這些譯詩的反復(fù)修訂,則使其質(zhì)量不斷上升,這是尤可感念的。本書是我購買的第三種李笠譯本,也是最全的一本。全書增加了上世紀(jì)90年代南海出版公司版出版時特氏尚未寫出的作品,又增加了特氏獲諾貝爾獎的授獎辭等等,篇幅的增加自不待言,而譯文質(zhì)量的提高也是明顯的。此外,大方的裝幀設(shè)計也是一個亮點。這一切都使得本書成為一件可以收藏的藝術(shù)品。
  •   書包裝的很好,本地倉庫快是應(yīng)該的。之前讀過幾首北島的翻譯,感覺北島翻譯的或許更好吧。不過李笠的不差。特朗斯特羅姆的詩詩性特別強,真的很純粹,感覺他在寫詩的時候,是把自己完全隱藏起來的。這種高度鮮有人及,絕對是詩歌的最高境界。而且這樣寫詩也是孤獨的,特朗斯特羅姆實在了不起!他的詩顯然也不是讀后就拋之腦后的那種,是在反復(fù)閱讀中得到某種滲透靈魂的頓悟,并在其中得到繁復(fù)的具有無限可能性的啟示,同時又無跡可尋,真是詩歌界的高斯!
  •   是2011年諾貝爾文學(xué)獎獲得者的詩歌全集,值得一看哦。
  •   特朗斯特羅姆的詩歌是朋友推薦我看,于是買了一本全集,很不錯,是我喜歡的詩風(fēng),值得一讀
  •   特朗斯特羅姆詩歌全集好
  •   他活著,但早已是不朽的詩人了。諾獎,只不過為他做了一個廣告而已。特朗斯特羅姆作品少,所有的版本都值得收藏。
  •   喜歡特朗斯特羅姆的詩歌,夜喜歡譯者的風(fēng)格。
  •   特朗斯特羅姆大師意境悠遠而高深的詩歌境界,翻譯精準(zhǔn),具備了很高的文學(xué)水準(zhǔn),給讀者帶來了非同凡響而美妙的感受。大師的書,絕對值得拜讀!
  •   特朗斯特羅姆的詩歌有很多翻譯版本,覺得李翻譯的還是不錯的
  •   新版本有修訂,更顯特朗斯特羅姆詩歌神韻。
  •   很喜歡特朗斯特羅姆的詩,也是第一次讀,正如譯者所說的確意象精煉,讀他的詩讓人沉靜
  •   特朗斯特羅姆打動世界,詩歌之神蒞臨我們的生活,別有一番風(fēng)采和韻味。
  •   特朗斯特羅姆的偉大在于,他無限的拓展了詩歌的可能性
  •   書質(zhì)量很好,很喜歡特朗斯特羅姆的詩歌
  •   又厚又大,特朗斯特羅姆是名人寫的詩歌不錯
  •   特朗期特羅姆的詩有著刁鉆的意象
    松散的結(jié)構(gòu)
    但是卻總是在最后給人以整體的感受
    讓人不想去追尋他的意義
    而只在乎語言所能發(fā)出的聲音本身
    我認(rèn)為這就是最好的詩歌

    還有,李笠的翻譯十分棒!!
  •   特朗斯特羅姆的詩的意象特別而又精當(dāng),令人叫絕。有的詩有唐詩之妙
  •   好詩啊,看了一些,很棒。設(shè)計很大氣,開本也大,詩人的全集,基本全了。后悔沒買精裝本的,決定過幾天買個精裝本的,很收藏用,這本就作閱讀用了。
  •   超級棒的書!!詩人是超級偉大的詩人,譯者是非常優(yōu)秀的譯者,這本書不可多得,堪稱偉大、完美!建議愛詩歌的同學(xué)都來讀!印刷也是很精美的,大愛!
  •   李笠先生的譯文肯定比初版好。詩人譯詩。不過對應(yīng)于這樣一個作者,語言的凝練也許無止境吧!
  •   這書中的詩,雖然篇幅短,但精煉,而且每首氣勢恢宏,表現(xiàn)出詩人的內(nèi)心起伏
  •   特朗斯特羅姆 內(nèi)心深處的震撼
  •   很厚重。需要閱讀相關(guān)書籍,輔助理解。詩人對待詩歌的態(tài)度值得深思。
  •   所以不愛讀詩,但是有的詩人的作品還是得涉獵一下的。
  •   很深邃的詩。不過似乎翻譯不太好。詩歌收錄很全,不錯
  •   用心靈寫成的詩句,果然是最好的詩,偉大的詩人
  •   真的不錯!詩人的筆觸深刻冷靜,給人心靈上的震撼,盡管是翻譯的,但文學(xué)價值不打折扣。
  •   50年只有200首詩,每一首都是偉大而精彩的作品,需要細細品味。
  •   名詩風(fēng)格獨特,加上翻譯能深刻了解作者人生概況,使得翻譯的詩歌水平較高.能直/意結(jié)合.詩句不生硬,不是顛三倒四的,流利順口.合乎中國人閱讀習(xí)慣.
  •   我最喜歡的詩人之一
  •   最喜歡果戈理那首詩
  •   這本書里面談到的關(guān)于詩歌的創(chuàng)作方法很值得提倡,好書
  •   一開始讀并不很有感覺,但就像詩人的風(fēng)格,要慢慢讀慢慢品才能感悟個中滋味。
  •   早就聽過詩人的大名,今天終于買了!
  •   我愛這個詩人,詩風(fēng)很棒,就像陽光照在清晨的露珠上
  •   在雜志上讀過一兩首他的詩,感覺不錯就買了,這本大概翻起來挺過癮的
  •   這可以說是我首次看外國某個人的詩歌集吧。。。。希望有收獲
  •   詩歌很好,譯得不錯
    價格不低,紙可以更好些吧
  •   李笠譯的很好,偶然遇到這一本,想都沒想就買了。書也很好。
  •   這是站在金字塔頂端的詩歌,具有世界范圍的影響力,值得細度。
  •   收集的詩歌很全面,還有幾個散文性質(zhì)的回憶錄,很不錯!
  •   李笠的譯本終于重版了,喜歡。
  •   特氏的詩的確很空靈,意境再造手法很高。
  •   幾年前就讀過他的詩,喜歡??上菚r不知道網(wǎng)購,農(nóng)村還沒有網(wǎng)絡(luò)。多年后,當(dāng)他獲獎于我,不喜不憂。這是寫作之外的事。只是喜歡,就訂了。有空,慢慢讀上幾頁,然后全上書,慢慢回味。
  •   一生只寫詩的人,值得你去認(rèn)真的體會
  •   沉默的力量?!?—靈魂與生命,一首歌。
  •   挺好的 喜歡現(xiàn)代詩
  •   天馬行空=的想象力。意象豐富。現(xiàn)代詩讀來晦澀,但絕對給人眼界的震撼力
  •   大開本的詩集,書前有作者的照片,紙頁裝幀都很精致。
  •   挺好的,這本詩集,每天晚上看一次,非常喜歡
  •   一本值得多看珍藏的好詩集!
  •   一本很值得讀的詩集,曾經(jīng)錯過沒買成,再見到此書有種失而復(fù)得的幸福??!
  •   挺好,挺喜歡的詩集
  •   書到的很快,一直欣賞這位,特別是在世界上的地位。。價位也合適,好多中國的都比這個貴。。
  •   翻譯的書就這樣了,讀不懂啊
  •   今天睡覺了,然后洗澡了;洗完澡就給送貨員叔叔打電話。果然到貨了;這次貨物來的很慢點點。也許我太期待了吧;哈哈
  •   內(nèi)容全,喜歡讀,是不錯的版本。
  •   老早以前就想買了,非常好的床頭書。
  •   內(nèi)容和圖書質(zhì)量一流。強烈推薦。
  •   很喜歡,作者筆下的詩意往往來自太多被忽略的真實中,很棒。
  •   在開闊的地方,細細品讀
  •   很高興,意境美,有深度!值得細讀的詩作!
  •   極好,推薦。不需要說明。
  •   是我喜歡的風(fēng)格,文學(xué)巨著
  •   不用過多介紹,大名鼎鼎啊
  •   原先想買他的一個選集,但是全部更優(yōu)惠,果斷拍下。不愧是諾獎得者,致敬。
  •   唱響一個世紀(jì)的絕響!!很好看~
  •   值得收藏 挺不錯的一本書
  •   內(nèi)容很深刻深奧,值得一讀!
  •   內(nèi)容深奧,需要理解給5星
  •   內(nèi)容還未看 不過很期待
  •   期待閱讀內(nèi)容。
  •   內(nèi)容還沒看,只是大翻了一下,就被深深的吸引住了!深邃的筆觸啊!
  •   不錯滴,可惜買重了,留著~
  •   物美價廉,送貨及時,以后會經(jīng)常從當(dāng)當(dāng)網(wǎng)購物!
  •   一直想入手 今天終于到手了 愛不釋手
  •   深奧,讀后令人心平氣和,當(dāng)然前提是能讀懂。
  •   剛收到貨~還沒有讀~ 看起來不錯~
  •   書當(dāng)然可以好好讀,修養(yǎng)就得多專進這些文字里面
  •   老爺爺年紀(jì)很大、卻給我們很多感悟、祝福他
  •   瑰麗的想象,深刻的思想
  •   這本買的太值了!那些簡潔雋永的詩句,那些生動貼切的比喻比擬,會深深觸動你的心靈。
  •   已多次購買了,很好,以后還會來買的。
  •   幫老媽買的,感覺還行
  •   精神的洗禮
  •   bul kitap ote jahsi kitap eken, ohim xihtim sizderding toraptaringizdan unemi kitap satip alip ***am
  •   居然讀得流淚,流了很多次
  •   好書,我喜歡,看了心情很好
  •   我絕對的喜歡
  •   讀特朗斯特羅姆的詩三年,期待李笠的譯本三年,它終于又問世了。我覺得特朗斯特羅姆是個可怕的詩人,在他手里,理性與夢幻竟然融為一體,每一句是都是清晰的描述,芬芳的辨思,可每一句又都充滿了夢幻的氣息,他就像他詩中常提到的那個“夢游者”,這個夢游者是獨一無二的,是可怕的,他一行行走來,他一面縝密地安排接下來的夢境,一面享受這接踵而至的夢境。其他詩人的意象的組合常常顯得生硬,似乎要有多深奧的秘密要表達,比如北島后期的作品,而他這沒有這樣的野心,至少沒有顯露出來,他的意象縱有奇絕之處,但這奇絕之處也流露出詩人自身的氣息。還有就是,以前覺得他對事物或者風(fēng)景的觀察感受比較敏銳,現(xiàn)在覺得不是這樣的了,他有濃厚的心理學(xué)家氣息,他是接觸到了事物與事物之間,意象與意象之間的某種機密,可他總把這種機密引向他所熟悉的心理現(xiàn)象,或者現(xiàn)實社會與個體的關(guān)系。這或許成就了他的詩歌,又或許損害了他的詩歌。感覺到他作品的這些品質(zhì)時,我微微失望,又有點害怕,失望的是他不是我心目中的向事物敞開的那個給人以啟示的詩人了,害怕的是世界上竟有這樣的詩人,如此深邃,又如此夢幻,如此冷峻,又如此天真。讀讀隨手拈來的他的句子吧“這是大地和春天最古老的圈套:銀蓮花”。 不禁又想念王維了,他寫一種花時,寫道:木末芙蓉花,山中發(fā)紅萼。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蓖蹙S和特朗斯特羅姆之間是否有種隱秘的聯(lián)系? 第一次發(fā)表評論,拋磚引玉,請喜歡特朗的朋友多多指教。 還有,真是坑爹,要買得多掏十塊錢。
  •   1)感覺李笠的翻譯還行,大約能夠探到詩人本身的詩意。但是有些翻譯可能不怎么特別地好,感覺缺了那種吸引人的詩的氣質(zhì)。本人一些不懂瑞典語,但只是有的詩翻譯過來,讓我覺得讀得不覺得有吸引力,因此容易遷怒在翻譯者身上。2)書的裝幀設(shè)計挺好,適合詩的形式。只是紙張的質(zhì)量讓人有些失望,因為竟然用碳素墨水在紙上書寫都能洇得嚴(yán)重。這讓人不喜,畢竟“力透紙背”可不是通過洇過去的。3)書的價格比較合適,可以接受。
  •   整體包裝不錯,但是書籍封面有堅硬物體頂破的痕跡?;緷M意。
  •   除非譯者也是等量的大詩人?。?!
  •   除了看不懂之外都挺好的,感覺zhuangbility得到了升華。
  •   娛樂至死的時代,語言早已被各種謊言、暴力所扼殺,但好在詩人給他們修建了最后的避難所,每一行詩都是一道暗門,如果你真的能進入其中,就會理解語言的樂章、光華和力量。
  •   非常喜歡這本書 超級思維模式
  •   很好,好沒細讀,翻了翻覺得不錯。
  •   可能先看到的是北島翻譯的版本 總覺得李笠翻譯的沒有北島更貼切 但是書本身很棒 印刷什么的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