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情操論

出版時間:2008-9  出版社:上海三聯(lián)  作者:亞當·斯密 (Adam Smith)  頁數(shù):377  譯者:王秀莉  
Tag標簽:無  

前言

  1759年,36歲的亞當·斯密完成了第一版《道德情操論》后一舉成名。其后的11年間,這部書稿又被這位“經(jīng)濟學之父”傾注極大的心血修訂出版5次,而另外一部同樣對現(xiàn)代社會影響深遠的《國富論》卻只先后出版4次,修改3次,這足以見亞當·史密斯對這本書的重視程度超過《國富論》。 這是一部全力呼吁全社會的財富由全社會的成員共享有的倫理經(jīng)典。 本版本為雙語版,買中文版贈英文版。

內(nèi)容概要

亞當·斯密唯一想留給后人的系統(tǒng)分析人類情感的作品,畢業(yè)傾注極大心血修訂出版六次?! ∫徊咳粲跞鐣呢敻挥扇鐣某蓡T共享有倫理經(jīng)典。

作者簡介

亞當·斯密(1723-1790),18世紀英國政治經(jīng)濟學和倫理學的主要代表人物,被譽為“經(jīng)濟學之父”。著有《國富論》《道德情操論》。

書籍目錄

第一卷 論行為的合宜性 第一篇 論合宜感  第一章 論同情  第二章 論心心相通的愉快  第三章 從看別人是否贊同我們的感情來判斷這些感情是否得當  第四章 論親切可敬的美德 第二篇 論各種程度合宜得體的激情   引言   第一章 論源于肉體的各種激情   第二章 論由于思維定式而產(chǎn)生的激情   第三章 論不友好的激情   第四章 論友好的激情   第五章 論自私的激情 第三篇 幸與不幸如何影響人對行為合宜性的判斷及為什么在一種情況下比在另一種情況下更容易得到人們的贊同   第一章 雖然我們對悲傷的同情一般比我們對快樂的同情更為強烈,但是它遠不如當事人的自然感受更強烈  第二章 論野心的起由,兼論社會階層的不同  第三章 論人們由崇拜富人和大人物,蔑視或怠慢窮人和小人物的心理而產(chǎn)生的道德情操的敗壞第二卷 論優(yōu)缺點或報答與懲罰的對象 第一篇 論優(yōu)缺點   引言   第一章 所有體現(xiàn)為適宜的感激對象的行為,均該得到報答;所有體現(xiàn)為適宜的憤恨對象的行為,均該受到懲罰  第二章 論適宜的感激對象和適宜的憤恨對象  第三章 反對施恩者就不會理解受益者的感激;相反,贊同損人者就體會不到受難者的憤恨  第四章 對以上幾章 的扼要論述  第五章 對優(yōu)點和缺點的分析 第二篇 論正義和仁慈  第一章 正義和仁慈的比較  第二章 論對正義、悔恨的感覺,兼論對優(yōu)點的意識  第三章 論這種天性構(gòu)成的作用 第三篇 就行為的優(yōu)點或缺點,論命運對人類情感所產(chǎn)生的影響   引言   第一章 論這種命運產(chǎn)生影響的原因   第二章 論這種命運產(chǎn)生影響的程度   第三章 論這種反復(fù)無常的情感的根本原因第三卷 論評判我們自己的情感和行為的基礎(chǔ)及其責任感 第一章 論自我贊同和不贊同的原則 第二章 論對贊美和值得贊美的熱愛;兼論對譴責和該受譴責的畏懼 第三章 論良心的影響和權(quán)威 第四章 論自我欺騙的天性和論一般準則的來源和用途 第五章 論被視為造物主法則的道德一般準則的影響和權(quán)威 第六章 責任感成為我們行為唯一原則的情況;及其與其他動機共同發(fā)生作用的情況第四卷 論效用對贊同情感的影響 第一章 論效用的形態(tài)給予一切藝術(shù)品的美,及這種美的廣泛影響 第二章 論人的品質(zhì)和行為因效用而產(chǎn)生的美,及這種美的概念與原始的贊同原則的關(guān)聯(lián)第五卷 習慣和風氣對有關(guān)道德贊同和不贊同情感的影響 第一章 論習慣和風氣對我們審美觀的影響 第二章 論習慣和風氣對道德感的影響第六卷 論有關(guān)美德的品質(zhì) 引言 第一篇 論個人的品質(zhì)對自己幸福的影響;或論謹慎 第二篇 論可能對別人的幸福產(chǎn)生影響的個人品質(zhì)   引言   第一章 論我們因天性而關(guān)心和注意他人的次序   第二章 論我們因天性而關(guān)注支持的社會團體的次序   第三章 論遍及萬物的善行 第三篇 論自我控制 結(jié)論第七卷 論道德哲學的體系 第一篇 論在道德情感理論中應(yīng)當加以考察的問題 第二篇 論巳對美德的本質(zhì)作出的各種說明  引言   第一章 論認為美德存在于合宜性之中的那些體系   第二章 論認為美德存在于謹慎之中的那些體系   第三章 論認為美德存在于仁慈之中的那些體系   第四章 論無視行為規(guī)范的體系 第三篇 論已經(jīng)形成的有關(guān)贊同本能的各種體系   引言   第一章 論從自愛推斷出贊同本能的體系   第二章 論認為理性是贊同本能的根源的體系   第三章 論認為情感是贊同本能的根源的體系 第四篇 論不同的作者據(jù)以論述道德實踐準則的方法

章節(jié)摘錄

  第一卷 論行為的合宜性  第一篇 論合宜感  第一章 論同情  無論一個人在別人看來有多么自私,但他的天性中顯然總還是存在著一些本能,因為這些本能,他會關(guān)心別人的命運,會對別人的幸福感同身受,盡管他從他人的幸福中除了感到高興以外,一無所得。這種本能就是慈悲或憐憫。這種感情產(chǎn)生于我們看到或設(shè)身處地地想到他人的不幸遭遇時。我們常常因為他人的悲痛而感傷,這是顯而易見無須用任何事例來證明的事實。同人性中所有其他與生俱來的感情相同,同情決不僅僅存在于善良仁慈之人身上,盡管這些人在這方面的感受可能最為敏銳。即便是最惡劣的暴徒,即便是全然無視社會法律的違法者,也不會完全喪失同情心?! ∫驗槲覀儫o法直接體驗別人的感受,所以我們只能通過想象相同的情況發(fā)生在我們身上,來體會他們的感受。即便忍受酷刑折磨的人是我們的兄弟,只要我們自己身處局外,我們的感官就不會告訴我們他感受到的痛苦。感官決不會也決不可能超越我們自身所能感受的范疇,只有通過想象,我們才能形成有關(guān)我們兄弟感覺的概念。而這種想象除了告訴我們?nèi)绻覀冏约荷砼R其境的話將會有什么感覺外,沒有其他方式來建立我們兄弟感覺的概念。但我們想象出來的感覺,只是我們想象的自己的感覺,而不是我們兄弟的感覺。通過想象,我們將自己放置在他所處的境地中,以為自己正承受著完全相同的折磨,就仿佛我們進入了他的軀體,在某種程度上與他合而為一,因而對他的感覺有所感覺,甚至我們會體會到一些雖然程度較輕、但本質(zhì)差不多的感受。因此,他的痛苦降落到我們身上,當我們承受并將之轉(zhuǎn)化為自己的感覺時,我們最終會被其影響,于是當想到他的感受時,我們就會戰(zhàn)栗。由于無論身處何種痛苦或憂傷之中,都會感到極度的悲傷,所以當我們認為或想象自己處在相同情況中時,也會產(chǎn)生類似的情緒,其程度取決于我們的想象力敏感與否。  我們之所以能夠?qū)e人的痛苦產(chǎn)生類似的感受,是因為我們能夠?qū)⒆约号c當事人進行換位思考,來設(shè)想當事人的感受,或者受到相應(yīng)感受的影響。如果認為以上內(nèi)容還不足以證明這一點的話,那么還有大量顯而易見的事實可以證實。當我們看到瞄準了另一個人的腿或手臂的一擊將要落下來時,我們會下意識地縮回自己的腿或手臂;而當這一擊真的落下來時,我們也會多少感覺到疼痛,就如同受難者所受到的傷害。當凝視在松弛的繩索上的舞蹈者翻騰、扭動身體,竭力保持平衡時,觀眾會不自覺地隨著舞蹈者做出相應(yīng)的動作,因為他們感到自己就處在對方的境況下,仿佛正在繩子上,不得不如此。神經(jīng)敏感和體質(zhì)孱弱的人會抱怨說,當他們看到街上的乞丐暴露在外面的膿瘡、潰瘍、傷口時,他們往往會在自己身上的相應(yīng)部位感到一種瘙癢或不適。因為這種恐懼的感覺是來自于他們對自己可能受到相同痛苦的想象,他們想象有可能他們真的會成為自己所看到的可憐人,在自己身體的特定部位受到相同痛苦的影響,因此,他們對那些可憐人的病痛抱有的恐懼之感,會在自身特定的部位產(chǎn)生比其他所有部位更為強烈的影響。這種意念的力量足以使他們脆弱的身體產(chǎn)生他們抱怨的那種搔癢和不適的感覺。由于同樣的原因,即便再強健的人看到受傷的眼睛時,他們自己的眼睛也會產(chǎn)生一種非常明顯的疼痛感;即便對于最強壯的人,眼睛這一器官也十分脆弱,要比最虛弱的人身上的其他任何部位都更為脆弱?! ∫鹞覀兺榈牟⒉粌H僅是那些會引起痛苦或悲傷的境況。無論當事人對其他對象產(chǎn)生的是何種激情,每一個有心的目擊者只要一想到當事人的處境,心中就會翻涌起類似的激情。當悲劇故事或傳奇故事中我們喜歡的英雄們擺脫困境時,我們會感到欣喜,同樣,我們在他們危難時會感到傷感,我們對他們的幸福感同身受,就如同我們對他們的不幸抱有的同情,這兩種感情同樣真摯。對于那些在英雄們處于危難之時未遺棄他們的忠實的朋友們,我們會和那些英雄們一樣抱有感激之情;對于那些傷害、遺棄、欺騙了他們的背信棄義的叛徒們,我們也會完全地贊同那些英雄心中產(chǎn)生的憎恨之情。無論內(nèi)心受到何種激情的影響,旁觀者總是可以通過設(shè)身處地的想象,在心中產(chǎn)生他認為與受難者的情感相一致的感覺?! ?ldquo;慈悲”和“憐憫”這兩個詞經(jīng)常用于我們對別人的悲傷表示同感的情形。“同情”,雖然原意也許與前兩者是相同的,但是用來指代我們對任何一種激情所產(chǎn)生的同感,也沒有什么不恰當?shù)?。  在某些場合,我們只要察覺到別人的情緒,就會產(chǎn)生同情的感覺。有些時候激情似乎可以在轉(zhuǎn)瞬間從一個人身上傳遞到另一個人身上,在知道什么事情使當事人產(chǎn)生這種激情之前,其他人就會受到感染。例如,在一個人的表情或舉止中強烈地表現(xiàn)出來的悲傷或快樂,可以馬上在旁觀者心中引起一定程度的類似的悲傷或快樂。一張笑臉令所有見到它的人都感到賞心悅目,而悲戚的面容總是給人帶來憂愁?! 〉虑椴⒎嵌际侨绱耍蛘哒f,并非每一種激情都是如此。有一些情緒的表露,不會引起同情,而且在我們獲悉它產(chǎn)生的原因之前,我們會對其感到強烈的厭惡和反感。發(fā)怒者的過激行為,很可能激怒我們?nèi)シ磳λ救耍皇且l(fā)他憤怒的敵人。由于我們不清楚他發(fā)怒的原因,我們也就不會設(shè)身處地地為他思考,也不會想象到任何類似的激烈情緒。但是,我們可以很明白地看到他發(fā)怒的對象的情況,以及后者由于他如此激怒而可能遭受到的傷害。所以,我們會很容易對后者的恐懼或忿恨之情產(chǎn)生同情,并打算立即同他們一起反對使他們面臨危險的那個發(fā)怒者?! ∥覀儠@些悲傷或高興的表情產(chǎn)生一定程度的相似情緒,這是由于這些表情提示我們認識到一個基本的想法:我們所看到的人正在經(jīng)歷著好運或厄運。這個念頭足以使我們有所感動。悲傷或高興只會對那些感覺到情緒的人產(chǎn)生影響,憤怒的表露與他們不同,憤怒能使我們心中想起所有我們關(guān)心的人以及與他們利益相對立的人。因此,有關(guān)好運或厄運的基本想法會使我們對遭遇這種命運的人產(chǎn)生某種關(guān)切之情;而有關(guān)暴怒的日常想法卻無法激起我們對發(fā)怒者的任何同情。我們更反對去體諒這種激情,似乎是由于天性使然。在知道發(fā)怒的原因之前,我們對此總是抱著反對的態(tài)度的?! ≡谥绖e人悲傷或高興的原因之前,即使我們對它們懷有同情之感,也總是很有限度的。普通的痛哭流涕,除了表示受難者極度痛苦之外,沒有其他任何意義。它在我們身上引起的感覺,算不得真正的同情,那不過是讓我們探究對方處境的好奇心,頂多是某種向?qū)Ψ奖硎就榈囊庀蚨?。我們問的第一個問題會是“你怎么啦”,在這個問題得到解答之前,雖然我們會感到不安,這種不安因為心中關(guān)于他不幸的模糊念頭,更因為想弄清楚對方到底遭遇了些什么不幸,而我們的同情仍然是微不足道的。  因此可以說,同情更多的是來自于看到激發(fā)對方激情的境況,而非因為看到對方的激情而產(chǎn)生。我們有時會因為別人而感覺到一種情緒,而這種情緒對方自己似乎完全沒有感覺,因為,當我們設(shè)身處地地設(shè)想對方的處境時,我們自己的心中就會因想象產(chǎn)生相應(yīng)情緒,然而對方卻不會因現(xiàn)實而產(chǎn)生。我們?yōu)閯e人的無恥和粗魯而感到臉紅,可是他似乎不覺得自己的行為有什么不對的地方;這是因為如果我們自己表現(xiàn)出如此荒唐的行徑,我們會情不自禁地感到狼狽不堪?! ∪酥灰写嬉唤z人性,都會認為喪失理智是所有威脅人類生存、使人面臨毀滅狀態(tài)的災(zāi)難中最可怕的災(zāi)難。他們懷著比他人更強烈的同情心看待這一人類最深重的災(zāi)難。但那個已然喪失理智的可憐人,卻也許還在說笑,完全不了解自己所處的困境。因此,人們看到此種情景而產(chǎn)生的痛苦,并不是那個患者的感情。旁觀者的同情心必定完全基于這樣一種想法:如果自己陷入同樣不幸的境地而又能用正常的理智和判斷力去思考(這種情況是不可能的),自己會是什么感覺?! ‘斠粋€母親聽到她被病痛折磨的嬰孩只能呻吟卻無法表達他的感受的時侯,她的痛苦是多么巨大?。‘斔氲胶⒆映惺艿耐纯鄷r,她也承受著痛苦,真正的嬰兒的無助、她自己無助的感覺和她對孩子的疾病難以預(yù)料的后果的恐懼,所有這些全都糾結(jié)在一起,形成有關(guān)不幸和痛苦的最為完整的想象,構(gòu)成她的憂愁。然而實際上,嬰孩只是一時感到不適,病情并不嚴重,很快就可以完全康復(fù)。嬰孩不會想很多,也不會考慮太長遠的事情,反而擁有了抵御恐懼和憂慮的有利條件。但是對成人來說,一旦心中的巨大痛苦滋長起來,理性和哲理若想抵抗,都是徒勞的?! ∥覀兩踔習λ勒弋a(chǎn)生同情,但我們會忽視他們的境況中真正重要的東西——等待著他們的可怕的未來,感動我們的更主要是那些刺激我們感官但對死者的幸福沒有絲毫影響的環(huán)境。我們想象著,死者不再擁有享受陽光的權(quán)力,隔絕于人世之外,埋葬在冰冷的墳?zāi)怪校桓癄€吞入虛無,被泥土中的爬蟲蠶食,在這個世界上銷聲匿跡,很快也會從最親密的朋友和親屬的感傷和回憶中消失,這是多么不幸?。‘斎?,我們會認為,必須對那些遭受如此可怕災(zāi)難的人表示我們?nèi)康耐?,再多都不為過。只要想到他們可能會被所有人遺忘時,我們的同情之感似乎就倍增了;由于我們自己的悲切,我們通過加在死者記憶中的虛榮感,盡力人為地保持自己腦海中有關(guān)他們不幸的憂郁回憶。我們的同情非但不會給死者帶來安慰,似乎反而會加重死者的不幸。我們所能做的一切都是徒勞的,我們無論怎樣去消除死者親友的悲哀,無論怎樣去消除他們對死者的內(nèi)疚和眷戀引起的傷痛,也不會給死者帶來安慰,只會使我們對死者的不幸感到更加悲傷。一切都與死者的幸福不再有任何關(guān)系;也不會將死者從永恒靜謐的長眠中喚醒。我們認為死者永遠在陰沉而又無休無止的憂郁中生活,產(chǎn)生這種想法完全是因為我們將他們發(fā)生的變化與自己因而產(chǎn)生的變化——即我們對那種變化的個人意識——聯(lián)系在了一起;我們設(shè)身處地地想象我們自己身為死者的情形,說得大膽一些,我們是把我們自己活的靈魂附在了死者無生命的尸體上;由此我們設(shè)想自己在這種情況下所具有的情緒。這個虛幻的想象,使我們對死亡充滿畏懼。這些有關(guān)死后情況的設(shè)想,在我們死亡后決不會帶給我們?nèi)魏瓮纯啵菂s讓我們在活著的時候備受折磨。由此形成了人類本性中最重要的一個原則——對死亡的恐懼。這嚴重地破壞了人類的幸福,同時卻又對人類的不義行為產(chǎn)生巨大抑制;恐懼死亡的情緒,折磨和傷害個體的時候,卻在捍衛(wèi)和保護社會?! 〉诙?論心心相通的愉快  不管同情從何而來,不管它怎樣產(chǎn)生,沒有什么比看到別人發(fā)自內(nèi)心的同感更使我們高興的了,也沒有什么比看到別人情緒恰與我們相反更使我們震驚的了。那些帶著敏感自戀之心來推斷別人的情感的人,總是以為根據(jù)他們自己的原則,就對一切喜怒來源全都明了于心了。他們說,當一個人意識到自己的軟弱或需要別人幫助的時候,只要他們發(fā)現(xiàn)別人被他們的感覺感染,就會欣喜萬分,因為他由此而確信會得到自己所需要的幫助;如果他看到相反的情緒,他就會感到痛苦,因為他由此而認定別人會反對自己。但是,喜怒之情總是來得十分突然,經(jīng)常在那種毫無意義的場合莫名其妙地出現(xiàn),因而似乎很明顯,它們不可能來自于任何自私的念頭。當一個人竭盡全力地去取悅他的同伴,但是環(huán)顧四周發(fā)現(xiàn)除了自己別人都不認為他的笑話好笑時,他就會感到窘迫;相反,同伴們的笑聲則給他帶來極大的愉悅。他把同伴們的感情同自己的感情一致,看成是同伴對自己最大的贊賞。  毋庸置疑,有一部分愉快和痛苦的感覺確實來自上述的原因,但是似乎,愉快并非都是因為同伴們表示贊同時所能增添的歡笑而產(chǎn)生,痛苦也不都是由于他得不到贊同時的失望。一本書或一首詩如果反復(fù)讀了太多遍,我們便再不能從自己的閱讀中找到任何樂趣,但是我們依然會在為朋友朗讀它時感到樂趣。因為對他們來說,這其中仍然充滿著新奇的魅力。盡管我們自己再無法從中體會到那種驚喜和贊賞,但是當朋友心中產(chǎn)生這樣的感情時,我們就會感同身受。與其說我們是在用自己的眼光,不如說是從朋友的角度來體會所有這些思想,并且會由于我們和朋友志同道合而感到興奮不已。相反,如果朋友無法享受,我們就會非常惱火,再也不覺得向朋友朗讀它們還有什么樂趣。這里的情況與前面的事例同樣證明,毫無疑問,朋友的歡樂給我們帶來歡樂,當然,他們的沉默也的確使我們失落。雖然也許這些可以說明,為何一種場合令我們感覺愉快,而另一種場合卻讓我們感到痛苦,但是,這決不是愉快或痛苦產(chǎn)生的唯一原因;而且,雖然看起來,我們的感情與別人相一致是愉快的一個原因,兩者之間的不同是痛苦的一個原因,但是不能由此說明解決所有問題。朋友們因為我的高興而來的同感確實會激起我心中更大的興奮,但是他們對我的悲傷所表示的同情,如果只是加重我的悲傷,對我來說就沒有什么意義了。但是,同情卻總是能夠增加快樂,也緩解痛苦。它另辟蹊徑,向我們提供另一種使人滿足的源泉,增加我們的快樂,溫暖我們的內(nèi)心,讓我們感覺那幾乎是當時唯一可接受的情緒,以此減輕我們的痛苦?! ∫蚨梢哉f:我們更渴望向朋友傾訴自己不愉快的感情,而不是愉快的情緒;朋友們對悲傷的同情比對愉抉的贊同更使我們感到滿足,而如果他們對我們的悲傷缺乏同情,則更使我當一個不幸的人找到一個能夠向其傾訴自己悲痛的對象時,他們的心中會是何等寬慰?。Ψ降耐?,似乎減輕了他的一部分痛苦,說對方同不幸者一起分擔了痛苦也沒有什么不合適的。他不僅感到與不幸者相同的悲痛,而且,好像分擔了后老的一部分痛苦,從而減輕了不幸者身上的沉重痛苦。同時,在傾訴自己不幸的時候,不幸者在某種程度上重新經(jīng)歷了自己的痛苦。那些使他們苦惱的事情再次出現(xiàn)在他們的記憶中,因而他們的眼淚比從前經(jīng)歷痛苦時流得更快,他們會又沉浸在種種痛苦之中。但是,他們也明顯地從中得到安慰,因為他們從對方同情中得到的樂趣比劇烈的悲痛更加強烈,能夠彌補他們內(nèi)心的傷痛,他們重新喚起這種痛苦,就是為了激起同情。相反,對不幸者來說,最殘酷的打擊就是對他們的災(zāi)難熟視無睹,漠不關(guān)心。對朋友的高興沒有表示只是不夠禮貌而已,而如果當他們對我們訴說困苦時,我們卻擺出一副沒有興趣、心不在焉的神態(tài),則是真正的、十足的不近人情?! 劢o人帶來愉快,恨讓人產(chǎn)生不快;因此雖然我們希望朋友接受自己的友誼,但是我們更加急切地希望朋友同情我們心中的憤懣不平。即使朋友很少為我們的順境和進步感動,我們也能夠原諒他們,但是,如果他們對我們遭到的傷害表現(xiàn)出漠不關(guān)心,我們就無法接受了。因為朋友不同情自己而產(chǎn)生的怨恨,要遠遠比他們不接受我們的感激更加容易搞得我們怒火中燒。我們可能很難和朋友的朋友成為朋友,但是很難不和敵人的朋友成為敵人。我們對朋友與其朋友之間的不和不會有什么不滿,雖然偶爾會因此愛同他們爭論;但是如果他們同我們的對頭友好相處,我們就會真的準備同他們大打出手了。愛和快樂,總是能夠令人愉快,不需要任何附加的樂趣,就能讓我們感到滿足和鼓勵。悲傷和怨恨,卻總是讓我們難以釋懷,令人苦惱和痛心,強烈地需要用同情來平息和安慰。

媒體關(guān)注與評論

  溫總理說:亞當?斯密寫過兩部有名的著作,一本叫《道德情操論》,一本叫《國富論》……  ——2007年5月28日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網(wǎng)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道德情操論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03條)

 
 

  •   世人皆知斯密寫過國富論,卻鮮有人知道斯密的道德情操論才是根本。
    不過,這本書英文很難懂,大概是斯密所處時代的文風使然吧。
  •   亞當*斯密的兩本書,網(wǎng)上評論這本書的價值不差于《國富論》,遂買來讀讀。而且很實惠,最近也在嘗試讀英文原版的書。
  •   同時買了國富論和道德情操論,想兩本一起看。
  •   聽我們導(dǎo)師說,道德情操論和國富論很值得讀,這次從當當買的,書的質(zhì)量很好,還有英文版的,很喜歡,當當?shù)乃拓浰俣仁窍喈斂炝耍o個好評。
  •   亞當斯密 國富論 道德情操論
  •   《道德情操論》需要同《國富論》配合起來閱讀會比較好地理解亞當斯密的思想。書籍很實惠,性價比高,活動時期收購!
  •   翻譯的很好??!很人性化。。不像我在讀書館借的那本書。翻譯的太糟糕了?。】磥硪槐竞玫姆g書!確實能帶給人不同的感覺!如果想買《道德情操論》中文版就這本了!絕對好!有一點不好就是書的側(cè)面有點粗糙!
  •   書挺好的,每一送一(買中文本送英文本)!挺實惠的!??!
    本書是一本培養(yǎng)人的道德品質(zhì)的很好的讀物!書中從各方面全面分析了人的道德品質(zhì),并給于有力的論證,鼓勵人們摒棄陋習,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情操。人活在現(xiàn)實生活中,就是在接觸和面對形形色色的人,只有不斷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品質(zhì),才能在處理現(xiàn)實生活中的人際關(guān)系發(fā)揮良好的水準。
  •   亞當斯密的《道德情操論》是其最為重要的兩本作品之一,但迄今為止這部論著在全世界的研究并不充分,但也形成一股新的思潮。這套書附贈英文本,真是物超所值。
  •   亞當·斯密的另外一本著作,值得研究,而且中英文都有更好
  •   一本不錯的書,從剛到手時包裝精美,還送英文原版,很有感覺;同時書的內(nèi)容上更是經(jīng)典,斯密的書讓人受益匪淺啊,尤其是在看了《國富論》再來看這本。
  •   與我深交的人,我只能說,道德,情操。
  •   還是很喜歡這本書的,在中國的土地上有多少人還真真意義上的講究道德情操,當今的中國的只有錢是他們的情操了,所以我要從我做起先學習一下道德情操
  •   這書原來一直想買,沒下決心,這次打折就買了,到手是很厚的兩本,雙語的。還沒開始研讀,不過經(jīng)典著作自有經(jīng)典之處嘛。
  •   任何一名致力于提高自身修養(yǎng)和道德情操的讀者都應(yīng)該收藏,注意不是閱讀是收藏,并作為遺物傳給下一代!
  •   道德情操論是一本值得細細研讀,能不斷領(lǐng)會并加強自身修養(yǎng)的好書!
  •   全聽溫總理介紹的,終于趁便宜買到了
  •   還沒看,不過包裝還蠻嚴實的,看完下次買國富論。。
  •   在書店看到的,實在咬不下牙狠心買,書的排版和印刷都很不錯。個人很喜歡這種排版的。中英文雙語,更有利于學習。
  •   斯密的邏輯思維縝密,行筆又很從容.有時我很惶惑,怎么可以這樣從容的寫這些嚴肅的問題. 偉大而慧智的人不管生活在什么年代不管健康狀況如何都會照耀整個人類的生活.
  •   買一贈一,挺實惠的!大家的作品。
  •   剛拿到書。之前聽鄒恒甫推薦過,說學經(jīng)濟的要讀一讀。翻過之后,覺得內(nèi)容、排版、感覺(主要指手感)和翻譯都還不錯。慢慢品味吧。順便澄清一個問題。就是前面幾個哥們的評語有個誤區(qū),老覺得英文版是“未授權(quán)”的。其實斯密他老人家的書,早就沒有版權(quán)了,只是說看是翻印的哪個版本而已。只要是原版,就挺好的。至于中文版的,如果以后有更好的翻譯版本;也可以收一本,不行自己翻譯一個:)
  •   剛收到書,之前看過,買一本重新翻過。買一贈一的書質(zhì)量不錯,很好
  •   還沒看,沖買一贈一,給5分
  •   買一贈一超值?。?!
  •   于國富論相對應(yīng)的另一本傳世經(jīng)典
    斯密在這本書中表現(xiàn)的憐憫之心足以讓他成為一個長者。。
    但很多人誤解了他
  •   這是亞當斯密在寫國富論之前的作品,可以說他是根據(jù)對性的了解之后,然后從經(jīng)濟方面進行研究,該書是前提。
  •   非常好的一部經(jīng)典名著,與《國富論》一起,充分表現(xiàn)了亞當斯密的天才。
  •   這本還沒有來得及看,沖著斯密去的。估計還行吧
  •   斯密的書內(nèi)容就不說了,大家都懂得,書的包裝印刷質(zhì)量都很好,絕對值這個價錢~
  •   不愧是大師的著作,即便是羨慕嫉妒類的問題,作者都會揪根溯源,從道德層面上給出自己的見解。還有更加實惠的是,本書是中英文兩本,喜歡英語的,可以直接讀英語版本,看看亞當斯密的英語,簡直是貴族的英語,很講究大長從句的使用,作者用的詞匯,基本上都是體面的書面語,這才是迷人的英語。
  •   可能是現(xiàn)在一談道德,反被人笑吧,其實有些的確是社會的重要組成,慢慢看吧,開卷有益的一本書。很理性,會對成長有利。
  •   之前在看的是電子書,覺得譯得很不錯,但是不知道譯者姓名,還好買得這套就是我要的那個版本,書很值得推薦,畢竟是大師的倫理學巨著,不便于過多評價,只有反復(fù)品味
  •   老師推薦的書目之一,但是最近較浮還沒有看得進去,贈的書是全英文的,要看懂原文還得下功夫。
  •   何為道德,人性又怎樣認識,都離不開經(jīng)濟
  •   閱讀這本書后,受益匪淺!我把它推薦給了很多好友,和他們共勉!做個有高尚道德的人。
  •   非常值得讀的一本書,寫的很好,就是覺得英文版買來讀的幾率有點小
  •   不錯,雙語版的。
  •   雙語的,內(nèi)容、質(zhì)量都不錯
  •   亞當斯密寫的書,而且溫總理也做了相當高的評價,所以一定要好好的看看!
  •   溫總理推薦的書,總要看看滴,此書還不錯,兩本,一本自己留著,一本還可以送人,送給英語好的人,呵呵!
  •   很喜歡這本書,物超所值,包裝雖有些不好,但瑕不掩瑜,很值得買。
  •   這次當當買書感覺很不錯,終于不是積壓的庫存了!書還沒時間看,先屯著。
  •   超值 買一本 送一本英文的 ?。?/li>
  •   以前基本上不看書,看到這么多人推薦就是這買了一本看看,這不是很不錯,還有原版的,對學英語也不錯的。
  •   買一送一,值得
  •   買來才發(fā)現(xiàn),這書好厚啊
  •   翻譯的非常優(yōu)美,想不到 買一送一的東西還能那么超值
  •   買給弟弟的 是本好書 感覺超值 質(zhì)量也好
  •   這個在新華書店買的話要雙倍,當當真的很便宜
  •   這個真的很棒~關(guān)鍵是買了要看
  •   書不錯,紙張什么的也很好,另外附贈的英文書是相當于出版社自己印的,沒有出版,對于只看英文不要求收藏的人足矣~~
  •   溫總理推薦的書,很好,對人的人格有很好的提升
  •   亞當斯密最著名的兩本書之一,絕對經(jīng)典,經(jīng)濟學家們都必須要讀讀
  •   超級好的一本書!我才翻看了幾頁就覺得受益匪淺,還附贈一本英文版的,還有助于深層學習英語,這真的是一本讀了受益終身的書
  •   大家的名作,即使讀不懂,先珍藏著也是十分欣喜的一件事情,智慧也是財富,我發(fā)現(xiàn)物價跌跌漲漲,唯有書籍只是穩(wěn)定的在漲價,因為越是好的書越經(jīng)得住時間的洗練,只會越來越值錢,越來越被伯樂相中。
  •   很好的書,送的英文書也很好。
  •   18元兩本很實惠。這是一部很不錯的作品,值得一讀再讀。英文版可以做收藏,也可以對照閱讀,有利于提高英語水平和理解作者的本來意思。
  •   經(jīng)濟學與社會學必讀的書
  •   對于經(jīng)濟學的研究是一本好書
  •   大一的時候西方經(jīng)濟學老師推薦的
  •   這本書的翻譯還可以,語通俗易懂著作本身的思想內(nèi)涵深刻,讀了它,我們可以明白許多的道理,更深的了解我們的社會
  •   真不愧是溫家寶總理推薦的書,真是好,中英讀本,對英語的學習也是有進步的,對中文的造詣也是有提高的,就算平時凈化心靈的一味良藥吧,真是蠻好的。價格也蠻便宜的。就是紙張和印刷比較一般。但我覺得內(nèi)容是關(guān)鍵,所以也沒有太計較。
  •   第一次看,不錯什么時候都不晚,只要你想讀書
  •   這是值得珍藏并看一輩子的書。
  •   書的內(nèi)容很不錯,就是書的包裝有點小失望,不太適合珍藏,需要小心對待……
  •   我覺得這是我們應(yīng)該必讀的一本書。人的思維情緒被大師解讀的很透徹。珍藏
  •   書是不錯,但是說好是送貨上門的,我在配送范圍里也看到了有我寫的地址的旁邊那條路。可物流公司不給送,后來沒辦法,出錢找到別的物流公司給送過來的。以下的評論僅僅是對書,而不是物流。
  •   就是送的英文版有點差勁,很水!
  •   價錢不貴還送英文版,可以幫助學英語。
  •   今天收到的書,感覺非常好.先看了一段,挺不錯的,送的外語版也很好,印刷不錯.慢慢看了,值得細細品位的一本好書
  •   真是一部好書值得擁有
  •   另一部巨著
  •   社會科學不可回避的人性問題
  •   我很少給書評五星但是我覺得這本書真的很好!讓我們更加接近人的最基本的特性,更深層次的認識人性,它不同于卡耐基的認識,是更深層次的闡述。讀了之后,相信,對生活中社會上的一些事情會有另一種審視的目光~
  •   好書,讀英文原版
  •   翻譯很不給力啊 有些地方有些看不懂 不過帶英文原版確實很給力
  •   很方便,建議先看中文的,有興趣再看英文的,可以提高英語水平
  •   第二次購買來送朋友
  •   感覺像思修,但是亞當斯密自己覺得最完美的一本著作,他的境界難以企及,只好管窺偉人的思維了。也許是我現(xiàn)在太浮躁了吧
  •   想躲看看書提高自己,這樣的書很能修煉自己
  •   寫的很好,值得一看噢
  •   慢慢看吧,說好呢……
  •   很好 沒的說 支持
  •   經(jīng)典名著,之前卻沒有好好讀過,這次有中英版的,要好好看一看。
  •   經(jīng)典書籍,放著慢慢看,不過這些書看著有些費勁。
  •   經(jīng)典 內(nèi)容不難 確實能看出中西的某些差別
  •   真的很好 經(jīng)典的一版原著,送了一本英文原著 紙質(zhì)也很好
  •   該書確實經(jīng)典,值得一讀
  •   很實惠,才十幾塊,兩本
  •   沒想到是這么厚厚的兩大本??!感覺很值!
  •   還沒認真看,要了解中國的經(jīng)濟發(fā)展歷程,看此書是有很大的幫助
  •   內(nèi)有意思的一本書。作者的觀點很能引發(fā)讀者的思考。
  •   這本書是我們老師上課要用的,翻譯的還行,用著很方便!打算一直留著,以后有時間多看看。
  •   nice very nice!
  •   應(yīng)該算是翻譯比較靠譜的一套。非常建議購買。
  •   內(nèi)容可以,紙張也行,翻譯的不錯
  •   這個商品不錯,中文版的不錯,但是英文版的有點霉了,書應(yīng)該是放了很久了!總體還是很滿意!
  •   中英文的都有。很不錯。我們圖書館就是這個版本
  •   非常有內(nèi)涵,值得一看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