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9 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 作者:張夢倩 頁數:324
內容概要
《中國教育文化研究叢書·中國傳統(tǒng)童謠研究:在教育世界的邊緣》以傳統(tǒng)童謠為研究對象,經由歷史的回溯,并對其內容及功能等進行多方探究,力求勾勒出傳統(tǒng)童謠與兒童的關系。對于童謠的發(fā)展而言,明代可謂是個轉折。伴隨著兒童觀和兒童教育觀的變化,傳統(tǒng)童謠相應呈現出不同的面貌,由此前以成人化童謠居多轉向貼近兒童及兒童生活。清后期童謠尤凸顯了這種變化。據此可見,童謠與兒童的關系深刻受制于兒童觀和兒童教育觀,表現在童謠與蒙養(yǎng)教育的關系上,即是其地位的始終邊緣化。
作者簡介
張夢倩,1972年生于內蒙古土默特右旗。先后于1994年、2009年在華東師范大學獲教育學學士、碩士學位?,F任教于內蒙古土默特右旗旗委黨校,講師。參著參編《幼兒教育思想史》、《孟憲承文集》、《中國教育史》(黃紹箕、柳詒徵著)。
書籍目錄
緒言第一章 “熒惑說”與“童子之情”——千年流變中童謠的背離與回歸第一節(jié) 釋“童謠”第二節(jié) “熒惑說”盛行之下童謠的異化第三節(jié) 明清時期童謠向兒童生活的回歸第二章 童謠面相觀第一節(jié) 童謠與政治生活第二節(jié) 童謠與社會生活第三節(jié) 童謠與兒童生活第三章 童謠功能論第一節(jié) 童謠的訓練功能第二節(jié) 童謠的教育功能第三節(jié) 童謠的娛樂功能第四章 相反相成的兩個世界——童謠與蒙養(yǎng)教育第一節(jié) “兩個世界”的分離第二節(jié) “兩個世界”的交會結語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越諺》卷上載宋末元初孺歌云: 砥叭砥叭,新人留歹?! “泊踹^夜,明朝還俉乃?! 绊瓢取?,迎新娘的喇叭聲。“歹”,語助詞?!氨赌恕?,你們。此為模仿娶親游戲時吟唱的童謠,意思是喇叭砥叭砥叭響,新人就留在這兒過夜吧,明天一早再還給你們啦?! ≡叩禄镀浇o事》云: 昊人自相呼為呆子,又謂之蘇州呆。每歲除夕,群兒繞街呼叫云:“賣癡呆,千貫賣汝癡,萬貫賣汝呆。見賣盡多送,要賒隨我來。”蓋以昊人多呆,兒輩戲謔之耳。童謠很是滑頭,小聰明盡顯?!鞍V呆”自然不是人們想要的特質,縱使算不上聰明,但人人都希望自己至少不呆。除夕夜群兒繞街叫賣“癡呆”,無非是想把自己身上的呆氣售予他人。好笑的是小兒叫價如此之高,又非奇貨可居,何來買主呢?更無理的是這樁買賣無論怎么算都是賣家占盡便宜:現錢交易買一贈多,賒賬則請隨賣家來,呆氣盡送予買主。游戲童謠的邏輯令人啞然失笑?! №f氏編《北京兒歌》又有: 一副筐, 八根兒繩, 挑起了扁擔游九城?! ≠u蔥阿, 賣蒜兒阿, 賣青菜兒?! 〈蚬膬?, 喝雜銀錢兒, 唉首飾來賣。 這是真正模仿肩挑小商販游戲時的吆喝聲,京韻十足?! 度孀痈鑸D》載童謠云: 小小子兒開鋪兒, 開開鋪兒兩扇門兒?! ⌒∽雷觾盒∫巫觾?, 鳥木筷子兒小碟子兒?! t是兒童模仿開店時吟唱的歌?! №f氏編《北京兒歌》又有: 膠泥瓣兒,使勁兒摔, 刻了爺爺兒,刻奶奶兒?! 敔攦捍髦豁斃锩保 ∧棠虄捍髦恢P頭釵?! ∈怯淄媚喟湍笮∪藘簳r唱的歌。兒童當然不可能刻得出那么精細的“困秋帽”和“鳳頭釵”,他們只圖唱著好玩罷了?! ?/pre>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