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8 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 作者:蔣嚴 頁數(shù):292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沈家煊主編的《走近形式語用學》是《西方最新語言學理論譯介》叢書的一種,系統(tǒng)介紹了當前國際語言學界關于形式語用學的最新進展,內(nèi)容包括語用推理的實用邏輯觀念;言語行為理論的形式語用學;博弈語用學;量化、數(shù)量和形式潛伏語用分析條件句增力研究;漢語違實句分析等。本書在介紹西方理論的同時,力求有原創(chuàng)性的觀點和分析。本書還特別注重對漢語的研究,研究課題基本上都是在中文出版物中較新的題目。
書籍目錄
序
前言
第一章 語用學理論與語用推理的邏輯
第二章 論名詞組的語義內(nèi)容
第三章 言語行為的形式化探索
第四章 對當方陣一般模式及其應用
第五章 單調(diào)性與梯級推理
第六章 疑問量詞的形式表達與推理模式
第七章 一種基于皮爾士存在圖的靜態(tài)語義學:驢子句問題
第八章 情景論與條件句的理解
第九章 漢語違實語義的構成因素
第十章 概念、類、物和狀態(tài)
第十一章 “都”的形式語用學
第十二章 貝葉斯概率模型及其在語用學上的應用
第十三章 信號博弈與語用問題
第十四章 自然語言理解的知識庫建設與語言研究
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插圖:語言交際的硬基礎是人類進化的結(jié)果,是先天的。語言交際的軟基礎是不是人類進化的結(jié)果呢?是不是先天的呢?對此,理性主義和經(jīng)驗主義的認識有所不同,但二者的認識并不是對立的,理性主義并不否定后天習得的作用,經(jīng)驗主義也并不否定先天遺傳的作用,二者的主要差別在于兩個方面:一是程度上。先天和后天分別起多大作用?哪些東西是先天的,哪些東西是后天的?二者有不同的認識。二是側(cè)重點上。理性主義著重于對先天的研究,經(jīng)驗主義著重于對后天的研究。不管怎樣,要研究語言交際的知識基礎,都有必要深入探究先天知識和后天知識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作為語言交際軟基礎的知識,既有先天的部分,也有后天的部分,這跟一般人所理解的知識有所不同。一般人所理解的知識都是后天獲得的,是通過實踐或接受教育學習來的,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常識,也就是關于一般事物的知識;二是專業(yè)知識,也就是關于專門領域的知識。這兩方面的知識也會成為實現(xiàn)語言交際功能所需要的知識,但并非語言交際所需知識的核心部分。語言交際所需要的核心知識,是那些交際雙方共同擁有的、似乎無需特意學習就能得到的底層知識,這些知識在一般人看來并不是什么知識。那么,語言交際所需的知識基礎包括哪些內(nèi)容呢?這個問題是很不容易回答的,但至少可以從四個角度進行考察。一是上文所說的先天與后天之分。二是靜態(tài)與動態(tài)之分。靜態(tài)的知識是指在一次特定的語言交際開始之前交際雙方已擁有的知識;動態(tài)的知識是指從特定的交際語境中現(xiàn)場獲取的知識,包括話語內(nèi)容和交際情景等,這類知識在一次語言交際過程中是不斷更新的。三是語言與其本體之分。語言知識就是關于語言系統(tǒng)及其構成單位的知識,包括語音知識、詞匯知識、語句知識和篇章知識等。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