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有人走的路

出版時間:2011-6  出版社:吉林文史出版社  作者:[美] M·斯科特·派克  頁數(shù):264  譯者:于海生,嚴冬冬  
Tag標簽:無  

前言

  序  很抱歉,我們奉獻給你的不是一本時髦的書,它甚至還會讓你感覺到一點點的不舒服。不過 , 請不要回避,你也無法回避,因為回避這一問題的結果是:你不得不承受更多的不舒服、甚至是痛苦?! ∮腥苏f,21 世紀是心理學的世紀,對此,我們不得而知,但是,我們卻能親眼看見身邊心智不成熟的人是如此之多。如果說以前中國人最大的問題是溫飽問題,那么,今天,中國人最大的問題就是心理問題,而心智不成熟又是心理問題中最大的問題?! ∈甙藲q的高中生在大街上堂而皇之地用奶瓶喝水,這是時髦、反叛,還是在逃避成熟?  應屆大學畢業(yè)生選擇考研的動機僅僅是:害怕畢業(yè)。他們是害怕畢業(yè),還是在拒絕成熟?  無數(shù)大齡青年不愿結婚,他們真的是沒選擇好伴侶,還是害怕承擔婚后的責任?  數(shù)不清的成年人一遇到難題,就雙手一攤:“這不是我的問題。”他們果真技不如人,還是不敢面對自己的問題?  ……  人可以拒絕任何東西,但絕對不可以拒絕成熟。拒絕成熟,實際上就是在回避問題、逃避痛苦?;乇軉栴}和逃避痛苦的趨向,是人類心理疾病的根源,不及時處理,你就會為此付出沉重的代價,承受更大的痛苦?! ⌒闹浅墒觳豢赡芤货矶停且粋€艱苦的旅程?! ?0 多年來,在心智成熟的旅程上,《少有人走的路》這本書陪伴著億萬讀者,也幫助過千千萬萬痛苦的人走出困境。毋庸置疑,這本書創(chuàng)造了美國、乃至世界出版史上的一個奇跡。難道不是嗎?有哪一本書,沒做任何宣傳,僅憑口耳相傳,就達到了3000 萬冊的銷量;有哪一本書,在《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上一直排了近 20 年;有哪一本書,出版以后,作者收到的讀者來信有如此之多。難怪《華盛頓郵報》的書評會說:“這本書是出自上帝之手。”  《少有人走的路》是一本通俗的心理學著作,也是一本偉大的心理學著作,它出自我們這個時代最杰出的心理醫(yī)生斯科特·派克。斯科特的杰出不僅在于他的智慧,更在于他的誠懇和勇氣。他第一次說出了人們從來不敢說的話,提醒了人們從來不敢提醒的事,這就是:幾乎人人都有心理問題,只不過程度不同而已;幾乎人人都有程度不同的心理疾病,只不過得病的時間不同而已?! ∷箍铺丶钗覀円赂业孛鎸ψ约旱膯栴},不要逃避。直面問題,我們的心智就會逐漸成熟;逃避問題,心靈就會永遠停滯不前?! ∪欢?,在我們的現(xiàn)實生活中,逃避問題的人比比皆是:你是老板,你一定會知道你的手下有幾人敢于承擔自己的責任;你是父母,一定知道你的孩子為什么總是躲躲閃閃;你是公務員,你一定會知道,面臨問題時,你是在積極主動解決,還是在消極回避……所有逃避者,都在阻礙自己心智的成熟;一切心智成熟者,他們的人生之旅都是從直面問題開始?! ∪绻闶且粋€渴望成熟的人、一個正在成熟的人、一個因拒絕成熟而導致心理障礙的人,那么,請你勇敢地翻開這本書吧!只要你有勇氣翻開這本書,你就一定有勇氣面對自己的問題;只要你勇敢地面對自己的問題 , 你就踏上了心智成熟的旅程。 

內容概要

  或許在我們這一代,沒有任何一本書能像《少有人走的路》這樣,給我們的心靈和精神帶來如此巨大的沖擊。僅在北美,其銷售量就超過了700萬冊,被翻譯成23種以上的語言;在《紐約時報》暢銷書榜單上,它停駐了近20年的時間。這是出版史上的一大奇跡。
  毫無疑問,本書創(chuàng)造了空前的銷售記錄,而且,至今長盛不衰。
  《少有人走的路1》處處透露出溝通與理解的意味,它跨越時代限制,幫助我們探索愛的本質,引導我們過上嶄新、寧靜而豐富的生活;它幫助我們學習愛,也學習獨立;它教誨我們成為更稱職的、更有理解心的父母。歸根到底,他告訴我們怎樣找到真正的自我。
  正如本書開篇所言:人生苦海無邊。Mo斯科特o派克讓我們更加清楚:人生是一場艱辛之旅,心智成熟的旅程相當漫長。但是,他沒有讓我們感到恐懼,相反,他帶領我們去經(jīng)歷一系列艱難乃至痛苦的轉變,最終達到自我認知的更高境界。

作者簡介

  M·斯科特·派克(M.Scott
Peck),畢業(yè)于哈佛大學,獲得碩士和博士學位。他長期從事心理治療實踐,取得了卓著成績,被譽為“我們這個時代最杰出的心理醫(yī)生”。
  由于其巨大的影響力,他獲得政府特許,進入政府心理治療特殊小組,為越戰(zhàn)士兵提供治療。他還曾接受派遣,在美軍日本沖繩基地擔任心理醫(yī)生。這些特殊的職業(yè)經(jīng)歷,成就了他最偉大的著作《少有人走的路》系列,該書在《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連續(xù)上榜近20年,被西方媒體譽為“來自上帝之手”的時代杰作,創(chuàng)造了出版史上的一大奇跡!

書籍目錄

前言
第一部分 規(guī)矩
 問題和痛苦
 先苦后甜
 子不教,誰之過
 問題的解決與時間
 承擔責任
 神經(jīng)官能癥與人格失調
 逃避自由
 忠于事實
 移情:過時的地圖
 迎接挑戰(zhàn)
 隱瞞真相
 保持平衡
 抑郁的價值
 放棄與新生
第二部分 愛
 愛的定義
 墜入情網(wǎng)
 浪漫愛情的神話
 再談自我界限
 依賴性
 缺少愛的精神貫注
 “自我犧牲”
 愛不是感覺
 努力與關懷
 失落的風險
 獨立的風險
 投入的風險
 沖突的風險
 愛的規(guī)矩
 愛與獨立
 愛與心理治療
 愛的神秘性
第三部分 成長與信仰
 信仰與世界觀
 科學的信仰
 凱茜的案例
 馬西婭的案例
 特德的案例
 嬰兒與洗澡水
 第四部分 恩典
 健康的奇跡
 潛意識的奇跡
 好運的奇跡
 恩典的定義
 進化的奇跡
 開始與結束
 熵與原罪
 邪惡的問題
 意識的進化
 力量的本質
 俄瑞斯忒斯的傳說
 對恩典的抗拒
 迎接恩典降臨
后記
附錄 周年版序言

章節(jié)摘錄

  第一部分 規(guī)矩  問題和痛苦  人生苦海無邊。  這是一個偉大的真理。一旦領悟了這句話的真諦,我們就能從苦難中解脫出來。因為,只要我們想通了這一點,并真正接受了人生苦難重重的事實,那么,我們就會釋然,再也不會對人生的苦難耿耿于懷了?! ∵z憾的是,大多數(shù)人卻不愿意正視人生的苦難。他們一遇到問題和痛苦,不是怨天尤人,就是抱怨自己命苦,仿佛人生本來就應該既舒適又順利似的。他們哀嘆為什么會有那么多的麻煩、壓力和困難,總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他們詛咒命運不公,偏偏讓他們自己、他們的家人、他們的部落、他們的社會階級、他們的國家乃至他們的種族吃苦受罪,而別的人卻安然無恙,過著自由而又幸福的生活。  我非常了解這樣的抱怨和詛咒,因為我也曾有過同樣的感受。  人生就是一連串的難題,面對它,你是哭哭啼啼,還是奮勇前進?你是束手無策地哀嘆,還是積極想辦法去解決,并將方法毫無保留地傳給后人?  解決人生難題的關鍵在于規(guī)矩。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人若缺少了規(guī)矩,就不可能解決任何問題。某些規(guī)矩只能解決某些問題,一套完整的規(guī)矩才能解決人生所有的難題?! ∩钪杏龅絾栴},這本身就是一種痛苦,解決它們的過程又會帶來新的痛苦。各種各樣的問題接踵而至,使我們疲于奔命,不斷陷入沮喪、悲哀、痛苦、寂寞、內疚、懊喪、惱怒、恐懼、焦慮和絕望之中。這些心靈的痛苦和肉體的痛苦一樣劇烈,甚至令人更加難以承受。正是因為各種沖突造成的痛苦如此強烈,我們才把它們視為問題;也正是因為人生問題不斷,我們才覺得苦海無邊?! ∪松且粋€不斷面對問題、并解決問題的過程。問題可以開啟我們的智慧,激發(fā)我們的勇氣。為解決問題而努力,我們的思想和心靈就會不斷成長,心智就會不斷成熟。學校故意為孩子們設計各種問題,讓他們動腦筋、想辦法去解決,也正是基于這樣的考慮。我們的心靈渴望成長,渴望迎接成功而不是遭受失敗,所以它會釋放出最大的潛力,努力將所有問題解決。問題是我們成功與失敗的分水嶺。承受面對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痛苦,我們就能從痛苦中學到很多東西。美國開國先哲本杰明·富蘭克林說過:“只有痛苦才能給人帶來教益。”智慧的人不會因害怕痛苦而逃避問題,他們會迎上前去,坦然承受問題帶給自己的痛苦,直至把問題徹底解決?! ∪欢蠖鄶?shù)人卻缺乏這樣的智慧。在一定程度上,幾乎人人都有害怕承受痛苦的傾向,幾乎人人遇到問題都有回避的想法。有的人不斷拖延時間,希望問題自行消失;有的人對問題假裝視而不見,或盡量忘記它們的存在;還有的人用藥物和毒品來麻痹自己,企圖把問題排除在意識之外,換得片刻解脫。我們總是回避問題,而不是直接面對它們;我們只想遠離問題,卻不想經(jīng)受解決它們帶來的痛苦。  回避問題和逃避痛苦的傾向,是人類心理疾病的根源。人人都有逃避問題的傾向,因此絕大多數(shù)人的心理都存在缺陷,真正的健康者寥寥無幾。有的逃避問題者,作繭自縛,躲藏在自己營造的幻想世界里,與現(xiàn)實生活完全脫節(jié)。心理學大師榮格一針見血地指出:“所謂神經(jīng)官能癥,就是人生痛苦最常見的替代品。”  替代品最終帶給人的痛苦,甚至比逃避的痛苦更為強烈,正因如此,神經(jīng)官能癥才成為最棘手的問題。不少人還沒有解決舊的問題和痛苦,卻又要逃避新的問題和痛苦,他們不斷用神經(jīng)官能癥作外殼,把自己一層一層包裹起來,陷入重圍,無法自拔。所幸,也有人能坦然面對自己的心理障礙,及時尋求心理醫(yī)生的幫助,用正確的心態(tài)面對人生正常的痛苦。  事實上,如果不顧一切地逃避問題和痛苦,不僅錯失了問題帶來的成長機會,而且還會使我們患上心理疾病。長期的心理疾病會使人的心靈停止成長,不及時治療,心靈就會萎縮和退化,心智就永遠難以成熟。  正確的做法是:我們要讓我們自己,也要讓我們的孩子認識到,人生的問題和痛苦具有非凡的價值。勇于承擔責任,敢于面對困難,才能夠使心靈變得健康。規(guī)矩(discipline)是解決人生難題最主要的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的重要方法。規(guī)矩能讓我們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堅定不移,并從中獲取智慧。我們要求自己和孩子遵守規(guī)矩,其實就是在培養(yǎng)雙方如何忍受痛苦,獲得成長?! ∷^規(guī)矩,就是一套教人承受痛苦、解決問題的方法。這套方法完整而積極,它能讓我們勇敢地去面對人生的苦難,而不會逃避退縮。這套規(guī)矩一共有四條:先苦后甜、承擔責任、忠于事實、保持平衡。這套方法并不復雜,即便是 10 歲的小孩最終也能夠掌握。不過有時候,即使貴為一國之君,也會因忽略和漠視它們而遭到報復,自取滅亡。運用這些方法,關鍵取決于你的態(tài)度,你要敢于面對痛苦而不是逃避。對于那些時刻都想著逃避痛苦的人,這些方法不會起到任何作用,他們也絕不會從中受益。接下來,我就要對這套規(guī)矩進行深入的闡述,然后,再探討這套規(guī)矩背后的原動力--愛。  ……

媒體關注與評論

  這是一本震驚世界的名著,出版后雖未作任何宣傳,但經(jīng)人們口耳相傳,迅速暢銷起來。它曾在美國最著名的《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上連續(xù)上榜近20年,創(chuàng)下了出版史上的一大奇跡!  這不僅僅是一本書;它是一種出自內心的慷慨行動?! ?mdash;—菲莉斯·特洛克絲《華盛頓郵報》  這是一部罕見的心理學杰作,早在1983年,他便成為有口皆碑的超級暢銷讀物。作者靈活運用傳統(tǒng)心理分析方法去解決人生的沖突和難題。它的有效和實用,產(chǎn)生了前所未有的轟動效應。  ——《出版商周刊》  在人類心靈的治療方面,本書也許是一部開山之作。它提出了一系列解決方案,耐人尋味?! ?mdash;—《圖書館雜志》  一語驚醒夢中人!難怪自己總是感覺自己與現(xiàn)實格格不入,原來是自己迷失了方向!  ——搜狐網(wǎng)友  這本書是我在書店看到的,看完后感觸很深,它真正說到了我的痛處,接下來我知道該怎樣做了……  ——搜狐網(wǎng)友  我沒料到,這本書居然是一劑很好的治療失戀的強效藥。我的故事與書中的有些病人很相似,從他們身上,我終于找到解決辦法了?! ?mdash;—搜狐網(wǎng)友  這本書是武志紅推薦的,確實不錯!看過之后,心中對什么是愛有了新的認識。“真正的愛,是希望對方擁有獨立的人格,是自由的選擇,是自我完善的特殊體驗。”說得太好了!  ——搜狐網(wǎng)友  我感覺這是一本很好的書,能夠讓我靜下心來思考的書,很多話對我都有很大的啟發(fā)?! ?mdash;—搜狐網(wǎng)友  嗯,很好的書,不一樣的視角,卻重重地打到了人的心坎上,正是我一直想要尋找的好書,書中的很多話是我一直想要說,卻表達不出來的。建議大家都看看?! ?mdash;—搜狐網(wǎng)友  看完這本書,我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愛。愛不是口頭上說,而是要有行動;不管結果會怎樣,關鍵是你是否真正愛過?! ∥沂莻€剛分手的男人,一直走不出來。但是看完這本書后,我明白了,我該做什么,我要去做什么。要為你所愛的人付出,而不是依賴她、限制她的所有生活。我明白我自己的缺點,但是改正它還需要時間,我相信我能改變這一切?! ?mdash;—搜狐網(wǎng)友  感覺很不錯,對我的觸動很深,幫助很大,不愧是人生路上的一位知心朋友!  ——搜狐網(wǎng)友  我相信,每個人都能從此書中看到自己人生中的盲點??戳藥妆椋杂X得領悟的只是皮毛,有時間我就抽空看看,每一篇,每一句話都是精華??!  ——新浪廣東深圳網(wǎng)友  很受啟發(fā),驅散了自己模糊的意識,對真正的愛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和更堅定的信念。生命是不斷完善的過程,相信沉靜而富足的精神生活比那些看似浮華風光的東西更長久,更能帶給人快樂。  ——新浪遼寧大連網(wǎng)友  很多人都需要讀讀這本書,它的價值是巨大的,特別是現(xiàn)在的年輕人!它讓我們這些過來人更清醒地認識自己,也讓我們知道該怎樣教育下一代!  ——新浪山東青島網(wǎng)友  這是我最近看過的最好的書,第一次這么完整地審視自己和認識自我,敢于正視自己的問題,走向一條心智成熟的路程,我很慶幸這本書沒有埋葬在書架里面,感謝你派克?。『芎玫姆窒?,準備再讀原版!  ——新浪北京海淀網(wǎng)友大天使  說實話,這是我第一部用心讀完的書籍。缺乏耐心的我竟然一下子被“吸”引住了!  ——新浪天津網(wǎng)友難尋的知音  這是我從看書以來,收獲最大的一本書。凡是對人生有所思考,對心理學有一些興趣的朋友應該都會很有啟發(fā)。  ——新浪四川成都網(wǎng)友  看第一遍就把我吸引住了。一直困擾我的問題終于得以豁然開朗。那種感覺很美妙!  ——新浪天津網(wǎng)友  相見恨晚!很不錯,早遇到我也不會落到這個地步?。?!  ——騰訊網(wǎng)友MeachalYang  原來我一直生活在自編、自導、自演的虛擬世界里,最可悲的是我竟渾然不覺。這本書猶如黑暗中一道明亮的閃光,瞬間照亮了我迷茫的心靈?! ?mdash;—騰訊梧州市網(wǎng)友埋葬不可能  逃避是我們膽怯的表現(xiàn),但我們卻無法擺脫它,唯一的正確的做法就是想方設法克服它?! ?mdash;—騰訊蘇州市網(wǎng)友飛翔  我感覺看了這本書以后,我的人生都變得明晰起來。以前總不明白自己為什么這樣痛苦,為什么要活得如此疲憊不堪?,F(xiàn)在全明白了。  ——騰訊榆林市網(wǎng)友  讀這本書的時候,我正處于人生中比較低谷的一個階段。這本書給了我很多的思考、很多的勇氣,去撕開一張張阻隔著我的紙。讓我看到了從虛無通向現(xiàn)實的路,雖然我還在路上,但是我很感謝這本書帶給我的幫助?! ?mdash;—豆瓣網(wǎng)友山石  我在我最抗拒成熟的時候,讀到了這本書?! ∥以?jīng)以為自己已經(jīng)走向了成熟,曾經(jīng)以為成熟就是像我這樣的,不需要任何努力和痛苦就能夠獲得,可是事實證明,我錯了?! ∪魏问虑槎际且冻龃鷥r的?! ?mdash;—豆瓣網(wǎng)友Sarah  真理總是掌握在少數(shù)人手中,而毀滅于大多數(shù)人的踐踏之下?!  渡儆腥俗叩穆贰?,盡管這條路難以尋覓,但比其他大道更近終點,而且是近了十分之七的路程?! 〗K點站,是領悟?! ?mdash;—豆瓣網(wǎng)友隱

編輯推薦

  全球最暢銷圖書!  在《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上連續(xù)上榜近20年!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少有人走的路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56條)

 
 

  •   人生苦難重重,人生錯綜復雜,幾乎所有人的心理都會出現(xiàn)問題,或者說我們的心靈總會面對天性中的弱點,比如只顧當下,比如懶惰。讓我覺得釋懷的是,知道人類都是如此,都面對著如此的命運,這讓我知道自己的問題是不足為奇的了。 我覺得派克很了不起的原因之一,是覺得他非常睿智豁達,也非常平和包容, 他說過其實人未必一定要去找心理醫(yī)生,某些心理醫(yī)生其實只是把你改造成社會所接受的模式,而讓你徹底失去了自己——這個例子在亦舒的一部小說中已經(jīng)表現(xiàn)過了——“現(xiàn)代心理治療目標是讓患者恢復‘正?!?,用統(tǒng)一標準規(guī)范人們的生活,結果只能令個性萎縮,變得淺薄而蒼白?!倍倚睦斫】狄膊⒎强偸顷柟饣顫姡翢o陰影。事實上,“抑郁造成的空虛,乃是思緒和情感的溫床;年齡的增長和衰老,可以促使我們關注心靈;死亡讓人更強烈的了解到生命的意義;深刻體會眼前生活的空虛,未嘗不是一件好事;讓我們失去一部分的純真,這對心靈也是有好處的?!? 他的話我都覺得凝煉得很好,很有道理。比如“信仰并不僅僅來源于高遠的精神境界,也來源于心靈的深淵——每個人心底最私密的地方。”——就如同《上海的金枝玉葉》中的戴西“原來一個人沒有信仰,也可以非常堅韌。一個人不是為了大眾而吃苦,也可以保持頑強的尊嚴”。關鍵還是在于,你究竟想成為一個怎樣的人。然而,放棄對外界的依附,而回到自己的心靈,是相當困難的。就好像佛教說,佛不在外界,佛只在自己心里,可是對于絕大多數(shù)人來說,要發(fā)掘出自己心中的佛性實在也是太難了。 “墜入情網(wǎng),意味著自我界限的一部分突然崩潰,使我們的‘自我’和他人的‘自我’合而為一,我們突然沖出了自我界限,寂寞消失了,代之難以言喻的狂喜之感,仿佛體會到幼年時無所不能的快感,我們又變得強大有力。”正因為愛情如此狂熱激動,所以很長時期我們會以為愛情無所不能,可以幫我們排除萬難,對方就是我們僅需的一切(當然,現(xiàn)在患有“愛無能”的患者除外。),然而,“這種因為機遇和緣分,不請自來,讓我們暫時失去自我,無法做出理智選擇的愛情,只是真愛偉大而神奇的布局的一部分,它讓我們提前品嘗到愛的滋味。因為它并非真愛,所以它最終可能因為種種原因而消褪崩塌,事實上我們想要獲得持續(xù)的狂喜,達到涅磐和永生的境界,獲得神性的啟發(fā),我們就必須體驗到真愛是什么,愛的感覺是什么,并且要為此付出艱苦的努力?!边@里派克提到了很多次的“神性”,不接受宗教的朋友或許會覺得反感,但是其實派克其并不是那種狹隘排他的教徒,他稱自己為“離經(jīng)叛道”的天主教徒,卻一直擔負著關懷他人心靈的“心靈牧師”的工作。他所指的神性是我們心靈中的神性,絕不局限于宗教??雌饋硪氆@得真愛也是讓人倍感壓力的一件事,男女間直接的相吸,緣分的牽引,愛戀的錯覺及無法自拔,迷失自我也許痛苦,付出的代價也許高昂,卻都只是順著自己的性子,所心所欲,而要想獲得真愛,則“必須讓雙方的心靈得到成長和完善,幫助彼此心智成熟,即使在愛的激情過后,仍能醉心于那種美好的感覺”,要兩個人都付出艱苦的努力啊,想起來,的確非常困難。 “成熟的心靈必須保持中立,能夠容納各種各樣的矛盾和悖論,特別不要輕易受到倫理觀念的影響?!标P于孩童的說法就存在一定的矛盾性,比如我們可能會刻意追求成熟而擯棄幼稚——“在我們最脆弱的時候,內心中的小孩一方面孤苦無依,另一方面卻又躍躍欲試。要關懷心中的孩童,我們就必須面對自己較為低極的本性——無法控制的情感,愚蠢癲狂的愿望,以及各種形式的軟弱無助。我們必須接納這種流浪、迷失和無助。有些時候我們需要停止生長,甚至必須后退,因為‘小孩’本來就意味著沒有長大。童心是心靈的一個側面,而心靈的任何層面遭到漠視,都會成為痛苦的根源?!? 有觀點認為嬰兒是無罪的,是與自然融為一體的,是神性的,但是同時他們也是不能獨立生存的?!拔覀儾皇且兂蔂奚晕遥詈笾皇O聺撘庾R的嬰兒;也并非要變成高高在上,遠遠超越日常生活,自以為所向無敵,對凡俗生活的弱點和缺陷也絲毫不感興趣的少年;我們最終要找到自己的內涵和分量,落回地面,培養(yǎng)出成熟、自覺的自我,承擔痛苦和責任,進而發(fā)展成神性的自我?!眰ゴ蟮恼苋艘矔屪约簳r而像小孩一樣的放松和玩耍,“事實上孩童的‘無知’才蘊涵著無數(shù)可能,我們必須時而設法忘記那些阻礙我們領悟真理的知識”,這也就是禪宗所說的“空”的境界。我們追求理想,但是我們同時也要面對現(xiàn)實,我們有時要追求超脫,但是也必須控制自己的虐待傾向。 “ 我們不應該把人體視為機器,把思想視為一系列生化反應的結合,把人類世界視為人類智力與科技創(chuàng)造的奇跡,事實上,人的身體是心靈的外在體現(xiàn),我們應該體會身體所表現(xiàn)出來的詩情畫意,內心中的意象與大自然和文化意象同樣重要。我們需要聆聽身體與心靈的節(jié)奏、音調、和聲與不和諧的音符,醫(yī)生在治療疾病時,也需要這種聆聽,我們應該將身體從‘行尸走肉’的狀態(tài)中解脫出來,重新與心靈融為一體?!笨吹竭@種觀點,其實讓我感覺很焦慮,現(xiàn)在的醫(yī)生都已經(jīng)演變成直接把患者的癥狀輸入電腦,從數(shù)據(jù)庫中搜尋可能的疾病,然后用排除法,排除不可能的病情,最終得出可能的結論。如果讓病人花錢買藥更加有賺頭,更加有效率,那就不太可能鼓勵病人靠自身的免疫力去獲得更自然的康復,這種狀態(tài)與“關懷心靈”差得太遠了。 “ 探求真理是科學家的天職,但科學家也是凡人,和普通人一樣,在潛意識里,他們也希望為最復雜的問題找到最簡單、最明確的答案。科學本身就是一種宗教,因此科學家容易把嬰兒和洗澡水一道潑掉??茖W家成熟的標志之一就是能夠意識到,和其它宗教一樣,科學也可能流于教條主義??茖W本身也容易成為文化偶像,我們應該保持懷疑的態(tài)度。分清科學的領域是人類歷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它帶來了一系列可喜的變化,但是,應時代需求做出的一個無意識反應則是,將政府、科學和宗教的勢力范圍按不成文的社會契約劃分,正是這個劃分,在確定科學和宗教的本質上發(fā)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而問題是,這項不成為的社會契約在今天已經(jīng)毫無意義了,相反它成為了一種可怕的分裂工具,將我們的社會拆得七零八落。人類天生具有一種非常杰出的能力,他們能夠把相互關聯(lián)的事物分割在各個密閉的空間里,使它們彼此無法接近,結果導致巨大的麻煩。而聯(lián)合,就是要求我們勇敢面對各種相互沖突的力量、思想以及生活壓力。所以,當我們綜合考慮問題,并愿意承受隨之而來的痛苦時,我們就應該經(jīng)常問自己:我忽視了什么?或早或晚,我們會發(fā)現(xiàn),在一定程度上,每個人都要對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負責?!弊詈筮@句話,我到一直都很贊同。 少有人走的路,希望走的人會越來越多。
  •   或許在我們這一代,沒有任何一本書能像《少有人走的路》這樣,給我們的心靈和精神帶來如此巨大的沖擊。僅在北美,其銷售量就超過了700萬冊,被翻譯成23種以上的語言;在《紐約時報》暢銷書榜單上,它停駐了近20年的時間。這是出版史上的一大奇跡。灰常好是我們走向成熟必經(jīng)之路!本人積極推介!  
  •   這本書版本較新。M·斯科特·派克,我們這個時代最杰出的心理醫(yī)生,他的杰出不僅在其智慧,更在于他的真誠和勇氣。兒童時,他就以“童言無忌”遠近聞名;少年時,他又勇敢地放棄了父母為他安排的輝煌前程,毅然選擇了自己的人生道路,最終當上了一名心理醫(yī)生。他曾在美軍日本沖繩基地擔任心理醫(yī)生,為美軍軍官做心理醫(yī)生。在近二十年的職業(yè)生涯中,他治俞了成千上萬個病人,他以從業(yè)經(jīng)驗為基礎寫作的《少有人走的路》,創(chuàng)造了出版史上的一大奇跡。
  •   重新拿出《少有人走的路》,我想推薦給朋友們,給那些渴望走向成熟、有自覺希望改變心理現(xiàn)狀的人。其實這本書很淺顯,很多道理甚至都是身邊的一些小糾結的學術解讀而已,你我都懂。剛開始看我也就睡前隨便翻翻,但現(xiàn)在看完整本書,卻起了希望再認真看一遍的念頭?;仡^想想,其實很詫異,原來這本書真有種魔力,讓你不自覺在看的時候跟著內化了它所述的一些心理學知識,似乎真有那么點被治療了一番的感覺。所以,與其說這是一本治愈心理的書籍,不如說它是一本能夠引發(fā)你自己與自己對話的向導書。
    書中的一個理論是,幾乎每一個人都或多或少有些心理疾病。這是作者的觀點,我保留看法,因為是否應該將常人所經(jīng)歷的七情六欲、內心痛苦掙扎看做是一種病,是我比較疑問的。但在看的過程中,我確實將自己的一些問題根據(jù)作者的理論進行了一番分析,也把自己當做一名心理疾病患者進行自我治愈,我覺得還是比較有意思的一個過程。若是你平日讀以經(jīng)驗主義為基礎的書,比如現(xiàn)在市面上暢銷的心靈雞湯類的書籍,你可以在閱讀的時候體驗一種積極的指導情緒,但整個過程不會有一種體驗類似望聞問切的治療的感覺。這本書的作者是一位心理學者,而且是一位從事一線醫(yī)療的心理治療師。他通過大量的心理疾病患者的病理分析,給我們呈現(xiàn)出神經(jīng)官能癥、人格失調癥患者的癥狀以及治理方法。我自認自己沒有非常嚴重的心理疾病,至少我并未呈現(xiàn)出明顯的消極對待偶爾自身存在的內疚、不信任或不負責任的問題。但仍然在這個看的過程中,我覺得自己在跟隨著作者做了一次對自己心理的大體檢,雖然沒有X光、沒有超聲波,但這種自檢的效果并不比醫(yī)生檢測得出的結果差,至少我自己是這么認為的。作者認為人都有病,而我們需要的是承認自己內心有某些方面的麻煩,面對這些糾結與痛苦,自覺地思考,經(jīng)歷痛苦的自律,去選擇自由、選擇尊重事實、選擇重新學習愛的能力······
    書的第二部分花了大量篇幅論述“愛”,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是我看的比較快的,也是覺得可能多多少少這部分與中國的大多數(shù)人需要考慮的成長環(huán)境有所不同吧。但第二部分的“愛”這一章是值得再認真看的。大多數(shù)人不懂得什么是愛,這里的愛當然不是只男女情長的愛,而是自律的原動力,按作者的定義,是為了促進自我和他人心智成熟,而具有的一種自我完善的意愿。它包括自我成熟、也包括幫助他人進步,它是完善自我和他人的持續(xù)的過程。
    同時,作者也提到很多患有心理疾病的患者深究其患病原因,都是由小時候父母錯誤的愛或忽視的愛而導致的。家庭環(huán)境的成長對個人的心里影響極大,父母對子女正確的愛是保證其健康心理的關鍵。而父母如何學會愛以及它的重要性也是作者論述的重點。
    總之,推薦給希望成熟、希望進步和提高的童鞋們~
  •   非常喜歡《少有人走的路》這本書的第二部分——愛。它解答了我對年輕男女之間的愛情的很多疑惑:其實,我們把初戀時愛的感覺錯當成了永恒的愛,這種錯覺,要么讓我們一輩子痛苦,要么使我們與對方分道揚鑣、墜入情網(wǎng)本身并不是愛,但它卻是愛的神秘結構中最重要的一環(huán)。相信很多男女在面臨愛情的時候都已經(jīng)看不見自己的內心,這本書是你重新認識自己的一次機會。
    但對于本書第四部分——恩典,作者將很多巧合看作是潛意識的自己在做事,這種觀點我不贊成,這部分所描述的事情,很容易讓人想到《死神來了》這部電影。不過很多事情科學都不能解釋的情況下,抱有一種懷疑的態(tài)度,應該不是件壞事。
    也許看完之后,大家就會明白為什么《少有人走的路》能夠在《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上連續(xù)上榜近20年。

  •   人生是一場艱辛之旅,心智成熟的旅程相當漫長。但是,他沒有讓我們感到恐懼,相反,他帶領我們去經(jīng)歷一系列艱難乃至痛苦的轉變,最終達到自我認知的更高境界!!!
  •   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白金升級版) ,自我修煉的書,同事推薦的。
  •   人生苦難重重,人生錯綜復雜,幾乎所有人的心理都會出現(xiàn)問題,或者說我們的心靈總會面對天性中的弱點,比如只顧當下,比如懶惰。讓我覺得釋懷的是,知道人類都是如此,都面對著如此的命運,這讓我知道自己的問題是不足為奇的了。這也解釋了我之前的迷惑,就是看到某些眾人所謂的優(yōu)秀成功人士,為何我卻總覺得他們有所欠缺。之前我以為這是和人格的高尚是否有關,現(xiàn)在我覺得說人格這樣的格調太高了,事實上絕大多數(shù)人未必能追求高尚的人格(當然包括我),就好像當年金大俠對人類寄予厚望的結果多半是失望。其實我們未必需要擁有那樣高尚的人格,就好像孫未說“英雄和暴君一樣,都是把自己看得太重要的人”,我們所應該做的,其實是追求我們心靈的開闊和富足。然而,“少有人走的路”,從書名可以看出思考、反思、追求心靈的健全的人是很少的,我當然沒權利做出這樣的結論,不過派克就比我有資格多了吧,呵呵。因為這條路很難,需要克服自身的惰性,需要不斷地學習,如此種種也讓我感覺到壓力,而且因為多數(shù)人都不走,所以走的人就會感覺到寂寞。
  •   上一年我決定考研,但是由于自己缺乏勇氣和毅力,沒有堅持下來。那段時間真的是十分的迷茫,生活也十分的頹廢,對周圍的一切都抱著懷疑與不滿,覺得自己的一生是很可悲的。但是不經(jīng)意間有人向我介紹了這本書,一開始我是先看的電子書,給我震撼很大,突然覺得以前的自己就像是個不愿意長大的八歲小孩,以前是周圍的一切阻礙你成長,但是在你習慣了束縛后,當給了你自由后,你卻變成了自己不想要去成熟,變成了實際上是你自己在阻礙你成長,去承擔應該自己承擔的責任。我總覺得看電子書總是缺少了什么感覺,所以盡管看了電子書還是想要一本紙質的《少有人走的路》。
    這本書確實教會了我很多東西,人們都說美國的人都很實在,該說明的東西都會說明。讀過這本書后,我明白了很多事情。在規(guī)矩那一部分,我深深記住了,人生要想幸福,就要遵守一定的規(guī)矩:先苦后甜、承擔責任、忠于事實、保持平衡。這其實不需要很多的解釋,我們只看字面意思都能明白,但是我們總是忘記這些規(guī)矩而給自己造成傷害。第二部分是關于愛的話題,他讓我認清了愛和戀愛的不同。這里面有些東西其實是我在平常的生活中已經(jīng)體會到了,但是不知道原因是什么,如何去形容那種感覺,這本書給了最理性的解釋。第三部分關于成長和信仰,人人都有信仰,不論你是否是個信徒,你都是遵照自己的信仰生活,誰說不是呢!第四部分是關于恩典。我是個無神論者,還偏偏只相信科學,我說我活得很痛苦,因為我不知道自己活著有什么意義,唯物主義告訴我我死了就不存在了,你會腐爛消逝,而沒有人知道你存在過。但是恩典提示著我們,我們能活著完全是受到了恩典,你我并不是不重要的,相信自己,去開創(chuàng)屬于自己的美麗天地,畢竟活在世上,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讀過這本書后,我發(fā)現(xiàn)自己由被動型向正常發(fā)展,也重新制定了屬于我自己的人生目標。要說我現(xiàn)在一點也不疑惑了,那是不可能的,畢竟疑惑推動人們去學習,我只是想說,這本書對我確實有益處。
  •   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讓你的人生更成熟哦!呵呵。。。值得好好看看!
  •   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不錯
  •   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
  •   看著書時我很激動,這本書里面的很多觀點和我想的很是類似,只不過我感悟出來的東西只停留在我腦海而且很是零碎,不像M·斯科特·派克(M. Scott Peck),他不僅想出來了還把它記錄在紙上成為實體,我很是敬佩。總之這本書可以讓讀懂它的讀者自身變得更完美,內心世界變得更牢固。
    正文第一部分規(guī)矩和第二部分愛適用于任何人,M·斯科特·派克(M. Scott Peck)的語言非常精煉,規(guī)矩與愛里的內容可以說覆蓋到了社會中的任何問題,如果人們真的可以把書中內容應用到自身,我斷言社會中的各類丑惡事件會減少百分之80以上。
    看這本書時切記不要跟著作者的思路去走,要用到自己的腦子,看完一段話要想到自己身邊的實例,通過自己的想法去理解,只有這樣你才能不斷了解作者的想法,你越揣摩理解的會越深刻。
  •   不喜歡那些研究別人性格、心理特征的心理學的書,就買了《接納不完美的自己》、《承認不完美、心里才自由》好幾本這類的書,但是看多了,也就覺得是這么一回事,都是針對自己來改變自己。而《少有人走的路》果然是少有人走過。雖然和前面一樣,有些類似,但不會是千篇一律。在網(wǎng)上看到這本書的評價也是很高的。
  •   大學時買過第一本 那時候對于少有人走的路 只是簡單的理解為一種選擇的 現(xiàn)在看到這本介紹覺得也挺好 它上升到了一種態(tài)度 一種智慧 一種人生 剛看了兩頁 就覺得已經(jīng)浮躁不平的心就靜了好多 有時候我們不是非得去找一條少有人的路走才叫智慧 更多的時候是在自己的路上好好的走 自己走出來的路不僅是少有 而且是獨一無二
  •   這是一條少有人走的路,這是一條指導人們走向成熟的道路,非常值得一看。
  •   之前在書攤買過一本《少有人走的路》,同學看完了,我看了大半,里面的內容對我?guī)椭Υ?,讓我不斷提醒自己去思?/li>
  •   因一位朋友的推薦,買了這本書,這是一本很好的書,幫助我們心靈成長,心智成熟。一個人是否成熟與年齡無關,有成長意愿的人,不管什么年齡,看這本書都會受益。因為是翻譯過來的,有些文字的表達可能缺少原文意味,但不影響這是一本好書。派克結合他親歷的病例和愛心以及對人生的思考而寫成的一部書。語言平實但又頗有意味,任何一個沒有心理學知識的普通大眾,都可以看進去。
  •   少有人走的路,到底是什么樣的路,此書會告訴你
  •   Ralph Waldo Emerson說“我們長期以來的想法和感受,有一天將會被摸個陌生人一語道破” 《少有人走的路》的作者就是這個陌生人,本書值得細細品讀!
  •   “真正的愛,是希望對方擁有獨立的人格,是自由的選擇,是自我完善的特殊體驗”,人生之路就是通往心智成熟之路。這條路雖充滿著荊棘和沙礫,但它是唯一的正途。受益匪淺!
  •   成長從來都是一個人的事情,每個人都擁有生命,擁有個性化的人生體驗,照理說心智水平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不斷提高的,但實際情況卻并非如此,我們常??梢钥吹侥切┗盍艘淮蟀涯昙o,卻根本不懂愛不懂自律不懂生活,把希望都寄托在別人身上,把失敗都歸結于命運不公的人。但也能驚艷的看到那些年紀輕輕卻很有想法,并能把想法付諸于實踐的人。這在于每個人的選擇,你可以選擇讓自己永遠做一個隨心所欲的小孩;也可以選擇一條自我約束、自我提升的道路。遙想五年前,我常常糾結“為什么我要改變?改變了就不是我了,那有什么意思”,但現(xiàn)在絕不會這么認為?;蛟S是閱歷多了,也或許是意識走到了這一步,固守一個心智不成熟、隨心所欲的自己絕不是件值得驕傲、彰顯個性的事情。
  •   速度很快,看介紹不錯就買了三本,少有人走的路還有兩本沒買,等看完這些再來買
  •   我正在走一條少有人走的路
    一直沒有看完覺得自己很懶 會繼續(xù)看下去
  •   通俗易讀的感覺,一翻開就想一直看下去,也催使我接著買少有人走的路2、3。。。。
  •   少有人走的路就是你自己的路
  •   從心理治療的角度探索人的心智成熟旅程,提供一個可借鑒的思路,受益匪淺。
  •   這是“能帶領我們去經(jīng)歷一系列成長艱難乃至痛苦的轉變,最終達到自我認知的更高境界”的一本書!
  •   在這個容易迷失自我的時代,找一本書看看,它能指引你走向理智走向成熟,走向人生的理想的頂端。無疑,這本書足夠承載蕓蕓眾生的基本心靈需求,足夠解釋為什么這個多人選擇讀它。也足夠讓我們支持其自己心靈的天空,在一片寧靜而又不失進取中成長。
    成熟,這個被無數(shù)遍提到的詞匯。有時我們自以為是熟男熟女,有事社會把我們定位為幼稚。可是誰也沒說怎么樣才是真正的成熟。是二十五歲時月收入五千還是懂得孝敬父母?是追求自己的所愛還是聽從父母的安排??
  •   愛與不愛最顯著的區(qū)別之一,在于當事人的意識思維和潛意識思維的目標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就不是真正的愛。其次,愛是長期的和漸進的過程。愛是自我完善,意味著心智不斷成熟。愛,能夠幫助他人進步,也會使自我更加成熟。換言之,我們付出愛的努力,不僅能讓他人的心智成熟,自己也同樣獲益?!〉谌?,真正意義上的愛,既是愛自己,也是愛他人。愛,可以使自我和他人感覺到進步。第四,愛是自我完善,也是幫助他人完善。它意味著持續(xù)努力,超越自我界限。愛,不能停留在口頭上,而要付諸行動。
  •   少有人走 不好走 但值得
  •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自己選的路,即使很少有人陪伴,只要堅定信念,跪著也要走完
  •   從心理醫(yī)生的角度,通過他的親身經(jīng)歷講述人成熟道路上的障礙,很多時候并不是告訴我們克服的方法,而是從一個時刻希望我們成熟的醫(yī)生的角度來看待我們自己的問題。一些問題我們從來都沒有意識到,書中文字沒有華麗的辭藻,但是震撼心靈,適合一個人安靜的細細品讀,細細思考自己的成長經(jīng)歷!
  •   剛剛看時覺得寫得一般~感覺也沒有大家說的那么好,但是當真正認真下來讀的時候真的覺得有很大的收獲~人生苦海無邊,心智的成熟更是一個痛苦的過程,但是我寧愿痛苦的成長,也不愿活在虛偽的安寧中。
  •   這書很好,讀這本書可以突破自我,達到心智成熟的大愛境界。但是當當這本書外表不能讓你恭維。
  •   一本書,一段心智成熟的旅程,一個自我成長的歷程
  •   文中作者結合自己多年作為心理學醫(yī)生的經(jīng)歷,從最真實的人性、精神、心理需求等層面剖析了我們發(fā)生行為的原因,結合自己的生活感受,會有很多啟發(fā)意義。
  •   幫助你了解自己的心理,讓自己的心智逐步成熟
  •   生活苦難重重。開篇這句話其實是我們不得不承認的。當我翻閱這本書的時候,正陷于前段時間考研失利,感情失利等瑣事中,各種事情像陰影覆蓋。本書最讓我喜歡的是,直面問題,直面生活。勇于直面問題,分析,解決,就是走向成熟的第一步,而這也是現(xiàn)實中最難的一步。而一旦走出這一步,世界展現(xiàn)出另一面風光。很高興,有這本書陪伴我,走過最艱難的畢業(yè)季,現(xiàn)在等待公務員入職?;蛟S,這本書已經(jīng)成為一段時間的代言,一段記憶的銘刻。加油吧,所有沒有失望的人。
  •   說這本書是心智成熟的旅程是沒有錯的。把哲學與心理學融合在一起,給人的生活、價值觀、人生觀很大的啟發(fā)。
  •   書是正版。內容相當精彩,還在閱讀中。一邊看一邊冒冷汗,原來自己過去曾經(jīng)犯過那么多錯誤,原來我們的每一個行為都有其深刻的內涵,都可以追溯到童年時代的經(jīng)歷。最近正在看一個老劇叫做《犯罪心理》,也是分析行為背后的心理因素,兩相對照地看,讓自己不斷思考,受益良多。強烈推薦此書給所有想要修正自己和完善自己的朋友。
  •   老師推薦的,本來是有一套的,可老師說這本“心智成熟的旅程”是必看的,其余的看不看都無所謂了,這本對家長特別有好處。值得您一讀。
  •   心智成熟的旅程
  •   書還沒到,等待——也是心智成熟的旅程!
  •   我們有自己要走的路。
  •   這是正是我想走的路。。。
  •   這是我愿意多看幾遍的書之一,每次閱讀都會有新的感悟,當然需要真正用心去理解。
    看這本書時,我把自己當做派克的病人,試著通過書中的文字與作者交流。
    我知道心靈的成長不會一蹴而就,這是畢生的功課。
  •   這本書非常贊,心智成熟就是不斷自我拓展!值得看!?。?/li>
  •   不愧是暢銷書,作者作為第一線的醫(yī)生,多年經(jīng)驗總結出簡單的幾點就已經(jīng)徹底打動了我,值得讀者反復閱讀,有助自我提升
  •   旅程!心智!我們的人生!
  •   看了一半,還沒有全部看完。愛,不在于想法,而在于行動。愛,不是一味滿足,而是幫助心智成熟。
  •   使我們能夠重新認真地審視自我,促進性格的完善和心智的成熟。
  •   在一次討論會上有師兄推薦的,買來看果然很不錯。有些東西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問題,但是派克就能說得很清楚,為我們解決問題提供了很好的參考。這也是咨詢師必備吧
  •   還沒有全部看完,但書上說的有些問題在我身上都發(fā)生了。
    成長是要承受痛苦,要成長就要面對,以前沒有思考過這些問題,總是覺得怎么能這樣,怎么能那樣……之類的抱怨,是我本身出了問題。書里面有自省,更有點像“批評與自我批評”看來是2種說法。我很慶幸能遇到這本書。國外作者的書最近看了幾本大多有自己的觀點,而且很多觀點是經(jīng)過縝密的思考的。國內的有些書說的難聽點是東抄西抄,天下書一大抄,很少有自己的觀點。不過也有一些堅持原創(chuàng)的作者一直在耕耘。
    這書是在一條微博里推薦的。非常感謝發(fā)微博的這位朋友,沒有人發(fā)博我就不會遇到這本書。我喜歡這個包裝,更像是一本神密的古書。
  •   沒有人生指南,只有充滿痛苦和希望的自省之路。
    每一天,都應當自愛而愛人。
  •   心理治療書
  •   這本書沒話說,絕對的成長必須的,看過以后感覺自己心態(tài)成熟了許多。感覺每個人如果都能理解這本書,真正看好這本書,一定對自己的一生都會有巨大的影響。希望更多的人能看到這么好的書。
  •   字大內容少,宣傳的比書本身好,這是個泡沫時代。
  •   這個商品不錯的哦!對人的心智成熟很有幫助的,就是快遞有些慢
  •   人生苦海無邊,懂得了就不再痛苦。非常不錯的一本書,看完后不忍獨享,買了一本送給朋友,也得到很好的評價。
  •   關于心智的成熟,關于心靈的旅途。
  •   成熟從心而發(fā),心智成熟才可以成熟。看了后有很多值得思考的內容。真好!
  •   每個人都能在書上找到自己的影子,如果每個人都勇敢接受挑戰(zhàn),直面問題,完善自己的心智,拓展自己的邊界,那世界會在愛的氛圍下和諧無比!
  •   看完書很高興,孩子時代已經(jīng)完成,又步入了一個新的令人期待的階段,這條路充滿喜怒哀怒,酸甜苦辣,好吧,準備迎接吧。
  •   同學推薦的,感覺沒事時可以讀讀,此書講的是人的心理,更是世界觀,改變對世界的、對人生的看法,就是改變自己,讓我們更容易感到幸福!
  •   還沒看完,希望自己的心智能真正的成熟起來。
  •   是本好書,但是需要靜下心讀,不然容易覺得枯燥,都是作者直接告訴你道理,故事相對較少
  •   不論年紀,不論閱歷的人都建議讀一下.都能從這本書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可以有點不舒服,但是對幫助心理恢復健康很有幫助.
  •   拿著朋友的書在看的,覺得很好,自己又買了本。作者是個心理醫(yī)生吧,是從根本分析問題的,看完之后很受啟迪,也更懂自己了,懂得如何與人相處。很推薦大家看看
  •   這是一本朋友強力推薦的書,隨便翻看了一下,覺得挺好的,以一個心理醫(yī)生的視角剖析出簡易的人性弱點,讓你更好認識自己,知道自己的方向
  •   心理醫(yī)生寫的,需要慢慢去品
  •   自認為心理成熟的人和沒成熟的人讀讀,會有收獲!
  •   很不錯的一本書~怎樣鍛煉心智,變得更成熟!
  •   孩子上學,正是心智成熟的階段。
    非常應該看看這本書。
  •   朋友推薦的,喜歡就這類心靈讀物。身未動,心隨著作者走~
  •   尋找和獲得信仰,都是一條艱難的心靈之旅。用了這本書,你會覺得心靈慢慢在打開,不會深度迷茫。
  •   從此我走上了一條與眾不同的路,我的人生更加精彩
  •   很好 有利于心智的成熟
  •   幫助人心智成熟的好書,而且發(fā)貨速度很快
  •   人的成長應該伴隨著心智的成長,人的成功也必定先有心智一定程度的成熟。所有人都應讀的好書。
  •   適合心智不甚成熟的人閱讀
  •   人總要成長,而成長需要磨礪自己,跨出自己的界限,包容萬物,才能夠心智更加成熟。
  •   這是一本讓自己心智迅速成熟的書,如果在苦難中的人讀來,一定會如醍醐灌頂。很好,推薦!
  •   書的質量很不錯 內容讓我受益匪淺 心智想著成熟邁了一大步
  •   確實是好書,也希望自己心智可以變得更加成熟
  •   好書,有深度,對心智成熟很有用
  •   值得一讀,希望能讓自己心智越來越成熟!
  •   看過電子書,一直想買本書。不喜歡開頭的宣傳,暢銷書榜單多少年,還有加了很多網(wǎng)友的評論,看了這本書怎么怎么樣。容易誤導讀者。書本身的內容當然還是很棒的!
  •   這個作者的書太少了,很喜歡他寫的東西,很犀利,絕對是心理學當之無愧的暢銷和經(jīng)典書,受益匪淺
  •   之前看了電子版的,覺得還不錯,就買了一本,書本質量不錯,只是翻譯可能不太好,總感覺少不準確,
  •   之前有人推薦 現(xiàn)在買來看看
  •   有人推薦的哈。內容真的很好撒。。
  •   只有前三本是派克寫的 第四本不知道是哪個家伙寫的 怎么名字都一樣 暈死了
  •   買來還沒有細看,覺得可能不是某人說的那么玄乎吧,她非說此書可以幫助我,不過最近心理上確實有些不好的狀況,多讀書多思考,大概還是可以幫助到我。
  •   真正的心靈旅程,很值得一讀
  •   很不錯的一本書,我買了一整套,對提高或者是錘煉心智很有幫助
  •   人生苦海無邊
  •   當我讀到書的第一話:“人生苦海無邊?!睍r就已經(jīng)情不自禁讀下去,并且愛不釋手了。
  •   前面令人乏味,幾度欲放下,最終看下去了,收貨很大,是一本很好的心理讀物
  •   一本關于心理的書,翻譯。。。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