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年8月 出版社:重慶大學出版社 作者:解璽璋 頁數(shù):310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璽璋的這些“讀人”文章是否有所突破,我不能瞎恭維,但回想起他對八面槽那位仁兄的"讀"與"解",就覺得,他是會多少提供給我們一些與其他評論者不同的東西的,在這個號稱多元多樣然而常常把人與事往一個模子里填塑的文化格局中,播種與收獲哪怕是僅有一點點與眾不同的思維,也是彌足珍貴的。
作者簡介
解璽璋祖籍山東,北京人氏,工人出身,恢復高考后就讀于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自1983年以來,一直供職于北京日報報業(yè)集團,曾在《北京晚報》的五色土副刊、書香???、文化導刊以及《北京曰報》文藝周刊擔任編輯和主編多年,2004年1O月至2008年初調(diào)同心出版社任常務副總編輯,現(xiàn)為高級編輯?!侗本┤請蟆贰袄辖庥^象”專欄主筆。編報、編書近30年,閑暇時,喜歡舞文弄墨,對文藝評論、文化批評情有獨鐘,寫過電影、戲劇、文學、電視劇評論干余篇,雜文、隨筆數(shù)酉篇,文化批評專論數(shù)十篇,計有數(shù)百萬字,曾獲多種全國及,北京市新聞獎和文藝批評獎,有《喧囂與寂寞》《中國婦女向后轉》《雅俗》《速讀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大師與名家叢書·張恨水卷》《京劇常識》等專著問世。
書籍目錄
第一輯 讀書我把那個夢丟在哪了?讀“紅書”讀“黑書”讀“黃書”讀灰皮書曲線讀書論閱讀革命十年過客:行也匆匆,讀也匆匆80年代閱讀主題:人的解放拾遺——尋找遺失在茫茫書海中的朋友讀書也需啃酸果精神求學于有用無用之間閱讀經(jīng)典的意義小書小識將閱讀進行到底讀書的五種境界讀書須教有疑讀書的快樂雜花生樹亂云飛——記我的書房北京的書店我與北京圖書館第二輯 讀人愛的魯迅與恨的魯迅紀念韜奮:尋求一種文化理想百年戲魂翁偶虹張恨水:真為大眾寫作的作家認識李辰冬:紅學史上的一個奇跡有感于“熱了張愛玲,冷了梅娘與張中行先生把酒交談與任繼愈先生的一次交往泥土作家浩然笑著告別人生的一位老人——林斤瀾大漠長河憶雷幽默的最后一縷馨香——寫在丁聰先生去世之際王蒙:我一定不要變成一座塑像一—_寫在王蒙先生獲首屆北京文學節(jié)終身成就獎之際你的心情我很想聽懂——寫在“張潔與北大學生對話”邊上史鐵生:思想的行者(外一篇)與劉恒聊聊“張大民”余華:用小說和世界打交道高密東北鄉(xiāng)好大一座戲臺——與莫言談《檀香刑》王朔:我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徐小斌:以小說家的眼光看歷史劉索拉說:我別無選擇(外一篇)陳染:獨語與對話虹影:文學的墾荒者傾心交談——讀畢淑敏的散文坐在馬桶上讀池莉遲子建筆下的《偽滿洲國》對面的戴來作家筆下都名士百年強國夢到今——八問著名作家唐浩明海巖的意義阿來:阿壩草原走來的悲情詩人——關于小說《塵埃落定》的對話寧肯:打開沉默之門行者曾哲柯云路:變臉作家的不變追求關仁山:用文字記錄歷史的悲壯沒有余地:詩人的生與死——《不留余地》序白燁:文學的保姆韓寒:放飛一只自由鳥李零:學術小天地歷史大眼光凌志軍:一個記者的光榮與夢想余秋雨:我把罵聲當掌聲劉曉慶:三十年,中國人把“我”寫成多大……
章節(jié)摘錄
我把那個夢丟在哪兒了 1970年我l7歲,正是對什么都充滿了好奇的年紀,學校分配我到東郊的一家化工廠當了工人。我們這批人,書讀得不多,斷斷續(xù)續(xù)的,就讀了兩年半初中。要是正常年景,我想我是不會選擇做工而一定會繼續(xù)讀書的。但在當時則一點可能性都沒有。其中的原因不用我說,過來人都明白。不管怎么說,我最終成了工人階級隊伍中的一員?,F(xiàn)在想起來很有些不平,當時卻是許多人所羨慕的。 我在這家工廠干了8年,其問正是“文革”的中晚期。大規(guī)模的、疾風暴雨式的對“四舊”的掃蕩已經(jīng)結束,但整個社會情緒普遍地仍很緊張,很多書仍然戴著“封資修”的帽子,不能公開地流通和閱讀。這種殘酷的文化管制與我們每日每時都在滋長的對讀書的渴望,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都處于緊張的對峙狀態(tài)。然而,就在這里,培養(yǎng)了我對古典文學最初的感情,建立了我與中國書店最早的聯(lián)系?! 〔荒懿惶岬揭粋€人,大家都說他是我?guī)煾?,我倒是覺得,我們的關系比工廠里一般的師徒關系要更親近一些。事實上,他在一個相當長的時間里引領了我的閱讀趣味和精神走向。現(xiàn)在回想起來,那個時候,他的那間宿舍是我最喜歡去的地方之一。在那間骯臟的工作服和臭鞋爛襪子隨意亂扔的房子里,我總能找到自己要看的書。 ……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