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4 出版社: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作者:王爾敏 頁數(shù):324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本書是關于鴉片戰(zhàn)爭之后中外關系的獨特論述,其最可注意之處有: 第一,作者有意選取冷僻細小少人注意之問題; 第二,多數(shù)學者已趨于大事、名人等重要論題,而本書則選取次要的邊緣性問題。 但是,這些問題對于歷史發(fā)展拐點處的隱秘性關鍵作用卻被作者巧妙點破,這給了我們一種意料之外但又合情合理的歷史真實。
作者簡介
王爾敏(1927-),河南周口市人。當代著名歷史學家,臺灣中國近代史研究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專長領域包括中國近代思想史、軍事史、外交史、文化史以及方志學等。王爾敏用力最多、成就最大的是近代思想史的研究,但在史學方法的思考方面也頗見功力,畢生心得俱見于《史學方法》一書。王爾敏主要著有《清季兵工業(yè)的興起》《淮軍志》《明清時代庶民文化生活》《明清社會文化生態(tài)》和《20世紀非主流史學與史家》等。
書籍目錄
自序引論鴉片戰(zhàn)爭史識之重建張喜在中英交涉中之地位及其才品耆英外交1854年上海泥城之戰(zhàn)上海中外會防局經(jīng)營始末二次鴉片戰(zhàn)爭后列強在北京城內的土地侵占攘奪近代在華英人對于蠻夷稱謂之爭辯南北洋大臣之建置及其權力之擴張總理衙門譯印《萬國公法》以吸取西方外交經(jīng)驗總理衙門命使試探:斌椿之游訪歐洲甲戌日軍侵臺清廷之援防因應拳變時期之南省自保征引文獻
章節(jié)摘錄
鴉片戰(zhàn)爭史識之重建 引言 我自1977年受聘到香港中文大學教書,是要開講“中國近代史”與“中國近代思想史”,以此兩門為經(jīng)常之課,另亦偶開其他課。此兩門課,除了派發(fā)講義,亦要開具參考書目,發(fā)交生徒。照歷史系課程固有教學傳統(tǒng),我之所開一門“中國近代史”,其內涵只包括自早期中西關系以至辛亥革命后民國建立。其下的歷史內容劃入“中國現(xiàn)代史”,另有學者擔任講授。這樣也使我的研究重心一直放在這個時段?! ∥覀冞@一代學者,每人坐擁講席,教歷史不是只講故事,而是傳授知識啟牖學生判斷是非。無論獻身何業(yè)何職,都要能夠識辨機先,看清世變起伏,進而有所擔當,退而可謀自立自保。以治學不求急效,重在建構正確知識,供世人長時參考。今世學人但須潛沉深思,依據(jù)資料,一一展布堅實證據(jù),供世人參考裁斷,豈可流于好高騖遠,嘩眾取寵? 百年來,中國近代史獨成專門學問,論題繁富,名家輩出,專門著作,專題論文,中西俱不斷問世,其人才之眾,著作之豐,亦足以顯示一代顯學。方之前代各類朝代之史,是為新出,其識議分歧,論斷抵牾,尤為勝過各代。形成學界分野,卻不免使世人猶豫,學子迷茫,則我輩親身治史者,更覺有為世人厘清之責。鄙人在位執(zhí)教,頗覺責任重大。其初即立意留心,在鉆研論題之外,期望累積所學所知,專以結論式手法,出而澄清一些同道中反復探討之結論,結集以示之后世?! ”扇嗽诟墼嬀徒反笫?,每項綜敘其可靠之研究結論,提供世人以至學生參考。先自英國馬戛爾尼出使中國這_公案做了一個大致輪廓,簡要提示多年累積識斷,近年有機會收載于紀念業(yè)師郭廷以先生憶往的瑣記之中。事實上,我早在二十年前在香港亦著手做各樣筆記卡片,供為參考。具體的一件,是要為鴉片戰(zhàn)爭先作一個史識澄清,原有綱目,并在當時告知門人鄭宗義,要他為我采輯這一代有關鴉片戰(zhàn)爭之論文。他在我退休之后,先后為我寄來三大包有關鴉片戰(zhàn)爭之論文,我也多半全經(jīng)閱讀,可是二十多年也未得時機寫出來?! ≡谖彝诵葜?,可以酌情從容整理向日塵積之一些須做的工作,亦漸次付之出版問世,承學界同道愛護與肯定,竟至頗得識者揄揚,而國內出版家屢屢垂青,迭求書稿。遂至想及鴉片戰(zhàn)爭及二次鴉片戰(zhàn)爭這類陳舊論題,百年來各家著述,何止累千百計,固是百家爭鳴,而觀點分歧,矛盾抵牾者甚多。吾為此事史家之一,雖無暇一一辯駁,而在本國上下影響而言,不能不顧恤后世同胞學子,以免其受到誤導。因是在近代史領域,先就鴉片戰(zhàn)爭作一點史識之澄清。既擁史家講席之職,亦是重責所在,不能逃避畏縮。 若除開晚清當世名家夏燮、王之春等撰著中西關系史書,不當做中國近代史的早期形式,其真能被治史之家把中國近代史造成一支新興的史學門類,為期俱當在共和民國肇建以后而逐漸成形,到今尚不足百年。唯在大眾共喻知識,一般常識,無人不知有鴉片戰(zhàn)爭這段史實?! ∥ń裨诮奉I域專談鴉片戰(zhàn)爭。在這百年期中,亦早有姚薇元、牟安世、陳勝粦、蕭致治、茅海建等學者之專書(除姚薇元之書外,其余俱在手邊),各具宏論要點,亦足備一般參考。再加上更多的中國近代史中之專章,史家之多,難于縷計,亦無不詳述鴉片戰(zhàn)爭史乘。是以原始歷史故事,細微關節(jié),已多展示于世。而其難于掌握者,則在于史識。今已為史家淘洗百年,似應統(tǒng)察全局,折中百家,提供世人可參考依據(jù)之史識。宗旨不在與西方學者爭較論點,而在供國人易于采輯研判,而自酌定見?! ≡谙愀壑v授多年中國近代史,鴉片戰(zhàn)爭、二次鴉片戰(zhàn)爭的故事自是反復陳述不下十次。原計做一點史識交代,此事也與門人鄭宗義談及,已如前述。原計自是專談觀點,不講史事過程,想想由其中各家引敘史實者何止百家。勢不能再循老路,可省大量篇幅。只是退休回臺北之后,而個人編債文債,卻仍大量涌來?;嘏_期間仍是百忙,所做何事自無須列舉,可一查鄙人著作成品與年期,應能證明我未出虛言。不過當我在恍惚猶豫期間,已有學者早我著鞭,就是1998年臺北國史館所刊印,黃宇和(John Y.Worg)教授著《兩次鴉片戰(zhàn)爭與香港的割讓》,全書574頁,唯其抒論主體俱在前三章共63頁,其下則是現(xiàn)存英國檔案局(Public Recorld Ofrice)的史料提要。所編很具體,觀點亦周顧全面。于今近代史中專門研治鴉片戰(zhàn)爭之眾學者中,黃氏固是后起之秀,而在三十余年長期鉆攻此一專題言,俱是后來居上,邁越群倫。我讀其書,深表佩服。如此一來,我是不是還要再寫鴉片戰(zhàn)爭史識之重建呢?我的回答,仍是要寫。黃宇和在鴉片戰(zhàn)爭史一門投注三十余年精力,在英國就便長期勤閱檔案,論功力之深厚,同道中無出其右者。我在此先作交代,明確稱贊其成就。唯我仍要舉示我個人的鴉片戰(zhàn)爭史識,并無較量之意,黃氏觀點,我是百分之八十同意,并肯定黃氏貢獻。只是我起初設想做法與黃宇和不同,是各有表達,卻不相沖突,敬請識者看成另一種表達方式。我還會以生平五十余年研治近代史的一個負責的史家立場在此鄭重推薦大眾要閱讀黃宇和這本書,我的信念也就是說,大可以增長歷史知識?! ∫?、鴉片戰(zhàn)爭命義 自從學界辟建中國近代史一門學科,百年來,連一個題稱命義也出現(xiàn)諸多歧說,本來中外學術自由,各逞其說,俱希望說服大眾,使天下人接受。自然,鴉片戰(zhàn)爭這一個命義一直是中外學者都有,一般信從者眾。不過也有幾個有勢力的新說,早在20世紀30年代出現(xiàn)在西方世界。一個是主張這場戰(zhàn)爭是貿易戰(zhàn)爭,申說是由商業(yè)沖突而引起。此外一個主流觀點,認定這場戰(zhàn)爭是英國爭取國交平等而戰(zhàn)。另一個是文化沖突之戰(zhàn)爭,申說是由于兩種文化沖突而引起的。不過歷經(jīng)時代淘洗,在70年代以后,這類學說已難有立足之地。這根本是為帝國主義者洗刷罪惡的曲說,不能使人信服。我在1968年受聘在美國夏威夷大學任高級專家(Senior Specialist)駐校一年。在那里就聽人說,這類為帝國主義做掩飾的理論被稱為imperialistic views,而學者則被稱為imperial Professor。但凡這類學者,已為學界所不齒。我不盼望人們相信我的話,但推薦一讀黃宇和所著《兩次鴉片戰(zhàn)爭與香港的割讓》其中第二章(頁23—41)。黃宇和自1968年起到英國牛津大學研讀,取得博士后,長久在澳洲任教。最重要之點是黃氏三十余年來專攻兩次鴉片戰(zhàn)爭,是最專業(yè)也最專精的鴉片戰(zhàn)爭史權威?! ↑S氏全書574頁,而重要觀點則集中在前面40頁。如此篇幅自無法直接引括,我只能在此挑選幾點,作提要式的展示黃氏論斷?! 〉谝?,英美人士自有嚴正公平觀點之人,一開始就認定這場戰(zhàn)爭是由鴉片所引起的。這是當時在1842年刊出的《中國叢報》(Chinese Repositoroy)第11期,其編者聲言駁斥美國總統(tǒng)亞當斯(John Quincy Adams)回護英國曲解戰(zhàn)爭的言論。這位出面的編者,就是美國教士裨治文(Elijah C.Bridgman)。裨氏評斥亞當斯并嚴正聲明戰(zhàn)爭因鴉片而起。最重要的討論是黃氏指出,當時直接參與戰(zhàn)爭的英軍軍官的記載,自有殺氣騰騰“遠征中國”之說,有具實況表述的“對中國戰(zhàn)爭”之說,而亦有明確直書的“鴉片戰(zhàn)爭”即英軍官肯寧漢上尉(Captain Arthur CLmynghame)所著,原書名:The Opium War,Being Recollections of Service in China,1844年印。黃氏在其書正名鴉片戰(zhàn)爭,在其書中對于前此英、美、德史界各漢學家的玩弄文字游戲,曲解戰(zhàn)爭命義,大加奚落嘲諷,并多舉示人名。舉證確實,論點有力?! 〉诙?,黃氏個人在其學術信持上堅定的論斷。黃氏的研究是艱巨而繁重的,是花費三十余年深研的精力而獲得,他通徹討論了全面西方有關的著作,并深入判析英國工業(yè)革命后的向外擴張,自其基本信持是羅馬帝國的繼承者,以至19世紀在亞洲、非洲的武力爭伐而形成。自然也深入討論到英國視鴉片貿易為大利所在,經(jīng)營印度種植與爭占中國市場,做徹頭徹尾分析。他用大量篇幅提出研判鴉片戰(zhàn)爭命義,可以說是研治最精的識斷。大量篇幅無法引括,卻可舉示一段扼要結論: 英國的工業(yè)革命是以棉紡織業(yè)起家。英人開了匯票,用來買美國人的棉花,以供應英國的棉紡業(yè),美國人拿了那些匯票到中國買茶葉,中國人拿了那些匯票買片,英國人拿了那些匯票買茶絲。鴉片的暴利讓英人除了拿回原來的匯票以外,還有大量的盈余,在中國買新的匯票把盈余匯回老家。老家的人拿了新舊匯票,又向美國買棉花。茶絲的高利潤,又能讓英人買更多的棉花。棉織品絲織品又帶來更多的利潤。而茶絲棉花的進口,棉絲紡織品等的出口,又讓英國的服務行業(yè)如銀行、保險、包裝、航運、法律界等蓬勃發(fā)展。如此這般,鴉片的壟斷貿易不僅是一本萬利,而是一本萬萬利。為了保障和擴大這一本萬萬利,英帝不惜發(fā)動兩次侵華戰(zhàn)爭,一直把清廷逼到把鴉片合法化以后才罷休。這兩次鴉片戰(zhàn)爭若不是鴉片戰(zhàn)爭是什么?關于這一點,無論西方名流和學術權威如何喬裝打扮,玩什么文字游戲,都是無法抹掉的。 黃宇和的宏觀析論,很令人稱賞,背后也是基于多年深入研究。他已引據(jù)他自己的個別論文,有其多面的一些專文支持,而今只是總結所見,背后有深厚實力?! ‖F(xiàn)在回到我自己的經(jīng)驗,對于鴉片戰(zhàn)爭之標示,是久已堅持之信念。早的不說,我自1977年在香港中文大學教中國近代史,我的講義全用鴉片戰(zhàn)爭并同用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我所教門人就在此校有1066人,也有一些門人獻身學界,俱可作證。我不及黃宇和能在英國澳洲獨立擔當,憑恃學問發(fā)抒宏觀論斷。在這一命題上,有兩個學界熟知的史料,憑一般常識俱可判斷。先說第一個,1940年2月20日英國外相子爵巴麥尊(Viscount Palmerston)致大清欽命宰相書。由全權代表義律(Chales Elliot)到天津大沽口外,送交直隸總督琦善,轉呈道光皇帝。這是一封很長的文獻,在當年就有兩個中文譯本。其一呈皇帝之本,被收載于《籌辦夷務始末》,謹慎的學者,包括先業(yè)師郭廷以先生是采用此本,郭氏并附注指明。另一中文譯本載于《史料旬刊》第39期。我亦曾全讀此兩種譯本。近時又有大陸學者胡濱先生在中華書局刊印《英國檔案有關鴉片戰(zhàn)爭資料選譯》,其書下冊載有“巴麥尊子爵致中國皇帝欽命大臣函”。亦可參看今時自原文所譯出之文獻。此在史家常識俱知。當然論史實言,我們仍須看重道光皇帝所親見之本為最必要作論據(jù)。固是在1840年9月(中歷八月)就展開世人所習稱的大沽會談,重心自在要求賠償欽差大臣所焚毀之鴉片煙價。一直到粵東談判,賠償鴉片煙價,反復交涉多次。最后琦善與義律談定,中國須賠償煙價六百萬元,系在粵東議定。我們世人若不頭腦昏聵,俱能知道英國派兵東來是討鴉片煙價之損失。其具體要求條件,在書件后附有訂約大綱,亦明訂賠償煙價與軍費項目。這一文獻的重要性,是最根本的也是最關鍵的,因銷毀鴉片而興起的一場戰(zhàn)爭,這是主導之源,英軍在華行動,全權公使的策劃與交涉立場,完全以此為據(jù)。套民間戲劇的一句,常用的臺詞就是“照書行事”。這份文件易見,竟可取來細酌,聽中外學者各自領悟。 最后看所結果實。自1840年英國占領定海以至1842年英軍進入長江兵臨江寧城下,終于在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1842年8月29日)中方欽差大臣耆英及伊里布與英方全權代表璞鼎查(Sir Henry Pottinger)簽訂《江寧條約》共十三條。其他條款不說,可看其第四條所載: 因欽差大臣等于道光十九年二月間,將英國領事官及民人等強留粵省,嚇以死罪,索出鴉片,以為贖命。今大皇帝準以洋銀六百萬元補償金價?! ∷拼藯l文豈不明白看出英國出兵攻華,是為討償煙價而來?單看此一結果即可證,此一戰(zhàn)爭,宗旨在于為追償鴉片被銷毀而前來求償。至于其中第六條賠償軍費一千二百萬元,乃是求償鴉片而用武逼迫中國屈服的開支。若早屈服,開支自少,賠軍費亦必遠出此下。主從之間,亦可判定,英國派兵遠征,自是為鴉片損失而來?! 《?、兩個關鍵性的開戰(zhàn)動因 歷史推移演變無情,古今來造生英杰,淘汰庸劣,可見歷史成敗。一切民族國家之面對,關系榮辱遞嬗,亦生死存亡所系。我人研治近代史,閱歷世變相乘,舉世披靡,各民族國家,無不需秉持文化國力,以當狂潮沖擊,各族存亡成敗,屢經(jīng)見之,豈可委之于命運。但凡主政者,當世者,俱當盱衡世變,思考因應。鴉片戰(zhàn)爭正見出中國遭遇世變之沖擊。無論當權之大吏,草野之處士,即俱承受考驗,激迫其籌思擔當之智術。 此處所提示論題,不在評騭人物,而在檢察承遭一場戰(zhàn)爭之動力,以供后人之面對其他變局。鄙人淺見,以為鴉片戰(zhàn)爭之必然激起,乃是基于兩個事項的展現(xiàn),而使戰(zhàn)爭就不可避免了。 其一,1834年的律勞卑事件?! ∵@個故事在此不需重敘,在史家多人共知,著作層出。觀其始末可閱讀郭廷以著《近代中國史》中英關系之轉變一章?! ≡紕右蚴怯捎?9世紀英國自由貿易思想盛行,一致反對專利獨攬,因而沖擊到東印度公司(British East India Conapany)在華貿易的專利貿易,而英國政府就在1833年終止東印度公司的專利許可。這正是一個新的局面創(chuàng)生,英國的對策是開放印度洋、太平洋廣大地區(qū)自由貿易,間接就沖擊到在中國的貿易體制。這也正是考驗中國主政當局、地方大吏的智慧能力的時機。這個歷史論題,史家搶著去做,其中從英方轉變講起,一直敘到英國商務監(jiān)督律勞卑(William John Lord Napier)激憤致死而止。而諸名家之中,要以日本學者衛(wèi)藤瀋吉教授所撰《炮艦政策的形成——論1834年中英關系的轉變》為最精審深入。衛(wèi)藤瀋吉曾多次到過南港近代史研究所,見及其人,未嘗接談。然衛(wèi)藤在日本名望極高,是著名中國通。衛(wèi)藤此文自稱是微觀研究,追溯到東印度公司對于印度、中國商貿之獨占以及在中國廣州形成的對歐洲商貿的特殊制度,均一一有所交代。而大部重點仍放在1833年英國終止對中國商貿的專利,將廣大印度洋、太平洋地區(qū)貿易完全由英商自由貿易,其情勢自然間接沖擊到中國固有的對歐貿易體制,必定形成重大沖突。雖然衛(wèi)藤所站的立場是經(jīng)濟帝國主義,肯定英方作為,但其研究英方背景來歷,以至歷經(jīng)各家論辯,不但資料豐富而且包羅全面,分析深入,最后不可避免地形成英國炮艦政策。對于中國的國力不競、因應乖方,自是一眼看穿,毫不同情。不過要了解英國近代對華態(tài)度政變的線索,則是深細而具參考價值。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