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8-1 出版社: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 作者:[美] 達雷爾·達菲(Darrell Duffie) ,[美] 肯尼思·J.辛格爾頓(Kenneth J.Singleton) 頁數(shù):311 譯者:許勤,魏嶷,杜娟
Tag標簽:無
前言
本書完整地論述了信用風險建模的概念、應用和實證研究。我們的主要目的是研究證券組合的風險測度,以及可違約債券、信用衍生品及其他具有信用風險的證券的定價。在金融學界,信用風險模型正在不斷地發(fā)展,但在業(yè)界,卻幾乎沒有成形的行業(yè)標準。鑒于此,我們論述了各種信用風險建模的可選方法,并對它們的相對優(yōu)缺點做出我們自己的評價。 雖然信用風險是市場風險的一個來源,但信用市場所固有的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所提出的挑戰(zhàn)卻是許多其他各種形式的市場風險所沒有的,至少程度是不一樣的。這導致的一個直接后果就是,可靠的信用風險定價體系比前臺交易和風險管理要重要得多。因此,本書將用很大的篇幅來討論違約及其回收過程的建模以及信用敏感工具的定價?! £P于違約過程,我們在深入討論建模概念的同時也會廣泛地討論違約概率、回收和評級轉移的實證性質。最后,我們通過將違約概率區(qū)分為歷史違約概率和信用風險定價中所用到的所謂風險中性違約概率而結束本章的討論。 之后,我們將從公司債券和主權債券開始討論可違約工具的定價問題??蛇`約證券定價的結構模型和簡約模型都會談到,而且將會對比評價這些模型對于歷史數(shù)據(jù)的擬合優(yōu)度。接著,我們將討論各種信用衍生品的定價,包括信用互換、債務抵押證券、信用擔保和利差期權。最后討論對目前信用風險定價和管理實踐的改進途徑,這將有助于金融機構應對金融市場未來的各種變化?! ∽詈髢烧聦⒈緯懊嬗懻撨^的許多內容結合起來,綜合討論場外衍生品信用風險定價和金融機構綜合風險(市場風險和信用風險)的度量。 在討論定價和風險測度時,我們努力將金融理論與制度因素、歷史事件結合起來。我們希望金融中介的風險管理者、學術研究者和學生們都能從這本書中獲益。
內容概要
信用風險很重要,然而人們對信用風險的理解并不透徹,更準確地說是并不深入。本書兩位原作者在信用風險的建模方面頗有建樹,因而本書也寫得頗有啟發(fā)性?! ”緯⒉痪窒抻诮榻B某種模型、某些做法或某些算法,而是是站在更高的角度討論了各種可能性,也留下了很多值得進一步探討的問題?! τ谀切┫氚驯緯斪觥安俗V”,然后依葫蘆畫瓢地開發(fā)一套信用風險管理系統(tǒng)的人來說,本書也許會令他們失望;但對于高效教師、研究生,以及富有進取心的實業(yè)界從業(yè)人員來說,本書卻非常值得一讀。
書籍目錄
前言致謝1 導論1.1 風險的分類1.2 本書的結構2 風險管理的經濟學原理2.1 哪些風險是最重要的?2.2 市場風險的經濟學原理2.2.1 收益-損失的不對稱性2.2.2 最低資本需求2.2.3 委托代理效應2.2.4 資本——一種稀缺資源2.2.5 金融公司杠桿的作用和風險2.2.6 分配資本還是分配風險?2.2.7 風險調整資本回報率?2.2.8 績效激勵2.3 信用風險的經濟學原理2.3.1 逆向選擇和信用風險敞口2.3.2 信用風險的集中2.3.3 道德風險2.4 風險的度量2.4.1 在險價值2.4.2 期望尾損2.4.3 市場價值保險的價格2.4.4 作為市場風險的度量指標的波動性2.4.5 風險測度的一致性2.5 信用風險的度量2.5.1 信用風險的專門度量2.5.2 信用風險的資本準則3 違約事件:歷史模式和統(tǒng)計模型3.1 概述3.1.1 投機級別債券的結構變化3.1.2 遠期違約概率3.2 違約概率的結構模型3.2.1 Black-Scholes-Merton違約模型3.2.2 首次通過模型3.3 從理論到實踐:用距離預測違約3.4 違約強度3.5 強度模型舉例3.5.1 帶有跳躍的均值回歸強度3.5.2 CIR強度模型3.5.3 跳躍和CIR強度比較3.5.4 仿射強度模型3.5.5 HJM遠期違約率模型3.6 違約-時間模擬3.7 破產的統(tǒng)計預測3.7.1 各個預測法的比較3.7.2 違約和級齡效應4 評級轉移:歷史模式和統(tǒng)計模型4.1 平均轉移頻率4.2 評級風險和商業(yè)周期4.3 評級轉移和級齡4.4 序次probit評級模型4.5 評級的馬爾可夫鏈.4.5.1 時變的轉移強度4.5.2 Lando隨機轉移強度模型5 違約風險估值的基本方法5.1 概述5.2 風險中性概率與實際概率5.3 簡約定價模型5.4 結構模型5.4.1 Black-ScholeS-Merton債務定價模型5.4.2 首次通過債務定價模型5.5 模型隱含利差的比較5.6 從實際強度到風險中性強度5.6.1 簡約模型5.6.2 結構模型6 公司債券和主權債券定價6.1 不確定性回收6.2 有回收的簡約模型6.2.1 面值的部分回收6.2.2 條件期望回收6.2.3 市場價值的部分面收6.2.4 回收假設的比較6.3 基于評級的信用利差模型6.3.1 一般定價框架6.3.2 用歷史數(shù)據(jù)標定模型6.4 主權債券定價6.4.1 主權債券的信用風險6.4.2 主權利差的參數(shù)模型7 可違約債券利差的實證模型7.1 信用利差和經濟活動7.2 利差的參考曲線7.3 參數(shù)簡約模型7.3.1 利差的平方根擴散模型7.3.2 跳躍擴散利差7.3.3 可觀測信用因素7.4 結構模型的估計7.5 主權利差的參數(shù)模型8 信用互換8.1 其他信用衍生品8.1.1 總收益互換8.1.2 利差期權8.2 基本信用互換8.3 簡單信用互換的利差8.3.1 信用互換的利差:簡單情形8.3.2 特殊回購利率和交易成本8.3.3 應計信用互換費用8.3.4 標的券的應計利息8.3.5 標的券為固息券的情況8.4 基于模型的信用違約互換利率8.4.1 常強度情形8.4.2 遠期違約率的期限結構8.5 資產互換的作用9 期權性信用產品定價9.1 利差期權9.1.1 定價框架9.1.2 數(shù)值例子9.1.3 期權估值的數(shù)值算法9.1.4 結果9.2 可贖回和可轉換公司債券9.2.1 資本結構9.2.2 違約和股票衍生品定價9.2.3 作為股票衍生品的可轉換債券9.2.4 贖回迫使轉換9.2.5 推遲贖回的原因9.3 可轉換債券的簡單定價模型……10 相關違約11 債務抵押證券12 場外違約風險及估值13 市場風險與信用風險的綜合度量A 仿射過程簡介B 仿射期限結構的計量經濟學模型C HJM利差曲線模型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在關于基本模型的這兩章之后,一連幾章討論的都是可違約工具的定價模型,以及這方面的經驗證據(jù)。第5章綜述了評估具有違約風險的證券的各種可選方法。最初,我們關注的是最基本的工具——一種可違約零息債券,目的是為了比較各種可選模型的一些關鍵特征。我們回顧了兩大類模型:(1)簡約模型,這些模型為違約概率的變化假設了一個外生的過程,根據(jù)歷史的或當前的數(shù)據(jù)來標定。(2)結構模型,它們直接以發(fā)行者的償債能力或償債意愿為基礎。第二類模型通常設計成資產/負債比率這一變量的隨機模型。大部分通過市場數(shù)據(jù)來推斷違約概率的定價模型和框架都是采用這兩種方法中的一種。對這些基本概念進行回顧將有利于我們后面對許多其他問題的討論?! 〉?章還討論了風險中性概率和實際概率的區(qū)別。第3章和第4章對違約過程的討論以及利用歷史數(shù)據(jù)擬合模型時使用的都是實際概率,但實際上金融行業(yè)和學術研究中使用的所有定價模型都是以風險中性概率為基礎的。Black and Scholes(1973)、Merton(1974)的開創(chuàng)性成果表明,只要給定基礎資產的價格過程,就可以對香草型(傳統(tǒng)的)股票期權定價,就好像投資者是風險中性的一樣。實際上,以風險中性概率計算的期望折現(xiàn)現(xiàn)金流量值即為任意未來現(xiàn)金流量的市場價值,包括那些來自于可違約交易對手的現(xiàn)金流量?! 〉?章更詳細地討論了公司債券的定價,特別關注模型應用的實踐和實證方面。這里,我們從對違約風險的另一個關鍵因素的討論開始:違約發(fā)生時的回收額或回收率。雖然債券合約一般都清楚地規(guī)定了違約方應支付的款項,但我們必須指出,破產導致的重新談判以及破產法庭上的談判并不總是嚴格遵守債券合約中的條款。面對真實世界中違約清算的復雜性,各種與清算結果相近似的簡便的計算方法都被用于構建簡單的定價模型。我們舉例說明了可違約證券定價中不同的回收率假設的實際含義?! δ承┛蛇`約工具來說,信用質量的一個重要指標是交易對手的信用評級。信用評級是由幾個主要的獨立評級機構評定的,例如穆迪和標準普爾。另外,許多金融機構采用內部信用評級。評級是信用質量的非連續(xù)性指標,因此,當債券從一個評級轉移到另一個評級時,如果此前沒有被市場所完全預料到,則會導致市場價格的敞口風險,也就是當評級變化時市場價格將發(fā)生重大非連續(xù)變化的風險。在定價系統(tǒng)中正式引入這種敞口風險帶來了新的挑戰(zhàn),關于這一點將在第6章末給予簡單的評論。
編輯推薦
本書完整地論述了信用風險建模的概念、應用和實證研究。我們的主要目的是證券組合的風險測度以及可違約債券、信用衍生品及其它具有信用風險的證券的定價。在金融學界,信用風險模型正在不斷地發(fā)展,但在業(yè)界,卻幾乎沒有成型的行業(yè)標準。鑒于此,我們論述各種信用風險建模的可選方法,并對它們的相對優(yōu)缺點做出我們自己的評價。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