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瓷器鑒定實例

出版時間:2009-1  出版社:紫禁城出版社  作者:唐建 主編  頁數(shù):237  
Tag標簽:無  

前言

亙古中華,文明淵遠。自新石器時代起,當中華文明猶如一輪紅日蓬勃而出,便以其舉世矚目的光芒照亮了神州大地。在我國數(shù)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在數(shù)百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土地上,在數(shù)十個新舊朝野更替的時空內,歷史與情感、道德與善惡、智慧與良知凝聚成為我國難以數(shù)計的民族精魂,也濃縮了我國崎嶇漫長的社會發(fā)展軌跡,這就是我國古代的各種遺存一古代文玩。古代文玩,簡稱古玩,亦稱古董或骨董,具有一定的歷史價值、工藝價值和經(jīng)濟價值,是經(jīng)過科考驗證的文物和各種古代遺存的統(tǒng)稱。我國的好古之風緣起較早,始現(xiàn)于六朝、隋唐時期文人對文房用具的品質優(yōu)劣考究,由此沿襲成風。宋代漸趨普遍,明代中期收藏之風蔚然興盛。皇室宮廷的帝王、達官顯貴以及大賈巨商也爭相附庸風尚,多方搜集民間珍玩,藉以增飾其儒雅形象,并相繼以此為豪,也極大的推動了文玩收藏之風,刺激了明清工藝品制作的發(fā)展。古玩的稱謂由來已久。最早稱之為骨董,其“骨”即所謂“過去之精華”,“董”就有是深藏之意,即深藏的過去精華。最早見于史料記載的應是唐代開元年間張萱的《疑耀》,其書日“骨董二字乃方言,初無定字?!泵鞔洳豆嵌f》稱:“雜古器物不類者為類,名骨董。”由此,骨董一詞便沿用至清初,直至乾隆始稱“古玩”。古代文玩包括有很多種類,內涵復雜,質地各異,其概念以不同地域、各個不同的歷史時期和社會文明程度的不同,所包含的內容和意義均有不同。解放后,國家統(tǒng)一將古玩稱之為文物,并由文物局分為12大類別。其內容更是包羅萬象,大到各種摩崖石刻,建筑古跡,仰觀感嘆;小到璽印古錢,方寸之間,置于掌中把玩。在歸類的同時,也將文物和文玩區(qū)別開來。

內容概要

瓷器是中華民族的卓越創(chuàng)造。在北宋時出現(xiàn)了專供帝王陳設把玩的宮廷瓷,此后名窯名瓷名釉輩出,品種繁多,成為人們最愛收藏的藝術品類。古瓷器的窯口、胎質、瓷軸、器形、紋飾、銘文都有其歷史的規(guī)范特征,是今人辨別古瓷真傍的依據(jù)。但在實踐中如何利用這些知識看瓷囂,也有一個方法是否得當?shù)膯栴}。通過鑒定實例,借鑒專家辨則古瓷真?zhèn)蔚男牡?、?jīng)驗和教刻,可有效地提高自己“眼力”。

書籍目錄

第一章 概述第二章 瓷器發(fā)展史及各時期主要特征  第一節(jié) 陶器的起源    一、磁山一裴李崗文化遺存陶器    二、仰韶文化遺存陶器    二、馬家窯文化陶器    四、大汶U文化陶器    五、龍山文化陶器    六、山東龍山文化陶器    七、齊家文化陶器    八、大溪文化陶器    九、屈家?guī)X文化陶器    十、河姆渡文化陶器    十一、嶼家浜文化陶器    十二、良渚文化陶器    十三、興隆洼文化陶器    十四、宗日文化陶器    十五、雕龍碑文化陶器    十六、其他文化陶器  第二節(jié) 夏商周時期的陶瓷    一、夏代陶器    二、商代陶器    二、西周陶器    四、春秋時期陶器    五、原始瓷器的出現(xiàn)    六、商代原始瓷器    七、西周時期原始瓷器    八、東周時期原始瓷器  第三節(jié) 秦漢時期的瓷器    一、秦漢時期的原始瓷    二、瓷器產(chǎn)生  第四節(jié) 三國兩晉南北朝瓷器    一、概說    二、二國時期的瓷器    三、兩晉時期的瓷器      (一)西晉時期的瓷器      (二)東晉時期的瓷器    四、南北朝時期的瓷器      (一)南朝時期的瓷器      (二)北朝時期的瓷器  第五節(jié) 隋代的瓷器    一、概說    二、隋代的青瓷窯      (一)河南安陽窯      (二)河北磁縣窯      (三)湖南湘陰窯      (四)安徽淮南窯      (五)江西豐城窯      (六)四川成都窯  第六節(jié) 唐代的瓷器    一、概述    二、唐代主要瓷窯      (一)越窯      (二)邢窯      (三)定窯    ……第三章 瓷器紋飾鑒賞第四章 瓷器款識第五章 瓷器作偽與鑒別第六章 鑒定實例主要參考文獻后記

章節(jié)摘錄

插圖:第二章 瓷器發(fā)展史及各時期主要特征陶器的起源看到標題人家或許會問,本書講的是瓷器,這里怎么說起陶器了。大家知道,我國瓷器的發(fā)明來源于陶器。那么,陶器又是什么時候發(fā)明的,又是在怎樣的情況下被人們所認識、所掌握、所利用,使中國成為舉世聞名的“瓷國”的呢?對于中國最早的陶器是什么時候出現(xiàn)的,目前尚無肯定、公認的意見,專家們還沒有找到一個完全令人信服的依據(jù),只有各種各樣的假說。是什么使人類發(fā)明制造陶器還有待于考古學家們去考證、去發(fā)現(xiàn),去探尋,從先秦時代起,我國許多文獻就記載一些關于陶瓷起源的傳說?!秴问洗呵铩罚狐S帝有陶正,昆吾作陶。《周禮·考工記》:有虞氏上陶(上同尚)?!洞呵镎x》:少吳有五工正,摶埴之工上日鵲雉?!兑葜軙罚荷褶r(nóng)作瓦器?!妒酚洝罚狐S帝命寧封為陶正。

后記

或許是因為自己瓷器鑒定的經(jīng)驗尚未成熟,還未形成較為詳盡的一個系統(tǒng),也或許是忙碌的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太多的瑣事,但更多的可能是自己過于疏懶的緣故,一直沒有一個平靜的心態(tài)對自己多年從事瓷器鑒定的工作做一個小結。但在春曉偉業(yè)圖書發(fā)行公司策劃的這本《中國古代瓷器鑒定實例》書中,我將自己從事多年瓷器鑒定工作的經(jīng)驗做了一個初步的自我測試。《中國古代文玩鑒定系列叢書》的構想最早是在2006年的5月由春曉偉業(yè)公司的萬曉春女士提出的,當時本人自我感覺“良好”,也就隨口應承下來。繼之在2006年的11月份,萬曉春拿著這本《中國古代瓷器鑒定實例》的策劃方案和工作進度表再次走進了我的辦公室,由此《中國古代瓷器鑒定實例》的編撰工作正式拉開了序幕。從圖書體例編撰的視點角度開始,到資料的搜集整理、藏品的征集和實拍,版式的不斷調整、圖片的校色等等,其中的辛苦自然不必多說,令我欣慰的是自己親身經(jīng)歷了這本圖書出版的每一個過程,也讓我學到了專業(yè)之外的更多知識?!吨袊糯善麒b定實例》是一本普及瓷器鑒定基礎知識的圖書。通過對我國歷代瓷器的造型特征、紋飾特征、款識特征的變化,輔以工藝和辨?zhèn)?,并以?shù)十件實例的分解鑒定形式,向大家普及和推廣瓷器鑒別的一些基本技能,對提高廣大文玩收藏愛好者的鑒定水平有一定的指導意義。對于這本書的成型,是和大家的努力分不開的。首先應該感謝藏品的提供者劉九成、李小光等同志,沒有他們,這本《中國古代瓷器鑒定實例》將會是枯燥的說教。再者還要感謝各位編輯、攝影師和電腦制作的一些同志,當然,還有其他參與工作的諸多同志,在此也一并表示感謝。在這本書即將付梓印刷之時,我知道,僅限于本人淺薄的學識和經(jīng)驗是遠遠不夠的,難免會遺有不少繆誤之處,這讓我有一種從未有過的壓力,令我忐忑不安,還望廣大讀者不嗇賜教。同時,為弘揚和推廣民族文化,我們對收集民間藏品的個人藏館也表示關注,并希望通過各種形式的交流活動,推動文玩收藏的健康發(fā)展,歡迎各民間收藏家來函。

編輯推薦

《中國古代瓷器鑒定實例》普及瓷器鑒定基礎知識的圖書。通過對我國歷代瓷器的造型特征、紋飾特征、款識特征的變化,輔以工藝和辨?zhèn)?,并以?shù)十件實例的分解鑒定形式,向大家普及和推廣瓷器鑒別的一些基本技能,對提高廣大文玩收藏愛好者的鑒定水平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中國古代瓷器鑒定實例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8條)

 
 

  •   書上的瓷器很精致,介紹的很全面
  •   不愧是紫禁城出版社的數(shù)
  •   這是一本不錯的書,紫禁城出版社的出版物錯不了。
  •   還好,是一些基礎理論多。對于鑒定來說還需實踐
  •   看看這本書可以了解一點歷史,但想通過這本書成為鑒賞專家,那算了吧。
  •   書的印刷質量還可以,但是一點實質性的內容都沒有,所講的東西在其他書上都有,如果想看畫片,可以買.
  •   我買了兩本書,127塊多,兩本書分開寄的。這本書雖然加急也晚了,但是態(tài)度我還可以接受。另外一本書態(tài)度太差了,你們審核的人自己看去吧,我投訴到底,垃圾中的垃圾!
  •   很不錯,很精美,是否有用考察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