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市道教志

出版時間:2009-12-01  出版社:宗教文化出版社  作者:何愛 編  頁數:124  

內容概要

  道教植根于深厚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土壤之中,是中國古代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的文化寶藏之一。道教創(chuàng)自東漢順帝時期,迄今已歷1800余年,歷代高道輩出,如葛洪、寇謙之、陶弘景、孫思邈、呂洞賓、王重陽、丘處機、張三豐、陳攖寧等,不僅彪炳道教史冊,而且對中國和世界文明作出了杰出的貢獻。在漫長的歷史中,道教對中國的歷史、哲學、文學、藝術、科技、醫(yī)藥、建筑等各方面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特別是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道教界在促進祖國四個現代化建設、增進各國人民的友誼等方面,發(fā)揮了新的作用?! 「G宓牡澜袒顒?,歷史悠久。早在道教成立之前,就有漢武帝時的何氏九仙在福清石竹山修煉。三國時期著名的“仙公”葛玄,人閩時曾駐足江陰古山底;隋唐時邑人劉尊禮,曾由龍虎山學法歸來;五代后梁時林炫光到石竹山修煉,曾舍宅建靈寶觀。以九仙信仰為基礎的石竹法派是由道教靈寶派衍化而形成的。至明代,道教逐漸衍化成全真與正一兩大派,石竹法派屬正一派,福清道士絕大多數亦屬正一派。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福清道士或在宮觀,或居家修行,他們在宮觀或信士家中,進行齋醮法事活動。至1997年成立福清道教協(xié)會后,在黨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指引下,全市道教徒開展正常的宗教活動?! ”局舅浭穼崳洀V征博采,析異辨誤,去偽存真,言必有據。在體例上以歷史發(fā)展為經,以內容分類為緯,采用章、節(jié)、目三級結構,以求涇渭分明,脈絡清晰?! 【帉懙澜讨?,是一項浩大的文化工程。在編寫過程中,得到市委統(tǒng)戰(zhàn)部、市宗教事務局領導和各方面人士的熱情支持與具體指導,值此成稿之日,謹向所有對本志作出貢獻的人士,致以熱誠的謝忱!  盡管編寫人員作了最大努力,但限于編纂工作經驗,錯誤和遺漏在所難免,懇切希望各界專家學者批評指正。

書籍目錄

序言凡例概述大事記第一章 道教傳播第一節(jié) 道教淵源第二節(jié) 傳播福清第三節(jié) 石竹法派第二章 神靈信仰第一節(jié) 天神信奉第二節(jié) 地祗供奉第三章 道教文化第一節(jié) 道教經典一、經書藏儲二、道教著作第二節(jié) 簽詞擷錄第三節(jié) 祈夢文化一、溯源二、祈夢三、圓夢四、夢例第四節(jié) 道教詩詞題刻一、詩詞二、摩崖題刻第五節(jié) 道教音樂第六節(jié) 道教形象藝術一、道教造像二、壁畫第四章 道教活動第一節(jié) 民俗節(jié)日法事活動第二節(jié) 民間齋醮法事活動一、齋醮活動二、齋醮科儀第三節(jié) 重大法事活動第四節(jié) 善事活動第五節(jié) 對外交往活動第六節(jié) 道教協(xié)會活動一、宮觀管理二、道士培訓三、安全教育第七節(jié) 石竹山夢文化節(jié)第五章 道教修行第一節(jié) 授策第二節(jié) 培訓齋醮科儀第三節(jié) 教規(guī)戒律第四節(jié) 早晚功課第五節(jié) 發(fā)證管理第六章 名山道觀第一節(jié) 道教名山……第七章 機構第八章 人物藝文叢錄附錄編后記

編輯推薦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福清市道教志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