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3-1 出版社:廣東旅游出版社 作者:張國聲 頁數(shù):275 字數(shù):140000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西走河西,南下甘南,然后寧夏……
有艱辛,有溫情,有沉默,有驚詫還有理想和行走的一切意味。因為甘寧就在那里,因為我們在行走。發(fā)過呆但沒有經(jīng)聲繚繞小河漫流的郎木寺發(fā)過呆;放飛過理想但沒在夏日的??撇菰棚w過理想;見過虔誠但沒見過拉卜楞寺里匍匐大地的虔誠;看過落日但沒看過嘉峪關上“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落日;走過很遠的路但沒走過祁連山下的絲綢之路;吃過蘭州拉面但沒在蘭州吃過馬保子牛肉拉面……
作者簡介
張國聲,1954年出生。在大學主修化工,畢業(yè)后從事技術工作多年,但從未對事業(yè)和金錢有大的野心,僅憑薄技謀生而已。心底里最向往的是那種自由自地,浪灣天涯的生活。旅游和攝影是我最大的愛好,尤喜獨自出行,去一個陌生的地方慢悠悠地欣賞和體驗。甘寧兩省區(qū)是我多次
書籍目錄
酷驢觀點作者介紹代序:行走甘寧的N個理由第一篇 甘肅行知書 第一部分 全景甘肅 甘肅故事 甘肅天地 甘肅人文 甘肅物語 甘肅旅游資源 第二部分 出行甘肅 甘肅旅游季節(jié) 甘肅交通 甘肅飲食 甘肅住宿 甘肅裝備 一般資訊 甘肅旅游行程設計 甘肅費用及時間預算 第三部分 蘭州及周邊的地區(qū):蘭州 全景蘭州 出行蘭州 景色蘭州 白塔山和白塔寺 中山橋(黃河鐵橋) 甘肅省博物館 西關清真寺 蘭山公園 白云觀 連城魯土司衙門與妙因寺 黃河勝景 興隆山 會師樓 全景臨夏 出行臨夏 景色臨夏 第四部分 暴走河西走廊:武威-張掖-嘉峪關-敦煌 第五部分 去甘南,去甘南:夏河-瑪曲-郎木寺-迭部 第六部分 東線:天水-平?jīng)?慶陽第二篇 寧夏行知書 第七部分 全景寧夏 第八部分 出行寧夏 第九部分 銀川市及周邊地區(qū) 第十部分 寧夏中南部地區(qū):中衛(wèi)-同心-固原
章節(jié)摘錄
書摘 早年,人們對這條東西往來的通路沒有給予一個統(tǒng)一的固定名稱, 1877年,捷田地理學家李?;舴?P.von nichthoren)在他所寫的《中國》一書中,首次把漢代中國和中亞南部、西部以及印度之間的絲綢貿(mào)易為主的交通路線,稱作“絲綢之”(英文作thc Silk Road).其后,德國歷史學家赫爾曼(A.Hcrrmann)在1 91 0年出版的《中國和敘利亞之間的古代絲稠之路》一書中,根據(jù)新發(fā)現(xiàn)的文物考古貴抖.進一步把絲綢之路延伸到地中海西岸和小亞細亞,確定了絲綢之路的基本內涵, 即它是中國古代經(jīng)由中亞通往南亞, 西亞以及歐洲,北非的陸上貿(mào)易交往的通道, 因為大量的中國絲和絲織品經(jīng)由此路西傳,故被稱作“絲綢之路”,簡稱“絲路”。 絲綢之路的基本走向形成于公元前后的兩漢時期.它東面的起點是西漢的首都長妄(今西安)或東漢的首都洛陽,經(jīng)隴西或固原西行至金城(今蘭州),然后通過河西走廊的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四郡,出玉門關或陽關, 穿過白龍堆到羅布泊地區(qū)的樓蘭, 南北兩道的分岔點就在樓蘭.北道西行,趨帕米爾高原至費爾千納,伊朗,最遠到達埃及的亞歷山大城.另外一條道路是,從皮山西南行,越巴基斯坦達麗爾,經(jīng)阿富汗喀布爾,西南行至波斯灣,這是自漢武帝時張事兩次出使西域以后形成的絲綢之路的基本干道,棱句話說,狹義的絲綢之路指的就是上述這條道路。 敦煌曾經(jīng)是河西走廊的重鎮(zhèn),今天已經(jīng)變成了一個名氣很大的典型的旅游城市,城市不大卻整齊,這里有舉世聞名的莫高窟、陽關和玉門關、鳴沙山和月牙泉,這里盛產(chǎn)甜甜的李廣杏和陽關葡萄。據(jù)說每年會有50多萬中外游客到訪敦煌。 敦煌的白天人不多,一如中國無數(shù)的小城市,在最主要的干道交叉口有個小小的街心花園,里百矗立著敦煌的城標反彈琵琶的飛天雕塑,體態(tài)頗為豐腴,琵琶置于背后,材質大概是漢白玉的, “客從遠方來,相隨歌且笑,自有敦煌樂,不減陵安調”。 晚上可去沙洲夜市,各色小吃讓人食指大動,街邊隨處可見麻辣燙的小攤。出了夜市便是有名的古董街。這個城市越夜越生猛;吃吃喝喝,閑逛閑逛,這樣就好。突然想到,那些古人們在西出陽關之前,是否也會在敦煌享受這最后的燈紅酒綠呢? “大漠落日”是敦煌的招牌之一,不過敦煌市區(qū)距戈壁灘還有十幾公里,在市區(qū)內并不能欣賞到真正的戈壁日出(或日落)奇觀。想要拍到好照片的話, 最好去戈壁邊緣的七里鎮(zhèn)住一晚,此鎮(zhèn)行政上屬于青海,是在戈壁灘上造出的新城,越過防護林就是一望無際的戈壁灘,風景極美,可以看到日出和日落。 無論如何,古老神秘的敦煌,無疑是絲綢之路上最重要目的地,僅僅為陳寅恪先生“敦煌學,吾國學術之傷心史也”的感慨也讓人為主夢縈情牽。 ……插圖……
媒體關注與評論
序:行走甘寧的N個理由發(fā)過呆但沒在輕聲繚繞小河漫流的郎木寺發(fā)過呆;放飛過理想但沒在夏日的??撇菰棚w過理想;見過虔誠但沒見過拉卜楞寺里葡匐大地的虔誠;看過落日但沒看過嘉峪關上“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落日;走過很遠的路但沒走過祁連山下的絲綢之路;邂逅過“少年”但沒邂逅過“花兒”般的“少年”;見識過夢想但沒有敦煌見識過如此“飛天”般的夢想;感概過滄桑但沒在寧夏感概過西夏王朝的如此滄桑;…… 諸如此類,如此種種。行走甘肅寧夏的理由有N個。但是我還是要說,歸根到底只得一個:因為甘寧就在那里,因為我們在行走。這其中道理有點處復雜,但毋庸多說,您們都知道。 有艱辛,有溫情,有沉默,有驚詫,還有理想和行走的一切意味,因為行走在甘寧的路上。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