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1-8 出版社:譯林出版社 作者:[英] 約翰·阿克頓 頁數(shù):625 譯者:胡傳勝,陳剛,李濱,胡發(fā)貴,張華,朱珊,蔣海怒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阿克頓的畢生之作。自由的思想與制度,自由的限度以及保護裝置,是《自由史論》的核心。在這本包括講演,專著,評論以及游記在內(nèi),集作者一生的著作精華的論文集中,通過對歷史事件與歷史人物的研究,作者對西方古代希臘,羅馬以及基督教文化對自由的貢獻,對近代英美的自由傳統(tǒng),以及對現(xiàn)代民族國家中的自由的狀況,作了全面的考察。阿克頓將《自由史論》主旨概括為“自由的觀念是一個整體,世界歷史之惟一的整體,是哲學史之至高原則?!?/pre>作者簡介
阿克頓勛爵(1834-1902),歷史學家和政治思想家,19世紀英國知識界和政治生活中最有影響的人物之一。他是自由主義教運動的重要人物。他擔任過下院議員,對格位斯頓內(nèi)產(chǎn)生重要的政治影響。1885-1902年任劍橋大學代史教授,主編《劍橋控史》。作為歷史學家,他把歷史探索的客觀性與歷史性研究中的道德判斷結合起來;作為政治哲學家,他對個人自由以及促進與威脅個人的自由的力量有力分析深刻影響了20世紀思想史?!皺嗔ιa(chǎn)腐敗,絕對的權力,絕對會生產(chǎn)腐敗”的著名論斷即出自他之口。書籍目錄
前言(費爾斯)第一部分 自由史一、古代自由史二、基督教自由史三、歐洲民主政治史第二部分 英美的自由傳統(tǒng)四、清教革命五、輝格黨的興起六、英國革命七、漢諾威嗣位八、論英吉利共和國九、論英利吉利共和國十、對18世紀觀念的反叛十一、違返自由精神的自由主義十二、麥考萊與輝格黨理論的兩個傳統(tǒng)十三、利物浦伯爵的平庸十四、女王日志十五、妥協(xié)是政治的靈魂十六、殖民地十七、美國革命十八、美國的影響十九、論漢密爾頓二十、美國革命的政治原因二十一、美國內(nèi)戰(zhàn)的歷史地位二十二、美國內(nèi)戰(zhàn)記二十三、阿克頓——李將軍通信二十四、奴隸制與自由二十五、分離運動作為英國自由主義的階段二十六、內(nèi)戰(zhàn)史評論二十八、美國英語二十九、公正對待保守主義第三部分 自由與現(xiàn)代民族國家三十、民族性三十一、加富爾三十二、意大利的憲政精神三十三、普魯士改革與日耳曼政治傳統(tǒng)三十四、從保守的自由主義觀點看三十五、官僚主義兩種政治思維索引后記編輯推薦
“自由史”是阿克頓的畢生研究計劃。他雖然沒有如愿寫出大部頭的自由史論著,但他畢生的講演著作和評論,都與這個龐大的計劃有關。這些自由史的著述,也就奠定了阿克頓19世紀最重要的自由主義思想家之一的地位。阿克頓去世以后,他的自由史論集最先出版。《自由史論》至今有兩個版本。第一個版本是1907年出版的《自由史與其他論文》,第二個版本是費爾斯編的3卷本《阿克頓選集》第1卷:《自由史論》。本書根據(jù)費爾斯本譯出。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