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4 出版社:白山出版社 作者:張書才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曹雪芹家世生平探源》是曹雪芹的人物研究文集,主要內容包括:新發(fā)現(xiàn)的曹頫獲罪檔案史料淺析、新發(fā)現(xiàn)的曹雪芹家世檔案史料初探、關于曹寅子侄的幾個問題、曹雪芹蒜市口故居初探等?!恫苎┣奂沂郎教皆础愤m合廣大讀者閱讀,豐富讀者的對曹雪芹的了解。
作者簡介
張書才,1938年出生,河北深縣人。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研究館員,1993年起享受國務院頒發(fā)的政府特殊津貼,1999年退休。現(xiàn)為中國紅樓夢學會常務理事,《紅樓夢學刊》編委。1964年畢業(yè)于天津南開大學中文系。1972年開始從事明清檔案史料的編輯研究工作,主編的多部檔案史料書獲得中國檔案學會、國家新聞出版總署頒發(fā)的優(yōu)秀成果獎、優(yōu)秀圖書獎。1979年以來,發(fā)表《高鶚生卒年考實》、《程高本紅樓夢問世背景淺析》、《漫談紅樓夢續(xù)書》等紅學文章數十篇,并選編公布了一些有關曹雪芹家世暨高鶚生平的檔案史料。
書籍目錄
前言 卷一 家世篇 曹頎任鑲黃旗包衣旗鼓佐領 曹振彥檔案史料的新發(fā)現(xiàn) 曹雪芹旗籍考辨 引言 曹雪芹是正白旗包衣旗鼓佐領下人 旗鼓佐領乃包衣漢軍佐領 包衣漢軍佐領下人稱包衣漢軍 包衣漢軍與包衣滿洲之區(qū)別 包衣旗人不同于滿洲旗人 曹雪芹隸正白旗包衣漢軍籍 結束語 新發(fā)現(xiàn)的曹頻獲罪檔案史料淺析 一、有關曹顆獲罪問題的新史料 二、曹頻因騷擾驛站獲罪 三、關于曹頫被枷號 四、曹頫的居官行事 五、研究一下歷史有好處 新發(fā)現(xiàn)的曹頻獲罪檔案史料考析 引言 關于新發(fā)現(xiàn)的刑部移會 關于曹煩獲罪的原因 關于曹頫之被枷號 關于曹家回京后的生活狀況 關于曹雪芹回京后的住址 余論 新發(fā)現(xiàn)的曹雪芹家世檔案史料初探 關于新發(fā)現(xiàn)的內務府咨文 關于曹順 關于曹顏 關于曹頔 余論 關于曹寅子侄的幾個問題 一、關于曹頔的名字問題 二、關于曹顏的支系問題 三、關于“曹順滿名桑額或桑格” 四、關于“阿咸狀元” 再談曹頫獲罪之原因暨曹家之旗籍 關于曹頻獲罪之原因 關于曹家之旗籍 新見有關曹頻的檔案史料漫談 談“忌諱”問題 一、清廷并不諱言旗籍漢人的原籍和族源 二、康乾時期之人并不諱言曹雪芹一支的原籍和族源 三、曹寅并不諱言自己的原籍和族源 四、豐潤曹氏并不諱言族人中有族籍或“滿洲包衣” 曹顏乃曹寅親生長子考 引言 曹顏并非過繼子曹淵 曹顏不是“曹荃之子桑額” 曹顏乃曹寅之親生長子 余論 卷二 生平篇 雪芹舊居京華何處 一、初居蒜市口 二、寄寓臥佛寺 三、倚嘯望東樓 曹雪芹蒜市口故居初探 一、曹雪芹回京后住在蒜市口 二、蒜市口號院是雪芹故居嗎 三、曹雪芹居住蒜市口的意義 《京城全圖》是不能隨意分割拼合的——就曹雪芹故居回應張秉旺先生 一、關于秉旺先生的“另一院” 二、關于蒜市口號院 三、關于“重要分歧” 曹雪芹蒜市口故居 此興廉不是彼宜泉——《春柳堂詩稿》釋疑之一 一、鹿港同知興廉的生平經歷 二、興廉的生平經歷與《春柳堂詩稿》作者張宜泉不合 三、“歐陽健所舉例證”釋疑 曹雪芹生父新考 一、曹雪芹本是遺腹子 二、曹雪芹的生父小名珍兒 三、曹雪芹的生父學名曹顏 小結 卷三 評義篇 《曹淵即曹顏》評議 一、曹淵并未出嗣于外 二、旗人不得過繼民人之子為嗣 三、曹淵與曹顏年齡不合 四、簡單的結語 歷史是不能隨意涂寫修正的——《紅樓解夢》評議 關于香玉“進宮應選“與“做了御用小尼” 關于“雍正帝晚年曾納香玉為妃、封后” 關于“竺香玉皇后被從歷史上抹去后所留下的痕跡” 余論——紅學研究應該實事求是,尊重歷史 《“豐潤說”論證》評議 引言 曹邦之孫曹秉政不是曹寅稱為“峙乃二弟” 的遼東人曹秉楨 曹寅之《東皋草堂記》與豐潤曹家及曹鈴了無關涉 “曹寅幼時常住在豐潤曹氏莊園”說實屬臆測 引薦曹邦入遼的族人是“寧遠曹”而非曹世選父子 曹寅之母孫氏不可能是孫得功之女與祖籍豐潤 怎一個“不載之載”可以了得 余論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 插圖: 其三,以曹頤奏折的用語來印證。上文我們從兩個方面辨析了曹寅“聞珍兒殤”詩“零丁摧亞子,孤弱例寒門”句中的“亞子”,是在兄長珍兒故后,寫家書向父母稟報兄長珍兒殤逝并傾訴自己零丁孤苦心境的曹寅之次子曹頤。曹颙這種因兄長去世而產生的孑然無倚、孤苦零丁的心境,在曹寅病故后表現(xiàn)的更為強烈和深重,在奏折中屢次痛切地說:“竊思奴才伶丁孤苦,舉目無親”; “奴才母子孤苦伶丁,孑然無倚”;“奴才母子孤苦伶丁,身家性命已同瓦解”。這些用語,顯然與曹寅在“零丁摧亞子,孤弱例寒門”句中所反映的曹颙在兄長珍兒去世后的心境一脈相通。同時,我們還可以用曹頫的奏折來作一反證。應該說曹頫在曹寅、曹颙父子相繼去世后入嗣曹寅并繼任江寧織造,如同曹颙當年一樣,也面對著“孑然無倚”、“舉目無親”的處境,但曹頫奏折中根本不用“孤苦零丁”之類的詞語。這說明一個人的用語和表達方式是有習慣性、有個人特征的。既然曹颙奏折中反復出現(xiàn)“伶仃孤苦”、 “孑然無倚”之類的用語,可見他與曹寅“聞珍兒殤詩”中的“亞子”極為相似,應是同一個人。 通過上面對“聞珍兒殤詩”的考察辨析,可知康熙五十年三月初去世之珍兒,并非曹寅之“亞子”,而是曹寅之長子。詩中之“亞子”,乃珍兒之二弟,小名連生,學名曹颙。
編輯推薦
《曹雪芹家世生平探源》為山紅學書系之一,由白山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