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05 出版社:黃山書社 作者:高陽 頁數(shù):295
Tag標簽:無
前言
從事歷史小說寫作以來,二十余年心血所積,得書若干,計字又若干,說實話連我自己都不甚了了。約略而計,出書總在六十部以上;計字則平均日寫三千,年得百萬,保守估計,至少亦有兩千五百萬字。所謂“著作等身”,自覺無忝?! ∩舷挛迩?,史實浩如煙海,所以我的小說題材,永遠發(fā)掘不盡;更堪自慰的是,世界華人社會,到處都有我的讀者。有些讀者獎飾之殷,期勉之切,在我只有用“慚感交并”四個字來形容心境。 行年六十有五,或許得力于凡事看得開;更應(yīng)慶幸于生活在自由自在、不虞匱乏的大環(huán)境中,所以心理與生理兩方面,可說并未老化;與筆續(xù)盟、廿載可期。不過今后的筆墨生涯,一方面從事創(chuàng)作,另一方面亦須整理舊稿。新作單行本將僅交由聯(lián)經(jīng)及遠景兩家出版事業(yè)公司印行?! ∨c遠景出版事業(yè)公司合作的開始,在個人的創(chuàng)作歷程中,是一塊很重要的里程碑,更是一種極愉快的經(jīng)驗,特綴數(shù)語,敬告讀者。 是為序?! 「哧枴 ∫痪虐肆昃旁?/pre>內(nèi)容概要
所謂“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但在亂世,天堂也成了地獄?!独铠櫿隆芬粫鑼懲文觊g,太平軍控制下的蘇州和杭州,在地方士紳支持下被官軍克復(fù)的經(jīng)過。全書以李鴻章在杭州“殺降”為故事的骨干,取材深廣,氣勢不凡,人物眾多,高陽尤其著筆于“長毛”與“洋將”兩類人物的刻畫,更見生動。此書實為高陽迷不可錯失的佳作。
本套叢書還包括《大故事·高陽雜文》和《翁同龢傳》。作者簡介
高陽(1922—1992),臺灣已故著名作家。本名許晏駢,字雁冰,筆名望君、吏魚,生于錢塘望族。
大學(xué)未畢業(yè),入空軍軍官學(xué)校,當了空軍軍官。
1948年隨軍赴臺灣。曾任國民黨軍隊參謀總長王叔銘的秘書。退伍后任臺灣《中華日報》主編,還一度出任《中央日報》特約主筆。
高陽擅長史實考據(jù),曾以“野翰林”自道。他的成就不僅在于評史述史,更重要的是將其史學(xué)知識用于創(chuàng)作歷史小說。
1962年,高陽應(yīng)邀于聯(lián)合報副刊連載《李娃》,此部作品不但一鳴驚人,也成了高陽協(xié)史小說的濫觴。爾后發(fā)表的《慈禧全傳》及胡雪巖三部曲《胡雪巖》、《紅頂商人》、《燈火樓臺》,更確立了他當代首席歷史小說家的地位。
高陽一生著作一共有兩百余部,約105冊。
高陽歷史小說不僅注重歷史氛圍的營造,情節(jié)跌宕,旨在傳神,寫人物時抓住特征,寥寥數(shù)語,境界全出。書籍目錄
《李鴻章》
《大故事·高陽雜文》
《翁同龢傳》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 何桂清由于在江蘇學(xué)政任內(nèi),喜歡談兵,屢次上奏,論列軍務(wù),為文宗所欣賞,因此,在咸豐四年四月,調(diào)補倉場侍郎,到秋天灌米海運畢事,繼黃宗漢而為浙江巡撫。此中當然有“巧妙”,大致內(nèi)有他的同年軍機大臣彭蘊章的援引,外有也是他的同年的黃宗漢的支持,但穿針引線王有齡功不可沒,當然也有朱大器的謀劃在內(nèi)?! 『喂鹎鍝嵴?,王有齡自然更得意,咸豐五年調(diào)補首府杭州府知府,不久又兼署督糧道。同一年,賞戴花翎,并奉旨交軍機處記名,遇有道員缺出,請旨簡放,這稱為“內(nèi)記名”,越過吏部這一關(guān),是補缺最優(yōu)先的“班次”?! ∠特S六年,王有齡又奉委兼署鹽運使,護理按察使,集糧政、鹽務(wù)、司法于一身,為浙江第一能員,也是浙江第一紅員。因此遭人之忌,有個通判叫徐徵,告了一狀,告何桂清獎薦不公,奉旨明白回奏。何桂清“年少氣盛”,覆奏的語氣,不免亢激,因而下詔責(zé),何桂清便只好稱病辭官,已經(jīng)打點行李回鄉(xiāng)了,而忽有意外的轉(zhuǎn)變,奉旨以二品頂戴署理兩江總督?! ?jù)說轉(zhuǎn)變的經(jīng)過是如此,兩江總督怡良,因病免職,文宗召見軍機,商量繼任人選,他說:“兩江總督一缺,以籌餉為命。派誰去好?” “以何桂清為宜?!迸硖N章毫不遲疑地答奏:“何桂清在浙撫任內(nèi),籌給防守徽州兵勇數(shù)萬人的餉,應(yīng)付裕如?!薄 』罩菰瓕賰山摴埽c浙江無干,但地勢上卻是密切相連的,因此徽州的防務(wù)劃歸浙江。這是加重了浙江的負擔(dān),而何桂清毅然挑起這副擔(dān)子——文宗最恨封疆大吏,自劃界限,不但各人自掃門前雪,如秦人之視越,甚至將雪掃到他人門前,推出了事,所以此時想到何桂清的好處,也是毫不猶疑地接納了彭蘊章的建議?! ∵@一來,王有齡的行蹤也改變了。當何桂清辭官之前,先替王有齡作了安排,利用“內(nèi)記名”的方便,外放為云南糧儲道——何桂清回云南,王有齡改官云南,依然可以朝夕過從?! ∵@雖是出于感情深厚的安排,卻到底是不得已之舉,既然何桂清有此意外的恩典,王有齡當然要留在江南做官。于是拜托新任浙江巡撫曾國藩的同年晏瑞書出面上摺說,浙江辦理防剿,與安徽接壤的寧國府正在吃緊之際,請求派王有齡幫辦浙江軍務(wù),等到各路軍情稍松,再行馳赴新任。這有個名堂,叫做“奏留”,凡遇到軍務(wù)、河工等等有關(guān)國計民生的大事件,都可以“奏留”得力人員,通常也都可以邀準的?! ⊥跤旋g留在浙江,是為了改官兩江的第一步,第二步是在寧國府克復(fù)后,由何桂清與江蘇巡撫趙德轍會銜出奏,說王有齡在浙江籌餉如何精敏,現(xiàn)在江蘇的稅捐,非他來清查整頓不可。這也有個名堂,叫做“奏調(diào)”,向例封疆大吏除了翰林以外,外官道員以下,京官司員以下,都可以奏調(diào)。而且文宗派何桂清繼任江督,本就是為了籌餉,所以奏調(diào)王有齡的摺子,自是“準如所請”?! ⊥跤旋g到了兩江,先在上海整頓海關(guān),關(guān)務(wù)把持在書辦手里,黑幕重重,經(jīng)過王有齡的清查整頓,公庫增收了兩百多萬銀子。由于這一勞績,何桂清保他升官江蘇按察使,不久又署理布政使,就是藩司,掌管一省的財政與人事。 江蘇的地方官最多,兩江總督駐江寧,江蘇巡撫駐蘇州,藩司亦有兩員,稱為江寧布政使與江蘇布政使,前者管江寧、淮安、揚州、徐州四府,及通州、海州兩直隸州,后者管東南膏腴之地的蘇、松、常、鎮(zhèn)、太五府州。照系統(tǒng)上說,江蘇藩司的直屬長官是江蘇巡撫,兩江總督隔了一層,是管不到的,而此時的情形不同?! ∑鋾r因為江寧失守,兩江總督駐常州,常州既為江蘇藩司所管,所以王有齡便事事請命于何桂清,趙德轍根本不在他眼中,每次“上院”,仰面朝天,滔滔不絕地講他辦了些什么事,辦得對不對,巡撫是不是同意?他都不問。趙德轍受不了這股氣,又拿他沒奈何,只好告病辭官?! 〗于w德轍遺缺的是徐有壬,由湖南藩司升任,未到江蘇以前,就聽說王有齡跋扈專橫,決心要殺殺他的威風(fēng)?! 〉谝惶斓饺危瑫^學(xué)政,便是接見藩司,王有齡習(xí)性不改,上院帶兩個極漂亮的小跟班,每人手里一支云白銅的水煙袋,站在他左右,輪流替他裝煙?! 奥?!”徐有壬揮手阻止小跟班送煙,“老兄官做到藩司,還不曉得官場的通例嗎?” 王有齡愕然,只好請問:“請大人指點?!薄 跋蚶悍局]見巡撫,只許吸旱煙,不許吸水煙。老兄雖然才略無雙,不過做此官,行此禮,定例不可違背?!苯又煤芡赖穆曇魧δ莾蓚€小跟班說;“你們下去!” 王有齡的氣焰一挫,對徐有壬的禮貌不同了,但辦到公事,因為有何桂清撐腰,擅專如故?! ∑鋾r金陵被圍,已經(jīng)一年有余,存糧將絕,人心惶惶,而太平天國內(nèi)部,大鬧奪權(quán)的內(nèi)訌,楊秀清與韋昌輝的沖突以后,石達開獨樹一幟,遠走西南,太平天國只能托命于兩個人,一個是陳玉成,一個是被公認為太平天國第一人物的李秀成?! 榱颂栒佟扒谕酢?,洪秀全接受李秀成的建議,封陳玉成為“英王”,賜“八方金印,便宜行事”。但陳玉成作戰(zhàn)慓悍絕倫,而威信不孚,所以太平天國各路將帥,不遵他的調(diào)遣。 同時,由于清軍利用降將,想通款曲于李秀成,因而反促成李秀成的被重用,洪秀全“進封秀成忠王、都督中外諸軍,錄尚書事,賜尚方劍,八方金印,便宜行事,自主將以下,先斬后奏”。時為咸豐八年十二月,正是徐有壬剛到任的時候?! ∠特S九年二月,李秀成大會諸將于安徽樅陽,此會有一極重要的戰(zhàn)略宣布,李秀成說:“官軍精銳,聚集金陵,而餉源在蘇州與杭州。如今金陵城外的長壕,已經(jīng)構(gòu)筑完成,‘江南大營’的張國梁又是有名的勇將,所以要解金陵之圍,不論內(nèi)外如何硬攻,都難得手。我現(xiàn)在決定,以輕兵間道,奇襲杭州,杭州告急,蘇州亦必震動,官軍怕我們絕他的餉源、糧道,一定分兵相救,然后我們諸路合圍,直搗江南大營,大營一破,不但金陵圍解,蘇杭亦皆為我所有。” 戰(zhàn)略雖已決定,卻一時難以實現(xiàn),因為金陵外圍,官軍云集,每一路都逼得很緊,使得李秀成無法脫身?! ∫恢钡搅讼特S十年李秀成方能出金陵,三天以后,張國梁率領(lǐng)水陸諸軍,攻克浦口九洑洲,約期攻上關(guān)、下關(guān),以為金陵指日可破。而何桂清則以九洑洲之戰(zhàn),籌餉有功,加官銜“太子少?!保c胡林翼齊名,并稱長江上下游、胡何兩宮?!藶楹喂鹎逡簧聵I(yè)頂點,過此就走了下坡,而且一落千丈,垮得極快。 當官軍將帥士兵,無不得意洋洋,躊躇滿志的當兒,李秀成親領(lǐng)精騎一千余人,由皖南鳩江越清弋江,出寧國后路,解圍以后,疾趨廣德,撲入浙江泗安——泗安守兵十五營大潰,總兵李定泰逃之夭夭。于是李秀成分兵兩路,一路由他族中弟兄李世賢率領(lǐng),攻擊湖州;一路由他親自指揮,自安吉、武康進犯杭州?! ∵@一支奇兵,震動了兩江,也震動了朝廷。朝旨命接替向榮的欽差大臣,也就是負江南大營全責(zé)的和春,兼督浙江軍務(wù),分兵赴援。 江南大營的戰(zhàn)將分兩個系統(tǒng),向榮的舊部,多為他的同鄉(xiāng)四川人;同樣地,張國梁的部下,多為他的同鄉(xiāng)廣東人。當時大家希望張國梁能親自出馬,赴援浙江,但圍攻金陵,正當功在垂成之際,不僅陣前易將,為兵家大忌,而張國梁亦不愿將可到手的功勞,拱手讓人,因而只有派蜀將援浙,此人叫張玉良,重慶人,其時的官職是肅州鎮(zhèn)總兵,受命統(tǒng)率援浙諸軍。 由張玉良擔(dān)任浙江方面的主將,是何桂清與和春會商后所作的決定,同時何桂清又在奏報援浙經(jīng)過,順手放了浙江巡撫羅遵殿一枝冷箭,說他“主守不主戰(zhàn),守近不守遠”。所謂“守近不守遠”,是指羅遵殿將守湖州一路的重兵,移防省城,湖州虧得有趙景賢的團練,不然危乎殆哉!當然“守近不守遠”確是措置乖方的事實,但何桂清放那枝冷箭,卻是別有用心,目的在為王有齡開路。 張玉良援浙,路過蘇州,王有齡留他住了兩天,為他講解杭州附近的形勢,而就在這“面授機宜”之際,李秀成的軍隊,已經(jīng)直薄杭州,羅遵殿和駐防將軍瑞昌、副都統(tǒng)來存,晝夜防守,相持了十天,李秀成在清波門掘了一條地道,用火藥轟開二十余丈,蜂涌而進。瑞昌退保子城——或稱滿城,在湖邊上,是駐防旗人的營區(qū),苦苦守了六天,張玉良的八千援軍到了?! ±钚愠傻哪康?,就是要引誘江南大營分兵援浙,好減輕金陵被圍的壓力,一看張玉良的兵到,立即展開撤退的計劃,先設(shè)疑兵,在城上遍插簇新的旗幟,表示他亦有援軍新到。張玉良見此情形,未免膽怯,將八千援軍,安頓在距杭州四十里的塘樓,同時派人混入杭州,與瑞昌取得聯(lián)絡(luò),預(yù)備內(nèi)外夾擊。 可惜,他們的行動慢了一步,李秀成使了一條奇計,找了許多瞎子來當更夫,一面偃旗息鼓,全師而退,走天目山,經(jīng)孝豐,一日一夜行軍三百里,回到廣德?! ∠棺用H唬甯c,照打不誤。李秀成走了三天,瑞昌才發(fā)現(xiàn)杭州是座空城,于是張玉良率親兵六百人,直搗空城,一路往廣德追了去,李秀成早已算到,將從杭州藩庫、鹽庫、關(guān)庫中得來的數(shù)十萬兩銀子,沿路散布,張玉良的兵撿銀子要緊,顧不得追敵,李秀成得以安然脫身?! 『贾莩瞧浦?,羅遵殿仰藥殉節(jié),等到“克復(fù)”,則是瑞昌和張玉良的“奇功”,御賜黃馬褂,封騎都尉的世職,張玉良還升了官,擢為廣西提督。此外何桂清又上奏,說張玉良援浙、受王有齡的密計,所以收功如是之速。于是王有齡順理成章地升任了浙江巡撫,而羅遵殿則有人彈劾他不能御賊,以致追奪恤典?! ∵@時的李秀成,已聚集五十萬人,會議解金陵之圍,當時的部署是如此:楊輔清進溧水、雨花臺;李世賢進溧陽、攻句容;劉官芳進秣陵關(guān)、逼七甕橋;黃文金進高橋門。 首先收功的李世賢,攻占句容,疾趨淳化,張國梁大敗,退入大營。其時何桂清與和春已發(fā)覺中計,飛調(diào)張玉良回師,卻已來不及了?! ‘敃r對洪楊的征剿,責(zé)任區(qū)分,大致如此:金陵城外由欽差大臣主持、成立江南大營;后路蘇、常一帶,則由兩江總督與江蘇巡撫防守。在軍事指揮系統(tǒng)上,有時不免紊亂,江南大營之毀于一旦及蘇、常之失手,此為主因?! 〗洗鬆I由向榮所創(chuàng)立,他是四川大寧人,寄籍甘肅,由行伍出身,為道光朝名將楊遇春所識拔,當洪楊起事,他正當湖南提督,在宿將中名望最高,所以文宗特地調(diào)他為廣西提督,與滿洲名將烏蘭泰,為欽差大臣賽尚阿的左右手,以后賽尚阿失機獲罪,洪楊大舉東下,向榮受命欽差大臣,沿江窮追直到金陵,屯兵孝陵衛(wèi),繼而進屯紫金山,所率一萬七千余人,結(jié)營十八座,這就是江南大營的創(chuàng)始。 向榮手下的第一大將就是張國梁。他是廣東高要人,本名嘉祥,號殿臣,“大天二”出身,但不妄殺,是“盜亦有道”之流。以后為廣東臬司勞崇光所招降,改名國梁,剿匪得力,積功升到守備,咸豐元年,改隸向榮部下,一路打到南京,勇猛絕倫,深為向榮所賞識?! ∠特S六年七月,向榮病歿軍中,由和春繼任欽差大臣,督辦江南軍務(wù),以張國梁幫辦軍務(wù),升官湖南提督,所以稱為“副帥”。文宗頗有知人之明,曾有好幾次優(yōu)詔,獎許張國梁忠勇,有一次,張國梁因作戰(zhàn)炮傷中指,文宗特頒御用傷藥,并且親筆硃諭:“勇猛中宜加慎重”。尚方珍玩,不斷賞賜以外,又命圖形進覽,所以張國梁感恩圖報,奮不顧身。當向榮病歿后,金壇被圍,而和春還未接任,就由于張國梁的招集流亡,激以忠義,解金壇之圍,進克句容,使得江南大營的聲勢,復(fù)又大振?! 】上?,文宗雖能賞識張國梁,而其時用兵命將,還不脫成見,以為膺專閫之寄者,非旗人不可,所以用了和春,如果當時以張國梁接替向榮,則局面又自不同。和春比賽尚阿、琦善雖要高明些,卻仍不脫旗人蔑視漢人的積習(xí),以及好逸惡勞,喜歡奉承等等“旗下大爺”的習(xí)氣,因而江南大營的士氣,大不如前?! ∈繗庵畨?,壞在和春所用的一個翼長王浚,翼長有二,顧名思義,可知如鳥之雙翼,為欽差大臣的左右手。王浚以受和春的寵信,把持軍政,克扣糧餉,因而部下無不懷恨,除了張國梁直屬的部隊以外,其他各軍,紀律廢馳,普遍傳播著這樣一個說法:敵人如果來攻,我們堅守不出,看大帥跟翼長如何退敵? 軍心如此,偏偏又有一道打擊士氣的命令發(fā)布:四十五天發(fā)一個月餉。也就是說:一個半月當一個月。本來江南大營的餉,由兩江總督專責(zé)籌措,每個月約須五十萬兩銀子,由江蘇的蘇州、松江、常州、太倉以及浙江的杭州、嘉興、湖州、寧波、紹興等等地方籌措,按期供應(yīng),毫不缺乏。 這穩(wěn)定的收支情況,漸有無法保持之勢,因為在金陵城外筑長壕,添募兵夫,糧餉增加,又因為援各處,開拔要一筆“開費”,亦是很重的負擔(dān)。支出如此,收入?yún)s以浙江防務(wù)吃緊,自顧不暇,“協(xié)餉”不能如數(shù)解足,“糧臺”每月虧短二三十萬兩銀子,所以何桂清與王有齡仔細商量,不得已采取減餉的辦法?! ∑鋾r頓兵日久,紀律松馳,營盤里游娼出入,酒色皆備,照數(shù)發(fā)餉,尚感不足,何況減餉?而和春又聽信了王浚的話,以“不破城、不發(fā)餉”為激勵之計,這一下越發(fā)動搖軍心。張國梁一看情勢不穩(wěn),有嘩變之虞,痛哭流涕地要求和春發(fā)餉,而和春一口拒絕,說是后路糧臺的餉銀未到。其實,王浚手里存著三十萬的公款?! ±钚愠稍趶V德建平所定的作戰(zhàn)計劃是:分五路回救“天京”,他自己擔(dān)當左翼,在李世賢于閏三月初三,攻占句容時,他亦從句容以南的赤山湖,趕來會師。其時張玉良一軍,已從浙江沿太湖西岸趕來,經(jīng)過常州,為何桂清留住助守,因此,江南大營仍舊是空虛的?! ≡陟o止了四天以后,大戰(zhàn)在閏三月初七爆發(fā),李秀成、李世賢兄弟,合力往西進攻,大敗張國梁于馬鞍山,同時陳玉成,從全椒撤圍,自東西梁山間渡過長江,經(jīng)當涂往東,與二李會師。至此西楚霸王起兵自刎之地的烏江,東至道教勝地的茅山,都在太平軍掌握之中,對江南大營,形成了反包圍,但是何桂清在常州則有重兵兩萬余人,為太平軍所隔斷,無法為江南大營所用,同時,何桂清亦不愿意為江南大營所用?! ≡诔V莸膬扇f余人是這樣集中的,當金壇被圍時,和春先后調(diào)守防揚州的總兵馬德昭,及援浙的參將羅希賢,各領(lǐng)三千人赴援,走到中途,何桂清下令馬、羅兩人,改援常州,而以由浙江趕回來的副將周天孚,以及戰(zhàn)斗力不甚堅強的新募潮州兵數(shù)千,換到金壇。其次是張玉良的全軍,亦不下萬人,為何桂清所留住,加上宜興、廣德及王有齡特從蘇州調(diào)來的精兵一千人,將常州保護得十分周密。在江南大營后路未斷時,和春想調(diào)張玉良,不許,想調(diào)馬德昭,又不許。在這時,何桂清已經(jīng)打定了主意,棄和春、張國梁于不顧,在常州擁眾自衛(wèi),打算著和、張兵敗以后,另起局面。其時常州附近,并無太平軍的蹤跡,因而他又飛章報捷,奏陳常州、鎮(zhèn)江一帶的軍情,分常州、宜興、鎮(zhèn)江、丹陽、金壇五路部署,各路都請歸張玉良節(jié)制,自愿力保蘇、常辭氣甚壯?! ∑鋵?,這是色厲內(nèi)荏。何桂清先以書生論兵,其后則全靠王有齡替他策劃、替他擔(dān)當。王有齡一到浙江,何桂清頓時六神無主,因此王有齡不得不每天給他寫一封信,規(guī)劃一切,由專差逐日遞到常州,若有一天信不到,何桂清便忽忽如有所失?! ⊥跤旋g真不負何桂清,看出他好大言而無用,是個經(jīng)不起考驗的人,在此一生禍福,千秋功罪所系的緊要關(guān)頭,萬萬錯不得一步,所以一再以極嚴重的語氣,警告何桂清,千萬離不得常州一步。他的信中有這樣幾句話: 艱難之秋,萬目睽睽,瞻大帥為進退,一搖足則眾心瓦解,事不可為矣! 何桂清起先亦未嘗不想堅守,但兵敗如山倒,覺悟到擁兵自衛(wèi),不援前線則等于自撤屏藩時,悔之已晚?! ‘旈c三月初七,太平軍發(fā)動總攻擊時,五路十道,同時出兵,士氣極旺,相反地,江南大營則流言四起,士無斗志,“開小差”的不計其數(shù),所以太平軍所踩的大部分是空營盤,當然,張國梁一軍,不致如此?! ∑鋾r天氣極壞,雷電交作。凡是大會戰(zhàn),天時的影響極大,漢光武的昆陽之戰(zhàn),是個最明顯的例子,特別是雙方士氣旺弱不同,壞天氣對已壞的士氣,必是更壞的打擊。所以此際在江南大營中,便分成截然不同的兩支部隊,和春那部分,逃的逃,躲的躲,不逃不躲的則天天到王浚的營帳去索餉,而張國梁的部下,則受了“副帥”的激勵,忍饑受寒,堅守不退,搏戰(zhàn)七晝夜之久,到了閏三月十六日,戰(zhàn)況發(fā)生了劇變?! ∵@一夜各營起火,情況不明,王浚部下首先逃散,接著是和春的部下各自為計,這一下牽動大局,和春、王浚所部,全軍皆潰。最倒楣的是何桂清的同年,原任江蘇巡撫許乃釗,本不知兵,而強賦以領(lǐng)兵之任,先以失機被革職,卻又不放他回杭州原籍,賞給光祿寺卿的頭銜,仍留江南大營幫辦軍務(wù)。和春與何桂清不和,與張國梁相左,都靠他從中調(diào)停,費盡口舌而不討好,此時失陷軍中,吃盡千辛萬苦,才得回到鎮(zhèn)江,狼狽不堪。 這一退,沿途拋棄的糧餉軍械、鍋碗帳篷,以及其他軍需,不計其數(shù)。張國梁的部隊,此時尚屹然未動,但一聽大軍潰散,自然動搖;張國梁頓足痛惜:“八年心血,毀于一旦!” 憤激傷痛之下,跟曾國藩靖港兵敗一樣,打算自裁,為部將苦勸而止?! ∮谑牵诙煊H自殿后,撤退部屬,太平軍所懼的官軍將領(lǐng),沒有幾個,多隆阿、鮑超以外,張國梁的威名最著,所以還不敢相逼,容他安然退到鎮(zhèn)江。 這時何桂清曉得糟糕了,和春是欽差大臣,論軍事指揮權(quán),在兩江總督以上,九度行檄,乞取援軍而何桂清置之不理,該負戰(zhàn)敗的全責(zé)。和春先因身在前線,拿他無可如何,現(xiàn)在退到后方,自然要跟他算這筆帳。如果據(jù)實嚴劾,何桂清百口莫辯。非革職嚴辦不可。因而連夜致書慰勞,同時請和春移守丹陽?! 『痛鹤匀蝗f分憤怒,但一則自己也有聽信王浚,扣餉不發(fā),以致士兵嘩變的罪過,再則此時卸甲丟盔,狼狽不堪,諸事要靠何桂清照應(yīng),所以只得暫且隱忍?! ∮谑呛喂鹎逵稚献啵瑒澐址朗刎?zé)任,丹陽以上的軍務(wù),歸和春、張國梁主持,常州軍務(wù),由他與張玉良負責(zé),一等布置稍定,進據(jù)溧陽,其實是空話。張玉良的部隊,由常州西南到西北,結(jié)營二十座,圍成一個弧形,都只是為了保護他個人的安全。 收拾殘局是靠張國梁,招集潰勇得一萬三千余人,自守丹陽,另外他的部將馮子材未敗,以一萬二千人扼守丹陽之西,正當?shù)谝痪€的鎮(zhèn)江。安頓尚未完成,何桂清已來公事催了,他自己的部隊,按兵不動,卻催和春、張國梁,進援金壇?! ∑鋾r太平天國,正在大開慶功宴,接著由李秀成主持會議,商定戰(zhàn)略,先取蘇杭上海,再購置輪船二十艘,水陸并進,西取湖北。這是閏三月二十一的事;四天以后,開始行動,由李秀成統(tǒng)率全軍,方略如此: 一、侍王李世賢、輔王楊輔清等,隨同李秀成,攻取蘇州。 二、皖南調(diào)來的部隊回防?! ∪?、英王陳玉成再攻揚州,目的牽制江北清軍,不能南援蘇常?! ∷?、別遣一隊赴皖北,支援捻軍張洛行?! √杰姟皷|征”的先鋒,是陳玉成的部將劉玱琳,陳玉成因為要渡江攻揚州,所以亦在東征軍中。劉玱琳受計,不攻正面鎮(zhèn)江,由句容往西南,先取珥村,珥村在金壇之北、丹陽之南,相距各四十里,是鎮(zhèn)江與常州往來間道的中心,亦為北面丹陽、南面金壇、東面常州這個三角形的中心,奪取其地,可以進而截斷常州與丹陽的通路,果然,何桂清聞警,派馬德昭往西北方面的奔牛鎮(zhèn)迎敵,而太平軍則化裝成清軍,直趨西北的呂城——東吳大將呂蒙所筑的城,東距奔牛鎮(zhèn)十八里,隔絕了常州通丹陽的大道,至此,水陸兩途都為太平軍所沖斷,丹陽孤立無援了。 就在這時候,前軍有一批餉銀解到,王浚依然如故,每名士兵僅發(fā)銀二兩,而且名之為“借給”,因而包括張國梁所部在內(nèi)的全軍大嘩,各營普遍表示:“如果不發(fā)餉銀,不換翼長王浚,決不接仗?!倍痛簣?zhí)迷不悟,無所處置。 到了第二天,兩軍接戰(zhàn),劉玱琳的部隊首先開火,不斷一排槍、一排槍地放,清軍真?zhèn)€“不接仗”,相持了一個多時辰,和春部下熊天喜的馬步,在丹陽蘇西南的白土鎮(zhèn)潰敗,熊天喜本人自殺?! ∵@時候李秀成已親將十萬人,抵達丹陽,震于張國梁的威名,不敢造次,步步為營地向丹陽城下逼近。張國梁開丹陽南門迎敵,太平軍望見“張”字帥旗,立即撤退,而張國梁實力不足,未敢窮追,此時他最主要的工作,便是收容散兵游勇,編組成軍,好穩(wěn)住陣腳?! ∈占瘽⑸⒅?,最要緊的是照料生活,可是這批饑卒疲兵,既無營帳可以容身,亦無鐵鍋可以造飯,至于其他軍需,更不用談起。部隊成了這樣子,不但不能拒敵,而且如置火藥于熱灶之上,是件極危險的事?! ¢c三月二十九,清軍不戰(zhàn)自潰,頓兵觀望的太平軍,向丹陽西門進擊,其時一片混亂,但見張國梁率親兵,往來馳驟,不斷沖殺,卻無法殺出重圍,而太平軍改扮清軍,乘機混入潰卒中,反向張國梁襲擊,以致渾身重傷,力竭時還手殺數(shù)敵,躍馬入丹陽南門尹公橋下而死。 李秀成占領(lǐng)丹陽,第一件事就是找尋張國梁的尸首,以禮葬在尹公橋塔下。接著,送陳玉成渡江佯攻揚州,而仍派劉玱琳為先鋒,直逼常州?! 〕V荼镜厝耍瑳Q意自保,潰兵過境時,老百姓在城上拋擲磚石,用意是迫他們不可潰退,但無效果。第二天,和春與許乃釗脫險到常州,連隨從只得十二騎,王浚則死在亂軍中了。 何桂清見此兵敗如山倒的景象,嚇得心膽俱裂,“力保常州”的壯語,早已拋到九霄云外。同時接替王有齡而總管糧臺的卸任按察使查文經(jīng),迎合意旨,邀集同官,向“大帥”上一通“公稟”,請退保蘇州。何桂清大喜,當即批示“照準”,即日拜折,說欽差大臣和春已到常州,軍務(wù)仍歸督辦,他則移駐蘇州,以便籌餉接濟?! ∵@一下招致了常州百姓大大的驚懼與不滿。在先前,何桂清已密遣親信,將他那“門稿”出身的老太爺與兩個姨太太送到通州,卻又貼出告示,派兵按戶嚴查,不得遷移,以免影響民心士氣。至此,狐貍尾巴完全露了出來,無錫、常州的民姓,一向?qū)τ^念的感覺比較尖銳,所以有“無常一到,性命難逃”的諺語,何桂清玩弄常州人于股掌之上,自然難逃性命;四月初一那天,常州耆紳到總督行轅去“跪香”,留他勿走?! 『喂鹎遑M肯留在危城?一面派人敷衍,一面喬裝改扮,溜出東門,正待上馬時,遇見在城外巡邏的常州府知府平翰。 何桂清當他是來追自己回城,親自拔出洋槍,威脅平翰,等他一走,何桂清率五百親兵,絕塵而去,10里外運河邊上,已有船在等著,下船直放蘇州——他是第二個脫逃的大吏,第一個是查文經(jīng),前一天上公稟為何桂清開路,以此“功勞”,得用“護運餉銀”為托詞,奉總督批準,先期脫出。 何桂清到達蘇州,碰了個大釘子,這是后話,先要敘常州的情形。 常州官場,從總督逃之夭夭,變成群龍無首,文武官員盡皆奔散。明、清兩朝,地方官的威權(quán)特重,總督開府,出巡的派頭,連王公都不能比,但有一條決不可移易的原則,就是“守土有責(zé)、城在人在、城亡人亡”。如今何桂清一走,棄地的責(zé)任,歸他一肩承擔(dān),文武官員,樂得避危趨吉,王有齡告誡何桂清“不得離常州一步”,原因在此?! ∥奈涔賳T一逃,諸軍皆潰,既燒且搶,無所不為,只有張玉良的部隊未散,但軍紀亦很壞。張玉良為防守計,下令堅壁清野,他的部下便借燒民房的機會大肆劫掠,丹陽的潰兵,如法炮制,三番搶劫,民無孑遺而常州畢竟未曾守住?! ∠仁枪佘娪幸粻I通敵,迫使張玉良退往無錫高樹,但城外的居民無屋可住,退入城內(nèi),城內(nèi)存銀七十四萬兩,柴米油鹽及一切生活必需的雜貨,存量相當充足,所以當?shù)丶澥恐?,以康熙名臣趙申喬的六世孫趙振祚為首,倡議舉唯一不逃的官員,職居通判的旗人諾穆布為“城主”,自行守城。李秀成、李世賢、楊輔清自四月初二圍攻常州府城,并致書招降,到了初六,張玉良留在城內(nèi)的一小隊,與太平軍有了勾結(jié),縱敵以繩梯登城,常州淪陷,太平軍屠城,死的人不計其數(shù)?! 〕V莩瞧浦?,逃到無錫滸墅關(guān)的和春,悔恨交集,吞鴉片自殺。其時何桂清已到蘇州,徐有壬閉城不納,下令凡總督的隨后,一個人不許進蘇州。同時上疏嚴劾何桂清棄城喪師,縱兵殃民。何桂清無奈,由蘇州到常熟,當?shù)丶澥窟f了一個公稟,說“常熟小邑,不足煩督府親駐,請免稅駕以召寇”。何桂清表示親兵缺餉,當?shù)匕傩账土艘磺摄y子的餉,二百兩兩銀子的程儀,何桂清住了天天,以借洋兵為名,逃到上海?! √杰娂认鲁V荩冢刺爝M攻無錫,張玉良倒是狠打了一陣,無奈眾寡不敵,太平軍別遣一軍繞出九龍山之西,由間道攻無錫,只守得一日,即已淪陷。張玉良收集殘部,奔向蘇州,自請助守,徐有壬不放他進城,指定他屯兵葑門外?! ∑鋾r東來的潰卒,一批一批地?zé)龘?,城外富庶之區(qū),成了一片瓦礫,蘇州人恨極了官兵,竟發(fā)現(xiàn)了反動的標語,張玉良見此形勢,一無可戀,連夜拔營遁走?! ∑鋾r蘇州城內(nèi),已有兩名太平軍的間諜埋伏著,一個叫李文柄,廣東人,原跟小刀會劉麗川在上海起事,上??藦?fù),投降官軍,以后改了名字,捐官候補道,分發(fā)蘇州,走門路做了帶兵官。另一個叫何信義,也是廣東人,候補知府,帶過撫標中軍。這兩個人等李秀成的軍隊一到,開城出降,正好遇上徐有壬帶兵在巡邏,于是短兵相接,展開巷戰(zhàn),徐有壬不屈被害。李秀成只派了二百七十多人進城,就占領(lǐng)了蘇州?! √杰姷臇|征,初步至此告一段落。此一役也,清軍降的有五六萬,所獲金銀財寶、大炮洋槍無計其數(shù),到了四月下旬,繼續(xù)東進,昆山、太倉、嘉定、青浦、松江,相繼易主,東南膏腴之地,盡入太平軍掌握,于是決定第二階段的計劃,進攻上海。編輯推薦
以歷史入小說,以小說述歷史,寫人情,高陽寫出了怨而不怒,冷靜客觀的氣質(zhì),寫斗爭,《李鴻章》作者高陽切中了權(quán)力欲望對人性的腐蝕。寫風(fēng)格,高陽更是勾繪出了一部部絢麗磅礴的民俗變遷史。正因此故,才有了有井水處有金庸,有村鎮(zhèn)處有高陽一說。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