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5 出版社:吳孟齊、吳瑋、 魏玉蘭 學林出版社 (2009-05出版) 作者:吳孟齊 等 著 頁數(shù):366
前言
許多歷史事實早已證明:不管是一個基本觀點,還是一種物理學理論,其正確性-既不取決于是由誰提出,也不決定于已經被多少人接受,而在于它是否是客觀規(guī)律。正所謂:“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紂亡。”當然,要人們放棄已經接受的觀點和理論是非常困難的。但是,面對已被揭示的新的客觀規(guī)律而繼續(xù)堅持錯誤的成見,則是既不利于正確認識客觀規(guī)律,也會錯失進一步發(fā)現(xiàn)新的客觀規(guī)律的機會。本書介紹了一些新發(fā)現(xiàn)的自然規(guī)律,拓展了電磁學基礎和應用范圍,分為三f"部-分。第一部分涉及的是電磁學、量子力學和粒子物理學;第二部分涉及的是狹義相對論;第三部分涉及的是弱相互作用的宇稱守恒。能使這三部分統(tǒng)一和諧的主要是下列三個因素:首先是運動帶電粒子在磁場中能獲得手性勢能。其次是塞格納克效應的光學陀螺實驗。第三是洛倫茲變換和伽利略變換的等效性?;谠缫驯焕窭嗜蘸瘮?shù)表述的運動帶電粒子在磁場中能獲得手性勢能,既解決了電磁學、量子力學和粒子物理的許多疑難問題,還把三個不同領域互相關聯(lián)起來,而且為解決以太和弱相互作用宇稱不守恒這兩個難題創(chuàng)造了條件?;谑中詣菽?,人們就可以把弱相互作用衰變電子的不對稱分布歸結為核內相互作用的不對稱?;谡⒎戳-湮沒時沒有釋放出自旋能,人們就可以認為正、反粒子的湮沒態(tài)就是以太?;谌窦{克效應的高精度光學陀螺實驗則為以太的存在提供了堅實而可靠的實驗依據(jù)。洛倫茲變換與伽利略變換的等效性則有力地證明了坐標變換不是時空關系,僅僅是一種數(shù)學處理方法。不同坐標變換在其本質上的等效性和具體應用時的局限性是完全統(tǒng)一的。在要求不同參考系描述的物理規(guī)律的基本參數(shù)能進行直接變換時,一個坐標變換所適用的物理規(guī)律的必要條件是,該坐標變換必須能使被適用的物理規(guī)律保持協(xié)變。
內容概要
《高等電磁學基礎》收錄了作者在電磁學,量子力學,狹義相對論以及宇稱不守恒等領域的研究成果。它們主要是:論證了運動電子在磁場中可以獲得一種新的具有手性特征的電勢能;闡述了磁矢勢的重要物理意義和測量方法;提出能直接描述單粒子量子特性的方法,且給出了A-B效應的電磁學詮釋及整數(shù)和分數(shù)量子霍爾效應的統(tǒng)一解釋;建立了新的電子和質子的自旋模型及統(tǒng)一計算量子常數(shù)的方法,并給出了自旋能和自旋速度的計算公式;提出了以太和暗物質就是正、反粒子湮沒后的組合態(tài),暗能量就是自旋能的觀點。通過研究一些光學實驗和洛倫茲變換關系,提出了則量以太風的新的實驗方法;論證了塞格納克效應早已證明了地球在以太中旋轉;提出了一些能證明相對速度可以超過真空中光速從而檢驗光速不變原理和速度相加公式的實鹼方法;發(fā)現(xiàn)了洛倫茲變換和伽利略變換的等效特性和適用范圍;探索了電磁學理論的補充和狹義相對論的更新問題?!陡叩入姶艑W基礎》還論證了吳健雄等人的β衰變實驗只能證明衰變電子的分布在自旋方向是不對稱的,不能證明弱相互作用破壞宇稱守恒?! 』凇陡叩入姶艑W基礎》介紹的成果大大地拓展了電磁學基礎陽應用范圍,作者提出了建立高等電磁學的觀點?!陡叩入姶艑W基礎》可供大專院校師生以及研究院所的物理學工作者們參考。
作者簡介
吳孟齊,1941年8月生,江蘇宜興人,高級工程師。1965年畢業(yè)于南京大學物理系。同年分配到上海航天局第八○二研究所(原第七機械工業(yè)部二院二十七研究所)工作。
書籍目錄
一、磁矢勢的物理意義以及量子特性的電磁學描述1.1 動生電動勢和磁矢勢的研究及A-B效應的電磁學解釋1.2 磁矢勢的物理意義和測量方法1.3 一種新的電勢能以及在量子問題研究中的應用1.4 一種新的電勢場及運動電子在磁場中的量子特性1.5 “量子霍爾效應的統(tǒng)一解釋”(簡介)1.6 電子和質子的自旋模型以及量子常數(shù)的統(tǒng)一計算1.7 波粒兩象性和基本等效磁荷1.8 自旋能、暗物質和以太1.9 電磁學理論的補充及粒子波動特性的電磁學描述1.10 法拉第和韋伯的爭論以及電磁場的運動1.11 愛因斯坦和波爾的爭論以及量子力學的完備性1.12 NewDiscoveriesofElectromagnetismLaw1.13 TheUnifiedInterpretationforQuantumHallEffects1.14 TheSpinModelofElectronandProtonandUnifiedCalculationofQuantumConstants1.15 NewElectricPotentialEnergyandMeasureMethodforMagneticPotential1.16 NewElectricPotentialEnergyandAppliedtoStudyofQuantumPuzzle1.17 電磁規(guī)律的新發(fā)現(xiàn)二、動體的電磁學和以太風的測量2.1 洛倫茲變換與伽利略變換的等效性和適用范圍的研究2.2 聲波與光波基本特性的類同性研究2.3 麥克斯韋的建議和以太風測量的方法2.4 塞格納克效應證明地球在以太中轉動2.5 用真空環(huán)路的塞格納克實驗探測旋轉的以太風和檢驗速度相加公式及光速不變原理2.6 邁克爾遜實驗計算方法的研究2.7 絕對坐標系與物理規(guī)律的直接表述2.8 光波的相對相速和相對速度2.9 用高速電子的相對運動實驗檢驗狹義相對論的速度相加公式2.10 論物理系統(tǒng)的變換原理和以太的存在2.11 評愛因斯坦的“論動體的電動力學”2.12 狹義相對論與電磁學的統(tǒng)一2.13 場的本質和相互作用力的統(tǒng)一2.14 AstudyofMichelsonExperiment2.15 TheContradictionbetweenSagnacEffectandPrincipleofInvarianceofLightVelocity2.16 ANewExplorationontheSpecialRelativitv三、不對稱相互作用的奇宇稱守恒3.1 宇稱變換的對稱性和宇稱守恒定律3.2 弱相互作用的宇稱不守恒問題3.3 宇稱不守恒的物理意義3.4 QuestionofParityNonconservationinWeakInteractions附錄1 吳健雄β衰變實驗報告中的實驗裝置示意圖和實驗曲線附錄2 李政道的鏡像卡車和楊振寧的鏡像實驗裝置附錄3 李政道的物理真空觀點附錄4 幾個重要公式以及一些研究成果涉及的相關領域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磁矢勢的物理意義以及量子特性的電磁學描述1.6 電子和質子的自旋模型以及量子常數(shù)的統(tǒng)一計算摘要:基于電子和質子被自己產生的磁場束縛的觀念,提出了一個電子和質子自旋的共振環(huán)模型及一種計算量子常數(shù)的新方法,給出了電子和質子自旋的基本參數(shù)。量子常數(shù)的計算結果與已有計算和實驗結果完全一致,且更能反映這些常數(shù)間的相互關系。文中還提出了一個中子模型、粒子和反粒子的湮沒機制和內稟速度的新觀念,論證了內稟速度超光速與狹義相對論對速度的限止是無關的。1.引言雖然自旋是量子力學和核物理學的基礎,但是它的機理至今還沒有被發(fā)現(xiàn)。人們不能用剛性球模型給出正確的自旋機理。我們建立的自旋機理是一種共振環(huán)模型,即電子和質子都穩(wěn)定地在自己的磁場中旋轉或者說被自己旋轉產生的磁場束縛。作為理論計算的根據(jù),我們對電子和質子的自旋作了如下假定:1.電子和質子在自己產生的磁場中旋轉;2.自旋軌道面上的平均磁感應強度等于軌道面中心的磁感應強度;3.質子的速度方向與它的自旋磁場的磁矢勢方向一致,電子的速度方向與它的自旋磁場的磁矢勢方向相反;
編輯推薦
《高等電磁學基礎》由學林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