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7 出版社: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 作者:張虹主編 頁數(shù):358
前言
第1篇 電路分析 第1章 電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 1.1 電路和電路模型 1.1.1 電路 1.1.2 電路模型 1.2 電路的基本物理量 1.2.1 電流 1.2.2 電壓 1.2.3 電功率 1.3 常用元件介紹 1.3.1 電阻元件 1.3.2 電容元件 1.3.3 電感元件 1.3.4 電容、電感的串、并聯(lián) 1.4 電源 1.4.1 電壓源 1.4.2 電流源 1.4.3 受控源 1.5 基爾霍夫定律 1.5.1 基爾霍夫電流定律 1.5.2 基爾霍夫電壓定律 本章小結 習題1 第2章 線性電阻電路分析 2.1 二端網(wǎng)絡及其等效變換 2.1.1 基本概念 2.1.2 電阻的串、并聯(lián)等效變換 2.1.3 電阻的星形連接和三角形連接 2.1.4 電壓源與電流源的等效變換 2.2 節(jié)點電壓分析法 2.3 疊加定理 2.4 戴維南定理和諾頓定理 2.4.1 戴維南定理 2.4.2 諾頓定理 2.5 最大功率傳輸定理 本章小結 習題2 第3章 正弦穩(wěn)態(tài)交流電路 3.1 正弦穩(wěn)態(tài)交流電路的基本概念 3.1.1 正弦量的瞬時值 3.1.2 正弦量的三要素 3.1.3 相位差 3.1.4 正弦量的有效值 3.2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及相量圖 3.2.1 復數(shù)的表達形式及運算規(guī)則 3.2.2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 3.3 正弦交流電路中電阻、電容、電感伏安關系的相量形式 3.3.1 電阻元件電壓、電流關系的相量形式 3.3.2 電容元件電壓、電流關系的相量形式 3.3.3 電感元件電壓、電流關系的相量形式48 3.4 阻抗、導納及簡單正弦交流電路的分析 3.4.1 阻抗、導納及阻抗的串、并聯(lián) 3.4.2 簡單正弦交流電路的分析 3.5 正弦交流電路的功率 3.5.1 瞬時功率和平均功率 3.5.2 復功率、視在功率和無功功率 3.6 諧振電路 3.6.1 RLC串聯(lián)諧振電路 3.6.2 RLC并聯(lián)諧振電路 本章小結 習題3 第4章 線性動態(tài)電路的分析 4.1 過渡過程及換路定律 4.1.1 過渡過程 4.1.2 換路定律及計算 4.2 一階RC電路的過渡過程 4.2.1 RC電路的零輸入響應 4.2.2 RC電路的零狀態(tài)響應 4.3 一階RL電路的過渡過程 4.3.1 RL電路的零輸入響應 4.3.2 RL電路的零狀態(tài)響應 4.4 一階電路的全響應 4.4.1 一階電路的全響應 4.4.2 一階電路的三要素法 本章小結 習題4 第2篇 模擬電子技術 第5章 半導體器件基礎 5.1 半導體基礎知識 5.1.1 本征半導體 5.1.2 雜質(zhì)半導體 5.1.3 PN結 5.2 半導體二極管 5.2.1 二極管的結構和符號 5.2.2 二極管的伏安特性 5.2.3 特殊二極管 5.2.4 二極管的主要參數(shù) 5.3 晶體三極管 5.3.1 三極管的結構和符號 5.3.2 三極管的電流放大原理 5.3.3 三極管的共射特性曲線 5.3.4 三極管的主要參數(shù) 5.4 場效應管 5.4.1 結型場效應管 5.4.2 絕緣柵型場效應管 5.4.3 場效應管的主要參數(shù) 5.4.4 場效應管和三極管比較 本章小結 習題5 第6章 放大電路基礎 6.1 基本放大電路的方框圖及性能指標 6.1.1 基本放大電路的方框圖 6.1.2 放大電路的性能指標 6.2 基本放大電路的組成及工作原理 6.2.1 放大電路的組成 6.2.2 放大電路的工作原理 6.3 放大電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6.3.1 直流通路與交流通路 6.3.2 靜態(tài)工作點的近似估算 6.3.3 圖解法 6.3.4 微變等效電路法 6.4 放大電路靜態(tài)工作點的穩(wěn)定 6.4.1 溫度對靜態(tài)工作點的影響 6.4.2 靜態(tài)工作點穩(wěn)定電路 6.5 放大電路的三種組態(tài)及其比較 6.5.1 共集電極放大電路 6.5.2 共基極放大電路 6.5.3 基本放大電路三種組態(tài)的性能比較 6.6 多級放大電路 6.6.1 多級放大電路的耦合方式 6.6.2 多級放大電路的動態(tài)分析 本章小結 習題6 第7章 集成運算放大電路及其應用 7.1 集成電路概述 7.2.1 偏置電路 7.3 集成運放的典型電路 7.4 理想運算放大器 7.5 負反饋放大電路 7.6 集成運算放大器的線性應用 7.7 集成運算放大器的非線性應用 本章小結 習題7 第3篇 數(shù)字電子技術 第8章 邏輯代數(shù)基礎 8.1 數(shù)字電路及其特點 8.2 數(shù)制與碼制 8.3 邏輯代數(shù)及其基本運算 8.4 邏輯函數(shù)的表示方法及其相互轉換 8.5 邏輯代數(shù)的基本公式、定律和規(guī)則 8.6 邏輯函數(shù)的化簡 8.6.1 “最簡”的概念及最簡表達式的幾種形式 本章小結 習題8 第9章 邏輯門電路 9.1 半導體器件的開關特性 9.2 分立元件門電路 9.3 TTL集成門電路 9.4 MOS集成門電路 本章小結 習題9 第10章 組合邏輯電路 10.1 組合邏輯電路概述 10.2 常用中規(guī)模集成組合邏輯電路 10.2.1 編碼器 10.3 組合電路中的競爭冒險 本章小結 習題10 第11章 觸發(fā)器 11.1 觸發(fā)器概述 11.2 基本觸發(fā)器 11.3 同步觸發(fā)器 11.4 主從觸發(fā)器 11.5 邊沿觸發(fā)器 11.6 不同類型時鐘觸發(fā)器間的轉換 11.7 集成觸發(fā)器簡介 本章小結 習題11 第12章 時序邏輯電路 12.1 時序邏輯電路概述 12.2 計數(shù)器 12.3 寄存器 本章小結 習題12 第13章 D/A,A/D轉換器 13.1 D/A轉換器 13.2 A/D轉換器 本章小結 習題13 第14章 電子電路應用舉例 14.1 模擬電子電路 14.2 數(shù)字電子電路 參考文獻
內(nèi)容概要
本書是“十一五”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為適應電子信息時代的新形式和培養(yǎng)應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在第一版的基礎上,經(jīng)過教學改革與實踐,對其內(nèi)容作了較大的修改。精選了常規(guī)內(nèi)容,增加了集成電路的基本知識以及新器件、新技術方面的內(nèi)容,改編了例題、復習思考題和習題,以便教學。 全書共分3篇。第1篇為電路分析,主要內(nèi)容有電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線性電阻電路的分析、正弦穩(wěn)態(tài)交流電路和線性動態(tài)電路的分析;第2篇為模擬電子技術,主要內(nèi)容有半導體器件基礎、放大電路基礎、集成運算放大電路及其應用;第3篇為數(shù)字電子技術,主要內(nèi)容有邏輯代數(shù)基礎、邏輯門電路、組合邏輯電路、觸發(fā)器、時序邏輯電路、數(shù)/模和模/數(shù)轉換、電子電路應用舉例等。 本教材知識全面,深入淺出,簡明易懂。在保證理論知識夠用的同時,注重理論聯(lián)系實際,培養(yǎng)學生的各方面能力。 本書適于作為高等院校計算機、電子和自控等專業(yè)的本科和??频慕炭茣部勺鳛樽詫W考試和從事電子技術工程人員自學用書。
書籍目錄
《電路與電子技術》是由電路分析、電子技術(包括模擬電子技術和數(shù)字電子技術)整合而成的一本教材。電路分析和電子技術是大學電類各專業(yè)必修的技術基礎課程,而隨著電子技術在各個領域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它也越來越多地成為非電類專業(yè)的重要課程。然而由于學時數(shù)的限制以及高校培養(yǎng)目標的改革等諸多原因,以往的相關教材顯得篇幅過于龐大,內(nèi)容分散,容易造成學生學習吃力,負擔過重。同時考慮到各個專業(yè)對電路、電子課程的不同教學要求,也迫切需要有一本比較簡明的教材。為此,我們按照總授課時間為102學時(不包括實驗)的編寫大綱,集中優(yōu)秀教師,編寫了這本《電路與電子技術》教材。它適于作為高等院校計算機、電子和自控等專業(yè)的專科和本科的教科書,也可作為自學考試和從事電子技術工程人員自學用書。教材的編寫融入了編者們豐富的教學實踐經(jīng)驗,為了有效地實現(xiàn)課程整合,我們對相關課程進行了大幅度改革,從內(nèi)容的選取和銜接、例題習題的選定到重點難點的體現(xiàn),都做了細致的分析和充分的論證,最終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編寫指導思想。本書編寫的原則是:(1)保證基礎,加強概念,培養(yǎng)思路;(2)精選內(nèi)容,主次分明,詳略得當;(3)面向更新,聯(lián)系實際,理論與實踐并重,知識與技能并重;(4)問題分析深入淺出,文字敘述通俗易懂,圖文并茂,例題精選,便于自學。目的是在保證學生掌握基本內(nèi)容的前提下,培養(yǎng)學生處理實際問題和自學的能力??紤]到當前電子技術飛速發(fā)展、日益更新的趨勢,本書適當加強了新技術的內(nèi)容,尤其突出了集成電路芯片引腳及應用方面的介紹。參加本書編寫的有:張虹(前言和第4、5、7、8、9、11章),劉貞德(第1、6、12章),高寒(第10、13章),于欽慶(第2、3章)。本書由張虹擔任主編,并統(tǒng)編全稿。由張建華老師擔任主審。在大綱的討論和文稿的校對中,陳光軍、王明之、張忠義、王新平、宗緒鋒老師都參與并提出了寶貴意見。其中陳光軍、王明之老師為本書提供了一些例題和習題,崔群老師在電子圖稿的繪制中給予了很大幫助。特此致謝。另外,為了配合教學,便于學生自學,同時為了加強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我們還編寫了《電路與電子技術學習和實驗實習指導》,其中包括:典型例題分析(里面有不少考研題目)、習題答案及部分習題詳解、實驗指導和實習指導以及例題、習題分析,目的是教會學生一種解題思路,培養(yǎng)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實驗、實習指導部分編寫了與教材中各部分知識同步的典型實驗題目,尤其是提高了綜合性、設計性實驗的比例,而實習指導主要是指電子實習,因此,這本《電路與電子技術學習和實驗實習指導》既是一本學習輔導書,同時也是一本實驗、實習指導書。編寫過程中,由于時間倉促,加之水平有限,書中錯誤和不妥之處,敬請讀者予以批評指正,以便今后不斷改進。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