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7-9 出版社:暨南大學出版社 作者:鄭雪 頁數:344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作者主編的《人格心理學》一書曾由暨南大學出版社(2001)和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先后出版,本書即是在此基礎上的進一步修改和完善。全書共分十章,第一章闡述人格心理學的對象、意義、歷史發(fā)展以及理論與方法;第二章闡述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的人格結構論與人格發(fā)展論,以及有關的研究、測量與治療方法;第三章主要闡述新精神分析的個體心理學、自我心理學和社會文化論;第四章闡述奧爾波特、卡特爾的人格理論與研究,并介紹特質論的新發(fā)展即“大五”人格因素的研究;第六章介紹集體無意識論、艾森克的人格論,以及行為遺傳學和進化心理學等人格理論與研究;第七章介紹社會文化與人格交互作用、壓力與需要交互作用論,以及個人與情境交互作用的理論與研究;第八章闡述主要的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羅杰斯和羅洛·梅等人的人格理論,以及測量與治療;第九章闡述認知方式與心理分化論、個人建構理論,以及個體認知因素等人格理論和認知治療方法;第十章闡述積極心理學對人格領域的探討,特別是關于幸福與人格、健康與人格等方面的新成果。
書籍目錄
第一章 人格心理學概論 第一節(jié) 人格心理學的研究對象與任務 第二節(jié) 人格心理學的歷史與發(fā)展 第三節(jié) 人格心理學理論 第四節(jié) 人格心理學方法第二章 古典精神分析 第一節(jié) 精神分析的起源 第二節(jié) 以無意識本我為核心的人格結構論 第三節(jié) 以性心理為主線的人格發(fā)展階段論 第四節(jié) 古典精神分析的研究、測量與應用第三章 新精神分析 第一節(jié) 個體心理學 第二節(jié) 自我心理學 第三節(jié) 社會文化論 第四節(jié) 新精神分析的研究與應用第四章 特質論 第一節(jié) 奧爾波特的特質論 第二節(jié) 卡特爾的特質因素論 第三節(jié) 大五人格因素研究與應用 第四節(jié) 特質論的測量方法 第五節(jié) 特質論的爭議與評價第五章 生物學論 第一節(jié) 集體潛意識論 第二節(jié) 艾森克的人格理論 第三節(jié) 行為遺傳學 第四節(jié) 進化心理學 第五節(jié) 人格的腦生物基礎研究第六章 行為學習論 第一節(jié) 行為主義學習論的興起 第二節(jié) 操作性條件反射論 第三節(jié) 刺激一反應論 第四節(jié) 社會學習論 第五節(jié) 行為測量與行為治療第七章 交互作用論 第一節(jié) 社會文化與人格的交互作用論 第二節(jié) 壓力與需要的交互作用論 第三節(jié) 環(huán)境的作用 第四節(jié) 個人與情境的交互作用第八章 人本論 第一節(jié) 人本主義心理學的起源 第二節(jié) 馬斯洛的需要論與自我實現論 第三節(jié) 羅杰斯的自我理論 第四節(jié) 羅洛·梅的存在分析論 第五節(jié) 個人中心療法第九章 認知論 第一節(jié) 認知方式與心理分化論 第二節(jié) 個人建構理論 第三節(jié) 行為預測論與控制點理論 第四節(jié) 人格的認知因素 第五節(jié) 認知療法第十章 積極心理學 第一節(jié) 積極心理學的興起 第二節(jié) 幸福與人格 第三節(jié) 健康與人格參考文獻后記
編輯推薦
作者主編的《人格心理學》一書曾由暨南大學出版社(2001)和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先后出版,《人格心理學》即是在此基礎上的進一步修改和完善。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