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元典文化十六講

出版時間:2006-1  出版社:鄭州大學出版社  作者:馮天瑜  頁數(shù):248  字數(shù):225000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中國人文講演叢書”以學術的普及為旨歸,以思想的撒播為內涵,以學術的講演為形式,搭建人文平臺,再現(xiàn)國內一流學者的學術講演現(xiàn)場。本書為該叢書中的一本,選錄了馮天瑜先生對當代中國元典文化的十六個評論稿。    所謂“元典精神”,是指一個民族的“文化元典”所集中體現(xiàn)的原創(chuàng)性精神。這種典籍因其首創(chuàng)性及涵蓋面的廣闊性、思考的深邃性,而在該民族的歷史進程中成為生活的指針,我們把它們稱為“文化元典”。本書為“中國人文講演叢書”中的一本,從漢字、術語、先哲啟示、和諧之道、封建觀等幾方面來闡述中國的元典文化,論述精辟,字字入理,彰顯大家風范。

作者簡介

馮天瑜,1942年出生,湖北紅安人,武漢大學中國傳統(tǒng)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著有《中華文化史》等

書籍目錄

第1講 中華元典精神的近現(xiàn)代意義第2講 中國近代術語的生成第3講 “經(jīng)濟”術語的演變第4講 中國近代政治話語體系的建立第5講 利瑪竇與漢語中的西洋術語第6講 張之洞與中國近代術語的形成第7講 漢譯佛教詞語的確立第8講 “漢字文化圈”與漢字文化的傳播第9講 中日漢字文化的互動第10講 文化與和諧第11講 先哲啟示與和諧之道第12講 科技與人文兩種文化的協(xié)調發(fā)展第13講 關于“封建社會”的誤讀第14講 清末民初先進中國人的“封建”觀第15講 “封建”等于“落后”命題的來歷第16講 中國文化史的幾個基本概念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中國元典文化十六講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65條)

 
 

  •   由于這是一本講演集,所以內容并不深奧,很適合像我這樣的非專業(yè)人士閱讀。不過,其中有些內容現(xiàn)在看來有點老生常談了,比如中華元典所貫穿的天人合一思想對克服“現(xiàn)代病”的作用,再如關于“封建”觀念的問題,在別處也多次聽到,就不算很新的觀點了。我比較感興趣的有第2講“中國近代術語的生成”。其中介紹了用漢字詞匯來譯介西方術語的兩種主要方法:一是借用中國的古典舊詞來翻譯西方的術語,如“政治”、“物理”、“社會”、“革命”、“經(jīng)濟”、“民主”等詞匯,其中又分為三種情況;二是創(chuàng)造新的漢字詞匯來翻譯西方術語,如“哲學”、“抽象”、“客觀”、“主觀”、“否定”、“民族”、“動員”、“動產(chǎn)”、“命題”等。在篇講演中,作者解釋了為什么日本對西方術語的翻譯逐漸變?yōu)橐砸糇g為主,而中國仍堅持以意譯為主,這也是我一直不明白的一點。作者認為:“在漢字或漢字文化傳入日本的時候,日本自己已經(jīng)形成了穩(wěn)定的語言系統(tǒng)。它跟中國不是一個語言系統(tǒng),(從語言學分類)中國屬于漢藏語言系統(tǒng)。而日本呢,傾向于認為它是阿爾泰語言系統(tǒng),所以日本雖然文字跟中國相通,但是語言是完全不一樣的,所以漢字和漢字詞匯對于日本來說,是一種外來文化,因而它不一定像中國人這樣有一種強烈的要一直把它堅持到底的民族心理,這是有差異的。另外,由于日語發(fā)音和我們漢字詞的發(fā)音不一樣,它用漢字詞來翻譯西方術語的時候,要轉好幾個彎,也有它的困難。當它的近代文化成熟以后,就慢慢地要擺脫當中的一些麻煩,從明治以后到大正、昭和就慢慢地轉為以音譯為主,還認為音譯比較簡單。中國現(xiàn)在也有音譯,也有意譯,但是中國人仍然更貨幣于意譯。因為中國的漢字,是一種表意文字,中國人長期以來,已經(jīng)形成了這樣一種思維習慣,一看到一個字的時候,除了它的讀音以外,更重要的是想到它的意思。中國之所以能夠統(tǒng)一,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統(tǒng)一了文字,并沒有統(tǒng)一語言?!詠?,中國人音譯與意譯同時進行,現(xiàn)在也是。但是往往一些音譯詞,后來慢慢地還是被意譯詞取代了。譬如……‘布拉吉’沒有什么生命力,后來還是叫連衣裙。比如‘電話’好象原來音譯過‘德律風’,但還是‘電話’傳神。所以意譯更能在中國文化當中生根……一些音譯的詞,中國人也盡可能地讓它富于一些意譯的含義,比如像‘奔馳’汽車。”在第3講“‘經(jīng)濟’術語的演變”中,作者介紹了“經(jīng)濟”這個詞的古義以及現(xiàn)代含義的由來,并對中國兩國先后選擇“經(jīng)濟學”作為Economics譯詞進行了歷史考察?!熬C觀除‘經(jīng)濟學’以外的近代中日兩國創(chuàng)制的Economics各種譯詞,如‘計學、生計學、平準學、資生學、輕重學、理財學、富國學、制產(chǎn)學’等等,有著類似的性狀:都以某漢語古典詞作基軸,并以其古典義為出發(fā)點引申出新義……但是,何以它們都未能占Economics譯詞的正宗地位呢?筆者以為,這些詞雖然有著充分的構詞理據(jù),卻全都存在一個相似的弱點:分別只表達了人類物質生活的某一側面,而不足以概括全貌?!弊髡邔⒄Z義的變遷置于歷史(特別是思想史)大背景下加以考察,認為:“近人以‘經(jīng)濟’翻譯Economy,使‘經(jīng)濟’從治國平天下、經(jīng)世濟工的政治、倫理‘大義’中解脫出來,賦予物質財富的創(chuàng)造、交換、分配等意義(節(jié)儉也在此意中),這樣,社會的物質生產(chǎn)、生活此一頭等重要的實際問題,其研討的重心,便由‘義’轉為‘利’。這正昭顯了一種時代精神的轉型:社會的價值取向從古典的‘輕利重義’演變?yōu)榻膶嵗髁x?!痹诘?講“中國近代政治話語體系的建立”中,作者主要考察了“革命”、“共和”兩個中堅概念的變遷史。作者指出,孫中山等人所使用的“革命”一詞的內涵,不僅有中國古典的“湯武革命”義,還有來自西歐的“革命”義,更有經(jīng)由日本加工綜合過的“革命”義。日本人在對“革命”一詞進行日本化詮釋后,用“革命”翻譯英文Revolution一詞及法語Revolution一詞。英文Revolution原指天體周而復始的時空運動,后其內涵經(jīng)歷了從“叛亂”到政治“變革”的轉變,逐步從一貶義詞演變?yōu)橹行栽~或褒義詞。英文Revolution含有和平漸進與激烈顛覆兩層意蘊,不過主要內涵是漸進變革。作者總結道:“綜上所述,‘革命’一詞經(jīng)歷了‘中國創(chuàng)建的古典詞——傳入日本并發(fā)生演變——近代日本借以意譯西方詞匯——日本翻譯西方詞匯的‘革命’一詞從日本道輸入中國’這樣一個跨國、跨文化的遷衍過程?!薄肮埠汀币辉~也有類似的演化史??傮w來看,這本書對于希望對中國近代文化史有所了解的非專業(yè)人士是比較適合的。如果在讀講演稿與現(xiàn)場聽講座之間進行選擇,我認為讀講演稿收獲更大一些。
  •   中國元典文化十六講推薦
  •   本書收錄了"中華元典精神的近現(xiàn)代意義"、"中國近代術語的生成"、"中國近代政治話語體系的建立"、“利瑪竇與漢語中的西洋術語”、“漢譯佛教詞語的確立”等16篇講演稿。
  •   本書對元典文化介紹很是經(jīng)典,需要耐心學習!
  •   書的質量不錯,對元曲文化有一定的興趣,剛好看到這一本,書到手有種感覺就是慶幸自己選對書的感覺,呵呵。
  •   這書看不懂啊,可能咱文化不高
  •   典型的學術型好書,也不深奧,竟然被當做甩貨處理,我只能說,真的是曲高和寡。。。
  •   關于漢語一些基本詞匯如“經(jīng)濟”、“封建”等的來源和發(fā)展。
  •   這書沒買上竟然還能寫評論??話說我就晚了一天下單就沒貨了。。郁悶,挺喜歡這書的說。不曉得以后還有木有?
  •   喜歡讀書。這個書里面的東西很專業(yè)。
    一折,當然應該買來讀一下了。

    馮先生曾經(jīng)來我們華師做過講座。我曾親耳聹教。
    這本書里的一些內容就是他當年講過的。
    回憶起大學里努力奮斗的時光。
  •   2塊6的價格確實給力,也讓我本人讀到了一些新的知識。買的時候就是因為便宜,順帶跟其他書一起買了。了解了一個新的知識領域
  •   這么便宜,書中也有一些知識。不錯
  •   作者是名家,看過他的一本書。
  •   看著特價時買的,有空時再學
  •   兩點遺憾:1、這系列書,缺的太多;2、這本買了,封面很臟,封底有半個鞋印。。。
  •   這個系列的書都很少,設計精美,紙質好?。?/li>
  •   看不懂啊看不懂
  •   好書很什啊。
  •   搞活動湊數(shù)的,沒看
  •   這個系列的書,都好。建議購買。。
  •   總體說還可以。折扣時買的。
  •   買的很順利,配送也很快很不錯,下次還來~!
  •   能看明白 比在學校聽老師講課好
  •   讀到的第二本馮先生的書了……
  •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了解中國元典文化
  •   馮天瑜先生是我仰慕已久的大學者,國學根底很深,是武漢中國傳統(tǒng)文化研究中心的主任,他的父親好像當年是清華國學院的學生,只是聽說而已,是不是還需要考證。不得不佩服這位老先生所寫文章、著作之艱深難懂,能寫出這種類型的書,也是不容易的,好幾次都讀不下去了。這也是個學習,能有自己讀不懂的書,也算遇見對手了。要是看了上文便知道他下邊該拉什么屎了,那就太沒勁了。有這種感覺的人純粹是“意淫”,也就這個檔次,配讀這個檔次的書。力薦馮老師的這本書,讓自己知道世間還有“只應天上有”的書!
  •   本書只有第一篇演講錄討論原典對于現(xiàn)代中國的意義,其余都是一些就各類文化主題的演講錄。這些演講錄的特色是澄清一些流行的詞語。例如,“封建”一詞是國人常用的,但其用法完全是荒謬的。本書有三篇文章涉及到學術界對于“封建”一詞的使用,很值得參考。
  •   書中的文章帶有考據(jù)的性質,對文化感興趣且有一定的基礎的,看著會別有味道,當然,枯燥是難免的。2.6元購入,物有所值。
  •   馮先生講演匯編,若做些說明會更好
  •   才2.7元
  •   從語詞的角度來論述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很有意義。
  •   這個價格,是很合理的,買到之后,看過了,覺得購買,吃個早餐也10塊,買本書也就10塊,算起來,這書值了,尤其是關于封建社會的論述,很好!贊一個!推薦購買!
  •   當時看了評論買的,還沒看
  •   作者考證功夫不錯,
    寫的真好,低價出售讓我有機會看到這種好書呀。
  •   講得太學術,沒看懂,排版不好,字體太密集。折扣價時候買著玩
  •   很值得看的一本書,很受益。
  •   還沒來得及看,還不錯
  •   先收藏吧
  •   很喜歡,值了!
  •   內容豐富,故事精彩,文筆也好,確實不錯!
  •   價格便宜,否則不會購買
  •   特價時出手買的,內容應該都是經(jīng)典,值得細細學習。
  •   看不太懂,費勁。
  •   權當消遣
  •   遺憾!
  •   需要慢讀、理解
  •   這個價格 值了
  •   看上去太便宜了,所以買了,賣紙也這個價吧。
  •   閑來可看的好書
  •   缺少這方面的見識,想看看補補參考參考。等貨到了再說了
  •   雖然還沒收到書,但是2.6這個價格值了,希望快遞給力!
  •   “中國人文講演叢書”以學術的普及為旨歸,以思想的撒播為內涵,以學術的講演為形式,搭建人文平臺,再現(xiàn)國內一流學者的學術講演現(xiàn)場。本書為該叢書中的一本,選錄了馮天瑜先生對當代中國元典文化的十六個評論稿。
    所謂“元典精神”,是指一個民族的“文化元典”所集中體現(xiàn)的原創(chuàng)性精神。這種典籍因其首創(chuàng)性及涵蓋面的廣闊性、思考的深邃性,而在該民族的歷史進程中成為生活的指針,我們把它們稱為“文化元典”。本書為“中國人文講演叢書”中的一本,從漢字、術語、先哲啟示、和諧之道、封建觀等幾方面來闡述中國的元典文化,論述精辟,字字入理,彰顯大家風范。
  •   雖然名為元典文化,但涉及元典的內容好像不多
  •   下單時還有,但送貨時卻沒有,非常非常失望!上次跟兒子買書也出現(xiàn)過一次這樣的情況!心情很失望!看過簡介,覺得這本書我很喜歡,而且價格也非常的實惠,剛好這次送貨速度超慢,所以非常的期待,結果等貨送到發(fā)現(xiàn)沒有,很是失望,還特地打客服問了!
    好想要這本書哦!
  •   內容有點淺,不少內容老生常談。
  •   總體不錯!
  •   剛好要去學這方面的知識了,所以也算是入門吧。
  •   書里的內容基本是作者在各個高校演講的講稿的大集合,還是有可讀性的。價格比較合適。
  •   補充點內容吧
  •   一般,沒有太多新意,只是圖便宜才買的。
  •   還算不錯,有些簡單
  •   書店原價買的,別人借了,丟了。書店沒有,居然低價從當當買到。
  •   999
  •   漢語組詞問題。
  •   沒有用處,不過便宜啊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