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村的女人們

出版時間:2009年10月  出版社:內(nèi)蒙古大學出版社  作者:李銀河  頁數(shù):333  
Tag標簽:無  

前言

這是一個關于當代農(nóng)村性別權力關系的研究。許多當代中國人已經(jīng)感覺不到性別問題的存在,有的人甚至已經(jīng)在抱怨我們這個社會變得“陰盛陽衰”了。事情果真是這樣嗎?中國不存在性別不平等問題了嗎?婦女的生存狀況究竟如何?她們真的已經(jīng)在一切方面與男人平等了嗎?如果性別不平等的問題依然存在,它在農(nóng)村是怎樣一種表現(xiàn)形式?這就是本項研究想了解的問題。我發(fā)現(xiàn),有許多搞婦女研究的人都是抱著這樣一種疑問投入研究的。一位外籍社會學者在她的研究報告中也是這樣提出問題的:“新聞告訴我們,溺女嬰、拐賣婦女、賣老婆及較高的女性自殺率仍在繼續(xù),特別是在農(nóng)村地區(qū)。當代中國發(fā)現(xiàn)的男女不平等有多嚴重?中國共產(chǎn)主義的計劃發(fā)展體制究竟能改善多少婦女的生活?在其他制度業(yè)已失敗的領域它取得成功了嗎?”她們的疑問引起我的共鳴,她們調(diào)查的艱苦引起我的同情:她們?nèi)f里迢迢跑到中國一個偏僻的小村子,兩眼一摸黑,有時不得不由縣鄉(xiāng)干部帶領去做田野調(diào)查,而由于有干部在場,村民不得不在一些敏感問題(如計劃生育)上說假話。這樣的困境和這樣的執(zhí)著大大刺激了我的研究沖動:我們作為半個“圈內(nèi)人”。

內(nèi)容概要

《后村的女人們——農(nóng)村性別權力關系》,是作者從未出版過的新作,是一份翔實生動的調(diào)查研究報告,也是李銀河教授關于農(nóng)村家庭權力關系的最新研究作品。該項調(diào)查始于2006年秋,2007年夏結束,成書于2008年,2009年補充整理后,首次出版面世?! ”緯悦枋鲂匝芯糠椒?,全面分析了河北省一個普通農(nóng)村——后村的家庭結構、性別權力關系等情況,針對女性的不同社會角色——作為女兒、妻子和母親,進行走訪調(diào)查,分析她們在上學、就業(yè)、婚嫁、撫育后代、家務勞動、參與社會和政治活動等方面與男人的權力差異,從而得出當代農(nóng)村家庭權力關系,男女仍然是不平等的,但這種不平等正隨著社會的進步逐漸縮小。  本書的主要特色是,當前社會學界對農(nóng)村家庭權力關系變遷研究較少,而這個問題相當重要。研究的難點在于中國地域廣闊,難以通過抽樣或非抽樣方式獲取最全面、客觀的材料。本研究以描述性研究方法為主,回避了這一問題。本調(diào)查內(nèi)容詳細、充實,是一本“有趣”的社會學研究作品,是對農(nóng)村權力關系的生動記錄。

作者簡介

李銀河,1952年生于北京,山西大學歷史系學士,美國匹茲堡大學社會學系碩士、博士,現(xiàn)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教授、博士生導師。
李銀河是當代中國最富社會影響力的學者之一,主要研究領域是婦女社會學、家庭社會學、性別研究、性社會學。她的許多理論對中國社會學的發(fā)展和中國社會的進步起到了推動性作用。1999年,被《亞洲周刊》評為中國50位最具影響的人物之一。2004年,被《南方人物周刊》評為“影響中國公共知識分子50人”之一。2008年,入選“中國改革開放30年30名社會人物”。

書籍目錄

序言第1章 村莊概況與調(diào)查方法第2章 作為女兒 1.父母的喜愛 2.營養(yǎng) 3.教育 4.醫(yī)療 5.社會勞動 6.家務勞動 7.收入歸屬 8.繼承權第3章 作為妻子和母親 1.相親和戀愛 2.結婚 3.婚后居處與招贅婚 4.親子關系與婆媳關系 5.與娘家的聯(lián)系 6.性(上) 7.性(下) 8.生育 9.家庭地位 10.外遇與離婚 11.家庭暴力 12.喪偶與改嫁第4章 作為勞動者 1.活計 2.收入 3.家務勞動分工 4.入黨當干部第5章 自我評價與觀念 1.自我排斥 2.自殺問題 3.男女平等的感覺第6章 性別不平等的起源理論 1.米切爾的四因論 2.馬克思和恩格斯的階級論 3.弗雷澤的后現(xiàn)代性別理論 4.威蒂格的社會建構論 5.盧賓的性/性別制度分析 6.分析與結論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第2章作為女兒農(nóng)村女性在孩提時代的生活究竟與男孩有哪些不同?她們作為女兒是否得到與男孩一樣的疼愛?在父母心目中,女兒和兒子的意義和價值是否一樣?女兒能否得到和兒子一樣的營養(yǎng)?在受教育的機會上有什么不同?在生病后得到充分治療的機會上有無差異?在參加社會生產(chǎn)勞動方面有何不同?在家務勞動方面有何不同?在結婚前收入歸屬方面的情形又是怎樣的?在繼承權問題上,兒子和女兒有什么不同?這是本章將討論的主要內(nèi)容。1.父母的喜愛在后村的婦女中,在從小是否得到父母喜愛這個問題上,答案可以被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明顯的重男輕女,另一類則是男女平等的。其中,除了男權社會男尊女卑這個意識形態(tài)的大背景之外,女孩受到輕視的原因還有細微差別;當然,女孩受到父母喜愛的原因也不盡相同。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多數(shù)女性在童年是沒有得到父母喜愛的,重男輕女是一個最主要的原因。在后村的女人當中,很多人從一出生就不被父母看重、喜歡。有些女孩僅僅因為身體不好就有可能被隨便地拋棄。在傳統(tǒng)中國農(nóng)村社會中,殺害和遺棄女嬰曾經(jīng)在不同的地方盛行。福建古田由于嫁女耗資巨大,“不得已,甫生女即溺之”;福清“溺女一事,最為此邑惡習”;進入晚清,“民間溺女之風日熾”;民國《花縣志》記載,“溺女之風,前數(shù)十年顓有所聞”。雖然棄嬰的習俗在北方農(nóng)村已經(jīng)不再是普遍的,甚至已經(jīng)比較罕見,但是在社會的習俗和觀念中,并不會對棄嬰這種事情懷抱太深的負疚感,只會覺得這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而已。村里31歲的農(nóng)婦深就有險些被扔掉的經(jīng)歷。她回憶道:俺家封建,爺爺奶奶光想著要孫子。有了孫女,他們不幫著給看孩子。俺娘懷孕七個月時,坐生產(chǎn)隊上新買的拖拉機去公社拉東西,農(nóng)村土路不好走,一路顛簸,到家就把俺生了下來。農(nóng)村早產(chǎn)的孩子很難養(yǎng)活,又是個閨女,家里人們說嘛(什么)也不要了。當時是秋后,天涼了,俺娘也說不要了。準備把俺扔出去。俺姥姥舍不得,她用破棉絮把俺包起來,揣到褲兜子里暖著。過了幾個小時,俺才哭出聲來。俺娘一心疼,就把俺抱過去了。俺姥姥活著的時候光說,俺的命是她撿回來的。52歲的農(nóng)婦華從小生活在一個典型的男尊女卑的家庭,也有險些被拋棄的經(jīng)歷。問到父母是否喜歡她,她悲憤地說:不喜歡!我在家里是老二,上面一個哥,下面一個弟弟、一個妹妹。俺一落生,俺爹就要把俺扔出去.說有一個小子了再養(yǎng)個丫頭,吃十幾年干飯,將來還是別人家的人。俺娘也不喜歡俺。小時候常挨打。一家人在一個炕上睡覺,家里被子少,俺哥哥尿了床,每回都是俺挨打——大人埋怨俺沒有及時把他叫醒起來。你說說這叫嘛(什么)事兒?有法給他們說理兒嗎?!村里42歲的小學教師英的童年也很典型,那是一種完全被父母忽視的狀態(tài),就連她的死活都不能引起父母的關注。這種童年記憶是很傷人的。她是這樣說的:父母不喜歡我,我小時候差一點掉到水坑淹死,大人也不管。48歲的農(nóng)婦守曾經(jīng)是個精神分裂癥患者,雖然已經(jīng)痊愈,但是童年的記憶十分痛苦,不知她的疾患是否與痛苦的童年經(jīng)歷有關。令人真正不安的是,這位農(nóng)婦的童年處境并非特例,許多農(nóng)民都會像她的父親那樣,把女兒當做“賠錢貨”。問起父母是否喜歡過她,她說:不喜歡。一點兒也不喜歡。五六歲就得會洗碗、刷鍋、端尿盆。那時候俺爹抽煙卷,把煙葉子搓碎了,用草紙條卷起來,讓俺給卷,卷不好就挨巴掌,說俺是“賠錢的貨”。獨身一人生活的51歲的寡婦義說:喜歡?哪能啊,從小就是他們的小丫環(huán)、出氣筒叉趕上咱這脾氣不招人待見,還不光挨打啊不少農(nóng)村女孩都有過險些被父母送給別人家的經(jīng)歷。村里42歲的農(nóng)民企業(yè)家榮說起當初自己差點兒被父母送人的事,甚至難過得哭了起來:父母不喜歡我。我們姐弟七人,我是老六。我兩歲時又有了老七。老大和老七是男孩子,當中五個女兒。我哥哥最受疼愛。父親把五個女兒都想過送人,連接收的人家都找好了。每次都是俺娘哭著攔下來。生病了也不給看,俺們命大,才都活下來了。女兒有時會被一些赤貧的父母當做財產(chǎn)賣掉。村里有一個媳婦就是被父親從四川賣到此地的。1993年,村里的青年森年近30沒有娶上媳婦,花了3000元從四川聘了個媳婦,當時她17歲,被她父親賣到北方來。她父親在森家住了一天,看了看家里情況,然后就拿著3000元錢走了。兩年后,這位19歲的媳婦生下一個兒子。在孩子3歲時,有一天,她說下地看看棉花去,就騎著自行車下地了。當天下午人們在地頭發(fā)現(xiàn)了丟掉的自行車,這時才發(fā)現(xiàn)她已經(jīng)偷偷跑掉多時了。同時失蹤的還有鄰村的一個和她先后被賣到本地的四川媳婦。森的婆婆只好擔當起照顧孫子的責任。一位母親就這樣拋棄了親生的孩子和共同生活了5年的丈夫,不辭而別,她在被賣的這些年間忍受的痛苦必定遠遠超過別子之痛。她的婆婆在談到媳婦與娘家父母的關系時說:她在家肯定不受父母待見,要是喜歡,她親爹親娘能把她賣到這里來嗎?大老遠的,要是一輩子不回去,他們也不心疼!村里有史以來第一個幼兒園的創(chuàng)建者青出生于一個只有女兒沒有兒子的家庭,父母出于“絕戶”的痛苦,遷怒于女兒們:(父母)不喜歡我。俺上面有個姐姐,后來又有一個妹妹,三個丫頭,也算是絕戶吧。父母盼小子盼紅眼,也沒生出來。除了重男輕女的傳統(tǒng)觀念,有時也會有一些具體的家庭情況使得女孩不受“待見”。家里女孩多是一些調(diào)查對象得不到父母喜愛的原因之一。46歲的農(nóng)婦菊家里就是這樣的情況,她說:父母不喜歡我!我上面有兩個姐姐,俺是老三。臘月初三生的,生下來沒幾天,俺爹就去山東換山藥干(即紅薯干),把俺娘兒倆扔在家里不管。那時是1960年,家里沒吃的,俺娘也沒奶,差一點兒把俺餓死。經(jīng)常被打罵,從小到結婚前,沒斷了被打罵。36歲的農(nóng)婦亮是個非常老實、以至于被村民認為智商略低于普通人的女人。她把自己不招父母喜愛的原因歸咎于自己長相丑、腦子笨。她在被問到父母對她跟對兄弟一樣不一樣時說不一樣。俺長得丑,又腦子笨,光挨打挨罵的。有些女性雖然并不覺得父母不喜歡自己,但是從生活細節(jié)上還是隱隱可以感覺到父母真正的喜愛還是在男孩子身上。鄉(xiāng)村醫(yī)生的女兒俊回憶道:俺小時候記不清了,記事以來,覺得挺受喜歡。但是俺很小就不和娘一起睡了,俺哥哥比我大,卻一直和娘睡。 村干部的女兒來也從父母對自己和哥哥態(tài)度的微妙差別感受到父母對兒女不同的疼愛程度,她回憶道:(父母)不喜歡我。打罵過。俺爹是黨員,在俺娘村里當干部。文革的時候挨斗,每回開批斗會時,家里都把哥哥鎖到家里,怕他看見。對我就沒這么上過心。30歲的農(nóng)婦燈是從父母日常的言行體會出他們對男孩的偏愛的。她說:(父母)反正是喜歡男孩。大人喜歡哪個孩子,從大人的一個眼神兒就能看出來。俺哥哥比我大,家里有吃的,就算平分開,哥哥吃完自己的,就搶我的,大人從來沒管過。要是我搶弟弟的,肯定挨(大人)打罵。37歲的農(nóng)婦愛對父母的喜愛感覺遲鈍,但是從他們對弟弟的喜愛,她還是對比出自己缺乏關愛的處境,她說:一般吧,談不上喜歡不喜歡。但是有了弟弟以后父母特別喜歡他。父母打罵我是常有的。45歲的東是村里的小學教師,她的父母都是文盲農(nóng)民,本人是“文革”時期的高中畢業(yè)生,曾在娘家村代課教小學,后來訂婚,嫁到婆家村,在這里還是教小學。她也說父母不喜歡自己:不喜歡。一樣地說話做事,女孩挨打次數(shù)準比男孩多。許多女孩都有遭受父母打罵的經(jīng)歷。有的長大結婚后還會被父母打。30歲的農(nóng)婦鳳說:小時候常挨打。打得最厲害的一次是9歲時,俺家種了一片黃瓜。晌午熱,俺和哥哥在地里看黃瓜,來了個賣雪糕的。俺和哥哥拿黃瓜換雪糕。那一個中午,用一畦黃瓜(大約有20多斤)換了十多根雪糕,吃了個夠。等俺爸爸來時,把賣雪糕的罵了一頓,讓人家把黃瓜都從箱子倒出來。還把俺和哥哥打了一頓。那天吃雪糕多,肚子著涼了,又挨一頓打,哭得受風了,病了幾天,天天發(fā)高燒,輸了幾天液才治好。

編輯推薦

《后村的女人們:農(nóng)村性別權力關系》:許多當代中國人已經(jīng)感覺不到性別問題的存在,有的人甚至已經(jīng)在抱怨我們這個社會變得“陰盛陽衰”了。事情果真是這樣嗎?新聞告訴我們,溺女嬰、拐賣婦女、賣老婆及較高的女性自殺率仍在繼續(xù),特別是在農(nóng)村地區(qū)。當代中國發(fā)現(xiàn)的男女不平等有多嚴重?于是,有了這個調(diào)查,有了這本書。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后村的女人們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6條)

 
 

  •   看完了該文以后最大的感受是貼心,彷如親身經(jīng)歷其中,女性權益的發(fā)展是漫長,艱難的,這個過程包含了太多的因素,李銀河用權威的數(shù)據(jù),女人的心得,女性的感情投入進去,除了精彩以外,更多的作為女性,在今時今日的社會,地位的提高,社會的重視,平衡,已經(jīng)是非常大的進步,我們更要感激上一輩為了女性地位提高作出的努力。我感恩我的父母,在我家里因為自已最小,得到疼愛要比哥哥姐姐要多,雖然生在農(nóng)村但因為父親是個開明的人,沒遇過是女兒就不公平的對待,相反因為女兒比較貼心感情是最深的,從母親處反而有某些地方能看出偏私哥哥,明顯重男輕女,在農(nóng)村能享受如此待遇已經(jīng)是很幸運。作為中國的女性是幸運的,在亞洲很多地方女性的地位低下,根本說不上有什么權利,福利,甚至經(jīng)濟發(fā)達的日本在某些地方也比不上我國,更不要說南亞國家。我國的女性地位分別于農(nóng)村城市區(qū)別,城市又分沿海城市和內(nèi)陸城市,農(nóng)村有南北之分,但是我們生活在新中國所享受的福利權利,令我們感到作為一個中國女性是多么幸福,讀完(后村的女人們),我更加珍惜現(xiàn)在的生活,為將來女性的權益作出自已的努力,盡責而為,奉勸所有女性珍惜自已,祝福所有女性朋友。
  •   這是一次社會調(diào)查的研究結果報告,里面對于調(diào)查樣本的選取、結果的代表性和局限性等問題有非常充分的說明。研究框架設計得很規(guī)范,報告結構也非常清晰。難得的是,雖然是研究報告,但是文字可讀性很好,不需要有社會學背景知識也能讀得很有樂趣。
    從我個人的生活經(jīng)驗看,這本書里描述兩性在社會生活和家庭中的權責分配、地位差異,很有代表性,只是各個地方、年齡段的人群里,程度和具體表現(xiàn)方式不同而已。從這個角度看,這本書對于我們了解和思考自己的生活,有所幫助。
  •   很喜歡王小波,因此知道了李銀河。經(jīng)??蠢钽y河老師的博文,也逐漸喜歡上讀李銀河老師的思想。因為自己在農(nóng)村長大,那些司空見怪的農(nóng)人的喜怒哀樂,在李銀河老師看來是怎樣的呢?讀了此書,可以從另一個角度,從更寬廣的視野,來審視養(yǎng)育了自己的農(nóng)村,以及那些農(nóng)人們的悲喜哀愁。
  •   李銀河的2本無論是印刷還是紙質(zhì)都太棒了!但是教育部的這本性社會學太差了……算了總的來說很喜歡依舊支持當當
  •   是一本不錯的調(diào)查報告,很值得一看,了解風俗!
  •   社會學的優(yōu)秀著作的,
  •   她的許多書我都閱讀過,這次購買作為儲備書,留待往后慢慢讀。
  •   不錯,書我很喜歡。各方面我都挺滿意的,不過還是希望無論多少錢的書都不要加運費了,呵呵
  •   剛剛收到,還沒有讀~老師推薦的書,應該很好
  •   別人推薦的,增長知識
  •   該書不錯,不過覺得深度還不夠。
  •   專業(yè)性極強,還不錯,但紙質(zhì)不好
  •   還沒有看呢,老師推薦的
  •   我對社會學是個外行,但李銀河老師這本書我看過后沒有感覺到是一本理論性極強的書,很淺顯易懂,且內(nèi)容翔實,看得出李銀河老師是下了一番功夫的,所謂“自愿上山下鄉(xiāng)”。現(xiàn)在象李銀河老師這樣能真正安心搞科研的學者型人物少了,我祝福李銀河老師,祝她的事業(yè)更上一層樓,成為費孝通先生一樣的大學者。
  •   獨特的視角,翔實的調(diào)查,這是一本可以讓人深入了解北方農(nóng)村婦女狀況的好書。
  •   中國農(nóng)村婦女生存現(xiàn)狀,很真實。
  •   北方村莊的社會調(diào)查報告,很有參考性。
  •   很現(xiàn)實 很真實 女性的地位還是有待提高的
    女人的天職并不只是為著鍋臺轉(zhuǎn) 女人們自己要有這個意識才是
  •   調(diào)查實證部分很出彩

    最后一章的理論分析很倉促,書的結論也含糊其辭。

    李老師似乎沒寫完。。。意猶未盡。
  •   完全是一本實紀。幾乎全是采訪時后村人民的講話,再加上一些分析數(shù)據(jù)及評價。
  •   從網(wǎng)上讀到李銀河的這篇新作,感覺很有意思。我認為中國太缺乏有真本事,同時能夠認真的去做研究的社會學家了。國內(nèi)的文科學者都是熱衷于在紙堆里做研究。
  •   原因還用說啊?赫赫.
  •   不錯,打開后發(fā)現(xiàn)質(zhì)量很好
  •   同樣身為女同胞,對照書中的女性生活情況。自已的生活真是幸福自由。通過此書,也能理解媽媽這代人小時候的生活情況,有一些情況相近。通過此書,更能理解長輩們的不容易,我們這些年輕人的幸福生活。我們國家,需要有這樣的作者,客觀、平實地反映不同地區(qū)人們的生活。背后所反映的情況,能否做些有益的事,又能做些什么事?不僅僅是國家、政府需要考慮的角度,每個人也有思考的余地。
  •   挺不錯的~值得一買~
  •   《后村的女人們》全面分析了河北省一個普通農(nóng)村——后村的家庭結構、性別權力關系等情況,針對女性的不同社會角色——作為女兒、妻子和母親,進行走訪調(diào)查,分析她們在上學、就業(yè)、婚嫁、撫育后代、家務勞動、參與社會和政治活動等方面與男人的權力差異,從而得出當代農(nóng)村家庭權力關系,男女仍然是不平等的,但這種不平等正隨著社會的進步逐漸縮小。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