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留在荒原的碑

出版時間:1987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作者:陸星兒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茹志鵑:當代的青春之歌
當有些作家正尋找屬于自己那塊土地的時候,星兒憑她熾熱,細致的感情,已找到了一片綠洲,一片小小的,北大荒上的綠洲。是綠洲,一片蓬勃的、青春熱情薈萃的綠洲。也是星兒的一顆熾熱的心,一顆知冷知熱的,同行者的心。這一小片綠洲,說是星兒找到的,不如說是星兒用自己的雙腳走到的。因此,在那荒漠的大地上,我們仿佛身臨其境,看見了多少個青年,多少個活鮮鮮的靈魂在拼搏,在顫抖。
我曾在山區(qū)看到過許多挖出來的樹根堆在一起,看得我簡直有些驚心動魄,那些亭亭如華蓋的樹,一旦栽下土,一旦活了,它們的根須卻在土地下面,作過何等樣的爭斗啊!通過那各種姿態(tài)、形狀,扭扭曲曲、粗粗細細、圓圓扁扁、盤根錯結(jié),仿佛都在訴說它們生長的經(jīng)歷。它們在不同的條件下面,作出了不同的奮斗。要生存,就要伸延、發(fā)展。它們盤結(jié)起來,扭曲起來,終于生存下來,這就意味著茁壯成長,果然它們都成材了,變成一根一根粗壯的樹木。
“獻給仍留在北大荒的我的知青朋友”是星兒獻給知青朋友的,也是獻給今天的青年讀者的,更是獻給下一代的青年讀者的。這許多扭扭曲曲、粗粗細細、圓圓扁扁、盤根錯結(jié)的根須,就是那個動亂時代的青年人的腳步;這就是動亂時代的一個側(cè)面;這就是我們這個時代青年人的史詩。
這一部插隊落戶的史實,各篇有各篇的人物,經(jīng)歷,性格,志趣。他們在一個號令下,走到一起來了,于是每個人付出了各種代價,努力和那一片美麗的、富饒的土地認同。盡管是用盡了各種色,北大荒的雪,北大荒的草,北大荒的野刺莓,甚至北大荒的氣息。也不論《歌與夢》里的魯墨用彩色的畫筆,把那里的人和土地畫得多美,但是他們的父母不在那里,他們從小長大的土地不在那里,他們總是在異鄉(xiāng),最令我難忘的是星兒用她女性特有的溫柔、細致寫的知識青年在那里出生的第二代,《林中的野刺莓》里的鞍鞍,讀后簡直令人心都發(fā)痛。這個小鞍鞍在母腹中就是在北大荒的,但是他卻難和這塊土地認同。他對這塊土地陌生,對在這塊土地上奮斗的爸爸媽媽陌生。他張皇,出走,搭了馬車想去火車站,然后去上海,去找爺爺,去找他熟悉的地方,熟悉的親愛的人。不管天黑路遠,不管老狼和熊瞎子,小小的心上擔負了那么多的憂傷,發(fā)出了那么強烈的愛的磁場。跌進溝里,忍饑耐寒,克服了多么大的恐懼,毫不回頭地去找他失去的東西。父輩的奮斗,似乎并沒有為他劈出一條幸福的路來,父母也只能用他們苦斗的照片,預(yù)備用這來得到將來兒輩的諒解。
鞍鞍的悲哀,龔玫和安達的悲哀,一代人的悲哀,悲哀里有一種悲壯的美,于是它有點象砍伐下來的樹根,我們看到了它們扭扭曲曲的生長發(fā)展的痛苦經(jīng)歷,而沒有充分看到它們就是這樣生存下來,而且成長了,使它們上面的樹冠蓬蓬勃勃的萌發(fā)出一茬一茬的綠葉。生命的痛苦多了一點兒,生命的美麗少了點兒。留在北大荒的知青朋友,為當代青年,留下了一首又一首悲壯的歌,這也許正是縈回在星兒耳畔的旋律,現(xiàn)在由星兒用她那性特有的溫柔、細致,唱了出來,韻味是有點蒼涼的。歌名也許就叫作:當代的青春之歌。

作者簡介

故人已去……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遺留在荒原的碑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