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習錄

出版時間:1967-4  出版社:臺灣商務印書館  作者:葉紹鈞/點注  頁數(shù):300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傳習錄是王守仁的弟子們記錄老師的學術(shù)講話及論學書信的集子。曾子說:『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奕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所謂『傳』,是從老師傳授下來的?!毫暋皇前殉惺艿摹簜鳌粊頍崃??! ∈厝实膶W說有他的最先的大前提,就是『心即理』的觀念。所謂『理』是什麼呢?就是原則,規(guī)律,也就是至善。  王學在我國思想史上是一大支,在人心上發(fā)生過極大的影響,我們當然要知道牠。這部傳習錄,是守仁學術(shù)講話及倫學書信的集子,無疑地,是了解王學最切要的材料。至於那個大前提『心即理』是或否,『良知』這件東西有或無,都是問題。大概這些偏於信仰方面,正負兩端都不能折服其他的一端。編者無所見,不能述及。關(guān)於詳細的研究及王門諸家的概要,可看明儒學案。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傳習錄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03條)

 
 

  •      少年時,曾想:一日,于舊書攤翻閱一本發(fā)黃舊書,此書學究天人之際,窮極人世之機,但于人間不曾有人聞。卻篤定,世上無此書。 兩年前,因《明朝那些事》而看傳習錄,初看知行合一論便覺發(fā)聾振聵,而后越看越覺此書之神。如今確信,傳習錄便是年少幻想偶遇之書。傳習錄大抵言何為圣人,圣人何以無所不能,圣人如何煉成。
       一直迷惑,道德與現(xiàn)實矛盾相沖。不送禮,不阿諛奉承,不走后門是道德標準,社會財富權(quán)勢卻多是忽蔑道德之人擁有。若道德單帶來不得意,堅守又有何用?而后悔悟,只知無行是不知,真知既是行。酸儒,只會念念字,實為道德敗壞之輩。有德者,會自視清高么,一心只為書上圣賢語不工作,不愛人么?真大儒者,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傳習錄言,良知是萬世萬事不管節(jié)日變遷永恒不變之標準。世上所有事不過是天理良知之意發(fā)。只憑良知行為,便是無所不能的圣人,換言之,可實現(xiàn)成功人生。陽明先生一生便是最好的證明。良知又是何物,是莊,禪中最自己,最自由的心意,就是現(xiàn)代人說的直覺。做事,心里總會閃爍一些選擇,第一出現(xiàn)的,就是直覺,就是天理良知。以直覺行事是唯一正確的法門。據(jù)言,iphone產(chǎn)品設計喬布斯便是遵循佛禪教導之直覺決定,后iPhone產(chǎn)品體驗師皆是以第一直覺為標準。吾之良知便是人之良知,人之良知既是天之良知,即為天理。自己琢磨,此論大為可信,無可缺漏。后觀稻盛和夫先生之《活法》,敬天愛人實為孔門圣學之宗旨要義。人初生良知便是敬天愛人,敬而不畏天,差別愛父母,配偶,兒女,朋友才是真愛,墨子愛之天下以平等,是無根之樹,空中閣樓,實為私欲 ,無所愛。古人畏懼天地災難,亂用民力甚至活人祭祀實為懼無敬。今天科學發(fā)展觀便可稱敬天。馬克思主義中共產(chǎn)主義社會人人自由全面發(fā)展就是人人心中良知極少被私欲蒙蔽。自由在于人心思想而非隨私欲所欲。文明之標志應該是人心良知被私欲所蒙蔽之程度,而非科技體現(xiàn)。以我看來,基督之入窄門,道莊之證道,佛禪之成佛,即是圣學之成圣,成圣便是心中無私欲,所行所為皆憑良知直覺。
       看過陽明學,對道莊,佛禪有恍然大悟之感。以致于基督教,若是基督如唯物論所批判表面如此荒謬,何以西方社會上下乃至精英信之如此眾?只因入窄門為基督近神之意境。
       良知私欲如何辯?傳習錄言眼中不可入沙,也不可入金玉屑。心中不可有惡念,也不可有善念,行事只憑敬天愛人。有惡念,便為惡縛,有善念,便為善縛。心中欲無欲,欲成佛,成圣,實際卻是最大的私欲。成圣成佛只是憑本心行事順便得之。以良知行事,可成圣,也可成魔。
       世上領悟真理的不在少,唯獨陽明先生以無上魄力,精妙言論,更以親身力行傳道給予世人。
  •      “雖凡夫俗子皆可為圣賢”,陽明先生振聾發(fā)聵的一聲呼喊,猶如近千年儒家沉寂黑夜中的一道燦爛的朝霞,將天地原本的質(zhì)樸如畫卷般徐徐展開。
       每個人都可以做圣賢,何為圣賢?一句話:心中有良知,行動 “致良知”,即為圣賢!簡單吧,但憑這個就能做圣賢?就能與“孔子、荀子、孟子..”一串串閃光的名字聯(lián)系在一起?陽明先生沒搞錯吧。
      等等,先等等,在該觀點即將被互聯(lián)網(wǎng)信息大潮淹沒之前,我們首先看看“良知”,大家能給出這個詞的準確定義嗎?仔細一想這個還真有點難。我們看個王陽明門人的故事。有個盜賊光顧王陽明家中,正好被看門人發(fā)現(xiàn),看門人勸解盜賊希望他能聽從內(nèi)心的良知,摒棄心中的私欲,棄惡從善。盜賊哈哈大笑:“良知在哪里?你拿出來給我看看?”??撮T人說:“你先把上衣脫了,我指給你看”,盜賊把上衣脫掉,赤膊而立??撮T人:“還看不真切,你把褲子也脫了”,盜賊猶豫了“這個,好像不太好吧”??撮T人大吼:“這就是你的良知!”
       如果良知就是我們道德觀念的第一反應,那根據(jù)道德的第一判斷去認知和處事就能做圣賢了吧,這個也不難,我們平時也都做過呀,咋沒有超凡入圣的感覺?請捫心自問,我們能“時時”,“事事”按照心中的良知行動嗎?老人跌倒在路邊,你會不會顧慮“引火上身”而猶豫是否救助?為爭取業(yè)績,你會不會對領導、員工說過違心的話,做過違心的事?這樣的例子很多,我們也可以為這些違背良知的事情找一大堆理由來安慰自己,但是這樣做好像并不能使我們“輕松”,通常掩蓋一個錯誤就需要另外一個更大的錯誤,人們在私欲的迷宮里常常越陷越深,終生痛苦。
       怎么做圣賢?如何致良知?陽明老師只告訴大家一句話:“理欲合一,知行合一”,“理欲合一”是不做“假道學”,不要當面“禮義廉恥”背后“坑蒙拐騙”(歷史上這樣的名人很多哦,還有很多兄弟運氣好,劣跡沒有記錄在歷史中),做人做事要聽從內(nèi)心的良知?!爸泻弦弧蔽覀兣e個例子,“實事求是”大家都知道吧,但你在工作中,生活里能一直堅持做到嗎?做不到,代表你并不懂得“實事求是”,因為這個詞所背負的責任和所需要的勇氣還不了解,對這個詞將帶給你的新世界充滿疑惑。
       大道至簡,陽明老師用“致良知”指明了圣賢道路,但要堅持走下去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犧牲,對我們這樣的普通人,首先要“立志”!沒有圣人的志向就不可能在挫折面前堅持向前,其次是“格物”,圣人之道皆在日常事務之中,靠靜坐冥想頓悟入圣是極少數(shù)智者才能達到的境界,在日常處事之中以良知為指引,再于行動之后反思自己的不足之處,逐漸存養(yǎng)心中正氣,終能回歸本真,達天、地、人合一之境。
      
       2013年11月24日作于杭州,愿與各位愛好中國哲學的朋友共同探討
      
  •     這個人
      
      我無法用文字來形容你
      
      你已經(jīng)超出語言形容的能力
      
      
      若不知道你
      
      枝頭上我依然是群氓中的一個
      
      嘰叫的麻雀一只
      
      
      你給了三樣工具
      
      它們最終合成一把無形的天劍
      
      搏殺于現(xiàn)實,旋斬于萬能
      
      
      你的名字從我看到
      
      就如恒星懸定于心中黑暗的宇宙
      
      
      西方有虛擬的上帝
      
      東方有現(xiàn)實的你
      
      
      你的言論,我聞所未聞,聽所未聽
      
      你的文字如鉆石流行,直指被黑氣包圍的內(nèi)心
  •      《傳習錄》是王陽明先生的弟子整理的,讀來猶如《論語》的感覺,不敢給先生的書作評價。
       自己現(xiàn)在讀的是電子書,我上次看傳習錄,下決心用新媒介來讀書,看先生的書需要長久去揣摩,雖然我一遍看一遍加批注,那只是便于自己之后的再讀和解惑。
      
       一些感悟:
       (1)發(fā)現(xiàn)短文能看懂,長的就往往看不下去或者不得要領。這也是知行不合一呀。
       (2)對“知行合一”了解了一些,也很贊同。雖然很多論述看不懂。內(nèi)心的概念很難改變啊。
       (3)估計現(xiàn)在只看了1/3,還有些跳著看的,希望自己能靜心下來。
       (4)先生說,煩躁時就要去看書,這也是有病就要去醫(yī)的道理,深思。
       (5)圣人只是遇事而知,而不是能預知未來
       (6)學習是要不停的學習的
       (7)教學相長,要記住。
      
      
      
       引一段很好的文字,很發(fā)人思考:
      
       先生游南鎮(zhèn),一友指巖中花樹問曰:“天下無心,外之物:如此花樹,在深山中自開自落,于我心亦何相關(guān)?”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于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li>
  •      如果領悟、并能切身實踐王陽明的學說,那么人類所有的問題都不會存在。
       王陽明的心學認為世間存在一種天理,天理存在于事事物物中。而人的內(nèi)心存在一種良知,良知與天理是合一的。
       人類應該認識到自己的良知,并依照良知來行事。而同時,知和行又是合一的,如果不去實踐良知,那么也就不可能真正的認識良知。
       因此,把王陽明的學說概括成一句通俗的話就是:在生活中時時處處依照良知來行事。
      
       這里就會存在一個非常大的問題,那就是,人為什么要時時處處依照良知行事?存天理、致良知的意義為何?
       對陽明來說,也許這并不是問題,因為他從12歲起就立志做圣人,他認為致良知就能夠達到圣人的境界。
       那對于我等沒有做圣人理想的普羅大眾來說,為何要依良知行事呢?
      
       我想,此意義應該在于,致良知可以給我們一個更加美滿的人生。也就是能讓我們獲得更加長久和穩(wěn)定的幸福。人可以拒絕成功、拒絕為圣,但我想不會有人拒絕幸福吧。
       陽明認為天理的對立面就是人欲。人欲讓我們?nèi)プ非蠼疱X、名利、美色,人欲唆使人類不勞而獲,懶惰、傲慢。
       與此同時,金錢、名利、美色這些欲望是永遠不可能滿足的,而且是越追求越覺得缺,越追求越痛苦(張朝陽近期的一篇采訪是對此再好不過的解釋了)。
       而依照良知來生活,勤奮、感恩、自律、助人、為善等行為,則可以讓人的內(nèi)心越來越平靜,從而體會到喜悅和幸福。而要做到這些,就必須與人欲斗爭,就需要克己。
       當克己成為一種習慣,人慢慢的不再被欲望所戰(zhàn)勝的時候,內(nèi)心的良知會越來越清晰。而人欲的力量會越來越減弱。最終可以找到內(nèi)心的光明。
      
       王陽明的學說很高深,我的理解很粗淺。但他的學說對我的影響可以說超出任何理論、學說,因為他的思想可以讓人建立自己的核心價值觀。
       同時,他的思想強調(diào)實踐,強調(diào)只看不做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在我部分的實踐他的思想后,感到整個人的狀態(tài)變得好多了,內(nèi)心充實、踏實、平靜多了。
       開始更多的去關(guān)注自己的所作所為是不是正確,是不是符合本心,而不再更多的關(guān)注自己得到了什么,結(jié)果會如何。
       而自己的理想也從過去的要成為如何外在成功的人物,變成了要成為一個無愧于內(nèi)心的人。
       而從此也就不再患得患失、不再迷茫困苦。
      
       從這本書、從王陽明的思想中,找到了內(nèi)心的核心價值體系,并依此指導了自己的人生。沒有什么,比這更讓人喜悅。
      
      
      
      
      
      
      
      
      
      
      
      
      
      
  •     在朱熹的“格物”和“致知”中間有一個過程,王陽明就是對這個過程感興趣,而胡賽爾的現(xiàn)象學描述的也是這個過程,戴震和章學誠又繼承了王陽明的哲學,所以戴震和章學誠的哲學類似于胡賽爾的現(xiàn)象學,這個推論可從《文史通義》的文本闡釋中得到證實:
      “《易》以天道而切人事,《春秋》以人事而協(xié)天道”《易》包含哲學和哲學史、《春秋》包含歷史和歷史哲學;“遷書體圓用神”、“班氏體方用智”《史記》比《漢書》在明見性方面更勝一籌;明見性是指一個意向得到充實的狀況,意向是指關(guān)于某物的意識。明見性程度主要指關(guān)于歷史現(xiàn)象的意識得到充實的狀況?!稘h書》較多地融入了官方意識形態(tài),《資治通鑒》有與政治對手爭道統(tǒng)之嫌,《史記》和《通鑒紀事本末》中的歷史意識比較符合歷史現(xiàn)象,章學誠都給予體圓而用神、有《尚書》之遺的評價。
      “戰(zhàn)國之文,其源皆出於六藝,後世之文,其體皆備於戰(zhàn)國,其源多出於《詩》教”前理解的概念。戰(zhàn)國的文章是春秋戰(zhàn)國百家爭鳴的學術(shù)環(huán)境之下的產(chǎn)物,六藝、《詩》教是戰(zhàn)國之文的前理解,戰(zhàn)國之文是後世之文的前理解。
      百度百科“王陽明”詞條:其眾多弟子對于他的“心外無理,心外無物”理論迷惑不解,向他請教說:南山里的花樹自開自落,與我心有何關(guān)系?他回答說:“爾未看此花時,此花與爾心同歸于寂。爾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爾的心外。”
      也就是說沒有格物(未看此花)就無法致知(同歸于寂),只有格了物(看此花)才能致知(明白起來),“心”就是格物和致知的中間階段(此花不在爾的心外),王陽明認為這個處于格物和致知中間階段的過程是最重要的,他把這個過程稱之為“心”,除去這個過程就不能格物(心外無物)和致知(心外無理)。
      
  •     當我在云南旅行返回的飛機上讀這本書。同行鄰座的女同事問:這書是講什么的?我回答說,我也說不清楚。我想告訴她哲學書,但與哲學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有的書難以下筆評論,這本《傳習錄》便是如此。不是書不好,不愿評論;也不是書特別好,難以評論。有的書超出好與不好的界限。我對這本書無法評論,因為它超出了我所達到的境界,在它面前我是一個無知者,也可以說它是一本太好的書,以至于我除了表達敬意,無話可說。這樣的觀點,不僅僅單指《傳習錄》,它同樣適合于其他的道書。難以下筆的原因,在于古人所謂身心之學,口耳相傳不能盡其意,而要感同身受。陽明子在《傳習錄》中所講的,我無法確切傳達出來。因為它深嵌于生命之中。我可以描繪大自然的生生不息,但一旦涉及到我自己,對自己生命的了解,如同驚鴻一瞥,少得可憐。我們生命的本體大中至正,無毫厘偏失。這是《傳習錄》的基調(diào)。陽明子到底是一個儒家。他正襟危坐,氣象森然。我越讀越感到,他讓人噤口而不敢言。這是我第二次讀此書,對陽明子的肅然,更有深一層體會。所以,我把它放入正在讀的書之列,對我而言,這是一本永遠無法讀完的大書。有時你會對道學家難以忍受。當我再次讀這本書時,發(fā)現(xiàn)無法卒讀。云南雨中的松贊林寺尚有余緒,現(xiàn)在我沉溺于神秘的西藏歌謠,無法自拔,那是拋棄世俗之累的暢快。于是準備讀一讀一年前要讀的《華嚴經(jīng)》。
  •     我不是學文科的人,之所以讀《傳習錄》,是因為看了《明朝那些事兒》,想了解了解明朝第一大能人,中國的又一圣人王陽明。
      
      老實說,看完整本書,有些地方確實看不懂,特別是引經(jīng)據(jù)典之處。下面,我只是談談自己看完書后的感想與啟發(fā)。
      
      第一點,陽明心學將求圣的方法從外在世界轉(zhuǎn)為了內(nèi)在世界,指出了圣人并不是無所不知(外在),而是內(nèi)心純乎良知(內(nèi)在)。我覺得這個理論最大的好處,就是讓人在這紛繁復雜的世界,靜下心來,不貪多,而求精。在做一件事時,只要此心純乎天理,認認真真,那么就心安理得了。
      
      第二點,看完書后,發(fā)覺陽明心學與朱熹的理學,都是對四書五經(jīng)的理解上的不同,對孔子的話詮釋的不同。因次兩派就吵架,不可安寧。儒生缺乏了對客觀世界,對科技的追求。這也是統(tǒng)治階級愚民的政策造成的。
      
      第三點,對書中關(guān)于“求靜”,“主專一”的看法很贊同,很警醒人。
  •     每當開始寫論文的時候總是會有這么一種感覺,要寫之前,覺得對于要寫的內(nèi)容知道很多,基本上寫論文的過程就是一個把自己腦中的聲音訴諸于文字的過程。然而,事實卻不是這樣。寫論文的過程更像是一個學習的過程,每寫完一篇論文回頭再看,發(fā)現(xiàn)自己最初確定知道的,其實也只是主題和一些模模糊糊的想法而已,大部分的內(nèi)容其實需要在寫作中補充查找充實。
      
      在我寫論文之前的“感覺不錯”和寫完論文之后的“回顧發(fā)現(xiàn)”之間產(chǎn)生的鴻溝,是如何產(chǎn)生的?
      
      李笑來在《與時間做朋友》這本書里面有一個提法,把人的知道分成幾類,我借用他的關(guān)于知道的框架,再擴展分析一下。
      
      1 我知道我所知道的。
      比如我知道(海水是咸的),同時,我知道(我知道海水是咸的)
      
      2 我知道我所不知道的。
      比如我知道【我不知道(海水是不是咸的)】,我知道【我不知道(關(guān)于如何編程的知識)】
      
      3 我不知道我所知道的。
      比如我曾經(jīng)背誦過某人的電話號碼,我曾經(jīng)學習過關(guān)于結(jié)構(gòu)主義的章節(jié),但是我現(xiàn)在忘記了我曾經(jīng)記過,別人如果不提醒,我也許永遠都不會知道我曾經(jīng)記過。但是在別人的提醒下,比如電話開頭的幾位數(shù),上課時的天氣和老師著裝等等,我突然想起我曾經(jīng)學習過這么一節(jié)課。在提醒之前,就屬于我不知道我所知道的。
      
      4 我不知道我不知道的。
      按照定義,我無法舉出一個實例,因為一旦我給出了一個諸如我不知道【我知不知道(關(guān)于編程的知識)』,這個例子其實屬于第二種情況和第三種情況的一種。因為我不知道我知不知道其實也是一種”知道“。
      
      這里的知道(我知道)中的第一個知道,其實屬于元認知(Metacognition)的范疇。元認知研究的開創(chuàng)者Flavell將元認知表述為“個人關(guān)于自己的認知過程及結(jié)果或其它相關(guān)事情的知識”,以及“為完成某一具體目標或任務,依據(jù)認知對象對認知過程進行主動的監(jiān)測以及連續(xù)的調(diào)節(jié)和協(xié)調(diào)”。(wiki)
      
      回到寫論文這件事情上,按照上面給出的幾種分類,寫論文的過程就是一個從我知道(我所知道的)和我知道(我所不知道的)逐步通過查找,閱讀,分析,寫作的步驟,逐步把我不知道(我所知道的)和我不知道(我不知道)轉(zhuǎn)化成為我知道(我所知道的)的內(nèi)容。
      
      就用寫這篇文章為例子。
      
      在寫作之前:
      
      一、我所知道的(1 我要寫一篇關(guān)于寫論文心得的文章 2李笑來關(guān)于”知道“的一些知識)
      
      二、我知道我不知道的(我不知道整個文章在展開過程中會用到哪些概念和例子))
      
      三、我不知道我知道的(關(guān)于元認知的知識)---之前看過相關(guān)論文,但是忘記了,寫作時突然想起,認為元認知知識可以解釋文章中的一些事情。
      
      四、我不知道我不知道的(我不知道我不知道元認知的提出者是誰)
      
      
      在寫作之后,就是現(xiàn)在:
      
      一、我所知道的(寫作之前的一+二+三+四)
      
      二、我知道我不知道的(關(guān)于元認知更深入的知識,和最新的研究進展)
      
      三、我不知道我知道的(沒有)
      
      四、我不知道我不知道的(沒有)
      
      最后來看”知行合一“這個說法。首先,我理解的知行合一就是知識與實踐的統(tǒng)一。其次,運用上面的分析,來看實踐的重要性。
      
      在我寫文章的這個實踐過程中,我所知道的當然還是知道(除非實踐過程中被雷劈,那我的全部知道估計都成為第四類了)。
      
      之前我知道我所不知道的,在實踐過程后成為了我知道我知道的。
      
      之前我不知道我知道的,在實踐后成為了我知道我知道(回想起學過元認知)和我知道我所不知道的(我知道自己對元認知的最新研究發(fā)展不了解)。
      
      之前我不知道我不知道的,現(xiàn)在成了我所知道的和我知道我不知道的。 但是,仍然有也許是無限多的我不知道我不知道的內(nèi)容。
      
      題外話,知道自己有些知識是自己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也許可以使人更加謙卑與虛心一些,明白自己的局限,知道自己的邊界在哪里,才能突破自己,突破思維的局限。
      
  •     勒奈·笛卡爾的童年曾有個很好玩的故事。
      
      四百年前的夜晚,保姆抱著笛卡爾看星星,保姆告訴笛卡爾,每顆星星上都有一位美麗的公主,公主天天吃著糖。兒時的笛卡爾反問到:“那公主為什么吃糖,卻不吃蘋果呢?”保姆回答:“因為星星上有很多糖果啊!”笛卡爾表情忽然嚴肅起來:“你怎么知道星星上有很多糖,難道你去過嗎?”
      
      上述到公元前五世紀,古希臘的大學里門生云集,智者高爾吉亞為了反對巴門尼德的“存在論”拋出了懷疑論的三大命題:一、無物存在。 二、如果有物存在,也無法認識它。三、即使可以認識它,也無法把它說出來告訴別人。
      
      笛卡爾與高爾吉亞,就像陽明先生延續(xù)了陸九淵之說,當?shù)芽栒业搅四莻€愛吃糖的瑞典公主克麗絲汀,在直角坐標和無法想象的愛情挫折下,笛卡爾終于想出了“我思故我在。”
      
      這也是個懷疑論的命題,笛卡爾的神是建立在主觀以上,要不然,當主觀思想懷疑自己的時候,連世界都不復存在,一切都只是個幻想了,這也是個悖論,伴隨著的幾百年無休止的爭吵,直到陽明先生被貶到貴陽龍場驛站那一年,《傳習錄》才初見倪端。
      
      天欲立其人,必先苦其心,而先生卻不信天。先生覺得:心的強大才是最強大的。在龍場這個鳥不拉屎的窮鄉(xiāng)僻壤,先生才恍然大悟:心即理(心外無物)、致良知、知行合一。先生悟出只有這樣才可以讓自己更強大至圣,這就是陽明心學。
      
      再次追溯到2000年前,如果高爾吉亞還可以復活,那真的需要坐下來跟先生好好請教了,主題當然還是“客觀存在與主觀本我”?!秱髁曚洝窌o出高爾吉亞三大命題的完整答案。
      
      —— 那年的春天,陽明與學生在山上春游,學生問:“先生,你看這漫山遍野的花,他們明明開著,難道說你沒看到花,花就不開了嗎?”
      
      先生笑了笑說:那時候,我與花同歸于寂。
      
  •      講了那么那么多,通書只說了“天泉證道”而已: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能明白的人看一下就明白了,不明白的人說再多也都只是廢話,說死了也沒用。
       中庸道之大乘。守仁老大萬歲。
  •     王陽明說,修行的根本就是“必有事焉”,而事上磨練的根本是“致良知”,因此在事上磨練上,“勿忘勿助”只是督促措施,而不能作為修行的目的,修行的根本目的就是“致良知”。
      這就像一個人駕著馬車走在康莊大道上一樣,馬夫時常會對馬呵斥一聲,或揚下鞭子,讓它不要走偏道,或者不要走得太快,但是呵斥或者揚鞭都不是目的,讓馬車走在康莊大道上才是目的,因此在修煉時,不能始終將注意點放在是否呵斥和揚鞭上,而是應該放在走在康莊大道上的馬車上,在這里,馬車走在康莊大道上就是 “必有事焉”,“事上磨練”,而此時真正的核心就是通過趕馬車來讓良知顯現(xiàn),讓良知發(fā)揮作用。
  •     行知合一哲學
      作者:粱紅兵(劍神粱飚,未名白領培訓網(wǎng))101007
      行是主體的行,知是主體的知。
      
      知改變主體的本質(zhì),行改變主體的存在。
      
      知是主權(quán)的能力,行是主權(quán)的意志。
      
      行先于知,行高于知,行勝于知。
      
      行帶動知,行反哺知。
      
      知輔助行,知夯實行。
      
      知的目標是行,知的標準是行。
      
      沒有完美的知,只有滿意的行。
      
      知就是行。
      
      知是精神的魅力,行是存在的精彩。
      
      注:本文批判、繼承了以下哲學家、政治家的觀點——王守仁、馬克思、薩特、尼采、金日成。
      
  •     記得在之前寫“妄論心學”篇之時留下一句話,
      
      “至于這知行合一的功夫,請恕我打個暫停,待修身有成,繼而下輪開講?!?br />   
      一不打想一年半過去了,
      
      從武漢之落櫻繽紛到喀什之狼煙烽火,從新加坡之燥熱脹氣再回帝都之尊榮爽氣,
      
      從本科生到研究生到工作,
      
      翻越半個北半球,跨越半個歐亞大陸,享盡人世變遷,
      
      卻遲遲未下筆,
      
      足見頓悟及精進之難得。
      
      
      
      近日跟隨陽明先生的生平足跡開始關(guān)注釋家,結(jié)合以前老道的底子,
      
      后去了趟余姚拜了趟老師,以及最近一系列的人際潛伏,
      
      更重要的是,加上與俊童鞋的午夜切磋靈犀一現(xiàn)。
      
      總之,健全了自己心學體系之后的快感,若不乘機記錄下來,是會很容易忘的:
      
      
      
      上篇講到的自己對于格物 致知 正心 誠意的理解,現(xiàn)在看來也不過是個知識性的淺層介紹。
      
      關(guān)鍵在于要落實在知行合一的方法論上,才談得上有所小成。
      
      
      
      其實,按照朱子的二元論,
      
      知與行是同一事物的兩端,那么,無論是先知后行,還是先行后知,亦或是同知同行同行同知,都不過是在一條繩上的螞蚱,說來易,修煉起來其實是個大難。
      
      我以為,這就是我近一年半來停滯的位置和疑惑所在,
      
      知方向,有追求,敢實踐,肯實干,卻為何仍無法大幅度精進?
      
      
      
      昨兒集中地看了各家對于國學的評價,方才有了點滴新的感悟,
      
      其實在朱子之前的國學,大多均是三元論的,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生無窮,無窮包萬象。
      
      各位切不可小看這從一到二,二再升三的過程,
      
      國學之偉大,中華民族歷經(jīng)戰(zhàn)火飛揚焚書坑儒滄海桑田變化莫測之時局卻依然源遠流長之奧秘我以為恰在于此,
      
      吸納其他思想為我所用,開放自信而且兼容并包。
      
      
      
      可惜之可惜,在朱子完成了對于四書的整體編撰之后,在明清皇帝相繼讓它成為科舉取士的外在標準之后,這個光榮的傳統(tǒng)恰如斷了線的風箏,
      
      中華民族也隨之滑向了暗淡無光固步自封保守自大的封建晚期。
      
      而被當時統(tǒng)治者摒棄為“偽學”之陽明學,卻很諷刺的啟蒙了東洋近鄰,以至于有之后令中國人恥辱異常的甲午海戰(zhàn),日俄戰(zhàn)爭以及中日戰(zhàn)爭。
      
      
      
      外界本無規(guī)則,說的上規(guī)則的無外乎每一個生命的個體對于自身幸福的訴求。
      
       那么,知行合一的落腳點,只求一字,
      
      定。
      
      我想,當年陽明格竹子之后問經(jīng)佛老,
      
      應該也是從禪宗里悟出了這禪定的魅力吧。
      
      至此,
      
      陽明先生突破了朱子二元論對人性的桎梏,復興傳統(tǒng)三元論開放自信尊重個體價值之瑰麗光輝,迄今仍光耀時代,
      
      
      
      萬事不在乎外界如何看自己,萬事更在乎自己的內(nèi)心如何看待外界。
      
      若說知與行是同一件事情的兩端,
      
      知屬靜,行屬動,
      
      那么,這個定,
      
      不僅是靜知的外相,也是行動的方法,
      
      這樣,
      
      通過定,心學實現(xiàn)了知與行,動與靜的辯證統(tǒng)一,
      
      通過定,知行合一突破了二元空間的局限,構(gòu)建起三元空間坐標。
      
      通過定,人之本心架起了與外在客觀世界相聯(lián)系的橋梁。
      
      心定,恰為心學取其中得其法的三元歸宗。
      
      
      
      實際上,我們讀書,我們?yōu)槿?,我們處事,我們張望天下,匡扶社稷?br />   
      都不能不離開這個“定”。
      
       無論是在哪里流浪,在書房里苦讀,在商場上角逐,還是在戰(zhàn)場上殺戮,
      
      若當真參透了此法,不停的做到了精進,才是得了知行合一之真?zhèn)鳌?br />   
      
      通透了一個“定”字,我們可說格物 致知 正心 誠意本是融會貫通之一事,無外乎先定而精進之方法。
      
      修齊治平 功成 遂天下也,也本是自然,無外乎有了方法之后的方向。
      
      一步一步的來,心定方能精進,精進才能幸福。
      
      
      有了信仰,才是個真正幸福的人。
      
      
      
  •     也許和我個人的經(jīng)歷和思想有關(guān),此書還未讀完,細細品位之余,就感受到內(nèi)心前所未有的強大力量。。。
      書中要求我們立志成為圣人,我目前的境界還不敢有此妄念,但是決心以王圣人的行為為標準,不求成圣,但求存養(yǎng)心性,知行合一。。。
      不知道是讀這本書讓我安靜下來,還是先安靜下來才讀進了此書,總之,讀的時候內(nèi)心特別平和安靜,也只有這樣,你才能細細品味。。。
  •     看了《傳習錄》,看了《論語》,看了新儒家牟宗三、梁漱溟、錢穆先生的著作,真的非常感動。他們的人格光輝仿佛在無盡的黑夜里給我的生命點亮了一盞燈,讓我看到人生的出路和方向。想到以前的膚淺和頑劣真是羞愧難當,枉為人也。
      
      人生天地間,真正該追求的是什么呢?根據(jù)我對儒家學說的理解,簡單地說來就是要做一個好人。然而好人,在如今這個不僅是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甚至是人欲橫流、道德頹喪的年代和國度,真是太難太難了。用牟先生的話說,這真是中國人最墮落的時代。然而與其詛咒黑暗,不如點亮光明。這光明是什么,就是德性、良知的力量。五百多年前的陽明先生就曾慨嘆:“三代之衰,王道熄而霸術(shù)昌;孔孟既沒,圣學晦而邪說橫。教者不復以此為教,而學者不復以此為學?!笔前。噯柆F(xiàn)在哪個學校,哪所大學在教圣人之學呢?這些個學校教的僅僅是用來考試升學、升官發(fā)財、入市謀生的知識和技能。如果說從小學到大學,學生確實被灌輸以做人的道德,那么由于其缺乏圣人之學的引導,僅僅把所謂馬列毛鄧之流的霸術(shù)作為施教的材料,最終只能是誤人子弟,而且讓人們更加厭煩道德說教。
      
      我們被灌輸?shù)?,這是一個進步的時代。然而進步了什么?救人的學生滑入江中,也沒人肯救;十七歲的民工被機器截去三根手指,領導卻不肯拉去醫(yī)治;少女為了和兩男子歡娛,竟親手掐死了自己的奶奶……此類事件層出不窮,不勝枚舉。試問比起明朝,甚至比起周朝,我們進步了什么?火車提速了,坐在火車上的人就幸福了嗎?華人登月了,坐在電視機前的觀眾心里就踏實了嗎?所謂的進步如果不是謊言,就是扯淡。陽明先生慨嘆道:“吾之說雖或暫明于一時,終將凍解于西而冰堅于東,霧釋于前而云滃于后,呶呶焉危困以死,而卒無救于天下之分毫也已?!奔词褂嘘柮飨壬@樣的圣人存在,明代當時的社會風氣也并沒有改進,更何況今日。現(xiàn)在的中國,只看到達官貴人、鴻商富賈掌握話語權(quán),宣傳他們那一套成功哲學。所以,我們的眼光都被吸引到他們身上去了,仿佛只有當大官,賺大錢,學有大學問,做了大事業(yè)才算成功,才是人生的目的。如果讓我歌頌成功,那么就是讓我歌頌出身的幸運和生活的機遇。試問,今天的中國僅靠個人的知識才能,你能走多遠?
      
      可是儒家教導我們,一個人應該追求的是人格的完成,而不應該考慮外在的事功。對于用人者,王陽明說道:“用之者惟知同心一德,以共安天下之民,視才之稱否,而不以崇卑為輕重,勞逸為美惡?!睂τ诒挥玫娜?,他說道:“效用者亦惟知同心一德,以共安天下之民,茍當其能,則終身處于煩劇而不以為勞,安于卑瑣而不以為賤?!彪m說,我們古人有立德立功立言之三不朽之說,然而誠如錢穆先生所言:“然立功有際遇,立言有條件,只有立德,不為際遇條件之所限?!币虼?,不論是國家領導還是販夫走卒都有可能成為一個有德性的人,都有可能完成自己的人格?!@就是所謂的人皆可以為堯舜。因此,我們評價一個人的人生成就,便不該以外在的身份、權(quán)力、力量、知識、才學為標準。而應該以他的德性為評價標準。
      
      圣人之學,其實就是教導我們怎么樣去做一個真正的人。如果只從外在的物質(zhì)事功上尋求,那么一生也找不到安身立命的根本。可怕的是,如果不是還有港臺海外的儒者繼續(xù)存養(yǎng)傳播圣人之學,那么茫茫中華大地上的人們豈不一生無明,活了也白活,死了也白死。陽明先生所說的“知行合一”的真正意思,我覺得就是“紙上說來終覺淺,須知此事要躬行?!敝铝贾恼嬲馑迹矣X得就是把我們的良心發(fā)揮出去,去做好事。知行合一和致良知的道理,不管哲學上解釋得多么復雜多么深刻多么適宜思辨,都不能切中它的要害。它根本上就是一種活的工夫。而圣人之學,也必須以活人來教,來身教。如果沒有王陽明這種圣人境界的導師以親身實踐、驗證這門學問,讀再多的書,經(jīng)過再好的大學訓練,也不一定能體會到這門學問的真理性。
      因此,我的理解是,圣人之學根本不適合在傳授知識技能的所謂學院里來教,它不是學術(shù),不需要那些毫無實踐的人在理論上爭論不休,它是一門活的工夫,必須用實際的仁義禮智信忠恕孝悌親來表現(xiàn)、驗證。王陽明根本就不注重作為學問的訓詁、記誦、詞章,更不注重外在的富國強兵、建功逐利的霸業(yè),在他看來注重這些的人哪里懂圣人之學呢?因為他們舍本逐末,還放不下功名利祿這些虛的東西。
      “記誦之廣,適以長其敖也;知識之多,適以行其惡業(yè);聞見之博,適以肆其辨也;辭章之富,適以飾其偽也。”作為一個立志做學問的人,如果真能放得下這些,才能趨近真理。在王陽明這里,做學問和做人是統(tǒng)一的,如果做人一談糊涂,那么他的學問也是偽學問。
      
  •     王陽明在《傳習錄》中的一個核心概念便是良知,而海德格爾在《存在與時間》中也花了不少篇幅探討良知,本文的目的就是要考察此二種良知究竟有何異同。而這種考察對于我們跟深入地理解陽明先生的良知是很有幫助的。
      
      王陽明所說的“良知”究其來源,就是孟子所說的“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也。及其長也,無不知敬其兄也。親親仁也,敬長義也。無他,達之天下也。”(《孟子?盡心篇》)——從這個方面看來,良知便是一種先天的知識,良能便是一種先天的能力,它們都是人本來就有的“內(nèi)在的道德性”,其本源都是人心。人的本心能自發(fā)地知仁義禮智信孝悌忠敬……。王陽明將良知代表人的本心,所以它也綜括了孟子所說的心之四端,陽明說道:“良知只是個是非之心。是非只是個好惡。只好惡就盡了是非,只是非就盡了萬事萬變。是非兩字是個大規(guī)矩。巧處則存乎其人?!?《傳習錄》卷三)這樣陽明就把孟子的是非之心、羞惡之心合起來一起收于其良知上來講,一起皆是其良知之表現(xiàn)。陽明還說道:“良知只是一個天理自然明覺發(fā)見處,只是一個真誠惻怛,便是他本體。故致此良知之真誠惻怛以事親便是孝,致此良知之真誠惻怛以從兄便是弟,致此良知之真誠惻怛以事君便是忠。只是一個良知,一個真誠惻怛。” (《傳習錄》卷二“答聶文蔚”)——這是陽明于真誠惻怛說良知,真誠惻怛便是良知的本體。良知這個作為人最內(nèi)在的自性本性在種種特殊的機緣上,便自然而自發(fā)地表現(xiàn)而為各種不同道德“天理”,如在親親,敬長,從兄,事君等事上表現(xiàn)為仁、義、弟、忠等,仁、義、弟、忠便是所謂的天理(道德法則)。而這些天理,乃至所有的天理都不是外在的,而是良知本身所自然明覺的,而且是自發(fā)產(chǎn)生的。正如孟子所說:“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孟子?告子上》)孟子講性本善、理同然、求放心等,都成了宋明理學心學的先驅(qū)。陽明接著孟子這條路走,因此總說“良知即是天理”,天理不是良知的對象,而是良知本身之真誠惻怛處。
      
      根據(jù)以上的論述,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王陽明所說的良知有這么幾個特征,即內(nèi)在固有性、道德性、自發(fā)性。然而如果僅僅這樣理解良知,就很容易悖于儒學根源,也即孔子思想的精微處了。為何這么說?因為在孔子那里,他的治國平天下的道就是非固有的、非現(xiàn)成化的。季康子問政于孔子曰:“如殺無道,以就有道,如何?孔子對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比偃。’”(《論語》12/19)“殺無道,以就有道”似乎有理,但卻將“道”視為現(xiàn)成的、擺在那里的標準了。這樣的話,有沒有道豈不是當權(quán)者說了算嗎?真正的道是構(gòu)成性的,通過禮樂教化之“風”來淳化天下的生存境界。因此,如果把心性理義理解為先天的實體,如孟子所謂的“此天之所與我也”,只是被后來的人欲陷溺住了或放縱了,那么這樣就將失去良知、本心的境遇構(gòu)成的維度了。所以,我們不能把良知實體化、抽象化、現(xiàn)成化:把它當做一種一直在人心里存在著的實體,一個從各種善心、善行那里抽象出的固有的共相、固有的道德原則,一個存在論上的存在者等等,而要看到它的機緣性、開放性、非固定性、非現(xiàn)成性……否則,從內(nèi)在的良知到外在的仁義禮智,只不過是先天的現(xiàn)成者與后天的現(xiàn)成者之間此消彼長的關(guān)系,與孔子的禮樂仁義中的純構(gòu)成思路和境界已有相當?shù)木嚯x了。——這便是陽明的良知和海德格爾的良知第一層面上的相似性,即良知的非現(xiàn)成性、非概念性等。因為海德格爾也說道:“良知作為此在的現(xiàn)象不是擺在哪里的、偶爾現(xiàn)成在手的事實?!?《存在與時間》p,269)
      
      然而,這種把良知現(xiàn)成化、固定化的理解似乎是不可避免的。因為人腦確實有把事情簡單化、確定化、現(xiàn)成化的傾向。但是,我們還要注意王陽明在不同的場合對于心之本體是什么有不同的論述,可見他并不是要將孔子思路僵化、固化。王陽明說,良知是道。既然良知是道,而道是不固定的、非現(xiàn)成的,因此良知也不是擺在那里的、現(xiàn)成在手的。比如,他說過“知是心之本體”、“樂是心之本體”、“定是心之本體”等等,可見他所說的本體并不是西方哲學意義上的實體,因此陽明也說過“心無體”,本心并沒有一個隔離的自體擺在那里。那么,根據(jù)根本不存在良知這個精神性的實體,我們是否就此便可得出根本沒有良知這回事呢?當然不能。王陽明說道:“目無體,以萬物之色為體。耳無體,以萬物之聲為體。鼻無體,以萬物之臭為體。口無體,以萬物之味為體。心無體,以天地萬物感應之是非為體?!?《傳習錄》卷三)因此,心的全部感應之是非之決定就是它的體,就是它的當體自己?!虼诉@便是二者第二層面上的相似性,即良知的普遍性:良知是人所共有的。因為海德格爾說道:“良知向來是我的良知”,而每個人都是一個“我”,故每個人都有良知。但是,王陽明的良知是更普遍的,他不僅僅是人所共有的即“存在依于心”的,還是(巴克萊意義上的)“依于神心”的。(參,《從陸象山到劉蕺山》,p160)
      
      海德格爾在談到此在的本真存在時,談到了良知(Gewissen)現(xiàn)象。由于此在首先是作為常人而存在的,因此他要找回自己,這就有了“良知的聲音”。此在是一個朝向死亡的存在,因此他就有了無限的可能性,而當此在還沉溺于常人中時,他便無法意識到他的可能性,也即“能自身存在”的能力。“良知的聲音”或“天良發(fā)現(xiàn)”的現(xiàn)象不論古今中外都引起過不少思想家的關(guān)注和爭論。神秘主義者、先驗主義者、精神實在論者一般都肯定它的真實性;而概念理性主義者、經(jīng)驗主義者和唯物論者則傾向于將它還原為或解釋為另一些“更真實”的過程的表現(xiàn)。在肯定良知現(xiàn)象的真實性的人中間,又有兩種不同的解釋方式。一種認為良知是某種異己的、超人的力量或存在者(比如上帝)與人溝通的渠道;另一種則認為良知只與人本身相關(guān),比如康德、孟子以及王陽明。海德格爾的立場和后者接近,但還是有不同。孟子的觀點是將良知解釋為一種道德的聲音或本能,沒有去追究人的超道德倫理的此在方式與良知的關(guān)聯(lián),因而在存在論上是無根的。那么王陽明的良知是否也如此呢?根據(jù)前文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良知具有道德性,可是王陽明還說過“其良知之體,皦如明鏡,略無纖翳,妍媸之來,隨物見形,而明鏡曾無留染……”可見,他又把良知看做一絲不染之心,這樣也就是儒家所謂至善(無善無惡)的境地。依此,我們可以認為,良知在最根本上是無道德內(nèi)容的,但當它一旦具體地呈現(xiàn)出來時就有了道德內(nèi)容??瓷先ゲ环闲问竭壿?,然而良知順其自然的表現(xiàn)便是天理道德。這樣,王陽明和海德格爾的良知在存在論上都是有根據(jù)的,——這便是二者第三層面的相似性。只不過前者的良知依據(jù)機緣呈現(xiàn)出來時便具有了道德性,而后者的良知呈現(xiàn)出來時揭示人的可能性。
      
      海德格爾認為,良知是一種“呼喚”(Ruf)。他說道:“我們所稱的良知,即呼喚,是在其自身中召喚常人自身;作為這樣一種召喚,它就是喚起這個自身到它的能自身存在上去,因而也就是把此在換上前來,換到他的諸種可能性上去。” (《存在與時間》p,274)與人們之間的閑話不同,此呼喚不嘈雜、不模棱兩可、不引起好奇,而且它不依賴物理的聲音,也不傳達任何具體的信息,比如像道德戒律或絕對命令那樣的東西。然而,這呼聲明白清楚,有確定的指向,是此在能夠本然領會的。海德格爾說道:“此此在在良知中呼喚它自己本身?!?《存在與時間》p,275)此在如何可能自己呼喚自己呢?如果把此在看成認識論上的主體,那當然不可能,可是如果看到此在本身就有的境遇構(gòu)成特性,即此在只是“去在”的前拋、后牽、中掛中得到和維持自身的存在,它的根底處就有構(gòu)成的跨度和異化(沉淪和被拋)的可能,那么此在便能通過良知“呼喚”自己。
      
      而陽明則認為良知是“復得”的,他說道:“良知是造化的精靈?!巳魪偷盟晖耆瑹o少虧欠,自不覺手舞足蹈?!?(《傳習錄》卷三)這跟孟子所說的“萬物皆備于我,反身而誠”又是同一個意思。從“復得”才來轉(zhuǎn)到“致良知”。致良知就是把良知之天理或良知所覺之是非善惡不讓它為私欲所間隔而充分地呈現(xiàn)出來以使之見于行事,即成道德行為。因此,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致”字就有“復”字的含義,“復”必須在“致”中“復”,所謂復其本有,因此復便有“后返”的意味。根據(jù)牟宗三先生的解讀,“致良知底致字,在此致中即含有警覺底意思,而即以警覺開始其致?!?《從陸象山到劉蕺山》,p162)他還說道:“逆覺之覺,亦不是把良知明覺擺在那里,而用一個外來的無根的另一覺去覺它。這逆覺之覺只是那良知明覺隨時呈露時之震動,通過此震動而反照其自己?!?同上,p,163)這便和海德格爾所說的“呼喚”一樣都有后返的、后來才察覺到的含義在里頭。而且,這就表示王陽明所說的人心本身就不是認識論的平面化的主體,而是有一構(gòu)成的跨度,只有這樣自己才能通過震動復得良知——這便是二者第四層面的相似性,即良知是失而復得的,而人心和此在也不是平面無構(gòu)成維度的。
      
      綜上所述,王陽明的良知在存在論的本源上是至善,是沒有道德色彩的至高境界,可當人通過逆覺體證的工夫復得它之后,人(做事的)可能性雖然有很多,但萬變不離其宗,致良知之人其做人的可能性就只剩一種即只能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路。而海德格爾的良知完全沒有任何道德的、心理的、社會的色彩,它本身并非道德的,而乃是道德之源,而且它不局限于發(fā)聲的言語而為語言之源。良知的呼喚只是讓此在聽從于它最切己的生存可能性,并沒有呼喚人去做一個有道德之人——這便是二者最大的差異。從這點出發(fā),我們還可以看出實踐這兩門不同的關(guān)于“良知”的學問的人的后果。劉蕺山在大明王朝覆滅的情況下絕食而死,而海德格爾在納粹興起之時卻當了納粹的合作者。
      
      
  •     所知暗地,所行暗地,悲傷排列成行。
      
      有一些事,和一個人無關(guān)。天是這樣的,幾百年前問,幾百年后子孫聽見回響。
  •     從“好好色,惡惡臭”看知行合一
      
      眾所周知,王陽明認為“知”和“行”是同一的。但我不知道他所謂的同一是指什么意思?是指二者在概念內(nèi)涵或外延上完全相同;還是指二個詞匯的所指是屬于同一個對象(雖然二者的能指不同);又或是指二者同屬一種認識的(epistemic)范疇或形而上(metaphysical)的范疇?在這里,任何一個作為具有正常判斷能力和基本漢語理解水平的理性存在者,都不會把顯然屬于不同范疇且具有不同內(nèi)涵以及外延的兩個概念當作是一回事。那么他到底是怎么看到知行合一的呢?且讓我們僅僅分析傳習錄中的一句話來一探究竟。
      在《傳習錄?徐愛錄》第五節(jié)中,王陽明初步表述了他知行合一的觀念。他認為:“見好色屬知,好好色屬行,只見那好色時已自好了;聞惡臭屬知,惡惡臭屬行,只聞那惡臭時已自惡了,不是問了后別立個心去惡?!边@句話實際上是由兩種、四個命題構(gòu)成的,也即:
      
      1.1見好色屬知,好好色屬行。翻譯作白話便是:看到美色屬于知,喜歡它則屬于行。
      1.2聞惡臭屬知,惡惡臭屬行。翻譯作白話便是:聞到腐臭味屬于知,討厭它屬于行。
      2.1只見那好色時已自好了,不是見了后又立個心去好。翻譯作白話便是:你一看到美色就自然喜歡它了,而不是先聞到才生出個好色之心去喜歡。
      2.2只聞那惡臭時已自惡了,不是聞了后別立個心去惡。翻譯作白話便是:你一聞到惡臭就自然討厭它了,而不是先聞到才生出個厭臭之心去討厭它。(白話文翻譯參考《傳習錄》,于自力等注譯,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P31)
      
      在我看來,第一種的兩個命題即1.1和1.2犯了范疇(category) 混淆的錯誤。而第二種的兩個命題即2.1和2.2犯了三種錯誤:一是對核心概念的缺乏必要的界定;二是邏輯推理出錯;三是在因果(causal)關(guān)系和邏輯(logical)關(guān)系中未加區(qū)分。
      首先,我們來分析第一種、兩個命題1.1和1.2的問題。在這一節(jié)中(如同其他各節(jié)),王陽明先生沒有給予“知”和“行”這兩個核心概念以充分的定義或描述。那我們只好將這兩個詞匯以它們在日常交往中的使用來理解:知,即知識(knowledge)或認知(to know)或認知過程(cognitive process)的意思,是指主體收集客體知識的主動行為;而行,即行為(behavior)或行動(action)或社會實踐(social practice)的意思,是指主體在自覺的意識下對于客觀世界的改造活動。在這組命題中,王陽明把感知(即“見”和“聞”)到一個對象和對其投射情緒意向性(即“好”和“惡”) 視作兩件事即“知”和“行”。感知屬于認知過程的一部分,這是沒有問題的。問題是,“好”和“惡”即僅向?qū)ο笸渡淝榫w意向性屬于“行”也即“實踐”嗎?恐怕不是這樣。我聽說過以言行事的言談實踐(speech act),可沒聽過“以情行事”的“情緒”或“情感”實踐。喜歡一個女孩,如果不說出來,也不付諸行動(如送花追求、寫信表白、大喊‘愛老虎油’等之內(nèi)),能算得上是實踐嗎?除非,王陽明先生能拿出證據(jù)說“喜歡一個女孩”這種情感改變了這個物理世界的某個地方,哪怕一個細微之處,否則我不能接受把“好好色”當做“行”。當然,王陽明的粉絲也許會站出來說:“一個男人在內(nèi)心里喜歡一個女人,他朝思暮想她,甚至意淫她,最終郁郁寡歡、茶飯不思、然后病了、死了;或者他從此立志要做出一番事業(yè)好讓那個女孩愛上他等等”。難道這種喜歡不屬于實踐嗎?在我看來,喜歡本身不是實踐,但它能導致其他實踐行為的發(fā)生。那個男子的死是由一系列其他實踐行為導致的,喜歡本身無法導致他的死亡。再比方說,貞子用意念殺人,但她不能僅僅恨一個人就殺死他。由恨到用意念殺人是一個因果過程,前者是情緒,本質(zhì)上屬于意向性(intentionality)或純粹事實(根據(jù)W.詹姆斯)的范疇,后者是虛構(gòu)出的意念行為(intentional act) 。而且,喜歡和厭惡某種事物,并不完全屬于某種有意識的活動,人往往無意識地喜歡或厭惡某物、某人。所以,在命題1.1和1.2中,王陽明把本不屬于“行”的情緒(感)——無論是作為意向性或作為純粹事實——當做“行”,這是范疇混淆。
      其次,讓我們來看第二種、兩個命題2.1和2.2的問題,也即王陽明給出的例子或曰對其知行合一的“論證”。由于2.1和2.2屬于同一性質(zhì)的命題,因此我們只用分析2.1就可以說明問題。根據(jù)王陽明在命題2.1的意思,我們這些好(女)色的男人一看到美色(不論是氣質(zhì)美、身材性感或樣貌可愛酷似洛麗塔的女郎)就自然喜歡了。這里的關(guān)鍵是,應該如何理解他說的“自然”?這個自然應當作語法上(syntactical)的副詞或連詞來理解呢,還是應當作是事物(包括人的物理肌體)要按其內(nèi)在規(guī)律變化運動的一種狀態(tài)來理解?在這里,命題2.1和2.2中的自然出現(xiàn)了語義模糊性(semantic ambiguity)的問題。為了方便區(qū)分,讓我用斜體漢字自然表示第一種意義上的自然,即句法上的連接;用加粗的漢字自然表示第二種意義上的自然,即事物的合規(guī)律性。下面先讓我們把它當作后一種意思來分析。
      根據(jù)我個人的存在經(jīng)驗,命題2.1所描述的情況確實符合我的情況。因為每當我看到美女,我自然心動,否則我就認為她不是美女;換一個說法,只有美女才能讓我心動,非美女者不能讓我心動。在我一個人身上,命題2.1是奏效的。那么,是不是所有的好色的男女看到(以觀察者的審美標準鑒別出的)美色都自然會心動呢?這個結(jié)論我不好利用所謂的歸納法而推出來。但是,根據(jù)演繹法,即根據(jù)孟子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見《孟子?告子》)的原則——這一原則也許有著人類學、生理學、神經(jīng)科學或心靈哲學的證據(jù)和基礎,而在我看來這一命題具有經(jīng)驗性和實用性的功利價值——命題2.1便可以升級到它的加強版:
      
      2.1.1對于每個人來說,只要看到他(她)覺得好看的美色,便自然會喜歡。
      
      當然愿不愿意和她(他)談戀愛或者怎么著屬于另一回事。
      但是,情況并不這么簡單。因為我們往往聽到有男人說:“這姑娘長得很漂亮,但不是我喜歡的類型”或者聽到某女孩說:“他蠻帥的,但我不喜歡帥哥?!彪y道有見好色,卻不自然好好色的人?在這里又出現(xiàn)的問題是,我們應該如何理解“喜歡”這個概念?在我看來,喜歡至少有兩個層面上的意義:第一,喜歡是指某種被引起的生理和心理的快感。第二,喜歡是指在情感上想和某人或某物長期處于同一物理時空下的愿望。讓我用斜體的漢字喜歡來指代第一種喜歡,而用加粗的漢字喜歡指代第二種喜歡。顯然王陽明先生又一次由于時代和文化的限制,沒有做出這種必要的區(qū)分。根據(jù)我個人的經(jīng)驗,在某種程度上或者在某個時間段內(nèi),當觀察者見到(美)色,并承認(admit)或識別出(recognise)其眼前所呈現(xiàn)出的這一美色(無論是以實體、影像或圖畫等形式所呈現(xiàn)的個人或群體)的時候,觀察者會感到某種程度的快感,而這個快感有它心理反應上的體驗和生理反應上的證據(jù),即觀察者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會出現(xiàn)某種物理改變,這種改變和在見到(美)色之前有差別和出入。因此,在心理和生理意義上,觀察者的快感體驗和神經(jīng)反應便是喜歡。在我看來,王陽明所說的“好”便是這種意義上的喜歡。可是,在現(xiàn)實審美活動情況中,這一快感體驗往往會被觀察者以及被觀察者的知識背景、文化修養(yǎng)、審美情趣、道德觀念、階級成分等因素壓抑或沖淡,觀察者從而會調(diào)動自身整個的精神系統(tǒng)(包括認知、審美、道德等)來綜合判斷和考量眼前的(美)色,因而他(她)有可能得出上述的結(jié)論,即雖然美色好看,但他(她)仍不喜歡。根據(jù)第二種意義上的喜歡,命題2.1在推理上便出現(xiàn)了邏輯錯誤,即看到美色,雖然引起了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快感,但仍可以不喜歡。我們將2.1.1修正后便得到:
      
      2.1.1.1對于每個人來說,只要看到他(她)覺得好看的美色,便自然會喜歡,但可以不喜歡。
      
      換一個角度,如果我們把2.1中的自然僅僅當作連詞或副詞理解,它所表示的看到美色和喜歡美色的關(guān)系便是邏輯上的關(guān)系,也是時間上同步的關(guān)系。按照這樣的理解,看到(美)色-識別美色-喜歡美色是同步發(fā)生的,在邏輯上是一貫的。這里值得注意的地方在于,我在上述分析中加入了“識別美色”這個過程?,F(xiàn)在的問題是,識別美色這一過程是否存在?也即它是否和看到(美)色屬于同一過程?如果存在是否需要時間?因為“現(xiàn)象學家”也許會說,你一下子就可以本質(zhì)直觀到你眼前的現(xiàn)象是一美色。所以如果按照“現(xiàn)象學家”的觀點,“識別美色”這一過程是不存在的。但是,根據(jù)傳統(tǒng)認識論者如洛克的關(guān)于第一性的質(zhì)和第二性的質(zhì)的區(qū)分,美色的美這個屬性屬于它第二性的質(zhì),即色這種物體作用于我們的感官(眼睛)從而產(chǎn)生出的相應的感覺。因此,我們看到色之后才自然感到它的美。這個自然地感到即使和我所說的“識別美色”不是一回事,但也需要時間的維度,哪怕之需要0.01秒。因此,這三者之間的關(guān)系屬于因果(causal)關(guān)系,即由看到(美)色引起識別美色,由識別美色引起喜歡美色。既然是因果關(guān)系,那么三個事件的發(fā)生便有時間上的先后之分。因此,行文與此,王陽明所說的知行合一便取決于對于自然的理解和評判。邏輯上的自然,也即邏輯一貫;而是因果上的自然,也即由前啟后。而我們現(xiàn)在只有把裁判權(quán)交給更高一個級別的理論來進行較量,即我所謂的能夠本質(zhì)直觀的“現(xiàn)象學”和傳統(tǒng)經(jīng)驗主義認識論的較量。如果現(xiàn)象學家勝利,那么命題2.1.1.1便可以改成:
      
      2.1.1.1.1對于每個人來說,只要看到他(她)覺得好看的美色,便自然會喜歡,但可以不喜歡。
      
      結(jié)論:知行合一在這一節(jié)的體現(xiàn)是對于“自然”概念的正確理解,但不管怎么說只要自然能自然下去,也即不管在因果還是在邏輯上能夠順利完成推衍,(拋開范疇上的混淆不論)知行合一便可以得到暫時的證明。
      
  •   你這繞口令一樣的文章所想說的,無非就是通過實踐拓展了知識的范圍嗎?據(jù)我理解,你的意思是,知識分為以下幾個范圍:知道所知道的、不知道所知道的、知道所不知道的,這就像三個同心環(huán),最外圍是“不知道所不知道的”。通過“認識”這個實踐,你的知識范圍逐次向外擴張。
  •   但這四個范圍不見得就是單向遞進的吧,好多時候看自己以前寫的東西,都大吃一驚,發(fā)現(xiàn)當時的想法現(xiàn)在已經(jīng)全然陌生了。知道所知道的,很多時候又變成了知道所不知道的,或者不知道所知道的,甚至不知道所不知道的。否則,我們腦子里的信息早就爆了
  •   ”無非就是通過實踐拓展了知識的范圍嗎?“是可以通過文章得出的一個結(jié)論。
    我寫文章目地是反思一下在論文寫作(實踐)中的”知道“的變化過程。也就是回答文中我自己的問題”在我寫論文之前的“感覺不錯”和寫完論文之后的“回顧發(fā)現(xiàn)”之間產(chǎn)生的鴻溝,是如何產(chǎn)生的? “
  •   這四個范圍我認為的確不是單向遞進的,所以不贊成同心環(huán)的比方。
  •   知行本一體,不可須臾離,識止行停處,行無識亦亡。最近也在琢磨知行合一和時間管理,有趣有趣。
  •   勤而思考之于生活,當是一件如飲水般必要而又自如的事!我雖盡力為之,但還是羨慕你這種無拘無束的生活方式。今后定當細細品讀你的文章,未畢業(yè),瑣事還不少,這也讓我早就忽視了這個旮旯。
  •   謝謝你來鼓勵啊,小虎叔,哈哈!不過你也看到了,我是屬于徒有賬號的那一類人......
  •   我楞是看暈了。待我看完 傳習錄后 再讀之!
  •   相對唯物,絕對唯心~
  •   新銳作家呂崢所寫《明朝一哥王陽明》貌似也不錯。推薦看看
      
      內(nèi)容簡介:
      
      王陽明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的偉人,也是有明一代最為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哲學家。他的一生跌宕起伏,充滿了傳奇色彩。他的心學思想融合了儒釋道三家之精髓,是醬缸文化的最后一劑解藥。哈佛大學教授杜維明先生預言,21世紀將是王陽明的世紀。
      
      本書是迄今為止最好讀的、也是最雅俗共賞的王陽明傳記。作者披閱三載、增刪數(shù)次,在窮盡一切辦法汲取中外王學研究的基礎上,用輕松幽默的筆調(diào)將王陽明數(shù)起數(shù)落的人生歷程娓娓道來,力圖全景式地展現(xiàn)王陽明蕩氣回腸的一生。作者并未止步于寫一本通俗的歷史人物傳記,而是舉重若輕、深入淺出地將陽明心學的三大命題“心即理”“知行合一”以及“致良知”的形成、發(fā)展貫穿其中,并結(jié)合歷史,梳理了儒家思想千年發(fā)展的脈絡,使心學思想的脈絡有跡可循,同時最大限度地使哲學部分通俗曉暢,使每一個普通讀者可以真真切切地讀懂、受益。
      
      
      編輯推薦:
      
      ★以心寫史最牛新銳叫板當年明月
      ★《明朝那些事兒》之后最值得期待的通俗歷史佳作
      ★最年輕、最犀利的陽明心學傳人為您講述有故事的思想,有思想的故事,有故事和思想的歷史。
      
      
      ★中國眾多歷史名人的共同偶像:明朝一哥王陽明
      ★大明王朝三百年,只出陽明一人。立德、立言、立功皆居冠頂,千古無出其右者
      ★孫中山、毛澤東、蔣介石、曾國藩、張居正等一致推崇
      ★《明朝那些事兒》作者當年明月心目中的明朝第一人
      ★研讀《蔣介石日記》,發(fā)現(xiàn)蔣介石一生中最大的偶像是王陽明。閱讀王陽明,令蔣介石“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日本“明治維新”的先驅(qū)在中國明代找到了他們唯一的精神領袖——王陽明。
      
      
      現(xiàn)代人向王陽明學什么?
      ★王陽明“知行合一”的思想是現(xiàn)代成功學最好的指導思想。曾國藩、毛澤東、蔣介石的成功正是應用“知行合一”思想的最好范本。
      ★王陽明“知行合一”的思想可以使現(xiàn)代人自我調(diào)適的能力大大加強,使自我修養(yǎng)的過程大大縮短,使現(xiàn)代人在“知行合一”中得到解脫、安慰和智慧。
      ★王陽明身處逆境、困境、險境、絕境而不氣餒、不放棄的精神,是激勵現(xiàn)代人成功的最好范本。
      ★王陽明是思想的巨人,也是行動的巨人。思想決定高度,行動決定成功。思想與行動的高度統(tǒng)一是“知行合一”的精髓,也是成功的關(guān)鍵所在。
      
      
      關(guān)于王陽明的評論
      
      終明之世,文臣用兵制勝,未有如陽明者?!睹魇?王守仁傳》
      
      王陽明矯正舊風氣,開出新風氣,功不在禹下?!?曾國藩《原才》
      
      陽明心學是我終生的精神食糧?!?蔣介石
      
      彪炳顯赫,自明之后,唯此一人而已。——當年明月
      
      王陽明獨具謀略、嫻于兵法,是無可置疑的軍事天才?!嗲镉?br />   
      我推崇王陽明,是因為他在朱熹的理學已經(jīng)成為正統(tǒng)的環(huán)境下,提出心學,有革命性的意義。——著名經(jīng)濟學家 林毅夫
      
      我的厚黑學,與王陽明的致良知有對等的價值。——李宗吾
      
      陽明心學乃陶冶今日之人心,革新一代風氣之大興奮劑也?!叭毡痉鼱柼薄⑺枷爰?福澤諭吉
  •   請問 必有事焉 怎么解釋
  •   有了信仰,才是個真正幸福的人。
    同感
  •   個人感覺你的思想已經(jīng)偏離了陽明先生的致良知
    而與佛道的法門相近了
    王陽明去后,他的弟子中聶雙江,羅念庵思想就是偏向靜定功夫
  •   嗯 說的極是 確實有過于強調(diào)之嫌。 不過這里偏向靜定一方面是對新近感悟的一個整理 一方面也是為了鞭策自己。
    換句話說 此時此刻卻是用于修身 而非經(jīng)世。
  •   嗯,致良知不一定是經(jīng)世,更是修身,日常言行舉止,都是良知良能,不能局限在做好人上面。其實初學我也覺得應輔以靜坐之類的功夫,否則光妄想去了,但只是輔助,重要的還是行住坐臥體會良知良能,不假人為,畢竟靜坐每天不可能坐多長時間
  •   個人認為 若以知行定為三維世界 修齊治平則是四維時間層面上的修煉; 我對致良知的了解確是 一顆知善知惡的心 是屬于世界觀層面的 是三維坐標里最本源的內(nèi)核;而知行合一 則更偏向方法論。
  •   我不是很清楚你為什么要說三維四維。知行合一,我的理解不是方法,而是個事實,所以對我們來說是個路燈,提醒,你的行為就是你的‘真知’,而良知是人天生就有的,想想看舉手投足,哪些是能學來的?致良知在行為上是返璞歸真,在心理上是清心寡欲。而且也告訴我們不需要去模仿圣人,模仿他們高尚的品格,模仿他們的安靜虛無,因為我們自己天性就具一切德善。人性本善也不是圣人安慰人的言語,而是看清本性是一體的
  •   陽明先生去世前自己也說過
    “無善無惡心之體 有善有惡意之動”
    我以為,陽明先生的思想雖承自孟子,但在晚期已經(jīng)有所轉(zhuǎn)變。
    何況任何對事物世界的看法本身就不是一成不變的,
    古人對世界的認知以及對內(nèi)心的訴求,
    放在今天,或許也應該有所突破。
  •   我查了下傳習錄,這意思早期也對薛侃說過
    ‘無善無惡者理之靜,有善有惡者氣之動’
    我的理解,道不是對事物的看法,若只是見解,則可說可傳了,就像知識一樣。古人對世界,不加任何私見,故得真見,今人各炫聰明,故大道不明。所以談突破,恐怕是沒有依據(jù)也不需要
    面對的問題不同,講法當然不能一樣,我覺得不管變沒變都不重要,圣人的道一以貫之,就像陽明先生說過,若真見了道,則東說西說都是道。所以今天我們的問題跟古人又不同,但大多還是一樣的,看傳習錄,我就覺得那些學生提出的問題大多是我的問題,很有同感,當然我有更多的問題疑惑,可惜無人可問。這是德行不足的緣故,唯有慢慢躬行自悟了
    共同進步吧:)
  •   恰如兄臺所舉之例,陽明先生由“理”到“心”的轉(zhuǎn)變,也是經(jīng)歷了時間的洗禮;道之所以可為道,或許也因為其具有發(fā)展性的一面,何況突破并不意味著顛覆。
      誠然,自己也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尋道者,任何順著本心的實踐,包括與兄臺的切磋,都是十分有意義的。
      所以呢,共勉~~
  •   新銳作家呂崢所寫《明朝一哥王陽明》貌似也不錯。推薦看看
    內(nèi)容簡介:
    王陽明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的偉人,也是有明一代最為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哲學家。他的一生跌宕起伏,充滿了傳奇色彩。他的心學思想融合了儒釋道三家之精髓,是醬缸文化的最后一劑解藥。哈佛大學教授杜維明先生預言,21世紀將是王陽明的世紀。
    本書是迄今為止最好讀的、也是最雅俗共賞的王陽明傳記。作者披閱三載、增刪數(shù)次,在窮盡一切辦法汲取中外王學研究的基礎上,用輕松幽默的筆調(diào)將王陽明數(shù)起數(shù)落的人生歷程娓娓道來,力圖全景式地展現(xiàn)王陽明蕩氣回腸的一生。作者并未止步于寫一本通俗的歷史人物傳記,而是舉重若輕、深入淺出地將陽明心學的三大命題“心即理”“知行合一”以及“致良知”的形成、發(fā)展貫穿其中,并結(jié)合歷史,梳理了儒家思想千年發(fā)展的脈絡,使心學思想的脈絡有跡可循,同時最大限度地使哲學部分通俗曉暢,使每一個普通讀者可以真真切切地讀懂、受益。
    編輯推薦:
    ★以心寫史最牛新銳叫板當年明月
    ★《明朝那些事兒》之后最值得期待的通俗歷史佳作
    ★最年輕、最犀利的陽明心學傳人為您講述有故事的思想,有思想的故事,有故事和思想的歷史。
    ★中國眾多歷史名人的共同偶像:明朝一哥王陽明
    ★大明王朝三百年,只出陽明一人。立德、立言、立功皆居冠頂,千古無出其右者
    ★孫中山、毛澤東、蔣介石、曾國藩、張居正等一致推崇
    ★《明朝那些事兒》作者當年明月心目中的明朝第一人
    ★研讀《蔣介石日記》,發(fā)現(xiàn)蔣介石一生中最大的偶像是王陽明。閱讀王陽明,令蔣介石“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日本“明治維新”的先驅(qū)在中國明代找到了他們唯一的精神領袖——王陽明。
    現(xiàn)代人向王陽明學什么?
    ★王陽明“知行合一”的思想是現(xiàn)代成功學最好的指導思想。曾國藩、毛澤東、蔣介石的成功正是應用“知行合一”思想的最好范本。
    ★王陽明“知行合一”的思想可以使現(xiàn)代人自我調(diào)適的能力大大加強,使自我修養(yǎng)的過程大大縮短,使現(xiàn)代人在“知行合一”中得到解脫、安慰和智慧。
    ★王陽明身處逆境、困境、險境、絕境而不氣餒、不放棄的精神,是激勵現(xiàn)代人成功的最好范本。
    ★王陽明是思想的巨人,也是行動的巨人。思想決定高度,行動決定成功。思想與行動的高度統(tǒng)一是“知行合一”的精髓,也是成功的關(guān)鍵所在。
    關(guān)于王陽明的評論
    終明之世,文臣用兵制勝,未有如陽明者?!睹魇?王守仁傳》
    王陽明矯正舊風氣,開出新風氣,功不在禹下?!?曾國藩《原才》
    陽明心學是我終生的精神食糧?!?蔣介石
    彪炳顯赫,自明之后,唯此一人而已?!斈昝髟?br /> 王陽明獨具謀略、嫻于兵法,是無可置疑的軍事天才?!嗲镉?br /> 我推崇王陽明,是因為他在朱熹的理學已經(jīng)成為正統(tǒng)的環(huán)境下,提出心學,有革命性的意義?!?jīng)濟學家 林毅夫
    我的厚黑學,與王陽明的致良知有對等的價值?!钭谖?br /> 陽明心學乃陶冶今日之人心,革新一代風氣之大興奮劑也?!叭毡痉鼱柼?、思想家 福澤諭吉
  •   明朝一哥那個 寫的,基本都成了網(wǎng)絡語言大全了,什么御姐春哥........而且內(nèi)容明顯一憤青,叫板當年明月,明月可不會寫成這樣,感覺太急功近利,太想火了,沒底線了
  •   原來我這里有人發(fā)廣告。。。
  •   王陽明,慢慢的回去了解他的
  •   lz寫得很好啊,但我覺得定字訣是走偏了,陽明學要旨還在致良知。其實王陽明的著作里對天理的描述已經(jīng)是很難參透了,不須于著作之外另立法門,反而容易執(zhí)著一端失了不著一些意思之意。
  •   恩 你說的對 但是其實是懷有私心的用陽明體系修正自己的體系 也不知會不會劍走偏鋒
  •   說不定也能獨辟蹊徑呢,圣學也不是獨木橋
  •   哈 是!
  •   對王陽明思想最好的總結(jié),是梁啟超的《王陽明知行合一之教》。我自己學習王陽明的歷程,先是通過《明朝那些事》對王陽明開始感興趣。后開始讀《知行錄》,覺得難以理解。之后看了《明朝一哥王陽明》,雖然呂崢列舉的史料有趣,但是呂對王陽明理解似是而非。最終讀到梁啟超的文章,與知行錄一一對照,才真正豁然開朗。
  •   梁作為深受日本維新思想影響的那一代人 關(guān)注陽明學 也算是恰到好處~
  •   陽明一書,苦讀多年無從領悟其要義。近來,忽然悟到知行合一之本在明心見性。定、靜,當是明心見性的枝葉。心不通透明了,知行難以一體。本不在,枝葉不存也。而在修持上,我從時刻明心,守護念上把持,發(fā)覺人心漸洞明透徹,知曉自己在何時何地做何事,物來順受,事來隨變。這是目前所能理解并在做的事情。求指點一下。
  •   知行本就是一體,體用從來無二致。
      若要明理,也可讀大學和壇經(jīng)。
      多在理上用力自然就有偏頗,各種行的法門還是必須的。譬如武術(shù)家光去研究理論最多也就是個王語嫣,始終還是不能身體力行。
      行,也非難事,功到自然成,譬如覺得儒家經(jīng)典對路,則可選擇“大學”,若佛家則“心經(jīng)”,字數(shù)都不多,每天重復詠讀多遍,從大聲到小聲到默讀,日日不斷,日久自然得力。
  •   不敢當!
  •   嗯,說的好,不錯。
  •   haha~
  •   不是很懂。意思是,人需要有自己的信仰么?會不會出現(xiàn)有人以為自己有,實際上卻沒有;有人以為自己沒有,實際上一直有的情況?
  •   此書還未讀完,就感受到內(nèi)心前所未有的強大力量。。。
    同感 啊
  •   悲哉。陽明千古絕學,往矣,往否?常在人間,常在心中。
  •   我怎么覺得儒學其實是齊家濟世用的。離開對周圍的環(huán)境和人的適應、順應,如果都不能有利于自己生存下去,根本談不上是一個好人。
  •   2011-02-02 22:07:35 墨瞳 天然呆
    孔子沒辦法教給你人生目標,目標得自己制定,觀點得自己先有,他只能教你用什么方法去立于世。
  •   這個時代需要什么樣的人?圣人?過去的時代終究一去不復返,
  •   那我們能怎么辦,陽明先生的心學有實際的應用嗎,還有信仰,從小老師就告訴我們破除迷信,我們該怎樣有信仰
  •   先打理好自己這一獨立的個體吧,等成熟了,再背負起“我們”這一整體的責任吧,否則稚嫩的自己經(jīng)不起人類大問題的拷問的。
    至于問題的答案沒有人能說得清或許根本沒答案或許根本就不要有答案,也就不必輕信任何人包括老師、父母、同學。思考你的,活你自己的人生。
  •   那個"我們"是我隨便打上去的,沒別的意思,我自己還很自卑,迷茫呢更管不了別人.
  •   謝謝樓主和布魯斯,謝謝樓主撰文,謝謝一樓的推薦,讓我看到好文。謝謝!
  •   曹操之所以為治世之能臣,正因為他是亂世之奸雄,偉人并非白璧無瑕,而是將自身投入泥沼,借力打力才造就供后人們傳說的事跡,只懂說道的人治不了奸臣,欲治奸,必更甚之..
    所以如今的處世之道不可不學不可不為,但修身養(yǎng)性絕不可廢,廢之則墮于世,反之,只修身而不處世,只一儒生,空高潔之名..
  •   是的 沒有人是完人 要了解人性的黑暗面 但還是要追尋光明
  •   立一個必為圣人之心!
  •   2011-05-26 14:57:14 avalon1000
      立一個必為圣人之心!
    圣人是理想。何況更不能自詡為圣人,哪一個人敢這么評價自己呢?后人或他人的評價往往又因為不知道太多內(nèi)情而顯得虛假或者夸大。沒有圣人,我想事情會更好一點。中國不需要圣人,只需要健全的法制和一幫正常人。
  •   你不也是說一套做一套?頭像為什么是個半裸的女人呢?
  •   我懷疑ls是個涉世未深的道學小青年。首先,性與道德無關(guān)。第二,我不承認有圣人。第三,人格的修為與好色不存在沖突。
  •   這真是中國人最墮落的時代。然而與其詛咒黑暗,不如點亮光明。
    +1
  •   術(shù),邑中道也。從行。朮聲。『說文解字』
  •   信仰不在任何典籍里,也不在別人身上,而就在自己的心中,需要到自己的內(nèi)心去尋找它。
  •   讀的時候感覺自己在被召喚成為一個偉大的人,為天地,為蒼生,為圣學。
  •   首先不承認有圣人和有沒有圣人是沒有關(guān)系的, 如陽明所說, 我們的心如鏡, 但是都被障蔽著, 所以體會不到真正的自己, 圣人實際就是我們的本來的面目, 也即是不染塵的鏡。
    為什么有的人看到這些圣人之言,有人會疑問, 有的人會嘲笑, 有的人會十分努力的躬行? 因為人的境界不一樣,相同事物感受到的感覺是完全不一樣的,而境界又是很難描述出來的。 我承認自己是一個境界不夠高的人,但是在某一段時期, 境界發(fā)生了改變, 對于同樣世界的看法,完全不同, 這一段時期,整個人的精神面貌都會發(fā)生改變, 才明白什么叫做境界,這是一段很好的經(jīng)歷。
    為什么要學習圣人之學, 為什么要修行? 修行即是讓人修正原來錯誤的行為, 比如貪淫, 易怒, 緊張,自私,這些行為給他人帶來了困擾的同時對自己也是一種折磨。 黃帝內(nèi)經(jīng)認為, 七情致病六欲傷身。 而一旦回到我們的本然面目, 境界的提高, 修行, 會給我們帶來的會是整個人生的變化, 會更加的沒有煩惱, 會更加的積極。 當然這些也都要自己去實踐才行, 像我這樣說是不夠的。
  •   樓主寫的太好了,我們需要去追求人格的完成,而不只是功名利祿
  •   在王陽明這里,做學問和做人是統(tǒng)一的,如果做人一談糊涂,那么他的學問也是偽學問。
  •   lz,王陽明很主張去人欲,存天理的。好色他也是要求人去的哦
  •   王陽明講,做事即是做學問。天天喊做人,但做不了事情,也是不通的。我看王學很講究事功經(jīng)濟的,富國強兵、功名利祿本來就在其中,不必一概剔除。
  •   感悟不深,從 《明朝那些事兒》接觸到王陽明。
    金色的勺子“所以如今的處世之道不可不學不可不為,但修身養(yǎng)性絕不可廢,廢之則墮于世,反之,只修身而不處世,只一儒生,空高潔之名..”,嚴重認同。
  •   我也有過這樣的感慨,以至于懷疑自己的人生觀了,呵呵
  •   浮躁的社會中,我們需要方向
  •   我還未讀過此書,但是先生卻是我人生中真正的導師,其中的一點說的挺好的,就是我們不僅要學會領悟先人的德行、修養(yǎng),還需要真正的放在“行”上,光“知”不“行”,這也是很多人失敗的地方,而吸取先生教育我的卻是不斷修習,不斷去行禮做事,這樣才會成為他的后路行人,也是先生欣慰的。
  •   海德格爾不熟悉,不過對王陽明的理解偏很遠
  •   好吧 我接受
  •   不過任何理解都是創(chuàng)造性的 沒有符合作者原意的理解
  •   你引的那幾句海德格爾的話似乎有點看頭,我去查了下其生平,恐怕他還沒脫出思辯范疇,所以行為上就有偏差
    ”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其余不足觀也已“
  •   跳出思辨范疇?進入圣人范疇?
  •   是的,頂多是個聰明點的凡人而已,德行不足,連稱個賢人也很勉強,思維再精深嚴密,終究免不了偏頗,思維本身就有其局限。說得一千,不如行得一寸
    這是中西方的不同
  •   中國人的學問是直指生命,所以不可能光空談就能懂,因為人是活的,所以理也是活的,所以圣人講學很少思辨,都是直接就講出來了,不是邏輯推理出來的,而且一般圣人也是‘述而不作’,他們只是把實相講出來,沒有創(chuàng)作,沒有自己想象成分,所謂”言不虛發(fā),論不虛生“,西方哲學感覺是一拍腦袋,覺得有理,就一大堆東西出來了,你這樣想我那樣想,所謂的真理都是假想出來的東東,當然了,這可能是我的誤解
  •   我以前很喜歡思辨,喜歡邏輯,但現(xiàn)在認識到這些對我沒有一點用。
    所以西方哲學那套東西,已經(jīng)對我失去了吸引力,我只對實實在在真實不虛的學問感興趣。一個辯一萬年,也不知道真理是個什么東西,一個直接就明白了宇宙人生的真相。如果是你,你選哪個?
  •   是的,你說的很有道理。我對于圣人之學也是有很強的認同的??上?,我目前的工作還是要在西方哲學中探索,我還是喜歡思辨,還是渴望認識關(guān)于這個世界的真理。而且,我還有很強的愿望,想要整合中西哲學這樣兩種不同的學問方式。我覺得之所以我這樣選擇,除了現(xiàn)實的生存壓力之外,還有一個就是塑造我的文化背景與專業(yè)訓練,也就是佛教講的緣起。我可能是受了韋伯的蠱惑要以學術(shù)為業(yè),也許這才是我生存的意義。不過,我還是有很多不明白的問題,所以,我也沒辦法做出最終的選擇……
  •   學圣人學問,可以做任何事,佛教里面不是掃地的做飯的都能成正果嘛!我現(xiàn)在做的事也要大量動腦筋,如果按照佛道的觀點,這是大大影響修行的,思維妨道?。∥页姓J他們說的有道理,可不認為他們見解全面,圣人無可無不可,況且思維是上天賦予人的天性,我一直在濫用它我承認,但不認為需要摒棄。子曰: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若我們真辨得理明,行得篤實,做什么不是一樣呢?我思考不影響我的心境,因為順理而行,踏實,而偷懶該做的本份沒做時,心里才發(fā)虛不能得安靜。
  •   呵呵,看《四書章句集注》解釋《論語》9.18 子曰: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
    其中有,謝氏曰:「好好色,惡惡臭,誠也。好德如好色,斯誠好德矣,然民鮮能之?!?br />     
    “好好色,惡惡臭,誠也”,何解?
  •   呵呵,語出《大學》: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
    這樣就通順了。
  •   2010-08-04 02:27:11 Old-Liu  呵呵,看《四書章句集注》解釋《論語》9.18 子曰: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
      其中有,謝氏曰:「好好色,惡惡臭,誠也。好德如好色,斯誠好德矣,然民鮮能之?!?br />       
      “好好色,惡惡臭,誠也”,何解?
    好色就是好色,討厭臭味就是討厭臭味,這就叫做誠意。只有真誠對待自己,才能達到這門學問所要求的境界。
  •   好好色,是具有能動性的。
  •   不知先生現(xiàn)在是否還持這個見解?
    姑妄言之,稱之為‘好色’,說明已經(jīng)‘好’了,否則為什么不說‘惡色’?已經(jīng)喜歡了。接著說‘不是我的類型’,是因為生了其它心思
  •   這是我早期閱讀《傳習錄》時用西方心靈哲學來分析的文章,現(xiàn)在當然不持這個見解了。所以我后面的文章是肯定陽明先生的“知行合一”的哲學的。
  •   不知心學,而另辟蹊徑妄論心學,實有沽名釣譽之嫌,此等分析心學確實可笑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