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與獨裁的社會起源 (II)

出版時間:1995  出版社:遠流  作者:摩爾  譯者:蕭純美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本書試圖說明在從傳統(tǒng)社會過渡到現(xiàn)代世界的過程中,何種因素解釋了 不同國家所經(jīng)由的三個不同主要路徑:資階級革命引導產(chǎn)生的資本主義民主體 制;地主貴族階級主導的現(xiàn)代化,至終所導至的法西斯獨裁政體,以及商業(yè)化 ,現(xiàn)代化的動力為官僚國家所壓抑,因而導致的共產(chǎn)主義革命. 作者從現(xiàn)代化之前的農(nóng)業(yè)社會階級結構和階級關係出發(fā),解釋了不同階級關係 所造成的不同政治過程.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民主與獨裁的社會起源 (II)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96條)

 
 

  •     愛因斯坦曾經(jīng)坦率地說:他執(zhí)迷于大統(tǒng)一理論的動機不在功利而在審美。也就是說:在簡潔優(yōu)美的理論照耀下,紛繁混亂的自然現(xiàn)象突然變得井井有條。人人都抗拒不了這種醍醐灌頂?shù)男腋8?。人文學者其實懷有同樣的野心,希望各種零散知識之下存在某種深層次的統(tǒng)一規(guī)律。于是,他們不斷犯下同一方向的錯誤:在根本沒有聯(lián)系的地方發(fā)現(xiàn)想象的規(guī)律,把大鯨和鯊魚歸為同類。相反方向的錯誤極其少見,因為誰都不愿意否定確實可靠的聯(lián)系。可惜這種確定的聯(lián)系實在太少,無法滿足全世界學者共同的價值偏好。
      1960年代是“現(xiàn)代化研究”的鼎盛時期,在政治學、歷史學、社會學之間的半真空地帶產(chǎn)生了許多著作。這場運動其實是冷戰(zhàn)的間接產(chǎn)物。西方人、尤其是美國人想知道:怎樣才能順利實現(xiàn)傳統(tǒng)社會向現(xiàn)代社會的平穩(wěn)過渡。他們希望能找到現(xiàn)代化的靈丹妙藥,然后散發(fā)給不幸的第三世界人民,就象由好心的美國大兵向柏林兒童發(fā)放糖果一樣。更何況這樣一來,萬惡的蘇聯(lián)人就會無計可施。巴林頓?摩爾和塔爾科特?帕森斯都是這場運動的頂尖人物。他們跟大多數(shù)社會學家一樣,以“兩位馬克斯”(馬克斯?韋伯和卡爾?馬克思)的工具箱為看家本領。
      冷戰(zhàn)結束后的思想氛圍已經(jīng)巨變,所以我們難以充分體諒六十年代“現(xiàn)代化研究”的空疏和驕狂。很少有一門“學科”象這些學者一樣,一開始就無法給自己的主要課題下定義。從來沒有人真正知道:什么叫“現(xiàn)代社會”或“現(xiàn)代化”。大家只是模糊地覺得:二戰(zhàn)后的美國應該算得上現(xiàn)代化的模范國家。既然艾森豪威爾和肯尼迪時代的美國包括大眾民主、工業(yè)化和社會保障的元素,“現(xiàn)代社會”大概應該以此為標準。至于什么叫“傳統(tǒng)社會”,連這樣的參照系都沒有。于是,順化的儒生和山地的苗人、亞歷山大的伊斯蘭法官和丁卡的黑人巫師有幸分享同樣的待遇。這種二分法的愚蠢程度相當于以下的做法:生物學家將物種分為“大象類”和“非象類”,后者同時包括鞭毛蟲、渡渡鳥和長臂猿。
      比較聰明的學者早已看出:鞭毛蟲進化為大象的方式大概不會跟渡渡鳥相同,如果它們真有可能自發(fā)進化為大象的話;但即使在他們最夸張的想象中,可能的路徑也不會超出兩三條。《專制和民主的社會起源》為全人類的現(xiàn)代化勾畫了三條路徑:西方民主之路、東方共產(chǎn)主義之路、軸心國之路。這種劃分法暴露了作者的時代和師承。只有二戰(zhàn)結束后不久那一代人、深受五十年代新左影響那一批人才會這樣預設框架。當然,這批人在打擊韋伯-帕森斯學派的武斷作風方面頗有貢獻。后者總是有意無意地假定:現(xiàn)代化和美國化沒有實質(zhì)性差別。直到今天,新左之所以見重于人,仍然是因為他們有糾偏補弊、拓寬視界的功能。技術意義上的扎實或準確一向不是他們的特長。
      同樣,歷史學意義上的扎實或準確也不是巴林頓?摩爾的特長。一位科班的英國政治-社會史專家首先要用三十年時間熟悉東盎格利亞的耕作制度,旁及英格蘭東、南各郡。他在退休之前,終于感到有把握將泰晤士河谷到赫爾海岸的莊田制度劃分為五種主要類型。如果有人詢問約克郡、德文郡,更不用說威爾士和蘇格蘭邊區(qū)的土地制度;他一定會回答:從撒克遜時代至今,它們跟英格蘭東、南各郡從來不在同一條路線上。而且,它們彼此之間也沒有多少共同之處。如果有人進一步要求他將印度和中國一起納入分類體系,他會有禮貌地回答:此事屬于社會發(fā)展史的范疇。這話翻譯成醫(yī)生的語言,相當于:“患者已經(jīng)是癌癥晚期了,不過我碰巧認識一位老中醫(yī)??????”
      《專制和民主的社會起源》以全世界農(nóng)民的現(xiàn)代化為主題,因此理應非常依賴史料的準確性。不幸的是,本書中正確的史料屈指可數(shù)。相反,如果你把每一處錯誤做記錄下來,做出相應的解釋;積累的讀書筆記就會超出原書篇幅的五倍以上。這樣的著作居然能夠在社會學界贏得(雖然只是曾經(jīng))贏得一定的地位,本身就是通識教育失敗、黨派精神肆虐的絕好證據(jù)。世界上沒有比挑錯改錯更無聊的活動了;然而在本書的范圍,指望“下河不濕腳”實在不切實際。
      作者在最初兩頁內(nèi)就將英國的民主歸因于社會沖突和貿(mào)易增長;除了譴責流行的神話以外,不覺得有必要提供額外解釋。在這個問題上,我們只好無條件信任作者的權威;否則篇幅就吃緊了。他接著就用條狀耕地代表全英格蘭土地制度,把亨利八世沒收修道院土地稱為打擊貴族,把英國革命的主力稱為商品化進程的失敗者,把圈地運動稱為消滅自耕農(nóng)的過程,甚至荒謬到把敞田制的沒落與農(nóng)業(yè)資本主義的興起聯(lián)系起來。中國讀者如果不太理解這些論述荒謬到什么程度,不妨想象某一部中國史論著提出了以下的高論:王莽在科舉失敗后創(chuàng)立了太平天國,匈奴人的衰落為國民黨的北伐創(chuàng)造了條件。逐一指出謬誤是不可能完成的艱巨任務,相反的做法比較簡單。本書只有一項歷史論述完全無可挑剔:革命前英國王室沒有強大行政機構,基層權力掌握在鄉(xiāng)紳手中。其他涉及歷史的內(nèi)容,讀者都不宜信以為真。
      針對這些似是而非、以偏概全、乃至完全謬誤的斷語,作者只提出了一項解釋:這樣可以方便英國革命和法國革命、俄國革命、中國革命對比。這樣一來,本書就要淪為循環(huán)論證;因為此前和此后沒有任何人認為,這幾種革命可以相提并論。這種提法本來應該是作者負責證明的假設,他卻預先以假設為定理,反過來根據(jù)自己的假設篩選自己的材料。他試圖以社會統(tǒng)計學支持歷史論斷,然而搜集的統(tǒng)計資料鮮有符合史料標準的。即使以1960年代的史學標準,他引用的史學著作都已經(jīng)嚴重過時。何況最近三十年來,英國新政治史和地方史研究經(jīng)歷了深刻的革命。今天的英國史專家只要瞥一眼本書的參考資料,就會斷定它們只具備珍玩價值。
      如前所述,本書唯一靠譜的歷史敘述存在于英國史部分。涉及美國、法國、日本、中國、印度的部分,質(zhì)量甚至遠不及英國部分。凡是有過寫作經(jīng)驗的人都能看出,作者的方法是:先編織線索,然后沿著線索部署史料。如果史料不足,就選擇最接近的內(nèi)容,然后重新解釋。用中國傳統(tǒng)學術語言形容:本書屬于“經(jīng)學”,而非“史學”。前者運用的材料最好是真的;但如果不符合“微言大義”的需要,這方面是可以妥協(xié)的。后者體現(xiàn)的意義最好是符合需要的;但如果材料不配合,也可以滿足于存材料而不論意義??涤袨楹土渭酒饺绻麑κ澜缡犯信d趣,完全可能象作者一樣:將印度教暴力分子列入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系列,將穆斯林暴力分子列入法西斯系譜。
      中國讀者很容易忽視西方學者的形而下層面、或是天真地高估他們的客觀中立程度,在這些地方難免有莫名其妙的感覺;所以有必要補充點背景知識。在五六十年代的西方粉紅色文化圈內(nèi),尼赫魯?shù)挠《群吞K加諾的印尼代表最可愛的費邊式中左路線:和平,進步,既反西方又不加入共產(chǎn)主義聯(lián)盟。巴基斯坦和馬來西亞卻代表最邪惡的帝國主義代理人路線:堅決反共,加入西方組織的“東南亞條約”和“中央條約”,建國理由就是為前宗主國(大英帝國)牽制獨立的反殖民主義大國(印度和印尼)。歷史人物和歷史團體的評價通常不取決于其本身,而是取決于他們真實或假想的政治繼承人有沒有跟作者搞好關系。“禍延考妣”、“澤及枯骨”都是經(jīng)常發(fā)生的事情。
      不用說,在粉紅色左派的圈子里,“法西斯”的定義與歷史上的墨索里尼沒有多少關系,比較接近于情人口中的“因為你壞嘛”。這個神奇的動物園包括了從伊斯蘭學者到波蘭工會的各色人物和團隊,唯一共同點在于:這些人都曾經(jīng)或打算利用西方勢力對抗他們的共產(chǎn)黨鄰居。如果出身相同、行徑類似的人物曾經(jīng)或打算利用蘇聯(lián)勢力對抗他們的美國霸主,他們就會被稱為“進步人士”。讀者只要掌握了上述簡要原則,本書涉及印度、中國、日本的部分就可以不讀、甚至最好不讀。如果你不幸讀過全文,很可能不幸記住作者列舉的歷史證據(jù),在復述時順口帶出來;這樣,你就會因為作者的不專業(yè)而受到不應有的嘲笑。如果你只運用上述原理,就完全能夠自己推出同樣的結論,而且發(fā)言時只有結論、沒有證據(jù);這樣,別人即使高度懷疑你的結論,也不大可能提出質(zhì)疑。證據(jù)需要驗證,結論只需要相信就夠了。
      現(xiàn)在,請允許我們用白話(相對于各種專業(yè)黑話)解釋一下作者的結論。他的結論就是拉斯基、費孝通、印度國大黨和中國民盟在1940年代末的觀點。所有傳統(tǒng)社會大同小異;人類社會有普遍規(guī)律;西方民主、蘇聯(lián)和軸心國代表現(xiàn)代化的三種路徑;其他落后國家必須在三者當中做出選擇;費邊式粉紅色主義再好不過;搞好費邊主義就能避免赤化或法西斯化;已經(jīng)發(fā)生的赤化或法西斯化是費邊主義失敗的產(chǎn)物。他的材料是不堪一擊的,結論是先于材料設定的;但這并不能證明他的結論必定錯誤。我們只能證明一件事:在我們生活的世界內(nèi),歷史沒有根據(jù)這種假設發(fā)展。
      在二戰(zhàn)結束后那個短暫的模糊時期,費邊式改良主義一度擁有比蘇聯(lián)-布爾什維克運動更強大的群眾基礎。依據(jù)簡單化的民主理論,他們應該有更好的前途。然而,列寧主義政黨有更簡單、更可靠的程序:極少數(shù)先鋒隊對精英階級施行深度滲透和外圍統(tǒng)戰(zhàn),劫持政治、經(jīng)濟、文化的要害部門,然后由近及遠地清算和改造遠離力量中心的社會各階級。這種程序一旦開始,任何組織松散、依賴散沙群眾的異己勢力早晚逃不了先統(tǒng)戰(zhàn)、再消滅的命運。在作者所謂的“傳統(tǒng)社會”中,只有作者所謂的“法西斯”(我們今天更習慣稱之為“威權主義”)才能替代蘇聯(lián)路線。如果威權主義成功(李光耀或樸正熙的機會至少大于宋教仁或李承晚),某種資本主義社會就要在他們的卵翼下成熟。這種社會將會自動產(chǎn)生作者喜愛的粉紅色左派,正如蘇聯(lián)及其盟邦會自動消滅作者這樣的人物。
      西方左派傳統(tǒng)(社會學尤其是左派的重鎮(zhèn))產(chǎn)生這樣的著作,實在無足為怪。中國讀書界偏好引進“技術上不及格、感情上有共鳴”的西方著作,尤其不足為怪。從1980年代至今,至少有五部流行圖書以“愿望的達成”為隱含賣點。黃仁宇《資本主義與二十一世紀》發(fā)明了“毛澤東的下層建筑和蔣介石的上層建筑”,從而證明“歷史是正確的、未來是光明的”。唐德剛《晚清七十年》發(fā)明了“歷史三峽”,從而證明“錯誤是難免的、前途是光明的”。薩伊德《東方主義》免費收復了話語霸權,從而證明“庸人適應環(huán)境、狂人改造環(huán)境、高人重新解釋環(huán)境”。費正清《美國與中國》可以概括為“不要幫助中國人,這樣他們就不會抱怨了”。基辛格《論中國》可以概括為“美國不輸出民主,中國就沒有威脅,這樣大家都滿意”。只要“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的偉大傳統(tǒng)繼續(xù)顛撲不破;同樣的劇本就會繼續(xù)上演,每一次都能喚起古老而又全新的亢奮。
      
  •      2政治與社會-巴林頓?摩爾「民主與專政的社會起源」在農(nóng)業(yè)社會過渡到現(xiàn)代工業(yè)化社會過程中,拋去一般分析新興資產(chǎn)階級的方法,通過分析土地貴族和農(nóng)民階級在政治舞臺的角色,影響了三種不同政體的發(fā)展:英法的議會民主制、德日法西斯右翼專政和俄中共產(chǎn)主義左翼專政??隙ū┝Ω锩豢杀苊饧胺e極意義。
       本書非常好看,出版于1966年,與韋伯「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和涂爾干「論自殺」并稱20世紀社會科學三大名著。摩爾生于1913年,為俄裔美國人,主要從事比較研究,阿旺老師說日本寫的最好。
  •     This is a book memo written for the course of Co-evolution of States and Markets taught by Professor John Padgett, from the Department of Political Scienc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of. Padgett requires that we shall relate the subject of the book memo/review to the concents of the course.
      
      ----------------------------------------
      ......All restraints against them [Chinese peasants] shall be torn down by them on the fast track towards liberation. All imperialists, warloards, corrupted officials, local tyrants and evil gentry shall be buried by them into due graves. All revolutionary parties and comrads shall undergo their scrutiny and selection. Shall we stand in front of them as leaders? Shall we stand at their back commenting and criticizing them profusely? Or shall we stand at the opposite side, oppressing them? You, all Chinese, are free to choose among these three alternatives; but current trends of events will force from you a quick decision.......
      ——Mao Zedong (1)
      
      Barrington Moore, who might never have read Mao’s famous quote, also in his book Social Origins of Dictatorship and Democracy recognized the potential power of peasant movements in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peasant in the modern era has been as much an agent of revolution as the machine......he has come into his own as an effective historical actor along with the conquests of the machine ” (p. 453) (2) . However, Moore asserted that peasant movements must be understood in relation to actions of the upper classes and the societies, as their contributions were very uneven across various countries, and that, ironically, only in countries where peasants were transformed out of their class, a.k.a where peasants were no longer who they had been, could systems of liberal democracy have secure rootings. Thus the subtitle of the book can somehow be misleading, as peasants only played significant roles in limited cases.
      
      
      The central puzzle of Moore’s book is “what kinds of social structures and historical situations produce peasant revolutions and what other kinds inhibit or prevent them” (p. 453). He adopted what is now called “comparative sociological history” apporaches and discerned three general patterns toward modernization. According to Moore, while each nation (at least up to 1960s) of course possess unique characteristics in modernization processes, they do not deviate too much from this general framework of categorization (p. 414). Moore emphasized that these three patterns were not alternatives, but successive stages of modernization, as late comers in the modernization process faced different problems than early risers (p. 414).
      
      The first pattern, bourgeoisie revolution, the most “ideal” type, can be summarized by Moore’s succint sentence “no bourgeoisie, no democracy” (p. 418). England bourgeoisie enjoyed the “advantage of early birds”; not only were they free from competitions of foreign counterparts but they also possessed conception of just resistance to unjust rulers, tradition of noble council since Magna Carta, as well as the spirit of contract as a mutual engagement freely undertaken by free persons. The early exposure of aristocrats to commercial agriculture, the absence of a strong repressive apparatus, coupled with their traditional immunity from the King, made them politically less dependent on absolutist rules and economically more united with urban bourgeoisie. Landlords and upper class of peasentry gradually picked-up business-men mentality (yeomen) and triggered the enclosure movement by “nibbling away” traditional serfdom; thus English rural society was torn top-down peacefully. While England still have to undergo a violent Civil War to eliminate stubborn older upper class, to behead the King as the final line of defense for peasants, and thus to completely break with the past, massive peasant movements did not occur in England. Instead they played primarily the role of “agent” in the enclosure movement, violently yet passively transformed into landless industrial workers, solving the “peasant question” that would become critical nubs in other cases. By the end of 18th and early 19th century when clash between landed and commercial interest began to emerge, the issues were peacefully resolved by both classes turning to rural and urban workers for parliamentary support.
      
      Such a combination only arose in Western Europe, or England more particularly; other places either lacked crucial element or crucial balance (p. 418). In France, while peasant possess close to de facto property rights, parasitic landlords lived on rents and relied heavily on royal bureaucracy, the main instrument of absolutism against localist. French aristocrats kept the peasnt on the land and used feudal levers to extract more produce of both wheat and wine. Commerce regarded as degredation, and commercial agriculturalists must use West Indies as their basis. Landded upper classes adapted to capitalism by further exploiting peasants abut also leaving them de facto onwership. In France, Crown was the momentum behind modernization. Fusion between nobility and bourgeoisie occured through, not against, the crown, and it is the upper bourgeoisie who were “feudalized”. Peasant movements therefore played dual roles in the revolution. Under exploitation, they initially joined hands with petty-bourgeoisie and urban poors in repelling the absolutist. Upper layer peasants also took the chance to dismount seigneurial system---main achievement of revolution. But the revolutionaries’ subsequent exploitation of small peasants to feed urban poor and the army turned the radicalism against themselves. Therefore “Sans culottes” made the revolution, but the peasants, caring more about equal distribution of land than democracy, determined how far it could go (p. 110).
      
      And in USA, where a pre-revolution slavery and cotton manor system instead of rural peasantry inhibited capitalist development, Civil War served the function of a social revolution to destroy the and transformed slaves into landed peasants, while also re-organized relationships between Southern land owners and Northen industrial capitalists to pave way for the subsequent industrialization of America. But all in all peasants, in these three cases, were generally incorporated into the liberal democracy system. In Moore’s words, “the wellsrpings of human freedom lie not only where Marx saw them, in the aspirations of classes about to take power, but perhaps even more in the dying wail of a class over whome the wave of progress is about to roll. ” (p. 505)
      
      The second pattern, fascism, occured Germany and Japan, was a kind of “popular conservative” in the sense that it mobilized the mass for bottom-up support, and a kind of “modernization from above” in the sense that state, instead of the union of bourgeoisie and new landed class, triggered industrialization in a top-down manner. In both nations landed class used political, religious and traditional means to preserve rural society, and particularly the labor-repressive system, which relied not on market but on political means to extract labor output. Under this system, while peasants did not necessarily suffer, there was a huge asymmetry between justice and security provided by landlord compared with labor output by worker, and by depriving the economic and political basis of peasants, such a system was unfavorable to democracy. Moreover, in the late 19th century, labor-repressive system, facing more efficient labor-market system, only enhanced authoritarian and reactionary trends among a landed upper class attempting to using political levers to rescue itself from being toppled. (pp. 436-437).
      
      In both nations traditional aristocrats attempted to modernize without changing social struture. Such an approach made several statecraft natural: militarism, uniting the upper classes; intensifying international conflict, making industrailization more important; able leadership to drag along less perceptive reactionary elements and build bureacracy, suppress peasant movement, but also secure the nations from ultra-reactionary movement; and rationalization of political order by breaking traditional and territorial divsions, building a strong central governments that can develop domestic economy and project military power outward, manufacturing new citizens with rudimentary literacy and working skills, and shifting loyalty to sates. All these elements strengthened the power of the upper class and repressed democratic incentives. Therefore, in the absence of peasant revolution and the ultimate break with traditional societies, liberal democracies could not take roots in these societies, without the assistance of external forces (after a bloody World War II).
      
      The third and the most modern model, Communism established through peasant movements, occured in Russia and China, and especially in China. This is the pattern in which the most violent episodes of peasant movements occured. Moore believed that without commercial transition of agriculture, both nations lacked a strong, economically independent urban bourgeoisie class as the driving force of industrial modernization. Both nations also witnessed the survival of peasant social intitutions into modern era, whose tie with dominant classes in the countryside, however, were weakened by the political upheavals (Russia) or invasion of a foreign force (China). But the exploitative character of this relationship was retained by subsequent semi-modernized regimes. Both countries, in the pre-modern era, also retained great agrarian bureaucracies which, in Moore’s view, were more liable to revolutions. Such bureaucracies tamed independent bourgeoisie; always demanded excessive taxes; and took over security and protection in the competition against local elites but ironically had not enough resources to provide them. Such bureaucracies not only weakened the drove rural peasants and upper class alliance, who revolted in part to protect de facto property rights, and in part against the “intrusion” into their traditional lifestyles.
      
      Communism happened to be one of the most efficient means to mobilize these antagonistic factors into organized forms of violence against the old regime. A mass of discontent peasants provided the best fuse to trigger revolutions. In China as well as Russia, the Communist Party skillfully merged the grievance of peasant with that of other strata. By themselve peasants have never been albe to accomplish a revolution. Peasants need leaders of other classes. Peasant revolts are frequently crushed. Specifically, Russian Bolsheviks in the absence of a strong used its lack of ties with existing order to mobilize peasants, but later turned against them in the need of collectivization for capital. Chinese Communists, on the other hand, relied on peasants as the major source for army soldiers while also mobilizing proletariat workers and intellectuals in the urban area as allies. They, however, eventually turned to their Soviet allies for assistance and finally took the Soviet model of collectivization.
      
      Moore concluded the book with the notion that in modernization the circumstances of peasant life have seldom made peasants the allies of democratic capitalism. But the condition has passed its zenith, and he looked forward to a break to this general rule in future revolutions, possibly in Latin America and Africa.
      
      Suffice to say, Moore’s methodologies and philosophical are heavily inclined to structuralist, Marxist style of class stratification and materialistic analysis of social changes. However, Moore refuted both the liberal, gradualist evasion of bourgeoisie violence and conventional Marxist exaggeration of necessity of revolution. He is bold enough to regarded revolution as a necessary evil that, if properly directed, can help eliminate Yet he also critizied Stalinist Communism’s abuse of violence. He also re-addressed the significance of peasantry and traditional class, which was often neglected by Orthodox Marxism theories that stressed the imporatance of bourgeoisie and proletariat workers as linear forces of social revolutions. By using horizontally comparative approaches Moore also was able to discern similarities as well as differences among nations across time, allowing him to derive more generalizable conclusions than most traditional Marxists, who attempted to use one theory to fit all cases.
      
      But Moore’s theory, overall, is deterministic as well as post hoc; deeply rooted in the Marxist perspectives, he seeks to “explain” events that have already occured. Thus predictive power is lacking. Moreover, while claiming to treat the three patterns equally, Moore was inherently Western-centric; he has pre-setted the Western European (and American) model as a bench mark, or a standard of comparison, in measuring other modernization models and discerning variables (for example, the absence of a strong and independent bourgeoisie) that he deemed disruptive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Western liberal democracy. Such methods were diametrically opposed to Huntington’s theories, in which a more “technical” instead of “ideological” definition of modernization was employed as the starting point . Moore’s deterministic inclination naturally led him to about both Communism and liberalist institutions, as well as pessimism about the future in the Epilogue (pp. 505-508).
      
      There were also shortcomings in Moore’s empirical studies. Studies of revolutions of revolutios and comparative social histories of Latin America and Africa did not emerge until late 1960s to provide additional support to the theory. Thus the applicability of Moore’s categorization must be revised by taking into account these cases. His analysis of China’s social situations and revolutions, as well as the social structure of Japan, as admitted by himself, suffered from a serious lack of insightful research and data, and thus cannot account for later changes the two nations. Discussion of details are too much for this article. For this moment it is enough to say that Moore has greatly over-estimated the power of Chinese state in renovating rural areas top-down and under-estimated the resilience of traditional rural culture and society in China’s economy and political sphere. The Communist ideological-laden efforts to replace traditional clan and cultural ties with Leninist collective Communes since the 1950s created catastrohpic famines and strong resistance from peasants; subsequent pragmatic leaders in the 1980s had to retreat and allowed a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family-ownership cropping and market-oriented township-village enterpriese system, which later successfully merged with capitalist economic reform in the urban areas.
      
      A final point can be made relating Moore’s book to this course. To paraphrase Mao Zedong, revolutionaries might think they are free to choose among the modernization alternatives, but history presses from them the inevitable decisions. This notion, embedded with a “l(fā)ogic of history” that is way too profound to be dealt with in this article, nevertheless worths further contemplations. Does not such an understanding of history overlook a wide array of possibilities of institutional changes? Why, how, and when do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s and inventions occur in various moments across differnt societies, on the superficially “determined” course of development? To answer those questions one of the best tools, this author believes, might be John Padgett’s theories in the course of Co-evolution of States and Markets.
      
       (1) Mao Zedong, A Report on Survey of Hunan’s Peasant Movements (毛澤東:《湖南農(nóng)民運動考察報告》), 1927, p.1. Chinese text:
      http://cpc.people.com.cn/GB/69112/70190/70197/70350/4950575.html. Translation by the author.
      
      (2) Barrington Moore, Social Origins of Dictatorship and Democracy. Boston, MA: Beacon Press, 1966. The subsequent quotations all come from this edition of the book.
      
      
      (3) See Samuel P. Huntington, Political Orders in Changing Societies. New Haven, NJ: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68.
      
  •     ——讀《民主與專制的社會起源》
      
      他們(農(nóng)民)不是革命的,而是保守的。不僅如此,他們甚至是反動的,因為他們試圖使歷史的車輪倒轉(zhuǎn)。如果說他們是革命的,那是鑒于他們行將轉(zhuǎn)入無產(chǎn)階級的隊伍…
       ——《共產(chǎn)黨宣言》
      
      那些失了土地的農(nóng)民,是人類生活中最不安定者。處置這一批人,是中國的困難的問題之一。他們很能勇敢奮斗,但有破壞性,如引導得法,可以變成一種革命力量。
       ——于建嶸:《父親是個流氓》
       一
      回顧20世紀60年代的西方,革命之勢可謂風涌云起。在歐陸,由巴黎大學生所發(fā)動的“五月風暴”將革命之風推上了令人炫目的頂峰。在美國,興盛于此時的“嬉皮士”運動至今仍見余音裊裊。而社會文化層面的動蕩絕不可能是孤立無援的。在學術領域,左派知識分子同樣風光無限地描繪著美輪美奐且頗具神話意味的圖景。這些學者叱咤風云、一呼百應,影響力堪稱巨大,典型者諸如縱橫法蘭西大地的保羅?薩特、阿爾都塞、???,又如在大西洋彼岸同樣聲名卓著的馬爾庫塞、巴林頓?摩爾等人。
      盡管進入七十年代以后,他們的名字開始逐漸遠離公眾視野,他們塑造的一段段的“神話”也紛紛曲終人散。然而,不可否認的是,他們對于現(xiàn)代社會鞭辟入里、發(fā)人深省的批判,以及對于人類社會可能存在路徑的不懈探索,都已經(jīng)成為我們這個時代正在享用的一筆寶貴財富。這其中,值得一提的便有巴林頓?摩爾的成名之作《民主與專制的社會起源》(以下簡稱《起源》),這部著作被丹尼斯?斯密斯(Dannis Smith)譽為20世紀社會學三大經(jīng)典之一,而與其并稱的則是我們所熟知的馬克斯?韋伯的《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和埃米爾?涂爾干的《自殺論》兩部名著。
       二
      摩爾的這部著作視野恢弘廣博,論述精道且全面,全書著力探討了在政治現(xiàn)代化背景下各國道路的分殊。摩氏將通往現(xiàn)代化的道路大致歸結為三種類型,即以英、美、法為代表的自由民主道路,以德、日、意為代表的法西斯道路,和以中國和俄國為代表的共產(chǎn)主義道路。正如中譯本在前言中所說的:這三條歷史軌跡在發(fā)展序列上有著緊密的接續(xù),且在因果鏈條上是輾轉(zhuǎn)遞進的。自由民主道路叩響了德、日、意三國通往法西斯的大門,而中、俄兩國在法西斯試驗失敗的同時,也引爆了共產(chǎn)主義式的革命。
      在具體論述摩爾獨樹一幟的觀點之前,我們有必要對該書撰寫時西方學術界的觀點流派做一概覽。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正是行為主義政治學的研究范式風行之時,標榜科學的行為主義學者側(cè)重對于具體行為的研究,而對于涉及國家、體制等宏大結構的歷史采取虛無主義的態(tài)度。摩爾一反彼時學術界的常態(tài),從歷史社會學的角度出發(fā),勾勒了一幅多線復合結構的歷史演化的圖景。對于現(xiàn)代化道路必然是經(jīng)歷資本主義和民主的論斷,摩爾在著作中給出了令人信服的反駁。在著作中,他援引龐博卻又不失精細的史實,加以精彩絕倫的闡釋,不無雄辯地揭示了各國通往現(xiàn)代化的道路是多樣的這一觀點。猶值一提的是,摩爾對于暴力同樣有著一反常態(tài)的推崇??少F的是,摩爾的論點絕非刻意的標新立異,而是建立在對大量史實論據(jù)的充分辨析之后得出的。他既例舉了英、法這樣的自由民主國家,也追溯了日、俄、中等國,指出了在現(xiàn)代化的演進過程中,暴力的無從避免的事實,也是鳳凰涅槃的必經(jīng)之道。
      當然,提到《起源》一書,最讓人印象深刻的當屬作者純熟地運用“階級分析法”,并以此建構各國以不同道路通往現(xiàn)代社會的邏輯所在。正如《起源》一書的副標題“現(xiàn)代世界誕生時的領主和農(nóng)民”所昭示的那樣,摩爾把土地貴族和農(nóng)民兩個階級引作自變量,將上述兩個階級的商品化程度,以及與其他階級的聯(lián)合或者對抗作為最終主導現(xiàn)代化道路選擇的決定性因素。
      在摩爾看來,英國土地貴族和農(nóng)民都在進入現(xiàn)代社會前完成了商品化,同時土地貴族與王權形成了力量制衡,故而較為順利地邁入了自由民主的道路。而法國由于土地貴族與王權的聯(lián)合,盡管以無套褲漢為主的工人階級發(fā)動了聲勢浩大的大革命,但摩爾則指出,“無套褲漢是革命的動力,而農(nóng)民則成了決定革命能走多遠的韁繩”。對于美國來說,正是南北戰(zhàn)爭砸碎了鉗制黑奴的枷鎖,緊隨而來的農(nóng)民高度商品化也成為美國自由民主制度的穩(wěn)定器。
      在分析日本的情況時,摩爾指出雖然農(nóng)民在土地貴族和王權的裹挾下完成了商品化,但這種既不愿意改變社會結構,同時卻又試圖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的決策必然會將國家引向軍國主義的道路。面對中國問題,摩爾給出的解釋則是由于中國存在大量的農(nóng)民,并且由于農(nóng)民與土地貴族之間僅存微弱的聯(lián)系。同時,日本的侵略加劇了這一趨勢。這使得以土地貴族為統(tǒng)治基礎的國民黨在面對善于發(fā)動農(nóng)民的共產(chǎn)黨時最終遭遇了失敗。摩爾斷言,在革命歷程中,中國農(nóng)民的作用甚至超過了俄國,但作為革命主要動力的農(nóng)民階級在勝利之后必將遭遇消亡的結局。對于印度,作者把它作為特殊情況,并沒有納入建構的三種類型中。
      在該書的最后一部分,摩爾提出了民主發(fā)展必須具備的五個條件。即建立某一種均勢,避免王權或者貴族倚輕倚重的局面;農(nóng)民完成商品化歷程;土地貴族的削弱(轉(zhuǎn)為資產(chǎn)階級);防范土地貴族與城市資產(chǎn)階級建立針對工農(nóng)階級的聯(lián)盟;聲勢浩大的革命。從摩爾開出的五個條件來看,民主道路的實現(xiàn)并非單個因素可以左右,而是需要復合多線的因素。但最重要的一點就在于農(nóng)民與土地貴族都成順利實現(xiàn)商品化,并且成為制衡其他階級政治勢力的一股力量。反觀今天的中國,能否順利走過歷史的“三峽”,完成現(xiàn)代化的歷程。依筆者管見,最關鍵之處恐怕還在于農(nóng)民階級能否順利地退出歷史的舞臺。
       三
       摩爾大作,敘事宏大,精辟論點絕非本文所能盡逮。在完成對于《起源》一書的大體素描之后,筆者試圖結合摩爾關于現(xiàn)代化進程中農(nóng)民作用的闡述,對于當下中國通往現(xiàn)代社會的主要困境做一初步探討。筆者以現(xiàn)代化為宏觀背景,以農(nóng)民階級為中觀分析對象,視農(nóng)民有可能引發(fā)的暴力為具體的微觀行為,由此展開中國在走向現(xiàn)代化過程可能會遭遇農(nóng)民問題阻難的論述。
      在《起源》一書中,摩爾明確提到消滅農(nóng)民階級(完成農(nóng)產(chǎn)品商品化)是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的必要條件。但鑒于摩爾的分析僅限于社會結構層面,并沒有從文化的角度探討農(nóng)民階級對于現(xiàn)代社會的重大影響。關于農(nóng)民階級的特性,馬克思曾有過精辟的論述。馬克思在談到農(nóng)民時,指出農(nóng)民普遍具有自私、分散、保守的階級性,他們眼光狹隘,也缺乏明確的政治主張。古斯塔夫?勒龐則的《烏合之眾》盡管側(cè)重對于群體心理學的研究,但他對于群體的歸一心理的概括,同樣適用于農(nóng)民。農(nóng)民階級在聚合時往往容易形成愚蠢、偏執(zhí)、極端,缺乏主見的狀況。
      然而,現(xiàn)代公民的主流應當是擁有獨立的判斷意識和強烈的權利意識,能夠憑借自己的理性對于世界作出準確的判斷,同時具有完整的行動能力,以便承擔作為現(xiàn)代公民理應擔負的政治層面的義務。正如吉登斯在《民族-國家與暴力》中所指出的那樣,現(xiàn)代國家對國內(nèi)的行政完成了壟斷,依靠暴力和法律的手段控制國家。作為個體公民,如果不能有效地實現(xiàn)對于國家的反思性監(jiān)控,便會導致公民權利遭到踐踏,繼而產(chǎn)生新的暴政。所以,“公民”的誕生是一個現(xiàn)代文明社會的有效保證。但顯然,農(nóng)民作為一個階級因為長期浸淫在小農(nóng)經(jīng)濟的體系中,形成了自私、保守、狹隘等階級性,這與現(xiàn)代公民的精神是格格不入的。因此,如果農(nóng)民階級不能成長為現(xiàn)代公民,實現(xiàn)真正的現(xiàn)代化便只能是一個幻影。
      目前的中國,農(nóng)民所占比例仍然高達近七成。如果不能在城市化中將大量農(nóng)民轉(zhuǎn)為城市居民,那么可以預見,中國的現(xiàn)代化進程必然會在這一問題上遭遇瓶頸。在思考如何解決城市化問題前,筆者試圖先回答的一個問題,農(nóng)民問題為何在中國如此根深蒂固。
      無論是執(zhí)政的領導人,還是中國問題的研究者,都無法否認農(nóng)民問題作為中國根本問題的事實。而要對這一問題的來源做出令人信服的回答卻并非易事。依筆者管見,恐怕有以下四個方面的因素。
      首先是中國有著作為一個巨型農(nóng)業(yè)國家有著極為深厚的歷史淵源。晚清遭遇變局之前,中國作為東方農(nóng)業(yè)大國已經(jīng)存在了數(shù)千年前之久。在創(chuàng)造了令人稱贊的農(nóng)業(yè)文明的同時,也留下了巨大的農(nóng)業(yè)人口。1840年后,即使歷經(jīng)西方列強經(jīng)濟上的滲透,洋務運動、國內(nèi)資本主義的發(fā)展,和共產(chǎn)黨長達六十年的工業(yè)化歷程,但時至今日我們可以輕易地發(fā)現(xiàn)農(nóng)民依然占了這個國家人口的大多數(shù)。由此可以見農(nóng)民數(shù)量之龐大,農(nóng)民問題之嚴峻。
      其次,上世紀20~40年代的數(shù)次戰(zhàn)爭中,共產(chǎn)黨采取立足農(nóng)村的策略。面對對手國民黨和后來入侵的日本人的圍剿,共產(chǎn)黨通過占據(jù)農(nóng)村得以存活并且逐步強大。中共的農(nóng)村統(tǒng)治范圍往往是封閉的,這一政策雖然利于中共壯大自己的實力,但客觀上卻強化了小農(nóng)經(jīng)濟的地位,不利于農(nóng)民的市場化。
      再者,也是極為重要的一點。共產(chǎn)黨執(zhí)政后,為了迅速實現(xiàn)工業(yè)化以增長軍事力量,對農(nóng)村進行了極為駭人的榨取。政府在1957年正式設立了城鄉(xiāng)二元體制,對于工農(nóng)業(yè)產(chǎn)品實行“剪刀差”的價格體系,這對于迅速完成原始積累,促進工業(yè)體系的建設固然有利,但同時也導致農(nóng)民徘徊在溫飽線附近,非但沒有消滅農(nóng)民階級,反而一定程度上加劇了農(nóng)民問題。
      最后,改革開放后過早的將改革重心從農(nóng)村移向城市,使得農(nóng)村的發(fā)展尚未騰飛便遭斷翅。城市化的不斷進行盡管讓一部分農(nóng)民成了“居民”,但更多的人依然停留在“外來務工人員”之列。這些人往往已經(jīng)不是實質(zhì)上的農(nóng)民,卻處于城市的底層,有的甚至成了城市的無業(yè)游民。城市化令人堪憂的質(zhì)量為未來的暴力留下了隱患。
       四
      鑒于歷史遺留、政策傾向等諸多因素的作用,農(nóng)民數(shù)量過大的問題已經(jīng)成為阻礙中國走向現(xiàn)代化的一塊最大的絆腳石。正如亨廷頓在《變化中的政治秩序》所稱:“一個處于現(xiàn)代化之中的國家政府的穩(wěn)定,依賴于它在農(nóng)村推行改革的能力?!鞭r(nóng)民問題能否順利解決將成為左右中國到底是走向文明的現(xiàn)代社會還是滑入充斥暴力的泥潭。
      以筆者之見,摩爾對于中國問題的階級分析雖然極富洞見,但也忽視了中國社會結構的特性。筆者基本贊同許田波在《戰(zhàn)爭與國家的形成》一書中對于中國和歐洲社會類型所貼的標簽,即中國屬于支配型社會,而西方則歸為制衡型社會。在西方的制衡型社會,貴族、王權、教會、公民之間往往形成一種均勢,至少每一種力量都在此消彼長中,即使是較為弱勢的公民也能具備一定的話語權。而各種力量之間的抗衡往往會騰出一定的社會空間,這自然有益于底層民眾獲取一定的權利。反之,在支配型的社會,農(nóng)民永遠作為社會的底層存在。正常穩(wěn)定的社會形態(tài)下,農(nóng)民不具基本的權利而處于失語狀態(tài)。一旦統(tǒng)治階層遭遇權力失范,農(nóng)民則往往得以享受無限的權力。這種無限制的權力,如同孔飛力筆下的“仍在大街上的上了膛的武器”,可以輕易成為社會暴亂的來源。
      許田波所描繪的支配型國家雖然直接指的是中國先秦時期,但如果我們對于今天的中國做一個較為基本的觀察,就不難發(fā)現(xiàn)這其實與今天頗為契合。甚至,我們還可以發(fā)現(xiàn)另一個悲哀之處:目前中國農(nóng)民的狀況難以容人樂觀。盡管執(zhí)政當局已經(jīng)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但在頑固的二元體制下,城鄉(xiāng)之間的巨大差距還是讓人覺得農(nóng)民爭取權利的過程將不會短暫。更重要的是,目前正在如火如荼進行的城市化遭遇了巨大的尷尬:許多農(nóng)民在成為城市居民后,既失去了土地,又缺乏就業(yè)能力。此外,大量處于社會底層的外來農(nóng)民工,他們在遭受劣等待遇的同時,在個人的文明程度上也難以令人滿意,農(nóng)民工犯罪率的高居不下顯然是一個重要信號。如果上述處于城市化進程中的二者無法得到良好的安置,那么在貧富懸殊、社會矛盾頻發(fā)的今天,一旦發(fā)生群體事件,他們必然會成為引爆沖突的炸藥。作為邁向現(xiàn)代化的重要步驟,城市化原本是和平消滅農(nóng)民階級的良方,但如果處理欠佳,卻反而容易成為社會倒退的推力。
      回溯170年前的今天,僅有兩千人規(guī)模的英國海軍駕馭著他們現(xiàn)代化的軍艦高傲地游弋在中國的海域上。他們隆隆的炮聲轟開中國守軍城門,也拉響了中國進軍現(xiàn)代化的汽笛。面對來自地球另一端的一種截然不同的文明,面對經(jīng)濟全球化的迅猛攻勢,中國人從“技藝”到“觀念”,試圖完成對于西方的模仿。盡管其中的過程跌宕起伏,令人唏噓,但面對現(xiàn)代化的目標,中國一直在徘徊著前行。然而,即將實現(xiàn)經(jīng)濟現(xiàn)代化的中國,此時卻依然在政治現(xiàn)代化的門檻邊久久徘徊。阻礙這一進程的因素眾多,但農(nóng)民問題卻首屈一指、不容回避。中國的未來究竟能否走向現(xiàn)代化,我們不得而知;但我們知道,如果農(nóng)民問題不能得到有效解決,中國一定無法真正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甚至,中國走向的將是一條充斥暴力的動蕩之路。
      2010/4/4凌晨1時
      
      
      參考文獻:
      [1][德]馬克思,[德]恩格斯.中央編譯局譯.共產(chǎn)黨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
      [2][法]古斯塔夫?勒龐.馮克利.烏合之眾——大眾心理學研究[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年
      [3][美]許田波.戰(zhàn)爭與國家的形成——春秋戰(zhàn)國與近代早期歐洲之比較[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
      
  •     20世紀最令西方人費解和著迷的問題,來源于劇烈的變動和事實,一些國家鞏固和發(fā)展了民主,而一些國家卻走上了專制之路,進行了驚人或者駭人的國家實踐。在此之前,中國、日本、印度等非西方文明往往不進入歷史學家的研究視野,因為,正如雅各布?布克哈特在19世紀60年代的歷史講稿中所表明的,歐洲學者關心的主題是那些顯然關乎現(xiàn)在并且關乎未來的過去,而其他的文明在當時還未明顯同西方文明相匯。 然而,在現(xiàn)在看來,事情遠非如此,殖民和世界大戰(zhàn)使這些彼此陌生的世界激烈碰撞,結出相互關聯(lián)的社會政治果實,這些聯(lián)系遠遠早于布克哈特手稿完成的1868年,至少在巴林頓?摩爾看來是如此,從現(xiàn)代化最引人注目的標識法國大革命開始,一直到當代,在歐洲、北美及亞洲發(fā)生的重大變遷,猶如一條關節(jié)粗大錯落的巨蛇,一次擺動由頭部漸漸蜿蜒傳導至尾部。 這一意義深遠的擺動,便是現(xiàn)代化,摩爾在《民主與專制的社會起源》一書中,以這樣的視角進入東西方社會歷史,這些歷史于是錯落跌宕,在不一致的起點和不同的道路上總體上前后相繼,這種基本的觀念形成他分析的起點。
      作為同樣的一個從社會角度進入不同國家的比較研究著作,摩爾與其他一些重要的學者在方法上的一個重要不同是,他在各國紛繁復雜的社會現(xiàn)實中努力尋找眾多差異中的共同之處。馬克思?韋伯也對歐洲、印度及中國社會進行過卓越的比較研究,但他的做法是,例如研究中國,主要關注中國社會中與西歐類似但又有區(qū)別的條件,以此揭示中國社會結構最恒久的方面和特征。 摩爾在對中國社會的分析中,也考察種種制度與社會結構的細節(jié),如宗族制、官僚文化、土地制度等等,但他的目的在于揭示走上不同現(xiàn)代化道路的不同社會的一些一致性因素,他有著更為穩(wěn)定和明確的宏觀框架——在現(xiàn)代化道路中,至關重要的幾個因素——土地貴族與資產(chǎn)階級的力量均勢、土地貴族的衰弱、商品經(jīng)濟的發(fā)展、反動階級聯(lián)盟的形成以及是否發(fā)生革命粉碎過去,大部分的社會細節(jié)均指向這幾條線索,在那些走向有效民主的國家中這幾個條件逐一具備,而另外一些國家,則由于缺少了這些條件中的一個或者幾個而與民主失之交臂。那些社會文化的細枝末節(jié),有一些促成了條件的形成,有一些則導致了偏移。
      上述五個條件的比較框架,表明了摩爾最基本的分析工具與馬克思主義分析工具相同,經(jīng)濟基礎與階級分析,但他對于馬克思主義的經(jīng)濟決定論和階級斗爭亦明確的給予批評,將各種非經(jīng)濟的因素納入考察中,同時認為同一階級也并非鐵板一塊,有著各種各樣的分化,不同階級在不同階段聯(lián)合和對抗對歷史的走向產(chǎn)生重大的影響。對摩爾所持的經(jīng)濟基礎和階級對抗思維進行籠統(tǒng)的批評是不中肯的,特別是在仔細閱讀之后,便可以發(fā)現(xiàn)他與采用其他視角的理論進行了深思熟慮的對話。
      與提出切中要害的批評一樣,詳述這樣的社會史也極耗筆墨,然而它清晰的邏輯結構卻可以使我們確定一些感興趣的問題展開探索。在摩爾的研究中,對于中國農(nóng)民社會和農(nóng)民革命的論述占據(jù)了不少的篇幅,但其論述和線索散落在各個章節(jié)中,有時僅僅是只言片語點到為止,與其他一些中國農(nóng)民的研究相對照,也許能更好的了解這一主題。
      摩爾考察的主要國家里,有一些國家發(fā)生了劇烈的農(nóng)民革命,而有些卻沒有,人們便要探索什么樣的社會結構或者歷史環(huán)境會促成或者阻止革命。中國便是發(fā)生了浩大農(nóng)民革命的國家,人們早已認識到中國革命產(chǎn)生的農(nóng)村基礎的決定性作用。摩爾認為,兩個因素導向了農(nóng)民革命,首先是在農(nóng)村中缺少由資產(chǎn)階級領導的商品經(jīng)濟革命,第二是在給農(nóng)民加上新的壓迫枷鎖時,切斷了農(nóng)民與上層社會的聯(lián)系。這兩個因素看似簡潔,卻包含了經(jīng)濟、政治結構、社會文化的種種信息。
      在開始探索中華帝國的特征時,摩爾澄清了一種普通的認識上的錯誤,將封建主義、貴族等概念不加辨明的加在古代中國上,馬克思主義將中國說成是東方專制主義的而非封建主義,中國社會的另外一項基本特征--官僚主義也不容輕視。與歐洲不同,早在世界的現(xiàn)代化進程開始之前,中國政治已經(jīng)解決了土地貴族們騷亂的難題,科舉制起到了吸納官僚聯(lián)合官僚與貴族抗爭的作用。在中國社會中,上層階級的權力和威望不僅建立在對土地財產(chǎn)的控制上,他們權力和威望本身就是他們壟斷官僚政權的結果,這兩種混合塑造了中國社會經(jīng)濟形態(tài)以及上層階級與農(nóng)民的聯(lián)系的方式。官僚制與宗族制度結合,消除了地主發(fā)展商品經(jīng)濟的動力,使土地的集中和財富累積變得困難。實物地租的形式同時不利于商品化。農(nóng)業(yè)社會中生產(chǎn)配置也極大的影響了商品化的進程,中國往往用平均分配稀有資源的方式維持下層的支持,而不是通過勞動分工與合作經(jīng)營擴大利益,因而保留了大量小農(nóng),同時激發(fā)了激進傾向。
      在上層階層與勞動階層聯(lián)系方面,中國的士大夫生活在鄉(xiāng)間,但并不參與實際的生產(chǎn),勞動監(jiān)督及管理,中央政權依賴官僚系統(tǒng)征收稅款,不可能與下面建立緊密的聯(lián)系,社會通過農(nóng)村松散的宗族制度實行治理,作為儒生的地主以宗教和文化服務的提供獲得大體相稱的特權。在現(xiàn)代化進程開始并逐漸發(fā)展之際,農(nóng)村原有的權力結構發(fā)生變化,農(nóng)民原來用以聯(lián)系的組織遭到破壞,大量無地的農(nóng)民游離于社會之外,最終走向了革命。
      摩爾已經(jīng)洞察了農(nóng)民起義的保守性,以及農(nóng)民階級中各種各樣的分化,在摩爾看來,農(nóng)民革命的結果取決于它同其他階級的聯(lián)盟,也是在這里,他注意到階級分析的有限之處。
      值得一提的是,摩爾強調(diào)了統(tǒng)治階級的行為對于農(nóng)民暴力的方式和結果的重要影響,殘酷的鎮(zhèn)壓可能使農(nóng)民起義停留在低級形態(tài)或者一蹶不振,在帝國統(tǒng)治的年代里,中國統(tǒng)治者并未不斷遇到來自同等地位的其他統(tǒng)治者的軍事競爭,因此常備軍并未花費太多社會資源,同時也沒有十分強硬的鎮(zhèn)壓力。這種統(tǒng)治階層與農(nóng)民反抗的互動對革命等集體行動的影響后來在蒂利和曼恩等人的著作中被更為詳細的論述。
      在摩爾那里,對于中國的宏觀論述將這一遙遠的國度視為一個統(tǒng)一的社會體,事實上中國社會在遼闊的地域上存在著很多差異。裴宜理在其《華北的叛亂者與革命者》一書中,也致力于討論農(nóng)民暴力革命發(fā)生的原因。她看到的是,在中國內(nèi)部,有一些地區(qū)農(nóng)民起義頻發(fā),而一些地區(qū)卻并不然,同時,在農(nóng)民起義多發(fā)的淮北地區(qū),階級分化并未明顯顯露,大多數(shù)農(nóng)民都擁有自己的一小塊土地進行耕種,佃農(nóng)的數(shù)量極其有限。而農(nóng)民起義和暴力的發(fā)生,常常是超越階級界限的,因而農(nóng)民革命不僅僅根源于階級差別,裴宜理在對淮北農(nóng)民起義的研究中,提出地方環(huán)境對于農(nóng)村社會的影響,與摩爾的理論相呼應的是,淮北高度變動的社會和具有風險的生產(chǎn)環(huán)境,造成了落后的農(nóng)業(yè)和文化境況,一方面消除了商品經(jīng)濟興起的可能性,一方面,造成中央權力與農(nóng)村的疏離,使政權對于叛亂和革命的鎮(zhèn)壓力不足。與摩爾遠遠的觀察不同,裴宜理發(fā)展了一種生態(tài)學分析的新視角,發(fā)現(xiàn)了北方與南方農(nóng)民反抗的不同,在淮北,農(nóng)民反叛和集體暴力出于謀生和獲取稀缺資源在策略上的最佳選擇,是掠奪式或者防衛(wèi)式的,而在南方豐饒的水稻種植區(qū),農(nóng)民暴力的目的是抗捐和抗稅。而中國農(nóng)民叛亂和集體暴力的行動,為中國共產(chǎn)黨發(fā)動農(nóng)民革命提供了豐富的資源。
      摩爾對于中國農(nóng)村社會的論述,還忽略了一個十分重要的因素,便是國家權力在農(nóng)村中的滲透。不過對這一因素的重視,大概是在國家研究范式興起之后才開始的,摩爾對于這方面的分析,集中于戰(zhàn)亂的資本主義的壓力下中央和地主對農(nóng)民的壓榨加劇的總體的論述,后來對于這一問題探討的發(fā)展,開始從民族國家建構的新視角切入。一個著名的概念來自著名的海外中國研究者杜贊奇——國家權力的“內(nèi)卷化”,它指的是在現(xiàn)代化的壓力下,國家政權開始向農(nóng)村滲透,現(xiàn)代化的國家政權財政需求過快,與傳統(tǒng)的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發(fā)展不適應,削弱了原來鄉(xiāng)村中保護型的經(jīng)紀體制,最后利用贏利性的經(jīng)紀體制來征收賦稅,從而導致的國家權力的內(nèi)卷化。內(nèi)卷化形成一種惡性循環(huán),使的農(nóng)民境況加速惡化,地方權力陷入土豪劣紳之手。而研究內(nèi)卷化現(xiàn)象的學者認為,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的農(nóng)民革命與內(nèi)卷化有著近乎直接的聯(lián)系?!皟?nèi)卷化”這一概念,來源于對中國社會結構中“權力文化網(wǎng)絡”的認識,“文化網(wǎng)絡”并不僅僅是以文化為起點分析社會變遷的概念,而是指一套蘊涵政治權威的由組織和象征符號構成的框架。最典型的是農(nóng)村社會中的宗教和宗族組織。“文化網(wǎng)絡”代表了不能被國家政權強加凌駕的大眾信仰和地方權威。文化網(wǎng)絡將個體農(nóng)民整合進松散的組織中,以集體的形式應對外來的變故。 國家權力在20世紀的擴大極大的侵蝕了地方權威的基礎,替換以一種掠奪壓榨式的腐朽權力。摩爾在描述農(nóng)村社會組織的破壞時提到,中國具有嚴格財產(chǎn)要求的宗族制,將大批無地農(nóng)民拋在了社會共同體外部,使他們與上層完全脫節(jié),反映的大概便是這種內(nèi)卷化的結果之一。
      不論是生態(tài)學視角還是文化網(wǎng)絡的視角,都從更為細節(jié)和具體的方面豐富了對于農(nóng)民革命發(fā)生的社會結構和歷史環(huán)境的因素的探討,既對摩爾的研究提出了挑戰(zhàn),也顯示了摩爾觀點值得借鑒之處。對于中國革命與農(nóng)民社會的具體關聯(lián),我們今天仍然知之甚少,尤其是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的農(nóng)民革命與農(nóng)村社會結構的深層關系,這些研究都僅僅提出了重新探索的起點。摩爾的著作至少可以表明,經(jīng)濟基礎和階級分析法,如果能夠謙遜和謹慎的使用,仍然對于現(xiàn)實具有強大的解釋力和洞察力。
      
  •     “階級分析法”是否適用于剖析“官僚社會”?
      ——《民主與專制的社會起源》讀書隨劄(草稿)
      
      【按】又是一篇期末時一夜之間趕出來的應付之作。巴林頓·摩爾此書的讀書劄記本來大有文章可做,寫得如此倉促草率實在有愧于心。近來疏于更新博客,權且將這篇水貨貼出來充數(shù)。容他日修訂或者索性重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ennis Smith曾盛贊巴林頓·摩爾《民主和專制的社會起源》(以下簡稱《起源》)是堪與馬克斯·韋伯《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與埃米爾·涂爾干《自殺論》相媲美的杰作。三者鼎足而立,并稱二十世紀社會學三大經(jīng)典名著。鑒于這一稱譽出現(xiàn)在摩爾的訃告之中,也許有溢美之嫌,未必為學界所公認,然此書自1966年出版后陸續(xù)被翻譯為德語、法語、西班牙語、意大利語、瑞典語、漢語等多種語言,風行數(shù)十年,其學術生命力和影響力毋庸置疑。筆者所閱讀的漢譯本,由華夏出版社于1987年出版,譯筆尚佳,惟刪節(jié)較多,且未注明所刪何處,最為遺憾的是,該書譯者將原著所有注釋一律刪除,殊不合學術規(guī)范,給有意順藤摸瓜、深入挖掘的讀者造成了不便。
      
      對這本視野恢弘、廣博精深的經(jīng)典著作作出全面而到位的評述,顯非筆者的學力所能勝任。此書的主要內(nèi)容和學術價值,漢譯本的“譯者前言”已作出了基本恰切的評介(雖然從中尚能窺見意識形態(tài)之爭的余緒),無需多花筆墨,這篇讀書劄記的側(cè)重點是試圖對摩爾的研究路徑和方法論進行一點力所能及的反思,并就書中所涉及的部分問題借題發(fā)揮,提出一點不成熟的見解。
      
      給《起源》一書的研究方法貼上“新馬克思主義(neo-Marxist)”這一標簽,大概不至于違背摩爾的本意。摩爾的比較史學敘事充分尊重歷史的復雜性和多樣性,強調(diào)歷史演進圖式的多線復合結構;強調(diào)理論模式的應用必須和歷史觀察相互參照,將非經(jīng)濟因素(尤其是政治因素)融入到其歷史解釋法中,希望籍此避開馬克思主義經(jīng)濟決定論的某些隱蔽陷阱,克服歷史發(fā)展必然規(guī)律等僵化教條,從而逼近真實的歷史圖景,這種做法使摩爾的理論體系顯得枝蔓龐雜,富有彈性和延展性。
      
      不過,不難看出,經(jīng)濟基礎和階級分析仍是其最核心的分析工具,其余的變量只處于輔助性的地位。在摩爾的理論框架中,社會階級(social classes)始終是居于核心地位的概念,其分析理路無疑預設了以下的前提,即不同社會階級之間的對抗與合作的態(tài)勢型塑了一個國家的政治結構,土地貴族、農(nóng)民階級、資產(chǎn)階級和工人階級力量的強與弱、分與合、和與戰(zhàn),是理解政治的一個核心問題。換言之,階級沖突是整個政治活動最基本的內(nèi)容,對歷史發(fā)展起決定性作用,因此,在《起源》的分析框架中,最主要的線索是各國何以產(chǎn)生或未產(chǎn)生革命的歷史條件、農(nóng)民階級在革命中的參與狀況,以及各階級之間錯綜復雜的關系和由此形成的結構。正如他在前言中宣示的:“本書的宗旨,是力求闡明在農(nóng)業(yè)社會過渡到現(xiàn)代工業(yè)社會的過程中,土地貴族和農(nóng)民階級在政治舞臺上飾演的種種角色。更準確的說,本書力圖揭示這個或哪個農(nóng)村階層在什么樣的歷史條件下成為舉足輕重的力量,從而影響著議會民主的誕生、法西斯主義右翼專政的出現(xiàn)和共產(chǎn)主義左翼專政的問世?!盵1]得出的基本結論則是“世界現(xiàn)代化的道路主要分為三大類:第一條是資產(chǎn)階級革命的道路,即資本主義和議會民主攜手并進,經(jīng)過清教革命、法國革命和美國內(nèi)戰(zhàn)等一系列革命問世;第二條也是資本主義的,但由于缺乏革命沖擊波的震撼,經(jīng)由某種反動的政治形式發(fā)展為法西斯主義;第三條道路是共產(chǎn)主義,革命發(fā)動以農(nóng)民為主,實現(xiàn)了向共產(chǎn)主義的轉(zhuǎn)變。[2]這三條道路不但彼此交匯和包融,而且在發(fā)展序列上相互接續(xù),在因果鏈條上輾轉(zhuǎn)遞進,在時間上也構成更替和置換,不同的時空條件中階級關系的組合和變異,是導致三條道路差異和替代的根本原因。此外,摩爾還用了不少篇幅分析無從歸類的印度民主化之路。
      
      在進行氣魄恢弘、橫跨數(shù)個世紀的國別史比較研究中,摩爾將分析階級沖突的視角從“資產(chǎn)階級—無產(chǎn)階級”轉(zhuǎn)換到“土地貴族—農(nóng)民階級”上,并將各種影響歷史演進的非經(jīng)濟因素充分納入考察范圍,無疑是別具匠心,突破了馬克思主義史學階級分析法的傳統(tǒng)范式的窠臼,故其解釋框架顯然比馬克思主義經(jīng)濟決定論更具有說服力。
      
      我樂于承認,階級分析法在用以剖析歐洲國家的社會結構時,是一種相對行之有效的分析方法,其中包含不少的真理成分。然而,當同樣的方法被用來分析包括中國在內(nèi)的東方社會時,其有效性和解釋力究竟如何,是值得商榷的。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國的前工業(yè)化社會究竟屬不屬于馬克思主義意義上的“階級社會”,并非一個不證自明的問題。
      
      要澄清這一問題,首先有必要明確“階級”、“階級沖突”和“階級分析”這三個概念的基本涵義?!半A級”就其本質(zhì)而言是一個經(jīng)濟范疇,指與特定的社會生產(chǎn)方式相聯(lián)系的社會集團,而所謂“階級沖突”(“階級斗爭”)的要義可概括為:社會分為不同階級(利益集團),彼此競爭社會財富(資源),進而演變?yōu)楦傊饳嗔εc捍衛(wèi)財產(chǎn)權利的政治斗爭。不同階級或利益集團各有其代表,為本階級或集團的利益與其他階級和集團作斗爭。一言以蔽之,“階級沖突”即是利益集團的集體爭利。而所謂“階級分析”,其基本思路就是以利益考慮作為出發(fā)點,對不同利益集團的行為進行分析與解釋。
      
      考察工業(yè)社會之前泰西諸國的歷史情景及今日,不難看出“階級”和“階級沖突”在西方社會是客觀存在的。雖然各國具體的情形參差多態(tài),但對西方封建社會結構進行一般性的簡化概括仍是可行的:該社會的結構大致可區(qū)分為三層:頂層是王室(國家);中層是封建領主(貴族);底層則是農(nóng)民(農(nóng)奴),依附于貴族領主。其運作機制是王室驅(qū)動貴族,貴族再驅(qū)動農(nóng)奴。簡單地勾勒西方前現(xiàn)代社會的結構后,讓我們將注意力轉(zhuǎn)向中國傳統(tǒng)社會[3]的基本結構。當然,歷朝歷代的制度略有沿革損益,但基本社會結構卻大抵相同。該社會的結構也可以大致區(qū)分為三層:國(皇帝)——官(以士大夫為主體,也包括胥吏)——民(農(nóng)工商)。[4]從表面上看,歐洲封建社會與中國傳統(tǒng)社會都是三層結構,頂層為君,底層為民,最重大的區(qū)別在于中層。
      
      在歐洲封建社會中,國王的直接征稅對象是貴族,國王征稅的直接對象是貴族領主,而非底層的民眾。作為納稅人的封建領主并不處于任人宰制的地位,具有相當?shù)目範幠芰?,能對國王的權力進行約束和制衡。國王與貴族之間的沖突是最常見的沖突形態(tài),值得注意的是,在這種格局中貴族的利益和農(nóng)民利益往往具有一致性,如果能迫使國王讓步,貴族自然是直接得利者,農(nóng)民也是間接的受益者。因此,在這種社會結構下的沖突和斗爭容易有利于社會進步。明確的利益意識和階級意識的萌發(fā),與權力分散的格局及國王與貴族的沖突息息相關。權利觀念亦得以從中產(chǎn)生。由于以集體爭利為目的的階級和由此引發(fā)的階級沖突的客觀存在,階級分析法的有效性和解釋力自有其可靠的現(xiàn)實基礎。
      
      而在中國傳統(tǒng)社會中,情形截然不同。理論上,皇室的直接征稅對象是農(nóng)民(享有人身自由的自耕農(nóng)),與西方的封建領主相比,他們的抗爭實力基本可以忽略不計。這是兩種社會值得注意的區(qū)別之一。前文已述及,在西方封建社會中,處于中層的封建領主與底層的農(nóng)奴,兩者利益往往一致。而在中國傳統(tǒng)社會,處于中層的官僚集團卻不然。這一集團由于缺乏強有力的約束和制衡力量,演變成了一個獨立的實體,其利益與皇帝常常不一致,與底層民眾亦相背離。這是西方封建社會與中國傳統(tǒng)社會的第二個重大區(qū)別。
      
      第三個重大差別,也是決定二者的社會性質(zhì)的根本差異的要害,在于封建領主是一個階級,其與底層農(nóng)奴的關系,屬于馬克思主義的生產(chǎn)關系范疇,二者之間的關系是剝削與被剝削的關系;但是,中國傳統(tǒng)社會的官僚與底層民眾的關系卻不然。官僚集團的根本屬性,在于它是一個不與特定生產(chǎn)方式相聯(lián)系的實體,其存在與發(fā)展膨脹,所依靠的并不是社會生產(chǎn)意義上的經(jīng)濟基礎,而是政治權力本身。因此,官僚集團并不是一個“階級”,它根本不代表任何階級,只代表自己的利益。其獲取社會財富的機制,并不在生產(chǎn)關系的分析框架之內(nèi),而是依靠政治權力對資源加以壟斷,以權力介入經(jīng)濟活動,實行不等價交換來聚斂財富,簡而言之,官僚集團是一個暴力敲詐集團。因此,官僚集團與底層民眾(農(nóng)、工、商)之間的關系,是暴力敲詐集團與生產(chǎn)集團的關系,是壓榨與被壓榨的關系,而非生產(chǎn)關系意義上的剝削與被剝削關系?!扒迷p”與“剝削”的區(qū)別在于,前者投入的不是金錢而是權力(吳思所謂“合法傷害權”),其其“產(chǎn)出”并非靠占有生產(chǎn)資料,而是靠暴力威脅。此外,根據(jù)阿克頓勛爵所謂“權力導致腐敗,絕對權力導致絕對腐敗”的政治學基本規(guī)律,由于缺乏根本性的制衡力量[5],這一集團具有無限自我膨脹、瘋狂掠奪社會財富的天然傾向。[6]其造成的惡果往往是“國與民俱貧,而官獨富”(邱橓語)。
      
      在這樣的社會結構中,即便存在階級關系[7](如地主階級—農(nóng)民階級之間的關系),這種關系也是次要的,并不能決定該社會的性質(zhì)。概言之,傳統(tǒng)中國社會本質(zhì)上是“官僚社會”,而非“階級社會”,社會的基本矛盾,是作為暴力壓榨集團的官僚集團與作為生產(chǎn)(包括交換)集團的民眾(農(nóng)、工、商)之間的矛盾,而非西方封建社會中的階級矛盾。這種矛盾往往以王朝末年農(nóng)民造反、天下大亂的極端方式總爆發(fā),造成了治—亂、興—衰式的循環(huán),卻難以帶來社會的實質(zhì)進步。
      
      私以為,辛亥鼎革,民國成立,君主制被推翻;1949年后,共產(chǎn)黨政權建立。這些變化并沒有從根本上改變中國社會乃是“官僚社會”的基本屬性,而且還有越演越烈之勢。蓋傳統(tǒng)社會中,皇帝和士紳集團對官僚集團有限的外在約束和制衡作用,以及儒家士大夫道德有限的內(nèi)在約束作用,在新式政權建立后均蕩然無存,致使官僚集團愈加肆無忌憚。
      
      如果以上命題能成立的話,則中國社會與西方社會的基本結構及本質(zhì)屬性本就迥然有別。用階級分析法對中國社會進行剖析,其有效性和解釋力是很成問題的。讓我們回到摩爾《起源》一書。在論述中國歷史的部分,摩爾已經(jīng)敏銳地觀察到中國社會的官僚集團的一些特征。比如,他睿智地指出,“是官僚機構,而不是土地本身,提供了最大的物質(zhì)獎勵”、“從各方面來看,官僚機構似乎是比土地所有者更有權勢,更有效率的組織”、“社會系統(tǒng)中缺少有效率的機構來制止官員的壓榨行為這一點,可以說是中國社會中最基本的結構性弱點之一”[8]然而,摩爾還是囿于經(jīng)濟基礎和階級分析的基本框架,堅持從這一路徑來解釋中國社會在現(xiàn)代化的曲折進程中的一系列問題。這難免要削足適履,捉襟見肘,支離破碎。在分析國民黨政權的階級基礎時,摩爾認為其基礎是“商人集團和地主階級的聯(lián)合”。實際上國民黨政權的主體,仍是一個不依賴任何特定階級的支持而存在,只代表自己的利益,而不代表特定階級利益的官僚集團。費正清就曾經(jīng)在《劍橋中華民國史》中對國民黨根本沒有階級基礎深感困惑。
      
      明乎此,我們可以進一步推論,共產(chǎn)黨領導的“農(nóng)民革命”,實際上只是傳統(tǒng)社會中王朝末年“農(nóng)民造反”的一種升級版。從蘇俄引進的列寧式政黨建制、共產(chǎn)主義意識形態(tài)宣傳、所謂“階級斗爭”的實踐等等,均為這種傳統(tǒng)造反的升級軟件。但即便進行升級之后,仍不能改變農(nóng)民造反實際上是組成“民間暴力敲詐集團”,籍此與“官方暴力敲詐集團”爭權奪利的本質(zhì)。奪取政權后建立起社會主義制度后,幾經(jīng)反復,官僚集團的統(tǒng)治仍以新的變種形式確立起來。
      
      無論是辛亥革命(所謂“資產(chǎn)階級革命”),還是所謂“新民主主義革命”,都無法改變中國“官僚社會”的基本結構,這一現(xiàn)象也許暗示了:暴力革命能摧毀的“舊秩序”,實際上可能僅限于階級結構意義上的舊秩序。如果一個社會的基本性質(zhì)并非“階級社會”,則摧毀階級結構意義上的舊秩序,對建立新秩序并無實質(zhì)意義。至于摩爾貫穿《起源》全書的一個主題,亦即從農(nóng)業(yè)社會進入工業(yè)化必須基本消除作為一個階級存在的農(nóng)民,而要實現(xiàn)這一步就必須借助于暴力,任何的妥協(xié)都將帶來較之暴力更為慘重的代價,該命題很可能只對階級社會才具有較好的解釋力。而在官僚社會中,由于階級沖突并非整個政治活動最基本的內(nèi)容,政治權力本身對經(jīng)濟反倒具有支配性的力量,因此政治因素對現(xiàn)代化的推進很可能起著比經(jīng)濟基礎重要得多的作用。
      
      2009年6月19日凌晨草就
      -------------------------------------
      
      [1] 【美】巴林頓·摩爾:《民主和專制的社會起源》,拓夫等譯,華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1頁
      
      [2] 同注1,第334頁。
      
      [3] 在此主要指郡縣制建立之后的時代,即秦朝至清朝,尤其指科舉制確立以后的時代,亦即隋唐至清。
      
      [4] 嚴格來說,在官民之間,還有一個鄉(xiāng)紳集團。依愚見,就分析中國傳統(tǒng)社會基本社會矛盾這一目的而言,將鄉(xiāng)紳集團獨立出來進行研究的意義似乎不大。
      
      [5] 皇帝理論上對官僚有生殺予奪的大權,但實際上由于具體操作上并無可行性,其對整個官僚集團無法全面整肅,只能懲罰其中個體,并無法徹底剝奪這一集團雄厚的政治經(jīng)濟實力,遑論消除其獨立性。個中道理不難理解,以一人之力,豈能敵一個龐大的集團。明太祖朱元璋嚴酷整治貪官污吏,最終失敗,對官僚集團無可奈何,可為例證。至于底層民眾,在常態(tài)下只能任其宰割,除非在大規(guī)模暴亂的特殊情形下,才可能對官僚集團構成沖擊乃至毀滅。但即便是農(nóng)民造反成功,改朝換代,仍會建立起一個大同小異的制度,新的官僚集團再次生成并壯大發(fā)展。
      
      [6] 以上的分析,部分靈感來自吳思所著《潛規(guī)則》和《血酬定律》二書,由于手頭無此二書,僅憑印象領會其大意,雜以自身思考的成分,敷衍成文。故恕不一一引注。
      
      [7] 傳統(tǒng)社會中,中國人向來缺乏集體爭利的階級意識,即便有集體抗爭,亦基本都是道義之爭。此外,中國社會亦一直沒有發(fā)展出權利觀念。故中國傳統(tǒng)社會到底是否存在類似于西方社會的“階級關系”,其實是很難說的。在中國,“階級觀念”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通過政治宣傳灌輸?shù)闹饔^塑造機制來完成的。
      
      [8] 同注1,第134~135頁。
      
  •   強有力的吐槽!
  •   居然全文贊同。。我需要重新認識一下樓主。
  •   樓主大才,不覺明厲
  •   “結論是先于材料設定的;但這并不能證明他的結論必定錯誤。我們只能證明一件事:在我們生活的世界內(nèi),歷史沒有根據(jù)這種假設發(fā)展”
    阿姨威武。
  •   樓主的見解牛逼,這幾天正在看,開篇就看到作者對于英國革命的解釋,不能說信口雌黃,也差不多是削足適履,幾乎沒注釋,也沒有對于不同學術觀點的評判,反正就是讓讀者你們愛信不信,有點后悔買了,媽的,還不便宜
  •   哎,阿姨~
  •   可以看看《復雜系統(tǒng)理論》,還是有人在不竭余力地從不同的學科和知識找共同和共性,企圖找到那個“大統(tǒng)一”的完美的理論。
  •   對方法論和材料的批判不錯,但最后有沒有指向粉紅費邊主義,似乎值得商榷,或者說是個千人千面的問題。摩爾用”農(nóng)民階級有沒有被商業(yè)化“作為一個關鍵變量,盡管有失偏頗,但應該也不能被視為”支持費邊主義“?
  •   類比、假設,是一般問題解決思路,主觀傾向?qū)恫牧吓c證據(jù)的選擇至關重要,與其說是一種“客觀規(guī)律”的尋求和證明,毋寧說是作者自我意識和感情傾向的表達
  •   那樓主認為東方專制主義的根源是什麼 為蝦米沒有抵制住列寧式的滲透
  •   大才之人,頂禮膜拜。書里書外,游刃有余。俯仰之間,洞悉全局。
  •   為黃仁宇辯護一下,黃仁宇的這部《資本主義與二十一世紀》還是很有價值的,當然他所謂的“毛澤東創(chuàng)造了底層機構”完全會錯意了,把中央政權對基層社會的動員當做現(xiàn)代化的必經(jīng)階段,卻忘了他自己念茲在茲強調(diào)的“缺乏自治的強制只會帶來低效與腐敗”。
  •   準備下手,看到專業(yè)吐槽文似乎可以打消念頭裊。。。。。需要時借來看吧。
  •   受益,對60、70年代的研究,只要想提供結構性解釋力的,當考慮冷戰(zhàn)的國際大背景。難怪學術凡二十年一變,在學術共同體生存領域的深度異化來看,學術的經(jīng)典性還是要讓位于工具性。
  •   這篇文章寫得好。
  •   請教一下,摩爾在講南北戰(zhàn)爭曾重點提到西部拓荒者利益集團在南北博弈中的舉足輕重的作用,但這一段我看來實在是不明覺厲……這一段究竟是作者本人腦補的,還是說有什么書籍能詳細地論述這一點?
  •   贊!確實蘇聯(lián)解體前的關于民主化書籍有相當多這種毛病,以至于我現(xiàn)在看到社會分類法的東西就惡心,但是又沒法不認真讀上課要用……
  •   但是分類法不是我黨理論體系的專屬么?從亞細亞生產(chǎn)方式到兩千年的封建、專制等范疇
  •   阿旺老師~~⊙_⊙
  •   開頭所引毛澤東的原話如下:
    他們將沖決一切束縛他們的羅網(wǎng),朝著解放的路上迅跑。一切帝國主義、軍閥、貪官污吏、土豪劣紳,都將被他們葬入墳墓。一切革命的黨派、革命的同志,都將在他們面前受他們的檢驗而決定棄取。站在他們的前頭領導他們呢?還是站在他們的后頭指手畫腳地批評他們呢?還是站在他們的對面反對他們呢?每個中國人對于這三項都有選擇的自由,不過時局將強迫你迅速地選擇罷了。
    原文為《湖南農(nóng)民運動考察報告》第一段。
  •   這種作業(yè)平時多嗎?book report
  •   這門課這個學期要做4-5次。另外兩門課起碼2-3次。Chicago的quarter制度一個quarter才11周,還是挺intensive的……
  •   唉 你是學Poli Sci的嗎?Chicago的Poli Sci好難進啊。
  •   不是,我還在CIR,是Master。
  •   可以上趙鼎新的課已經(jīng)很幸福了
  •   講課的時候教授有說過,Moore的南北戰(zhàn)爭史那部分好壞夾雜,臆想成分是多了些,特別是認為她功能類似于別國的農(nóng)民商業(yè)化進程實在不恰當,不過具體哪部分好哪部分壞,沒詳細說,后來我也沒去了解太多。所以實在不清楚羅……也許去查查美國哪些教授是做南北戰(zhàn)爭史的,順藤摸瓜,找到相關著作應該不難
  •   作者您相當激動啊~~
  •   中國屬于支配型社會?國家管理好象是近代以來尤其是清末改革以來在逐步加強的吧。從自治到被治。
  •   當當。
    這么嚴肅的問題。
    午休仔細看。
  •   游民文化與中國社會一書中對此貌似也有一些描述。
  •   我覺得到無階級社會的時候,階級分析法都是可以拿來用的……
  •   蘇共之所以發(fā)展成跨階級的利益集團,大抵由于列寧時代工人階級并不成熟,借助工人力量不足以奪取政權。支共猶甚。
    手機說不了太多話,先馬克。
  •   【明乎此,我們可以進一步推論,共產(chǎn)黨領導的“農(nóng)民革命”,實際上只是傳統(tǒng)社會中王朝末年“農(nóng)民造反”的一種升級版?!?------哪里是“推論”?!本來就是這樣嘛!
    還有,吳思那個應該是《血酬定律》吧.......
  •   “傳統(tǒng)中國社會本質(zhì)上是‘官僚社會’,而非‘階級社會’”,樓主所謂的“傳統(tǒng)中國”有無一個歷史上限?這種所謂的“官僚社會”是何時產(chǎn)生的?
    假如我們泛泛地說,傳統(tǒng)中國社會本質(zhì)上是“官僚社會”,那么這個“官僚社會”延續(xù)的歷史足夠久遠的話,是否可以說明這一社會模式的有效性和優(yōu)越性?比如這種中國式的“官僚社會”與同時期的歐洲在具體的GDP數(shù)據(jù)上的比較、人均壽命上的比較、人口數(shù)量上的比較、生活水平上的比較等等。假如中國式的“官僚社會”在這些數(shù)據(jù)上都占優(yōu)勢,那該如何解釋?
    “這種矛盾往往以王朝末年農(nóng)民造反、天下大亂的極端方式總爆發(fā),造成了治—亂、興—衰式的循環(huán),卻難以帶來社會的實質(zhì)進步?!?br /> 真的是沒有社會的實質(zhì)進步么?春秋和戰(zhàn)國是怎樣的時代和社會模式?兩漢是怎樣的社會?三國兩晉南北朝又是怎樣的歷史跨度?由唐、五代十國至宋又是怎樣的演變?元明清三者是怎樣的歷史更迭?
    從春秋至清,這其間的種族、民族變遷與融合,制度和文化意識的嬗變,豈是一句話可了得的呀?
    樓主的一句話,實在太過宏大敘事。照此邏輯西方資本主義是否也已進入一個沒有社會的實質(zhì)進步的進步時期?
    感覺樓主是在一種西方中心論反駁另一種西方中心論。
  •   中國文化之所以綿延不絕,那是因為它僵掉了。這就是最大的優(yōu)越性。
    順帶說一句,樓上扯了這許多,可惜太淡。
  •   有一定道理。
    中國確實是官僚社會,權力(暴力)就是元規(guī)則。
    用階級分析法來解釋中國社會的演進,屬于生搬硬套。
  •   人類文明之所以綿延不絕,那是因為它僵掉了。。。
    小森只說了兩句,相當于什么也沒說。
  •   哎呀哎呀,我還以為這句話挺有名的呢!@~@
  •   以后還是得加上“某人曰某書云”啊,哈哈。
  •   我的倆友鄰吵起來了.......
  •   宏大敘事的優(yōu)缺點都是很明顯的,問題在于這個問題到底更適合采用那種敘事方法,我比較傾向于宏大敘事。
    關于中西方的比較,我想“比如這種中國式的“官僚社會”與同時期的歐洲在具體的GDP數(shù)據(jù)上的比較、人均壽命上的比較、人口數(shù)量上的比較、生活水平上的比較等等。”關于這種比較的客觀基礎也是必須考慮的,土地的貧瘠程度、氣候的因素等等,有點地理決定論了。
  •   官僚集團暴力敲詐朝朝得逞,其實行成本如此之低,還得感謝儒家官本位道德和禮教建制意識的壟斷性洗腦麻醉之功。
  •   人類社會的一切規(guī)律首先服從于自然規(guī)律,文明在最初一定是地理、氣候和基因共同決定的,地理和氣候的決定性更大一些。
    一個問題到底適合那種敘事方法,取決于敘述者的先入之見,也既他的歷史哲學觀和史觀。
    樓主這篇長文就是以論代史。這篇文章的邏輯,恰恰和它所要批判的東西在邏輯上是一致的。也就是說,其實是自患病而不自知。抱歉,這話說的尖刻了些。
      
    巨大機說:關于中西方的比較,我想“比如這種中國式的“官僚社會”與同時期的歐洲在具體的GDP數(shù)據(jù)上的比較、人均壽命上的比較、人口數(shù)量上的比較、生活水平上的比較等等?!标P于這種比較的客觀基礎也是必須考慮的,土地的貧瘠程度、氣候的因素等等,有點地理決定論了。
      
    不要怕地理決定論,先做些扎實的功夫去比較一下吧,一定會澄清許多事實,改變許多想當然的看法的。
  •   呵呵,我這才看明白,樓上這位的思維原來也是殖民史觀啊,提的建議也恰可以付之嘖嘖。
  •   地理因素確實重要,文化因素也不可忽視,制度則是最后的產(chǎn)物。同樣的北美大陸上,由于文化傳統(tǒng)的截然不同,印地安人和歐洲殖民者后代的政治經(jīng)濟制度就可以完全不同。同樣的共產(chǎn)制度,中國的“暴力敲詐”文化特點之所以和東歐、蘇聯(lián)與眾不同,就和儒家官本位文化密不可分。
  •   2009-08-15 22:52:41 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  2009-08-13 01:17:58 小森清範素行  呵呵,我這才看明白,樓上這位的思維原來也是殖民史觀啊,提的建議也恰可以付之嘖嘖。
          
    呵呵,你以為你不是殖民史觀么?你的史觀倒是爽利、省事得很有喜感!
          
          
    2009-08-13 09:26:27 Sagittar  地理因素確實重要,文化因素也不可忽視,制度則是最后的產(chǎn)物。同樣的北美大陸上,由于文化傳統(tǒng)的截然不同,印地安人和歐洲殖民者后代的政治經(jīng)濟制度就可以完全不同。同樣的共產(chǎn)制度,中國的“暴力敲詐”文化特點之所以和東歐、蘇聯(lián)與眾不同,就和儒家官本位文化密不可分。
          
    我的原話是,“人類社會的一切規(guī)律首先服從于自然規(guī)律,文明在最初一定是地理、氣候和基因共同決定的,地理和氣候的決定性更大一些?!?br /> 我說的是“文明在最初”,至于其后的文化和制度,我沒有否定的意思。
          
    “同樣的北美大陸上,由于文化傳統(tǒng)的截然不同,印地安人和歐洲殖民者后代的政治經(jīng)濟制度就可以完全不同。同樣的共產(chǎn)制度,中國的“暴力敲詐”文化特點之所以和東歐、蘇聯(lián)與眾不同,就和儒家官本位文化密不可分?!?br />     
    大約七百三十年前,馬可·波羅到中國的時候,也發(fā)出過同樣的感慨,只不過他話里面出現(xiàn)的民族、種族以及制度、國家和地域的名稱與sagittar說的相差不少。他感嘆的是,與中華(那還只是元代的中華)相比歐洲的野蠻與落后。
    也許數(shù)百年后,我們的后代又會這樣比較東西方了。
    當西方比東方勢力強的時候,就說西方文明是多么多么地好,東方文明是多么多么地有問題;而當東方比西方勢力強的時候,又轉(zhuǎn)過來說東方文明是多么多么地好,西方文明是多么多么地糟糕。
    這樣靜態(tài)地看待歷史,其實是認識上的原地踏步。
    sagittar的政治立場,決定了他對史料的取舍以及解釋,帶有很強的傾向性的。
  •   我的原話是,“人類社會的一切規(guī)律首先服從于自然規(guī)律,文明在最初一定是地理、氣候和基因共同決定的,地理和氣候的決定性更大一些?!?br />   我說的是“文明在最初”,至于其后的文化和制度,我沒有否定的意思。
    ~~~~~~~~~~
    我想問問,如果承認“文明在最初一定是地理、氣候和基因共同決定的,地理和氣候的決定性更大一些。”那么文明的最初在什么時候結束?
  •   2009-08-15 23:19:56 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
    咳咳。你沒有反對「其后的文化和制度」的話,那提到「地理和氣候」也就沒有意義了——除非你抱持的就是殖民史觀,類似Wittfogel那樣的環(huán)境主義觀點——把斯大林主義歸咎於俄國的寒冷,把亞洲的專制歸咎於乾旱(恩格斯自己都悔改了),然後歐洲有著天賜的溫和?或者扯淡,或者殖民史觀,請君自擇一甕。
      
    順帶著說一句,馬可?波羅當時就是一名官吏。順帶著,技術、物質(zhì)資料和社會制度,它們之間沒有絕對的相關。
    ---
    還有啊,自己刪掉帖子挪到後面,這種掩耳盜鈴的行徑似乎更喜感~~
    哈,真歡樂~
  •   我說的是“文明的最初”,小森沒理解是什么意思,也不必再爭論了。
    巨大機知道我說的意思,但是巨大機的問題“文明的最初在什么時候結束”,這的確是個問題。目前還沒有答案。這就像文明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或者人類是從哪一刻確定產(chǎn)生了一樣,目前還沒有確定的答案。
    但,雖然這個問題還沒有答案,卻并影響這個判斷:文明在最初一定是地理、氣候和基因共同決定的,地理和氣候的決定性更大一些。
    這就好比,雖然我們不知道人類是在哪一刻確定產(chǎn)生的,但我們可以斷定一定是在某一個時候,人類的祖先與它的兄弟——猿猴的祖先分道揚鑣了。
  •   2009-08-15 23:31:24 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
      我說的是“文明的最初”,小森沒理解是什么意思,也不必再爭論了。
    =============================
    你的精神狀態(tài)似乎很有問題啊。
    文明的最初對後來的社會架構的影響——你扯得真歡。
  •   你自己並不考慮,「文明最初」的地理、氣候?qū)︶醽淼纳鐣Y構有多大的影響,然後便要求別人把這個納入考慮——爲什麼不把數(shù)十萬光年外的超新星爆發(fā)也納入考慮?
    頭腦啊。
  •   小森老師,有些定義的確沒辦法去明確他,就像正義這個概念自古以來都沒人能說清楚。
    至于文明最初的地理、氣候?qū)︶醽淼纳鐣Y構有多大的影響,我相信是不能忽視的,不過關于這方面的東西我看的不多,只能直覺判斷一下,而關于“最初”的時間段涵攝,我認為地理、氣候?qū)︶醽淼纳鐣Y構是一個權重逐漸降低的過程,這就像那個很有名的哲學命題——一粒一粒加沙子,何時變沙堆?變沙堆時減去一粒沙子還是沙堆嗎?這個最初可能只能這樣模糊定義下去了。
  •   好吧小森先生你贏了,你的智商上的優(yōu)越感可以讓你到達高潮
  •   坦率地說,中國環(huán)境和氣候都相當複雜——討論這個,基本是無意義的。而且,到了中國國家意識形態(tài)逐漸形成的《白虎通》時代,就是有影響也微乎其微了——何況後來?
  •   2009-08-15 23:56:19 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
      好吧小森先生你贏了,你的智商上的優(yōu)越感可以讓你到達高潮
    -------------------------------------------------
    而你還需要按摩棒吧?
  •   小森老師一語點通呢,國家意識的形成,
  •   不是國家意識,是國家意識形態(tài)。觀察一下從「道術將爲天下裂」到「百家殊業(yè)而皆務於治」的過程,依稀可見——但這種被要求「統(tǒng)天地之心、著善惡之歸、明吉兇之分、通人道之正」、一以貫宇宙、社會、個人(王道貫三,呵呵)的宏大思想之所以形成,還是中國社會構成的催化吧。
  •   呵呵,我需要什么,無需您操心了,總之您贏了,您不需要按摩棒了
  •   不好意思,少打了兩個字。多謝。
  •   2009-08-16 00:03:32 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
      呵呵,我需要什么,無需您操心了,總之您贏了,您不需要按摩棒了
    -------------------------------------------------
    那麼按摩棒兄,您還竄出來幹啥呢?
  •   出來向您認輸呀,讓您心里美呀,智商到高潮呀
  •   誒,你們倆還非要在口舌上爭個輸贏?。?/li>
  •   @巨大機:
    沒事……牠居然承認是按摩棒了,我一叫就應——哈哈。下雨天打孩子,閒著也是閒著啊。
  •   我承認輸了。意淫的人總是需要被承認的
  •   樓上諸兄幸勿作意氣之爭,討論問題貴在能對自己的思考有所裨益,口水仗則于人于己均無益。
    拙文本就寫得倉促,純粹為應付期末作業(yè)而作,整體構思和遣詞措意均有不少問題,也并未完整地表達自己的觀點。這其中牽扯出來的問題如此宏大而繁復,豈是一篇急就章所能妥善處理的。還請見諒。
    睡覺鳥,明天還要早起,諸位晚安:)
  •   唉,林妹妹和寶姐姐什么時候才能“孟光接了梁鴻案”呢?都是“小孩兒口沒遮攔”惹的禍呀.......
  •   @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
       我說的是“文明在最初”,至于其后的文化和制度,我沒有否定的意思。
      ------------
      我也從沒說你有否定的意思,只是就你提出的地理自然因素的解釋,補充或強調(diào)上文化和制度因素的解釋,讓解釋更全面些。
      
        當西方比東方勢力強的時候,就說西方文明是多么多么地好,東方文明是多么多么地有問題;而當東方比西方勢力強的時候,又轉(zhuǎn)過來說東方文明是多么多么地好,西方文明是多么多么地糟糕。
      ---------------
      我沒說西方多么好,東方多么壞,如果你認為中國的官僚暴力敲詐社會是“壞”的話。我只是要指出中國的官僚暴力敲詐文化之所以千年來積習難改與儒家對官僚集團禮教地位的維護及儒家官本位價值觀在中國歷朝歷代的反復強化灌輸嚴重從而阻礙制度的自然進化密不可分,絕不僅僅是近代某黨某人才發(fā)明的特殊脾性。lz只是指出了官僚社會的現(xiàn)象,但沒有給出解釋?;靥蠹姨岢隽丝梢詮淖匀坏?、文化的、制度的不同角度給出解釋,很好,如是而已。
  •   lz可能沒搞清楚基本概念。
    階級是個政治概念,官僚是個行政概念。政治是為誰的利益,行政是怎么執(zhí)行。
    所有社會都是某種形式的官僚社會。就是史前,軍事首領也是官僚。
    歐洲封建的特殊性在于,繼承希臘、羅馬文明。
    如果拋開這一特殊性,封建和帝國是納貢制度的不同階段。中世紀末期,法國就已經(jīng)顯示出“官僚社會”的趨勢。
    CCP不是造反的升級版,而是寡頭政體,與斯巴達城邦、早期羅馬是一個性質(zhì)。
    階級實際上是不存在地,只有一個又一個的人。是由“階級代言人”,專業(yè)化的政治組織“創(chuàng)造”出來地。
    現(xiàn)代政治學第一定律:人民代表創(chuàng)造人民。第二定律:人民代表創(chuàng)造人民公敵創(chuàng)造人民。
  •   階級不存在?階級是經(jīng)濟概念哦。
  •   階級必然是經(jīng)濟統(tǒng)計概念,但不一定有整體性。
  •   整體性可以在一定的情況下獲得。同時分析社會中人的生存狀況時其階級是基礎。畢竟對于生產(chǎn)資料的占有與否確實影響其社會地位。。
    不過一般情況下確實沒有整體性,階級內(nèi)部也存在競爭關系,且社會的結構有一定的彈性。。。
  •   其次是第二種,經(jīng)驗自主需求的動力。社會中的需求是什么?是政治的權利、經(jīng)濟的權利和文化的權利,尤其其中經(jīng)濟的權利,對于這些權利的需求,全都是人類在社會之中不能不時時刻刻都經(jīng)驗到的,每一個人都必須在自己主動力爭的情境之下去獲得,而決不可能僅僅依靠他人的施舍。這種自主權利思維的升華,構成了種種(政治的、經(jīng)濟的、文化的)技術發(fā)展的“進化論”。按照馬克思的看法,這種社會之中的“進化論”的思考,正就是社會之中階級斗爭和生產(chǎn)斗爭之所以成為社會發(fā)展動力的源泉的思考。應該看到,馬克思的思想是西方資本主義社會的產(chǎn)物,他所說到的“階級”雖然主要指按照社會財富劃分的階級,實際上它也同樣甚至已經(jīng)包含了社會權力分配的階級的成分。令人遺憾的是,馬克思的理論到了東方,完全變成了僅僅由財產(chǎn)劃分階級的根據(jù),而事實上已經(jīng)拋開了按照權力劃分階級的必要性,這使得馬克思的理論到了東方,完全變了味。階級斗爭和生產(chǎn)斗爭的“進化論”的動力,正是人人經(jīng)驗自主的動力的源泉。從上所述,我們看到了“自主——進化論”的人類社會歷史的第二種發(fā)展動力的源泉。
    ——黎鳴
  •   支持樓主!
  •   轉(zhuǎn)貼一篇文章,對樓主、對大家,應該都會有所裨益。
    文章非常長,大家要有耐心慢慢看。
    歷史的必然性:評王怡《辛亥年的張惶》
    作者:閑言 文章發(fā)于:烏有之鄉(xiāng) 更新時間:2009-10-16
    http://www.wyzxsx.com
      趙志勇兄寄來王怡大作《歷史的可能性:辛亥年的張惶》(以下簡稱《辛》文),囑我談點看法.認真拜讀了《辛》文,感覺王怡兄筆力深厚,論述詳實,文章頗具專業(yè)水準。如果《辛》文只是旨在借題闡述各種政治體制在中國的可能前景,那么我已無話可說;但如果是意在探討特定條件下的歷史可能性,那么我還有話要說--畢竟,歷史不是當代史,歷史的可能性也不等同于未來的必要性.
      
      一,什么是“路徑依賴”
      
      自20世紀80年代起,即有學者論證,中國的近現(xiàn)代史一直圍繞兩大主題:啟蒙與救亡.一次次的啟蒙沖動,接連被一次次救亡的必要性所中斷;以至中國至今仍處在現(xiàn)代性意義上的半開化狀態(tài),向現(xiàn)代社會的轉(zhuǎn)型也步履維艱.
      
      救亡何以能屢屢打斷啟蒙?這涉及到政治領域的一個核心問題:任何政治體(當然包括國家),其自身的存續(xù)都是它的第一需要;然后,它會關注內(nèi)部事務的治理和處理對外關系.這些,可稱之為政治體的實體面.而文化、制度等等政治運行的范式和環(huán)境,可稱之為政治體的虛擬面.用后現(xiàn)代主義所深惡痛絕的二分法來說,前者是主體、目的和根本;后者是客體、手段和附從.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在政治家考量和一般民眾的政治訴求中,即在政治的自我邏輯中,前者都是優(yōu)先目標;只有當政治體的原有范式不足以應對內(nèi)外矛盾、不足以處理內(nèi)外危機,并且范式本身成為解決問題的重要障礙時,對虛擬面的關注才會超越對實體面的關注,一躍成為政治活動的優(yōu)先目標.此時,意味著政治制度已有必要作出變遷,革命或改良即將啟動.
      
      但政治變革和制度變遷,也是多種政治力量的博奕過程,本身有著多種可能走向.只有那種能夠滿足實體面自我存續(xù)要求和國家治理需要的制度文化,才有可能在競爭中最后勝出,成為歷史所選擇的“路徑”--這才是“路徑依賴”的實質(zhì):路徑并非由歷史決定,而是由現(xiàn)實決定;歷史決定現(xiàn)實,路徑選擇源于政治實體面的現(xiàn)實需要.
      
      二,集權主義在近代中國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辛》文觀點大致可歸納為四:
      
      1,歷史在辛亥年出現(xiàn)了難得機遇:可以通過虛君共和的制度安排,將政治納入憲政正軌.但因為孫袁的激進或私心自用,最終以創(chuàng)立民主共和的方式斷送了憲政前途.
      
      2,《臨時約法》是孫文臨時扔向袁世凱的緊箍咒,導致后來的府院之爭、總統(tǒng)制內(nèi)閣制之爭,最后因政體與“道統(tǒng)”的扭曲,釀造出洪憲稱帝.
      
      3,民初本來有望延續(xù)清末的地方自治格局,發(fā)展出一種“自下而上對權力的程序性限制的權力淵源”,消解中央集權的專制“道統(tǒng)”;但這一歷史進程卻被亟亟于春秋大一統(tǒng)的國民黨發(fā)動的北伐所打斷.
      
      4,孫文對暴力革命和強權獨裁的祟尚,斷送了政黨政治的希望;中國從此揭開近百年黨治政治的序幕.
      
      確實,在我們今天看來,集權主義的“道統(tǒng)”“千年秦政”,是近代中國的萬惡之源--它崇尚武力強權,制造了連綿不絕的政爭戰(zhàn)禍,使社會存量損失慘重,人民生靈涂炭;它具有一種自動走向極端的自我強化機制,一次次導演出極權暴政的荒誕和蕭殺;它為我們今天累積了數(shù)不清的矛盾和問題,撂下社會轉(zhuǎn)型的巨大難題.
      
      但是,如果當時(民初)沒有它,歷史將會怎樣?
      
      許多東西就是這樣:有它在時覺得礙眼,礙手礙腳;沒它時才發(fā)現(xiàn)少了它還真不行,極不方便.
      
      如果說在辛亥年時,政治的實體面發(fā)出了什么聲音、提出了什么要求,那么其中最強烈的聲音、最集中的要求就是:中央集權.
      
      這不僅僅是簡單源于千年“道統(tǒng)”的意識殘余,更主要是源于清帝國土崩瓦解后、列強環(huán)伺下一盤散沙的中國、發(fā)奮圖強的現(xiàn)實需要.一個能使事情快速還原為簡單清晰的假設是:如果日本侵華提前、發(fā)生在1916至1928年間軍閥割據(jù)“地方自治”時的中國,哪將會是怎樣一番局面?
      
      這種應對內(nèi)外困局的實際需要,才是當時中外勢力普遍支持強勢政治人物袁世凱上臺,并“支持默許”他完成中央集權、構建強勢政府的主因。在這里,政治的實體面再次展示了它的優(yōu)先權。在權力的分布模型上,很容易可以得出一個合符自然邏輯的結論:對集權的需要程度,與人口多寡、疆域大小成正比;與社會經(jīng)濟文化發(fā)展程度成反比。
      
      當然,這只是就一般情形而論。實際上,影響政治的因素多種多樣。但無論如何,中央集權在辛亥年的中國成為政治的第一需要;對極權的制約,在當時還只具有很小意義。這幾乎是全民共識,更是政治實體面的客觀要求。
      
      對比一下許多方面與我們相似的近鄰印度,更容易看清楚歷史背后的邏輯:雖然印度在英國殖民時期即建立起一定經(jīng)濟基礎,獨立后采用民主政體,一直保持著政局的大體平穩(wěn),社會持續(xù)演進;而中國自辛亥年起,幾十年戰(zhàn)亂不休,運動不斷,國家被翻來覆去折騰,社會的正常演進一再被打斷,但只要有一段時間的穩(wěn)定,中國的綜合國力、經(jīng)濟發(fā)展就能超過印度。究其原因,軟政權與硬政權、弱勢政府與強勢政府的差別,是其根本。
      
      當然,民主分權雖然使印度的政府軟弱無力、社會演進緩慢,但也使國家避過內(nèi)戰(zhàn)之苦,發(fā)展雖慢卻能持續(xù);更使它免去今日政治轉(zhuǎn)型的艱巨和痛苦。其中優(yōu)劣、歷史的功過得失,很難用一個標準界定。但是,印度的民主體制是外力強加的,并不符合政治體自身發(fā)展演變的邏輯,也不符合它獨立時實體面的客觀要求??梢栽O想,如果沒有外力持續(xù)強大的作用影響,印度也會走上與中國類似的政治發(fā)展“路徑”。因此,中印兩國不同的政制選擇,實際上只是兩國不同的歷史“路徑”積累之必然--相對于中國,印度多了一段殖民期的經(jīng)行路.也即是說,“路徑”的選擇實際上是沒得選擇:歷史只能如此.
      
      三,地方自治的可能性
      
      民初1916---1928年地方各省的相對自治 、“事實上的獨立狀態(tài)”,只是一種各方勢力相互牽制下的暫時平衡,是“分久必合”政治游戲中等待強者成形的一個過程.冀望籍此形成“對權力的程序性限制的自下而上的權力淵源”,幫助“打破大一統(tǒng)中央集權的道統(tǒng)”,只不過是后人自作多情的善良愿望.
      
      首先,自治各地軍閥的權威仍然來自于武力,他們對內(nèi)也是行集權之制.所謂“地方主事者對內(nèi)都較為開明,積極興辦各項事業(yè)”,只是一種集權專制下的形式開明,與古之明君、與當時的北京中央政府、特別是與后來孫文的黨治獨裁,并無實質(zhì)不同.安于自治是他們暫時不得已的選擇,有實力者心里做的無一不是“春秋大一統(tǒng)”的美夢(或許陳炯明是個例外?).
      
      當時政局確實頗類似于“春秋早期諸侯國對于周室名義上的遵奉”時期,與有著統(tǒng)一的政治、經(jīng)濟、外交體系的西方聯(lián)邦制完全不同,各地自定其制,自行其是.這種體制,是無法應付內(nèi)憂外患的棘手局面、適應政治實體面需要的,更遑論推動憲政進程.這種脆弱的平衡不可能維持長久,持續(xù)往下的結局只能是:要么全面走向分裂;要么被列強吞并或瓦分;要么重新回到“大一統(tǒng)”的中央集權下--幸虧歷史選擇了后一種.
      
      國民黨發(fā)起的走向“大一統(tǒng)”的北伐,獲得了民眾廣泛擁護,證明當時人心思統(tǒng).這并非僅僅是由于千年“道統(tǒng)”在作怪,而說明了人民深惡割據(jù)必然帶來的戰(zhàn)亂,相信只有統(tǒng)一而強有力的中央政權,才能帶來社會安定、國家富強、人民安居樂業(yè);才能有效推動社會發(fā)展(包括民主憲政本身)進程.
      
      縱然地方自治中會撒下一些民主憲政的因子,但卻無法避免列強相爭帶來的長期戰(zhàn)亂.以國家民族分裂與戰(zhàn)爭苦難的代價,換取政治理念的點滴實踐,這難道竟是“歷史的機遇”?“以武力解決黨爭”,被《辛》文視為內(nèi)亂之源;難道軍閥的混戰(zhàn)割據(jù),就“不過是走了樣的地方自治”,而且是一種歷史的進步?
      
      既然地方割據(jù)只是一股時代逆流,遲早要被終結;其間的各種制度文化的積累也必然要被洗滌、解構;那么終結當然是來得越早越好.因此,孫文發(fā)起北伐,政治正當性充足.縱然北伐后中國也未能免于戰(zhàn)亂,但北伐在當時確實是終止割據(jù)混亂的唯一可行之法.實際上,北伐勝利后,除了少量“紅色割據(jù)”外,全國已是一統(tǒng)局面;至1934年長征結束,“紅色割據(jù)”也所剩無幾。如果不是后來日本侵略打斷了社會發(fā)展各項進程,民國的各項事業(yè)應該會有長足進步--看看后來臺灣的國民黨政權就不能不承認:民主憲政,在當時并非必須;黨治國家,也并非無所作為。成王敗寇的評說后面,代表了一定的歷史規(guī)律。而無論是“紅色割據(jù)”,還是日本侵華,都沒有減少、反而增強了北伐的正當性和必要性。
      
      如果上述分析成立,那么《辛》文設想的四個“歷史可能性”岔口就只剩下三個,讓我們再來繼續(xù)張望。
      
      四,虛君立憲的可能性
      
      “虛君立憲”在辛亥年間真的如《辛》文所言、能夠扮演扭轉(zhuǎn)歷史進程的角色嗎?對此我深表懷疑。
      
      首先,來看看君主立憲何以在當時未能成為現(xiàn)實,難道真的是由于孫袁的私心自用、欲占“開國元勛的初夜權”所致?
      
      辛亥年的中國社會,大致可分為三個成分:最下層是農(nóng)村廣大無知無識的貧民,然后是多少有些政治意識的城鎮(zhèn)各階層市民(包括軍人、會黨),再然后是政治、經(jīng)濟、知識各方面的社會精英。
      
      辛亥革命的主要依靠力量是市民階層及部分社會精英,革命的動力和目標是“驅(qū)除韃虜、建立民國”。異族統(tǒng)治和傳統(tǒng)帝制自甲午年起就逐漸被視為國嬴民弱的兩大根源,所謂“當時國內(nèi)思想界普遍主張君主立憲”、“一大批有名望地位的社會賢達也明確主張君主立憲”,只是屬于部分社會精英的主觀理性。“驅(qū)除韃虜”和“建立民國”兩大社會目標在當時是不可分拆的。革命的目的不達,革命所積蓄的社會能量就得不到充分宣泄,社會沖突就不可能終止??v然袁世凱可以憑籍武力強行息止革命、縱使袁黎“君主立憲”協(xié)議能夠得到奉行,也只能帶來一時茍安;動力不失,形勢仍會向前,并將聚集起更大能量。這也是袁黎協(xié)議后,各省仍然紛紛獨立,且協(xié)議馬上冰消瓦解的主要原因。
      
      縱或“虛君立憲”僥一時之幸竟得以構成,是否“必然使真正的憲政建設走上正軌,各種力量在遵奉一個最高象征的前提下所進行的競爭,必然將在名分已定的憲政框架內(nèi)展開”?“建立和維護憲政,逐步消泯作為道統(tǒng)的專制主義意識形態(tài)”,難道因此“就將首先成為(主要以武力憑籍作為自身權力根源的)各種勢力維護自己利益的手段和需求”?這恐怕也只是當時和后來的理想主義者們一廂情愿的政治臆想吧。
      
      一切社會條件都沒有改變,實行“民主共和”或“君主立憲”,結局何致于截然不同?當時的“各種主要政治勢力”,其力量仍是建立在武力之上。袁之能居于強勢在此,同盟會(包括后來的國民黨)之能居于制衡也在此。袁世凱雖然是“當時被普遍視為能夠得到各方面認同的強勢人物”,但一旦離開武力憑籍,他就什么也不是。搞民主政治、政黨競選,他能爭得過宋教仁的國民黨?除非是國民黨自甘拱手相讓。但如果那樣,搞的就無疑不是“政黨政治”、而是類似于“黨治國家”的游戲了。
      
      權勢者絕不會為了“民主立憲”的理念原則而犧牲自我權勢,他們的唯一選擇是不放棄武力優(yōu)勢、以武力定乾坤。無論是“民主共和”還是“君主立憲”的制度框架,都不可能限制他們的所作所為。在民主共和制下袁能“刺宋”,夭折政黨內(nèi)閣;在君主立憲制下他就既能刺宋又能刺君;不將“虛君”變?yōu)樵稀皩嵕?,他是不會罷手的。因此,孫文“在手中保留著暴力的手段,在袁世凱有道時選擇退出政治舞臺,在袁世凱無道時則隨時準備拔槍”,這其實是頗具政治遠見的明智之策。
      
      如果說君主立憲能夠?qū)⒏鞣N政治勢力的運作納入“名分已定的憲政框架”,那么民主共和也沒有理由不能做到。后者對權力的制衡并不弱于前者。至于說君主立憲“可以息內(nèi)爭而定民志”,則完全只是少數(shù)人的特殊視角觀照。事實證明,對廢除帝制“心有未甘”的,只是極少數(shù),其余波是張勛復辟;而對保留帝制絕不能容忍的,則是大多數(shù),其爆發(fā)即為護國運動、為洪憲帝制的轉(zhuǎn)眼間灰飛煙滅。
      
      強權依舊、政治力量的構成和格局依舊,無論是民主共和、還是君主立憲,結局都不會有何不同。孫文后來對此有深入認識,于是他走回武力斗爭的老路。毛澤東后來的成功,也源于及早認清了此一中國“國情”:槍桿子里面出政權。這是中國的國情,也是在中國玩政治游戲所必須遵循的邏輯。既要玩游戲,又不遵循游戲規(guī)律,唯一命運就是被淘汰出局。辛亥后的百年政爭史證明:凡是不遵循此一游戲規(guī)律的,都失敗了,而且敗得很慘;凡是成功者勝利者,都是謹守此一金科玉律者。蔣介石毛澤東之成功,是必然;宋教仁陳獨秀之失敗,也是必然。
      
      這樣,《辛》文所設想的歷史可能性岔口,就只剩下兩個了(內(nèi)閣制與總統(tǒng)制,政黨政治與黨治國家)。但這兩個岔口的意義并不大,因為無論從哪一邊(內(nèi)閣制或總統(tǒng)制)鉆進去,由于歷史的重力作用,最后都只會從同一個出口(黨治國家)鉆出來;而不可能走到另一個出口(政黨政治)去。
      
      五,歷史何以輪回
      
      幾千年中國史,不斷上演著宿命的輪回: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歷史的走勢,最后總是指向“大一統(tǒng)”的中央集權.對于延續(xù)千年的“秦制”“道統(tǒng)”,人們有理由疑問:是什么樣一只巨手,在背后操縱歷史的輪回?
      
      傳統(tǒng)答案大多歸結到人的作用上面:商鞅變法,奠定了千年秦制基石;漢武尊儒,祭起了崇尚集權的千年道統(tǒng);幾千年下來,形成了與此相適應的國民性--這就是中國歷史不斷沿固定軌跡運轉(zhuǎn)的原因.
      
      但是商鞅變法、漢武尊儒,難道僅僅是人為之偶然,難道背后沒有歷史之必然?千年之中,“大一統(tǒng)”一再被打碎,何以又能一而再、再而三地自動復位--反復促使鐘擺回到原來位置的力量是什么?這恐怕不能簡單地歸之于國民的偏好、或意識形態(tài)的慣性吧?
      
      意識形態(tài)是現(xiàn)實需要的反射.它本身也多種多樣,相互之間也存在競爭.最后勝出的,必定是最適合于現(xiàn)實需要的.同理,“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并非是自達爾文時代才開始生效的自然法則;也并非是只適應于西方社會的生存模式.一種政治制度能夠延續(xù)千年、屢屢被不同的執(zhí)政集團所采用,其原因只有一個:它最適合于當時環(huán)境的需要.
      
      不管東方西方,人是天生不喜受拘束的;最多也只是想拘束別人.因此,權力和控制總是要承受反彈,國家是不得已下產(chǎn)生的;專制,一定是建立在強權暴力的基礎上.在泱泱大國實行集權專制,更須面對強大反彈,更需要維持極大的專政力量.社會組織、社會系統(tǒng)都遵循簡單化原則,如果較簡單的組織系統(tǒng),其功能已足以滿足社會需要,那么社會絕不會長期反復地選擇和維持一種較為繁復、較難維持的組織系統(tǒng).如果集權專制不是社會所必須,那么它絕不可能延續(xù)千年.中國之所以維系了較其它國家更為集權專制的政治制度長達數(shù)千年之久,必定是因為中國社會有著與其它國家不同的特殊需要.
      
      幾千年的中國,對于中央集權的需要源于維系“大一統(tǒng)”的需要;而“大一統(tǒng)”的需要則源于下述理由:在一個被當時人力尚不易克服的地理障礙封閉起來的大陸,內(nèi)部分裂即意味著戰(zhàn)爭;分裂各方的利益沖突不可調(diào)和、無可緩沖,戰(zhàn)爭是唯一解決問題的手段;要擺脫戰(zhàn)亂,統(tǒng)一就成為必須--這是封閉性大陸對“大一統(tǒng)”的獨特需要.
      
      秦以前的華夏之所以能維持權力較為分散的政治格局,一方面是因為當時的人類力量更弱小,空間距離即構成障礙;亦即是說,同一地區(qū),被空間的遼闊分隔成了多個相對獨立的地區(qū)。另一方面是因為中央集權的模式“秦政”,本身也需要一個逐漸摸索、逐漸成形過程.到商鞅時期,內(nèi)外條件成熟了,于是“秦政”橫空出世.
      
      西歐之所以不需要大一統(tǒng)的中央集權,之所以能維持中世紀小國林立的局面,是源于其地理環(huán)境的開放性--西歐人確實得天獨厚,憑地中海舟楫之便,很容易就可以把觸角和利爪伸向非洲和中東.
      
      中世紀的世界利益格局與今日有兩大不同:一是地理障礙將世界劃分為多個獨立的利益區(qū),不象今天這樣全球一體;因此,才可能形成象中國這樣的封閉世界。二是由于當時人類能力的局限性,任何政治體的影響力都受到地理限制,這樣就在周邊地區(qū)保留了一些政治經(jīng)濟利益尚未遭遇各政治體激烈爭奪的半開化地帶,形成一些列強尚未涉足其間的政治真空區(qū)域,為新增政治勢力的擴張預留了余地。今天則不同,在任何一個向度上,利益競爭都已飽和,再沒有所謂權力真空。今天的政治體要發(fā)展,除了自然增長外,要么能找到新的增長源(如新經(jīng)濟),要么就只能把原來占據(jù)某空間的勢力排擠出去。
      
      政治沖突源于各政治力量的消長變化總是快于政治利益分配結構的調(diào)整,沖突的結果總是導致利益格局變化。但在開放環(huán)境下,新增力量可以選擇向外擴張,因而內(nèi)部調(diào)整不是必須的。尤其在經(jīng)過計算或經(jīng)受教訓后,人們往往發(fā)現(xiàn)在拓展的難度和收益的大小比上、向外發(fā)展比向內(nèi)競爭更為劃算。于是向外擴張成為利益拓展的首選目標。正是這種外向擴張對于內(nèi)向爭斗的緩沖,使“大一統(tǒng)”在中世紀西歐沒有成為必然;于是高度集權的政體形式也未成為必須。根據(jù)簡單化原則,西歐選擇了較為分散、較少反彈的政治權力分布模型。
      
      因此,不同地理特性帶來的不同權力結構性需要,是造成中西不同歷史路徑的根本原因;集權專制在中國的千年輪回,也是歷史的必然。我們通常所說的歷史的局限性,其實就是歷史的正確性。
      
      六,民主憲政的基礎和前提
      
      辛亥年起,幾十年來理想主義者對民主憲政的期盼頗為類似于1848年后100年間人們對于社會主義的期盼。很明顯的是,社會主義藥方確實能夠醫(yī)治資本主義在當時最為突出的兩大癥狀:生產(chǎn)過剩和社會兩極分化;人們在當時無法明顯預見的是,社會主義也將帶來它自己的固有頑疾:短缺經(jīng)濟和社會僵化。當然,民主憲政與社會主義不同,它已經(jīng)有不少成功范例。但也應當看到,范例之所以成功,是因為它們腳下有著歷史和現(xiàn)實的適宜土壤。
      
      民主憲政從某種角度而言,是一種允許社會內(nèi)部進行公開博弈的利益調(diào)節(jié)機制,其有效運作的基本條件是社會本身沒有積累過多矛盾、沒有致使矛盾無法調(diào)和。當然,民主憲政本身就有一種釋放矛盾、使矛盾不致過分淤積的自動調(diào)節(jié)機制。但是,在一個已經(jīng)積聚大量矛盾、隱藏不可調(diào)和沖突危機的社會,實施向民主憲政的轉(zhuǎn)型就等于主動釋放風險。利益不可調(diào)和的矛盾各方,在沖突博弈中必然不擇手段、不達目的決不罷休,很可能不會遵循必要的法治規(guī)范。因此,走向民主憲政的過程往往演變成社會危機爆發(fā)的過程。改良引發(fā)革命,革命埋葬改良。所以,歷史上民主憲政的演進常常是迂回的,起初往往被控制在矛盾易于調(diào)和的范圍內(nèi)實施;因此,民主憲政往往首先只是特權者(貴族或上層)的游戲。
      
      同理,當社會面臨重大內(nèi)外危機時,也不宜釋放危險、實施向民主憲政的轉(zhuǎn)型;而只能暫時壓制矛盾,以原有機制集中力量、全力應付眼前危機。
      
      現(xiàn)代工商社會之所以被視為成熟民主憲政的基礎,是因為社會關系在其中被簡化和突出為經(jīng)濟關系。由于市場經(jīng)濟具有相對公平的競爭機制,為社會矛盾各方提供了一個“人人都可能成功”的公開博弈機會,被壓抑的能量能夠得到溫和釋放,矛盾不會淤積過甚,一般不會形成你死我活的死結。
      
      即使這樣,在資本的原始積累階段,社會被高度分化為兩大階級,工人階級作為無產(chǎn)階級,市場并沒有為他們提供多少機會,此時兩極矛盾難以調(diào)和,民主憲政也不具備落實的基礎。因此,早期資本主義國家的民主是狹義的,是并不怎么令人羨慕的,普選權也經(jīng)歷了逐步擴大的過程。只有當社會積累逐漸豐富,資本主義改良了自己的分配制度后,民主憲政才有了牢固基礎。
      
      由歷史自然演進形成的民主社會,社會內(nèi)部有著走向民主的動力和滋生民主的土壤,可以歷經(jīng)摸索、逐步完善,從最初級形式開始試驗;但是在今天的中國,民主憲政負載了太多的期許和擔當,它如果不足夠優(yōu)越,就沒有出生的足夠理由和自我實現(xiàn)的足夠力量。因此,它只能一開始就力臻完善,這就同時要求更牢固的基礎。
      
      在中國這樣的東方大國推行民主憲政,還需要一個前提,即能夠隨時抵御專制集權的需要和誘惑。這是東方大國獨有的誘惑,因為專制主義在東方不但有著適宜土壤,而且還有現(xiàn)實需要:維持大一統(tǒng)的遼闊帝國,需要中央集權的結構性凝聚力量。
      
      西方?jīng)]有這種需要。無論是在曾實行農(nóng)奴制的西歐,還是在曾實行蓄奴制的美國,明確的世襲等級制,為社會提供了一種固化結構的膠質(zhì)力量。因此,中央集權在那里沒有成為必須,它的功能被等級制所部分取代。但在中國這樣疆域遼闊、人口眾多的國家,維持等級制比維持中央集權更困難,反彈更大(元朝的短命是個例子);于是物競天擇下,最后形成的是崇尚“以民為本”,沒有明顯普遍世襲等級制度的相對扁平的社會結構。在這種社會中,中央集權的結構凝聚力成為必須。
      
      在順利完成向近代社會轉(zhuǎn)型的日本,也有著類似西方的具有某種明顯人身依附特征的世襲等級制度。因此,雖然日本自大化革新起即一直在多方面模仿中國,卻很少出現(xiàn)中國那種政教合一的高度中央集權模式--等級制的結構性力量抵消了社會對中央高度集權制的需要。
      
      另外,正如辛亥年間那樣,在社會由專制集權向民主憲政轉(zhuǎn)型的過程中,革命者使用暴力是因為存在反革命的暴力威脅。暴力革命和秘密組織是對抗獨裁政權的必要手段,因為其時民主斗爭沒有可以運作的空間。辛亥年雖然搭建了一個民主共和的粗略框架,但隨時都有著滑向極權獨裁的危險。在傳統(tǒng)政治游戲中,政治是有著嚴重后果的現(xiàn)實博弈。對于博弈雙方來說,勝利都是首要的,失敗往往意味著無法咽下的苦果。為了獲勝,任何一方都只能竭盡全力;不可能出現(xiàn)某一方綁住自己一只手來與對方較量的情形。這是一種類似經(jīng)濟領域“劣幣驅(qū)逐良幣”的逆向驅(qū)動機制,這也是辛亥年孫文不得不在“手中保留一張可以隨時揭竿而起的王牌”的原因。
      
      現(xiàn)在流行的一種歷史學邏輯是:如果當時某一方能克己守“制”,歷史的進程就大不一樣,漸進式的改良就有可能因此按部就班走下去。這顯然只是一種善良的愿望。極權專制有一種自我走向巔峰的內(nèi)在驅(qū)動力,因此,一方的克制忍讓未必能換來對方的循規(guī)蹈矩,換來的有可能只是變本加厲.宋案后孫文如果不揭竿而起,而是一味“在現(xiàn)有框架中尋求法律解決”,那么確有可能避免一時戰(zhàn)亂,但卻未必能避免袁世凱走向?qū)V?袁后來終于不顧一切地走向帝制,多少證明了此點.
      
      因此,只有當武力不再是特定政治集團的資本,政治博奕的結果不再受武力遙制時,民主憲政機制才有可能真正切實、持續(xù)的運行.否則,所謂民主憲政,其機能必然是被扭曲的,其實質(zhì)只能是一種點綴.隨時有著被扯下來扔到一邊去的危險的民主憲政,必然會在“劣法驅(qū)逐良法”的惡性競爭中正式被扔到一邊.但是,這當中也有例外:當擁有絕對武力優(yōu)勢的政治集團,因種種原因,本身有著實施民主憲政的需要和沖動,衷心推動民主化進程時,歷史的機遇就來了--世界史上不乏這種先例.
      
      顯然,辛亥年的中國并不具備這種幸運.袁世凱并沒有實行真民主的客觀需要和主觀沖動.袁是一個現(xiàn)實主義政治家,他只選擇歷史和現(xiàn)實為他本人早已安排好的路徑.孫文的處境背景,與袁大不相同.如果辛亥年掌握武力決定權的是孫文而非袁世凱,那么歷史的路徑可能大不一樣--當然,民主仍然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它確有可能歷經(jīng)懷胎十月后,平穩(wěn)降生;就象1949年后的臺灣.
      
      七,結論
      
      因此,歷史在辛亥年并沒有留給中國人多少選擇;所謂“歷史的岔口”,只可張望,無法趨入;雖然有了些許陽光雨露,民主憲政的土壤,在辛亥年還很貧瘠干涸,不可能結出甘甜果實。所謂“歷史的可能性”,實質(zhì)上只是不可能性--辛亥年演繹的是歷史的必然?!靶挠胁桓收摺?總覺得中國的近代史,不應如此“令人氣餒”,于是才會翻來覆去地在歷史的必然性中尋找“可能性”的“岔口”吧。
      
      我不是歷史決定論者.關于歷史,我的看法是:過去的都是必然的,未來只是或然.當然,歷史人物的主動行為也是構成歷史必然性的當然要件.問題的關鍵在于,人類的主觀能動性總是以個體形式存在著和表現(xiàn)出來.任何個人的主動性,其所面對的都是整體環(huán)境(包括眾人、他人)的確定性;因此,個人行為最終也只能遵循客觀的必然性。
      
      以上所言,頗似在為極權主義唱贊歌,很多人也可能因此而不爽.所以,筆者有必要申明:我只是就史論史,只是針對當時中央集權為政治實體面之必須的客觀情勢來言說.任何現(xiàn)實的合理性,都建立在一定歷史性的限定下.逝者如斯,如果歷史已發(fā)展到專制極權已無力應對內(nèi)外困局;不但不能解決問題,本身還成為解決問題的障礙時,那么合理就轉(zhuǎn)化為不合理,極權專制也就到了應該壽終正寢的時候,社會政治的轉(zhuǎn)型也就不可避免了。
      
      作為一種理念,我完全同意《辛》文末尾所言:“接受現(xiàn)實,力求改良,告別革命,反對激進”。但正如樸素兄所言,知之惟易,行之惟艱.歷史,有它自己的邏輯;人,往往只是歷史給定條件下的被動者。
  •   遠行客君發(fā)的文未及細閱,但見「發(fā)于:烏有之鄉(xiāng)」六字。
  •   問個問題,路徑依賴是不是就是狗改不了吃屎?
  •   該文還是可以看,并不因為發(fā)于烏有之鄉(xiāng)就一無是處,不過作者說的廢話頗多。最后這一句徹底雷倒我——“過去的都是必然的,未來只是或然.”——真浪費我的時間看他前面的廢話,都是這種態(tài)度還談什么談?
  •   見過有人說過“烏有之鄉(xiāng)”網(wǎng)站簡直就是一邪教組織.......
    關于“路徑依賴”,看到汪丁丁說過:“任何事情都有歷史——也就是‘路徑依賴性’”。
    下面是他的《再談“啟蒙”》中的一段:
    所謂“主流”,就是社會多數(shù)人的看法或者立場或者既得利益。
    主流總是與社會的權力和利益相結合在一起,相得益彰的。假如人類
    社會生存在一個確定的世界里,假如永遠不必擔心災難從不知何處降
    臨,那么人類社會或許沒有必要保護哈耶克所說的那些“匿名的少數(shù)”,
    社會盡可以把持有不同見解的少數(shù)分子一網(wǎng)打盡,輿論一致,全國山
    河一片紅,然而這是幻覺,人類生存境況曾經(jīng)非常嚴酷,并且正在變
    得越發(fā)嚴酷,為了在最大幾率上能夠應付未來的變局,社會應當鼓勵
    每一個個體在每一個可能的方向上探索和生活,應當盡量避免把雞蛋
    放在同一只籃子里的風險,人類知識的積累是典型地具有“路徑依賴
    性”的,在知識邊緣處對知識的探索可以在無數(shù)方向上進行,人們天
    然地傾向于沿著知識傳統(tǒng)的主流方向進行探索,從而節(jié)省了許多說服
    自己和說服別人的力氣。不過,這樣一來便極大地增加了走進死胡同
    的風險。所以,為了知識的繁榮,人類社會應當鼓勵一切個體在一切
    方向上探索新的知識。
  •   路徑依賴可以導向另一個現(xiàn)代性命題:人間天國是否可能?答案是否定地。
  •   我的論文要引用你這篇文章,可以吧
  •   一切有為法皆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   明乎此,我們可以進一步推論,共產(chǎn)黨領導的“農(nóng)民革命”,實際上只是傳統(tǒng)社會中王朝末年“農(nóng)民造反”的一種升級版。
    扯淡
  •   寫的真嚴肅認真啊
  •   我覺得寫個摘要是很有必要的
  •   MARK,向各位高手學習。;)
  •   覺得本文對本書的分析方法沒有批評力,因為官僚化只是政權組織形態(tài),不同階級的利益是通過社會條件進行整合的,在不斷變動的。不知lz是否注意,在歐洲國家的官僚化過程中就伴隨著利益沖突的浮現(xiàn)和不斷的整合。馬克思主義的傳統(tǒng)中確實有著特定的階級沖突模式,但是要注意的是,馬克思式的分析又有兩個維度,一個維度是以普通人為行動者——這個行動者是經(jīng)驗模型。但是“階級”(非特定階級)作為歷史的行動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形式模型。
  •   1945年7月4日,毛澤東專門邀請來延安考察的黃炎培等人到他家里作客,整整談了一個下午。毛澤東問黃炎培,考察了幾天有什么感想?黃炎培向毛澤東談及“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皇朝更替周期規(guī)律。毛澤東高興地答道,“我們已經(jīng)找到了新路,我們能跳出這周期率。這條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讓人民來監(jiān)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來負責,才不會人亡政息”。
      這個故事,從其產(chǎn)生起,不知道被人們重復了多少遍了。每當中國的改革遇到了困難或者政治、經(jīng)濟和社會的方方面面發(fā)生了危機的時候,人們就會想起這個故事。自民主的概念傳入中國以來,從“五四運動”到當代社會,民主始終是人們所期待的解決中國問題的終極方法和途徑。從中國開始追求民主政治開始,至今已經(jīng)有一個多世紀了,民主還沒有實現(xiàn)。盡管人們并不知道中國何時能夠?qū)崿F(xiàn)民主,但人們對民主的期望則越來越高,希望民主能夠幫助中國解決一切問題。很顯然,這個還沒有實現(xiàn)的民主,實際上已經(jīng)承擔著其所不能承擔的負擔。
    中國的問題離不開土地
      政治改革很重要,民主化也很重要。但是,世界歷史發(fā)展經(jīng)驗表明,人們不可以給民主政治過高的負擔。一遇到問題就想到用民主政治來解決,是一種不切實際的想法。民主政治不是萬能藥。民主能夠解決一些問題,但同時還會帶來其他很多問題。毛澤東的回答從經(jīng)驗上來看,只回答了一半,即上層建筑?;食鎸儆谡畏懂牐瑢儆谏蠈咏ㄖ?。還有另一半經(jīng)濟基礎更為重要?;食嬷皇且粋€結局,而非原因。從大歷史看,這個經(jīng)濟基礎的核心就是土地問題,尤其對中國而言。經(jīng)濟、社會和政治等方面的發(fā)展和變化都和土地分不開,甚至民主化本身也和土地問題有關。
      美國史學家巴林頓·摩爾著《民主和專制的社會起源》一書,研究了幾個主要國家走向現(xiàn)代化的歷史,歸納出三條不同的政治道路,即西方議會民主制道路、法西斯主義道路和共產(chǎn)主義道路,發(fā)現(xiàn)這些不同路徑和土地問題緊密相關。也就是說,解決農(nóng)民問題的不同方式,導致了現(xiàn)代化的不同路徑,同時也造就了不同的政治體系。
      從經(jīng)驗來說,民主政治和土地問題、農(nóng)民問題的解決并沒有多大關系,但如何解決土地問題和農(nóng)民問題,則和民主政治緊密相關。土地問題解決得好不好,不僅影響一個社會能否民主化,而且更影響民主政治的質(zhì)量。一個社會如果解決不好土地和農(nóng)民問題,就有可能導致激進的政治變革。這種激進政治變革可能是革命,也可能是民主化。但可以肯定地說,在沒有解決好土地問題和農(nóng)民問題的前提下,即使走上了民主道路,民主的質(zhì)量也不會很高。反之,如果土地問題和農(nóng)民問題解決得好,就會給民主政治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奠定一個良好的經(jīng)濟和社會的基礎。社會穩(wěn)定、公平、中產(chǎn)階級、城市化、工業(yè)化等等,這些和現(xiàn)代民主相關的因素,無一不是和土地問題相關的。
      數(shù)千年的中國歷史,皇朝更替的關鍵也是土地問題。當土地集中到少數(shù)既得利益(無論是皇朝本身、政府還是社會少數(shù)群體),社會公正就失去了基礎,社會穩(wěn)定就會無從談起。大批失去土地的農(nóng)民一旦被動員起來,任何政權就會馬上面臨威脅。不說久遠的歷史,現(xiàn)代國共兩黨的歷史,也很能說明土地和農(nóng)民問題的重要性。國民黨在大陸的失敗是土地問題,而共產(chǎn)黨領導革命的成功經(jīng)驗也在土地。國民黨在臺灣成功的經(jīng)驗更和土地改革有關。成功的土地改革為臺灣社會的工業(yè)化、城市化提供了良好的條件。中小企業(yè)是臺灣中產(chǎn)階級的經(jīng)濟基礎,而中產(chǎn)階級的形成是臺灣社會民主化的最主要的動力。臺灣的民主化因為民進黨的“臺獨”路線而導致激進,導致社會的分化。不過,正是臺灣龐大的中產(chǎn)階級使得臺灣的民主化,較之其它很多社會更為理性與和平。如果沒有這樣一個中產(chǎn)階級,臺灣民主化會變得無比暴力。亞洲另外一個社會泰國就很能說明這個問題。
      今天的中國,因為改革停滯不前,社會出現(xiàn)無窮的不穩(wěn)定因素,不少社會力量再次訴諸于民主政治。這非常容易理解。但是,如果人們能夠意識到當今中國問題的核心仍然是土地問題,那么就不難得出這樣的結論:中國政治改革甚至民主化的突破口可能并不在政治領域,而是在土地領域。
    當前的所有問題均離不開土地
      很顯然,目前中國方方面面的問題都和土地有關,經(jīng)濟上的房地產(chǎn)泡沫、價格飛漲的房地產(chǎn)、社會不公正、收入分化、社會抱怨、年輕一代對未來的悲觀主義,等等?!吨袊?jīng)濟周刊》最近報道,現(xiàn)今北京和上海的地價超英、美、法、德、日去年GDP的總和。盡管這個說法不那么科學,但的確說明了中國房地產(chǎn)問題的嚴重性。很多金融專家也越來越擔心,中國在今后幾年會發(fā)生大規(guī)模的金融危機,其核心源頭還是房地產(chǎn)問題。
      在很多方面,中國的房地產(chǎn)就像金融危機之前的美國金融業(yè),已經(jīng)造成了“過大而不能倒”的地步。美國的金融業(yè)綁架了整個美國經(jīng)濟,金融業(yè)如果倒下,就意味著美國整個經(jīng)濟的倒下。所以金融業(yè)不能倒。美國政府動用大量納稅人的錢來“救市”。經(jīng)過幾年的努力,金融業(yè)的確被救活了。但是,金融業(yè)復蘇并不代表整體經(jīng)濟的復蘇。原因很簡單,金融業(yè)被很少數(shù)既得利益所把持,他們追求的只是更多的既得利益,而非社會整體利益。美國經(jīng)濟在好轉(zhuǎn),但失業(yè)率仍然高居不下,社會變得越來越不公平。
      中國的情況也差不了多少。房地產(chǎn)綁架整個中國經(jīng)濟。中央政府為了社會的總體利益,努力想控制飛漲的房價,但無論怎樣努力都無濟于事。在強大的既得利益面前,一系列政策都顯得毫無效果。這里有兩點很明確。一是中國的房地產(chǎn)業(yè)“過大而不能倒”,一旦倒下,就會牽連總體經(jīng)濟,造成經(jīng)濟崩盤,因此政府出臺的很多政策只是想控制一下房價,緩解一下民眾不滿情緒,而不是要從根本上來解決這個問題。二是較之龐大的既得利益(包括地方政府、銀行和發(fā)展商),中央部門在政策執(zhí)行過程中的確顯得力不從心。
      而中國房地產(chǎn)問題的本質(zhì)就是土地問題。筆者曾經(jīng)論述中國要圍繞著三個社會群體,即農(nóng)民、農(nóng)民工和城市居民進行三場土地變革。和其他所有社會一樣,農(nóng)民靠土地為生,土地問題是農(nóng)民問題的關鍵不言而喻。農(nóng)民工也是土地問題。農(nóng)民工就是盡管已經(jīng)成為工人了,但還在家鄉(xiāng)保留一塊土地。這塊土地的去留決定了農(nóng)民工的未來身份。城市居民沒有土地,但其所面臨的問題也和土地問題有關,即住房。實際上,中國城市居民的住房問題,越來越表現(xiàn)為土地問題。
    變相的“貨幣發(fā)行權”
      土地問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土地是國有的,對土地的支配權在理論上屬于中央政府,但實際上則不然。對土地的操縱權在地方政府。在很大程度上說,地方政府實際上的土地操縱權,已經(jīng)轉(zhuǎn)化成地方政府的貨幣發(fā)行權。據(jù)官方的估計,2010年中國土地交易達到2.7萬億。但很多專家估計實際數(shù)字更高。在任何社會,中央當局擁有貨幣發(fā)行權。但如果濫發(fā)貨幣,導致通貨膨脹,那么政治變革(或者傳統(tǒng)意義上的“皇朝更替”)就不遠了。同樣,如果地方政府濫發(fā)貨幣,即通過操作土地而導致房價飛漲,也會造成同樣的結局。毫無疑問,盡管飛漲的房價的好處流向地方政府,但其社會后果還是要中央政府來承擔。
      因為地方政府可以從這種變相的“貨幣發(fā)行權”獲得巨大的好處,他們已經(jīng)欲罷不能。很多地方政府已經(jīng)開始在“城鄉(xiāng)整合”或“城鄉(xiāng)統(tǒng)籌”的政策口號下,進行強制化城市化。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這種強制性城市化的核心是土地的城市化,而非人的城市化。沒有地方政府對人(農(nóng)民、農(nóng)民工和城市居民)感興趣,而只對土地這部“印鈔機”感興趣。
      這已經(jīng)導致了無窮的社會和經(jīng)濟結果,如果得不到有效糾正,就會繼續(xù)造成無窮的惡性政治結果。社會分化和不公平是很顯然的。對掌握了大量財富的少數(shù)富人來說,正如一些人所形容,買房子就像買白菜一樣。與之相對照的是窮人。對窮人來說,因為物價的飛漲,買白菜就要像買房子那樣要反復權衡。房地產(chǎn)的飛漲更是導致了中國中產(chǎn)階級的貧窮化。中國的中產(chǎn)階級的規(guī)模本來就不大,在天價的房地產(chǎn)面前,越來越多的城市中產(chǎn)階級成為了人們所說的“房奴”。而對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來說,房產(chǎn)不久就要變成他們終生難以實現(xiàn)的夢想了。在這方面,中國已經(jīng)完全香港化了。沒有了前途,年輕人只能在作毫無意義的抗爭中尋找前途。實際上,大陸的情況可能要比香港的更壞,因為香港政府仍然有能力來有效干預房地產(chǎn),中國政府則沒有。
      在經(jīng)濟上,最直接的結果有兩個。一個就是上面提到的房地產(chǎn)經(jīng)濟泡沫化,最終造成金融危機。更為重要的是中國很難建設一個消費社會。盡管各方面早已經(jīng)意識到,消費社會對未來經(jīng)濟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性,也在努力建設消費社會;但消費社會遙遙無期,主要原因在于社會政策的失敗,而房地產(chǎn)則是社會政策的核心。
    政治上的綜合病癥
      房地產(chǎn)問題也導致了政治上的綜合病癥。房地產(chǎn)使得地方綁架中央。既然房地產(chǎn)綁架了總體中國經(jīng)濟,那么其也綁架了為總體中國經(jīng)濟負責的中央政府。房地產(chǎn)也使得中央政府的政策信用大量喪失。在過去的幾年,中央政府已經(jīng)出臺了無數(shù)整治房地產(chǎn)市場的政策,但一一被既得利益所消化。結果,現(xiàn)在是中央政策不再在社會群體中具有任何威信。久而久之,政府和社會之間的信任危機必然加大。社會分化、不公正、政府信用消失,從歷史經(jīng)驗看,所有這些都會直接導致社會的不穩(wěn)定,甚至激進化。激進化一旦失去控制,那么就會造成巨大的政治變革,包括傳統(tǒng)意義上的“皇朝更替”。
      正因為中國的改革變得極其困難,改革處于一個關鍵時刻。改革當然包括政治改革。不過,在考慮政治改革時,不僅僅要看“上層建筑”,更重要的是要看“經(jīng)濟基礎”。政治改革,無論設想得怎樣好,都難以超越經(jīng)濟基礎的制約。就今天的中國土地問題而言,如果改革不當,不僅很難引導中國走向民主政治,反而會造成社會的長期動蕩不定。反之,如果土地問題(因而也是房地產(chǎn)問題)解決得好,就可以在消費社會建設、社會公正穩(wěn)定、中產(chǎn)階級、政治合法性等等方面所有作為,從而也可為民主政治奠定堅實的基礎。
    作者為國大東亞所所長,文章僅代表個人看法
    國民黨在大陸的失敗是土地問題,而共產(chǎn)黨領導革命的成功經(jīng)驗也在土地。國民黨在臺灣成功的經(jīng)驗更和土地改革有關
  •   寫完了自己的筆記才看到這篇,發(fā)現(xiàn)是不是把關于中國的整一章都刪掉了……因為第四章完全是關于中國農(nóng)業(yè)社會與農(nóng)民革命之關系,而且正正用的是官僚主義而非封建主義的概念來分析。
  •   傳統(tǒng)社會中,中國人向來缺乏集體爭利的階級意識,即便有集體抗爭,亦基本都是道義之爭。此外,中國社會亦一直沒有發(fā)展出權利觀念。故中國傳統(tǒng)社會到底是否存在類似于西方社會的“階級關系”,其實是很難說的。在中國,“階級觀念”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通過政治宣傳灌輸?shù)闹饔^塑造機制來完成的。
  •   “摩爾的比較史學敘事充分尊重歷史的復雜性和多樣性,強調(diào)歷史演進圖式的多線復合結構;強調(diào)理論模式的應用必須和歷史觀察相互參照,將非經(jīng)濟因素(尤其是政治因素)融入到其歷史解釋法中,希望籍此避開馬克思主義經(jīng)濟決定論的某些隱蔽陷阱,克服歷史發(fā)展必然規(guī)律等僵化教條,從而逼近真實的歷史圖景,這種做法使摩爾的理論體系顯得枝蔓龐雜,富有彈性和延展性?!?br /> 大贊,這一段說到了關鍵之處。樓主對“階級分析法和經(jīng)濟決定論來分析中國封建社會形態(tài)是不足的”論述相當?shù)木屎蜏蚀_。其實在胡如雷先生的名著《中國封建社會形態(tài)》一書中,對歷史社會學的研究方法就已經(jīng)達到了一個比較成熟的高度,而且是先于摩爾的,只是胡研究的是中國封建社會,而摩爾研究的是西方現(xiàn)代社會形成過程中的問題。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