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05/25 出版社:大塊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作者:The Women of Jewelia,Jarvis, Cheryl 頁數(shù):304 譯者:何佩樺
Tag標(biāo)簽:無
前言
○○四年九月十八日,加州溫圖拉(Ventura)的十三個女人合買了一條鑽石項鍊。不出幾個月,媒體報導(dǎo)了她們的故事?!稌r人》(People)雜誌刊載特別報導(dǎo)?!督袢招恪罚═oday)、《內(nèi)幕》(Inside Edition)、《晨間節(jié)目》(The Early Show)、洛杉磯KCBS電視臺的《二號影棚》(Studio Two)等節(jié)目,亦陸續(xù)製作相關(guān)報導(dǎo)。福斯探照燈電影公司已買下電影版權(quán)。由於當(dāng)時項鍊小組仍處於起始階段,一連串新聞報導(dǎo)均著墨於「合買鑽石項鍊」。沒有人知道,這條項鍊,以及買項鍊的十三個女人後來的發(fā)展?! ∫韵戮褪沁@整個故事,真實的故事,從第一道靈光乍現(xiàn)開始。
內(nèi)容概要
這個故事和一條項鍊有關(guān),但重點並不是鑲在上面的118顆鑽石。一個「合買鑽石項鍊」的奇想,湊合了十三名五十幾歲、相識或不相識的熟女。婦產(chǎn)科醫(yī)師在這個女性團體尋求姊妹情誼;喜好冒險的健身教練熱愛這個使她保持年輕活力的實驗;62歲搖滾辣媽滿心期待華麗的項鍊使女兒成為最美的新娘;忙於照顧罹病母親和丈夫的中學(xué)教師,寄望鑽石項鍊為生活帶來改變;至於鬱鬱寡歡的珠寶店老闆娘,則是被老公慫恿加入這一群,「我希望你和她們一樣開心。」 這條鑽石項鍊能不能超越表面的價值?十三個人的聲音,能不能比一個人的聲音更嘹亮?眾熟女分享鑽石項鍊,也分享彼此的生活。有人戴著項鍊戲水衝浪;有人戴著項鍊協(xié)助滅火;有人戴著項鍊上市場擺攤;有人借出去比自己戴的時候還多,「每借一次,就有一個故事?!谷欢?,友誼並沒有想像中來得那麼容易或快速,何況是這群以不同理由聚合的熟女。有人戴項鍊跳傘上了電視引發(fā)組員非議;「項鍊小組」是否該註冊登記意見分歧;項鍊的使用原則,掀起另一場針鋒相對的爭執(zhí)?! 〉筋^來,這些鑽石不過是一堆硬石頭,真正重要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係。 一次次地磨合與交流,眾熟女建立共識,回歸「分享」與「包容」的初衷。這條項鍊讓臥病老人展露笑顏,讓九十歲婆婆自認青春美麗,為慈善單位募集資金,為整個社區(qū)增添光彩?! 。ㄖ閷毜昀祥浉鶕?jù)鉤環(huán)磨損程度研判,這條項鍊一年至少被戴了七百次。)鑽石項鍊在十三個女人的生活中羅織穿引,映現(xiàn)不同的生命意義。血拼女王發(fā)現(xiàn)「付出」比「擁有」更快樂;痛失手足的女強人在眾人溫暖接納下走出陰霾;面臨空巢期的母親重新規(guī)劃以自己為重心的新生活;項鍊帶來的喜悅與友誼,使癌癥初癒的會計師重拾對生命的熱情?! ∪昵?,當(dāng)眾熟女滿心期待地踏進珠寶店時,未曾預(yù)料她們會為鑽石項鍊創(chuàng)造豐富的故事。如今,她們找到了生命的珍寶--那是比鑽石更璀璨光華的,夢想的勇氣,以及分享的真諦。
作者簡介
賈薇絲(Cheryl Jarvis) 記者兼散文作家,著有《婚姻安息》。作品散見各大報章雜誌。曾任電臺製作人、雜誌編輯、報紙編輯,現(xiàn)於南加大、華盛頓大學(xué),及聖路易偉伯斯特大學(xué)教授寫作。珠麗雅項鍊小組(The Women of Jewelia) 二○○四年九月,美國加州溫圖拉郡的十三個女人合買了一串鑽石項鍊。她們這串鑽石項鍊取名「珠麗雅」。這本書記錄了鑽石項鍊為她們的生活帶來的豐富故事。
書籍目錄
1 夢想女馬瓊娜:實現(xiàn)一個奇想2 敗家女詹佩蒂:血拼女王的反思3 獨行女范希雅:發(fā)現(xiàn)人生的珍寶4 傳統(tǒng)女莫黛娥:重燃婚姻激情5 冒險女胡美姬:女性朋友帶來健康生活6 教書女歐婷娜:從改變中得到樂趣7 好勝女歐瑪琳:讓自己更有力量8 實際女柯曼麗:找回?zé)崆槿松? 活力女賀南茜:為生活創(chuàng)造故事10 領(lǐng)導(dǎo)女翁蘿茲:尋找姊妹情誼11 設(shè)計女潘裘妮:人生的第二次機會12 搖滾女康梅芮:為女兒留下傳承13 政治女葛若姿:讓女人過得更好14 一場空前的實驗:塑造鑽石項鍊的傳奇故事
章節(jié)摘錄
實現(xiàn)一個奇想 馬瓊娜坐在辦公桌前,看著四周堆疊如山的文件,感覺快被淹沒了。她不懂自己為何總是沒辦法把桌子收拾乾淨(jìng),總是沒辦法把待辦清單上的四十五項工作畫掉。清單上老是有四十五項工作?看來確實如此。她覺得自己就像希臘神話中的薛西弗斯,受到懲罰,一遍又一遍試圖把同一顆石頭推上山。有時候,她覺得自己只是忙著把一疊疊文件移來移去。她敢說,有些文件她已經(jīng)移了一百次。問題就在於,她的腦袋總是裝滿點子,不時在清單上增列新的計畫。至於如何去執(zhí)行這些計畫,這項技術(shù)她還沒學(xué)會。 今天,這張清單倒不像平時那樣令她頭疼。她才剛成交了一棟房子,正陶醉在房地產(chǎn)經(jīng)紀人最後收到豐厚傭金時的興奮情緒中。這筆交易,意味著三個月的辛勤工作和心力交瘁。大部分人買房子時,往往處於人生的重大過渡期,自然特別急躁不安;西岸的房價衝擊,使得打算移居加州的購屋者更是焦慮。由於工作壓力大,馬瓊娜每完成一筆交易,總要好好犒賞自己一下。 這次她還沒決定給自己買什麼,所以先到購物中心給客戶買一盒喜思巧克力,作為恭賀喬遷新居的禮物之一。 位於洛杉磯以北九十七公里的加州濱海小鎮(zhèn)溫圖拉,只有「海景」這麼一家購物中心。馬瓊娜苗條結(jié)實的身軀快速穿越粉藕色調(diào)的購物專區(qū),卻在「范甘第父子」的櫥窗前駐足。這家經(jīng)營數(shù)十年之久的家族珠寶店,堪稱溫圖拉的「蒂芬妮」。一般情況下,馬瓊娜的目光就像她的步伐一樣匆促,可這回她停下腳步,凝眸注視。 櫥窗中央的陳列架上,一條鑽石項鍊在黑絲絨的映襯下閃閃發(fā)亮。前幾年,她想找一條簡單的萊茵石項鍊,在正式場合配戴,卻沒有找著。而今,眼前的項鍊和她心中想的一模一樣。她知道這條項鍊是網(wǎng)球手鍊的款式——網(wǎng)球冠軍選手艾芙特在一九八七年美國網(wǎng)球公開賽上,曾要求中斷比賽,尋找她遺失的卡地亞鑽石手鍊,這款手鍊便有了「網(wǎng)球手鍊」的別名。項鍊上的單排鑽石緊密相接直到鉤環(huán);正中央的鑽石最大,最靠近鉤環(huán)的兩顆最小。鑽石的排列依照大小循序漸進,效果令人驚嘆。 不過,這家店可是「范甘第父子」。這條項鍊不可能是萊茵石。 馬瓊娜很少配戴講究的首飾,儘管她確實擁有一些——兩任丈夫送的鑽戒、十四K金耳環(huán)、高價手錶。但這些都不是什麼奢侈品。嗯,她心想,不知道這麼貴重的首飾湊近看會是什麼樣子?戴上這漂亮奢華的玩意兒,是什麼感覺? 她一時興起,走進店裡。「我可以看看櫥窗裡的項鍊嗎?」她若無其事地問道,好像每天都這麼做似的。 她伸手摸摸脖子上的細金鍊。一九七二年,男友送給她這條金鍊,鍊子上有個象徵和平的墜子。二○○三年伊拉克戰(zhàn)爭爆發(fā)時,她又把這條金鍊子拿出來戴。這會兒,她戴上這鑽石尤物,疊在昔日的金色護符之上。簡直巧奪天工,卻又簡單高雅,她心中暗忖。 她吸了口氣,吐出氣的同時詢問了價格。 「三萬七千元?!?」 馬瓊娜忍不住大吃一驚。她心裡想的只有一句話:誰會買三萬七千塊錢的項鍊??? 她又照了一次鏡子。她不禁想起這一生做過的種種抉擇,這些抉擇導(dǎo)致她絕對買不起這樣的項鍊。她在想,要是當(dāng)時嫁個金龜婿或者在工作上投入更多,這輩子的生活會有多麼不同。假如工作多加把勁,她或許能掙到這麼多錢,讓她能縱情享受此種奢華。說起來,這一切實在都無關(guān)緊要。全世界仍然有嚴重的貧窮問題,想擁有一條三萬七千塊錢的項鍊,對曾經(jīng)輔導(dǎo)弱勢兒童達六年之久的馬瓊娜而言,在道德上站不住腳。想得出神的她,只斷斷續(xù)續(xù)聽到女店員的說明:一百一十八顆鑽石……拋光切磨……非衝突區(qū)開採……十五?二四克拉。 十五克拉聽來很招搖,馬瓊娜不喜歡招搖。她仔細考量了一番。這條項鍊並不招搖。鑽石很小,正適合她一五七公分的個頭,但繞在她的脖子上「很有存在感」。特別吸引人的是它的光澤。她從沒見過這般燦爛奪目的鑽石。 馬瓊娜猶豫片刻,才取下脖子上的項鍊。讚賞了一會,把項鍊放回櫃臺,向店員道謝。 接下來的三個星期,馬瓊娜經(jīng)常想起這條鑽石項鍊,自己也感到詫異。當(dāng)她同八十六歲的母親再度來到購物中心,馬瓊娜發(fā)現(xiàn),項鍊仍掛在櫥窗裡。「媽,我要讓你看一樣?xùn)|西。」她興奮地帶著母親走進店裡,彷彿她是七歲的小女孩,朝她的第一個芭比娃娃走去。「媽,戴戴看?!柜R瓊娜把鉤環(huán)扣上,母親張大了眼睛。「真漂亮?!顾吐曊f道。馬瓊娜的母親懂得「質(zhì)感」,她的讚賞意味著,這條項鍊是不褪流行的經(jīng)典款式。 馬瓊娜的眼神從母親脖子上發(fā)亮的鑽石移開,瞄了一眼標(biāo)價。二萬二千元。櫃臺上的廣告立牌宣布促銷特賣的訊息,店裡展售的所有商品都接受出價。 馬瓊娜回想起三十歲那一年,感覺自己亟需喘口氣。在聖克魯斯擔(dān)任語言治療師的工作使她精疲力竭,對交往許久的男友亦已感到厭倦,於是她動身前往紐約,和她在南加大讀大四時最好的朋友同住一段時間。馬瓊娜親眼看到室友用沛綠雅礦泉水洗臉,身穿毛皮大衣。馬瓊娜當(dāng)時對自己擁有這些奢侈享受的機會評估了一番。希望渺茫。這個事實並未使馬瓊娜感到妒忌,卻使她感到納悶:為何只有極少數(shù)人能夠享受奢侈品?半年後,馬瓊娜離開紐約返回加州,心中的疑問並未消失?,F(xiàn)在,這個疑問再度浮現(xiàn)。 她納悶著,群眾可以在美術(shù)館並肩欣賞名畫,在國家公園一同讚嘆美景,為什麼不能以同樣的方式,分享奢侈品? 她突發(fā)奇想:「如果和其他人合買,我就有機會戴上這奢侈的玩意兒,」她心想:「沒有哪個女人每天都需要一條十五克拉的鑽石項鍊??墒恰顾D了頓,下了個結(jié)論:「能偶爾擁有,不是挺好的嗎?」 「我沒辦法花兩萬兩千塊給自己買一條項鍊,一千塊倒是還拿得出來……一千塊對我大多數(shù)朋友來說不算過分……只要說服十一個女人跟我合資就夠了。我可以出價一萬兩千塊……都已經(jīng)降價一萬五了,何不再便宜個一萬塊?」 馬瓊娜開始給朋友和同事打電話。她告訴那些平日和她一同散步以及參加投資俱樂部的女性朋友,和那些在座談會、社交聚會,或慈善公益活動上遇見的女人。 和她談過的大多數(shù)人都回絕了。沒錢。沒時間。對鑽石不感興趣。質(zhì)疑聲浪四起:「後患無窮。大家一定會你爭我奪?!埂纲I鑽石幹什麼?」「我到珠寶批發(fā)市場可以找到更好的?!埂甘€女人不可能和睦相處?!埂敢ㄒ磺K錢,我寧願買自己獨享的東西?!?連她母親也火上加油:「你會因為這件事而失去朋友。」 有些意見令她感到不安,開始懷疑自己。有些評論促使她加以反駁,有些則不予理睬。但她始終目標(biāo)堅定。她回去找拒絕她的女人,同時繼續(xù)詢問其他女人。兩個月內(nèi),她湊到七個人。離目標(biāo)很近了。等到她的簽帳卡帳單寄來,她就會把所有人湊齊。 促銷特賣的那個週六,范甘第家族三代爺兒們都在店裡:一九五七年創(chuàng)業(yè)的肯特高齡八十,現(xiàn)已退休;兒子湯姆現(xiàn)年五十四,繼承父親的事業(yè);孫子西恩二十九歲,目前是店面管理人。 湯姆說他永遠忘不了那一天。西恩亦然。這幾位女士,和范甘第父子平常在店裡所見到的很不一樣。很多來看珠寶的女人並不快樂,西恩說道。她們眼光焦慮,神情緊張。有些人眼眶含淚。她們孤獨寂寞,想找人說話。她們的生命有些欠缺,想找個東西來填補。而眼前這幾位女士卻是笑容滿面,待店門一開便湧進店裡,打定主意要擊敗所有參與出價的競爭者。馬瓊娜給她的四個同伴看項鍊;其中兩人已打算加入,另兩人雖不加入,卻不想錯過這件好玩的事。比馬瓊娜高出一個頭的柯曼麗,發(fā)現(xiàn)自己此刻遠離會計師身分,露出一副驚奇的神色。她本來對這項投資還有些顧慮,可當(dāng)她面對鑽石項鍊時,這些顧慮頓時煙消雲(yún)散?!竿?,真漂亮!」她說。 「戴戴看,曼麗,」馬瓊娜慫恿道。同伴們圍著曼麗,使她覺得自己更高大了?!肝铱梢韵胂褡约捍鬟@條項鍊的樣子?!顾蛔约旱脑拠樍艘惶?。 胡美姬是典型的加州女郎,有一頭金髮和線條勻稱的身材。她來回走動,一會兒稱讚項鍊,一會兒和帥哥店員調(diào)情取樂。 「我們來拍個照!」馬瓊娜說道。其中一個跟著來打氣的女人,跑到外面的購物中心,買來即可拍相機。 她們每個人——馬瓊娜、柯曼麗、胡美姬,以及另兩位友人——都同鑽石項鍊合影。她們有說有笑,不敢相信其中三人居然會想買這個東西,即使是以「輪流享用」的方式合買。顯然,這幾個令人眼花撩亂的女人並不是天天都在買鑽石。拍照期間,盡是連連驚嘆?!负妹溃 顾齻冋f道。她們說了一遍又一遍。她們看見項鍊戴在對方身上時這麼說,對著鏡子打量自己時也這麼說??侣惔魃享楀€搭配身上的無袖襯衫和卡其短褲時,她們這麼說。身穿背心和牛仔褲的胡美姬試戴時,她們又說一次。而當(dāng)鑽石項鍊貼在馬瓊娜那條象徵和平的金鍊子上時,她們發(fā)出讚嘆。「這項鍊好美!」幾個女人的興奮情緒感染了在場所有人,她們咧嘴而笑、滔滔不絕——並且滿心期待。 接著,馬瓊娜把信封遞給湯姆的時候到了。信封內(nèi)裝有一張標(biāo)準大小的紙,上有馬瓊娜手寫的出價數(shù)目,以及十二個女人的名字;其中四個名字後面加上問號。她遞上出價單時,雖然滿懷自信,帶著輕鬆的笑容,內(nèi)心卻忐忑不安。她的出價比原價幾乎低上一半。她慶幸自己擁有房地產(chǎn)方面的議價經(jīng)驗,卻也十分明白,出價過低很可能功虧一簣。 范甘第家的三個男人,被眼前這戲劇性的場面吸引住了。他們店內(nèi)從未發(fā)生過這樣的事情。不光是此刻店裡的熱鬧氣氛;投身珠寶業(yè)二十五年來,湯姆不記得見過任何一個女人給自己買高級首飾。女人點燃欲望,卻等待生命中的男人為她們買下。 湯姆好不容易才把目光從這幾個充滿生氣的女人身上移開,查看她們的出價——一萬二千元。他遲疑了一下。珠寶店有時會把價格定得很高——連鎖珠寶店推出三折特惠,就是這個道理。從事珠寶業(yè),要花不少工夫和客人議價,而在這家店裡,湯姆往往親自處理議價事宜。儘管如此,對於高價單品——這條項鍊肯定是高價單品——他必須徵求許可。而這項商品想獲準許可,並不容易。不過,他仍然和顏悅色地對馬瓊娜說:「我去報個價?!?他走進後面的儲藏室。他的妻子兼財務(wù)總監(jiān)范希雅正在伏案看帳,極度專注,試著對外頭的騷動置之不理。她通常在對街的辦公室工作,但這天是特賣日,因此她擠進店內(nèi)的小儲藏室,置身在幾個貨架和一張兼作餐桌用的書桌之間。 范希雅聽見喧鬧聲,猜想是店員們談?wù)摰哪侨号?,但她並未起身查看。她通常不和顧客打照面。她不希望議價涉及個人因素。 「有一群女人想買鑽石項鍊,希望我們給個特價,」湯姆對著覆蓋妻子臉龐的濃密褐髮說道:「我們能賣多少?」 范希雅在計算機上敲打幾個數(shù)字:一是項鍊的實際成本,一是項鍊在店裡庫存了幾個月,一是他們得賣多少錢才能獲利。 「一萬八?!顾f。 湯姆知道這數(shù)字行不通,不過他早已習(xí)慣這麼來來回回的議價過程。他回到店面,向馬瓊娜提出還價。 「太貴了,」馬瓊娜說:「我們每個人只想出一千塊?!?湯姆對這樣的回覆並不意外。他點點頭,走向後面的儲藏室。 「價格能不能再降低?」他問范希雅。 范希雅感覺到丈夫的憂慮。結(jié)婚三十三年,她對丈夫的情緒瞭若指掌。她在計算機上敲出數(shù)字。 「一萬七。」她回答。 湯姆把馬瓊娜出價單上的一萬二千畫掉,寫下一萬五千,拿給范希雅看。 「這數(shù)字呢?」他問道。 「你瘋了?!?「搞不好對我們的生意有好處?!?「這種價格還做什麼生意。」 湯姆默不作聲。范希雅的語氣更加堅決:「絕不可能?!?湯姆看著妻子。他想起六年前,妻子開始成為他的事業(yè)夥伴後,讓他減輕不少負擔(dān)。她親自核對每一筆帳目,善盡把關(guān)職責(zé)。珠寶店經(jīng)營得很不錯,大部分是她的功勞。更重要的是,他信任她勝過任何人。 然而,這一切現(xiàn)在似乎沒那麼重要。今天,他希望她稍作通融。 「我感覺這會是件好事?!顾麑ζ拮诱f道。 「你賣一萬五,我們根本沒有利潤?!?此時此刻,湯姆明白自己願意放棄任何利潤。一方面,他不想讓這麼多女士失望。這和他在高中足球隊打四分衛(wèi)時不想讓球迷失望,是同樣的心情。他知道,拒絕十二個女人,並不是做生意的好方法。而在他內(nèi)心深處,很希望看見范希雅像這些女人一樣開懷說笑。自從半年前,范希雅的妹妹朵琳過世後,湯姆就沒再見過妻子露出笑容。 眼前這件事的重要性已超過賺取利潤,而其重要性,啟發(fā)了他的靈感。 湯姆每回採取行動,總要經(jīng)過妻子同意;他也知道,倘若繼續(xù)爭辯下去,他肯定要輸。他決定奉行先斬後奏的理論,回頭再來善後。他走出儲藏室,把他寫下的數(shù)字遞給馬瓊娜。「我可以賣你這個價格,」他補了一句:「不過有個條件。讓我太太加入你們的行列。」他完全不知道范希雅會有什麼反應(yīng)——如果她真的考慮參加。他只知道,他希望妻子的生活之中加入這群女人。 馬瓊娜看著眼前這位外表光鮮、文質(zhì)彬彬的男士。她不懂他為何要妻子加入她們,她也不曉得他太太是誰、她自己會不會喜歡他太太、而她找來的這些女人反應(yīng)又是如何??蛇@整個計畫不就是源自包容與分享?她並沒有猶豫太久。 「成交。」她說道。 馬瓊娜並不擔(dān)心湯姆的妻子要加入。她擔(dān)心的是,她費盡心思找來的女伴們不願分攤這多出來的兩百塊錢。到時候可怎麼辦?她以當(dāng)天最燦爛的笑容,掩飾內(nèi)心的憂慮。 湯姆回到後面的儲藏室。 「我賣她們一萬五?!顾俅螌Φ椭^的妻子說話:「不過你可以加入她們的行列。」 范希雅抬起頭來看他。 「你在說什麼啊?」 「那群女人啊。你也要參一腳?!?范希雅知道湯姆對這個價格過意不去,因此她並未回嘴抱怨。他是不是瘋了?他難道忘了,購物中心得抽百分之七,店員還得拿百分之三的傭金?這樣一來甚至無法打平成本。她老是扮黑臉,而他當(dāng)好人。向來都是如此。有什麼好爭的?反正都成交了。 「隨你便吧?!顾辉僬f話。 范希雅仍然待在儲藏室。她並不想出去看看那些女人。她沒興趣加入她們的行列,也沒興趣擁有一條她隨時可以拿來用的項鍊。她只想到,她丈夫要是繼續(xù)做這種賠本生意,他們總有一天要關(guān)門大吉。她回頭看帳,想辦法彌補損失。 然而,湯姆看到了他妻子沒看到的東西。過去二十七年來,他一直在賣珠寶給女人、同女人交談、試圖了解女人,卻從沒看過哪個女人像這些女人一樣。他看到一種群體活力,一個意想不到的機會。他看到了可能性。 可能性正是馬瓊娜腦子裡的夢想。她的夢想並不是把項鍊當(dāng)作配件或藝術(shù)品,也不是把鑽石當(dāng)作身分象徵或投資標(biāo)的。她的夢想是把一條項鍊當(dāng)作文化性的實驗。用這個方式,讓具有冒險精神的十三個女人齊聚一堂,看看會發(fā)生什麼事。這條項鍊能不能超越它本身的價值?十三個人的聲音,能不能比一個人的聲音更響亮? 馬瓊娜的信心沒有放錯地方。三個星期後,當(dāng)她收到信用卡帳單時,她已經(jīng)說服最後四個人。除了怏怏不樂的珠寶店老闆娘以外,還有新朋舊友、朋友的朋友。她們的年齡從五十歲到六十二歲不等;只有一人不屬於風(fēng)格多樣的嬰兒潮世代。她們有些已經(jīng)結(jié)婚三十年,忠於同一個男人,有些則結(jié)過三次婚,有過數(shù)十個情人。她們有人膝下猶虛,有人是四個孩子的媽,有人處於空巢期,有人則家有參加少棒聯(lián)盟的青少年。她們當(dāng)中有正在約會的單身女郎、溺愛孫子的祖母、標(biāo)準的保守黨,還有終身不渝的自由派。有人擁有高學(xué)歷,有人高中畢業(yè)。有人身兼三職,有人在職場上一波三折,有人則固守某一項專業(yè)領(lǐng)域——財務(wù)、農(nóng)業(yè)、醫(yī)學(xué)、教育、經(jīng)商、房地產(chǎn)、媒體、法律。有人家境富裕,有人則是白手起家。有天主教徒、猶太人;有女性主義者、傳統(tǒng)主義者;有金髮、有灰髮。 她們沒有一個人是因為熱愛珠寶鑽石,或是渴望戴這條項鍊,而答應(yīng)馬瓊娜的提議。有的人還沒親眼看過項鍊,就開了支票。她們願意拿出錢是因為——如同湯姆的直覺——這條鑽石項鍊代表著可能性。 這些女人並不知道,接下來的三年,這條鑽石項鍊將以意想不到的方式,為她們的生活帶來活力,甚而開啟了多面向的思考與對話:關(guān)於物欲與揮霍,關(guān)於擁有與捨棄;關(guān)於這些可能再活上三、四十年的五十多歲熟女,在現(xiàn)代社會的定位與價值;關(guān)於我們和其他人建立的關(guān)係,以及我們能傳承給後代什麼,關(guān)於如何善加利用未來的歲月。 這個故事和一條項鍊有關(guān),但重點並不是鑲在上面的寶石。故事中的十三個女人,把優(yōu)越的象徵轉(zhuǎn)變成包容的象徵;而這場實驗,促使她們重新規(guī)劃自己下半輩子的人生之旅。 這是一個追尋與超越的故事。 註釋: ○1編按:約合新臺幣一百二十九萬元。
編輯推薦
1.本書記述13個熟女合買鑽石項鍊的真實故事,她們不但分享這條鑽石項鍊,也分享彼此的友誼與生活,最終更共同投入社區(qū)公益活動,讓鑽石項鍊打破「奢華浮誇」的刻板印象,成為愛與包容的象徵?! ?.本書於2008年9月在美國出版,甫上市《紐約時報》便刊載書評,《People》雜誌刊載人物專訪?!禩oday》、《Inside Edition》、《The Early Show》、《Studio Two》等電視節(jié)目皆有相關(guān)報導(dǎo)。福斯探照燈電影公司(Fox Searchlight Pictures)已買下電影版權(quán)?! ∽髡吆喗椤 ≠Z薇絲 (Cheryl Jarvis) 記者兼散文作家,著有《婚姻安息》。作品散見各大報章雜誌。曾任電臺製作人、雜誌編輯、報紙編輯,現(xiàn)於南加大、華盛頓大學(xué),及聖路易偉伯斯特大學(xué)教授寫作。 珠麗雅項鍊小組 (The Women of Jewelia) 二○○四年九月,美國加州溫圖拉郡的十三個女人合買了一串鑽石項鍊。她們這串鑽石項鍊取名「珠麗雅」。這本書記錄了鑽石項鍊為她們的生活帶來的豐富故事。
圖書封面
圖書標(biāo)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