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沒有代表作

出版時間:2009-09-18  出版社:自轉星球文化創(chuàng)意事業(yè)有限公司  作者:聶永真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傳說中 最具流行感/普遍公認 最受年輕世代設計師崇拜── 新銳平面設計師 聶永真 七年設計生涯唯一 代表作品集    【Re-ply】有沒有代表作 作品是唯一回應語言【Re-cycle】喜新念舊 化陳為新【Re-cover】全新上妝 精彩重播【Re-act】新舊交相掩護的化學反應【Re-fresh】耳目一新的感官視覺【Re-new】重新發(fā)現更強更屌的可能性【Re-h(huán)earsal】挑戰(zhàn)人生代表作的反覆排練【Re-creative】全新編排重製 舊作品新生命14篇全新文章創(chuàng)作 詮釋7年狗屁倒灶百無聊賴的 設計師生活近100件設計作品 演繹年輕世代最流行的 設計師語言在任何一位頂尖設計師心中人生永遠不會有代表作這件事只有義無反顧的設計熱情與不停向前的勇氣「沒有代表作」對聶永真這本作品集來說有兩種可能:至今尚未設計出任何一件好的作品──應該沒人會相信。每件作品都是代表作,以致選不出代表作──或許不少人會點頭稱是。即便本書收錄了聶永真七年來最精彩的作品,但對未來依舊漫長、無限可能的他來說,又有誰敢大聲說出 這.是.聶.永.真.的.代.表.作?。慨敿t歌手、作家背後共同的名字──聶永真  蔡依林、周杰倫、五月天、張惠妹、王力宏、九把刀、金馬影展……臺灣當紅歌手、書籍、藝文表演作品背後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  沒錯,就是「聶永真」。這些大牌藝人、作者、各大出版社,不約而同,紛紛特別指名「聶永真」操刀美術設計,背後必然有重大的原因可細究。一個三十世代,出道沒幾年的設計師,何以在短短幾年的時間內,迅速竄紅,並累積了無數深具流行感與口碑、品質的作品?  繼2002年的《永真急制》初試啼聲,吸引了許多人注目的眼光後,睽違多年,聶永真終於將在2009年9月,由自轉星球出版他個人第一本作品集《Re:沒有代表作》。全書收錄他目前為止最滿意的唱片、書籍、藝術展演作品,經過他親自操刀重新演繹,放進書裡,每個作品都藉由不同的LAYOUT重新解構處理,獲得了全新的設計生命。挑戰(zhàn)人生代表作的反覆排練  「Re」代表了很多意涵:作品是唯一回應(Re-ply)有沒有代表作的語言;也代表了化陳為新(Re-cycle);永真重新演繹作品更是全新上妝(Re-cover);這必然會造就新舊交相碰撞的化學反應(Re-act);達到耳目一新的感官視覺(Re-fresh),重新發(fā)現更強更屌的無限可能(Re-new),挑戰(zhàn)人生代表作的反覆排練(Re-h(huán)earsal),全新編排賦予舊作品新生命(Re-creative)?! 〕耸珍浡櫽勒孢@些年重要、精彩的作品,書中也收錄了14篇聶永真的文字創(chuàng)作,中英對照。完整呈現了身為一個年輕世代最受歡迎的設計師,生活中種種的感想體驗與觸發(fā)。這些廣受許多文青喜愛的「永真流」文字,看似輕鬆卻又尖銳地直指人心,文字與他的影像一樣具有劇烈爆發(fā)力。突破傳統(tǒng)大師作品集的裝幀方式 耳目一新的年輕世代作品集代表作  為了符合沒有代表作,又想推翻大師必有作品集的概念,就書名為《Re:沒有代表作》的角度思考。這本書有別於一般的「作品集」都是大塊頭的硬殼精裝方式,改採用素樸率性、輕便隨意的騎馬釘裝訂,就像一本累積了很多點子的筆記本;日常中隨意翻閱尋求靈感、趨勢、新知的雜誌,企圖用最輕鬆寫意的方式,讓讀者進入聶永真這些年累積的設計精髓與要意?! ≌緯拈_本,是將三種尺寸大小規(guī)格不一的紙,裝訂在一起。封面分成沒有外裝/沒有內裝兩種版本,內容完全相同,只是編排的順序不同,讀者可以有不同的閱讀趣味?! 鼊t是一張便利貼(post it),雙面分別印上聶永真&阿信、九把刀&周杰倫親筆手寫的推薦文案,請印刷廠阿姨一張一張貼,共兩種版本隨機出貨,再加上封面的雙版本,想要蒐集完整的四種《Re:沒有代表作》,得要有些好運氣。即便《Re:沒有代表作》收錄了這些年來永真所有最精彩、滿意的作品,但在未來依舊漫長、無限可能的此刻,又有誰敢大聲的說出:這.是.聶.永.真.的.代.表.作呢!

作者簡介

傳說中 最具流行感∕普遍公認 最受年輕世代設計師崇拜--
新銳平面設計師 聶永真 七年設計生涯唯一 代表作品集
【Re-ply】有沒有代表作 作品是唯一回應語言
【Re-cycle】喜新念舊 化陳為新
【Re-cover】全新上妝 精彩重播
【Re-act】新舊交相掩護的化學反應
【Re-fresh】耳目一新的感官視覺
【Re-new】重新發(fā)現更強更屌的可能性
【Re-h(huán)earsal】挑戰(zhàn)人生代表作的反覆排練
【Re-creative】全新編排重製 舊作品新生命
14篇全新文章創(chuàng)作 詮釋7年狗屁倒灶百無聊賴的 設計師生活
近100件設計作品 演繹年輕世代最流行的 設計師語言
在任何一位頂尖設計師心中
人生永遠不會有代表作這件事
只有義無反顧的設計熱情與不停向前的勇氣
「沒有代表作」對聶永真這本作品集來說有兩種可能:
至今尚未設計出任何一件好的作品--應該沒人會相信。
每件作品都是代表作,以致選不出代表作--或許不少人會點頭稱是。
即便本書收錄了聶永真七年來最精彩的作品,但對未來依舊漫長、無限可能的他來說,又有誰敢大聲說出 這.是.聶.永.真.的.代.表.作???
當紅歌手、作家背後共同的名字--聶永真
蔡依林、周杰倫 五月天 張惠妹 王力宏 九把刀 金馬影展......臺灣當紅歌手 書籍 藝文表演作品背後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
沒錯,就是「聶永真」。這些大牌藝人、作者、各大出版社,不約而同,紛紛特別指名「聶永真」操刀美術設計,背後必然有重大的原因可細究。一個三十世代,出道沒幾年的設計師,何以在短短幾年的時間內,迅速竄紅,並累積了無數深具流行感與口碑、品質的作品?
繼2002年的《永真急制》初試啼聲,吸引了許多人注目的眼光後,睽違多年,聶永真終於將在2009年9月,由自轉星球出版他個人第一本作品集《Re:沒有代表作》。全書收錄他目前為止最滿意的唱片、書籍、藝術展演作品,經過他親自操刀重新演繹,放進書裡,每個作品都藉由不同的LAYOUT重新解構處理,獲得了全新的設計生命。
挑戰(zhàn)人生代表作的反覆排練
「Re」代表了很多意涵:作品是唯一回應(Re-ply)有沒有代表作的語言;也代表了化陳為新(Re-cycle);永真重新演繹作品更是全新上妝(Re-cover);這必然會造就新舊交相碰撞的化學反應(Re-act);達到耳目一新的感官視覺(Re-fresh),重新發(fā)現更強更屌的無限可能(Re-new),挑戰(zhàn)人生代表作的反覆排練(Re-h(huán)earsal),全新編排賦予舊作品新生命(Re-creative)。
除了收錄聶永真這些年重要、精彩的作品,書中也收錄了14篇聶永真的文字創(chuàng)作,中英對照。完整呈現了身為一個年輕世代最受歡迎的設計師,生活中種種的感想體驗與觸發(fā)。這些廣受許多文青喜愛的「永真流」文字,看似輕鬆卻又尖銳地直指人心,文字與他的影像一樣具有劇烈爆發(fā)力。
突破傳統(tǒng)大師作品集的裝幀方式
耳目一新的年輕世代作品集代表作
為了符合沒有代表作,又想推翻大師必有作品集的概念,就書名為《Re:沒有代表作》的角度思考。這本書有別於一般的「作品集」都是大塊頭的硬殼精裝方式,改採用素樸率性、輕便隨意的騎馬釘裝訂,就像一本累積了很多點子的筆記本;日常中隨意翻閱尋求靈感、趨勢、新知的雜誌,企圖用最輕鬆寫意的方式,讓讀者進入聶永真這些年累積的設計精髓與要意。
整本書的開本,是將三種尺寸大小規(guī)格不一的紙,裝訂在一起。封面分成沒有外裝/沒有內裝兩種版本,內容完全相同,只是編排的順序不同,讀者可以有不同的閱讀趣味。
書腰則是一張便利貼(post it),雙面分別印上聶永真&阿信、九把刀&周杰倫親筆手寫的推薦文案,請印刷廠阿姨一張一張貼,共兩種版本隨機出貨,再加上封面的雙版本,想要蒐集完整的四種《Re:沒有代表作》,得要有些好運氣。
即便《Re:沒有代表作》收錄了這些年來永真所有最精彩、滿意的作品,但在未來依舊漫長、無限可能的此刻,又有誰敢大聲的說出:這.是.聶.永.真.的.代.表.作呢!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Re:沒有代表作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8條)

 
 

  •     對大多數人來說,戀愛最美好的階段應該是熱戀期。我的一個朋友卻告訴我,他覺得戀愛最美好的階段,是彼此互相曖昧卻還未確定關系的時期;因為這個時候,彼此眼中有的都是對方的好,沒有熱戀后的爭執(zhí)和吵鬧,連當下思念的煎熬都是甜蜜的。只有這個時候,是戀人眼中,兩個人最需要彼此也最深愛彼此的時候。
      
      翻開這本書的時候才知道,原來我那么早就開始接觸聶永真的設計。這些耳熟能詳的CD,封套和內頁的設計大都出自他手。我有一段時間,對聶永真不是很感冒。因為我不是很能理解這些看似簡單的設計,何以被冠以這么多子虛烏有的光環(huán)。然而這些撇棄花哨和造作的簡單設計,又的確越來越符合時下人回歸簡單和干凈的審美。在看這本書的時候常常會突然覺得,這樣的設計一切都顯得剛剛好。
      
      聶永真的很多作品在我眼中就像戀人的曖昧期,甜膩度剛好,越看越對眼。脫下華麗的辭藻和多彩的外套,總是能讓東西回到最本真的狀態(tài);歌曲就是歌曲,愛就是愛;沒有虛張聲勢的宣傳詞,也沒有憑空捏造的羅曼史。這樣一個聶永真,在書中淡淡說:不要自負、不要相信朋友出于好意或純粹只是敷衍的贊美、也不要輕易被客戶的話摧毀。也許這是對設計師說出的話,又或者,這是對每個人的人生箴言。
      
      當我一頁一頁翻看這本書時,年少時著迷于CD的心情似乎又一點一點蘇醒過來。有一段時期,我不太能了解文字對于我來說到底是什么;就像對于CD,也許一開始只是喜愛,后來卻變成了亂七八糟的東西。是因為音樂圈太浮躁還是我們開始不淡定了呢?我開始審視自己對于CD、文字以及人生的態(tài)度,然后發(fā)現正如朋友口中的戀愛曖昧期,愛情、工作和人生也許都是一個道理,一切只要剛剛好就是最美麗的。
      
      身邊的一切不至于糟糕、卻也沒有到最好,也許才是最棒的狀態(tài)。只有這樣,才會有明天醒來的理由,才會告訴自己要繼續(xù)加油努力。在做完幾百甚至幾千個設計后,如何依舊對于新的設計抱著新鮮感和期待感?也許需要不斷放空自己去接納和包容新事物,拋開這些過往的代表作,如同書名一樣告訴自己:每一天都是沒有代表作嶄新的一天,每一次工作時都是新開始,每一次戀愛都是令人充滿期待的第一次。
      
      跟過去說Goodbye,才能和未來Say Hello。
  •     在我近期購買的一大堆新書中,這本《Re:沒有代表作》絕對是最抓人眼球的。此書作者聶永真,臺科大設計系畢業(yè)。當以前的同學,開始瘋狂轉向網頁設計,動畫設計的時候,他暗暗下定決心,要在純手感的平面設計領域,開拓出一片天地。起步,是從做五月天的唱片開始;而后來,他有幸接到了周杰倫第四張唱片《七里香》的專輯設計案,就此,一舉成名。
      
      作為一名設計師,賣過了自己的作品一次以后,還可以聚成書稿,再賣一次;這已經是相當成功的表現了。打開此書就會發(fā)現,聶永真其人,果真有著極其敏銳的設計觸覺。當一張張唱片和書的封面或內頁,展現在我面前時,它們已不再是作為媒材的紙張,而是外延為一個被作者腦力所限定的空間:在這個空間內,他意由心生,收放自如,每當信手涂鴉,隨意點染之際,筆底已然煙闌叢生,江湖自現。
      
      我對這本書,真是看得喜歡。做唱片或是書的封面設計,國內有幾個很好的設計師,都是我一直在關注的,比如陸智昌,比如小馬哥,朱鄂,蔡立國,羅洪,張志全,以及較早的陶雪華,寧成春,呂敬人等,一時星辰閃爍,風姿凜凜,皆不愧為一代名家。其余諸輩,只能徒嘆身不逢時,混口飯吃罷了?,F在的這位聶先生,在我看來,已然躋身于名家之列;但他還多年輕,未來大有可為。與同為臺灣設計師的蕭青陽相比,他們的設計風格,正如各自所服務的歌手一樣,聶更偏向于流行,而蕭,則為小眾所迷戀。
      
      說到《Re:沒有代表作》本身所擁有的裝幀,實在是差到爛的一個設計。外面一圈小開本的紙張圍繞著書本身,讓人在翻閱時很是不爽。更離譜的是,竟然還用騎馬釘裝束內頁,難道不怕生銹么?
      
      我并不是個老頑固,不能接受哪怕只是新奇一點的事物;但我覺得設計,不論門類,只有在以人為本的基礎上進行考量,才能得到一個或許不錯的成果。
      
      我以為,要做一名優(yōu)秀的設計師,天賦與勤奮是并列第一位的,缺一不可。很多設計者都在網上抱怨自己工作的辛苦,你辛苦什么?誰不辛苦?更悲哀的是,往往是這些人,一輩子也創(chuàng)造不出一個好作品。選擇做這行,就要做好思想準備。就像聶先生在書中所說:“要費盡心思,用健康,用跟家人相處的時間,用跟情人相處的時間來換取一個光鮮的作品”
      
      最后,感謝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作為我常年定向購買的兩家頂級出版社之一,沒有辜負讀者信任,推出了這本好書,我很滿意,當然裝幀和定價除外。
      
  •     這個書印刷的復雜性,在大眾出版市場上,是相當少有。
      
      價格控制也很出色。才58元。
      
      因為我知,按照文治在磨鐵的印制成本率,做出這個成本價格比,完全沒有可能。
      
      聶永真的設計方式和風格很招人喜歡。
      
      從這個書也看得出來,聶的設計一直進化著。
      
      相對于設計師自己而言,進化這一點很重要。
      
      騎馬釘我很鐘愛,一直要出騎馬釘的刊來著。
      
      
      
      
      
  •     我以為是本書,看價錢我以為是本還算厚的書。直到我拆開快遞送來的紙箱,我還以為那會是本書,而手中拿著的這本冊子是贈品——它實在很像曾在歐洲博物館或現代藝術展上拿到的敦實的宣傳冊——我收羅了很多它們,出于“美”的理由——而這本冊子,確實也很美。
      
      文字不多,中英文對半。中文好好讀完了,英文就不再勞煩。完全是寫博客的自在氣息,有很多閃光點而顯得波光粼粼,否則我也不會一下子就在第一篇文章中拎出這句話作為題目,而且我會一直記得這句話。
      
      我覺得,沒有那些唱片和書擺在這本冊子旁邊并存,這本冊子就不完整。最終我退而求其次地選擇把涵蓋了的CD都聽一遍,試圖期待再看到設計作品的時候會感受到不同。有必要關聯起來嗎?在幾乎沒有再買CD的日子,我還是會為裝幀而買一本書,僅僅為外表打動——這不叫膚淺。
      
      點了力薦,但腦袋里回轉了一下,想不到要推薦給任何特定某某人。以上,是對翻閱它時體會到的愉悅而致以的感謝。然后,小心翼翼地把它塞到博物館那一包藝術氣息濃重的好看冊子里去。
  •     感官穿行
      
      
      當你來到唱片店,放眼望去,架上周杰倫、五月天、蔡依林、王力宏、S.H.E.、陶喆、黃立行、林宥嘉……琳瑯滿目的唱片,充斥精彩視覺感的封面是否讓你心動地想擁有?你可知這些來自臺灣,或主流或小眾的歌手,或流行或搖滾的樂隊的唱片平面設計70%都是由同一個人設計的?難以想象有這么一個人霸占掉如此大份額的華人流行音樂重要市場。而這位非常出色的大忙人,忙著應付焦急催稿的客戶的同時,還想著擠出時間摸摸攝影,學學法文。
      
      他叫聶永真,臺灣設計界最受矚目的設計師之一。原先喜好畫畫的他學的是工業(yè)設計,因為不滿專業(yè)方向和系里現狀而決定重考,終以榜首之姿考上商業(yè)設計系。大二時參加誠品商場文案創(chuàng)意比賽獲獎,以“特約文案”出道。八年前接了第一份被正式邀約的唱片封套設計案:然后一發(fā)不可收拾,唱片案子越來越多,其中包括周杰倫從《葉惠美》開始的多張專輯封套設計。
      
      這只 1977年出生的“獅子”還涉足書籍裝幀、戲劇/電影海報、文案多個領域的工作,而且均做得有聲有色。給北京世紀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設計的《京極夏彥系列作品:姑獲鳥之夏、魍魎之匣、狂骨之夢》簡體中譯本裝幀,獲選去年的全國書籍設計藝術展最佳作品,那些封面上層次繁復細膩的畫作,滲出圖形之美的毛筆書法字以及用紙工藝突出的紋理手感令讀者愛不釋手。
      
      2009年,聶永真出版了個人作品集《Re_沒有代表作》,收錄自己七年設計生涯的近一百件重要設計作品。數種尺寸/紙質結合大玩圖書形式,正是他一貫喜好把玩材料質地的手法。最近聶永真就在忙著做該書的簡體版出版計劃(八月),希望喜歡流行視覺文化的讀者能早日閱覽到。
      
      
      品嘗城市
      
      在臺中的成長生活里,當地傳統(tǒng)環(huán)境有否影響了你的創(chuàng)作?似乎臺灣發(fā)達城市的審美觀念深受日本文化的影響,到了臺北后,這座開放的城市又是否賦予了你什么不一樣的靈感呢?
      
      還在臺中的時候,尚未接觸創(chuàng)作或設計,高中畢業(yè)后便北上至臺北讀大學、學設計,自己其實很難理出臺中是否對我后來的設計之路有某種程度的影響。但臺中一直都有一些很棒的地方或事件是相當具有藝術水平的,臺中有很多茶館、主題餐廳、書店、藝文展演的場地等……空間的裝置跟人文訴求的概念都發(fā)揮地很好很成熟,讓人喜歡。
      
      臺灣主要城市的文化與娛樂傳播的確似乎與日本有著連動的關系,臺北與東京之間的交通方便快速,所以兩地信息通常會互通更新得比其它城市更快,致“類日本”的潮流、設計與審美品味在早期一度蔚為主流傳播與認同的某種特定符碼。近幾年則比較平衡一點,國際間各城市的刊物或信息皆同時很平均或混和地在地發(fā)聲。
      
      臺北地狹人稠,氣候不定、夏季多與冬天陰冷,這樣的氣氛反而讓自己感覺到格外詩意。另一方面,因為臺北是臺灣的主要城市,人才濟濟,在這座城市里常??梢哉J識一些來自國內外或各地天分很棒的朋友以及接觸到特別的作品,在臺北二分之一以上都是中南部外地人,這個城市的文化流動與美感觀點因為“人”與“背景經驗”的關系而變得更具選擇性,這樣密集能量的刺激總能讓自己開拓眼界。
      
      
      你和內地的出版社有過合作并因此獲得大陸這邊的獎項在,那你有否來過大陸?
      
      國、高中時候有跟爸媽返鄉(xiāng)探親過兩三次(爸爸是廣東人、媽媽是臺灣人),幾年前跟家人去桂林玩了一趟,但目前為止一直都還沒有機會到過上?;虮本?br />   
      對內地的城市面貌大半來自中外刊物及電視節(jié)目,我覺得內地最珍貴的地方是無論各城市皆保有當地具特色的文化特征,新規(guī)劃區(qū)與舊房舍的同時并存非常地迷人,再現代化的都市都必須要兼顧老房子的保存、維護或空間的再利用,我喜歡目前這樣的面貌。
      
      對內地視覺、藝術跟設計的認識一樣來自中外刊物以網絡上的媒體傳播(如flickr網站等),中國在前衛(wèi)藝術面貌與美術創(chuàng)作人才上開始有自己一套獨特的氣質跟氛圍,帶著一種“冷靜”與“內爆”的美感與詩意(當然也有普通無趣設計的存在啦),Prada在2010年超現實形象黑白短片里,以中國城市/中國人的面貌做主梗,我認為它也同時演繹出了當今中國一道正存在著的、令人注目的神秘美麗表情。
      
      
      制造詩意
      
      你為“抽象”的文學、音樂作品設計的書籍、唱片封套大部分都很喜歡用“具象”的攝影照片(比如人物、對象),是出于商業(yè)考慮,還是你個人喜歡攝影,認為這些圖像很有詩意呢?
      
      我不太會因為商業(yè)考慮而做出連帶影響的選擇。其實為“設計物”磨合出感覺對的影像需要更多的感受與功力,即便是具象的攝影照片,若它帶有抽象的文學指射意涵,同時兼顧閱/聽人(消費者)第一眼看到這個設計物的感覺層面,它便是一個高招的“美學的技術”。
      
      圖像的原稿或本身不會生來就帶有詩意,通常要經過在美感上刻意地安排或正確的安置,才會產生特有的感覺跟詩意,我擅長用“自溺”跟“感覺”將圖文/設計作品賦予詩意,但通常在經過我這一關之前,圖像只是圖像,照片只是照片,文字就也只是文字而已。
      
      
      你會挑案子來接嗎?剛接觸一份案子的時候,你是如何去展開設計的?
      
      會,我會看感覺以及自己調性的合適度挑案子。就唱片來說,會看自己對該案的藝人/音樂/企劃方向有沒有感覺跟成熟的想法;就書的設計來說,會先考慮書的內容是否讓自己喜歡,出版社是否能給足夠的美感發(fā)揮空間不致干涉太多等。音樂的部份會跟企畫、攝影共同討論方向,或花時翻閱自己歷年收集的素材數據庫(雜志、書刊、拍照、網絡)去幻想、去轉換成新的可能性;書的部份我會由出版社編輯提報給書店用的新書訊息/簡介中,找尋關系主視覺的關鍵詞——無論抽/具象,再去取得、制造合宜的視覺元素,然后花時間跟感覺去試。
      
      
      設計書籍的難處是?
      
      設計書籍對我而言較大的難處是面臨裝幀成本考慮時的讓步,另一個有時會出現的難處是有些出版社編輯或上層會以自己的主觀美感判斷或市場考慮,試圖要設計師修改成他們想象的輪廓,但不是每個出版社編輯或上層都能有一個好感覺去做這件事,大半時候讓步給優(yōu)秀資深的設計師做負責且精準的判斷是必要的。
      
      
      怎么看待那些純色書皮上沒有任何圖像花紋,只有一行標題的設計呢?
      
      這種設計對大部分的視覺設計師來說是安全好看的。我也希望我書架上所有的書都沒有圖像,只單純安靜地打上書名,對設計師來說或許這樣就夠了,但對市場或普羅大眾則不一定。這類設計必須要精準測量你的目標是誰、你想賣給誰。
      
      另一方面,這類的書也已經太多了不是嗎?當然我相信無論設計一本簡單只上標題的書、或一本封面以圖像為主的書都需要一定的功力,要思考的是,當過多設計師太常做一樣的事,漸漸地它對于設計圈或出版市場來說,便再也不是一個多了不起的挑戰(zhàn)。
      
      
      在你看來,什么是商業(yè)化什么是藝術化?有一個衡量的界線嗎?是不是只要大眾接受了,再藝術化的設計也是商業(yè)的,安迪·沃霍爾也說過“商業(yè)藝術乃是‘藝術’的下一個階段”這種話。
      
      我覺得商業(yè)化的設計較帶有“媚俗”與“市場取向”的特質,訊息的強制露出、清楚與叫賣式的傳達、雅俗共賞的安全圖像都是偏向商業(yè)化設計的特質;藝術化的作品則建立在一個無須顧及普羅大眾訊息接收是否達到平均的概念,它可以是一種小聰明、小圈子內的特定語言,它是一種作者與風格取向,它要的是認同而不是消費。
      
      但商業(yè)化跟藝術化并不是二元對立的,我相信介于兩者間的灰色地帶各種敏感傾向的龐大,它因應不同的社群需求跟而存在。
      
      安迪·沃霍爾的確是一個很棒的預言家, “商業(yè)藝術”并不絕對等于“商業(yè)化”,我相信他的意思是:我們存在于這個充滿符號消費的資本主義世界中,藝術與創(chuàng)作的題材從當代生活中取樣,必定是不可擋的趨勢之一。
      
      
      預建未來
      
      你有這么豐厚的音樂/書籍設計經歷,是否可以憑著相關工作量的大小來側面地評價出華語樂壇當前的狀態(tài)是否穩(wěn)步發(fā)展或者處于低迷狀態(tài)?聽眾/樂迷的審美、口味是否反過來影響了音樂的發(fā)展走向和唱片公司對你的要求?
      
      我是七年前才加入唱片設計的行列,沒有經過最大鳴大放的那個蓬勃年代。其實手上跟同業(yè)唱片的設計量一直都是穩(wěn)定的,不穩(wěn)定的是它的賣量。不過臺灣華語唱片因中國內地市場的開拓,它還是有點生機的。另一方面,音樂/唱片在近年來逐漸成回歌手經紀事業(yè)發(fā)展的形象跳板,音樂與唱片是制造“質感”、“認同”與“歌手定位”,而經紀發(fā)展則是第二階段的要搶的“餅”。
      
      聽眾/樂迷的審美品味是否影響到唱片公司的決策這件事,其實因唱片公司而異。有些唱片公司以保守與市場需求為上,有些唱片公司則抱以理想與創(chuàng)新試圖成為音樂圈內領先的標的。其實這兩種都有遇到,至少不是只存在第一種,還不會太慘。
      
      
      你如何看待MP3這種被傳統(tǒng)唱片業(yè)捶罵的數碼格式,以及在世界范圍內逐漸抬頭的電子書行業(yè)呢?如果有出版方邀約你為MP3和PDF這種數字格式做視覺設計,你是否接這案子呢…….因為你對材質很喜愛啊,數字格式就喪失了這樂趣。但是可以玩flesh動態(tài)效果呢,哈哈。
      
      世界在改變,任何東西或觀念都有存在或再更新的必要。數字格式化的視覺設計我并不會排斥,任何東西的設計都可以找得到感動的地方,我喜歡玩跟常識新的東西。自己的確很喜歡有手感的東西,當世界變得越數字,這些東西對我而言就越重要。
      
      
      請你設想一下,50年甚至100年后的人類是通過什么樣的媒介吸取知識和聆聽音樂的呢?
      
      1) 無形訊號:傳播物藉由空氣中特定介質(媒介)的反射(類似Wifi),傳達至感官。
      2) 墻:墻成為最通用的觸控互動媒介,無論是家里、公共場所、戶外,任一道墻皆裝設了互動碰觸與影音系統(tǒng),隨時提供全人類用自己的賬號登入、收信、開會、搜尋、觀看實時影音等。墻從“一道道墻”轉變成為了“一道溝通面板”。
      
      * 文/ Evan (本文刊登于《動感地帶》2010年五月刊)
      http://dinz.blogbus.com/logs/72094833.html
  •   開頭和結尾
  •   不點”有用“和”推薦“的沙發(fā)都是耍流氓。
  •   好嘛 我沉浸在你開頭和結尾呢
  •    跟過去說Goodbye,才能和未來Say Hello。
  •   周杰倫第四張唱片是葉惠美。
  •   文/ Evan (本文刊登于《動感地帶》2010年五月刊)
  •   你這是吃飽了么?
  •   = = 被你發(fā)現了。。這說明我多關注你??!
  •   喲喲 我臉紅了也!!
  •   你也會臉紅!
  •   我也會開玩笑!
  •   哈哈,有空我去看看這本書
  •   原來是你寫的文啊,我要推薦。恰好聶永真最近很火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