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形記

出版時間:1984-5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作者:奧維德  頁數(shù):380  字數(shù):289000  譯者:楊周翰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變形記》一般公認是奧維德最好的作品。全詩共十卷,包括較長故事約五下個,短故事或略一提到的故事約有二百,故事中的人物可以依次分為神話中的神和男女英雄,和所謂的歷史人物這三類?!蹲冃斡?。的總的美學價值在于它給予讀者以新鮮活潑的感覺。詩人以充沛的、豪不費力的想象力使許多古老的傳說重新獲得生命。

書籍目錄

譯本序卷一卷二卷三卷四卷五卷六卷七卷八卷九卷十卷十一卷十二卷十三卷十四卷十五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變形記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45條)

 
 

  •   這本書我尋找了好久,作為一個喜歡古希臘神話的人,這本書是不能不讀的。在這本書里,奧維德將古代神話很好地編撰在一起,故事被娓娓道出,編輯的天衣無縫。
  •   讀起來感覺不到譯者的加入,確實有點缺憾。
  •   可我總覺得翻譯得有點問題,也許是譯得太早了記得是84年的吧?文藝上的問題使得經(jīng)典不能還原,真是浪費奧維德的經(jīng)典著作了。第一句話就譯得不通,關于創(chuàng)世還看到什么“地球”、“球體”等|||既然古羅馬的人那么先進,后來的世代還燒死布魯諾干嘛……
  •   個人喜歡希臘神話,但本書不對胃口。還是施瓦布的經(jīng)典
  •   書是好書,翻譯不行。比另一個版本(好像是周國平的?)差遠了!譯者文學功底太差,一點靈性都沒有。
  •     其實就是故事書啊。喜歡神話的人找這一本來讀甚好,施瓦布的改寫本肯定有不少是依據(jù)這部作品轉(zhuǎn)述的,這一點對照另外一本古希臘神話集(俄國人庫恩編寫)可以看到。不過,《變形記》里面的神話傳說比這兩本要豐富得多咯。
      楊周翰沒有按照詩體來翻譯。不過,敘事詩主要還是內(nèi)容吸引人,他的詩歌體式似乎對於理解內(nèi)容沒有太大的影響。
  •     《變形記》這個名字以它的神秘、純凈吸引著我們,原來早在卡夫卡之前它已經(jīng)眾人皆知、大放光彩了?!拔倚睦锵胍f的是形象如何變成新物體的事。天神啊,請讓我把這支歌兒綿綿不斷從開天辟地一直唱到今天?!惫帕_馬詩人奧維德便是要憑借他奇妙而又細膩的想象力給我們講述一個又一個關于變形的故事。
      
      當然,這不是一個像奇幻小說一般一人獨創(chuàng)的世界,奧維德的故事取材于神話或者歷史?;煦缟斓?、諾亞方舟、日神和達佛涅的故事,朱諾和朱庇特???剛開始的閱讀者不禁驚異:這不就是希臘神話的大餐再加上一些其他文化的傳說當佐料嗎?可是再細細讀來,便覺得奧維德的筆觸是那樣的多姿多彩、靈活生動。有些故事本身或許已是耳熟能詳,但是繁花似錦般的細節(jié)點染卻令整個故事熠熠生輝,豐富動人。
      
      比如在描寫被變成小牛的少女向父親哭訴時,看守少女的百眼巨人阿爾古斯“瞪著繁星似的眼睛把他們分開,把女兒從父親的懷抱扯開,把她驅(qū)向遙遠的草地。他獨自蹲在高高的山頂,從從容容的看守者四方”這句就真讓人著迷,巨人的威嚴與孤獨真讓人不舍看他以后頭顱掉落呢!
      
      奧維德的想象力尤其在他描述變形的過程之中表現(xiàn)出來:驕傲的紡織姑娘因為不尊敬女神就被變成了蜘蛛。“姑娘的頭發(fā)一沾毒汁就脫落了,耳朵鼻子也脫落了,頭部縮小了,整個身體也收縮了,纖長的手指變成了腿,其余都變成了肚子。她從此永遠紡著線,她變成了蜘蛛,像往日一樣地織呀織呀?!边@變蜘蛛的構(gòu)想本就很巧合而奇妙,奧維德又想把變形整個動態(tài)的過程都表現(xiàn)出來,似乎這個變形的過程在他的腦子之中就像電影畫面一樣正一幀一幀傳輸。不禁感嘆古人的想象力是多么自然,或者這種形象化的思維正是他們認知世界的一種方式。
      
      所以那些不怎么了解那些神話故事、只讀了不完整的譯本的人,即使搞不清楚事件的歷史順序,但是每讀一個故事卻都像是進入了一個圓潤豐盈的世界。這里的眾神和人一樣的不完美,我們看到的所有悲傷、嫉妒、喜悅、憤怒的情感都與人間無異,所以即使是脫去眾神之名,也完全能夠感受到故事中那飽滿的情緒。而且在奧維德那勢有千鈞、卻分毫不亂的描述中,每個人物都活靈活現(xiàn),內(nèi)心的情感如流水般汩汩而出。
      
      早在《路吉阿諾斯對話集》中,古希臘的思想家就已把眾神崇高之外的另一面表露無遺,那一篇篇喜劇版的簡短對話就是一種直接的嘲諷:宙斯的風流、赫拉的嫉妒???到了這里,改名為朱諾、朱庇特的羅馬化的諸神外表更為光鮮亮麗,個個身上都是“翠玉生光”,他們的心理活動也表現(xiàn)的更為細膩了,奧維德總善于運用一觸即發(fā)的激情點燃整個故事的情調(diào)。
      
      其實,不止語言上的造詣,結(jié)構(gòu)上也可堪稱嘆。奧維德怎么會滿足于像一千零一夜那樣每次只講一個單獨的故事呢?他當然還是盡量想把這些故事都系統(tǒng)的串聯(lián)起來。雖然不是完全的譯本,但也能看出奧維德的雄心。熟悉《堂吉訶德》敘事結(jié)構(gòu)的人多多少少能夠在這里也感受到一點相似之處。他讓故事之中再生長出故事:有些時候像是講故事比賽,講故事的人一會兒就能讓他的主人公再講一個故事出來;有些時候杯子上的鏤刻就能引發(fā)一個新的故事。如果不是被故事的情節(jié)所吸引,讀者真像是進入層層嵌套的迷宮了。
      
      這些故事之中的主題還比較多元,關于眾神的多情與嫉妒而引發(fā)的故事自不用說,人間和天上的世界緊密相連,神的獨斷或者無奈與人無異。除此之外,奧維德寫了很多關于人們因不敬神而被變成各種動物的故事,其中一個就是講不敬神者被饑餓女神附體,最后實在太餓把自己吃了,十分生猛。我們不知詩人在寫這些的時候是否有一種惡作劇般的諷刺快感。對比詩人當時的境遇,或許會有言外之意把。此外,窮苦人家的飲食生活、英雄們的雄辯之術、對那些紡絲姑娘的描述甚至是日神金碧輝煌的宮殿,都可讓人們從中窺見古羅馬全盛時期的光景。甚至于對畢達哥拉斯的學說那詳盡而又生動的描述,也以一種古典情懷之下讓人感動。
      
  •     因為愛,變形成為一種欲望而不是徹頭徹尾的恐懼。
      
      
      
      
      
      愛的羽翼輕靈飄逸,僵直的肢體怎能趕上那以太般的舞步?愛的激流洶涌湍急,肉身的器皿怎能滿足那海洋般的吞吐?
      
      
      
      
      
      世間萬物,千姿百態(tài),對于愛的疾病,總有一些選擇可以對癥。不要眷戀這人類的肉身,兩情若是久長時,一起化作樹木,地下的根系纏繞、舞蹈,不分彼此,地上的部分茁壯參天,庇蔭著時間,何必去羨慕人間的朝朝暮暮。
      
      
      
      
      
      愛的悲劇,千鈞之重,雙肩既然承擔不住,又何苦支撐著羸弱的雙腿在大地上游離?;蛘咦兂娠w鳥,啼血也好,飲泣也好,總要把悲哀的重擔留在地面,輕盈卻決絕地飛向天空;或者變成頑石,索性任這悲哀將自己死死地壓在地上,永無起身的可能。倘若石像還能夠流淚,也罷,水滴石穿要千年的功夫,且讓微風、青苔和眼淚一起,將痛苦緩緩掃入空寂。
      
      
      
      
      
      真正的愛情,是不是必以形散而告終。
      
      
      
      
      
      俄耳甫斯啊,我心中希臘的第一位英雄,冥界大門洞開,未聞其人,先見其聲,擺渡的艄公驚愕地靠岸,三頭的惡犬遲疑地搖著尾巴。歷代豪杰下到地獄,無非為完成天賦功業(yè)或驗證未來吉兇,忒修斯之輩甚至是為了劫掠冥后。
      
      
      
      
      
      可古今唯有俄耳甫斯一人,孤身闖進鬼門關,不帶刀劍和向?qū)В挥幸话沿Q琴在手。他不是君王不是戰(zhàn)士,他僅僅是位流浪的歌手,為了接死去的愛人回家啊。歌吟響處,鬼神動容。
      
      
      
      
      
      可是為什么天下有那么多考驗,偏偏是要求“不準回頭”。一步之差,他按捺不住,違規(guī)回首,愛人重新墜入深淵,無力回天。
      
      
      
      
      
      一直很恐懼俄耳甫斯之死,阿波羅和繆斯的兒子,怎能被一群瘋女人撕做碎片。如今似乎明白,形體不是樹,愛情的藤蔓,終歸不會傍著它長青。藝術恐怕也是如此。俄耳甫斯和愛人的永久團聚,是通過他形體的毀滅而實現(xiàn)。這正是希臘詩人之祖應得的死法。
      
      
      
      
      
      愛是種對永恒渴慕的體現(xiàn),它和“堅守”一詞無法分離。即使有達芙妮變作月桂的故事——這又何嘗不是一種堅守呢。
      
      
      
      
      
      變形的目的,就是把愛延伸到形體無法觸及的無限的空間。那里回蕩著厄科幽怨的回音,時而響起潘神流連的蘆笙。
      
      
      
      
      
      不要相信自己有追求真愛的勇氣和決心,那總是需要把變形作為最殘酷的考驗,放在最后的。
      
      
      
      
      
      當下姑且不論。且看那個傳說的時代,地面上處處矗立著流淚的石像。哀怨的鳥兒們輪流在晝夜歌唱。維納斯染紅的玫瑰,與阿多尼斯血泊中生長的風信子交相綻放。
      
      
      
      
      
      而那些忠貞的靈魂,經(jīng)過脫胎換骨的變形,或者升天化成星座,與神同飲,或者漫步福島,那里另有一番美景。
      
      
      
      
      
      我心里漸漸涌起十九年來未曾有過的仰慕。
      
      
      
      
      
      為愛遁形,一生何幸。
      
      
      
      
      
  •     《羅密歐與朱麗葉》的高潮部分,很像《變形記》里提爾柏(?記不清了)與情郎雙雙殉情部分(《變形記》是情郎發(fā)現(xiàn)帶血的衣服,以為女主被獅子吃了,于是自殺,然后女主發(fā)現(xiàn),殉情);
      另外洪水的故事(不敬神的村民受天罰,善良接待神祗的老夫婦活下來成為雙生樹);
      還有其他等等的
  •     如果說一個人在社會上失去了創(chuàng)造價值的能力,那么,他將成為社會的累贅。他以前所做出的貢獻會因為他生存時間的長久而漸漸的消磨直至消失。在卡夫卡的時代也好,在當下也罷,我們會真切地看到如此殘酷的現(xiàn)實清晰地呈現(xiàn)在人們眼前,為了適應社會,為了更好的生存,我們必須“變形”,變得強大,哪怕是裝得強大也好,總之要讓人信服并且愿意給你生存下去的機會,什么手段,什么道德,在物質(zhì)的社會中沒有人去計較。有時忙碌的連自己都不清楚真正的自己是什么樣子,會在午夜時分蛻掉外殼,看軟弱的身體蠕動著,會有一種厭惡感,可為了生活下去,變得再丑陋也有人頂禮膜拜,變得在陰險也有人拍手稱快,誰讓我們在這個缺少人情,冷漠、麻木的空間想著要活下去呢。
  •     上學時覺得這篇文章很難理解,可能是因為課本上只摘錄了一半吧!工作后重讀覺得格里高利非人后的遭遇讓人很是深思,若我們是格里高利的家人,所做所為是不是也會和小說里的類似呢?目前中國的社會環(huán)境下,和格里高利當時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又有多大的不同呢,人與人之間越來越淡泊的關系,被金錢左右的價值觀,誰敢說自己不會像格里高利的家人一樣呢?
  •     在現(xiàn)有的古希臘羅馬神話文獻中,該書是最好的,集大成。該書是現(xiàn)譯本中最好的(沒見有別的譯本),可惜只是選譯,許多重要的章節(jié)沒譯,如朱庇特召開天神會議準備毀滅人類一節(jié),又如朱庇特與卡利斯托戀愛一節(jié),即大小熊星座的故事,還有很多均闕如,甚憾且不解。又原文詩體,譯文散體,不好。期待更好的譯本。
  •      話說某天,我正在寢室里以腳蹬桌兩椅腳懸空的悠閑姿勢看著《變形記》里法厄同駕日神車的故事,室友突然破門而入,一幅怒發(fā)上沖冠的樣子邊罵邊說,你曉得龜兒的李剛?cè)?,都鬧球的浪個兇了,你猜最后法院判他個啥子?有期徒刑三年,監(jiān)外執(zhí)行!有沒的王法了哦,還他媽不如不判。
      我一時語塞,但社會責任感什么的,實在又沒有,只想清清靜靜接著把故事看下去,而想讓憤青閉嘴,最好的方法不是冷漠不語,那樣只會適得其反,最好的辦法是裝的比他還憤怒,于是乎我一下從椅子上跳起來,碰的一聲把書摔在桌上,:就是嘛,太不公平了,撞死了人囂張,居然賠點錢就完了,到處哪里都是官官相護,你看看人間外國,那個法厄同,人家的爸爸是太陽神呢,你李剛一個求米白眼的局長比得不嘛,人家把他老爸的車子稍微開偏了一丁丁兒,宙斯大老爺就一個雷把他劈死了,你給咱翻譯翻譯,啥叫公平,這就叫公平!這還只是好幾千年前的外國呢,現(xiàn)在的美國歐洲的公平,就更不求說咯!
      我那室友雖然不知道法厄同是哪國人,但到底還是被我排山倒海的氣勢震住了,效果立竿見影,長嘆一聲轉(zhuǎn)頭就走了。
      我恢復姿勢,讀書繼續(xù),但轉(zhuǎn)念一想,又覺得剛才自己隨手舉的例子有點離譜,其實在故事里面,色鬼宙斯劈死法厄同,才不是出于什么正義呢。奧維德那段別絕妙的描寫別具用心,法厄同引起的大火,從各個星座漸漸蔓延到高山,然后是河流,湖泊和大海,最后是大地乃至冥府,都燒了那么遠那么久之后,經(jīng)由大地母親提醒他:“再這樣燒下去,你的宮殿也將坍塌?!边@時他才慌起來,飛上天空,用驚雷劈死法厄同。
      所以潛臺詞大抵便是:若不是法厄同駕車燒了他的天庭,憑法厄同日神之子的身份,大概把羅馬城里的女大學生全給撞死了,宙斯也一樣不聞不問吧,指不定在哪片樹林里臨幸良家婦女呢。所以,大抵一些規(guī)律,無論古往今來五湖四海,都是平權的。《天鵝》里面有三行詩
      “幾次像奧維德筆下的人一般,
      伸長抽搐的頸,抬起渴望的頭,
      望著那片嘲弄的,冷酷的藍天”
      用來形容這些受害者的慘狀,倒也不為過,現(xiàn)代的官和古代的神,都一樣被捧到了天上,而宙斯們把受害者變形成動物使他們不能言語,和ZF把你和諧是一個道理。
      我那位室友之所以出離憤怒,更多的原因是他覺得事情鬧得全世界都知道了,怎么還敢搞暗箱操作之類的,但其實他高估了所謂輿論壓力的力量,網(wǎng)絡一出,口口相傳的速度加快萬倍,老百姓的責難也可以擺上臺面,一時間全民異口同聲氣勢洶洶甚是壯觀,但終究只是法厄同一路上所遇到的“帶角的雄牛,弓箭手,張牙舞爪的獅子,彎著長臂的野蠻的蝎子和腿爪伸向兩方的螃蟹”(即黃道的金牛,射手,獅子,蝎子,巨蟹諸宮)-------光嚇人不咬人,而且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當事人手里有權,完全可以橫眉冷對你千夫所指,你氣得直跺腳但還是一點用都沒有。
      再想想,這些指責之聲里面,圖痛快意氣謾罵者居多,某位喜劇家說多少句謾罵責難都比不上一句高明的諷刺(大概意思),所以大家學聰明了,我爸是李剛也成了笑語在朋友間傳開,可惜即使是諷刺之妙妙到讓人拍手叫絕的奧維德,最后還不是被屋大維一句話就給放逐黑海之濱,最后郁郁而死。所以,沒準在心里咒兩句“老天有眼就劈死你個龜兒的李一帆”或者拿個布娃娃貼上“李剛”再用針扎他個半身不遂,也比在網(wǎng)上義正言辭責難謾罵有用?
      每次想到此處,我腦子里就會浮現(xiàn)出60年代的希拉里在寢室里和室友得出的結(jié)論:“進入體制,掌握權力?!?br />   
      
      回頭一看,發(fā)現(xiàn)我似乎扯的有點遠了,算了,還是把評論的馬車拉回正道上,要不萬一不小心燒著哪位天神的G點,一個閃電落我頭上可就不好玩了。
      還是說說《變形記》。在我心里的書架上,這本書絕對不和《神曲》,《奧德修斯》或者《離騷》這一類嚴肅沉郁的長詩放在一起,和他勾肩搭背應該是拜倫的《唐璜》和普希金的《奧涅金》,而且應該是他們的始祖,我喜歡稱這類風格為“天之驕子的調(diào)皮搗蛋”。
      不過相比之下《變》似乎野心更大,奧維德以鴻蒙之初開頭,以畢達哥拉斯的學說結(jié)尾,似乎將邊限劃得清晰明了,使整本書閉合了,實際上奧維德卻用故事套故事的模式,極盡無限制的向這個坑里扔東西,再加上他故意將眾神“去圣化”,眾神與人類乃至萬物滾作一團,相互勾心斗角,糾纏不清,一下擴充了內(nèi)部空間的容量和復雜程度,尤其是故事中的被敘述者又另起一個故事的模式,無須片刻便能讓讀者迷失在這片以故事線索結(jié)成的代達羅斯的迷宮里面,當然了,卻又不給你線團。而將這種雖然顯得混亂卻有建筑傾向的敘事方法視作《如果冬夜一個旅人》這類作品的濫觴也未嘗不可。
      而至于他青年時期學的修辭和邏輯,雖然學時覺得無聊生硬,更傾心于寫情詩、把妹子,但實際寫這篇的時候,卻沒少向作品里扔。
      他寫河神嘲笑朱庇特的私生子赫刺克勒斯說:“你口口聲聲吹噓說朱庇特是你父親,要么他是假父親,若是真父親,那也是因為它干了件可恥的事才成了你父親。你承認他是父親,那你就是判你母親有奸情。你還是情愿朱庇特不是你的真父親呢,還是寧肯承認自己來歷不清白,隨你選擇?!?br />   他寫密耳拉與父親亂倫,便用“你愿意變成你母親的情敵,你父親的情婦嗎?你愿意你的兒子叫你姐姐,你的弟弟叫你母親嗎?!边@樣的話來讓讀者繞圈子。
      不過,這些細處都還比較克制,奧維德沒有讓過分的修辭喧賓奪主搶了故事本身的樂趣。但不得不說添油加醋是他本性,所以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他憋啊憋,憋到故事的末章還是絕提了,于是滔滔言語的洪水蔓延在“阿客硫斯死后,埃阿斯和烏利斯爭奪他的遺物,展開辯論”這一章里,就像眾神附體在他們的祭司身上開口說話一般,奧維德把自己的言語之術寄在兩位將領身上,讓他們一罄肝膽,你來我往,唇槍舌劍拼了個你死我活,也讓讀者和圍觀的希臘將領一起看的聽的目瞪口呆,心里想以后要是想爭個總統(tǒng)之類的來當當,也許只需要把這章研究個通透便行了吧。
      但過癮之后冷靜一想,烏利斯(即奧德修斯)如此口才尚可一說,那個埃阿斯則是典型的肌肉發(fā)達頭腦簡單,而他的論辯之術卻厲害的可以去挑戰(zhàn)奧巴馬,所以還是不得不感嘆奧維德有些“用力過猛”。
      但時代永遠崇尚“重口”,也許“用力過猛”也是優(yōu)勢一樁呢。
      
  •     看了很多外國小說,和國產(chǎn)書一樣會用很多典故,這個算是這些這些典故的一個普及吧,可回味的部分也是很多,需要讀很多遍。
  •     時間:某時。
      地點:某地。某個群山環(huán)繞的咖啡館。
      天氣:蒙蒙細雨。
      
      奧:我們很長時間沒見面了吧。
      卡:是啊,確實很久了。上次我們在羅馬碰面,你談話間的笑容給了我深刻的印象。說實話——不過我的實話常常是胡話——在這次見面之前,我真的是記不起你的模樣了,雖說千年彈指一揮間,我還是忘記了很多的人與事。但你的笑容卻像是一個戳一樣,在我的左腦印上了一個深深的痛苦的印記。你現(xiàn)在坐在我面前,一面啜飲咖啡,一面微笑,這笑容竟然和印在我左腦的那個一模一樣!因此,感謝上帝,你的笑容把你帶回到了我的身邊。
      奧:我喜歡你談話的方式。你的言談間散發(fā)出的憂郁氣氛,多么像是我的《變形記》的氣質(zhì)啊。不過上帝我們是不稀罕的。我們有眾多的神。我寫完《變形記》,似乎說了一句驚天地泣鬼神的話“吾詩已成,眾神震怒也不能毀其于無形了。”我記不確了。但現(xiàn)在我對這句話感到越來越悲觀。首先,我要問自己一個問題:詩的形是什么?是手里拿的一本書嗎?如果是那樣,這詩就是脆弱的。無須眾神震怒,只需要一把火,一根火柴輕輕一劃,它就沒有了。因此,我這句貌似豪邁的詩實際上經(jīng)不起一個追問。詩歌本是無形物,它不過是時間長河中的一聲嘆息罷了。
      卡:如果這樣的話,我將會被眾多的嘆息聲圍繞。因為一滴眼淚就可能成為淹沒我們的淚海。當世界的結(jié)構(gòu)牢不可破,我們可以自由變換身形,乘著胡話的翅膀,在世界的孔隙輕盈飛翔。如果時間給我羈絆,我可以讓我的鐘表沉睡。人們用語言,用詞語,打擾了這個世界。因此,對于這些詞語,我要錘打、揉捏、拆解、拼貼,讓沉重的詞語飛向高空,讓高傲的詞語跌成碎片,讓晦澀的詞語成為一杯下午茶,讓一個故事變成一支耗子尾巴。我要讓言語成為胡話。我越來越感到,我們說了太多的話:神話、童話、空話、假話、大話、實話、夢話……而本質(zhì)上,它們都是一些胡話。就像是手中的一副撲克牌,可以變成一個王國,一支軍隊,但變來變?nèi)?,還是同一副撲克牌。
      奧:你說的真好,其實,我的《變形記》何嘗不是一堆胡話,一些囈語呢?而且,說實話,你的輕盈的想象力讓我羨慕。比如現(xiàn)在我們坐在這群山當中的咖啡館,你把手里的咖啡杯扔出去,它馬上就是照耀群山的一輪明月,而不必顧忌杯子的沉重,咖啡的苦澀粘稠,和杯柄的不倫不類。如果換了我把這咖啡扔出去,它只能變形為半山腰灌木叢中隱現(xiàn)的一張哀傷的人臉,它的左耳還被枝葉擋住了。事實上,我不可能做這種變形。我對手中的這杯咖啡沒有感受力。我看著我們的大地,她豐盈,美麗,矜持,博大,孕育著蕓蕓眾生。我對她有感受。我愿意賦予她一個美麗少女歐羅巴的形象。傍晚我看到風吹月桂樹,她就像是一個少女在晃動美麗的頭發(fā)。因此我也愿意讓達芙厄成為她。我是那么熱愛一棵樹和一個少女,因此我要它們慢慢地合為一體。我要讓少女的雙腳成為樹根,軀體成為樹干,手臂成為樹枝,頭發(fā)成為樹葉。我要她慢慢長成一棵樹。我是在抱緊大地母親,展開我的想象。但這杯咖啡是什么呢?我不知道。我不能感受它。它遠遠脫離了地面,在我手里。在它身上,我鋪展不開我的想象。在我看來,它只是一杯不能變形的咖啡。
      卡:你的一席話讓我汗顏。實際上,你的嚴肅的古典想象力是我們今人力不能及的。它就像是一支軍隊,嚴格服從軍令行軍,不擾亂世界的秩序,腳步聲震動著大地,它笨拙,有時還磕磕絆絆,但它最終必然達到它的目標。而且,它偉大的底蘊讓我嘆服。你們是深井,是源頭,我們后人只是饑渴的鳥兒,要從中飲上幾口,才能飛翔。你們是一片大海,我們乘著海面泛起的一些泡沫,才能做寄生的行動。
      奧:我想你說了一些實話。我的《變形記》盡管只是一些胡話,但還是被你們后人讀出了一些意思,并且還借著我這胡話的翅膀繼續(xù)飛翔。但說到我的想象力,我必須承認,它們是有母親的。它們有偉大的希臘母親,希臘還有她更偉大的母親。希臘才是想象力凌空高舉的時代。我的想象力又有多少價值呢。我的想象力都是地上的、塵世的想象力。我只不過是給希臘的原型增加些凡人的血肉,穿上些衣服罷了。就象你只記住了我的笑容一樣,人們讀完我的《變形記》,記住得還將是希臘母親賦予的那些精神。
      卡:但是我不得不說,正是你的那些血肉、衣服,把精神重新帶了回來。可以說,那些有血有肉的形象就是精神本身。你做了一個詩人應該做的工作,而且是偉大的工作。
      奧:也許是神啟,也許是我對詩人的命運有可怕的預感,我寫了哀婉的“厄科”和“那科索斯”的故事。我們是一些對鏡苦吟的詩人,為了獲得一個聲音,一個形象,為伊消得人憔悴。我們沉浸于鏡中假相,不能自拔,但如果稍稍偏開頭去,就會發(fā)現(xiàn),那聲音,那形象,早就等在那里了。藝術的可悲處境就是:形象在顧影自憐,而聲音只能成為空谷回音。但即使是我接納了那聲音,又能怎樣呢,不過是重復了一些回聲罷了。其實一本《變形記》,何嘗不是一些回聲呢?
      卡:我能理解您此時的心情,也似乎明白您的意思??晌疫€是愿意認為,這是您對“回聲”的謙遜看法。在我們后人看來,您的偉大的《變形記》就是一個聲音,一個可被召喚的不朽的聲音。我們這些后人,只需要一聲微弱的呼喊,這個聲音就會象這窗外的雨一樣沛然降臨。但可悲的是,在大多數(shù)時候,在大多數(shù)人那里,由于顧影自憐,由于喧嘩與騷動,連最微弱的呼喊也發(fā)不出了。因此,您的聲音總是沉默。但這聲音是永恒的,就像您的笑容是永恒的一樣。這聲音,這笑容,就是您的詩的“形”,因為這聲音這笑容,您的形象一次次返回到我身邊。這是眾神震怒也毀不掉的。我不知道哪里還有比這更真實的“形”。我們連自己的形象也認識不了。我們的雙眼不能反觀自身。不錯,我們有鏡子,但我們攬鏡自照,那鏡中的形象是我們自己嗎?顯然不是,他們是可悲的左右相反的形象。這難道不是可怕的變形嗎?鏡子在那里沉默,對我們有求必應,報以假相。植物不會照鏡子,動物也不會,一個小孩子一開始不懂得照鏡子,等他懂得照鏡子了,就看到了假相。對鏡子自身的神秘,我們一無所知。
      奧:所以你要穿越鏡子,進入鏡子那端。
      卡:那也不過是一次想象中的穿越。我沒有能力談論鏡子那端的事情,我談論的不過是一個夢。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對于藝術,你還講了墨杜莎的故事。
      奧:不錯??梢哉f,我的整本《變形記》都是關于藝術本身的反思:奧爾甫斯,皮格馬利翁,西比爾,還有化為清風、淚水、河流的那些形象……奧爾甫斯受到了天罰,失去了形象,但獲得了可以召喚的聲音。他的聲音賦予皮格馬利翁以天恩,讓他擁有了完美的形象。當我們年老,肉體逐漸萎縮至無形,但我們的聲音會越來越清晰,這就是西比爾。當然,不可不提墨杜莎的故事。她的可怖的觀照力,可以使一個瞬間、一個生命徹底凝固下來。這種觀照不是鏡子似的反照,也不是照片的平面化。它是立體的正面觀照。我們的希臘先賢說藝術就是摹仿。如果這種說法成立的話,那么墨杜莎的觀照就是藝術的極致。但是行動呢?生命呢?風一樣的精神呢?當藝術摹仿時,它沒有資格奪取其對象的行動能力甚至生命。因此如果不從其引申意義來談的話,墨杜莎的觀照就是一種變態(tài)的、反人性的藝術。實際上,它對事物進行了最為可怕、最為徹底的變形。墨杜莎的恐怖也就在這里。我想,我的《變形記》的意義就在于:它體現(xiàn)了一種反抗墨杜莎的努力。
      
     ?。?005-3)
      
      
      
  •      寒假前在圖書館里發(fā)現(xiàn)一本樸素的小冊子——奧維德的《變形記》(人民文學出版社,1984年)。盡管譯本序言的評論中還存留著階級分析的筆調(diào),盡管這個譯本只是選譯,并不算是完整版,然而翻開泛黃的書頁,一段段神話小故事依然令人感到趣味昂然,不忍釋卷。
        
        《變形記》中很多故事來自希臘,卻不能簡單將它視作古希臘神話的匯編??梢哉f,奧維德的故事更象是羅馬版的希臘神話。與荷馬的樸素大氣相比,奧維德則更顯華麗和奢靡。日神那巍峨華美的宮殿似乎就是羅馬帝國宮廷的翻版:“柱高擎天,金彩輝煌,銅光如火,高處的屋檐上鋪著潔白的象牙,兩扇大門發(fā)出銀色的光芒?!?br />     
        但是,作為生活在帝國黃金時代的詩人,奧維德與其他兩位(賀拉斯和維吉爾)確有不同。為帝國歌功頌德的賀拉斯和維吉爾,在當時應當算作主旋律題材的文藝工作者,而奧維德則更象是持不同政見的反主流創(chuàng)作者。因一本揭露羅馬宮廷丑事的《愛的藝術》,奧維德付出了在流放中度過后半生的代價。
        
        《變形記》的整篇詩作以“變形”為主題,將各個男女天神的故事串聯(lián)在一起。無論氣勢磅礴的天地風云,還是寧靜悠遠的林間水泉,每個故事發(fā)生的景致都充滿著無限的想象空間。然而,自然描寫中多么細膩柔媚的筆觸都無法掩蓋男女天神那豐富多變的人性光芒。在跌宕起伏的情節(jié)敘述中,人類所有的善惡天性都被詩人展露無遺。天神那無盡的情欲與占有欲,嫉妒與復仇,亂倫,同性之愛,甚至人獸交媾,全部展現(xiàn)在讀者眼前。天神被詩人剝掉一切莊嚴與尊貴的偽裝,人類至善與至惡的本性暴露到極致。
        
        熟悉女媧補天,精衛(wèi)填海和大禹治水的中國人,似乎根本不能理解,西方人的神話故事為何如此充滿肉欲和淫褻。神話通常被稱為一個民族的“兒童憶象”,它構(gòu)成這個民族文化的最原始記憶。一部《山海經(jīng)》讓中國人的文化記憶里充滿著與自然搏斗的恢弘壯舉,“人定勝天”的胸懷與氣魄構(gòu)成了中國神話英雄的基本氣質(zhì)。在填海與治水的故事中,不難推測我們偉大的祖先所生活的自然環(huán)境有多么惡劣艱險。相比之下,溫潤明媚的愛琴海賦予希臘人更多的閑暇去享受自然與生命的饋贈。在那里,對人的關注自然成為文藝創(chuàng)作的主題。所以自然界的一切大小天神都被賦予人的秉性特征。盡管神話里也有荒年,洪水,大火,但這些災害也不過是天神之間挑戰(zhàn)與爭斗的附加品。風云雨雪都不過是天神發(fā)泄情感,妄為任性的工具。
        
        東西方的神話中,英雄的偉業(yè)事跡都是永恒的主題。荷馬吟唱的伊阿宋,珀耳修斯,奧德賽堪比中國的夸父與后羿。但是到了羅馬帝國時代的奧維德這里,英雄的光環(huán)逐漸黯淡,每個天神帶著各自的人性標簽,回到屬于自己的位置。這個時候會發(fā)現(xiàn)云端里那些鮮活的面孔,讓人感覺更加親切自然,甚至真實而殘酷。天神們在詩人平靜甚或調(diào)侃的筆調(diào)中撕開胸膛向地上的人類展示著與他們一樣洶涌而極端的愛恨情仇。這,便是那塊構(gòu)筑了西方傳統(tǒng)文明的最耀眼的磚石。它的光芒可以耀眼得直刺入靈魂深處,讓浸淫在東方倫理氛圍中的我們不時地掩面回避,卻又想在指尖縫隙中窺探甚至艷羨那誘人極致的欲望與歡娛。這讓我想起其中的一個小故事,仿佛是個諷刺小調(diào),讓人心照不宣,卻只能一笑而過。
        
        愛神維納斯與戰(zhàn)神馬爾斯在偷情,被愛神的丈夫烏爾岡發(fā)現(xiàn)。烏爾岡是個巧匠,織了一張比蜘蛛網(wǎng)還細密的大網(wǎng)將妻子和馬爾斯網(wǎng)住,然后“把象牙雙扉打開,把眾神都請了進來?!毕M呷枘莾蓚€偷情人。而這時有個神卻禱告說,他也希望蒙上這樣的羞辱?!氨娚翊笮?,這件事在天堂上流傳了很久。”
      
  •   原來不是卡夫卡的那個
    再次見識了老兄的文采 還有幽默
  •   深受啟發(fā)
    再次見識了老兄的文采 還有幽默
  •   好文采
    過分的憤怒或者是過分的安之若素都不好
  •   寫的不錯?。?br /> 不過 上文提到的《離騷》應該不算史詩吧 那不是長篇敘事詩嗎
  •   恩,史詩是不準確,換成長詩了,謝謝。
  •   不好意思 法厄同他爹應該是赫里阿斯吧 泰坦神,論輩分(當然希臘人好像不講究輩分這玩意兒。。。)他是宙斯的叔叔,阿波羅的爺爺輩兒的。他是原來的太陽神,因為在巨靈之戰(zhàn)時沒有參戰(zhàn),后來太陽戰(zhàn)車被宙斯賞給阿波羅的。那里講錯了歡迎批評指正。
  •   有兩個法厄同,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同學你說的應該是另外那位哈。
    現(xiàn)在變形記沒在我手頭,一時半會引不了原文。
  •   法厄同是太陽神赫利俄斯(Helios)與克呂墨涅(Clymene)的私生子??藚文呛Q笈裰?,俄刻阿諾斯與忒提絲的女兒。在希臘語中“法厄同”意為“熊熊燃燒”。但自從阿波羅(Apollo)被崇拜成太陽神后,后期神話中一些詩人則把他錯誤地寫成是阿波羅之子。事實上阿波羅在希臘神話中是 光明之神。其實他并非是阿波羅之子,而是赫利俄斯之子。在施瓦布著的希臘神話中就把法厄同錯誤的寫成是阿波羅的孩子
    以上摘自百度百科,我手頭的資料也是這么寫的。奧維德是羅馬詩人,犯下這個錯誤也算是無傷大雅。但是有兩個法厄同這個說法,我倒是沒聽說過也沒查到過,希望lz引一下出處。
  •   海伯利安和狄亞所生的赫里阿斯是原來的太陽神沒錯,可說法厄同是他的兒子,所據(jù)的具體文本是什么呢?百科似乎沒有給出讓人信服的理由,同學你手頭的資料是指?感覺這個文本必須要比奧維德更古老才有說服力吧。
    變形記里是具體的就寫到法厄同就是阿波羅臨幸某XXX所生(原書在學校里,沒法引真麻煩)。
    當然如果是奧維德本人錯了,我無話可說,說有兩個法厄同,是因為變形記故事里有另一個重名的,原文等我回學校吧。
  •   我之前采用的資料是這一本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489714/
    在法厄同這個詞條是這樣寫的 phaethon(paeton)太陽神赫里阿斯之與克呂墨涅之子。赫里阿德斯姐妹的兄弟。然后就開始講那個違章駕駛的故事blablabla。。。最后說 歐里庇得斯以此創(chuàng)作悲劇《法厄同》奧維德,卡里德朗也以此題材創(chuàng)作出許多著名作品。
    后來看到你對資料的權威性有質(zhì)疑,我又翻開另外一本書查閱: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020230/
    在Phaethon詞條里 作者寫到 was the name of several characeters,including the sons of Helios and Eos(這里我有點困惑,到底誰是他娘?)And,rather unexpectedly,the lead of the herd of 12 bulls that belonged to Augeas(看來法厄同還真不止一人,不過居然是公牛的名字。。。)For all these,and appropriately indeed for Helios's son,the name means"shing".后面就是一段廢話了。。。
    總之呢,我查的不是直接的文本,而是詞典,但是權威性我想是可以保證的。還希望一起討論。
  •   啊 我這個希臘文化盲路過 佩服二位~
  •   辛苦查詢,謝J兄點撥了。
    不過還是有點意猶未盡的感覺,如果沒有一個比奧維德更古老的文本直接擺在我面前的話。
    你提到的兩本書還是轉(zhuǎn)手后的,而且最為關鍵的是,我覺得,神話傳說這種東西本來就并非確有其事。法厄同是太陽神之子,但到了奧維德這里,阿波羅就是他們的太陽神,所以奧維德說法厄同是阿波羅之子,我不覺得那算是一個疏忽,倒像是更多信仰本身的考慮,畢竟,不存在一個絕對發(fā)生過的事件擺在那兒供我們比較,神話本身都是口口相傳心心相印產(chǎn)生的,宙斯只在人們的腦中打敗過提坦神,一個人先說先寫,真的就像專利一般占有先機么?
    再退一步,就算真有一個(神譜?)十分權威的標準文本在那證明奧維德錯了,我也不可能把標題改成我爸是赫里阿斯,因為這篇評論畢竟是就書論書,對吧。當然我懂J兄的意思,譜系是譜系,所以,就再謝J兄點撥了。
  •   恩 lz言之有理 其實爭論到最后我就有點鉆牛角尖了 關于古老的文本的話 我猜想歐里庇得斯的《法厄同》劇本應該能夠成為最有說服力的文字。
    其實我一直不是很喜歡羅馬人的做派,就好像你把別人家的東西拿來了,改了個名字就說這是我們自己的東西,多少有點不厚道。所以當時有點激動了,其實事后想想完全沒有必要,自得其樂就好了。
  •   這不算鉆牛角尖,這是對細節(jié)的洞察,看書當如此哈。
    其實前段時間都有打擦邊球的覺察,當時和朋友聊提坦神海伯利安,發(fā)現(xiàn)他和狄亞生太陽神,月亮女神和黎明女神,當時看到覺得奇怪,因為阿波羅不是勒托在島上所生的么?后來才發(fā)現(xiàn)不是同一個太陽神,但似乎月亮女神和黎明女神的名字依然沒有改變,關鍵應該就隱藏在那場諸神之戰(zhàn)里面,可惜奧維德并沒有寫到,其中的細節(jié)J兄可以再次點撥么?
    改名是很惡心,他們自己供奉著到?jīng)]什么區(qū)別,我們這些讀者就被那變來變?nèi)サ拿指愕脮烆^轉(zhuǎn)向了。
  •   我沒有讀過變形記 對希臘神話的框架是利用這本書建立起來的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880825/
    其中寫道 在巨靈之戰(zhàn)時,赫里阿斯因為要負責照明任務(為了不讓雙方摸黑打仗)所以沒有參加直接的戰(zhàn)斗,而是照常駕駛太陽戰(zhàn)車。而阿波羅此時仍然是遠射之神,音樂之神(金豎琴)作為一個遠程輸出加入了戰(zhàn)斗。戰(zhàn)斗結(jié)束以后按照慣例就要論功行賞了,于是宙斯問阿波羅,兒子你要神馬啊?阿波羅就壞笑著說,我不要神馬,只要赫里阿斯的寶馬。。。于是赫里阿斯就把他的寶馬給阿波羅了。。。
  •   原來如此,再謝。
    另:“遠程輸出”那個詞用的我會心一笑:D
  •   駕太陽車的法厄同父親是太陽神Helios,在奧維德的變形記中其父是Phoebus即阿波羅。Helios時期月神是其姐妹Selene,之后分別被Apollo和Artemis這對孿生兄妹取代。
  •   多謝解釋:)
  •   你這人挺有趣,交個朋友啊
  •   成啊,沒問題。
  •   哈 哈 有趣的評論
  •   直面墨杜莎之眼,無所畏懼~
  •   比《愛經(jīng)》好看
  •   請問現(xiàn)在市面上的338頁的變形記是不是完整版的
  •   永無老師,下本就是變形記了,你來聊聊吧!
  •   呵呵,好啊,這么快就到奧維德了??!
  •   請問現(xiàn)在市面上還能買到1958年版本的嗎?
  •   to 猛鬼夜行,您可以在舊書網(wǎng)上搜索下看是否有賣,如果買不到,也可以到圖書館借出來復印。
  •   略吊。。。。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