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4-4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作者:單希征 頁數:160 字數:237000
Tag標簽:無
前言
眼震圖學是耳鼻咽喉科與神經內科、神經外科及眼科密切相關的學科,是診斷各種疾病引起眩暈的重要手段之一?! ”緯咦?0世紀80年代開始即從事眼震圖的研究工作,測定了國人眼震圖系列檢查的正常值,并發(fā)現命名了眼震圖中的“叢棘波”,對掃視正弦跟蹤試驗首先進行了曲線分型,研制設計了便攜式微機眼震電圖儀,對飛行員的眼震圖進行了系列研究,在國內率先進行視頻眼震圖的研究工作?! ∽髡咴谘壅饒D方面有較深的造詣,曾獲全軍醫(yī)療成果二等獎、全國第七屆發(fā)明銀牌獎及全軍科技進步三等獎多項。先后在中華耳鼻咽喉科雜志等發(fā)表論文多篇。結合臨床工作積累了大量資料,花費了大量心血,從眼震圖的基本原理、檢測方法、眼動神經系統(tǒng)的解剖與生理學以及較新穎的視頻眼震圖等進行了深入的闡述并撰寫成冊。此書是目前有關臨床眼震圖方面較全面而完整的第一部書籍?! ”緯鴥热菪路f,理論性強,條理清楚,具有較高的實用價值,是一本較高水平的參考書,對眼震圖的發(fā)展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內容概要
眼震圖學為眼震電圖學和視頻眼震圖學的統(tǒng)稱,是一門新穎的與耳鼻咽喉科、神經內科、神經外科及眼科密切相關的學科,是診斷疾病重要的輔助措施,特別對眩暈性疾病,是診斷、研究的最客觀的手段之一,具有重要的診斷和鑒別診斷意義。 本書從基礎到臨床,系統(tǒng)闡述了眼震圖學的基本原理、試驗方法及其臨床意義,并詳細論述了與眼震圖有關的解剖生理學基礎,最后對眼震圖臨床應用的經驗進行了總結,其內容新穎,條理清晰,有較高使用價值,是目前臨床眼震圖方面內容全面的一本參考書。 本書可供耳鼻咽喉科、神經內科、神經外科及眼科醫(yī)師及相關醫(yī)務工作者參考,也可作為普及眼震圖知識的教科書。
作者簡介
單希征,國內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知名專家。1957年4月生,1983年畢業(yè)于第四軍醫(yī)大學,畢業(yè)后一直師從于全國著名的耳鼻喉科專家汪磊副院長,并曾在德國維爾茨堡大學和波洪大學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習。曾任全軍耳鼻喉科中心副主任,現任武警總醫(y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主任醫(yī)師,
書籍目錄
第一章 眼震圖學基本原理 第一節(jié) 眼震圖學發(fā)展史概述 第二節(jié) 眼震圖學原理和記錄技術 第三節(jié) 視頻眼震圖原理和記錄技術第二章 眼震圖系列試驗方法 第一節(jié) 眼震圖系列試驗設備 第二節(jié) 眼震圖系列試驗方法第三章 眼震圖的臨床意義 第一節(jié) 眼震圖系列試驗的臨床意義 第二節(jié) 眼震圖的綜合分析 第三節(jié) 各種疾病的眼震圖特點第四章 眼動神經系統(tǒng)的解剖與生理 第一節(jié) 前庭解剖學 第二節(jié) 前庭生理學 第三節(jié) 前庭-眼動神經系統(tǒng)的解剖 第四節(jié) 前庭-眼動神經系統(tǒng)的生理 第五節(jié) 網膜-眼反射試驗及其神經生理第五章 眼震圖臨床應用經驗總結 第一節(jié) 眼震電圖系統(tǒng)檢查的正常值 第二節(jié) 眼震電圖臨床診斷1500例總結 第三節(jié) 眼震圖中的叢棘波 第四節(jié) 掃視正弦跟蹤試驗的臨床意義 第五節(jié) 眼震圖與腦電圖對顱內病變診斷價值的比較 第六節(jié) 眼震圖對橋腦-小腦角占位病變的診斷 第七節(jié) 便攜式微機眼震電圖儀的研制和臨床應用 第八節(jié) 視頻眼震圖的臨床應用參考文獻附錄 漢英耳鼻咽喉科學詞匯對照
章節(jié)摘錄
20世紀70年代中期開始,由于科學技術的進步,計算機技術逐步應用于眼震電圖。用計算機分析處理眼動信號,逐步廢除了機械性描筆繪圖和手工測量法分析圖形,從而走向數??刂频哪甏@是眼震電圖實現的第一次革命。 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由于紅外線技術的發(fā)展,有人開始嘗試用紅外攝像技術直接攝取眼球運動的圖像。90年代初開始發(fā)表視頻眼震圖臨床應用和對眼動信號進行三維分析的有價值的文章,如clarke AH、Sherer H等。90年代中期至今有較多的文獻發(fā)表,如八木聰明等對視頻眼震圖的臨床研究做了大量的工作。視頻眼震圖去除了繁瑣的電極,不存在電信號的干擾,可記錄旋轉性眼震,由于沒有電信號,從根本上改變了眼震電圖的基本原理,使臨床應用簡便化,又一次推動了眼震電圖的發(fā)展,因此實現了眼震電圖的第二次革命。90年代末期視頻眼震圖在發(fā)達國家逐步替代眼震電圖而被推廣。由于視頻眼震圖的出現,眼震電圖這個名詞已經不合適,作者認為,應通稱為眼震圖,它可以包涵眼震電圖和視頻眼震圖?! 《?、國內眼震圖學的發(fā)展 在眼震圖學的發(fā)展過程中,我國的學者同樣做了大量的工作,早在20世紀60年代,田振明等首先用腦電圖記錄臨床眼震電圖。于立身等20世紀70年代開始設計眼震電圖前置放大器與心電圖聯(lián)合記錄眼震圖,后又研制了三筆眼震電圖儀,80年代以來又推出微機處理眼震電圖系統(tǒng),推動了眼震電圖的發(fā)展。薛善益、張連山等則在80年代初對眼震電圖的臨床應用研究做了大量的工作。張素珍在眼震電圖的前庭部分的基礎和臨床研究做了較深入的工作。作者在眼震電圖中樞部分的臨床研究做了大量工作,首先進行了掃視正弦跟蹤試驗的研究并首次進行曲線分型,對中樞性眩暈的鑒別診斷有重要意義。首次提出眼震電圖凝視試驗中的有重要價值的叢棘
編輯推薦
作者單希征在眼震圖方面有較深的造詣,曾獲全軍醫(yī)療成果二等獎、全國第七屆發(fā)明銀牌獎及全軍科技進步三等獎多項。先后在中華耳鼻咽喉科雜志等發(fā)表論文多篇。結合臨床工作積累了大量資料,花費了大量心血,從眼震圖的基本原理、檢測方法、眼動神經系統(tǒng)的解剖與生理學以及較新穎的視頻眼震圖等進行了深入的闡述并撰寫成冊?!杜R床眼震圖學》是目前有關臨床眼震圖方面較全面而完整的第一部書籍。 本書內容新穎,理論性強,條理清楚,具有較高的實用價值,是一本較高水平的參考書,對眼震圖的發(fā)展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