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肝炎病毒分子生物學

出版時間:2009-7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作者:成軍 編  頁數(shù):1121  字數(shù):1705000  
Tag標簽:無  

前言

《現(xiàn)代肝炎病毒分子生物學》第一版是1991~1994年我在原北京醫(yī)科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的時候完成的。完稿以后,我于1994年11月17日遠赴美國進行博士后研究,沒有來得及做最后的整理和出版。在美期間,由我國著名的感染免疫專家楊守純教授對原稿進行了精細的整理,同時克服了出版經(jīng)費匱缺的困難,終于在1997年出版了《現(xiàn)代肝炎病毒分子生物學》第一版。1997年12月1日,我從美國完成了3年的博士后研究回國,看到由人民軍醫(yī)出版社正式出版的該書,感慨萬分?;叵肫鹪诠プx博士學位期間廢寢忘食,先后出版了《基因治療》、《程序性細胞死亡與疾病》、《現(xiàn)代肝炎病毒分子生物學》三部專著,那個時候,每一個早起的清晨、每一個晚睡的夜晚,都還歷歷在目。因為從第一版的完稿到出版,已經(jīng)有些時日,因此一回國就有重新修訂并出版第二版的想法。但是回國以后,我把全部的時間和精力都投入到我喜愛的實驗室創(chuàng)建以及肝炎病毒和肝細胞相互作用的分子生物學研究之中,一下子就過了10年!我不知道時間為什么過得這么快!在這10年中,重新修訂出版第二版《現(xiàn)代肝炎病毒分子生物學》的想法時時涌現(xiàn),但是,我因埋頭研究,一直就沒有騰出手來進行這項工作。2007年,《現(xiàn)代肝炎病毒分子生物學》出版已經(jīng)10年了,其間還重印一次,在國內的傳染病學界起過一點點作用。特別是近幾年來,每每碰到同仁問起有關這本書將來的設想,再版的愿望又時時在我心中燃起。因此,2009年我又和我的同仁們,特別是跟我曾經(jīng)一起進行過肝炎病毒和肝細胞相互作用分子生物學研究的同仁們,一齊努力,完成了修訂和再版工作。經(jīng)過一段時問的緊張準備,《現(xiàn)代肝炎病毒分子生物學》第二版即將出版了,我們感到非常高興。在第一版出版以后12年之久才下決心再版,工作忙只是一個原因,其實我內心深處有一個愿望,這就是在修訂第二版的時候,應該包括我們課題組自己在這方面研究的一些進展,特別是我們在這一領域中的一些新的貢獻和新的認識。事實上,從頭建立實驗室,申請課題經(jīng)費,建立實驗技術,在國內外雜志上發(fā)表一些研究結果,真的需要足夠的時間。雖然時間已經(jīng)過了10多年,我仍然對我們的研究結果不夠多、不夠先進而感到遺憾。我們從建立新的研究室和自己的課題組,并先后建立酵母單雜交技術、酵母雙雜交技術、噬菌體展示技術、抑制性消減雜交技術、基因芯片技術、細菌發(fā)酵與蛋白質表達純化技術等,以及對于調控肝炎病毒的復制和表達、肝炎病毒與肝細胞蛋白之間的相互作用、肝炎病毒蛋白對肝細胞基因表達譜的影響等,進行了較為系統(tǒng)和全面的研究。

內容概要

本書共64章,從病原生物學、分子生物學、免疫學、細胞生物學以及臨床等方面系統(tǒng)介紹了肝炎病毒的結構特征、生物學特性,病毒相關基因及其編碼蛋白的結構和功能,病毒性肝炎及其相關疾病研究技術理論與方法等方面的新進展、新知識。本書還以相當大的篇幅較為全面地介紹了病毒性肝炎與自身免疫性疾病,病毒性肝炎特別是乙型、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抗病毒治療策略,核苷(酸)類似物耐藥及其處理等焦點問題。    本書適合病毒性肝炎相關領域的科研工作者、臨床醫(yī)師、傳染病專業(yè)研究生參考使用。

書籍目錄

第一章 肝炎病毒的分子生物學概論第二章 甲型肝炎病毒的分子生物學 第三章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的結構與功能 第四章 丙型肝炎病毒的分子生物學 第五章 丁型肝炎病毒的分子生物學 第六章 戊型肝炎病毒的分子生物學 第七章 庚型肝炎病毒和GB病毒的分子生物學 第八章 乙型肝炎病毒的基因型 第九章 乙型肝炎病毒的ccc DNA 第十章 乙型肝炎病毒準種特點及其異質性 第十一章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組的新開放讀碼框架 第十二章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轉錄物與亞基因組 第十三章 乙型肝炎病毒DNA與肝細胞基因組的整合 第十四章 乙型肝炎病毒顯負性突變體 第十五章 乙型肝炎病毒DNA轉染細胞系的建立和應用 第十六章 乙型肝炎病毒轉基因小鼠 第十七章 丙型肝炎病毒復制子 第十八章 乙型肝炎病毒受體 第十九章 丙型肝炎病毒的受體 第二十章 肝炎病毒基因組的PCR擴增第二十一章 乙型肝炎病毒的基因突變研究第二十二章 乙型肝炎病毒復制和表達的調控第二十三章 乙型肝炎病毒蛋白質的基因工程表達第二十四章 肝炎病毒基因工程抗體第二十五章 酵毒單雜交技術與肝炎病毒研究第二十六章 酵母雙雜交技術與肝炎病毒研究第二十七章 噬菌體展示技術與肝炎病毒研究第二十八章 抑制性消減雜交技術與肝炎病毒研究第二十九章 蛋白質組技術與肝炎病毒的研究第三十章 基因組技術與肝炎病毒的研究第三十一章 生物信息學技術與肝炎病毒研究第三十二章 納米技術與肝炎病毒研究第三十三章 表觀遺傳學與肝炎病毒研究第三十四章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易感基因研究……

章節(jié)摘錄

插圖:1.對恩替卡韋或制劑中任何成分過敏者禁用。2.患者應在醫(yī)生的指導下服用恩替卡韋,并告知醫(yī)生任何新出現(xiàn)的癥狀及合并用藥情況。應被告知如果停藥有時會出現(xiàn)肝臟病情加重,所以應在醫(yī)生的指導下改變治療方法。當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停止抗乙型肝炎治療后,包括恩替卡韋在內,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有重度急性肝炎發(fā)作的報道。對那些停止抗乙型肝炎治療的患者的肝功能情況應從臨床和實驗室檢查等方面嚴密監(jiān)察,并且至少隨訪數(shù)月。如必要,可重新恢復抗乙型肝炎病毒的治療。肝炎急性發(fā)作或ALT暴發(fā)被定義為:ALT大于10倍的正常值上限和大于2倍的基線水平。如表55-5所示:核苷類藥物初治患者在停藥后發(fā)生ALT暴發(fā)的比例。由于拉米夫定失效病人的達到停藥標準而停藥的比例較小,故其在停藥后發(fā)生ATL暴發(fā)的比例尚未確定。如果本品在未達到停藥標準而予停藥時,則發(fā)生停藥后ALT暴發(fā)的概率增加。3.使用恩替卡韋治療并不能降低經(jīng)性接觸或污染血源傳播HBV的危險性。因此,需要采取適當?shù)姆雷o措施。4.核苷類藥物在單獨或與其他抗逆轉錄病毒藥物聯(lián)合使用時,已經(jīng)有乳酸性酸中毒和重度的脂肪性肝腫大及死亡病例的報道。

編輯推薦

《現(xiàn)代肝炎病毒分子生物學(第2版)》特點:權威 《現(xiàn)代肝炎病毒分子生物學(第2版)》的編者都是國內有高深造詣的學者,包括病毒學,分子生物學和傳染病學的專家,內容權威。全面 《現(xiàn)代肝炎病毒分子生物學(第2版)》結合國內外及成軍教授課題組最新研究成果,全瓤系統(tǒng)地闡述了肝炎病毒分子生物學的研究進展。實用 對肝炎病毒分子生物學最常見的問題進行了重點、深入的探討,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為病毒性肝炎的防治提供新的理論基礎與認識角度。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現(xiàn)代肝炎病毒分子生物學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