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0-7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沈關祥 編著 頁數(shù):374 字數(shù):470000
內容概要
國家稅收(或中國稅制)課程的任務和目標,就是對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的稅收分配活動和分配關系、稅務管理體制、稅收政策和制度的發(fā)生、發(fā)展及其相互關系、變動、效應進行系統(tǒng)的、科學的分析、論證、概括和總結,使經(jīng)濟類專業(yè)學生通過該門課程內容的學習,了解社會主義條件下稅收理論;熟悉現(xiàn)行財政稅收政策和制度;掌握稅務管理的基本內容和納稅程序,同時,又必須符合課堂教學對教科書的一般要求,因此: 1.新編教材的內容框架分為五篇二十二章,即稅收基本理論篇、中央稅篇、地方稅篇、中央地方共享稅篇和稅收的征收管理、繳納及代理篇。這種內容框架,經(jīng)我們多年教學實踐證明:(1)教學內容體系脈絡清晰;(2)教材內容容易增減,而又不影響通篇內容體系的完整(如稅務專業(yè)方向學生已學過財政學、稅收學課程,學習稅制時可以舍去理論篇;對經(jīng)濟類其他專業(yè)學生,可以保留理論篇)。 2.理論篇的內容著重介紹稅收的基本理論和我國財稅改革的實踐。遵循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對稅收的本質、作用、稅制結構及其發(fā)展趨勢、稅收負擔和稅負轉嫁……這些基本的稅收理論問題進行分析和探討,盡量做到深入淺出,有所創(chuàng)新。 3.稅制篇的內容體系有較大的調整,按分稅制后稅收管理體制和收入使用權限劃分稅類,將現(xiàn)行的24個稅種劃分為中央稅、地方稅和中央地方共享稅。按這種分類法來組織教材內容的一個好處是,將課堂教學的內容與現(xiàn)行稅收管理體制緊密地結合起來,使學生在學習時就知道,哪些稅種的收入歸中央政府,由國家稅務局組織征收管理;哪些稅種的收入歸地方政府,由地方稅務局組織征收管理;哪些稅種屬于中央地方共享稅,以及這些稅種收入的分享比例和管理權限的劃分。盡管按這種體系組織教材內容,會涉及理論上和征管實踐中的很多矛盾和困難,但在教材內容的體系上和課堂教學與征管實踐的結合上是一次有益的探索。 4.將管理篇的內容體系按管理體制和納稅程序來組織安排。與傳統(tǒng)國家稅收教材管理篇相比,新編的內容體系不僅涵蓋稅務日常管理(稅務登記、發(fā)票領購、申報、繳納、咨詢、行政復訴、行政訴訟等),而且增加了納稅程序及其規(guī)范、稅務中介、納稅人的法律責任等,教材內容體系更加符合學生的培養(yǎng)目標和就業(yè)趨勢。 《國家稅收》教材建設是一項龐大的系統(tǒng)工程,新編教材從結構到內容都有很多不成熟之處,我們將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努力探索,以期不斷提高。
書籍目錄
前言第一篇 稅收基本理論 第一章 稅收的本質和特征 第二章 稅收的職能和作用 第三章 稅收負擔與稅負轉嫁 第四章 稅收制度及現(xiàn)行稅收管理體制第二篇 中央稅 第五章 中央稅概論 第六章 消費稅 第七章 關稅第三篇 地方稅 第八章 地方稅概論 第九章 農(牧)業(yè)稅 第十章 三種土地稅 第十一章 其他地方稅第四篇 中央地方共享稅 第十二章 中央地方共享稅概論 第十三章 增值稅 第十四章 營業(yè)稅 第十五章 企業(yè)所得稅 第十六章 外商投資企業(yè)和外國企業(yè)所得稅 第十七章 個人所得稅 第十八章 城市維護建設稅 第十九章 資源稅、印花稅和證券交易稅第五篇 稅收的征收管理、繳納及代理 第二十章 稅收征收管理及制度 第二十一章 稅收的繳納程序及法律規(guī)范 第二十二章 稅務代理后記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