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行政法原理

出版時間:2005-7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朱維究  頁數:606  

前言

  研究生教育以個性化培養(yǎng)為主體。導師通過理論前沿介紹、學術觀點比較、課題研究指導等方式,實現(xiàn)對于研究生學習能力、研究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和塑造。研究生階段的教育,也需要對于學科領域中一些重要的基本理論和學術觀點進行介紹和評析。對于某些重要的學術專題,尤其需要拓寬視野,加深理解,在廣度和深度上區(qū)別于本科層次的學習。就教學活動而言,導師對于研究生的培養(yǎng)更多地依靠導師自身的學術經歷和學術心得,依靠導師的學術預測和學術展望。而這些,主要是導師的經驗性總結和經驗性預期。隨著學術自身的發(fā)展和社會對于人才培養(yǎng)新的需求,研究生培養(yǎng)在經驗性指導的同時,也越來越多地需要理性的設計。一部既能夠深入介紹本學科重大理論問題、又能集中反映本領域學術前沿觀點的教材,無疑能夠適應研究生教學中經驗、理性的雙重需求?! ?002年我們在京的幾位長期從事法學專業(yè)研究生教學與培養(yǎng)的導師們閑議此事,逐步達成共識。而這一想法,與高等教育出版社幾位學者型出版家一拍即合。在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支持下,我們確定了法學專業(yè)研究生系列教材的編寫方案和編寫計劃?! ”鞠盗薪滩?,首先是對于法學專業(yè)研究生教學、培養(yǎng)進行理性設計的產物。研究生教育,屬于高等教育體系中的精英教育。經過法學專業(yè)研究生階段的學習,受教育者應該對于法學這一博大精深的學科體系有著良好的宏觀把握;對于主攻領域,則應掌握學科前沿,了解學術爭論。與此同時,還應該體會學習方法,冶煉研究能力。著眼于此,本系列教材選取相關學科領域的基本理論問題和重要學術觀點,從拓寬視野、發(fā)掘深度兩個方面,建構框架,展開內容?! ”鞠盗薪滩?,也是對于法學專業(yè)研究生教學、培養(yǎng)的經驗性概括與總結。教材編寫者長期從事研究生教學、培養(yǎng)活動,形成豐富而且卓有成效的經驗,從學術觀點的凝練、到研究課題的指導,從學術難點的化解、到學術爭論的評點,已經固化的研究思路作為一種學術經驗,在學術活動中起到令人嘆為觀止的效能。經驗總是因人而異,但學術領域中的經驗,能起到激發(fā)靈感、啟迪思路的作用。本系列教材是作者們豐富教學經驗的結晶,在處理學術重點、熱點、難點、疑點問題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內容概要

  《一般行政法原理》作為“高等學校法學專業(yè)研究生教學用書”行政法系列教程之一,適應時代的需要,對行政法原理原則和基本理論問題進行了系統(tǒng)的闡述?!兑话阈姓ㄔ怼饭卜譃槲寰?,包括緒論編、主體編、公產編、活動編和監(jiān)督編?!兑话阈姓ㄔ怼纷鳛閷V越滩?,在內容上,既注重行政法基本知識的系統(tǒng)介紹,又注意行政法理論與實踐的深層次剖析;既著重闡述中國行政法,又適當引介外國行政法,體現(xiàn)專與博的結合。在方法上,既有對現(xiàn)有成果的繼承,又強調未來的創(chuàng)新;既考慮到知識性,又不忘可讀性。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術思維的同時,為讀者提供深入思考和研究的空間?!兑话阈姓ㄔ怼凡粌H適合法學專業(yè)研究生研習,也適合其他專業(yè)和社會讀者閱讀。

書籍目錄

緒論編第一章 行政第一節(jié) 行政與公共行政一、區(qū)分公共行政與私行政:形式意義的行政二、區(qū)分行政、立法、司法:實質意義的行政三、公共行政的特征第二節(jié) 行政的分類一、國家行政與社會行政二、權力行政與非權力行政三、秩序行政與給付行政四、裁量行政與羈束行政第三節(jié) 行政的歷史發(fā)展一、西方國家行政的歷史發(fā)展二、新中國行政的歷史發(fā)展三、傳統(tǒng)行政的概念與學說第二章 行政法第一節(jié) 行政法概述一、行政法的定義二、行政法的特征三、行政法的淵源第二節(jié) 行政法的種類、結構和體系、地位一、行政法的種類二、行政法的結構與體系三、行政法的地位第三節(jié) 行政法的歷史發(fā)展一、近代行政法的產生二、近代行政法的發(fā)展三、各國行政法發(fā)展概況四、中國行政法的歷史發(fā)展第四節(jié) 行政法學一、行政法學的概念、研究方法與體系二、行政法學在新中國的歷史發(fā)展三、行政法學的若干現(xiàn)代課題第三章 行政法律關系第一節(jié) 行政法律關系概述一、行政法律關系的概念二、行政關系與行政法律關系第二節(jié) 行政法律關系的種類一、概述二、關于行政法律關系種類的若干觀點三、行政法律關系的主要類型第三節(jié) 行政法律關系的特征一、法理學關于行政法律關系特征概說二、行政法學界通行觀點介紹三、關于行政管理法律關系中雙方當事人法律地位問題評析四、行政法律關系的特征第四節(jié) 行政法律關系的要素一、行政法律關系主體二、行政法律關系客體三、行政法律關系內容第五節(jié) 行政法律關系的變化一、概述二、行政法律關系的產生三、行政法律關系的變更四、行政法律關系的消滅第四章 行政法基本原則第一節(jié) 行政法基本原則總論一、行政法基本原則綜述二、二十一世紀我國行政法的基本原則第二節(jié) 行政法基本原則的概念和意義一、行政法基本原則的概念二、行政法基本原則的意義第三節(jié) 依法行政原則一、依法行政原則的概念二、法律優(yōu)越原則三、法律保留原則第四節(jié) 信賴保護原則一、信賴保護原則的涵義二、信賴保護原則的內容三、信賴保護原則的意義第五節(jié) 比例原則一、比例原則的涵義二、比例原則的內容三、比例原則的意義主體編第五章 行政主體概述第一節(jié) 行政主體的概念一、行政主體的涵義二、行政主體與相關概念的關系三、行政主體的種類第二節(jié) 行政主體資格的取得、變更、消滅和確認一、行政主體資格及其原則二、行政主體資格的取得三、行政主體資格的變更四、行政主體資格的消滅五、行政主體資格的確認第六章 行政主體的表現(xiàn)形式第一節(jié) 國家和集體一、國家作為行政主體二、集體作為行政主體第二節(jié) 公務組織一、“法律、法規(guī)授權的組織”質疑二、公務組織的概念三、公務組織的沿革四、公務組織的幾種類型第三節(jié) 公務人一、公務人制度在國外的發(fā)展二、我國的公務人制度第七章 行政組織第一節(jié) 行政組織概述一、行政組織的涵義二、行政組織的類型三、行政機關第二節(jié) 行政機關之間的關系一、行政機關之間的縱向關系二、行政機關之間的橫向關系第三節(jié) 行政機關的管轄權一、行政機關管轄權的概念二、行政機關管轄權的種類三、管轄權的獲得與喪失四、管轄權競合和管轄權爭議五、管轄權的變更第四節(jié) 行政機關的組織權一、行政機關組織權的概念二、行政機關組織行為的性質三、對行政機關組織行為所造成損害的法律救濟第八章 公務員第一節(jié) 公務員概述一、公務員的概念與范圍二、國家公務員的種類第二節(jié) 行政職務關系一、行政職務關系概述二、行政職務關系的產生三、行政職務關系的變更四、行政職務關系的消滅第三節(jié) 行政職務關系的內容一、公務員的權利二、公務員的義務第九章 行政相對人第一節(jié) 行政相對人概述一、行政相對人的概念二、行政相對人的范圍和種類第二節(jié) 行政相對人的法律地位一、行政相對人的權利二、行政相對人的義務第三節(jié) 行政相對人的行為規(guī)則一、行政相對人行為的種類二、行政相對人行為的效力三、行政相對人行為的生效條件公產編第十章 行政公產概述第一節(jié) 行政公產的理論基礎與時代背景一、行政公產的理論基礎第十一章 行政公產的概念與法律特征第十二章 行政公產的分類與表現(xiàn)形式第十三章 行政公產的成立、處分、轉換與廢止第十四章 行政公產儲備第十五章 行政公的使用關系第十六章 中國公產之立法活動編第十七章 行政活動概述第十八章 行政行為(一)第十九章 行政行為(二)第二十章 行政立法第二十一章 行政合同第二十二章 行政強制第二十三章 行政事實行為監(jiān)督編第二十四章 行政法制監(jiān)督第二十五章 行政復議第二十六章 行政違法與行政責任第二十七章 行政訴訟參考書目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 行政  近年來興起的新公共管理理論(NPM)試圖用企業(yè)的精神和原則再造政府,力圖使政府“瘦而美”、“小而能”。問題在于:工商管理意義上的行政與公共管理意義上的行政是否存在本質的區(qū)別?它們是否必然遵循各自特殊的規(guī)則體系因而根本不可能“再造”?  看來,行政雖然是行政法的規(guī)范對象,是學習行政法的邏輯起點,但是,行政法卻并非“行政”與“法”的簡單組合。要明確行政法的范圍、結構和體系,必須首先明確行政在行政法上的特定內涵和外延。由于行政的組織形式及其職能紛繁復雜、形態(tài)多樣,行政的理論界定就顯得特別困難?! 〉谝还?jié) 行政與公共行政  行政法上的行政即公共行政,是指國家行政機關或者國家授權的社會組織,為了實現(xiàn)公共利益,依法對一定范圍內的社會事務進行管理的活動?! ⌒姓ˋdministration)的本義是管理(Management),而管理的形態(tài)多種多樣,并非一切“管理”都屬于行政法的規(guī)范對象。要準確把握“公共行政”,應當從如下三方面逐一進行?! ∫?、區(qū)分公共行政與私行政:形式意義的行政  識別公共行政的首要標志是主體。公共行政是國家或者國家授權的社會組織進行的管理活動,而私行政是指企業(yè)、事業(yè)單位進行的自我管理活動。公共行政與私行政的根本區(qū)別在于主體不同,以主體為標準界定的公共行政在行政法學上稱為形式意義的行政?! ∫灾黧w的不同為基礎,可以進一步明確公共行政與私行政的其他區(qū)別:  1.目的不同。公共行政以公共利益即國家和社會的利益為目的,私行政雖然必須符合社會利益和國家利益,不得違反法律、法規(guī)和社會公德,但是其真接的目的的卻是企業(yè)、事業(yè)單位自身的利益。  ……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一般行政法原理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