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對象分析與設計導論

出版時間:2006-2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沙赫  頁數(shù):385  譯者:陳宗斌  

前言

本書是面向對象系統(tǒng)分析和設計的第一門課程的教材。本書內容遵照IS'2002(課程IS'01.7,分析和邏輯設計)的教學指導方針;特別地,學生不必具有任何編程知識。本書使用統(tǒng)一建模語言(UML)為信息系統(tǒng)建模,使用統(tǒng)一過程作為方法學。本書的主要目標是,確保在課程結束時每一位學生都能夠進行面向對象分析和設計。這一目標是通過下列三種不同的方式達到的:·教學方法。詳細解釋面向對象分析與設計的步驟。在介紹了每一個步驟之后,通過在兩個連續(xù)的案例研究的第一個案例研究中應用這一步驟來說明該步驟。然后,當解釋并舉例說明了每一步驟后,就將所有步驟應用到第二個案例研究中?!热萁M織。通過使第l部分盡量簡短,本書盡可能早地開始介紹面向對象分析和設計(本書第2部分)的內容。這樣,學生就可以把半學年或三個月的小學期中的大部分時間用于掌握面向對象分析和設計的內容。·實踐。精通面向對象分析和設計的惟一途徑就是反復地實踐它。相應地,我們在每一章的末尾都給出了不同類型的習題。首先,是針對面向對象分析和設計的練習。其次,是基于兩個連續(xù)案例研究的習題,這兩個案例研究均以最詳盡的形式給出。第三,是一個基于團隊的學期項目,學生在該項目中要從頭開始進行系統(tǒng)分析和設計。教師可以從習題中選擇一道或多道問題作為作業(yè)布置給學生。在20世紀90年代,活躍在面向對象技術領域中的3位著名人物是GradyBooth(他的方法稱為“Booch方法”)、IvarJacobson(“Objector3,'’)和JimRumbaugh(“OMT”)。:Booth、Jacobson和Rumbaugh隨后在Rational公司進行了強強聯(lián)合,為信息技術做出了兩個里程碑式的貢獻:統(tǒng)一建模語言(UML)和統(tǒng)一過程。在1997年推出后的幾個月里,UMI,1.0幾乎風靡全球。在今天,編寫一本嘗試用任何其他建模語言來表示信息系統(tǒng)的教材都是不可想像的。UML現(xiàn)在是對象管理組(OMG)的一項產品,OMG是由全球領先的軟件技術公司組成的一個聯(lián)盟。本書使用UML1.4,這是編寫本書時的最新版本。

內容概要

  《面向對象分析與設計導論:使用UML和統(tǒng)一過程( 翻譯版)》是第一本從頭為學習系統(tǒng)分析與設計的學生介紹面向對象方法的教材,是第一本不使用傳統(tǒng)的方法來介紹面向對象的主要概念的教材,是第一本不要求學生懂得Java或C++的教材?!睹嫦驅ο蠓治雠c設計導論:使用UML和統(tǒng)一過程( 翻譯版)》假設學生對過程建?;驍?shù)據(jù)建模一無所知?!睹嫦驅ο蠓治雠c設計導論:使用UML和統(tǒng)一過程( 翻譯版)》中所有的圖表和模型示意圖全部采用廣泛應用的UML(統(tǒng)一建模語言)表示法。采用這種方法的主要好處是教學效果比較好,因為上這門課的許多學生的背景知識有限,有的可能只上過一門概論性的MIS課程。這種方法備受歡迎的另一個原因是,面向對象方法是軟件行業(yè)廣泛采用的方法。.  《面向對象分析與設計導論:使用UML和統(tǒng)一過程( 翻譯版)》共分3個部分,包括20章。第1部分概括介紹UML和統(tǒng)一過程,包括信息系統(tǒng)簡介、如何開發(fā)信息系統(tǒng)以及面向對象范型、UML和統(tǒng)一過程;第2部分詳細介紹UML和統(tǒng)一過程,包括需求工作流、面向對象分析工作流、面向對象設計工作流以及統(tǒng)一過程的工作流和階段:第3部分介紹系統(tǒng)分析和設計中的主題,包括CASE、團隊、測試、管理問題、計劃和估計、維護、用戶界面設計、基于Web的信息系統(tǒng)簡介、數(shù)據(jù)庫管理系統(tǒng)簡介以及技術性課題?!  睹嫦驅ο蠓治雠c設計導論:使用UML和統(tǒng)一過程( 翻譯版)》適合作為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系統(tǒng)管理以及相關專業(yè)本科生的教材。

作者簡介

作者:(美)沙赫 譯者:陳宗斌

書籍目錄

第1部分 UML和統(tǒng)一過程簡介第1章 信息系統(tǒng)簡介1.1 信息系統(tǒng)分類1.2 傳統(tǒng)的信息系統(tǒng)開發(fā)1.2.1 需求階段1.2.2 分析階段1.2.3 設計階段1.2.4 實現(xiàn)階段1.2.5 維護階段1.2.6 報廢1.3 為什么沒有計劃階段1.4 為什么沒有測試階段1.5 為什么沒有文檔編制階段1.6 系統(tǒng)分析和設計1.7 維護1.8 信息技術專業(yè)人員關鍵術語復習題習題參考書目第2章 如何開發(fā)信息系統(tǒng)2.1 理論上的信息系統(tǒng)開發(fā)2.2 Winburg小型案例研究2.3 Winburg小型案例研究的教訓2.4 TealTractor小型案例研究2.5 迭代和增量2.6 迭代:Newton.Raphson算法2.7 再次探討Winburg小型案例研究2.8 迭代和增量的其他方面2.9 管理迭代和增量2.10 再論維護關鍵術語復習題習題參考書目第3章 面向對象范型UML和統(tǒng)一過程3.1 傳統(tǒng)程序與面向對象程序3.2 對象和類3.3 繼承3.4 泛化、聚合和關聯(lián)3.5 UML類建模的示例3.6 信息隱藏3.7 統(tǒng)一過程3.8 統(tǒng)一過程中的迭代和增量關鍵術語復習題習題參考書目第2部分 UML和統(tǒng)一過程第4章 需求工作流4.1 確定客戶需要什么4.2 需求工作流概述4.3 理解領域4.4 領域的初始理解:OsbertOglesby案例研究4.5 業(yè)務模型4.5.1 采訪4.5.2 其他技術4.5.3 用例4.6 初始業(yè)務模型:OsbertOglesby案例研究4.7 初始需求4.8 初始需求:OsbertOglesby案例研究4.9 繼續(xù)執(zhí)行需求工作流:OsbertOglesby案例研究4.10 尚無定論關鍵術語案例研究關鍵術語復習題習題參考書目第5章 需求工作流5.1 MSG基金會案例研究5.2 初步理解領域:MSG基金會案例研究5.3 初始業(yè)務模型::MSG基金會案例研究5.4 初始需求:MSG基金會案例研究5.5 繼續(xù)執(zhí)行需求工作流:MSG基金會案例研究5.6 修訂需求:MSG基金會案例研究5.7 細化修訂過的需求:MSG基金會案例研究關鍵術語案例研究關鍵術語復習題習題系統(tǒng)分析和設計項目學期項目第6章 面向對象分析工作流6.1 分析工作流6.2 提取實體類6.3 初始功能性模型:OsbertOglesby案例研究6.4 初始類圖:OsbertOglesby案例研究6.5 初始動態(tài)模型:OsbertOglesby案例研究6.6 提取邊界類6.7 提取控制類6.8 改進用例6.9 用例實現(xiàn)6.9.1 BuyaMasterpiece用例6.9.2 BuyaMasterw.ork用例6.9.3 BuyOtherPainting用例6.9.4 余下的5個用例6.10 增加類圖6.1l 規(guī)范文檔在哪里關鍵術語復習題習題參考書目第7章 面向對象分析工作流7.1 提取實體類:MSG基金會案例研究7.2 初始功能性模型:MSG基金會案例研究7.3 初始類圖:MSG基金會案例研究7.4 返回到需求工作流7.5 初始動態(tài)模型:MsG基金會案例研究7.6 修訂實體類:MSG基金會案例研究7.7 提取邊界類:MSG基金會案例研究7.8 提取控制類:MSG基金會案例研究7.9 用例實現(xiàn):MSG基金會案例研究7.9.1 EstimateFundsAvailableforWeek用例7.9.2 ManageanAsset用例7.9.3 UpdateEstimatedAnnualOperatingExpenses用例7.9.4 UProduceaReport用例7.10 增加類圖7.11 進一步了解參與者7.12 關于用例的進一步說明7.13 風險7.13.1 快速原型法7.13.2 方案和客戶的需求關鍵術語復習題習題系統(tǒng)分析和設計項目學期項目參考書目第8章 面向對象設計工作流8.1 設計工作流8.2 傳統(tǒng)的與面向對象設計8.3 屬性的格式8.3.1 OsbertOglesby案例研究的屬性的格式8.3.2 MSG基金會案例研究的屬性的格式8.4 分配操作給類8.4.1 職責驅動型設計8.4.2 繼承8.5 操作分配:OsbeftOglesby案例研究8.5.1 職責驅動型設計8.5.2 繼承8.6 CRC卡關鍵術語復習題習題系統(tǒng)分析和設計項目學期項目參考書目第9章 統(tǒng)一過程的工作流和階段9.1 統(tǒng)一過程的工作流9.1.1 需求工作流9.1.2 分析工作流9.1.3 設計工作流9.1.4 實現(xiàn)工作流9.1.5 測試工作流9.2 統(tǒng)一過程的階段9.2.1 初始階段9.2.2 細化階段9.2.3 構造階段9.2.4 移交階段9.3 為什么是一個二維模型關鍵術語復習題習題學期項目參考書目第10章 關于UML的更多知識10.1 UML不是一種方法學10.2 類圖10.2.1 聚合10.2.2 多重性10.2.3 復合10.2.4 泛化10.2.5 關聯(lián)10.3 便條10.4 用例圖10.5 構造型10.6 交互圖10.7 狀態(tài)圖10.8 活動圖10.9 程序包圖10.10 組件圖10.11 部署圖10.12 UML圖回顧10.13 UML和迭代關鍵術語復習題習題參考書目第3部分 系統(tǒng)分析和設計中的主題第11章 CASE11.1 CASE的分類11.2 CASE的作用范圍11.3 版本11.3.1 修訂版11.3.2 變體11.3.3 版本控制工具11.4 配置控制11.5 生成工具11.6 CASE環(huán)境11.7 用于信息系統(tǒng)的環(huán)境11.8 環(huán)境的潛在問題11.9 CASE技術的生產率收益11.1 0CASE和美學關鍵術語復習題習題學期項目參考書目第12章 團隊12.1 團隊組織12.2 傳統(tǒng)的首席程序員團隊12.3 現(xiàn)代的分級團隊12.4 組織團隊的其他方式12.4.1 同步和穩(wěn)定團隊12.4.2 極限編程團隊關鍵術語復習題習題學期項目參考書目第13章 測試13.1 測試簡介13.2 質量問題13.2.1 質量保證13.2.2 質量保證術語……第14章  管理問題第15章  計劃和估計第16章  維護第17章  用戶界面設計第18章  基于Web的信息系統(tǒng)簡介第19章  數(shù)據(jù)庫管理系統(tǒng)簡介第20章  技術性課題附錄

章節(jié)摘錄

插圖:就像永遠不應該有單獨的計劃階段或測試階段一樣,也永遠不應該有單獨的文檔編制階段。相反,在任何時候信息系統(tǒng)的文檔都必須是完整的、正確的和最新的。例如,在分析階段,規(guī)范文檔必須反映規(guī)范的當前版本,對其他階段也是如此。為什么必須確保文檔總是最新的?一個原因是在信息系統(tǒng)行業(yè)中人員頻繁流動。例如,假定設計文檔沒有保持是最新的并且首席設計師離職去承擔另一項工作,那么現(xiàn)在更新設計文檔以反映出設計系統(tǒng)時所做的所有更改將極其困難。第二個原因是執(zhí)行特定階段的步驟是幾乎不可能的,除非前一個階段的文檔是完整的、正確的和最新的。例如,不完整的規(guī)范文檔必然會導致不完整的設計,進而導致不完整的實現(xiàn)。第三,測試程序是否正確工作實際上是不可能的,除非有文檔指出了該程序被期望如何工作。例如,對用于處理檢測靴子購買新趨勢的那一部分程序將不可能進行測試,除非規(guī)范文檔準確而清楚地說明了構成新趨勢的因素以及要額外訂購多少雙靴子。第四,維護幾乎是不可能的,除非有一組完整、正確的文檔精確描述了系統(tǒng)當前版本的功能。因此,就像沒有單獨的計劃階段或測試階段一樣,也沒有單獨的文檔編制階段。事實上,在構造信息系統(tǒng)時,計劃、測試和文檔編制應該是伴隨著其他所有活動的活動。

編輯推薦

《面向對象分析與設計導論:使用UML和統(tǒng)一過程( 翻譯版)》是從基本概念出發(fā)為學習系統(tǒng)分析與設計的新生介紹面向對象方法學的第一本教材,同時也是不依賴于經典方法介紹關鍵概念或者無須學生了解Java或C++而介紹面向對象方法的第一《面向對象分析與設計導論:使用UML和統(tǒng)一過程( 翻譯版)》。它假定學生不具有任何過程建模或數(shù)據(jù)建模的知識。在全書的所有圖形和模型示意圖中都使用了應用廣泛的UML表示法。這種方法的主要好處在于,它使課程更容易教和學,因為學習這門課程的許多學生僅僅學習過一門介紹性的MIS課程。此外,由于面向對象方法學在行業(yè)中應用廣泛,所以這種方法非常吸引人?!睹嫦驅ο蠓治雠c設計導論:使用UML和統(tǒng)一過程( 翻譯版)》主要特點:·完全面向對象:通過一種面向對象方法來查看系統(tǒng)開發(fā)生命周期的所有階段?!ね耆玌ML實現(xiàn):統(tǒng)一建模語言(UML)專用于所有插圖和模型?!お毺氐拿嫦驅ο蠓椒▽W:作者基于多年教授傳統(tǒng)方法和面向對象方法的經驗,使用自己的面向對象方法學。作者的方法學主要汲取自“統(tǒng)一過程”,而“統(tǒng)一過程”這種方法學正深受行業(yè)的歡迎。·兩個設計完整的案例研究:一個案例涉及抵押基金慈善組織,另一個涉及一家藝術品經銷商,它們都歷經了從分析到實現(xiàn)的所有階段。這兩個案例是使用統(tǒng)一過程方法學開發(fā)的,可以在Web站點上找到它們的源代碼?!すδ軓姶蟮拿嫦驅ο驝ASE工具ArgoUML:ArgotUML可以幫助學生學習統(tǒng)一建模語言(UML),創(chuàng)建更好的設計,跟蹤未決的決定,以及更好地展現(xiàn)設計問題。ArgoUML是一個純Java的工具,可以在所有平臺上運行。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面向對象分析與設計導論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條)

 
 

  •   書不錯。速度很快。包裝也不錯。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