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錄

出版時間:1985-11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作者:[法] 帕斯卡爾(Blaise Pascal)  頁數(shù):549  譯者:何兆武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此書于笛卡爾的理性主義思潮之外,別辟蹊徑;一方面它繼承與發(fā)揚了理性主義傳統(tǒng),以理性來批判一切;同時另一方面它又在一切真理都必然以矛盾的形式而呈現(xiàn)這一主導思想之下指出理性本身的內在矛盾及其界限,并以他所特有的那種揭示矛盾的方法即所謂“帕斯卡爾方法”,從兩極觀念他本人就是近代極限觀念的奠基人的對立入手,考察了所謂人的本性以及世界、人生、社會、歷史、哲學知識、宗教信仰等多方面的理論問題。其中既夾雜有若干辯證思想的因素,又復濃厚地籠罩著一層悲觀主義的不可知論?! ?	  

作者簡介

  布萊茲·帕斯卡爾(1623~1662)是法國十七世紀著名的思想家、最卓著的數(shù)理科學家之一,他對近代初期的理論科學和實驗科學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的主要著作是《致外省人信札》和《思想錄》,前者常被看作是法國古典主義散文的奠基之作,后者則為哲學和宗教方面軍的探討提供了豐富的源泉,成為人因思想而偉大的一明證。他的以《真空論》為代表的一系列科學著作基本上是唯物主義的,已成為科學史上和思想史上的光輝典籍。

書籍目錄

第一編:關于精神和文風的思想第二編:人沒有上帝是可悲的第三編:必須打賭第四編:信仰的手段第五編:正義和作用的原因第六編:哲學家第七編:道德和學說第八編:基督宗教的基礎第九編:永存性第十編:論象征第十一編:預言第十二編:對耶穌基督的證明第十三編:奇跡第十四編:辯駁斷想附錄:帕斯卡爾的生平和科學貢獻  何兆武/ 有關版本和譯文的一些說明  何兆武/ 帕斯卡爾生平和著作年表陳兆福、劉玉珍編撰詞語對照索引  劉玉珍、陳新編制

章節(jié)摘錄

  當我們想要有效地糾正別人并指明他是犯了錯誤時,我們必須注意他是從哪個方面觀察事物的,因為在那方面他通常總是真確的;我們必須承認他那方面的真理,然而也要向他指出他在另一方面所犯的錯誤。他對這一點會感到滿意的,因為池看到自己并沒有錯誤,只不過是未能看到各個方面而已;人們不會惱恨自己看不到一切,然而人們卻不愿意自己犯錯誤;而這也許是由于人天然就不可能看到一切的緣故,是由于人天然就不可能在自己所觀察到的那一方面犯錯誤的緣故,因為感官的知覺總是真確的。  總之,自我有兩重性質:就它使自己成為一切的中心而言,它本身就是不義的;就它想奴役別人而言,它對于別人就是不利的,因為每一個自我都是其他一切人的敵人并且都想成為其他一切人的暴君。你可以取消它的不利,卻不能取消它的不義;因此你并不能使它對那些恨它不義的人變得可愛,你只能使它對那些在其中不再發(fā)見有自己的敵人的不義之人變得可愛。因此你始終是不義的,并目只能討不義的人的喜歡。  ……但是,假如上帝不是原則,那末上帝就永遠也不可能成為歸宿。我們把自己的眼光朝上看  ,但我們卻站在沙礫上;大地會融化的,我們會仰望著天上而沉淪的。  書摘1  122-914*(95)333-366  記憶、歡樂都是情操;甚至于幾何學的命題也會變成情操,因為理智造成了自然的情操,而自然的情操又被理智所消除。①  123-202*(96)401-367  當人們習慣于使用壞的推理去證明自然的效果時,人們就不愿意在發(fā)見了好的推理時,再接受好的推理了。我們可以舉出一個例子,即血液循環(huán)之可以用來解說為什么血管被綁扎起來就會發(fā)脹②?! ?27-254(97)436-369  一生中最重要的事就是選擇職業(yè);而安排擇業(yè)的卻是機遇。習俗造成了泥水匠、兵士、石匠。有人說:“這是位優(yōu)秀的石匠”,而談到兵士時則說:“他們是十足的蠢材”;另有人正好相反:“沒有比戰(zhàn)爭更加偉大的事了;其他的人都是下賤貨”。我們根據(jù)幼年時聽到人稱贊某些行業(yè)并鄙視其他各種行業(yè)而進行選擇;因為我們天然是愛好真理并憎惡愚蠢的,這些話就打動了我們;我們只是在實踐上犯了過錯。習俗的力量是如此巨大,以致于我們竟從天性只是造成其為人的人們中,造成了人的各種境況;因為有的地方就都是瓦匠,另有的地方又都是兵士,等等。毫無疑問,天性絕不會是如此齊一的。因而造成了這一點的就是習俗,因為習俗束縛了天性;可是也有時候是天性占了上風,并且不顧一切好的或壞的習俗而保存下了人的本能。  124-384(98)390-370  偏見導致錯誤--最可哀的事就是看到人人都只考慮手段而不顧目的。每個人都夢想著怎樣利用自己的處境;但是選擇處境以及選擇國度,那便只好聽憑命運來配給我們了?! ∽羁蓱z的事就是看到有那么多的土耳其人、異端和異教徒都在步著他們祖先的后塵,其唯一的理由就是他們人人都先人為主地認定那就是最好的。而正是這一點就決定了每個人的各種處境,如鎖匠的處境、兵士的處境,等等?! ≌怯捎谶@一點,野蠻人就根本不要神明①?! ?72-375(99)100-371  意志的行為與其他一切行為之間有著一種普遍的和根本的不同?! ∫庵臼切叛龅闹饕獦嫵刹糠种?;并不是它可以形成信仰,而是因為事物是真是假要隨我們觀察事物的方面而轉移。意志喜好某一方面更有甚于其他方面,它轉移了精神對意志所不喜歡見到的那些方面的性質的考慮②;于是與意志并肩而行的精神也就不去觀察它所喜愛的那方面;這樣它就只根據(jù)它所見到的方面進行判斷③?! ?30-99*(100)275-370  自愛①--自愛與人類的自我,其本性就是只愛自己并且只考慮自己②。然而,他又能做什么呢,他無法防止他所愛的這個對象不充滿錯誤和可悲:他要求偉大,而又看到自己渺??;他要求幸福,而又看到自己可悲;他要求完美,而又看到自己充滿著缺陷;他要求能成為別人愛慕與尊崇的對象,而又看到自己的缺點只配別人的憎惡與鄙視。他發(fā)見自己所處的這種尷尬,便在自己身上產(chǎn)生了一種人們所可能想像的最不正當而又最罪過的感情;因為他對于在譴責他并向他肯定了他的缺點的那個真理懷著一種死命的仇恨⑧。他渴望能消滅真理,但既然是摧毀不了真理本身,于是他就要盡可能地摧毀他自己認識中的以及別人認識中的真理;這就是說,他要費盡苦心既向別人也向他自己遮蔽起自己的缺點,他既不能忍受別人使他看到這些缺點,也不能忍受別人看到這些缺點。  毫無疑間,充滿了缺點乃是一件壞事,但是充滿了缺點而又不肯承認缺點,則是一件更大的壞事;因為它在缺點之上又增加了一項故意制造幻覺的缺點。我們不愿意別人欺騙我們;他們若想要得到我們的尊崇有甚于他們的應份,我們就會認為是不正當?shù)模阂蚨覀內羰瞧垓_他們,我們若是想要他們尊崇我們有甚于我們的應份,那也是不正當?shù)摹! ∫虼孙@然可見,當他們不外是發(fā)見了我們確實具有的缺陷和罪惡的時候,他們根本就沒有損害我們,因為成其為損害原因的并不是他們;并且他們還對我們做了一件好事,因為他們幫助我們使我們擺脫一件壞事,即對于這些缺陷的無知。他們認識到這些并且鄙視我們,我們不應該生氣:無論是他們認識到我們的真實面貌,還是他們鄙視我們,--假如我們是可鄙的--全都是正當?shù)摹! ∵@就是一顆充滿公道與正義的心所應產(chǎn)生的情操??墒钱斘覀兛吹阶约旱男闹杏兄环N全然相反的傾向時,我們對于自己的心又該說什么呢?難道我們不是真的在仇恨真理和那些向我們說出了真理的人嗎?我們不是真的喜歡為了我們的利益而讓他們受欺騙,并且愿意被他們評價為我們事實上所并不是的那種樣子嗎?  這里面有一個證明使我恐懼。天主教并不規(guī)定我們不加區(qū)別地向一切人都坦白自己的罪過:它容許我們向其他所有的人保持秘密;但其中只有一個唯一的例外,對于這個唯--者它卻要求我們坦白出自己的內心深處并且讓他看到我們的真實面貌。世上只有這個唯一的人,它命令我們不得欺騙并使他有義務擔負起一種不可侵犯的秘密,那就是使這種知識仿佛對他根本就不存在似的。難道我們還能想像有什么更加慈愛、更加美好的事了嗎?然而人類卻是那么腐化,以致于他們還覺得這條法律太產(chǎn)苛;而這就是使得一大部分歐洲都要背叛教會①的主要原因之一?! ∪诵氖呛蔚炔还植恢v理啊!--我們只須對一個人做出在某種程度上本來是該向所有的人都做出來才能算公正的事,而我們卻還覺得不好。因為,難道我們要欺騙所有的人才是公正嗎?  這種對于真理的反感可以有各種不同的程度;但是我們可以說,它在某種程度上是人人都有的,因為它和自愛是分不開的。正是這種惡劣的嬌氣,才迫使那些有必要責備別人的人采取那么多的曲折婉轉,以免激惱別人。他們一定要縮小我們的缺點,一定要做得好像是原諒我們的缺點,并且要在其中摻進稱贊以及愛護與尊重的憑據(jù)。盡管有這一切,這付藥對于自愛仍然不會是不苦口的。自愛會盡量可能地少服藥,而且總是帶著厭惡的心情,甚至于往往暗中忌恨那些為他們開藥方的人?!?/pre>

媒體關注與評論

  譯序  本書作者帕斯卡爾(Blaise Pascal,1623-1662)是十七世紀最卓越的數(shù)理科學家之一,他對于近代初期的理論科學和實驗科學兩方面都做出了巨大的歷史貢獻。他的以《真空論》為代表的餓一系列科學著作,基本上是唯物主義的充分滿戰(zhàn)斗風格,三個多世紀以來已成為科學史上和思想史上的光輝典籍?! ∨了箍柕乃枷肜碚摷械乇憩F(xiàn)在他的《思想錄》一書中。此書于笛卡爾的理性主義思潮之外,別辟蹊徑;一方面它繼承與發(fā)揚了理性主義傳統(tǒng),以理性來批判一切;同時另一方面它又在一切真理都必然以矛盾及其界限,并以他所特有的那種揭示矛盾的方法(即所謂“帕斯卡爾方法”),從兩極觀念(他本人就是近代極限觀念的奠基人)的對立入手,考察了所謂人的本性以及世界、人生、社會、歷史、哲學知識、宗教信仰等多方面的理論問題。其中既夾雜有若干辨證思想的因素,又復濃厚地籠罩著一層悲觀主義的不可知論?! ”緯捏w系是唯心主義的,但在繼承蒙田等“人性學家”的思想傳統(tǒng)并宣揚資產(chǎn)階級人性論而與以耶穌會代表的天主教會官方的神學理論進行尖銳論戰(zhàn)這一點上,卻有其鮮明的反封建的歷史進步意義。它(和作者本人的另外一部書《致外省人信禮》)反映了近代初期西歐大陸中等階級反對派的思想體系的一個重要活動方面?! 杏写罅窟M行神學論戰(zhàn)的地方,乍看起來會使一個現(xiàn)代的讀者感到悶氣;然而他思想中的一些光輝的片斷往往就存在于神學的夾縫之中。他所繼承的冉森(Jansenius,1985-1638)派教義,實質上是宗教改革中加爾文派的一個變種,代表著資本原始積累的要求。一切神學理論都不外是世俗利益的一種偽裝;只要把神學還原為世俗,就不難發(fā)見掩蓋在神學外衣之下的思想實質。此外,冉森派與耶穌會的論戰(zhàn)雖然是在一個狹小的神學領域范圍之內進行的,帕斯卡爾本人的思想?yún)s在許多重要問題上突出了這個狹小的范圍,既在思想內容方面也在思想方法方面?! 〗q證法奠基于康德,康德的來源之一是萊布尼茨。萊布尼茨與1672-76年僑居巴黎時,結識了冉森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阿爾諾(Antoine Arnauld,1612-1694)并深入研究了帕斯卡爾的手稿,受到他很大影響。如所周知,萊布尼茨對自動機的研究就是由于受帕斯卡爾設計計算機直接啟發(fā)的結果;這是近代計算技術的開端。極限概念則是又一個影響;它奠定了近代微積分學的基礎。但帕斯卡爾對萊布尼茨的影響遠不止此。近代思想史上一個重要契機是古代奧古斯丁觀點的復活。據(jù)控制論創(chuàng)始人維納(N.Wjener,1894-1964)的看法,現(xiàn)代物理科學革命并非始自普郎克或愛因斯坦,而是始自季布斯(J.W.Gibbs,1839-1903);控制論就是在宇宙的概率熵之不斷增加這一季布斯的觀點以及更早的萊布尼茨的信息觀念的基礎之上建立起來的。維納認為季布斯所提出的概率世界在承認宇宙本身結構中有著一種根本性的機遇因素這一點上,非常接近于奧古斯丁的傳統(tǒng)。帕斯卡爾本人既是近代概率論的創(chuàng)始人;同時作為冉森派最突出的理論代表,他又不在思想史上重新提出了奧古斯丁的觀點。從而但帕斯卡爾的思想就構成為古代與近代之間的一個重要的中間環(huán)節(jié)。從帕斯卡爾經(jīng)萊布尼茨康德的這一線索,提供了近代思想史上最值得探索的課題之一。然而這樣一條線索,以及一般地近代思想的發(fā)展之與思想方法論之間的相互關系,卻常常為歷來的研究者們所忽視。此外,由于時代的、階級的和他本人傾向性的局限,在他思想中所不可避免會出現(xiàn)的許多消極因素,以及它們與現(xiàn)代唯心主義某些 流派的密切淵源,——這些也都還有待于研究者們以歷史批評的餓眼光加以進一步的探討。

編輯推薦

  本書繼承和發(fā)揚了理性主義傳統(tǒng),以理性批判一切,同時又指出理性本身的內在矛盾及其局限,以所謂“帕斯卡爾方法”,從兩極觀念的對立入手,考察了人的本性以及世界、人生、社會、歷史、哲學知識、宗教信仰等諸多理論問題,其中既夾雜辯證思想因素,又籠罩著悲觀主義的不可知論。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思想錄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