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標

出版時間:2000-11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作者:(德)海德格爾  頁數(shù):577  譯者:孫周興  
Tag標簽:無  

前言

  本書把我的一些已經(jīng)公開發(fā)表過的文章(參看書后之“說明”,第562頁)串在一起,意在讓讀者對一條道路有所體察;這條道路只在途中向思想顯露出來——既顯示又隱匿。  也許,這乃是一條通向?qū)λ枷胫畬嵤碌囊?guī)定的道路。這種規(guī)定并不帶來什么新鮮東西。因為,它乃在老中最老者之前進行。它要求那種在持續(xù)地被尋求的同一者之同一性中的逗留?! ⊥ㄏ蜻@種逗留的道路,不許人們像描寫某個現(xiàn)成事物那樣去描寫它。對力圖踏上這條道路的人來說,有所助益的只有持續(xù)不斷的用力,努力去探討(即在其位置上去尋找),“存在”(sein)這個詞語一度作為有待思的東西已經(jīng)揭露了什么,這個詞語有朝一日也許作為被思的東西將掩蔽什么。  凡踏上思想之道路者,極少知道:是什么東西作為規(guī)定性的實事推動他——仿佛從背后戰(zhàn)勝了他——走向這個實事?! 》餐渡磉M去,向著在老中最老者中的逗留行進的人,都要服從一種必然性,就是他以后必然會受到不同的理解,受到一種與他本人所認為的自我理解不同的理解。

內(nèi)容概要

本書收有海德格爾不同時期的名篇。其中前五篇屬于前期海德格爾的重要作品,如《現(xiàn)象學與神學》、《形而上學是什么?》、《論根據(jù)的本質(zhì)》等,分別出版過單行本。后九篇為后期海德格爾作品,如《論真理的本質(zhì)》一文,標志著海德格爾思想“轉向”(Kehre)的開端;《關于人道主義的書信》一篇,最明確地表現(xiàn)出后期海德格爾對于其前期思想的自我批判和反思,以及與現(xiàn)代生存主義(存在主義)哲學思潮的自覺劃界,亦被視為海德格爾思想“轉向”的完成的標志;而《面向存在問題》一文對后現(xiàn)代(主義)思想產(chǎn)生了卓著的影響,尤其是海德格爾在其中首創(chuàng)的“涂劃法”,對于法國激進思想家雅各·德里達的“消解論”(deconstruction),有著直接的啟發(fā)作用。     與后期海德格爾的其他一些著作相比較,我們可以說,《路標》一書最具有“學術性”——這當然并不意味著海德格爾的其他作品算不上嚴格的思想著作;我在此所謂的“學術性”,是指《路標》一書中的文章在形式上(論題、文風等)相對而言更加近于西方傳統(tǒng)學術的討論風格。《路標》的論題幾乎完全是哲學史專業(yè)的題目。我們從中可以看到海德格爾對西方哲學史上眾多哲學巨匠的討論,或?qū)n},或兼論,從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到德國古典哲學家萊布尼茨、康德和黑格爾,及至與海德格爾同時代的歐洲現(xiàn)代哲學家,如雅斯貝爾斯和薩特爾等。顯然,海德格爾把這十四篇不同時期的文章匯集在一起,是有其專題設計的意圖的。     這個專題,海德格爾已經(jīng)在“前言”中明言:本書意在讓讀者體察到一條“通向?qū)λ枷胫畬嵤碌囊?guī)定的道路”。所謂“思想之實事”乃是“存在”(Sein)。在《林中路》中,海德格爾把他前期的奠基之作《存在與時間》稱為“路標”,實即因為海德格爾在《存在與時間》中重新提出了“存在問題”,確立了他畢生思想的這個唯一主題。主題是唯一的,思想之路以及路上的風光卻是多彩的。

作者簡介

馬丁·海德格爾(Martin Heidegger)(1889 - 1976)出身于一個天主教家庭,早年在教會學校讀書。17歲時,從一個神父那里借到布倫坦諾的《亞里士多德所說的存在的多重意義》一書,對存在意義的問題產(chǎn)生興趣。他在大學先學神學二年,后轉入哲學,1913年在弗萊堡大學在李凱爾特的指導下完成博士學位論文《心理主義的判斷學說》,他的講師資格論文題目是《鄧·司各脫關于范疇的學說和意義的理論》。在弗萊堡大學任教期間,他參加胡塞爾主持的研究班。1922-1926年,在馬堡大學任副教授,講授亞里士多德、柏拉圖、笛卡爾、康德等人的著作,把他們的問題轉變?yōu)殛P于存在的問題。1927年,為晉升教授職稱,發(fā)表未完手稿《存在與時間》。據(jù)說,當這本書送到教育部審查時,部長的評語是“不合格”。但就是這樣一本被官員判定為不合格的書成為20世紀最重要的哲學著作之一。1928年,海德格爾接替胡塞爾,任弗萊堡哲學講座教授。納粹運動興起后,他參加了納粹黨,并于1933年4月-1934年2月任弗萊堡大學校長。因為他與納粹的這段牽連,1945-1951年期間,法國占領軍當局禁止他授課。海德格爾對于他與納粹的關系,似乎也沒有多少反省,他在1952年出版的《形而上學導論》一書中還說,國家社會主義“這個運動的內(nèi)在真理與偉大之處”。海德格爾與納粹之間的聯(lián)系,在西方哲學界和新聞界多次成為熱門話題。盡管海德格爾參與納粹運動是他的歷史污點,但不能因此說他的哲學就是納粹思想的反映。后來的反納粹的存在主義者也能從海德格爾的著作中受到啟發(fā)和鼓舞。這些事實表明,一個偉大的哲學家的思想往往要比他在某一階段的政治觀點有更遠的意義。海德格爾后期講授赫拉克利特、巴門尼德及萊布尼茨、尼采等人的著作,研究語言、藝術(詩)以及技術等問題。除了上面提到的著作和講稿之外,他的主要著作還有:《什么是形而上學》(1929年)、《現(xiàn)象學基本問題》(1923年講稿)、《真理的本質(zhì)》(1943年)、《林中路》(1953年)、《演講與論文集》(1954年)、《走向語言之途》(1959年)、《技術與轉向》(1962年),還有一些從他的觀點研究哲學史的著作,對赫拉克利特、康德、尼采的研究最為精彩?!逗5赂駹柸番F(xiàn)已出版65卷,尚未編完。

書籍目錄

前言評卡爾·雅斯貝爾斯《世界觀的心理學》(1919/1921)現(xiàn)象學與神學(1927)最后一次馬堡講座節(jié)選(1928)形而上學是什么?(1929)論根據(jù)的本質(zhì)(1929)論真理的本質(zhì)(1930)柏拉圖的真理學說(1931/1932,1940)論□的本質(zhì)和概念。亞里士多德《物理學》第二卷第一章(1939)《形而上學是什么?》后記(1943)關于人道主義的書信(1946)《形而上學是什么?》導言(1949)面向存在問題(1955)黑格爾與希臘人(1958)康德的存在論題(1961)說明編者后記

章節(jié)摘錄

  《世界觀的心理學》  討論伊始,我們必須承認,從現(xiàn)有的當代科學和哲學認識的狀況中,我們找不到一個“適當?shù)摹钡姆较?,借以對雅斯貝爾斯眼下出版的這本著作做一種積極的啟發(fā)性的批判。這種承認或能恰如其份地顯明這份成果的獨立性和意義。這里,對一種符合并且追蹤內(nèi)在意圖的批判的途徑和要求的廣度做一種先行思考——而不是對各種可能的方法作某種無益的討論——,應能有助于我們把評論對象的特性刻畫出來?! ∵@部著作起于作者雅斯貝爾斯為謀求心理學整體所作出的種種努力(參看該書,第5頁),作為整體的心理學應該讓人認識到“人是什么”(同上)。世界觀的心理學(Weltanschauungspsychologie)是這個整體的一個具有特殊形態(tài)和作用的部分,它意在檢視“心靈生活的限界”,并因而為心靈提供一個清晰的總體視界。

編輯推薦

  海德格爾是德國現(xiàn)代著名哲學家、美學家?!堵窐恕肥撬砟曜跃幍恼撐募瑓R集了海德格爾自1919年至于1961年間所出版的重要文章14篇,特別可以呈現(xiàn)海德格爾在近半個世紀的思路歷程。在此書中,讀者可以全面地了解到海德格爾本人的存在思想之進程和海氏對西方“存在歷史”的獨特的清理、批判。本書書名亦已明示,它包含了海德格爾在“存在”問題之追問的道路上的各個標記——“路標”。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路標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30條)

 
 

  •   《路標》反映了海德格爾近半個世紀的新路里程,很值得購買;需要細心閱讀,琢磨、學習。
  •   海德格爾是西方的大哲學家,他的作品一定要看。
  •   海德格爾,著名的哲學大家,是繼尼采、叔本華等人之后最偉大的哲學家。
  •   本書把我的一些已經(jīng)公開發(fā)表過的文章串在一起,意在讓讀者對一條道路有所體察;這條道路只在途中向思想顯露出來——既顯示又隱匿。也許,這乃是一條通向?qū)λ枷胫畬嵤碌囊?guī)定的道路。這種規(guī)定并不帶來什么新鮮東西。因為,它乃在老中最老者之前進行。它要求那種在持續(xù)地被尋求的同一者之同一性中的逗留。通向這種逗留的道路,不許人們像描寫某個現(xiàn)成事物那樣去描寫它。對力圖踏上這條道路的人來說,有所助益的只有持續(xù)不斷的用力,努力去探討(即在其位置上去尋找),“存在”(sein)這個詞語一度作為有待思的東西已經(jīng)揭露了什么,這個詞語有朝一日也許作為被思的東西將掩蔽什么。凡踏上思想之道路者,極少知道:是什么東西作為規(guī)定性的實事推動他——仿佛從背后戰(zhàn)勝了他——走向這個實事。凡投身進去,向著在老中最老者中的逗留行進的人,都要服從一種必然性,就是他以后必然會受到不同的理解,受到一種與他本人所認為的自我理解不同的理解。不過,這種必然性建基于那種可能性中,即:依然還有一個自由的動空間滿足歷史性傳承的要求。也有可能是這樣的情形:歷史與傳承被拉平了,被平整為對信息的均勻貯存,并且作為信息被用于不可避免的、為一種受操縱的人性所需要的規(guī)劃。是否這樣一來,就連思想也已然在信息裝置中一命嗚呼,或者,是否對思想來說,一種進入庇護的沉落(ein Unter_Gang in den Schutz)是由它那個對它本身遮蔽著的淵源決定的,這依然是一個問題。現(xiàn)在,這個問題把思想引到悲觀主義和樂觀主義這一邊的地帶之中。
  •   海德格爾的一部比較嚴格的學術著作
  •   我是喜歡海德格爾著作,也欣賞孫周興的譯文,才買這本書。
  •   配合其它海德格爾的書看,更好
  •   海德格爾的經(jīng)典書籍 值得參看
  •   海德格爾,永遠的經(jīng)典。慢慢讀吧,用心感受吧,讀海德格爾,更加詩意地生活,生活在這個充滿欲望的塵世里。
  •   寫論文需要的大作,海德格爾的力作,很喜歡孫周興翻譯的海德格爾,文筆流暢,在此拜讀。
  •   能更清楚看清路標在哪?
  •   哲學大作,比較難看懂,最好有點德語基礎,容易理解字句。
  •   書是全新的,而且運送過程中無任何折損,甚好!
  •   很好看。大家都很喜歡。是專業(yè)書。
  •   慢慢收藏中,也就差不多買全了。好好學習啦。
  •   在懵懂中感動
  •   簡單書,好書,就是太貴
  •   你肯定會喜歡的,書的質(zhì)量也很好的
  •   質(zhì)量不錯,很好,值得一讀
  •   只有喜歡的才會喜歡,其實喜歡看的沒什么好評的,喜歡就好。
  •   《路標》是一本很能引人深思的書,非常值得一看!
  •   Jjjokajmgjmgjgwpjmap
  •   書皮很臟,有明顯的黑手印,哎~連個塑封都不給弄
  •   這個09年的版本紙比較薄,可以透過紙頁看到背面的印記,而且印的不是很清楚,油墨比較淡,再有就是價錢貴,比07年版的定價貴出7塊錢;而前面的版本相比之下紙張更好印刷更好
  •   書正版的還行哦
  •   路標的書評
  •   哲學理論書。。。
  •   感覺不錯,可以慢慢看
  •   好書經(jīng)典,很有學術價值。
  •   經(jīng)典哲學著作,價廉物美,值得收藏。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